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理事长、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原副总经理、原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原子能机构原主任张华祝日前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在谈到我国能源生产革命中核电应该如何定时说:“我理解的能源革命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逐步替换传统化石能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核电将发挥重要作用。”
张华祝认为相较于风电、光伏、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来说,核电具有明显的优势。第一,核能技术成熟,核电已成功在工业上运用了半个多世纪,目前核电占全世界发电量的13%左右。第二,核电是一个可以大规模利用的技术,是很好的基荷电源,可以全天候稳定提供电力。第三,如果规划得当,核电可以在接近负荷中心的地方建造,能够减少长距离输电损耗。
他在谈到核电占我国能源比重多大是理想时说,核电占我国能源比重并没有一个所谓合适的数字,因为能源工业是在不断发展的。按照国家相关规划来说,到2015年计划建成运行4000万千瓦,占我国总发电量比例应当大于4%。福岛核事故之前讨论过2020年建成运行8000万千瓦的规划设想,那样的话,将占总发电量大约7%。2030年装机要是能够达到1.5亿千瓦到2亿千瓦,到那时有可能占我国总发电量的10%左右,这和国际平均水平相差就不多了。届时核能在我国能源革命中发挥的作用就比较显著了。
张华祝说:“虽然有很多观点认为我国的核电占比应该达到国际平均水平或者更高,但是国际平均水平也在不断变化,所以,我认为2030年达到10%的比例对于我国来说应该是比较合适的。”
核安全前瞻性研究是业界长远的题目
张华祝认为,发展清洁能源,治理雾霾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但是从根本上来说是要应对气候变化。我国已经是碳排放第一大国,虽然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人均排放还比较低,但是仍然承受着巨大的减排压力。在国际大环境和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下,碳减排是我国能源发展绕不过去的坎。因此,在煤炭发展受到制约的情况下,就需要低碳能源顶上来。核电作为非化石能源的重要形式,不论从治理雾霾还是应对气候变化来说,都面临很好的机遇。
“说到核电发展面临的挑战,我认为首先是长期确保安全方面的挑战。”他指出,安全对于核电而言将始终是一个挑战,将伴随核电工业发展全过程。核电技术和核电管理都是在不断发展改进的,尽管我们对于确保核电安全是有足够信心的,但是还要看到安全技术和管理是不断进步的,始终存在持续改进的空间。对此要有危机意识,要加强核安全文化建设,核安全研究要有前瞻性,这是核电业界长远的题目。
第二个挑战是核电发展如何完成国家的规划。2015年要完成4000万千瓦、福岛事故后计划2020年要完成5800万千瓦,目前来看是存在困难的。本来按照计划推进的话,完成2015年目标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由于一些项目都存在进度延误问题,2015年完成4000万千瓦的在运目标是有困难的。2020年完成5800万千瓦的在运目标也存在不确定因素,能否实现这一目标主要取决与今明两年是否能开工一批新建机组,而且,这个数量应当是10台机组左右。目前国内所有在建核电项目全部建完一共是4800万千瓦,离5800万有1000万千瓦的差距,这就必须依靠新机组的建设,而且是这两年就要安排完,再经过5年的建设周期到2020年投入商运。
他在回答关于今明两年新开工1000万千瓦是否有问题时说,目前来看还不明朗。主要要看AP1000依托项目的进展情况,主泵等问题是否能够很快解决。这将影响到新项目的审批。AP1000主要设备的问题还没得到解决,而“华龙一号”目前并没有立项计划。内陆核电“十二五”期间启动很难,更加指望不上。因此,虽然高层几次要求适时启动东部沿海地区核电的新项目建设,但今明两年核电开工计划至今还不明朗。
如果今明两年新建核电装机没有上规模,那么2020年实现非化石能源15%的承诺将很难实现。张华祝对这一观点表示赞同。他说,“十一五”规划到2015年底非化石能源要实现11.2%,但目前只有百分之九点几,相差两个百分点。如果“十一五”11.2%的目标实现不了,2020年15%的目标压力就很大了。不说整个非化石能源发展,单从核电发展来讲,目前发展情况和规划之间已经产生明显差距,这都是必须要尽快解决的问题。
在谈到造成2015年计划很难完成主要是因为福岛事件的影响时说,也不完全是因为福岛事件,主要是部分项目工程进度延期造成的,这主要是因为一些设备没能按计划交付。
当记者问到主要是哪些问题,和核电设备国产化过程有关吗?
张华祝认为问题很复杂,交付进度拖延的既有国内企业制造的设备,也有国外进口的设备。这主要是因为核电发展需要一个均衡、可持续的发展环境,而国际和国内的核电发展都曾有过中断。一旦中断,装备制造业的制造能力很难一直保持得很好。这就是目前我国核电发展面临的第三个挑战,如保证核电均衡可持续的发展。
这种挑战带来什么问题呢?三大电气集团和一重、二重都曾为核电装备投入过巨资,大概一百多个亿了。而福岛事故之后,这些装备集团刚刚成形的制造能力就陆续出现闲置的问题了。这对企业的技术人才培养、技术研发和能力提升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现在的关键就是如何使核电发展步入到一个均衡可持续性的发展状态,这对核电企业和装备企业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
今后核电发展采取‘一主一辅’模式更合理
张华祝谈到在AP1000作为我国三代核电建设主流机型已成定局的情况下,“华龙一号”路在何方时说:“AP1000以及CAP1000、CAP1400为主是国家决策,这是毫无疑问的。这几年虽然AP1000出现了一些问题,但取得的进展也是有目共睹的。但我认为这并不意味着我国三代核电建设就是独木桥。我国三代核电发展应该是‘一主一辅’的。‘华龙一号’作为辅助机型有其价值,可以同AP1000构成一个我国三代核电发展的整体。”
“华龙一号”是在二代加技术上发展起来的,我们的研究设计单位对二代改进型技术掌握得比较透彻。所以我觉得在AP1000、CAP1400成为主流机型的情况下,应该允许“华龙一号”有适当的发展,建一些示范电站,为核电出口提供助力。
现在,对“华龙一号”的定位是出口海外,但是,如果在国内不批准建设示范堆的情况下,推到海外市场很难有竞争力,很难在海外市场取得实质性进展。比如高铁,我们国家对外推出高铁,只要请别人来国内的高铁坐一坐,就会有直观的感受,而我们的核电却没有相关的项目证明给国际市场看。
张华祝在回答如果“华龙一号”最终没有在国内建示范堆的话,是否还有发展前景时表示,“最终能不能开建示范堆还难说,我认为还是要继续做工作。”因为对于我们这么大的核电市场而言,只用一个机型不一定合适,两个系列的机型并不多。国外采用一个系列机型的核电大国只有法国一家,多数国家都是多个机型并存的。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必须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完善维护国家安全体制机制,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切实保障国家长治久安。”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源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国家能源
引言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从国家发展和安全的战略高度,审时度势,借势而为,找到顺应能源大势之道。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下,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能源发展实现新突破、开创新局面
我国能源领域民营企业发展现状与建议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邱丽静(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油气勘探、核电开发、新能源基建等环节持续向民企开放,为民营企业开辟了大规模的增
3月27日至28日,国家电投集团在上海召开核能企业专职董事座谈会。国家电投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卢洪早参加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国家电投集团核能企业立足集团作为我国核能技术创新和型号开发主体、三代核电规模化发展主体和现代非能动核电产业链建设主体的战略定位,从落实核安全责任、提升建设运
3月25日20时37分,中广核广东陆丰核电2号机组常规岛汽机筏基第一罐混凝土开始浇筑(以下简称“常规岛FCD”),历时63小时20分钟,于3月28日11时56分顺利浇筑完成,共浇筑混凝土5736立方米,标志着中广核广东陆丰核电2号机组常规岛FCD里程碑顺利实现。中广核广东陆丰核电2号机组常规岛FCD是项目建设的重
在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向低碳化、智能化转型的背景下,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与消费国,正以前瞻性战略眼光系统布局未来能源产业,构建“传统能源清洁化+新兴能源规模化+跨界融合创新化”的三维发展体系。截至2023年底,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升至17.9%,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12亿千瓦,新能源
山东省能源局于3月21日发布数据:2024年,全省全社会用电量8320亿千瓦时,较2023年增加3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4%;新增绿电供给4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9%,山东首次实现年度新增用电全部由绿电供应。从2022年全省新增绿电占全社会新增用电的71%,到2023年的75%,再到2024年的120%,绿电增量的大幅跃升
山东省能源局今天发布数据:2024年,全省全社会用电量8320亿千瓦时,较2023年增加3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4%;新增绿电供给4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9%,山东首次实现年度新增用电全部由绿电供应。从2022年全省新增绿电占全社会新增用电的71%,到2023年的75%,再到2024年的120%,绿电增量的大幅跃升,有
“十四五”以来,中国能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将科技创新作为“头号工程”,着力打造具有能建特色的新质生产力,开启了以“四型八网”建设高质量发展“四新”能建崭新局面,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做出了积极贡献。3月20日,中国能建成功举办科技创新大会,并发布20项中国
3月14日,中核二三收到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广核工程”)发来的中标通知书,中标广东太平岭核电厂3、4号机组核岛安装工程项目。作为我国核电建设安装领域领军企业,此次中标标志着中核二三在三代核电建造技术领域的成熟掌握能力获得进一步验证。太平岭核电项目作为清洁能源重点工程,对华
在巴基斯坦卡拉奇市天堂角,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首个海外工程全面建成投产;在有着“东方夏威夷”美誉的山东荣成石岛湾,我国自主四代核电实现从试验堆向商业堆的跨越,目前运营良好;在椰林婆娑的海南昌江,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堆“玲龙一号”安装工作进入高峰期,预计2026年建成投运…
4月17日,田湾核电7号机组首台柴油发电机组首次启动成功,为后续冷试目标顺利实现迈出了坚实一步。为切实保障柴油发电机组空载试验任务的顺利完成,连云港项目部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严密部署。项目部通过成立柴油机安装、调试联合专项小组,针对柴油发电机组首次启动的供货、安装、酸洗、调试阶段进行
4月15日,中核二三举行漳州核电3、4号机组核岛安装及BOP配套建安工程开工动员会,标志着3号机组开始进入核岛系统设备安装阶段。动员会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为契机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论述,坚决践行“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进一步强化核安全
4月15日,中越发表《联合声明》,其中提出,努力将科技合作打造成为两国合作新亮点,探讨开展人工智能、半导体、核能等领域合作,落实好中越科技合作协定,继续发挥好科技合作联委会作用,深化科技创新政策对接,在医药卫生、防灾减灾、清洁能源、绿色农业等领域开展联合研究,加强中越科技人文交流,
4月11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温枢刚在集团公司总部会见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一行。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张涛、李启钊,国际原子能机构副总干事刘华参加会见。温枢刚对格罗西一行的到访表示欢迎,感谢国际原子能机构给予中国华能的支持和帮助,并简要介绍了华能生产经营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安全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重要基础。必须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完善维护国家安全体制机制,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切实保障国家长治久安。”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源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国家能源
4月9日,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主任单忠德在京会见来访的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拉斐尔·马里亚诺·格罗西,双方签署有关合作文件,并就进一步深化和平利用核能领域技术创新、应用推广和人才培养等合作,共同推动原子造福全球南方进行深入交流。单忠德表示,习近平主席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三大全球
4月10日至12日,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5)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启幕。作为储能领域的创新引领者,运达股份旗下品牌——运达智储,携VoltBlock-IL261浸没式一体柜、VoltBlock-SSM261半固态户外柜、VoltPack-L6250智慧液冷储能系统等6大新品“全家桶“亮相展会,通过技术展示、场
4月5日,国电南自研制的NPS801自主可控发变组保护装置在秦山核电基地方家山核电站1号机组成功投运,这是全国产自主可控发变组保护装置在核电领域的首套应用,首次实现了核电机组保护的元件级自主可控,进一步推动了国产电力核心设备在核电领域的广泛应用。NPS801自主可控发变组保护装置基于国产先进元
近日,国家核安全局披露大陆运行及在建核电机组信息。截至2025年3月1日,我国大陆地区已颁发运行许可证的核电机组58台、已颁发建造许可证的核电机组31台、核准待建核电机组13台;共有在役民用研究堆(临界装置)17座、在建民用研究堆2座、正在退役民用研究堆(临界装置)3座。其中,运行核电机组和在役
据新华社消息,4月2日,各民主党派中央、无党派人士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统战部部长李干杰主持会议。李干杰,男,汉族,1964年11月生,湖南长沙人,1989年7月参加工作,198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清华大学核能技术研究所核反应堆工程与安全专业毕业
3月27日至28日,国家电投集团在上海召开核能企业专职董事座谈会。国家电投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卢洪早参加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国家电投集团核能企业立足集团作为我国核能技术创新和型号开发主体、三代核电规模化发展主体和现代非能动核电产业链建设主体的战略定位,从落实核安全责任、提升建设运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中国能建西北城建中标江苏徐圩核能供热发电厂一期工程1、2、3号机组自然通风冷却塔建安工程(标段二)项目。徐圩核能供热项目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本期规划建设2台华龙一号和1台高温气冷堆核电机组,装机容量为2台1000兆瓦+1台600兆瓦级核电机组,据悉,该项目是全球首个将高
4月15日,中核二三举行漳州核电3、4号机组核岛安装及BOP配套建安工程开工动员会,标志着3号机组开始进入核岛系统设备安装阶段。动员会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为契机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论述,坚决践行“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进一步强化核安全
“核电巨无霸”系列这次迎来新的重量级成员,来自陆丰核电的百吨“钢锅”。4月9日7时56分,中广核广东陆丰核电项目1号机组首个大型模块钢制安全壳(CV)底封头精准吊装就位,这个钢制底封头可不简单,吊装总重量约843吨,封头呈半球状,高11.4米,最大内径39.6米,是守护核岛的关键“盾牌”,想知道这
4月10日14时48分,华能海南昌江核电二期工程项目3号机组冷态性能试验圆满成功,一回路压力边界完整、密封良好,标志着核电机组由安装阶段全面转入调试阶段,为机组后续的热试、反应堆装料及并网发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冷态性能试验,俗称“冷试”,是核电站工程建设的重要里程碑节点之一,主要目的是全
引言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从国家发展和安全的战略高度,审时度势,借势而为,找到顺应能源大势之道。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下,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能源发展实现新突破、开创新局面
4月8日6时16分,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项目中核集团漳州核电2号机组热态性能试验顺利完成,为后续机组核燃料装载、并网发电等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热试是通过主泵运转和稳压器电加热器投用,使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升温升压,并在各特定试验平台执行一系列调试试验、运行定期试验的综合性试验。该阶段在尽可能
我国能源领域民营企业发展现状与建议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邱丽静(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油气勘探、核电开发、新能源基建等环节持续向民企开放,为民营企业开辟了大规模的增
3月25日20时37分,中广核广东陆丰核电2号机组常规岛汽机筏基第一罐混凝土开始浇筑(以下简称“常规岛FCD”),历时63小时20分钟,于3月28日11时56分顺利浇筑完成,共浇筑混凝土5736立方米,标志着中广核广东陆丰核电2号机组常规岛FCD里程碑顺利实现。中广核广东陆丰核电2号机组常规岛FCD是项目建设的重
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大容量发电机断路器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广泛应用在核电站、大型水电站、抽水蓄能电站及大型火力发电厂的大容量发电机断路器,由于研发制造难度大,长期以来只有个别跨国公司生产,且价格昂贵。为解决这一“卡脖子”难题,西安西电开关电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开电气”)
3月26日,中核集团在连云港徐圩新区组织召开江苏徐圩核能供热发电厂一期工程项目融资启动会。中国核电(股票代码:601985)旗下江苏徐圩核能供热发电厂一期工程项目于2024年8月获得国务院常务会议核准,规划建设2台华龙一号和1台高温气冷堆核电机组。江苏徐圩项目是“全球首个”将高温气冷堆与压水堆耦
在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向低碳化、智能化转型的背景下,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生产与消费国,正以前瞻性战略眼光系统布局未来能源产业,构建“传统能源清洁化+新兴能源规模化+跨界融合创新化”的三维发展体系。截至2023年底,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升至17.9%,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12亿千瓦,新能源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