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有业内人士认为,并不排除2019年会出现钴量过剩的局面,再加上业界对其它电池技术路线的开发提速,钴是否会遭受“冷遇”,也需要时间的检验。
在干旱贫瘠的非洲大陆深处,人们正在全球最大的铜矿带“CopperBelt”上打破石块,寻找新时代的“石油”——用于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稀有金属钴。
这些富含钴的大块岩石被开采后离开这里,随后被送往欧美和中国的炼矿厂,并最终进入一些大型科技和汽车公司的复杂供应链。
地处非洲中部的刚果民主共和国(以下简称刚果(金))是全球最大的钴生产国,全球54%左右的钴(约6.6万吨)供应都来源于此。抢占先机、大笔投资、掌握开采与销售网络,中国企业正将眼光瞄准这里。
根据英国金属供货商DartonCommodities统计,中资企业处理的钴矿有94%来自刚果。有分析估计,刚果生产的3万吨至4万吨钴大部分来自自由身矿工,以及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洛阳钼业”)、浙江华友钴业(以下简称“华友钴业”)等中资企业。而中国中介商已掌握大部分自由身矿工的供应,换言之,中国已主宰刚果钴矿的出口网络。
然而,刚果(金)的矿产虽获垂涎,但该国政治不稳使得全球钴资源供应链十分脆弱。加之今年年初矿业法修订,大幅调高开采权费用,令当地矿场成本大增。
一边是海外矿产资源争夺战持续,一边是国内钴、锂原材料价格震荡。
8月 6日、7日,华友钴业和寒锐钴业连续两天跌停,7日当天,华友钴业下跌近8%;寒锐钴业下跌逾5%;此外,洛阳钼业、合金投资、山东金泰、赣锋锂业均表现欠佳。
一位投资者在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采访时称,短期来看,钴还在去库存阶段。随着旺季的到来,钴产品订单的不断增多,钴价回升只是时间问题。长期来看,新能源汽车发展大势不可逆,即使是高镍电池量产也需要更多的钴。削减钴使用量的新一代电池技术的开发即便在推进,但量产化仍需时间。
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并不排除2019年会出现钴量过剩的局面,再加上业界对其它电池技术路线的开发提速,钴是否会遭受“冷遇”,也需要时间的检验。
海外钴矿争夺战持续
为应对车载电池原材料稀有金属钴的短缺,中国正逐步掌控钴的采购网络。然而,掘金海外并非易事。
作为制造锂电池等新型电池必要的金属原料,钴被广泛应用于电动车、3C消费电子产品、航空精密设备等领域,是用于新能源汽车三元锂电池的正极材料。
钴在地球上分布广泛、含量较低,主要集中在刚果(金)、澳大利亚、古巴、新喀里多尼亚、赞比亚和俄罗斯,全球分布极其不均。加之钴矿常与镍、铜等矿藏伴生,开采成本较高,产能往往难以释放。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2016年矿产品年鉴统计:2015年世界钴储量共计710万吨,储产比57年。其中,刚果(金)的钴储量为340万吨,占全球钴储量的48%,居世界第一位。不过,随着钴资源的开采,其储产比已由2000年的286下降至54,而澳大利亚的储产比却呈上升趋势。
国土资源部公布的2011年全国矿产资源储量通报中显示:我国钴储量基础为7.99万吨,资源量为56.6万吨,具有开采意义的储量为4.21万吨。但我国钴资源储量仅占全球总量的1%,钴资源十分短缺。
“在钴资源方面,我国钴产量比锂资源更少,但却是钴消费大国,对外依存极高。”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电池百人会理事长于清教在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自然资源部发布的《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中,已将钴列入战略性矿产目录,并将其作为矿产资源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的重点对象。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动力电池产业对钴、锂资源的依存性将持续增强,为确保稳定的锂和钴供应,减弱供应短缺和价格飙升风险,尽管目前锂、钴价格下行,在世界范围内矿产资源争夺战仍然日趋激烈。”于清教称。
据悉,涉足刚果(金)的钴矿巨头中,洛阳钼业和华友钴业一马当先。
一跃成为国际上仅次于嘉能可(GlencoreInternationalAG)的钴业巨头,洛阳钼业仅仅用了不到2年的时间,这一切都源于其两次收购。2016年5月,洛阳钼业以26.5亿美元收购自由港集团(Freeport-Mc-MoRanDRCHoldingsLtd.)持有的刚果(金)最大的Tenke铜钴矿56%的股权;2017年4月,洛阳钼业再次通过对加拿大上市企业伦丁矿业公司 (LundinMiningCorporation)30%的股权收购,从而间接获得Tenke铜钴矿24%的权益。至此,洛阳钼业间接持有Tenke铜钴矿80%的股权。
与此同时,另一巨头华友钴业也在刚果(金)拿下多个矿山股权,控制钴储量7万吨,铜资源量59万吨,并在卡松坡矿业公司(Mikas)矿建有1000吨钴精矿产能。
值得关注的是,老牌钴业巨头新疆金川矿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山矿业”)的核心资产也位于刚果(金)和赞比亚,拥有高品质的铜、钴的4家矿区共8座矿山,钴金属资源量36.2万吨;隐形巨头中国中铁的权益钴金属资源储量也高达28.08万吨。
新进者鹏欣资源、盛屯矿业也准备在刚果(金)进行冶炼厂建设。而2017年跨界而来的合纵科技、银禧科技等企业,也均在尝试涉足钴产品贸易、以及收购刚果(金)钴矿山等项目。此外,中国电池回收企业格林美(GEM)2018年3月与在刚果拥有权益的瑞士资源巨头嘉能可签订合同,将在3年里购买相当于约5.3万吨的钴。嘉能可是世界上最大的钴生产商,格林美采购的钴相当于嘉能可2018-2020年预计产量的三分之一。
大宗商品研究机构CRUGroup分析,中资企业生产的精炼钴化学品占市场比例已由2012的67%增至现时的77%,估计很快便可取得90%以上的市场份额。“就目前布局刚果(金)钴矿的中资企业而言,金川矿业和洛阳钼业是第一梯队,均为国有大型企业,后进者鹏欣资源、银禧科技等实力强劲,后发优势明显。”中国金属矿业经济研究院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分析。“也应看到,从目前情况来看,找到新的矿产资源还需要很长时间,如果仅依靠刚果(金)的钴资源,那么到2020年时很有可能出现钴供给危机。”彭博新能源财经一位分析师对此也表达了担忧。
钴价下滑致市场震荡
海外疯狂掘“钴”的同时,国内钴、锂等原材料市场却遭遇价格震荡。
近期,华友钴业因股东减持股份最多受业界关注。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在二级市场,华友钴业被其重要股东连续减持次数达32次。净买入股份为-769.97万股,从增减持数量占流通股比例来看,华友钴业减少了0.9391%,减仓参考市值近5.4亿元。
据悉,其第一大股东——大山私人股份有限公司在今年3月12日至7月10日之间,通过数次减持,由占总股本比例26.16%,减持2.5843%,直到当前持股比例为23.57%。桐乡市华友投资有限公司、桐乡锦华贸易有限公司、桐乡华信投资有限公司也进行了相应的减持。
同样的股东减持也发生在寒锐钴业上。其持股5%以上的股东在今年共进行了四次减持。
事实上,即使从现在的财报来看,华友钴业依然势头不错。
华友钴业的公告显示,今年一季度,华友钴业营业收入为34.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6.36%,是因钴及三元前驱体产品销售上升所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8.3亿元,同比增长233.8%,应收账款为19.6亿元,较年初增加了6.1亿元,为钴产品销售大幅上升所致。
华友钴业在2018年第一季度的财报中预测称,“钴及三元前驱体产品产销量增长,主要产品继续保持较高价格,预计公司至下一报告期末的累计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有较大幅度增长。”
全联车商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总裁曹鹤在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采访时称,华友钴业上市之后,借助钴原料价格高启以及新能源的题材,成为热门股票。之后,重要股东以及投资机构,希望尽快变现抽身。这是非常典型的高位资金变现,与原材料价格变化毫无关系可言。
但也有人士持相反观点。“钴价不断下滑,导致机构套现,这是一个必然选择。”于清教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此前包括钴在内的原材料价格一路高歌猛进,现在已经接近底部价格。
自2016年7月起,电解钴价格逐步攀升,从20万元/吨上涨至2017年12月末的53万元/吨;2018年4月,钴价首次下跌,从66万元/吨的高点开始回落;2018年7月电解钴报价约50万元/吨。而进入8月更是下滑明显。
最新数据显示,8月7日,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钴价收盘价55750美元/吨,较上一交易日下跌3700美元/吨,收盘价大幅下跌,LME市场库存维持稳定;欧洲战略小金属钴锭(99.3%,俄罗斯)报价36.25美元/磅,较上一交易日价格暂稳;电解钴(99.8%)报价36.25美元/磅,较上一交易日价格暂稳,近期国际市场钴价大幅下跌;国内无锡不锈钢电子交易中心金属钴价478000-511000元/吨,钴价报价下跌5000元/吨,库存稍降。
根据安泰科统计,受江苏、江西等地环保督查影响,众多钴盐厂停产、减产,6月份国内钴产量减产约1500吨,环比下降20%左右,仅硫酸钴6月产量同比下滑38.1%。目前企业复产仍不能确定,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国内钴盐将处于低产量水平。
另有研报称:目前,上游进口原料端供应过剩,而下游材料厂补原料库存意愿低迷,流通市场供给略大于需求,直接导致钴价下滑。在钴市没有明显利好消息的情况下,钴价难改下跌趋势。不过,乐观的分析是,第三季度,整个产业链将会迎来一波强有力的补库存周期,钴价或将趋势性上涨。此外,随着国内高能量密度、高续航里程车型如上汽、比亚迪等多款车型的上市,对钴的拉动将显著增强。“这一方面也间接体现海外价格下跌对国内钴产品市场指导意义已显著钝化,更多集中于原料采购成本的下滑,海内外价差进一步修复;另一方面,更加体现国内钴供应端产量或将长期受限,且在成本低支撑下国内钴产品价格下跌空间已非常有限。”兴业证券的最新研报指出。
值得关注的是,削减钴使用量的新一代电池技术研发正在推进,不过要实现量产化仍需时间。
据悉,比亚迪计划在今年年底前将镍钴锰的比例调整至8:1:1,宝马有望在2021年也采用该配方比例。预计到2020年,该类低钴电池将占到电动汽车电池总量的7%,到2030年这一比例将增长至57%,从而减少电池原材料对电池总价的影响。
相比之下,日本电池供应商松下更为激进。不久前其宣布,称将研发出无钴车用级电池,并将三元锂电池正极材料中的钴含量减少到10%,通过特斯拉认证,将在近期上市的Model3上首次使用。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Musk)近日在社交媒介上表示,在特斯拉Model3的电池中,含钴量已经降至不到3%。他们将继续改进技术,争取在下一代电池中完全抛弃钴,改变“带血的电池”这一名声。
对此,宁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孙晓东不予认同,“从技术角度讲,在镍钴锰的比例为8:1:1时,电池300瓦时/公斤的能量密度已经达到‘天花板’,这个‘天花板’可能未来十年都无法突破。”
此外,来自嘉能可的供应可能会增加,据CRU估计,如果这些产量全都进入市场,钴市场在2019年将会出现供过于求。
更为重要的是,如果下游厂商选择开发成本更低的其它技术路线,如燃料电池和硫-锂空气电池等,则存在三元锂电池可能被替代的风险。
电池企业提高技术壁垒,或将使一些新入者的生存环境更加艰难,而这也将加速落后产能的淘汰,使行业格局得到重整。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杭州绿能环保发电有限公司根据采购工作安排,就下述项目委托兰州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组织国内公开招标,现诚邀符合资格要求的潜在投标人参加本项目投标。一、标段(包)名称:中国环保杭州绿能公司生活垃圾焚烧项目超低排放环保验收服务公开招标二、标段(包)编号:20250103030191926001001三
芳源股份17日公告,决定终止投资不超过30亿元的“电池级碳酸锂生产及废旧磷酸铁锂电池综合利用项目”,并将在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本次终止投资事项后办理后续芳源锂业注销等有关事项。公告称,该决定旨在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经营风险,提高公司运营效率,不会对公司业务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历时两年,战略性
近日,南充市生态环境局拟对南充锂电绿色经济循环综合示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作出批复决定,并对基本情况予以公示。项目位于四川南充经济开发区,占地66680.07m2。项目主要从退役锂离子电池中提取镍、钴、锰、锂等有价金属生产硫酸镍、硫酸钴、硫酸锰、碳酸锂、三元前驱体等高附加值产品。主要建设内容
深化绿色能源国际合作的机遇、问题与对策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贾君君史若涵吴华清(合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一、深化绿色能源国际合作的机遇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目标倍增,资源禀赋高的地区投资不足,为绿色能源合作打开了空间。我国在绿色能源产品上的比较优势,为深化国际合作奠定了基础。(一)
4月10日-12日,首都国际会展中心内,一场关于能源未来的盛会正在上演。2025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如约而至,来自全球的能源科技先锋齐聚一堂,共同描绘绿色能源的宏伟蓝图。作为全球规模最大、规格最高、最具含金量的储能产业盛会之一,业内领先企业纷纷亮相。这里不仅是储能企业扩大品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4日,上海市发展改革委等5部门发布《上海市大宗商品贸易转型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文件提出支持建设氢基绿色能源交易平台,优化绿氢、绿氨、绿色甲醇等绿色能源交易方式,建立健全对应的认证、标准和交易机制,支持国内外企业参与绿色能源交易,扩大交易规模。原文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当升科技3月31日晚间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营业收入为75.93亿元,同比下降49.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72亿元,同比下降75.48%。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元(含税),共计分配现金股利1.01亿元,公司2024年度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当升科技称,报告期经营受
钴镍铜等电池金属供应及价格震荡,产业链影响几何?电池金属供应及价格震荡,正在引发新一轮的市场担忧。刚果(金)的钴出口禁令、印尼的镍矿政策收紧、美国铜关税预期等事件接连冲击市场,不仅会推高电池制造成本,也或影响企业重新审视技术路径与供应链布局。从目前情况来看,钴与镍仍处供应过剩、库
近期LG新能源引入了前捷威动力的核心团队,意图补强其在磷酸铁锂电池领域的短板。消息指出,团队的总规模在200人左右,涵盖研发、生产、销售等不同职能。今年3月,第一批约20位捷威动力前员工已陆续入职LG新能源南京工厂,主要从事研发岗位。值得注意的是,捷威宣布自2023年12月1日起关闭其天津工厂。
当地时间2025年3月21日,刚果(金)政府发言人帕特里克·姆亚雅(PatrickMuyaya)表示,鉴于2月实施的钴出口禁令已推动钴价反弹超过50%,该国可能会延长为期四个月的出口限制,以进一步稳定市场。刚果(金)是全球最大的钴生产国,其钴产量约占全球供应的78%以上。上月,刚果(金)宣布暂停钴出口四个
2025年,钠电池正在打破其市场容量小、产业化进程慢的行业误解,正迎来产业化爆发的关键时间节点。近期,锂电池部分原材料价格呈上涨趋势,引发业界担忧情绪;与此同时,钠电池在电动汽车、工程车辆、两轮电动车,以及汽车启停、储能等领域,也呈现出多点开花的良好态势,且其性价比持续提升,逼近磷酸
2025年3月动力电池月度信息产量方面:3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产量为118.3GWh,环比增长18.0%,同比增长54.3%。1-3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产量为326.3GWh,累计同比增长74.9%。销量方面:3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销量为115.4GWh,环比增长28.3%,同比增长64.9%。其中动力电池销量为87.5GWh,占
4月7日上午,辰致安奇(重庆)循环科技有限公司产能建设项目(一期)开工仪式在重庆潼南高新区举行。项目总规划建成7万吨电池破碎打粉,7万吨湿法再生,2.1GWH电池梯次利用年处理能力,计划于2025年底完成项目交付竣工验收,2026年3月投产。项目采用智能化、数字化工艺,发挥公司优势建设“绿色环保智
“(未来几年)新一代动力全固态电池将实现产业化。从战略全局看,当前重点要防范的是全固态电池技术路线带来的颠覆性风险。”在日前举行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再次向行业发出警告。△图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作主旨发言中国电池产业又走到了关键的节点。“这
钴镍铜等电池金属供应及价格震荡,产业链影响几何?电池金属供应及价格震荡,正在引发新一轮的市场担忧。刚果(金)的钴出口禁令、印尼的镍矿政策收紧、美国铜关税预期等事件接连冲击市场,不仅会推高电池制造成本,也或影响企业重新审视技术路径与供应链布局。从目前情况来看,钴与镍仍处供应过剩、库
2月24日,刚果有关部门宣布暂停钴出口四个月,作为全球最大并坐拥全球近70%的钴资源的生产国,该项禁令一度使得钴的报价系统瘫痪,如今一个月过去,来自上游的供应缩减影响正持续演进。根据市场数据,自禁令发布以来,短短20个交易日,钴价一度从16.2万元/吨暴涨超26万元/吨,涨幅超60%。根据历史价格
自去年以来,全球新能源车市场对磷酸铁锂电池的需求呈现爆发态势,不少跨国车企与国内外电池厂商密集签订长期协议,开始供货时间大部分集中于今年和明年。就在上个月,福特汽车与宁德时代签订5年供货协议,锁定2026-2030年磷酸铁锂电池稳定供应,包括神行超充电池,2026年起应用于新车型。此前,雷
破解新能源汽车“顽疾”今年以来,随着比亚迪、小鹏、小米、尊界等品牌,相继发布搭载5C-10C超快充电池及技术的新车型,整车充电时间从“小时级”缩短至“分钟级”,逼近燃油车加油速度,新能源汽车业正迎来一场补能效率“革命”。高端车型方面,近期新上市的小米SU7Ultra,电池快充能力达到5.2C;将于
作者:张文婧肖伟伊亚辉钱利勤单位:长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引用:张文婧,肖伟,伊亚辉,等.锂离子电池安全改性策略研究进展[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1):104-123.DOI:10.19799/j.cnki.2095-4239.2024.0579本文亮点:1.根据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机制,总结了在电池部件集流体上最具有创新性的改进方法:将集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11日,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2025年2月国内动力电池数据,2月动力电池装车量34.9GWh,环比下降10.1%,同比增长94.1%。其中三元电池装车量6.4GWh,占总装车量18.5%,环比下降24.6%,同比下降7.2%;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28.4GWh,占总装车量81.5%,环比下降6.0%,同比增长
步入3月,锂电行业整体延续了积极的发展的势头。根据行业数据,下游电池厂排产需求高涨,推动整体电芯排产量大涨15%。其中,动力电池的增长更是亮眼,涨幅高达18%!此外,正极、负极、隔膜及电解液等关键环节的排产也呈现不同程度上涨。那么,3月行业排产具体数据究竟如何?本文中,真锂新媒对行业内核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025年2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产量为100.3GWh,环比下降7.0%,同比增长128.2%。1-2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产量为208.1GWh,累计同比增长89.2%。销量方面:2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销量为90.0GWh,环比增长12.0%,同比增长140.7%。其中,动力电池销量为66.9GWh,占总销量74.
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设施的加速布局,储能市场正迎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江苏省积极响应政策导向,鼓励企业用户和产业园区自主建设新型储能设施,通过峰谷分时电价等市场化机制有效缓解电网高峰供电压力。同时,江苏省支持企业用户建设“微电网+储能”系统,推动新型储能技术在分布式能源、需求响应等领
近日,又一则利好消息从宁德时代传出。宁德时代昨日宣布,公司与金华市交通投资集团于4月18日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以加快实现产业零碳发展为总目标,围绕零碳陆港、新能源公交车、物流仓储服务、重卡电动化及换电业务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构建零碳能源补给生态链。双方合作主要围绕三大方向展开:
北极星氢能网整理了4月14日~4月18日的一周氢能项目动态。全程1150公里!我国首条跨区域氢能重卡干线正式贯通中国石化14日宣布,我国首条跨区域氢能重卡干线当日正式贯通,并将开始常态化运营。这条西部陆海“氢走廊”始于重庆,最终抵达广西钦州港,全程约1150公里,中途设有4座加氢站,将带动重庆、贵
近日,新型配电自动化设备后备电源全息感知与智能预警系统在安徽滁州供电公司、淮南供电公司配电自动化主站试点上线应用。该系统采用了混合超容和在线监测技术,可对配电自动化终端后备电源电压、电流、温度、健康状态等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和智能管控,提高了配电自动化终端的运行可靠性。据介绍,后备电
圆柱应用多点开花。全球圆柱电池市场正经历结构性变革,其核心驱动力首先来自技术进步和制造效率的提升。而随着圆柱电池制造商竞相布局从电动汽车到航空、人形机器人等多元化应用场景,一场围绕终端应用的争夺战已经打响,以上均预示着行业洗牌正在酝酿。大圆柱借力高端车型破局,制造效率与标准化优势
储能电池正在经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阵痛阶段。314Ah储能电芯在2023年一炮打响,结束了300Ah、310Ah、320Ah、345Ah等不同容量储能电芯的混战状态,成为280Ah之后行业公认的第二代储能电芯。从市场反馈来看,314Ah在2024年的出货量渗透率达到40%。GGII预测,2025年314Ah电芯的渗透率将超过70%。值
4月18日,由华为数字能源举办的“碳路中国价值共赢——2025华为中国数字能源数据中心设计院研讨会-华北站”成功举办。会议聚焦AI智算热点趋势,云集各大设计院多位总工及设计师等技术专家,解析数据中心行业政策、分享行业前沿技术应用和最新设计方案与实践,共同开拓AI智算时代数据中心高质量发展新路
中国电动低空飞行领域开启“载人时代”,产业链企业正合力加速构建电动“飞天”大生态。近期,亿航智能及其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终于“集齐”了产品型号合格证(TC)、标准适航证(AC)、生产许可证(PC)和运营合格证(OC),也即“低空四证”。至此,亿航智能成为全球首家具备无人驾驶载人eVT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4月2日宣布的关税政策已经导致多个电池储能项目交易落空。特朗普宣布,对与美国存在贸易顺差的国家实施所谓的“对等关税”,并对所有进口商品加征10%普遍关税。该政策原定于4月9日生效,但特朗普决定给予90天缓冲期,目前部分国家正在寻求谈判机会。然而,针对中国的关税政策
2025年4月14日,中比新能源宣布与康迪科技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将在美国分阶段规划建设两座锂电池生产基地。目前双方正在评估选址方案:首期将优先建设电池包组装工厂,后续将视市场条件适时推进电芯制造项目。两个项目将采用差异化的股权架构分别成立合资公司。此次合作标志中比新能源全球化战略进入全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期,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首批氢能环卫车在伊金霍洛旗正式投入示范运营。本次投运的氢能环卫车,采用国鸿氢能的燃料电池系统作为动力装置,实现环卫作业与环保理念的融合。相较于传统车型,该批氢能环卫车具有显著优势:仅需4-8分钟即可完成加氢,且燃料电池系统能量密度高、功率大,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