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2017年9月,调峰调频公司生产技术部副主任巩宇和他的水下机器人研发团队在云南抚仙湖待了一周。他们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共同研发的水下机器人正在做出厂前的最后试验。
(来源:南方电网报 作者:记者 刘杰 通讯员 丁卯)
巩宇记忆中的抚仙湖很大,到了湖中央什么都看不到,每次出行就像“出海”。湖上气候也有些奇怪,100米长的船,有时船尾暴雨,船头却艳阳高照。就像他的心情,“既期待也担心,科技创新没有百分百成功的事情,好在那次出厂试验非常完美。”
紧接着,这款水下机器人通过了海蓄电厂、天生桥电厂、广蓄电厂更复杂水文环境的检验,有效验证了全系统的各项功能、可靠性与实用性,巩宇总算松了一大口气。作为国内首个能够在水电站水下封闭隧洞远距离航行检测的水下机器人,它不仅可以在1000米水深处远距离检测,还具备自主返航等智能化功能。其中,遇险自动脱缆功能、封闭隧道自主返航功能为国内首创的新技术,难度极大。
调峰调频公司生产技术部主任曾广移表示,“机器人解决了我们最想解决的抽水蓄能电站引水隧洞的巡检问题,它还能在水电站中的水坝等设施巡检中发挥作用,填补了国内这方面的空白。今年9—10月,它就要到雅砻江水域的水电站检测。这也是这款水下机器人成果转化的一个方向,与合作单位一起提供对外服务。”
人:你能自己走吗?
抽水蓄能电站的引水隧洞检测很难,却有必要。一般,抽水蓄能电站的上库到下库有几百米的落差,引水隧洞并非垂直,往往是斜且有弯,隧洞壁多为水泥浇筑,平时上库与下库的水在隧洞中上下流动,实现发电、抽水蓄能功能。
调峰调频公司技术中心专责王文辉说,“几百米落差的弯道放在那里,不说机组停运造成的经济损失,靠人员深入到这样直径9米且黑漆漆的隧洞检查,存在非常大的作业风险。如果不排水,人类的潜水极限也就几十米,检测范围更狭窄,何况在引水隧洞潜水作业,如同难度最高的洞穴潜水。关键肉眼很难无误差的检测所有细节。”
另一方面,随着抽水蓄能电站年限的增加,定期巡检变成了非常必要的事情,“包括隧洞壁是否有裂缝,是否大量滋生水生物,如果不巡检,不掌握变化趋势,很可能量变引起质变,隧洞坍塌,后果不堪设想。”调峰调频公司生技部检修科副科长黄小凤介绍说。在这种情况下,能否研发水下机器人来承担这项工作?2013年年底调峰调频公司着手准备,2014年组建团队,并确定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合作,集结了控制、自动化、材料等各方面的人才。剩下的便是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
对于普通人来说,水下机器人更多地意味着海洋机器人,事实上现在水下机器人应用非常广泛,除了海洋,水电厂的水坝、隧洞甚至水下养殖、下水管道都是它的应用空间。调峰调频公司要研究的则是针对包括抽水蓄能电站在内的水电站引水隧洞巡检的水下机器人。
不过海洋与引水隧洞里的机器人研发技术路线有很大的不同。首先便是抽水蓄能电站不允许机器人失踪,它必须放进去也能自己走得回来,即在任何情况下,机器人要能够在复杂的封闭隧洞中自主返航。
事实上由于引水隧洞水下环境复杂,进入水下的机器人很可能会遇到突出的钢筋体或者其他无法想象的意外情况。一旦为水下机器人提供动力与光纤信号的脐带缆缠绕到这些未知物上,没有应急功能的机器人可能报废在水中。这意味着抽水蓄能电站将要全部机组停运,由于隧洞内外的压力,可能需要花费8—10天将引水隧洞的水全部排出,“水落石出”后,再用8—10天充水,如此一番折腾,耗费的是巨大的人力物力。
为了实现封闭隧洞自主返航这个功能,原计划两年的项目,实际用了三年半才完成,专门用一年的时间来解决自主返航的算法问题。
其实可以想象一下,进入到水电站水下封闭隧洞的机器人就像一个黑夜里行走的盲人,充满了未知,只能通过声音判断前面是悬崖还是坦途。或者旁边一直有一个耳聪目明的人给你提示:上下前后左右有什么障碍物,障碍物距离你多远,你在怎样的方位。脐带缆脱落的水下机器人更是如此,它无法再通过光纤信号与岸上的人进行沟通,光波和电磁波的穿透能力有限,只剩下了可靠的声波。
上世纪初泰坦尼克号触冰山沉没,催生了声波探测专利技术。在自然界,蝙蝠和海豚等动物也一直利用声波来判断距离和障碍物。但是封闭的水中隧洞与大海里定位又不同,一个有缆水下机器人下海后可以自动上浮,然后开始按照计划游弋,根据自动记录的轨迹就可以换算出它的位置。这在水中隧洞行不通,弯道太多、封闭水道也导致声音反射很多,收到的声波信号也非常混乱,水下机器人很难解析出自己的方位。
调峰调频公司水下机器人研发团队最终找到了解决方法。思路仍然是通过导引声呐与岸上的声源信号建立可靠的联系,接受岸上导引机的指引走出黑暗。“最后我们装了两套定位系统,一个用来测距离,比如说距离某个点100米。但光有距离还不够,你还要知道它距离这个特定点是前面100米还是后面100米,于是我们又装了一个指向性换能器的装置,专门定方向,这样机器人就明了在水里距离岸上声源的方向和距离,也就可以自动返航。”巩宇说道。同时,测距声呐则让水下机器人知道自身与管道壁间的距离,以控制其在不与管道壁发生碰撞的情况下,保持适当的观测距离,实现其六个自由度方向的测距避碰。最重要的是为了确保观测精度,研发团队还为水下机器人配备了可靠优秀的滤波电路、发射机、接收机等,以及设计高精确度换能器基阵。
在海蓄电厂、天生桥电厂的现场巡检试验中,团队均实施了水下机器人自动返航的实验,其中海蓄电厂是在隧洞内距离洞口200米处,天生桥电厂则是1867米长距离输水隧洞内自主返航。
这两次现场巡检试验均非常成功,水下机器人在自动脱缆后,都自己找回了“家”,浮出水面,与岸上的工作人员成功会师。
机器人:我走的每一步你会知道吗?
机器人在水中要“学习”的地方很多,它必须耐得住1000米水深的压力。这对它的外壳、材料密封性有非常高的要求,否则1000米水深处的水压可能将机器人搭载的设备压扁。尤其是里面的控制系统,如果密封性不好,水压将其打穿,电路板全部短路,机器人就挂掉了。调峰调频公司在研制过程中曾经出过这方面的问题。当时水下机器人的密封性没有做好,机器人进入几十米水深处时就开始渗水,线缆接头全部烧掉。
除水压问题外,水下机器人设计可以带缆航行两公里,它对动力有较高的要求,动力不够,拖不动那么长的电缆,可能机器人走到某个地方就动不了了。但是电缆不能太粗,最后水下机器人研发团队采用了高压直流供电技术,选择水面用380伏交流电,脐带缆是3000伏的直流电,到机器人时再降到250伏。
这都让水下机器人必须拥有钢铁侠一样坚固的盔甲,容不得一丝闪失。但水下机器人又并非仅仅只是一个巨大版的“瓦力”,它在工作时,必须与岸上的人类大脑通力合作。如果去到水下机器人作业现场,首先看到的是岸上的供电机器——负责为水下的机器人提供动能;其次是脐带缆绞车——负责将水下机器人送入水下;还有三台显示屏代表的控制系统——水下机器人的大脑,这都得由专业工作人员操作,因为未经训练,你可能读不懂水下机器人的信息,无法与它“对话”。
“水下机器人搭载了水下摄像机,但是在封闭水道中这远远不够,无论是观测距离还是水质能见度都可能影响它。所以图像声呐就显得尤其重要。”王文辉举了一个形象的例子,“比如眼前的房屋,摄像头一扫,你可能看到一些具象的桌子凳子,但是整座房子的形状你可能没有感觉。就像拿着手电筒在海底观察泰坦尼克号的残骸,只能是盲人摸象。图像声呐却能让你从整体上把握整个房子是什么感觉的。通过更尖端的声呐探测技术,你也能建立精确的泰坦尼克号残骸的数字模型。”
但是图像声呐传递给人类的可不是摄像头呈现出来的物体形状。“图像声呐返回来的东西就是一堆图标,如果没有经过培训可能只看出一堆五颜六色的东西,它不像摄像头拍出一瓶水就是一瓶水。这些五颜六色东西里,你还得去除噪声分辨出形状。”这些可以通过培训解决,巩宇说,“合格的操作员通过肉眼观测五颜六色的信息,就能分析出水下机器人前面有一个什么形状的东西,要么避开,要么让机器人走过,用水下摄像机仔细加以确认。”
广蓄电厂拍回来的画面中就有不少附着的水生物,由于没有天敌,这些水生物往往迅速繁生,很可能不久的将来隧道壁上密密麻麻全是。之前曾经用涂抹环保涂层的方式来解决,但是巡检的结果显示有些环保涂层脱落的地方,水生物又长了回来。
这种情况下,一个只会巡检的水下机器人好像有些有心无力。“仅从使用的角度,巡检中发现了目标水域中的问题后,如果能够直接通过作业解决问题是最棒的。但是水中作业的水下机器人更加复杂,在水中使用机械手与大气中完全不一样,它需要的精细度以及克服的困难更多。”黄小凤接着说道,“但是正像这次研发的水下机器人,遇险自动脱缆功能、封闭隧道自主返航功能均为国内首创的新技术,难度极大,我们都能克服,所以还是应该对未来抱有信心。”
事实上,目前工业领域,水下复杂的环境以及大规模水下工程建设项目正在孕育一个巨大且刚需的作业级水下装备市场。有媒体预测,工业级别水下装备采用声呐、空话射流等高技术传感器与执行器后,可以应用于港口泊位、水库、堤坝、电站、桥梁隧道等,预期市场规模可达百亿元。
目前,调峰调频水下机器人团队已经开始为作业级别的水下机器人做准备。
>>快问快答
人与机器人谁也离不开谁
提到机器人,大家都会两眼放光,有人甚至已经开始思考机器人的“人权”,当然更多的人还是从实际出发,思考这款水下机器人能否量产,实现科技成果转化?关于这些问题,我们列了相对的答案。
Q:人还是机器?
A:机器人正代替人类做非常多危险的工作。有人恐慌于机器最终代替人,导致更多的人失业。但是长期和机器人打交道的中船重工集团750试验场研究室主任杨帆认为“人才是最宝贵的财产。”目前这款水下机器人代替人类从事危险工作,杨帆觉得心意上还是过得去也是比较合适的,从事非常危险的工作并不会对人类的工作岗位造成威胁。同时,在一些具体的作业中,仍然需要人操作,机器人并不能完全取代人。
Q:水下机器人有怎样的未来?
A:国内目前可知的研究产品主要集中在水下摄影摄像、海洋环境监测、中型工业级水下机器人本体等。技术方面,虽然与国外在规模运用上仍然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在一些单项技术、整体技术上并不差。对于这次调峰调频公司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研发的这款水下机器人所采用的多项技术均为国内首创。从长远来说,未来水下机器人可能主要有两个发展方向,一个是特种水文环境下的作业机器人,主要从事高风险的作业,比如水流大的管道等。另一种则是无人巡视机器人,用于远航程、长时效、大深度的探测,要求自动化程度更高,搭载更多的探测设备。
Q:能否量产?
A:从世界范围来看,水下机器人已经在渔业环境检测、潜水娱乐等消费级市场兴起,虽然目前在消费级市场里,接受度仍然无法与无人机产品相比,这却也意味着水下机器人市场充满了机遇。
不过杨帆认为,目前这款水下机器人量产的可能性不大,“虽然南水北调工程人员、三峡集团都来咨询过,但是它仍然是一种特殊的东西,有点儿像超级计算机,它当然有存在的必要,却不是每个人都必须拥有的东西。”
Q:我们科技成果怎么转化?
A:2018年南方电网公司科技创新半年工作座谈会上,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毕亚雄表示,在研发上,公司一直投入很大的人力与财力,未来在把握核心技术的同时,还应该更加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各单位应该深入挖掘业务需求,制定成果产品化清单,加大新技术应用力度。公司也将努力打通科技成果向竞争性业务公司转化的路径。
目前,调峰调频公司也在思考这个问题。曾广移认为,“一个重要的方向就是用于内部,同时与合作单位一起提供对外服务;另一个便是产品级,但是这个方向比较复杂,情况有很多,仍然在考虑。”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广东灵活调节能力现状及提升路径分析——《新型电力系统下广东灵活调节能力分析及提升举措》摘编王雪辰/整理(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进程中,电力系统的运行特性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导致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需求急剧攀升,传统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能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7月14日至2025年7月18日一周电力项目:涉及火电、水电、核电项目的核准、开工、并网等。火电项目宁夏固原彭阳2x660MW机组工程获批开工近日,固原彭阳2×660MW机组工程项目的初步设计及开工申请已获正式批复。这一重要进展标志着宁夏能源重大项目建设实现了关键跨越,意味着项
7月15日,内蒙古乌海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历经21个月,提前75天顺利完成开挖,标志着电站厂房建设正式转入混凝土浇筑与机电安装的全新阶段,为电站投产发电奠定了坚实基础。这是继2025年4月上、下水库沥青混凝土摊铺转序后,乌海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的重要里程碑节点。内蒙古乌海抽水蓄能电站枢纽工程主要
近日,国家电投发布五凌电力湖南桃源木旺溪抽水蓄能电站上下库连接道路工程施工及进厂交通洞、通风安全洞、下库导流洞工程工程招标公告,详情如下:项目地点:湖南桃源木旺溪抽水蓄能电站位于常德市桃源县茶庵铺镇与西安镇境内。建设规模:桃源木旺溪抽水蓄能电站为一等大(1)型工程,总装机1200MW,
近日,持续的高温天气让用电负荷快速增长,给电力保供带来“烤”验。中国电建各个项目积极开展专项行动,多措并举做好电力迎峰度夏工作。技术亮剑,推进电网建设“加速跑”江西吉安南部220千伏配套送出工程顺利投运,项目位于江西吉安市南部,工程共分新建、换接、改造3个部分。整个项目跨越作业任务繁
7月10日,随着下水库左坝肩正式启动开挖作业,佛坪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主体工程正式开工建设,这是继输水发电系统标段开工后又一重要标段进入实质性施工阶段,标志着工程建设全面迈入多点同步、协同推进的新阶段。下水库作为电站枢纽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调蓄、供水、泄洪等多重功能,施工内容主
7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建成一批零碳园区,有计划、分步骤推进各类园区低碳化零碳化改造,助力园区和企业减碳增效,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坚实有力支撑。近年来,南方电网公司大力推进生态强企建设,加
近日,陕西全省出现大范围持续高温天气,用电负荷攀升。继7月14日陕西电网用电负荷达4245万千瓦后,7月15日17时25分,陕西电网用电负荷达4371万千瓦,再创新高。为积极应对夏季负荷高峰,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滚动校核并科学调整电网运行方式,密切监测重要断面潮流、中枢点电压等运行指标,加强对新
对光伏人来说,2025年又是一个让人心惊肉跳的5·31。2018年的5·31,因为累计20年待支付光伏发电补贴费用超过1万亿元,中央政府对光伏新建项目急刹车。在政策的影响下,光伏装机容量装机大跌、产业链大量企业倒逼,投资商资金链断裂。这段光伏项目业主和光伏产业链上生产企业遭受灭顶之灾的历史,让广
7月10日,南网储能梅州抽水蓄能电站二期最后一台机组8号机转子顺利吊装就位,标志着电站进入投产发电前的冲刺阶段,为实现“一年四投”目标迈出了坚实一步。转子作为水轮发电机组的重要转动构件,起吊重量大,风险系数高,其安装质量直接关系到机组的长期安全稳定运行。梅蓄电站二期8号机转子主要由支
盛夏时节,不仅是万物生长好时节,也是工程施工“黄金期”。在国家《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十四五”重点实施项目现场,建设者奋战当下,从浙江松阳到湖北南漳,再到安徽石台、青海南山口、重庆菜籽坝等,项目一线捷报频传,一批工程安全施工,顺利实现新突破、迎来新进展。浙江松
根据《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2024年度和2022-2024年任期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结果已经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会议审议通过。2024年度和2022-2024年任期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A级企业名单如下:一、2024年度业绩考核A级企业1.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3.中国移动
根据《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2024年度中央企业科技创新优秀企业榜单已经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会议审议通过。企业名单如下:1.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2.国家电网有限公司3.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4.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5.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6.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7.中国钢研
7月11日,南方电网公司召开2025年年中工作会议,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围绕“决胜十四五、准备十五五”,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参会代表
7月15日,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副总经理刘巍与哈萨克斯坦萨姆鲁克能源股份公司(以下简称“萨能公司”)董事长尼古拉·卡祖京举行会谈,双方就落实好两国元首重要共识,深化绿色能源合作开展交流,并见证双方代表签署抽水蓄能项目合作谅解备忘录。刘巍欢迎卡祖京一行来访。他表示,合作谅解备忘录的签署标志
近日,南方电网公司启动海南电网线损管理结对共建提升行动,共建单位将通过驻点指导、跟岗学习等方式,推动海南电网线损管理取得更大实效。“这是公司在线损专业领域规模最大的一次结对共建行动。”南方电网公司战略规划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以来,海南电网公司大力推动电网改造升级,深入开展
7月17日,国家数据局正式公布了2025年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项目名单,由南方电网公司申报的南方能源行业可信数据空间成功入选国家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能源),是行业可信数据空间能源领域唯一入选单位。据悉,可信数据空间是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共用的一种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基于共识
7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胡文辉、国家知识产权局战略规划司司长梁心新、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司长王培章介绍“十四五”时期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新进展新成效,并答记者问。其中提到,
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的通知,其中提到,面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化发展、能源生产储运基础设施建设、储能系统及相关装备研究及产业化等方向计
7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建成一批零碳园区,有计划、分步骤推进各类园区低碳化零碳化改造,助力园区和企业减碳增效,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坚实有力支撑。近年来,南方电网公司大力推进生态强企建设,加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5日,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第20252856号建议答复的函。答复文件明确,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的《关于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见》发布,意见第9条“创新服务
7月16日,华电新能(600930)正式登陆沪市主板上市,最高涨幅达215.09%,这一涨幅超越了2007年中国石油上市首日191.14%的峰值,创下A股历史上千亿市值新股首日最高涨幅新纪录。华电新能收盘价涨幅收窄至125.79%,但其市值仍近3000亿元,一举超越龙源电力、三峡能源等风光巨头。这也意味着,华电新能成
新华社西藏林芝7月19日电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开工仪式7月19日上午在西藏自治区林芝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出席开工仪式,并宣布工程正式开工。当日9时许,开工仪式在林芝市米林水电站坝址举行。国家发展改革委、项目业主中国雅江集团、项目参研参试参建单位代表中国电建、西藏
新华社北京7月19日电中国雅江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大会近日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出席并为公司成立揭牌。张国清强调,组建中国雅江集团有限公司,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深入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能源安全新战略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7月14日-2025年7月18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蓝晓科技陕西西安用户侧智慧储能项目正式投运7月11日,蓝晓科技用户侧智慧储能项目正式投运。该项目位于西安市高陵区渭阳九路999号蓝晓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园区内部。储能总装机0.875MW/1.7
广东灵活调节能力现状及提升路径分析——《新型电力系统下广东灵活调节能力分析及提升举措》摘编王雪辰/整理(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进程中,电力系统的运行特性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导致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需求急剧攀升,传统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能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7月14日至2025年7月18日一周电力项目:涉及火电、水电、核电项目的核准、开工、并网等。火电项目宁夏固原彭阳2x660MW机组工程获批开工近日,固原彭阳2×660MW机组工程项目的初步设计及开工申请已获正式批复。这一重要进展标志着宁夏能源重大项目建设实现了关键跨越,意味着项
7月15日,内蒙古乌海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历经21个月,提前75天顺利完成开挖,标志着电站厂房建设正式转入混凝土浇筑与机电安装的全新阶段,为电站投产发电奠定了坚实基础。这是继2025年4月上、下水库沥青混凝土摊铺转序后,乌海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的重要里程碑节点。内蒙古乌海抽水蓄能电站枢纽工程主要
近日,国家电投发布五凌电力湖南桃源木旺溪抽水蓄能电站上下库连接道路工程施工及进厂交通洞、通风安全洞、下库导流洞工程工程招标公告,详情如下:项目地点:湖南桃源木旺溪抽水蓄能电站位于常德市桃源县茶庵铺镇与西安镇境内。建设规模:桃源木旺溪抽水蓄能电站为一等大(1)型工程,总装机1200MW,
受持续高温天气影响,重庆市用电需求激增。记者从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获悉,截至7月17日中午,重庆电网负荷攀升至2852万千瓦,创历史新高。面对严峻的保供形势,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全力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公司实施24小时不间断监控,依托电力大数据提前分析负荷特性,结合气象信息开
近日,持续的高温天气让用电负荷快速增长,给电力保供带来“烤”验。中国电建各个项目积极开展专项行动,多措并举做好电力迎峰度夏工作。技术亮剑,推进电网建设“加速跑”江西吉安南部220千伏配套送出工程顺利投运,项目位于江西吉安市南部,工程共分新建、换接、改造3个部分。整个项目跨越作业任务繁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中广核华建天恒(新疆)传动有限公司2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陆上钢塔筒采购项目中标公示。公示显示,该项目中标人为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投标报价:70,925,127.00元。据悉,该项目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十三间房,风电场与哈密市的公路里程约为165km,场址海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7月17日,黔源电力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快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83亿元,同比增长1.23%;归母净利润1.27亿元,同比下降4.54%。主要原因是母公司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减少,所属子公司贵州北盘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净利润比上年同期增加。2025年上半年公司发电量为320,090.15万千瓦时,上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