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今年新能源物流车市场行情差,回款又极其困难,正将一大批动力电池企业拖向生死边缘。
“1-7月新能源商用车销量下降了35%。”一家物流车企业高层透露,今年物流车没量,因为谁都不想垫资做不赚钱的事。我们生产几百台得垫几千万元,几千台得垫几个亿,毛利率才10%多点,而一年垫资成本可能也要10%多点(先期借款利率),生产越多资金风险越大,又不挣钱,干嘛要做?
利润微薄,现金流短缺回款慢,主机厂生产积极性低,市场销量大幅下滑,直接影响到涉足物流车市场较深的动力电池供应商。以智能新能源为例,据其母公司ST尤夫半年报显示,锂电池业务的收入大幅下降并出现了亏损。无独有偶,高工锂电监测发现,今年很多动力电池企业日子过得都非常惨淡,被上游材料设备供应商催债讨债事件屡屡发生。
纵观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客车市场增幅放缓,动力电池企业格局相对稳定;乘用车增长最快,但“蛋糕”被几家大型动力电池企业占据;物流车门槛相对较低,是最易攻占也是最多企业参与的市场,但今年又是这般惨淡情景,动力电池企业该如何抉择?
回款遥遥无期背后
在物流车领域,如果动力电池企业能够先收两成首付,6个月再收一部分,1年收齐尾款,是一件非常“理想”的事情。但据业内人士透露,动力电池企业收齐尾款起码需2年及以上。
为此,动力电池企业埋怨物流车企,但其实这些车企背后也有难言的苦衷。
调查显示,国内无论是整车工厂、专用车厂还是改装车厂,既可以自主研发也可以买底盘上公告目录。所以从公告目录来看,能够提供物流车产品的企业门类多、数量多,高达100多家,其中有一定规模的物流车企有几十家,呈现出“多而散”的局面。“现在每家物流车企量都很小,也就三五千台,谁今年冲一冲都能够排到第一去。”业内人士说。
车企资质参差不齐,造出来的车也有很大差别。一名物流车企高层表示:“顺丰、京东用的一些质量好的物流车,可能跑几个月就能达到2万公里,而有些质量差的物流车可能跑3-5年都跑不完。还有一些微面车型,每天最高能跑60-70公里,需要1年左右时间跑完。”
越早跑完2万公里意味着越早拿到补贴。但需注意的是,在跑完2万公里申请国家补贴后,还需4-5个月时间才能真正到账。而地补部分因各地政策不同,发放时间还存在不确定性。北京、上海、深圳等富裕地区可能地补发的快些,较为落后地区可能发的慢;地补给本地企业发的快,给外地企业发的慢。
国补和地补总共占据整车价格的40%以上。车企品牌强势,车型越畅销,下游运营公司或会预付一小部分车款,这只是针对极小部分车企;品牌越弱势,整车质量差,下游运营公司是不付款先拿车,等跑完公里数拿到国补地补后再付款。另外,物流车终端用户企业有的资金实力雄厚,有的资金实力弱,也影响着车企的回款速度。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知名终端物流企业目前都只向运营公司租车而不买车,主要是考虑到新能源汽车更新换代速度很快,同时租车成本也相对较低。“他们品牌大,比较强势,租车没有给押金,同时租金也很低。运营商租车给他们也只是赚个名声,没赚什么钱。”一名业内人士透露,不是每个运营商都愿意这么干的。
所以整个新能源物流车产业生态状况是,终端用户类型复杂付款差,运营商苦逼赚取微薄利润,车企垫资生产苦等补贴及余下车款,动力电池企业对回款望眼欲穿,上游材料设备供应商怨愤交加无处发……看似繁华的市场,实则一片狼藉。
动力电池出路在哪?
动力电池企业都清楚,想在物流车市场求生存,一是要符合车企的商务条件,即接受漫长的账期要求;二是价格低廉。不接受,在产能过剩形势下,自然会有其他企业顶替,意味着自己将被淘汰出局;接受,资金链面临着随时断裂的巨大风险,真可谓进退两难。
一名动力电池企业高层告诉高工锂电,物流车市场随政策波动很大。在上半年补贴政策未落定前,车企不敢卯足劲生产,只有等补贴确定后,才会设计能够拿最高补贴的车型,然后再去上公告、拿免税资格等,整个过程要5-6个月甚至是7-8个月。所以整个行业上半年在做新的方案,下半年会进入“金九银十”高峰期。
“一年中有6-7个月时间没有多少事情可以做。”上述高层说道,前期不可能所有企业都停产,会做些库存,后面待物流车企放开生产时再冲量。但此时由于电池产能过剩,企业又急需回笼资金,所以可能会降价处理,比如1.1-1.2元/瓦时(没有将售后服务成本计算进去)卖出,这个价格做物流车几乎没什么利润。
如果说利润微薄还在可忍受的范围内,车企不按合同回款并“一拖再拖”威胁企业生存,则令人痛苦不已。有动力电池企业反映,个别车企拿到补贴后,只付一点点给供应商,其他钱拿去投资。供应商唯一的维权途径是起诉,但心里又非常“忐忑”,一是可能起诉时间比付款时间流程更长,二是中国实力强的车企总共没几家,一旦撕破脸皮,以后再难有合作机会。
面对物流车市场的艰难局面,电池企业不约而同的“解局”路径是,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追求多元化发展路径,比如磷酸铁锂电池可以开拓储能市场,三元电池可以开拓微型车、低速车等市场。但是,没有资金支持,开拓新市场又谈何容易?
值得一提的是,在物流车领域,三元电池与磷酸铁锂的“争夺战”一直非常激烈,为追求高能量密度高额补贴,近年来三元电池市场份额快速增加。而随着补贴的退坡、成本压力增大,同时磷酸铁锂电池技术水平有所提升,有“扳回一局”的态势。
今年以来,多起物流车起火爆炸事故发生,又将三元电池推向风口浪尖,业内不少人士认为,国家补贴取消以后,市场会更倾向选择安全性更高、成本更低的磷酸铁锂电池。
但关键问题是,谁能撑过现在的艰难处境,坚挺地活到补贴结束以后?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1日,新能源新材料领域领先企业东峰集团发布2024年年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4.24亿元,同比下降45.87%;归母净利润亏损4.89亿元,上年同期盈利1.51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4.96亿元,上年同期盈利1.64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353.44万元,同比增长327.08%;报
LG新能源周一宣布,已正式退出在印度尼西亚的一个价值142万亿印尼盾(617亿人民币)的电动汽车电池制造项目,该项目旨在建立一条完整的电动汽车电池供应链。LG新能源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考虑到市场条件和投资环境等多种因素,我们同意正式退出印尼GrandPackage项目。不过,我们将继续以印尼电池合资企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6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云南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其中提出,扩大汽车消费,对符合条件的,转让旧车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1.5万元/辆、燃油车补贴1.3万元/辆,报废旧车购买新能源车补贴2万元/辆、燃油车补贴1.5万元/辆。以下为政策原文:各州(市)人民政府,省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1日,宁德时代在“超级科技日”上正式发布名为“钠新”的钠离子电池,并推出了第一款产品——宁德时代钠新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使用寿命突破8年,全生命周期总成本较传统铅酸蓄电池降低61%,将于今年6月正式量产。该款电池的最高能量密度达到175Wh/kg,为纯电动车型提供了超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1日,宁德时代举行“超级科技日”活动并在现场发布了公司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全球首款兼具800公里超长续航和峰值12C充电能力的磷酸铁锂电池,峰值充电功率达1.3兆瓦,可实现1秒2.5公里的补能速度,充电5分钟,续航超过520公里。与目前市场上量产的主流4C快充相比,该款产品效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布《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首次将“动力电池系统热失控时不起火、不爆炸”列为强制性标准。蜂巢能源作为重要起草单位之一,其以堡垒越野、蜂行短刀为核心产品的电池均达标,且提前实现国标全项达标。其中,面对国标规定的150J底部抗冲击基准,蜂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2日,派能科技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的业绩报告,显示其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219.95万元,同比增长1.7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17.32万元,同比下降1,054.23%。报告称,报告期内,公司实现销售量401MWh,同比增长60.28%。销售量增长的核心驱动因素主
2025年4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堪称“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该标准将于2026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国标首次明确电池在因内短路引发热失控后不得起火爆炸,这一严苛要求不仅将成为电池行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更将对兼具动力电
作为广东省唯一且全国首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产业园区,南沙开发区近年来将协同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着力点,充分结合自身产业特色、减污降碳工作基础、重大战略平台优势以及气候投融资等多试点融合发展,在产业变革、能源转型、政策优化与能力提升、绿色金融等关键领域精准施策、持续发力,不断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5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了一项名为一种全固态电池及其制备方法的专利,申请人为广州巨湾技研有限公司,专利内容涉及一种全固态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池技术领域,该全固态电池包括共烧结的正极层、固态电解质层和负极层;正极层包括正极活性材料和第一固态电解质;固态电解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9日,宜宾这座能源之城、动力之都,又迎大事、喜事——2025宜宾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在多方推动下,在包括众多央企在内的各方企业家代表大力支持下,会上签约8个储能产业合作项目,签约总金额28.7亿元。会后,2025宜宾市新能源应用场景暨储能产业园重点项目集中开工,现
2025年4月1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堪称“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该标准将于2026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国标首次明确电池在因内短路引发热失控后不得起火爆炸,这一严苛要求不仅将成为电池行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更将对兼具动力电
中国电动低空飞行领域开启“载人时代”,产业链企业正合力加速构建电动“飞天”大生态。近期,亿航智能及其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终于“集齐”了产品型号合格证(TC)、标准适航证(AC)、生产许可证(PC)和运营合格证(OC),也即“低空四证”。至此,亿航智能成为全球首家具备无人驾驶载人eVT
2025年一季度,新能源车市持续向好运行,乘用车、商用车领域新能源增长势头强劲,销量同比增长接近50%。其中,新能源重卡赛道增速爆发,同比增长超1.5倍,尤其在新能源重卡具备先发优势的企业开始搅动重卡市场格局。新能源重卡发展在2023进入元年,2025来到增速爆发之年。新能源重卡的电池装机量开始在
4月2日,自特朗普关税对等政策出台以来,引发全球关贸海啸。这一被视为美国历史上第三次向全球发动的贸易“战争”,不仅在商品贸易,也在金融、资本乃至技术层面影响全球市场。而这其中,电动汽车产业链便是关键一环。对于电动汽车产业链的关贸敌视,不仅是因为其从拜登时期便层层叠加关税壁垒,到特朗
在欧盟碳壁垒背景之下,“绿电直连直供”有望成为破解当前困局的新路径。(来源:能源新媒作者:森序)今年2月,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关于创新开展绿电直连供电试点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确定了首批5个绿电直连供电试点项目,并在盐城、常州、苏州等城市率先启动。这些试点项目旨在通过建设绿电专
3月31日,蜂巢能源在遂宁基地顺利下线第120万套电池包,其中越野电池下线累计超28万套。继今年1月8日达成百万套里程碑后,蜂巢能源不到三个月便完成20万套产能跨越,全力展现蜂巢速度。开年以来,面对新能源汽车市场订单量的持续增长,蜂巢能源依托产研效能提升与智能制造,实现产能加速释放,充分展现
“(未来几年)新一代动力全固态电池将实现产业化。从战略全局看,当前重点要防范的是全固态电池技术路线带来的颠覆性风险。”在日前举行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再次向行业发出警告。△图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作主旨发言中国电池产业又走到了关键的节点。“这
内忧外患、出海突围、融资并举已成企业生存现状的关键词。更长远地看,化债、融资也将带来新的财务隐忧。3月25日消息,哪吒汽车与134家核心供应商达成共识,共同签署超20亿元的债转股协议,哪吒的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国轩高科、蜂巢能源、瑞浦兰钧在本次债转股供应商名单之列。而本次债转股是哪吒面对
2月份,动力电池装车量排名大变脸,多家市占率环比下降,有企业失速,亦有企业超车,新一轮洗牌期开启。近年来,“产能结构性过剩”和“去库存”一直是围绕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的关键词。根据研究机构EVTank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产业链的动力电池库存高达164.8GWh,2022年全行业的动力电池库存达到历史
船舶电池需求升级。由于缺乏新的强预期引导,投资者的目光也重新聚焦于具备扎实基本面支撑的领域。在此背景下,锂电池行业,特别是其在传统应用场景电动化进程中的价值提升潜力,正重获市场关注。其中,船舶电动化因其巨大的市场渗透空间和对大容量电池的显著需求,正成为新的焦点。船舶电动化被视为锂
钴镍铜等电池金属供应及价格震荡,产业链影响几何?电池金属供应及价格震荡,正在引发新一轮的市场担忧。刚果(金)的钴出口禁令、印尼的镍矿政策收紧、美国铜关税预期等事件接连冲击市场,不仅会推高电池制造成本,也或影响企业重新审视技术路径与供应链布局。从目前情况来看,钴与镍仍处供应过剩、库
LG新能源周一宣布,已正式退出在印度尼西亚的一个价值142万亿印尼盾(617亿人民币)的电动汽车电池制造项目,该项目旨在建立一条完整的电动汽车电池供应链。LG新能源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考虑到市场条件和投资环境等多种因素,我们同意正式退出印尼GrandPackage项目。不过,我们将继续以印尼电池合资企
2025年3月动力电池月度信息产量方面:3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产量为118.3GWh,环比增长18.0%,同比增长54.3%。1-3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产量为326.3GWh,累计同比增长74.9%。销量方面:3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销量为115.4GWh,环比增长28.3%,同比增长64.9%。其中动力电池销量为87.5GWh,占
4月7日上午,辰致安奇(重庆)循环科技有限公司产能建设项目(一期)开工仪式在重庆潼南高新区举行。项目总规划建成7万吨电池破碎打粉,7万吨湿法再生,2.1GWH电池梯次利用年处理能力,计划于2025年底完成项目交付竣工验收,2026年3月投产。项目采用智能化、数字化工艺,发挥公司优势建设“绿色环保智
“(未来几年)新一代动力全固态电池将实现产业化。从战略全局看,当前重点要防范的是全固态电池技术路线带来的颠覆性风险。”在日前举行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再次向行业发出警告。△图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作主旨发言中国电池产业又走到了关键的节点。“这
钴镍铜等电池金属供应及价格震荡,产业链影响几何?电池金属供应及价格震荡,正在引发新一轮的市场担忧。刚果(金)的钴出口禁令、印尼的镍矿政策收紧、美国铜关税预期等事件接连冲击市场,不仅会推高电池制造成本,也或影响企业重新审视技术路径与供应链布局。从目前情况来看,钴与镍仍处供应过剩、库
2月24日,刚果有关部门宣布暂停钴出口四个月,作为全球最大并坐拥全球近70%的钴资源的生产国,该项禁令一度使得钴的报价系统瘫痪,如今一个月过去,来自上游的供应缩减影响正持续演进。根据市场数据,自禁令发布以来,短短20个交易日,钴价一度从16.2万元/吨暴涨超26万元/吨,涨幅超60%。根据历史价格
自去年以来,全球新能源车市场对磷酸铁锂电池的需求呈现爆发态势,不少跨国车企与国内外电池厂商密集签订长期协议,开始供货时间大部分集中于今年和明年。就在上个月,福特汽车与宁德时代签订5年供货协议,锁定2026-2030年磷酸铁锂电池稳定供应,包括神行超充电池,2026年起应用于新车型。此前,雷
破解新能源汽车“顽疾”今年以来,随着比亚迪、小鹏、小米、尊界等品牌,相继发布搭载5C-10C超快充电池及技术的新车型,整车充电时间从“小时级”缩短至“分钟级”,逼近燃油车加油速度,新能源汽车业正迎来一场补能效率“革命”。高端车型方面,近期新上市的小米SU7Ultra,电池快充能力达到5.2C;将于
作者:张文婧肖伟伊亚辉钱利勤单位:长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引用:张文婧,肖伟,伊亚辉,等.锂离子电池安全改性策略研究进展[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1):104-123.DOI:10.19799/j.cnki.2095-4239.2024.0579本文亮点:1.根据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机制,总结了在电池部件集流体上最具有创新性的改进方法:将集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11日,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2025年2月国内动力电池数据,2月动力电池装车量34.9GWh,环比下降10.1%,同比增长94.1%。其中三元电池装车量6.4GWh,占总装车量18.5%,环比下降24.6%,同比下降7.2%;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28.4GWh,占总装车量81.5%,环比下降6.0%,同比增长
步入3月,锂电行业整体延续了积极的发展的势头。根据行业数据,下游电池厂排产需求高涨,推动整体电芯排产量大涨15%。其中,动力电池的增长更是亮眼,涨幅高达18%!此外,正极、负极、隔膜及电解液等关键环节的排产也呈现不同程度上涨。那么,3月行业排产具体数据究竟如何?本文中,真锂新媒对行业内核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