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十二五”以来,浙能集团的“品牌效应”在全国地方能源企业中逐渐显现。首创的超低排放技术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为我国18亿吨电煤实现清洁利用提供浙能方案;集发电、石油、煤炭、天然气等产业于“一身”,使其成为全国地方能源领域能源产业门类最全的企业;在能源资源缺乏的浙江,却成长为全国地方能源集团资产规模最大、盈利能力最强、电力装机容量最大的省级能源企业。
取得这一连串的业绩,是浙能集团在“八八战略”的指引下,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相关要求,以“科技兴业”为主抓手,深化企业改革,抓住创新驱动的发展机遇,突破了传统的思维模式禁锢,开展了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生物质发电、储能、智慧电厂、氢能等新兴能源相关技术研究,逐步迈入以高效化、清洁化、低碳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能源新时代。这些“智略”体系的有效推进,助力了企业的转型升级。
截至目前,浙能集团已获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13项,市局级及行业协会科技奖200余项;取得国家专利授权267项,其中发明专利42项。建设有浙江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浙江省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浙江省国家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等省部级创新平台,拥有博士后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集团级重点实验室等多个创新载体,5家所属企业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截至9月17日,浙能集团科技创新已产生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效益已达上百亿元,这是浙能集团实施“四业”发展路径所取得的优异成绩。
描绘蓝图,牵住科技创新“牛鼻子”
浙江省是个资源小省,但同时又是用能大省。浙能集团成立之初,能源供给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十分突出,经济高速发展对能源的迫切需求,使浙能集团肩负勇挑浙江省能源供应主渠道、能源保障主力军的重任。从2001年以来,经过18年的创业发展,浙能集团的电力装机容量从成立之初376万千瓦,到现在的3406万千瓦,增长了近八倍。
但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能源产业迈入大变革时代,煤炭天然气采购成本上升,电力过剩、电煤矛盾的形势不断加剧,使浙能集团主营业务的电力面临着冲击,盈利能力大幅下降,转型升级迫在眉睫。而科技创新作为引领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在推动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降低社会用能成本,为实现浙能集团高质量发展打开了“智慧之门”。
2016年9月,浙能集团围绕省委省政府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干好“一三五”、实现“四翻番”的战略目标,按照省国资委统一部署,提出了“能源立业、科技兴业、金融富业、海外创业”的发展思路,明确了科技创新是浙能集团发展的第一生产力与重要引擎,加快推进科技应用与创新工作,科技兴业的发展思路应运而生。
2016年9月,为进一步加强科技研发的领导与管理,浙能集团成立专门科研管理部门——科技与信息化管理部。在此基础上,实行科研项目团队制,重点聚焦节能减排、新能源、工业信息化等技术研究领域。
从2011年至2017年,浙能集团累计投入研发经费28.8亿元,科技兴业首战告捷。目前,浙能集团已发布了《2018-2022年及中长期科技创新规划》。该规划深刻分析浙能集团科技创新现状,确立了未来五年及中长期的科技创新发展蓝图、任务以及实施保障等,致力打造科技创新的“温床”,为浙能集团科技兴业更好落地实践提供实施范本。
“未来五年,我们将确保研发费用投入超过85亿。”浙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童亚辉介绍,浙能集团将着力构建科技创新引领发展新坐标,推动能源供应更加综合、更加清洁、更低成本,努力建设定位于综合能源服务商的“新浙能”。瞄准传统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和能源互联网四个领域,推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产品研发及应用,目标是到2022年,浙能集团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将明显增强,每万人发明专利数达到50个,在能源若干领域创新能力处于国内同行业中先进水平;到2030年,浙能集团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每万人发明专利数达到100个,在能源若干领域创新能力处于国内同行业中领先水平。
攻坚克难,扭住科技攻关“硬骨头”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浙能集团一直重视技术创新和自主研发工作,通过技术攻关,不断为企业挖潜增效。
早些年,浙能集团就开始着手汽轮机机组节能改造计划,累计投入23.8亿元,完成29台共1320万千瓦机组通流改造,成为国内同行业首个全面完成第一轮通流改造的发电集团。而这项改造比国家出台《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整整早了6年。实现通流改造后,浙能集团每年可以节约标煤50万吨,真正实现了“多、快、好、省”的绿色能源新格局。
众所周知,电煤矛盾一直是困扰我国发电行业发展的掣肘。在煤价高企,火力发电厂盈利陷入“寒冬期”时,加强经济煤种的研究和推广、大幅降低能源成本关乎企业经济效益。2017年以来,浙能集团组织开展经济型煤炭掺烧试验,让素有煤炭“劣质品”的低热值经济煤炭有了“用武之地”。
据统计,截至2018年上半年我们累计完成200万吨低热值经济煤炭的适烧工作,产生效益约7000万元。
在浙能台州发电厂,高品质工业供汽协同优化改造技术的成功研发,不仅保障了机组的正常发电,而且持续提高了机组供热能力,为企业实现增收带来了福音。该技术在台州电厂成功应用,使30万千瓦发电机组最大供热能力由130吨每小时增至330吨每小时,增长254%,解决了在发电机组利用小时低、发电负荷率低、调停频繁等不利条件下,机组供热量、供热灵活性、可靠性三提高的成效。每年因供热直接增加的利税超4000万元。该项目还获得2017年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在深耕企业科技攻关的过程中,浙能集团自主研发的脱硫废水烟气蒸干技术也在长兴发电公司开花结果,实现首次应用,圆了电厂废水“零排放”的绿色梦。而这项技术攻关的背后,也承载着苦与乐。
在攻克这项技术时,来自浙能集团技术研究院化学技术所的陈彪、祁志福、高强生、张勤等几位博士及高级专业人员是此次项目的主力军。他们伴着阵阵热浪,在闷热的环境里,进行着各项试验,身上的汗水顺着脸颊不断滴落,浸湿了衣裳,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他们的工作热情。晚上回到住处,他们顾不得换洗衣物,马上投入到数据的整理与分析过程当中。就这样,持续奋斗了三个多月,该项目组最终吃透烟气蒸干技术原理并得以成功应用。
“这是国内首台利用热烟气进行脱硫废水干化投运的系统,比当时国内专门研究该项目的高校科研机构还早,示范效应显著,对于节能减排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该项成果还在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论坛上进行交流发布,会后许多电力央企纷纷慕名前来取经。”浙能技术研究院院长秦刚华介绍说。
凝心聚力,奉献芳华铺就“创新路”
存在差距就是前进的动力,这是浙能集团科研技术人员的座右铭,同时也引领着他们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奋勇拼搏,奉献芳华。
“不管是劳模精神还是工匠精神,二者的精神实质是相通的,对技术深入钻研思索,不放过任何一个极细微的环节,不断突破探索是对工匠精神最好的诠释。”说这话的是来自浙能集团技术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集团一级专家、“劳模创新工作室”的负责人刘春红。从事火力发电化学与环保工作,与技术打交道是她最大的爱好。工作30年以来,她作为项目主要负责人承担《燃煤机能脱硫废水烟气蒸干技术》等项目,荣获中国电力建设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浙江电力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0项。
载誉一身的刘春红,在同事们的口中渐渐流传着“铁榔头”的称号,这不仅是因为他过硬的技术水平,更因为她对待工作的专注与坚持,就像榔头一样,各个击破。
浙能集团六横发电厂1号机组给水加氧异常这条疑难杂症深深牵挂着刘春红的心。当得知该机组即将停机检修的消息后,刘春红坐不住了。她二话不说,拎上几件换洗衣物,带上实验设备,在机组停机检修前两周赶往电厂。到电厂的第一天,椅子还没坐热的她就一股脑投入现场工作中去,收集资料,着手制定现场试验方案。试验那三天,她从每天早上八点到晚上九点,一心扑在现场,从最初的发现问题到最后的症结确认,对策实施,她亲力亲为,最终成功解决了困扰六横电厂两年的技术难题,为保障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再立新功。
科技创新需要引入新鲜血液,激活创新动力。而作为从事清洁能源方向研发的高层次海外引进领军人才,毕业于清华大学,同时取得了现代应用物理系理学学士和经济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经济学学士,浙能技术研究院新能源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周阳辛不仅在美国硅谷经历了科技创新的洗礼,而且还参与了英特尔旗下太阳能光伏公司的创立。现在他的主攻方向是纳米、薄膜、复合等新型材料在清洁能源方面的研究与应用。
“当我在小学读到本杰明富兰克林用风筝捕捉雷电故事的时候,我从来没有想到有一天自己会在本杰明富兰克林创立的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拿到物理学博士学位,更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会在浙能集团带队攻关电力储能这个关键难题。”周阳辛坦言,他现在所在的团队正通过采用新型材料与先进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寻找替代以铅酸电池和锂电池为代表的电化学储能电池的新产品。该项目是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中“清洁高效能源技术”重点明确的研究方向,对推进“绿色浙江、生态浙江”的建设意义重大。
无独有偶,作为本土青年科技工作者、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从事锅炉专业的浙能技术研究院锅炉技术所所长助理吴剑波性格内敛且专注。他参加工作后,目前已负责参与科技项目近10项,荣获省级奖励3项并获评2017年浙能集团“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2017年,浙能集团着手开展经济适烧煤炭实现降本增效技术攻关。作为浙能技术研究院锅炉技术所技术骨干的吴剑波勇挑重担,全力以赴地投身此次掺烧试验研究。他一方面通过理论计算,为制定完备的实验方案寻找理论支撑依据;另一面,通过深耕现场,收集一次次试验数据,论证理论结果。高温充斥的炉膛周围,他不知走了多少个来回,屏幕上每个数据的变化都牵动着他的心。为了获取最新资料,他时刻关注着试验过程中机组运行参数,炉膛燃烧及结焦结渣情况,记录锅炉辅机电耗数据,并根据机组实际运行情况,随时进行相应调整。在他看来,“零点几的数据偏差有可能让后期经济适烧煤炭不能达到最优化,这是一笔不小的经济损失,面对电量电价、煤价的‘两降一升’的严峻形势,这个技术攻关必须拿下!”
人才是第一资源。“要建立和完善奖励机制,让科技人员的付出有回报,激发大家的创新动力。”童亚辉表示,近年来,浙能集团不断完善科技人才的绩效考核与奖励办法,加强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激发科技创新人才活力。目前,浙能集团正加快推进国企改革工作,深化用人用工、薪酬分配制度改革。“预计到2022年,全产业引进和培养高端(紧缺)人才500人、引进国千、省千或“151”工程人才10人以上”。
创新决胜未来,改革关乎企运。浙能集团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省委十四次党代会以及全国、全省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高举改革创新旗帜,唱响科技创新时代最强音,为打赢科技兴业攻坚战,实现浙能集团高质量发展,决胜“新浙能”的目标而不懈奋斗!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28日,重庆市发改委将《关于合川双槐电厂三期扩建工程项目核准内容变更的批复》文件挂网。根据批复文件,该项目名称由“合川双槐电厂三期2×1050MW机组扩建工程项目”变更为“陕煤电力合川2×1000MW清洁煤电扩建项目”;项目业主从国家电投集团重庆电力有限公司变更为陕煤电力(重庆合川)有限公司
日前,中煤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板集电厂二期机组性能试验由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试验完成。中煤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板集电厂二期#3、#4机组为2×66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机组,性能试验报告结果为:#3机组发电煤耗251.6g/KWh、供电煤耗261.4g/KWh、厂用电率3.75%,#4机组发电煤耗251.8g/KWh、供
【新闻背景】3月30日,由电站集团提供机电炉辅全套主设备的钱营孜电厂二期扩建项目1×100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电机组顺利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机组各项性能优势显著,值得一提的是,在该项目中,由电站集团自主研发的汽轮机三维数字孪生系统作为“智慧大脑”,充分发挥着智能化优势,实现对
近日,湖北随州公司“基于AI+物联网的智慧电厂管理平台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顺利通过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专家组一致认为,项目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项目围绕智慧电厂的建设需求,采用创新架构,将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深度融合,打造了覆盖数据采集、传输、分析到决策执行
江河奔涌,嘱托千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峡集团改革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讲话指示批示,为三峡集团改革发展标定了新起点、指明了新征程、注入了新动力。即日起,我们将以本专栏为窗口,记录三峡人牢记嘱托砥砺前行,助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4月22日,横跨云南省水富市与四川省宜
清新环境于2025年4月17日晚间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全年实现营收87.16亿元,同比增长1.18%;归母净利润-3.78亿元,公司表示业绩下滑主要原因为子公司赤峰博元消费税大幅增加,煤焦油加氢等资产组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以及应收帐款账龄变化导致信用损失准备增加等短期影响因素;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
华润电力蒲圻三期2×1000MW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项目斗轮机无人值守及数字化煤场设备(含安装)招标公告招标公告SZBGG2025040161号华润守正招标有限公司受招标人委托,对华润电力中部片区2025年度第22批招标华润电力蒲圻三期2×1000MW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项目斗轮机无人值守及数字化煤场设备(含安装)进
4月2日,随着运行人员点击“APS启动”按钮,大唐金坛热电公司9FB型燃气轮机机组“APS一键启停”投运成功,标志着该公司在燃机智能化控制领域迈出重要一步。面对电网调峰期间机组昼启夜停高频切换带来的操作挑战,金坛热电公司将机组“APS一键启动”改造项目纳入年度揭榜挂帅攻坚目标。该公司组建专业技
4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公布万兆光网试点入围名单的通知,确定了168个万兆光网试点入围项目,其中包含葛店电厂万兆工厂试点、中国电信联合国能清远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万兆工厂试点2家电厂。详情如下: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公布万兆光网试点入围名单的通知工信厅通信函〔2025〕119号各省、自
4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全国168个万兆光网试点入围项目,覆盖“万兆小区”“万兆工厂”“万兆园区”三类试点。国能清远电厂成功入围试点名单,成为广东省5个“万兆工厂”试点之一,也是广东省唯一入围的电厂。全国仅有2家电厂入围。万兆光网是继千兆光纤网络之后的下一代光网络技术的升级演进方
大唐集团近日发布【西藏公司玉曲河扎拉水电站智慧电厂规划咨询、设计服务直接采购项目】招标公告,详情如下:项目概况与采购范围建设地点: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左贡县和林芝市察隅县。建设规模:1015MW,二等大(2)型计划工期:2025年4月-2027年12月采购范围:西藏大唐扎拉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智慧电厂规划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上海电力交易中心转发上海电力现货市场第三次结算试运行工作方案、上海电力现货市场实施细则(结算试运行2025年修订版)的通知。《上海电力现货市场实施细则(结算试运行2025年修订版)》提到,参与现货市场申报的电源类型可为燃煤、燃气、风光新能源、生物质发电及其它新型主体等。
日前,大同市政府印发《大同市碳达峰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30年,全市资源型经济转型任务基本完成,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先行区建设成效显著,绿色低碳循环的经济体系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基本形成,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取得突破,绿色低碳生活成为大众选择,绿色政策体系更加完善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又一地方能源集团——重庆发展能源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成立。近两年来,全国各地已有多家省级能源集团揭牌成立。四川能源发展集团2025年2月26日,四川能源发展集团是经省委、省政府批准,战略性重组川投集团、四川能投集团,通过新设合并方式组建的省级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四川能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4月28日,龙源电力公布2025年一季度报告,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1.40亿元,同比下降19.0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02亿元,同比下降22.0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8.61亿元,同比下降22.34%。2025年1-3月,龙源电力新增投产控股装机容量3
4月28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一季度能源形势、一季度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情况,解读《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并回答记者提问。文字实录如下:【综合司副司长张星】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国家能源局例行新
4月28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介绍一季度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情况。原文如下;今年以来,国家能源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统筹能源安全供应和绿色低碳发展,全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迈上新台阶。可再生能源装
4月28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介绍一季度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情况。今年以来,国家能源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统筹能源安全供应和绿色低碳发展,全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迈上新台阶。可再生能源
4月25日,山东能源集团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揭牌运营,标志着山东能源集团新能源电力产业发展迈出了关键性、突破性、历史性的一步。据悉,山东能源集团新能源集团前身为山东能源电力集团,注册资本98.1亿,现运、在建、筹备电力总装机规模2071万千瓦,产业分布全国5省(区)20地(市),资产总额569.
4月25日,山东能源集团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揭牌运营,标志着山东能源集团新能源电力产业发展迈出了关键性、突破性、历史性的一步。山东能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伟出席仪式,并为新能源集团揭牌。李伟表示,新能源集团的成立是大势所趋、时代所需。符合国家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政策
4月18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4月21日-4月25日)。政策篇山东:推动虚拟电厂示范可在受限区新装分布式光伏4月17日,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山东省能源局、国家能源局山东监管办公室联合发布《关于推动虚拟电厂试验示范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提出对符合条件的虚拟电厂试验示范项
自“双碳”目标提出以来,我国能源电力行业坚决贯彻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着力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切实把能源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三组数字,可见证能源电力行业新质生产力的迸发涌现。超1/2——2025年2月,南方五省区新能源总装机容量突破2亿千瓦,新
4月21日,国家能源集团召开2025年一季度工作会暨提质增效动员部署会,这也是邹磊履新后召开的第一个周期性工作会议。此次会议指出,国家能源集团要实现从“大而全”到“强而优”的转变,这也是国家能源集团重组7年半来对自身的一次重大审视和战略转向。重组巨擘诞生:从“合并”到“第一”的跨越2017年
一季度全国能源供应充足,消费保持增长,供需总体宽松,价格稳中有降,能源生产和用电增速呈现积极信号。在4月28日举行的国家能源局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邢翼腾表示:“今年一季度,我国能源生产稳步增长,规上工业原煤产量12亿吨,同比增长8.1%;规上工业原油产量5409万吨,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河南能源监管办发布河南省2025年3月份电力供需情况通报。2025年3月,全省全社会用电量342.59亿千瓦时,同比增加3.33%;年累计用电量1058.81亿千瓦时,同比增加0.65%。全省发电量300.92亿千瓦时,同比增加5.23%;年累计发电量935.33亿千瓦时,同比增加1.42%。一、电力生产情况
近来,风声鹤唳。随着分布式光伏新规4月30日和新能源入市政策6月1日两个窗口期的陆续到来,“抢装潮”将告一段落,同时也意味着前所未有的未知甚至恐惧,接踵而至。2025年3月,国内光伏新增装机20.1GW,同比增长124%,1-3月新增装机59.71GW,同比增长30.5%。但是,“抢装潮”并没有带来多少喜乐,反而
中国电煤采购价格指数(CECI)编制办公室发布的《CECI指数分析周报》(2025年第15期)显示,CECI沿海指数中高热值煤种现货成交价格小幅上扬。曹妃甸指数小幅下行。进口指数高热值煤种现货成交价继续下行。CECI采购经理人指数连续15期处于收缩区间,分项指数中,供给、库存和航运分指数处于扩张区间,需
4月29日,吉电股份发布2024年度报告及2025年一季度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利润总额19.98亿元,归母净利润10.99亿元,首次叩开“10亿俱乐部”大门,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77%,清洁能源板块营业收入首超火电;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扣非净利润6.05亿元,同比增长5.65%。这背后,正是在国家电投集团
4月28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一季度能源形势、一季度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情况,解读《国家能源局关于促进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发展若干举措的通知》《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并回答记者提问。文字实录如下:【综合司副司长张星】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国家能源局例行新
4月28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介绍一季度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情况。原文如下;今年以来,国家能源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统筹能源安全供应和绿色低碳发展,全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迈上新台阶。可再生能源装
4月28日,国家能源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介绍一季度可再生能源并网运行情况。今年以来,国家能源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统筹能源安全供应和绿色低碳发展,全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迈上新台阶。可再生能源
近年来,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以坚定的步伐、创新的举措,奋力谱写能源变革时代强音。截至2024年底,江苏发电装机总容量强势突破2亿千瓦大关,风电和光伏发电成为装机增长的绝对主力,较发电装机总容量突破1亿千瓦的8年前,装机规模增长6.7倍,占总装机比重从10.9%跃升至41.6%。国网江苏电力积极响应
在能源加速转型的背景下,传统煤电企业正通过战略性重组寻求突破。淮河能源4月21日公告称,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控股股东淮南矿业持有的淮河能源电力集团(以下简称“电力集团”)89.30%股权,交易价格为116.94亿元,本次交易构成重大资产重组。此项交易完成后,叠加前期摘牌获得的10.70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