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核心提示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电力消费快速增长,电力消费总量跃升世界首位,有力地支撑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回顾改革开放40年来电力消费增长轨迹,对于把握我国电力消费增长特点,科学研判未来电力需求增长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1全社会用电总量
电力消费规模走过了由小变大、屡上台阶的辉煌历程。1978年,全国电网覆盖率不到一半,全社会用电量仅为2498亿千瓦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明显提升,我国电力消费规模不断创出新高。在经历了漫长的18年后,我国全社会用电量终于在1996年突破1万亿千瓦时,随后电力消费进入了快速增长期,全社会用电量由1万亿千瓦时上升至2万亿千瓦时用了8年(1997~2004年);随后的9年中,每3年上一个台阶,分别在2007年、2010年和2013年实现了3万亿、4万亿、5万亿千瓦时的突破。2011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位居世界第一位。随着经济“新常态”阶段的到来,我国用电量增长的步伐略有放缓,但也仅用4年的时间,就突破了6万亿千瓦时,于2017年达到6.4万亿千瓦时,比改革初期增长了24倍多,比整个美洲或欧洲的用电量还多。
电力消费年均增量实现了百亿级向千亿级的“世纪跨越”。2000年以前,年均增长仅为450亿千瓦时左右;2000年后,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协同发力,促进我国经济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全社会用电量年均增长接近3000亿千瓦时,比1978年当年的全部用电量还多,相当于每年多出一个英国的用电量。
电力消费始终保持增长态势,增速总体呈现倒V型走势。1978~2000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年均增速为7.9%,1998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经济增长有所放缓,用电增速也达到改革开放以来的较低水平2.8%;随后快速恢复,2000年突破两位数,达到11.4%;2000~2008年,受投资和出口的高速增长提振,经济快速增长,用电年均增长12.5%,增速的历史最高点出现在2004年,达到15.5%;随后受全球金融危机及我国主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等政策影响,用电增速经历了换挡期,2008~2017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年均增速为7.0%。
2电力消费结构
电力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并呈现出显著的阶段性特征。1986年,我国三次产业及居民用电结构为5.6∶82.2∶6.9∶5.2。进入上世纪90年代,第二产业用电比重有所下降,随着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提高,第三产业、居民生活用电快速增长,相应比重逐步提高,第一产业用电比重稳步下降,2000年,我国用电结构演变为4.0∶72.7∶10.9∶12.4。进入新世纪,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工业化特点日益凸显,第二产业用电快速增长,用电比重不断上升,第一产业比重则快速下降,第三产业、居民生活用电比重变化不大。到2007年,我国用电结构为2.7∶76.5∶9.8∶11.1,第二产业用电比重达到阶段性高点。2008年后,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入推进以及技术进步,第二产业用电比重持续回落,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比重不断提升,2017年,用电结构演变为1.8∶70.4∶14.0∶13.8。
工产业用电比重随我国工业化进程呈现S型走势。1978~2000年,我国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轻工业迅速崛起,食品、纺织等行业占主导地位,工业发展呈轻型结构,手工劳动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占绝对优势;同时,服务业刚刚起步,用电增速较快,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升,居民生活用电比重大幅提高。受此影响,工业用电比重持续下降,但仍然高于71%。2001~2008年,我国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重工业取代轻工业,成为工业增长的主要动力,钢铁、铝业、水泥、化工等行业的快速成长带动工业用电量快速增长,工业用电比重有所回升,但由于服务业和居民生活用电依然保持较快增长,工业用电比重回升幅度有限,约为75%。2009年至今,我国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依靠高投资、重化工业主导发展的模式难以为继,部分工业行业产能明显过剩,工业经济增长进入下行周期,用电比重总体呈现快速下滑趋势,达到40年来的最低值69%。
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比重均呈现N型走势,居民生活用电更显韧性。1978~2000年,第三产业用电比重持续快速上升,基本实现每3~4年提升1个百分点,到2000年达到11%。2001~2008年,受重工业快速发展的替代效应影响,第三产业用电比重不升反降,进入“瓶颈期”。2009年之后,第三产业用电再次迎来快速发展期,每3年提升1个百分点,到2017年,用电比重达到历史最高值14%。居民生活用电比重的走势与第三产业大体相同,但特点更加突出:在1978~2000年期间,居民生活用电比重上升程度快于第三产业;2001~2008年,居民生活用电则表现出“更有韧性”的一面,比重下降的幅度小于第三产业;2009年之后,居民生活用电比重再次进入上行周期,但上升幅度明显不及第三产业。
3人均用电水平
人均用电量接近全球平均水平,增长速度不及全社会用电量。1978年,我国人均用电量仅为260千瓦时,直到2000年才突破1000千瓦时。6年后,进入2000千瓦时阶段;之后的6年,每三年增长1000千瓦时,到2014年我国人均用电量终于跻身“4000千瓦时俱乐部”。2017年达到4538千瓦时,是1978年的18倍,接近全球平均水平。1978~2000年期间,人均用电量的年均增速约为6.6%,较同期全社会用电量增速慢1.4个百分点。2001~2011年,人均用电量迎来增长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和用电量均呈现快速增长,而人口增速明显放缓,人均用电量年均增速高达11.5%。之后,进入增长的瓶颈期,2011~2017年,人均用电量的年均增速仅为4.5%。
人均生活用电量突破600千瓦时,增速显著快于人均用电量。随着电视、洗衣机等基础类家用电器普及率快速提升,1997年人均生活用电量就突破了100千瓦时;随后8年时间里,电脑、空调、电吹风等家用电器不断普及,居民生活用电继续保持较高增速,2005年突破200千瓦时;之后随着存量电器的使用率不断提升以及饮水机、空气净化器等新一代家用电器的持续普及,我国人均生活用电量每3年上一个台阶,分别于2008年、2011年、2014年和2017年达到307千瓦时、417千瓦时、506千瓦时和626千瓦时,其增速是人均用电量增速的两倍多。
4细分行业用电
工业用电内部结构不断优化,新旧动能转换明显。在工业化初期阶段(1978~2000年),轻工业为经济的主导力量,四大高耗能(包括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下同)和装备制造业(包括金属制品业、通用及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电气/电子设备制造业,下同)年均用电增速基本相当,分别为7.3%和6.6%,增速慢于全社会用电增速。到了工业化中期阶段(2001~2008年),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工业化特征日益凸现,四大高耗能和装备制造业年均用电增速较上一阶段明显提升,增速分别达到15.2%和16.9%。随着我国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2009年至今),尤其是经济“新常态”以后,由于经济结构调整加快推进、工业持续转型升级成效明显,高耗能行业用电增速呈逐步下降态势,年均增速仅为5.8%,不及工业化初期阶段水平,但装备制造业用电依然保持较高水平增长,年均增速为9.4%,成为“新常态”后拉动第二产业用电增长的新动力。
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用电协调发展。2005~2017年,生产性服务业用电量从727亿千瓦时上升到2372亿千瓦时,生活性服务业用电量从1468亿千瓦时增加到5412亿千瓦时,均保持了较快增长,分别上涨2.3倍和2.7倍,远高出同期全社会用电量涨幅(1.5倍)。从用电增速差异来看,2014年之前,生活性服务用电增速总体快于生产性服务用电增速,2015年至今,生产性服务业用电增速明显赶超生活性服务业,体现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进入新的阶段,服务业支撑工业生产的能力有所提升。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这一新的历史坐标下,我国电力消费形势将延续工业化后期以来的特点,总量持续增长,产业、行业结构继续优化,人均电力消费水平将达到并超过全球平均水平,在新的起点上,以更加优质的电力消费支撑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2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了《中国绿色电力证书发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发展报告》)。《发展报告》全面诠释了我国绿证事业发展脉络,介绍了2024年我国绿证核发交易、市场培育、应用场景拓展、国际互认等方面的主要进展和成效,阐明了绿证与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能耗双控、碳排放核算等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4月22日是第56个世界地球日。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南方电网公司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充分发挥电网平台优势和核心枢纽
近日,全国首单水电公募REITs,中国电建清洁能源基础设施REIT(电建清源REIT)亮相上海证券交易所沪市能源环保REITs2024年度集体业绩说明会,为进一步推动清洁能源产业与资本市场高质量融合,推动绿色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贡献了电建智慧和力量。本次业绩说明会是公募REITs落实规范管理、积极回应投
日前,针对民众对于为什么要不断优化分时电价政策的问题,山东省蒙阴县发改局作了回复。蒙阴县发改局表示,主要是三个方面促成分时电价政策的出台。(一)山东省电力结构已发生较大变化。历史上山东电力结构以火电为主,近年来山东省积极推进能源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新能源装机规模不断扩大,2024年底
今年以来,煤炭市场呈现复杂多变的态势,港口动力煤价格持续下行,市场供需博弈激烈。自年初以来,港口动力煤价格持续走低。目前,发热量5500大卡市场动力煤实际交易价格仅为670元/吨,较春节期间下跌了91元/吨,较年初下降了100元/吨。这一趋势主要受电煤消费淡季、主产区发运积极等因素影响,社会库
国家能源局4月18日发布一季度用电量数据,全社会用电量累计2384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3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7%;第二产业用电量152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第三产业用电量446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2%。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385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从数据来看,一
2025年3月,全国全行业用电指数为139.5,全行业用电量比2020年基期(以2020年基期为100)增长了39.5%,年均增长6.9%,同比增长4.8%,同比增速比1-2月提高3.2个百分点。3月,农林牧渔业用电指数为180.7,比2020年基期增长了80.7%,年均增长12.6%,同比增长9.9%,同比增速比1-2月提高1.7个百分点。3月,
2025年3月,全国全行业用电指数为139.5,全行业用电量比2020年基期(以2020年基期为100)增长了39.5%,年均增长6.9%,同比增长4.8%,同比增速比1-2月提高3.2个百分点。3月,农林牧渔业用电指数为180.7,比2020年基期增长了80.7%,年均增长12.6%,同比增长9.9%,同比增速比1-2月提高1.7个百分点。3月,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7日,山东省东营市发展改革委发布山东省居民生活分时电价政策解读,详情如下:山东省居民生活分时电价政策解读一、政策背景分时电价政策有力促进了全省需求侧移峰填谷,在缓解电力供需矛盾、保障电力安全供应、提升电力系统经济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全省新能源装机规模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7日,山东省东营市发展改革委发布山东省工商业分时电价政策解读,详情如下:山东省工商业分时电价政策解读一、什么是分时电价政策?电能是一种特殊商品,无法大规模存储,生产与消费需要实时平衡,不同用电时段耗用的电力资源不同,供电成本差异很大。在集中用电的高峰时段,电
市场主体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作为社会生产力的基本载体,市场主体是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作用举足轻重。人才是最活跃的先进生产力,市场的基石则在于培育先进的市场主体。当发电企业开始研究负荷曲线,当售电公司开始重视天气预测,当
一季度,南方电网经营区域全社会用电量380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增速高于全国1.5个百分点,较1-2月累计增速提高1个百分点,体现南方区域经济运行起步平稳、开局良好,高质量发展态势持续巩固。从分产业看,一季度,南方电网经营区域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用电量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7.4%
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对国家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社会长治久安至关重要。中国华电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国资国企的新使命新定位,以更大力度、更高标准、更实举措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
3月份,河南全省风光新能源单月发电量首次突破100亿千瓦时,达到103.5亿千瓦时,较历史最大值增加1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3%。“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河南省风光新能源装机实现跨越式发展,风光新能源装机年均增速达30%。截至今年3月底,河南全省风光新能源装机跨越7000万千瓦,达到7003万千瓦,同比
国家能源局4月18日发布一季度用电量数据,全社会用电量累计2384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3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7%;第二产业用电量152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第三产业用电量446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2%。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385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从数据来看,一
2025年3月,全国全行业用电指数为139.5,全行业用电量比2020年基期(以2020年基期为100)增长了39.5%,年均增长6.9%,同比增长4.8%,同比增速比1-2月提高3.2个百分点。3月,农林牧渔业用电指数为180.7,比2020年基期增长了80.7%,年均增长12.6%,同比增长9.9%,同比增速比1-2月提高1.7个百分点。3月,
2025年3月,全国全行业用电指数为139.5,全行业用电量比2020年基期(以2020年基期为100)增长了39.5%,年均增长6.9%,同比增长4.8%,同比增速比1-2月提高3.2个百分点。3月,农林牧渔业用电指数为180.7,比2020年基期增长了80.7%,年均增长12.6%,同比增长9.9%,同比增速比1-2月提高1.7个百分点。3月,
4月18日,国家能源局发布3月份全社会用电量等数据。3月份,全社会用电量828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从分产业用电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0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9%;第二产业用电量55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8%;第三产业用电量148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4%;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1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
4月18日,国家能源局发布3月份全社会用电量等数据。3月份,全社会用电量828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从分产业用电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0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9%;第二产业用电量557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8%;第三产业用电量148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4%;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1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1日,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2025年3月全省发用电情况。详情如下:一、用电情况3月全社会用电量238.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1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2.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70%;第二产业用电量146.6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06%;第三产业用电量48.06亿千瓦时,同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7日,国家能源局江苏监管办发布2025年3月江苏电力运行情况通报。详情如下:一、全省发电情况截至3月底,全省装机容量21196.66万千瓦,含统调电厂14512.59万千瓦,非统调电厂6684.07万千瓦。3月份,全省发电量555.6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3%,年累计发电量1565.94亿千瓦时,同比
日前,浙江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4年浙江电力市场年报》,“绿保稳”成效显著。绿电绿证交易活跃,分布式绿电成交总量、绿证成交总量在国网经营区中位列第一,完成年度外购电目标的107%,充分发挥电力保供作用,全面深化完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省间、省内价格保持稳定。自2015年9号文发布开启新一轮电
2025年,中国分布式能源市场迎来历史性拐点。国家能源局与发改委连发两条“光伏新政”。光伏行业正经历从政策哺育到市场淬炼的剧烈转身。新政叠加新的产业周期,让身处其中的光伏企业充满了变数。这场以市场为名的成人礼,正在重塑百万家光伏企业的生存法则。曾经依靠固定电价托底的盈利模式轰然瓦解,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2日,浙江慈溪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做好2025年慈溪市有序用电及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通知。文件明确,完善电力需求响应举措。要继续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引导电力用户根据激励政策,主动改变用电行为,实现削峰填谷,挖掘用电低谷的填谷响应需求,缓解电网调峰压力。进一步深
4月17日,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山东省能源局、国家能源局山东监管办公室联合发布《关于推动虚拟电厂试验示范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提出对符合条件的虚拟电厂试验示范项目予以政策支持,鼓励虚拟电厂按照市场规则参与相应电能量市场、辅助服务市场、容量市场等,鼓励发电储能类虚拟电厂,允许通过配建
日前,可再生能源开发商ACEPower公司宣布,该公司计划在昆士兰州部署5.6GWh电池储能项目的申请已经获得澳大利亚政府批准。根据《环境保护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法案》,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已经批准ACEPower公司在昆士兰州开发部署两个公用事业规模的电池储能项目,并且部署这两个项目都被认定为“非受控行为”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7日,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发布关于推动虚拟电厂试验示范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通知(鲁发改运行〔2025〕279号),其中提到,给予符合条件的试验示范项目政策支持。对符合《虚拟电厂试验示范项目建设成效评价细则》相关要求,且定期检验合格,能够按规定参与需求侧响应的试验
当地时间4月15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乘专机抵达吉隆坡,应马来西亚最高元首易卜拉欣邀请,对马来西亚进行国事访问。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能源合作是中马两国合作的重要领域,中广核通过多元化的清洁能源布局,持续助力马来西亚能源结构转型。截至目前,中广核已累计为马来西亚供电量超2000亿千瓦
在全球能源转型浪潮下,沙特正加速推进其可再生能源战略目标的实现。在能源部的监督下,沙特电力公司(SEC)宣布启动电池储能系统项目建设的第二阶段,总投资超过67.3亿沙特里亚尔,规划总装机2.5GW/10GWh。项目详情据报道,项目覆盖包括利雅得(Riyadh)、凯苏玛(Qaisumah)、达瓦米(Dawadmi)、焦夫
记者在河北省张家口市走访了解到,今年以来当地数据中心、算力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的电力需求激增。作为国家“东数西算”工程京津冀枢纽的核心节点,张家口市凭借独特能源和区位优势,正加速崛起为全国重要的“算力之都”。绿电的高速增长得益于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地处河北北部的冀北清洁能源基地是
浙江电网具有高外电依赖、高新能源渗透、高峰谷差压力“三高”特征,与此同时,煤电占比下降,新能源随机性加剧,极端气候下频率、电压稳定性承压。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需求侧资源已具备发挥更大价值的技术条件。虚拟电厂通过聚合空调、储能、充电桩等分散资源,可形成百万千瓦级可调能力,其“灵活聚
记者在河北省张家口市走访了解到,今年以来当地数据中心、算力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的电力需求激增。作为国家“东数西算”工程京津冀枢纽的核心节点,张家口市凭借独特能源和区位优势,正加速崛起为全国重要的“算力之都”。绿电的高速增长得益于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地处河北北部的冀北清洁能源基地是
2025年4月9日,《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快电网规划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正式施行。作为四川首部省级电网规划专项立法,该政策聚焦电网规划协同、审批流程优化和要素保障创新,为破解电力需求激增与电网建设滞后的矛盾提供了法治保障。本文结合政策要点与四川电网发展实际,深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