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摘要: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态势愈演愈烈,各车企都力争在新能源市场站住脚,固态电池或将成为新的战场。
自2016年Bollore集团与法国雪铁龙集团合力推出世界上第一台使用锂金属固态聚合物电池的乘用车后,全球领军企业都已经积极布局固态电池的储备研发。
虽然,全固态电池因为技术上的问题,还无法完善地应用在电动汽车上。但是,2017年5月,日本经济省宣布出资16亿日元,联合丰田、本田、日产、松下、GS汤浅、东丽、旭化成、三井化学、三菱化学等顶级产业链力量,共同研发固态电池,希望2030年实现800公里续航目标。
尤其是今年以来,车企在固态电池方面的进度,看似比电池企业更加迅猛,比如现代宣布投资位于马萨诸塞州的Ionic Materials公司,主要进行固态电池研发工作;大众把宁德时代纳入供应链等等……
因此,车企和部分“口头研发”的电池企业不同,固态电池或将成为国内外新能源车企竞争的新战场。
以下是全球18家车企固态电池研发进展:
部分车企固态电池投资进展:
现代汽车
2018年7月,现代汽车宣布投资位于马萨诸塞州的Ionic Materials公司,主要进行固态电池研发工作。
Ionic Materials公司在固态电池技术方面有着独特的进展。该公司利用离子材料来实现下一代的固态电池,其突破性聚合物是第一种在室温下完全起作用的固体电解质,可与多种电极化学物质相容,以显着提高电池的安全性,性能和生产成本。
目前,Ionic Materials公司利用离子材料来实现下一代的固态电池,其突破性聚合物是第一种在室温下完全起作用的固体电解质,可与多种电极化学物质相容,以显着提高电池的安全性,性能和生产成本。
该固体电池的高效,高容量的聚合物处理技术可简化电池制造,并实现整体更低成本的包装配置。同时,其使用寿命达到传统锂电池的两倍,因为与液态电解质不同,其材料与许多下一代阳极和阴极相容。
如今,已得到了韩国三星、英国戴森等科技大公司的投资。
大众汽车
今年7月,大众汽车对合作六年的硅谷电池研究公司QuantumScape,再斥资1亿美元,并组建一家合资企业。去年,大众汽车宣布大举进入固态电池研究领域,果然今年动作颇多。
大众集团首席执行官赫伯特˙迪斯表示,大众计划自主生产固态电池,可能从2024年或2025年开始批量生产。
大众汽车计划下一代电动车电池,即里程超过1000公里的固态电池,并将在2025年量产。大众汽车计划到2030年把全部车型换成电动款,还将投资500亿欧到电动车电池、200亿欧到电动车。
宝马汽车
宝马公司宣布将携手电池技术公司Solid Power共同研发全新的固态电池。宝马公司希望全新的固态电池可以将电动汽车性能提升到全新的水平,并将其应用于宝马xEV系列。据悉,万向A123已经投资了Solid Power。
Solid Power之前宣称其在固态电池技术方面迎来了突破,这家公司在锂电池中混合了高容量的金属锂负极,并打造出了一种全新的固态电池,在重量相同的情况下,其电量为传统锂电池的2-3倍。
丰田汽车
今年6月15日,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宣布,将与丰田汽车、松下启动新一代高效电池“全固态电池”的开发。据悉,松下研究的固态电池最新能量密度相对提高了3~4倍,将准备Gen 4a电芯的小规模量产。
2010年起,丰田便致力于固态电池的研发,其专利储备高达30余项,目前实验的原型产品能量密度为400Wh/kg,实现1500C充放电,在耐宽温和循环寿命上的性能也非常突出。
同时,丰田与Ilika Technologies合作开发固态电池,计划在21世纪20年代早期实现全固态电池商业化,并于2020年推出固态电池电动车。
本田汽车
据悉,本田汽车和日产正在联手开发可延长电动汽车行驶距离,并大幅缩短充电时间的“全固态电池”。
不久前,本田汽车一名发言人称,本田当前正研究如何在电动汽车上运用固态电池技术。和之前“与日产携手合作”消息相悖的是,该发言人称本田将自力更生。
同时,本田与日立造船合作研发出Ah级电池,预计三年后量产。
奥迪
海外媒体曝光奥迪高层将推出全新的纯电动超级跑车,储能组部分将采用固态电池技术,从而兼顾加速性能、续航里程以及轻量化需求。
目前,已经为奥迪e-tron提供部分电池组的三星SDI,主要研发硫化物固态电池是今后超级跑车计划中最重要的零部件供应商。今年年初,韩国在北美车展上展示了其最新的固态电池组技术。
同时,德国KOLIBRI电池已应用于奥迪 A1纯电动汽车,目前尚未商业化应用.
Dyson
刚进军电动车市场的Dyson(戴森),收购固态电池技术公司Sakti 3,并于去年9月公布了其在2020年之前推出第一台电动车的计划。
目前位于前皇家空军基地的戴森合资企业价值20亿英镑,合27.7亿美元,现有雇员400人。20亿美元中有一半用于电池开发,另一半用于汽车本身。部分资金来自英国政府的创新基金。
其最新公布的信息则更加明确了其造车的决心:首先将会有一款豪华限量车(halocar),其次是两款较便宜的车型。
Lagonda
在此次日内瓦车展上,阿斯顿˙马丁宣布将要制造豪华电动车,发布时间为2023年。近日,其官方发出消息,首款纯电动SUV车型Lagonda将会与阿斯顿˙马丁DBX共享技术,并于2021年发布。
官方还表示将会搭载固态电池以及L4级自动驾驶,续航里程约为400公里,但车型详细配置还未透露。
阿斯顿˙马丁CEO Andy Palmer表示,未来归属Lagonda品牌,是纯电力驱动汽车,并且Lagonda可以通过英国的一个独立网络销售纯电动车型,将会在阿斯顿˙马丁品牌中心共同展示。
据悉,在2021年Lagonda的生产工厂将会与DBX一样,均为St Athan工厂生产,但官方并没给出明确回应。
雷诺、日产、三菱联盟
雷诺、日产、三菱联盟将在未来五年提供10亿美元的投资,将用于开发可用于电动汽车的无钴固态电池材料。
其中,据日本媒体5月8日报道,日产、丰田和本田作为日本重量级的汽车公司,近日共同联手松下进行了一项关于固态电池技术的新研究。
Fisker
电动汽车制造商菲斯克(Fisker)也申请了固态电池专利。有报道称,新电池将采用三维实体电极,提供相当于当前锂离子电池2.5倍的能量密度。
博世
2015年收购Seeo,其开发的固体二次电池采用大创公司的干聚合物薄膜,2107年能量密度达到300Wh/kg,如今已被博世出售。
据悉,博世与日本著名的GSYUASA(汤浅)电池公司及三菱重工共同建立了新工厂,主攻固态阳极锂离子电池。
其他
台湾商辉能科技与中国威马合建5GWh的固态电池厂,预计2019年完工投产;三星、三菱、宝马、现代、戴森等数家企业也都通过独自研发或组合并购等方式加紧布局固态电池的储备研发;Solid Energy Systems刚刚结束了3400万美元的融资,虽然并未透露其C轮投资者,但现有投资者包括通用汽车、上汽集团、淡马锡、Applied Ventures和Vertex Ventures China。
总结
法国Bolloré、美国Sakti3和日本丰田分别代表了聚合物、氧化物和硫化物三大固态电解质的技术开发方向,其他企业也不甘示弱;其中,日本的电池企业和车企在固态电池研发上,呈现报团取暖的态势。
据悉,Sony研发固态电池的硫化物技术方向,苹果公司从2012年就开始着手布局的专利:固态电池充电技术。今年7月,被特斯拉确认离职的首席工程师Doug Field重回苹果,苹果造车再添证据。各大媒体疯传,苹果欲将进入新能源汽车行业。
如今,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态势愈演愈烈,各车企都力争在新能源市场站住脚,固态电池或将成为新的战场。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日前,交通运输部等十部门发布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因地制宜推进港口航道清洁能源综合利用。结合港口码头、航道运河既有条件,在确保港口作业、船舶通航等安全前提下,依托港池、仓库、防波堤等,因地制宜推广海洋能、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就地开发利用。鼓励集装箱枢纽
交通运输部等十部门发布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到2027年,基本形成多部门协同的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机制,政策法规、标准规范、技术装备体系逐步健全。交通运输行业电能占行业终端用能的比例达到10%。交通基础设施沿线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不低于500万千瓦,就近就地消纳比例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5日,国轩高科发布变更募集资金用途的公告,在其第九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和第九届监事会第十二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关于变更募集资金用途的议案》,公司拟将原募投项目名称“年产20GWh大众标准电芯项目”变更为“大众标准电芯产线项目”,项目实施内容由“年产20GWh动力锂离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5日,国轩高科发布2024年度业绩报告。报告称,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39,181.71万元,同比上升11.98%;实现营业利润128,344.97万元,同比上升31.58%;实现利润总额126,310.97万元,同比上升33.22%;实现净利润115,413.42万元,同比上升19.09%,其中,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4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回应了关于中欧开展电动汽车价格承诺谈判的问题。他表示,王文涛部长4月8日与欧委会贸易和经济安全委员谢夫乔维奇举行视频会谈后,中欧技术团队一直就电动汽车价格承诺和贸易投资合作有关问题保持密切沟通,并加紧推动磋商进程。中方愿与欧方共同努
2024年以来,固态电池产业化按下“加速键”。其中,装备与技术的深度协同是最为明显的表现。4月22日,逸飞激光与金羽新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基于此前的固态电池合作,围绕全极耳固态电池、方形铝壳固态电池的设备研发、工艺优化、市场推广、产业链协同等方面进一步展开全方位的战略合作。此前,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聚焦高质量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江西自古就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美誉,绿色生态是江西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江西省委十五届四次全会提出,要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高地。近年来,江西财政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
4月23日,宁德时代在2025上海车展举办巧克力换电新车型发布仪式。现场,宁德时代与一汽、长安、北汽、奇瑞、广汽五大车企共同发布10款巧克力换电新车型。其中,一汽红旗推出首款巧克力B+级换电轿车EH7;长安汽车推出十万内通勤轿车启源A05、中大型数智轿车启源A07和深蓝SL03运动轿跑;北汽极狐推出高品
4月23日,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正式开幕。本次车展以“拥抱创新,共赢未来”为主题,吸引了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000家中外企业参展,总面积超过36万平方米,超过100款首发新车亮相,规模创历史之最。自1985年以来,每一届上海车展,新车都是最大看点。这当中,上汽集团、长城汽车、广汽
自“双碳”目标提出以来,我国能源电力行业坚决贯彻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着力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切实把能源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三组数字,可见证能源电力行业新质生产力的迸发涌现。超1/2——2025年2月,南方五省区新能源总装机容量突破2亿千瓦,新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2日,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人民政府与安徽相源新能源有限公司举行锂电池项目签约仪式暨开工活动。该项目从初次洽谈到签约开工仅用时不到1个月,成为遂宁市实施效率革命行动以来首个实现签约即开工的示范项目。安徽相源新能源有限公司作为一家专注于动力锂电池研发、生产及销售的国
4月22日,中国绿发天目湖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投资合作启动仪式在江苏省溧阳市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立泉,中国绿发副总经理邵长忠,溧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周永强,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天目湖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创始人李泓,溧阳市委常委、溧阳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朱威,南京绿发投资公司董事长马小刚等100
2024年以来,固态电池产业化按下“加速键”。其中,装备与技术的深度协同是最为明显的表现。4月22日,逸飞激光与金羽新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基于此前的固态电池合作,围绕全极耳固态电池、方形铝壳固态电池的设备研发、工艺优化、市场推广、产业链协同等方面进一步展开全方位的战略合作。此前,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4日,鹏辉能源发布2024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9.61亿元,同比增长14.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2亿元。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168.68亿元,同比增长7.6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50.88亿元,同比下降5.82%。报告显示,公司主营锂离子电池、
2025年一季度,中国储能行业在资本市场表现活跃。据CESA储能应用分会产业数据库不完全统计,该季度内储能领域共发生92起融资事件,单笔金额最高达14.2亿元,显示出资本对该领域的强劲信心。宁德时代、中金资本、长江资本等资本巨头持续加码,重点布局电池技术、氢能储能、智慧能源三大赛道,推动行业快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3日,南都电源发布筹划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上市的公告。公告显示,为深入推进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的全球化战略,进一步提升公司品牌形象及知名度,提高公司综合竞争力,同时打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平台,提升公司治理透明度和规范化水平,公司目
2025年4月22日,逸飞激光与金羽新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前期全固态电池合作开发的基础上,围绕全极耳固态电池、方形铝壳固态电池的设备研发、工艺优化、市场推广、产业链协同等方面展开全方位的战略合作。飞激光董事长吴轩、金羽新能董事长黄杜斌等出席仪式,双方团队就固态电池技术发展与双方
作为极具前景的下一代电池技术,固态电池具备令人惊叹的能量密度和优异的高安全性能,未来市场应用潜力巨大,已成为全球新能源企业技术竞逐的焦点。截至目前,包括比亚迪、长安、东风、吉利、蔚来、上汽、广汽、丰田、现代等车企,以及宁德时代、亿纬锂能、LG新能源、国轩高科、欣旺达、正力新能、孚能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2日,长安汽车发布消息,其金钟罩全固态电池、天衡智能底盘将亮相上海。另外,其包含长安引力、长安启源、长安凯程、深蓝汽车、阿维塔等全品牌也将集体亮相。据了解,此前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上,长安汽车副总裁、深蓝汽车CEO邓承浩透露,今年长安搭载全固态电池的样车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1日,新能源新材料领域领先企业东峰集团发布2024年年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4.24亿元,同比下降45.87%;归母净利润亏损4.89亿元,上年同期盈利1.51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4.96亿元,上年同期盈利1.64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353.44万元,同比增长327.08%;报
近日,又一则利好消息从宁德时代传出。宁德时代昨日宣布,公司与金华市交通投资集团于4月18日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以加快实现产业零碳发展为总目标,围绕零碳陆港、新能源公交车、物流仓储服务、重卡电动化及换电业务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构建零碳能源补给生态链。双方合作主要围绕三大方向展开: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5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了一项名为一种全固态电池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申请人为广州巨湾技研有限公司,专利内容涉及一种全固态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池技术领域,该全固态电池包括共烧结的正极层、固态电解质层和负极层;正极层包括正极活性材料和第一固态电解质;固态电解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3日,上海发改委印发《上海市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安排》,其中提出:深入推进工业通信业领域碳达峰,加快布局和培育绿色低碳新赛道产业发展,推动新型储能、绿色燃料等产业高质量发展。另外在附件重点工作任务上,还提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核心支撑作用,依托
5月7日-9日,2025年欧洲智慧能源展览会(TheSmarterEEurope2025)将在德国慕尼黑新国际展览中心盛大开幕。作为欧洲最大的能源行业展览联盟,展会汇集了全球能源领域的领先企业、专家和创新者,共同探讨能源行业的最新趋势、技术和政策。作为新能源领域的佼佼者,德赛电池将携新一代超长寿命储能系统、
在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背景下,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正崛起成为我国电力系统的主力电源。2025年以来,新能源全面入市步伐加快,灵活调节能力强的新型经营主体也纷纷入市,电力市场竞争格局发生变化,电力市场步入“3.0”全新时代!2025年4月24日-25日,由中关村华电能源电力产业联盟、
近日,上海市发改委印发《上海市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其中提出,加快吴泾等重点区域整体转型,推动漕泾综合能源二期等重大项目建设,推动化工产业集聚。实施落后产能调整项目450项。加快布局和培育绿色低碳新赛道产业发展,推动新型储能、绿色燃料等产业高质量发展。加
交通运输部等十部门发布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到2027年,基本形成多部门协同的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机制,政策法规、标准规范、技术装备体系逐步健全。交通运输行业电能占行业终端用能的比例达到10%。交通基础设施沿线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不低于500万千瓦,就近就地消纳比例
五一劳动节前夕,博奇环保投资的佛山丹灶世海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以下简称“佛山光伏项目”)传来捷报。4月24日11时18分,该项目二期(4.97MW)与三期(5.73MW)“全额上网”工程顺利并网。至此,项目总装机容量达12.57MW的三期工程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标志着博奇环保在推动能源清洁低碳“绿色转型”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4月21日-2025年4月25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新疆莎车20万千瓦/80万千瓦时构网型储能电站并网投运4月18日,新疆莎车20万千瓦/80万千瓦时储能电站在完成“构网型”改造后,成功并网投运。作为大型光伏配套项目,原储能电站采用传统的“
4月21日上午10时,随着“确认110千伏古木站10千伏农场Ⅰ线农场Ⅰ02开关1刀闸线路侧发电车已带上负荷”调度指令操作完毕,标志着南方电网广西柳州供电局成功应用10千伏中压发电车同期并网技术于计划停电检修作业中,全程未对周边用户造成用电影响,成功实现了线路施工“用户零感知”。据悉,按照以前的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5日,高澜股份发布终止投资建设全场景热管理研发与储能高端制造项目的公告。公告显示,高澜股份分别于2023年1月10日、2023年2月7日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和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投资建设全场景热管理研发与储能高端制造项目的议案》。同意公司与
2025年一季度,南方电网经营区域新能源发展势头强劲,新增新能源装机规模约1882万千瓦,占新增电源装机的98%,同比增长约52%。从装机类型来看,新增光伏发电装机约1540万千瓦,其中集中式光伏约756万千瓦、分布式光伏约785万千瓦;新增风电装机约337万千瓦,包括海上风电约127万千瓦、陆上风电约209万千
4月25日,海尔新能源在青岛举行A轮融资签约仪式暨发展战略研讨会,获得国投创益、中国石油昆仑资本、普超资本、星航资本、恒旭资本等资方投资,本轮融资超7亿元。此次融资将助力海尔新能源发展成为数智化分布式智慧清洁能源解决方案服务商的引领者,持续以AI重塑分布式新能源行业格局,为全球家庭及工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