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市场正文

图文丨核电行业发展现状及风险分析

2018-09-17 11:39来源:世经未来关键词:核电核电项目核电站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与风、光、水以及局部地区煤电相比,核电的利用小时数相对较高。作为目前唯一可以大规模代替煤炭、为电网提供稳定可靠电力的能源,核电在中国绿色低碳能源体系建设中不可或缺。从核电平均利用小时来看,2017年起核电利用情况出现好转。2018年上半年,全国核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3548小时,较2017年同期增加141个小时。

6.png

(二)竞争格局

核电产业具有建设周期长、前期投入大、技术要求高等特点,属于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行业,整体进入壁垒很高。目前我国具有核电站(除示范工程、研究堆外)运营牌照的只有中核集团、中广核集团和国家电投集团。三家企业权益装机在已投运机组中比例为71.1%,其中中广核40.7%,中核21.7%,国电投8.7%。

2016年9月,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发布通知,就《核电管理条例(送审稿)》公开征求意见。条例拟对核电项目控股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实行准入制度,对于控股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是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明确了五条准入条件。其中最为关键的一条是“持有其他核电项目25%以上股份,并具有作为参股股东至少8年的参与核电项目建设、运行的经验,其中至少包括1个机组的完整建设周期及其3年运行的经验”。若条例得以顺利通过,照此推算,不具有核电牌照的四大发电集团中,除国家能投暂不满足要求以外,其他三大发电集团都将有望获得核电牌照。牌照的增多将有望加快核电发展,核电运营或将迎来新的竞争格局。

三、行业风险

(一)机组运行风险

核电机型复杂,如果机组运行年限较长,部分系统和设备将出现老化,导致机组非计划停堆停机事件的发生;另一方面由于设备缺陷、人因失误等内部因素,以及外部电网故障、强台风等外部因素,也可能影响核电站的正常运行。

(二)电力销售风险

随着核电站的陆续开工,新建三代核电机组造价普遍高于二代机组,如果电价不能突破,将对企业大的经营管理产生不利影响;随着电力市场化进程深入,市场电规模逐步扩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在供大于求的市场形势下,市场售电价格可能出现明显下降,企业经营管理面临很大压力。

(三)成本风险

核电厂建设周期长,资本一次性投入大,可能会遇上诸如政策取向、设备供应、土地成本、经济周期等因素的变化,都为核电厂的建设带了不确定性。经济周期是成本问题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建设期如果遇上经济低谷,有可能导致资金无法到位引发建设中断;如果在运营期遇上经济低谷,会导致电力需求不足,核电厂成本无法收回。在核电厂运行后期,如果在政策支持缺乏、电厂经营效益欠佳、资金紧张的情况下,部分电厂维护资金不足会对电厂正常运行产生潜在影响。

(四)技术风险

核电站由于其特殊性,核电站设备必须达到非常高的质量标准和安全性能,以确保设备性能和可靠性。因而这也就决定了核电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从而造成能够进入这个领域的企业少之又少,造成了技术的高度垄断。另外行业内部分部件各项技术还处于不成熟阶段,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四、投资机会分析

核电站运营商处于核电产业链的核心位置,目前我国核电在运装机容量约18GW,根据测算,2009年附近开工的大量在建机组即将进入投产高峰,未来三年装机复合增长率将高达35%,随后在经历两年投产低谷后于2020年再度迎来投产高峰,同时由于税收优惠及暂时不用缴纳乏燃料基金,核电机组在投运初期盈利能力很强,核电运营商未来几年将迎来快速发展。

从竞争状况来看,核电站对安全运行具有特殊要求,设计建造具有技术难度高,资金成本大、人才稀缺且流动受限等特点,市场进入壁垒很高,目前国内仅有中广核、中核及中电投获得授权拥有商业核电站控股权,国核未来可能与中电投进行整合,此外引入民间资本预计将以参股的方式进行,因此目前中广核与中核控股装机占比超过90%的双寡头竞争格局将长期保持。

因此在核电审批重启,在建项目逐步投产的大背景下,核电运营商将是受益最为确定的板块,同时核电站盈利能力强,行业竞争格局稳定的特性将使核电运营商可能具备良好的投资价值。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核电查看更多>核电项目查看更多>核电站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