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电网建设企业正文

从“没电用”到“用好电” 国家电网公司为经济建设铺就光明大道

2018-08-02 09:03来源:经济日报作者:王轶辰关键词:国家电网电力调度电网投资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从青海省西宁市驱车向南行驶7小时,才能到达果洛藏族自治州。这里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是我国空气最稀薄的地带之一,长年高寒,生产生活条件恶劣。直到2015年底,这里才通电,成为我国最后一个通过电网供电的地区。这里的牧民终于结束了依靠酥油灯照明的日子。

青海电网的变迁正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电网发展的一个缩影。在国家电网公司的努力下,40年来,我国电网从蹒跚起步到突破领先,资源配置能力明显增强,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不断提高,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有效支撑了社会经济发展。目前,国家电网公司已成为世界500强排名第二的企业。改革开放40年,国家电网的发展为经济建设铺设了光明大道,肩负起央企的历史责任。

从“没电用”到“有电用”

得知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的工作人员和记者要来采访,青海省果洛州玛沁县大武镇尼玛龙村牧民才让扎西一早就换上了雪白的格子衬衫和礼帽,带着妻子、孩子迎在了家门口。他向经济日报记者介绍起近3年来家里新添置的电器,有电冰柜、洗衣机、酥油制作机……用上电,改变了他们全家的生活方式,这3年来收入也翻了倍。

“原来放牧后身上的衣服都是牛粪味嘛,自从通电用上了洗衣机,全家人都穿上了干净衣服。”谈起用上电的感受,不善言辞的才让扎西也开心地说笑起来。

自然环境恶劣、人口居住分散……在果洛进行电力施工有多艰难,原国网果洛供电公司建设部副主任魏勇强最清楚。“正常施工,这个通电工程的工期需要1年,但是工程2015年9月启动,要求半年完成,加上冬季施工不能采用机械开挖,工期更加紧张。”魏勇强说。

为了顺利完成工程,魏勇强和他的同事们起早贪黑,完全没有休息日,吃住都在工地上。晚上气温降到零下二三十摄氏度,就用火烧配合开挖。最终,在4个月内完成了通电工程,让我国电网发展版图上最后一片黑暗亮起来了。

40年来,中国电网规模不断壮大。1978年,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仅2.3万公里,2017年达到68.8万公里,增长了29倍;变电容量由2528万千伏安攀升到37.3亿千伏安,增长了147倍。电网服务人口位居世界首位。

40年来,电网电压等级不断提升。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电网最高电压等级为330千伏,1981年出现500千伏,2005年出现750千伏,2009年建成投运第一条1000千伏特高压输电线路,我国电网进入了特高压时代,且全球领先。

“我国能源资源与能源需求呈逆向分布的基本国情,客观上决定了必须发展特高压输电,建设大电网、构建大市场,在全国范围优化配置能源资源,以确保电力可持续供应,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续稳定的电力保障。”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舒印彪说。

从“有电用”到“电好用”

走进位于国网北京电力工程公司的张文新职工创新工作室,该公司副总工程师张文新和其团队的创新成果目不暇接。多年来,他们的数十项新技术、新成果不仅有效提升了电网的运行质量和施工效率,而且每年为公司节约资金上千万元。

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张文新至今对儿时看露天电影的场景记忆犹新。“小时候在河南老家,大家都特爱看露天电影,可那时经常停电,有时候电影放到一半就看不成了,这时候电工弄来了发电机就又能继续看了,真的很神奇。”儿时的经历让张文新后来意识到,电力对经济发展非常重要,而保障电力供应则需要掌握高超的技术。

上世纪80年代末,张文新刚参加工作,由于施工技术落后,那时候电网建设都是搞“人海战术”,不仅施工效率低下,而且城市里布满了架空线路和水泥杆,看起来非常不美观。“虽然大伙干活都挺卖力,但是受制于技术材料水平,供电可靠性依然不高。”张文新说。

从“有电用”到“电好用”,离不开一流的电网技术保障,而且技术创新只能靠自己。“20世纪80年代初,我们电网大部分主设备都是国外的。”中国电科院首席技术专家班连庚说,改革开放后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要求电网建设必须同步跟上。通过坚持不懈的技术创新,在建设750千伏线路时我国已经开始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到800千伏以上特高压时,实现了全面赶超,电工行业出现质的变化,带动了我国电力设备、设计技术、运维技术全面飞越。

回顾改革开放40年,我国大力推动电网技术创新,抢占技术制高点。国家电网公司在特高压、柔性直流输电、大电网安全控制、新能源并网等领域取得了突出成果,截至2017年底累计拥有专利73350项,获得中国专利奖91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66项。

其中,“特高压交流输电关键技术、成套设备及工程应用”“特高压±8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分获2012年和2017年的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我国输变电行业长期跟随西方发达国家发展的被动局面,确立了国际领先地位,成为中国制造的金色名片。”班连庚表示。

更重要的是,中国电网技术的发展得到世界的广泛认可。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先后投资运营菲律宾、巴西、葡萄牙、澳大利亚、意大利、希腊等国家和地区的骨干能源网,境外工程承包合同额累计达400亿美元,带动电工装备出口8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从“电好用”到“用好电”

2018年6月28日24时,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内挤满了工作人员,掌声此起彼伏,人们纷纷拍照留念,这一刻他们创造了中国电网发展史,也是世界电网发展史上的一个全新纪录——连续9天共计216小时实现了全清洁能源供电,再次刷新了他们在2017年创造的连续7日绿色供电纪录。

当前,清洁能源已成为全世界绿色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从“绿电7日”到“绿电9日”的成功实践,正如舒印彪所说:“这对中国乃至全球能源转型都具有标志性意义。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多措并举解决清洁能源弃水弃风弃光问题。”

从“电好用”到“用好电”,如何最大限度地挖掘电网潜力,对我国电网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大数据中心,记者看到,大屏幕上的信息不断滚动播放,包括光伏、风电在内的青海省所有的新能源场站的数据都被纳入了监测系统。

“全清洁能源供电,最困难的地方在于实时控制环节,每时每刻网内的清洁能源电力值都要高于总负荷,对调度台和调峰能力提出很高要求,这在以前人工干预电网的时代根本不可能做到。”国网青海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水电及新能源处处长李延和告诉经济日报记者,自动化监测、预测水平以及大电网灵活调节能力不断提升是成功的关键。

国家电网公司通过发展特高压输电、大力实施电能替代、提高系统平衡调节能力、增强源网荷友好互动等方式,增强清洁能源消纳能力,在推动能源绿色转型方面走在世界前沿。截至2017年底,国家电网新能源并网容量2.8亿千瓦,其中风电1.6亿千瓦、太阳能发电1.2亿千瓦,均居世界第一。

与此同时,为了探索更多“用好电”的方式,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稳定推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基于“互联网+”技术,形成了世界上覆盖面积最大、应用范围最广、大范围资源配置能力最强的电力交易平台。2017年,国家电网公司完成市场化交易电量1.2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占售电量比重超过30%。

“国家电网公司作为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重点骨干企业,新时代的战略目标是:建设具有卓越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打造全球领先的大电网安全控制能力、能源资源配置能力、自主创新能力、优质服务能力,为新时代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舒印彪说。

原标题:国家电网公司:为经济建设铺设光明大道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国家电网查看更多>电力调度查看更多>电网投资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