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对于我国可再生能源行业来说,刚刚过去的这6个月,注定是一段值得铭记的时间。
这是行业发展启程加速的6个月,太阳能热发电示范项目建设期限延至2020年底,秸秆气化清洁能源利用工程将在北方冬季取暖地区和粮棉主产省(区)获得大力推广,“百个城镇”生物质热电联产县域清洁供热示范项目的建设工作正式启动,海水抽水蓄能电站试验将在福建宁德浮鹰岛正式开展。
这是低头审视、蓄力奔跑的6个月,风电行业商业化市场确定全面开放时限,光伏行业尝试“断奶”开始独立成长,各地区竭尽全力打好能源消纳“攻坚战”,市场化交易优化配置能源发展能力稳步提升,高质量发展成为行业发展主旋律。
顺境不惰,逆境不馁。我国可再生能源行业不惧挑战、不畏艰难,用不懈努力描绘出了日益精彩的发展蓝图。
多方合力共答能源发展消纳题
7月30日,国家能源局召开新闻发布会指出,今年上半年,我国弃风电量182亿千瓦时、同比减少53亿千瓦时,弃风率8.7%、同比下降5个百分点;弃光电量30亿千瓦时、同比减少7亿千瓦时,弃光率3.6%、同比下降3.2个百分点,“风电和光伏发电消纳形势持续好转,弃电量和弃电率‘双降’”。
无可置疑,近年来,落实消纳市场已成为行业发展中的一道紧箍咒,对行业发展乃至能源转型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在此次半年大考的“双百分”背后,是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和能源企业的砥砺前进。
新年伊始,国家能源局便印发通知,要求各相关能源主管部门建立定期评价专项监测机制及清洁能源示范省(区)监测评价体系,监测评价结果将用于指导各省(区)清洁能源项目建设规模及产业政策调整。至此,清洁能源示范省(区)的评选不再是“一锤子买卖”,可进可出的评选方式成为敲在所有已经和希望跻身清洁能源示范省(区)之列地区心头的一记警钟,清洁能源利用效率成为一道拥有确切评判指标的必答题。
3月23日,国家能源局印发《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及考核办法(征求意见稿)》,征求业内对于我国第一份全面性可再生能源配额管理办法的建议。其中,明确设定了各省级行政区域2018、2020年需要实现的总量配额指标和非水电配额指标,并对未完成指标后各市场主体需要承担的惩戒措施予以明确说明。在国家政策的强力保障下,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制度终于即将从一般性政策引导走向省级约束性指标,并将对地区能源、经济乃至整体发展产生关键性影响。
4月2日,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减轻可再生能源领域企业负担有关事项的通知》强调,严格执行可再生能源发电保障性收购制度,电网企业签订并网协议时需承诺按国家核定的区域最低保障性收购小时数落实保障性收购政策,以切实保障可再生能源产业健康发展。
5月11日,国家能源局对2017年我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监测评价结果予以公布,并再次强调,这一结果将“作为各地区2018年可再生能源开发建设和并网运行的基础数据”,希望各地区能够“高度重视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和全额保障性收购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推动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
一系列的“严格落实”“首要条件”背后,是国家对可再生能源行业健康发展的切切关爱,更是对行业有序发展的殷殷重托。为实现全国“2020年弃光率低于5%、弃风率控制在5%左右、水能利用率95%以上、核电实现安全保障性消纳”的目标,政府有关部门及相关能源、电网企业砥砺前行,携手共答能源发展消纳题,奋力推动我国可再生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
完善交易市场助推能源转型升级
6月1日下午,国家发展改革委的网站发布《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在明确暂停2018年普通光伏电站建设步伐、降低新投运光伏电站标杆上网电价的同时,再次强调,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进一步加大市场化配置项目力度。
伴随可再生能源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能够更有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市场化机制,已成为进一步推动能源转型、构建现代能源体系的一个重要抓手。
3月20日,国家能源局在《分布式发电管理办法》的征求意见稿中明确,“开展分布式发电与配电网内就近电力用户的电力交易”,“鼓励分布式发电参与辅助服务市场”,并要求省级电力交易中心、电力调度机构等单位为分布式发电交易提供服务。
仅仅一个月后,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人民银行联合印发《关于做好2018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对新能源发电与用能企业就近就地进行交易的行为予以明确支持。可以预见,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下一阶段,分布式发电交易将成为我国电力交易市场的重要一员。
与此同时,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发电权交易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清洁能源等发电企业积极参与发电权交易,大幅度提高电力市场化交易比重,以市场化方式增加清洁电力供应,稳妥有序推进电力市场建设。
更值得欣喜的是,5月中旬,国家能源局印发 《关于2018年度风电建设管理有关要求的通知》明确,从2019年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增核准的集中式陆上风电项目和海上风电项目应全部通过竞争方式配置和确定上网电价,风电行业市场交易大门即将全面开启。
采访中记者得知,本将于6月底正式推出的 《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及考核办法》第二版征求意见稿中,已将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与绿色证书相挂钩。根据资源禀赋确定各省份不同的风电、光伏最低保障利用小时数,保障利用小时数之外的发电量可能将不再获得补贴支持,发电企业只能通过绿证交易获得增量收益。如果这一版本获得通过,在国家政策的有力保障下,不仅绿证交易规模将迅速扩大,我国能源结构转型步伐也将进一步加快。
据了解,通过大力推进电力市场交易,今年年初,辽宁红沿河核电实现了3台机组满发,有效促进了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同时,市场化交易也在化解区域性、时段性用电紧张局面,提高电力系统的综合运行效率等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面对未来发展的广阔市场,我国可再生能源行业在改革中不踟蹰,临挑战更坚强,在“高质量发展”目标的指引下,大步向前!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电力市场网获悉,7月1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度中国电力市场发展报告。报告包括2024年电力市场概览、2024年电力市场进展成效回顾以及2025年电力市场建设重点等内容。其中,在监管体系持续健全,市场治理逐步规范中报告提到了电力企业串谋报价等行为整治典型案例。国家能源局山东监管办依法依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近日发布信息显示,7月14日11时46分,河北南部电网用电负荷达到5230.4万千瓦,创历史新高,较去年夏季最大负荷增长26.3万千瓦。据了解,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组织28座主力电厂编制“一机一策”顶峰保供方案,与146家自备电厂签订增发保供协议。同时,通过短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136号文)叫停新能源强制配储后,对市场新增主力的独立储能而言,新能源发电企业为了满足并网要求而购买/租赁储能设施调峰能力的支出或将显著减少。因此,出台新型储能容量补偿机制已迫在眉睫。
随着国家发改委136号文的全面实施,新能源电站价值评估体系正经历深刻变革。新政策要求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电量全量进入电力市场,电价完全由交易形成。这一变革打破了过往“保量保价”的稳定预期,将电站收益拆解为“机制电价保障+市场化交易”双轨模式。其中,存量项目通过差价结算机制锁定基础收益(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度中国电力市场发展报告。报告提出,各类经营主体数量稳步增加,市场参与度不断提升。2024年全国电力市场经营主体数量81.6万家,同比增长8.9%。其中,发电企业3.5万家,电力用户77.7万家,售电公司4409家。发电侧燃煤机组全部进入市场,超过半数的新
7月17日,陕西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告陕西电力市场经营主体书。2025年1月1日起,陕西电力现货市场启动长周期结算试运行,叠加新能源装机快速增长及电煤价格下行因素影响,省内电力交易整体价格持续下探,售电公司在批发市场的累计购电均价从1月0.362元/度下降至6月0.339元/度,降幅达0.023元/度;但是零售
跨电网经营区交易机制的完善,为应对度夏保供挑战提供了坚实支撑。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交易机制的建立,意味着在两个电网分别组织电力交易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覆盖全国范围的“网上电力商城”。面对长三角、大湾区等经济活跃地区日益增长的绿色用能需求,跨区域交易机制也在积极发力。目前正组织多方向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天津、河南、黑龙江三地发布了售电公司暂停电力市场交易资格、市场注销信息,涉及4家售电公司。详情如下:天津:天津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对连续12个月未参与交易售电公司暂停天津电力市场交易资格的通知,经核查,目前具备交易资格的售电公司中,存在1家售电公司连续12个月未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6日,四川电力交易中心发布显失公平法律风险提示。
7月15日,青海电力交易中心发布青海电力现货市场第三次结算试运行提示,其中提到,本次所有准入且计量满足现货市场结算条件的的批发用户、售电公司代理的零售用户和市场化机组均参与结算,请各市场经营主体充分理解市场交易规则,及时调整合同。详情如下:
泸州航发空港电力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2月,注册资本金5000万元,是泸州航空发展投资集团全资子公司,承担泸州市长江经济开发区20.97平方公里增量配电试点范围内供配电及园区电力要素保障。公司是泸州市首家地方国有竞争性电力公司,泸州市唯一一家拥有配电网运营权、施工、维护、售电资质的综合性能源
7月17日,山东省发改委、工信部、能源局联合印发《山东省零碳园区建设方案》,并在附件提出省级零碳园区14项指标:1、整体目标坚持“高标准、少而精”原则,加强政策、资金、技术支持和要素保障,分期分批,有序推进我省零碳园区建设,逐步达到国家级零碳园区标准要求。到2027年,全省建成15个左右省级
7月15日,国家能源局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召开2025年第二次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上半年乡村振兴、定点帮扶和对口支援工作成效,研究部署下半年工作。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乡村振兴工作
2025年5月21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5〕650号,以下简称“650号文”),从国家层面明确绿电直连的定义与适用范围,规范了绿电直连相关主体的权责范围和相关要求,并从落地层面指导绿电直连在微观层面的有序发展。650号文总体体现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7月17日,山东省发改委、工信部、能源局联合印发《山东省零碳园区建设方案》,方案明确:坚持“高标准、少而精”原则,加强政策、资金、技术支持和要素保障,分期分批,有序推进我省零碳园区建设,逐步达到国家级零碳园区标准要求。到2027年,全省建成15个左右省级零碳园区,形成
广东灵活调节能力现状及提升路径分析——《新型电力系统下广东灵活调节能力分析及提升举措》摘编王雪辰/整理(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进程中,电力系统的运行特性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导致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需求急剧攀升,传统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能
当前,我国现有工业园区数量超1.5万个,国家级和省级园区超过2500个,贡献了全国工业产值的50%以上,碳排放量占全国总量的30%以上。作为产业聚集的载体,零碳园区对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实现有着重要意义。7月8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明确
节能降碳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十四五”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各地区、各部门持续提升重点领域能源利用效率,大力推进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节能降碳取得新成效。2024年,全国能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同比分别降低3.8%、3.4%,“十四五
众所周知,电灯的发明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但电灯的背后却隐藏着一场激烈的世纪电流之战。这场战争的主角,爱迪生和特斯拉为“直流电还是交流电更适合输电”吵得不可开交,他们一个坚持直流,一个力推交流。结果呢?这场大战以交流电胜出告终,但直流也没下岗,爱迪生成为电灯之父,直流、交流各
近日,由中国电力科学院有限公司自主研制的±5千伏/60千伏安双极三端中压直流实证系统通过壳牌石油公司(Shell)与荷兰埃因霍温理工大学的联合验收。该系统通过了50余项现场试验,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要求,获得业主方高度认可。三端中压直流实证系统为欧盟于2021年启动的柔性离岸风电制氢动力装置模块
7月15日晚,国务院总理李强与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共同出席第八届中澳工商界首席执行官圆桌会议。会议聚焦中澳经贸合作新机遇,特别是在绿色经济、清洁能源、产业协同等领域的深入合作。金风科技董事长武钢受邀出席,与中澳两国近30位工商界领袖就未来合作进行了充分交流与探讨。两
7月17日,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了解到,截至6月30日,浙江省内电源装机达到1.65亿千瓦,其中可再生能源装机8567万千瓦,占电源总装机比超过50%;光伏装机5947万千瓦,超过煤电成为浙江第一大电源,较去年同期增长53.4%。浙江省目前规模最大的农光互补光伏项目——金华风凌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600兆
1-5月,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累计组织完成市场交易电量24494.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7%,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61.8%,同比提高1.36百分点,占售电量比重为75.9%,同比提高1.74个百分点。其中,全国电力市场中长期电力直接交易电量合计为18415.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5月份,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组织完成
在我国持续推进的电力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电力中长期交易始终扮演着关键角色。从最初的“厂网分开”起步阶段,到当前电力现货市场建设的攻坚期,中长期交易经历了从简单电量分配到面临各类复杂风险的职能演变。这一过程体现了中国电力市场建设的独特路径——不同于欧美国家先建立现货市场,后发展金融衍
“从2015年首次参加电力市场化交易以来,我们用电成本降低。”近日,作为电力市场化改革受益者的贵州遵义铝业公司副总经理陈静说,电力市场化交易让他们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能源及电力改革作出了部署,要加快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推动市场基础制度规则统一、市场监管公平
1-4月,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累计组织完成市场交易电量19355.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0%,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61.3%,同比提高0.56百分点,占售电量比重为75.4%,同比提高0.61个百分点。其中,全国电力市场中长期电力直接交易电量合计为14690.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4%。4月份,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组织完成
1-3月,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累计组织完成市场交易电量14574.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61.1%,同比下降0.14个百分点,占售电量比重为75.3%,同比下降0.35个百分点。其中,全国电力市场中长期电力直接交易电量合计为11100.2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4%。3月份,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组织完
自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贵州列为全国第一批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份以来,经过近9年的探索与实践,贵州电力市场建设和市场化交易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已经基本构建了体系完备、竞争充分、健康有序的中长期电力市场。同时,圆满完成7轮次现货市场结算试运行。贵州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有序推进,为贵州能源
2024年售电行业年度报告重磅发布!报告是由北极星售电网编制的售电行业分析报告,旨在全面分析过去一年的电力市场全面情况,报告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2024年电力市场发展成效,第二部分各省(区市)电力市场发展情况,第三部分电力市场趋势与展望,第四部分发电量、用电量及装机量,第五部分电力集团20
1-2月,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累计组织完成市场交易电量9502.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6%,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61.1%,同比下降0.62个百分点,占电网售电量比重为75.5%,同比下降0.18个百分点。其中,全国电力市场中长期电力直接交易电量合计为42191.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7%。2月份,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组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五大六小旗下“旗舰”上市公司2024年度的发电量数据,详情如下:》》》国家能源集团1、国电电力2024年国电电力合并报表口径完成发电量4594.61亿千瓦时,上网电量4366.87亿千瓦时,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51%和1.59%;按照可比口径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00%和2.08%;参与市场化交易电量
一、市场准入情况截至2024年12月底,冀北电力交易中心共在册市场主体4319家。其中,发电企业297家(未入市发电企业暂未统计),售电公司475家,电力用户3547家。其中,发电企业包括29家火电企业,268家新能源企业;售电公司包括2家有配网业务,473家无配网运营业务;电力用户包括2833家京津唐电力直接
2024年1-12月,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累计组织完成市场交易电量61795.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62.7%,同比增长1.3个百分点,占售电量比重为76%,同比增长1个百分点。其中,全国电力市场中长期电力直接交易电量合计为46535.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1%。12月份,全国各电力交易中心组织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