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对能源工作的要求,放在“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位置。为适应新时代新要求,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加速电动汽车充电站建设、扩展农村电能替代项目、挖掘工业客户潜在市场。该公司坚持能源供给侧与消费侧结构性改革并重,促进绿色能源发展,推广绿色用能方式,加快再电气化进程,努力在新时代体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全力呵护三秦蓝天。
深化电能替代 促进能源清洁消费
为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打好蓝天保卫战,国网陕西电力以建设美丽陕西为目标,推动节能减排,践行社会责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该公司精心制订《创新推进电能替代实施方案》,培养电能替代优秀推广人才,落实重点项目分级负责制,从经济技术、管理、创新性三方面明确电能替代工作目标。
在具体实施中,国网陕西电力以清洁低碳为目标,牢牢抓住“电为中心、两个替代”这条主线,加快再电气化进程;实施“电化陕西”工程,在各个领域全面推广电能替代,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推动能源绿色生产和清洁消费。
关中地区一直是雾霾重灾区。2017年冬,西安、西咸新区等地部分小区由于采用了干热岩技术集中供暖,居民们再也不用担心以往烧煤烧气带来的环境污染。这种全新的供暖方式节能环保、费用低廉。位于西安市航天基地的紫禁长安小区是首个由陕西四季春清洁热源股份公司投资建设的干热岩清洁供暖客户。小区住户刘阿姨说:“冬季家中温暖如春,我在家穿着单薄的衣服都没问题。”
“干热岩技术易推广,适用性和经济性好,小区住宅原有的热力管线无需改造,地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干热岩利用电能开采地热,热交换装置提取的地热温度达40摄氏度,随后通过热泵机组将其加热至80~100摄氏度,供到居民家中。与电锅炉等传统电采暖设备将冷水加热产生的热能相比,采用干热岩技术,用1千瓦时电可以带来过去5千瓦时电产生的热量,效益非常可观。”国网陕西电力营销部员工巨健说。
紫禁长安小区采用干热岩供热技术后,一个采暖季(按4个月计算)可比原用燃煤锅炉节约标煤0.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5万吨,减排二氧化硫约42吨,治污减霾效果十分显著。目前,干热岩项目的已在全省20多个小区应用。其中,西安地区已建和在建项目面积已达400多万平方米,近4.5万户客户使用干热岩供暖。
优化资源配置 推广绿色用能方式
“自从我们这儿新建了充电桩,我就买了电动汽车开车来上班了,充电、交费都非常方便!”6月10日,在渭南韩城市创业孵化基地给电动车充电的李先生高兴地说。
2017年10月底,由渭南供电公司新建的渭南首批80个分散式电动汽车充电桩全部投入使用。充电桩位置均选择在人员较为集中的政府办公场所、高速公路服务区、居民小区停车场等地。充电桩开放使用后,车主仅需通过充值卡或“e充电”APP软件支付费用,即可轻松便捷地使用充电桩充电。
国网陕西电力积极落实陕西省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开展充电设施“进政府、进园区、进高校、进企业、进景区”活动,在省、市、高新开发区等各级政府、西安交通大学等10所高校、重点企业、5A级旅游景区都布局了充电设施,2017年建成40个充电站和700个充电桩,实现省市政府机关充电设施全覆盖。
前些年,受制于陕西省电动汽车保有量不足等因素,全省电动出租车仅550辆,充电桩利用率不高。2017年7月,国网电动汽车服务(陕西)有限公司成立。国网陕西电力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以及电动汽车公司的市场化运营机制优势,实现强强联合,主动向潜在大客户介绍陕西省充电设施建设以及国网车联网平台优质服务情况,最终获得客户认可,在陕西省首次引入了电动网约车。销售电动网约车2150台,销售额达到2.2亿元,创造了陕西省目前最大一笔电动乘用车销售纪录。
今年,国网陕西电力积极与陕西省交通建设集团、高速公路建设集团、陕西省旅游集团开展战略合作,加快充电设施建设,力争建成陕西省“米”字型高速公路充电服务网络、陕西5A景区电动汽车充电服务网络和陕西“车联网”服务平台;建立7×24小时充电设施抢修机制,构建“电动汽车+”服务生态圈,大力推进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和清洁能源应用。
倡导低碳消费 拓展农村用电市场
地处铜川市东南15公里处的陈炉古镇,是宋元以后耀州窑唯一尚在生产瓷器的窑厂。在这个被誉为研究古陶瓷活化石的古镇,如今,人们依然传承着古老的烧瓷手艺。
“咱们陈炉古镇千百年来一直沿用炉火烧制陶瓷的工艺,火候不好掌握,成本高、污染大,自从用上天然气窑炉和电窑炉,可以精确控制温度,省时省力,瓷器烧制成品率高多啦!”陈炉镇镇长王永辉这样说道。铜川供电公司深入了解当地制瓷业煤窑炉的使用情况,宣传电能替代优势,推广节能新技术,协助企业客户挖掘节能项目,为客户降低能耗,指导客户采用电窑炉技术生产陶瓷。
铜川供电公司开展一对一服务,定期走访瓷坊客户,了解用电情况,帮助解决用电方面遇到的问题。促使企业客户加快电能替代的速度,服务电窑炉已是他们的一项重要工作。
目前,陈炉镇的20多户瓷坊已建成电窑炉11个、在建3个,电能替代负荷440千瓦,年替代电量约10万千瓦时,相当于减少使用散煤量约32吨,减排二氧化碳80吨,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1吨,煤改电也帮助瓷坊客户节省了很多人力、物力。
如今的陈炉镇,少了煤烟,天蓝了,来旅游的人也更多了。电,为千年瓷乡注入了新动力,在保护青山绿水的同时,也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能源保障和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是须臾不可忽视的“国之大者”。随着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深入推进,电力系统发生深刻变化,国家电网公司加快电网高质量发展,积极应对能源转型带来的挑战,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调度系统作为电网运行的指挥中枢,亟需推动管理革新与技术创新,破解转型发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2025年2月28日,全国首台(套)防波堤风电项目——华能天津港东疆北防波堤50MW风电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据悉,该项目由华能华北分公司清能公司投资建设运营,项目实现了陆域国产大型风机防腐防盐雾技术在防波堤上的首次应用,实现了重力扩展基础与海上高桩承台基础之间的场
春涌瓯越,万象更新。2025年2月11日,正泰智能电气产业生态群2025中国区新春营销工作会议于温州成功召开。本次大会以“新质聚能融合创变”为主题,汇聚正泰集团领导、营销骨干及战略合作伙伴,遵循集团“强化变革创新、促进开放融合”的年度总体思路,以创新变革抢抓市场发展新机,以融合融通构筑坚韧
12月12日,内蒙古电力集团经营区域日电量达到10.13亿千瓦时,日电量再创历史新高。今年以来,内蒙古电力集团坚持发、用两侧双轮驱动,深挖电网保供能力,丰富增供扩销手段,尤其进入岁末收关关键阶段,坚定“目标不变、任务不减、标准不降、干劲不松”,全力以赴增供扩销,电力电量屡创新高。“协同并
当前,我国电力行业正主动顺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积极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落实“双碳”目标,推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和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来源:微信公众号“能见”作者:李洋)11月8日,酝酿近20年中国首部《能源法》正式通过,强调国家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加强电源电网协同建设,推进电网基
剖析数智赋能,探讨产业转型。10月19日,数智电力论坛在浙江温州成功举办,作为2024瓯江峰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议聚焦数智电力赋能行业转型升级主题,邀请400多位院士专家、知名院校教授、行业头部企业领袖等齐聚瓯江之畔,共探电力装备制造业的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助推电力工业的高质量发展
10月12~14日,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成立90周年暨2024年年会在京举办。年会围绕“求实奋进九十载,创新电靓新时代”主题,设置了开幕式、主旨报告、院士专家论坛、主题活动、专题活动等30项学术活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此次年会上专家学者和各方代表热议的话题之一。电网技术创新如何支撑新型电力系统构建
10月13日,在2024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院士专家论坛上,电网头条记者就电网创新技术相关内容采访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副秘书长、清华大学电机系主任康重庆教授。电网头条:您认为电网技术创新对于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将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目前电网技术创新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康重庆: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当前,我国能源行业正处在绿色转型的关键时期,需要在新型能源体系构建过程中,统筹推进能源消费侧和生产端的绿色低碳转型,重点考虑从工业、交通、建筑等三大主要用能领域控制终
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关键,是推动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不移推进改革,还原能源商品属性,构建有效竞争的市场结构和市场体系,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能源价格的机制,转变政府对能源的监管方式,建立健全能源法治体系。”把握改革方向,释放改革红利。从深入推进发用电计
科学智能(AIforScience,AI4S),是指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科学研究,主要应用在探索未知的科学领域。AI4S概念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鄂维南于2018年首次提出。AI4S开启了一种利用人工智能学习深奥的科学原理来创造科学模型,以解决那些曾被认为无解的实际问题的科研新范式。2021年,随着英国“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7日,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征集2025年度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的通知,征集范围包括高效储能、工业绿色微电网等可再生能源消纳技术。原文如下:关于征集2025年度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的通知各盟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有关科研单位院所、行业协
一、我国经济与用电增长的历史变化趋势我国用电总量与经济总量长期高度相关,用电的变化趋势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大周期基本一致。电力弹性系数(同一时期用电增速与经济增速的比值)是表征经济与用电量增长关系、反映我国产业和用电结构发展变化趋势的重要指标。“十五”末至“十二五”,随着我国由重化工
5月6日,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征集2025年度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的通知》,征集范围包括重点行业领域节能降碳技术、用能低碳转型技术、工业减碳技术、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技术、高效节能装备等。全文如下: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征集2025年度国家工业和信息
北极星氢能网讯: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4月共发布33项氢能相关政策。其中国家层面有6个,地方层面28个。截至目前,2025年度共计发布氢能相关政策96条,4月份为峰值。注:以上统计截止时间为4月30日从国家层面来看,4月21日,财政部下达2025年第一批节能减排补助资金预算超135亿元。4月28日,国家发展改
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孟姜镇北营子村房屋白墙灰瓦,道路干净宽阔。村北就是角山长城。游客纷纷慕名而来,登长城、参观村史馆、品农家饭、采摘大樱桃。4月25日,冀北秦皇岛供电公司孟姜镇供电所所长孟令楠和员工徐东泽、曹洪利来到北营子村,检查为该村供电的配电变压器,并义务为民宿、餐馆等用电量
为加快推广节能降碳先进技术,加强重点行业领域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现组织开展2025年度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工作。以支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导向,择优推荐节能降碳效果明显、技术成熟可靠、具备经济效益和推广潜力,能够实现全流程系统节能降碳或跨行业、领域融合创新的技
4月28日,工信部发布组织开展2025年度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工作的通知,推荐范围有五大方面,其中用能低碳转型技术包括清洁低碳氢制备及应用、高效储能、工业绿色微电网等可再生能源消纳技术;余热余压高效利用、系统能量梯级利用、电能替代等多能高效互补技术等。原文如下:工业
北极星环保获悉,4月28日,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度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加快推广节能降碳先进技术,加强重点行业领域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以支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导向,择优推荐节能降碳效果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8日,工信部发布组织开展2025年度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推荐工作的通知,推荐范围有五大方面,其中用能低碳转型技术包括清洁低碳氢制备及应用、高效储能、工业绿色微电网等可再生能源消纳技术;余热余压高效利用、系统能量梯级利用、电能替代等多能高效互补技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能源保障和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是须臾不可忽视的“国之大者”。随着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深入推进,电力系统发生深刻变化,国家电网公司加快电网高质量发展,积极应对能源转型带来的挑战,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调度系统作为电网运行的指挥中枢,亟需推动管理革新与技术创新,破解转型发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7日,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公开征求《零碳园区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其中提到,园区应开发利用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充分利用区内资源建设分布式光伏,按照规划布局因地制宜发展分散式风电,扩大绿色电力占比。有条件的园区应开发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生物质
在能源行业加速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人工智能(AI)技术正深度融入能源产供销全链条,推动电力系统向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方向发展。近日,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福州开幕,本届峰会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国家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在智慧能源分论坛上,华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智能电网调度科研通信生产用房项目消防工程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智能电网调度科研通信生产用房项目消防工程已由西安国际港务区经济发展局、西安国际港务区发展改革局以西港经发〔2022〕2号、西港发改发〔2022〕134号批准建设,招标人(项目业主)为中国建筑
晨光穿透薄雾,为±800千伏陕北换流站的钢铁构架镀上金边。在陕北换流站年度检修现场,安全管理人员紧盯现场监控屏幕——屏幕上实时显示着作业面检修专业人员动态、吊车吊臂移动情况。“嘀——”突然,空间电子围栏发出蜂鸣声,原本专注接线的检修专业人员迅速退回安全区域。人员进入检修现场后,一张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2025年第二次物资单一来源采购项目推荐的成交候选人公示(采购编号:W-2025-SNGW-D02)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2025年第二次物资集中规模招标采购项目推荐的中标候选人公示(采购编号:W-2025-SNGW-Z02)
输电线路上的地线由于挂点更高、无运行温度,遇到雨雪冰冻天气时,比导线更易覆冰。为此,陕西电科院研发了特高压线路不停电地线融冰成套装备。1月份,改造升级后的装备用于±800千伏祁韶线、青豫线的地线融冰工作,提高了相关线路抵御雨雪冰冻灾害的能力。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极端恶劣天气呈现多发频发
3月29日,陕西省电力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立。据悉,陕西省电力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由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复成立,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省标准化研究院等9家单位共同筹建。将作为从事电力安全专业领域标准化工作的非法人技术组织,省电力标委会受行业主管部门
“农时不等人,春日胜黄金。”当下,正值春耕春灌的关键时期,3月20日,在洛南县柏峪寺镇薛楼村烤烟育苗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为了保障烤烟育苗正常用电,国家电网陕西电力张思德(商洛洛南)共产党员服务队庙坪供电所小队队员孙健和李永康正在对厂房内的线路和用电设备进行检查,为烤烟育苗用电安全
巍巍秦岭,绵亘千里,为三秦大地构筑起一道无可替代的绿色生命线。在这里,一台台风机巍然耸立,一排排光伏板熠熠生辉,抽水蓄能电站于青山绿水间拔地而起,绘就绿色低碳发展美丽画卷。为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推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牢记“国之大者”,始终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
3月6日,由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疆公司”)授权的无人机维保中心在陕西电力科隆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挂牌。该维保中心是大疆公司行业应用维保业务合作模式更新完善后,与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内单位深度合作下成立的首家无人机维保中心。同传统合作模式相比,新模式下的维保中心拥有更加齐
3月12日从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1月1日至3月8日,陕西新能源累计发电量超过100亿千瓦时,达到101.54亿千瓦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8.8%。2024年,陕西电网累计新增新能源发电装机1450万千瓦,装机规模同比增长45.7%。国网陕西电力多措并举,努力保障新能源合理消纳利用。据介绍,国网陕西电力主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