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2018年7月12日,我国首台采用全自主数字化仪控系统的核电机组——阳江核电站5号机组具备商业运行条件,成为核电自主技术和自主装备相结合的工程典范。
(来源:微信公众号“核电文摘”ID:chinahedian作者:车金)
阳江核电站6台机组
大国重器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
数字化仪控系统(DCS)是核电站的“神经中枢”,控制着核电站260多个系统、近万个设备的运行,对于保证核电站安全、稳定运行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包括负责电站正常运行监视和控制的非核级DCS和完成反应堆安全停堆和事故缓解功能的核级DCS两个部分。尤其是后者,由于质量标准严、研发投入大、鉴定要求高,长期以来只有少数发达国家掌握该技术。
DCS是随着计算机、通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其它工业领域实现成熟应用后,被逐步引入到我国核电领域的。我国首个全面采用DCS的核电项目是于1999年开工建设的田湾核电站1号机组,其DCS设备全部自国外进口。DCS,尤其是核级DCS,其核心技术就像是矗立在国人面前的一座大山,高不可攀。核电站的“神经中枢”一直依赖进口,核电业主难以掌握商务谈判的主动权,项目工期不可控,运维成本居高不下,无法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指望国外厂商的技术转让不现实,核心技术只能自主掌握,才能打破制约我国核电发展的这一瓶颈,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是国之重器、国之利器,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必须依靠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核电DCS这一关键技术和设备必须靠自己研发,将核心技术和成果掌握在自己手里。
2005年,为了实现核电DCS的自主化、国产化,中国广核集团成立了专门从事核电DCS研制的企业——北京广利核系统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利核”)。从2007年至2015年,通过14台CPR1000核电机组的项目实施,实现了非核级DCS的自主化、国产化。2010年10月,在国家科技部、国家能源局、国家核安全局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广利核成功研制出我国首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级DCS平台——“和睦系统”,打破了国外在这一领域的垄断,实现了核电站“神经中枢”中国造,使我国成为全球少数几个掌握核级DCS技术的国家,挡在核电仪控人前面的最后一座山峰被攻克。
阳江核电站5号机组核级DCS
坚持创新驱动 勇走自主之路
作为核电站的关键成套装备,核级DCS的核心技术国外不可能转让,必须进行原始创新。广利核研发团队从最早的十多个人起步,一点点翻译,一点点消化国际多个权威组织的标准,通过对国内外不同标准的分析梳理,总结出最高设计标准和要求用在“和睦系统”研发上,得到国际原子能机构专家的认可,并作为良好实践进行推广。
通过承担国家863计划和科技重大专项中多个重要课题的研究,以及国家能源核电站数字化仪控系统研发中心的建设,广利核掌握了核级DCS研发的十大关键技术,并且攻克了平台产品化和投入工程应用遇到的多项技术难题,获得了100多项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在研发过程中,团队还与国家相关主管部门通力配合,根据自主研发中取得的一系列成果,逐步将国家及行业标准补充、完善,先后主持和参与编写国家及行业标准20个,为行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做出了积极贡献。
自主核级DCS平台“和睦系统”是一个通用的平台,不仅能够广泛应用于二代和二代改进型核电站,华龙一号、EPR等三代核电站和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而且能够应用于船舶、高铁、航空等其它有高可靠性控制要求的工业领域。
“和睦系统”技术先进,采用了全生命周期的可靠性设计,其质量控制、产品设计和制造严格遵循核安全法规及行业技术标准,接受国家核监管部门的全过程监督。2015年11月28日,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组织来自国内核电和自动化领域的多位专家,对“和睦系统”进行了平台鉴定,认为其技术成果属国内领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技术指标优于国外同类产品。
最为重要的是,“和睦系统”采用了自主设计的操作系统和通信网络,近100万行软件代码全部自主编写,并且设置了多层次的信息安全纵深防御体系,为核电站的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提供了进一步保障。这些都是国外同类产品无法媲美的。
通过工程应用推动产业发展
“和睦系统”诞生后,不仅成功应用到了大亚湾、秦山、岭澳等核电站的堆芯冷却监视系统改造等项目中,而且应用到阳江核电5、6号,红沿河核电5、6号,华龙一号示范工程防城港核电3、4号,田湾核电5、6号机组,以及石岛湾核电站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这9个新建核电项目中,实现了多种核电堆型的覆盖。它的研制和应用,不仅打破了国外对这一装备的长期垄断,实现了我国核电站DCS的全面国产化和自主化,带动了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而且保证了核电项目建设的工期和质量,有力支持了我国的核电发展。仅通过上述9个新建核电项目的应用,“和睦系统”就已为我国核电项目建设节省直接投资近30亿元人民币。
DCS历来是核电工程建设的关键路径,项目工期很难控制,一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如果晚发电一天,损失严重。广利核承担的核电DCS项目从未发生过工期延误事件,并且已具备为我国核电站提供全生命周期运维保障服务的能力。“和睦系统”实现应用之后,通过工期保证和运维保障为核电业主带来的间接经济效益亦非常可观。
目前,基于“和睦系统”的石岛湾核电站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阳江核电站5、6号机组核级DCS设备已分别于2016和2017年按期出厂,其余机组的核级DCS工程应用项目正在全力推进。阳江核电站5号机组已于2018年5月23日成功并网,7月12日投入商运。
此外,“和睦系统”已获得由中国船级社颁发的船用产品试验证书,证明可用于海上小堆及大船项目。未来,“和睦系统”将瞄准更多国内核电项目和其它有高可靠控制要求的应用领域,如航空航天、高铁、军工等,用自主的力量撑起产业发展和振兴的梦想。
广利核自主三代核电主控室
中国智造践行“一带一路”倡议
“和睦系统”自研发开始就遵循各国相关的标准及导则,并且先后邀请了德国TUV、ISTec等国际权威工业认证机构对其进行功能安全认证与独立第三方验证与确认。2016年7月,“和睦系统”通过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独立工程审评,拿到了进入国际市场的“入场券”。这些认证或评估活动的通过,为“和睦系统”进军国际市场拿到了通行证。特别是IAEA的独立工程审评,对于“和睦系统”加速通过其他国家核电监管机构的准入审查、参与国际核电项目竞标,具有重要意义。
除海外相关资质的取得,广利核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加快了国际合作和市场拓展的步伐,已与多家国际知名企业签署核电DCS合作协议或意向书,并基于“和睦系统”完成了阿尔及利亚某研究堆核级仪控的改造,目前设备已成功上电运行。
2015年10月21日,在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时任英国首相卡梅伦的见证下,中广核与法国电力集团在伦敦签订了英国核电项目投资协议,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落地英国。中广核通过华龙一号国内示范工程——防城港3、4号机组核电项目的实施,打造了中国核电行业自主技术和自主仪控装备结合的典范,并以此为参考项目,配合英国核能监管办公室和环境署开展英国通用设计审查,目标是将“和睦系统”应用到英国核电项目。
DCS的总承包能力和工程进度控制能力是国内外所有核电工程竞标必须考虑的核心因素。“和睦系统”首台套设备在实际应用中无工期延误的良好业绩,也是广利核“走出去”的又一个信心所在。接下来,“和睦系统”将围绕华龙一号技术目标出口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重点进行市场拓展,争取实现我国核电自主技术和装备共同“走出去”的目标。
自主之路,行来艰辛却利在长远。只有掌握关键技术、具备核心竞争力,才能更好地推动国内核电技术向前发展。改革开放40年,中国核电行业已经完成从学生到有竞争力的同行的角色转变。而今,曾经只能埋头苦学的我们已经具备抬头远眺的实力,中国核电技术和装备正通过国内规模化项目的建设与实践不断积淀起“走出去”的自信。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3月26日,中国广核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3月26日召开的第四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聘任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的议案》《关于聘任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的议案》和《关于聘任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的议案》。公司董事会同意继续聘任高立刚先
粤西核电运维产业学院27日在阳江技师学院挂牌成立。该学院为华南地区首个以核电运维人才培训为主的产业学院,由阳江核电、阳江技师学院、核电产业关联企业等9家单位共同打造,通过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共同推动核能行业人才。仪式上,9家单位共同签订三方校企合作协议。此次合作将围绕人才培养、产教协同
1月17日,广东省能源局发布关于纳入省级能源产业科技创新项目库管理项目的公示,文件显示,共计89个项目纳入省级能源产业科技创新项目库管理清单,光伏项目4个:1、高效稳定大面积钙钛矿及叠层太阳能电池的产业化技术攻关与应用示范2、高效稳定新型钙钛矿光伏研发与产业化项目3、基于高性价比薄膜电池
1月11日,中国广核集团暨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工作会议在深圳中广核大厦召开。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长利在大会上作题为《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全力攻坚十四五任务目标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清洁能源企业》的年度工作报告。杨长利指出,本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2025年1月6日,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信息公告,2024年1月至12月份,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运营管理的28台在运核电机组总发电量约为2421.81亿千瓦时,较去年增长6.08%,总上网电量约为2272.84亿千瓦时,较去年增长6.13%。中广核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电力保供工作的决策部署,深入
11月23日起,寒潮开始影响我国,雨雪、降温、大风组团来袭。中国广核集团制定今冬明春能源保供相关措施,保障各在运核电站、新能源场站安全稳定运行,电力稳定输出,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人民群众温暖过冬贡献力量。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按计划启动各项保障措施,加强保电值班值守和监测预警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广东省能源局、国家能源局南方监管局发布了关于2025年电力市场交易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提到,2025年广东电力市场规模约为6500亿千瓦时,包括直接参与市场交易电量和电网企业代理购电电量。关于用户侧:1.市场用户包括市场直接购电的用户(简称“市场购电用户”,下同)和电网
2024年1月至9月份,中广核在运核电站及境内外新能源场站累计上网电量约2654.0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74%。其中,在运核电机组总上网电量约1668.90亿千瓦时,境内600多个在运新能源项目总上网电量约635.64亿千瓦时,境外在运新能源项目总上网电量约349.5亿千瓦时。作为我国清洁能源发展的主力军,中广核
到核电站旅游将不再遥不可及!2024年8月7日,中国广核集团对外公布,全国首个核电工业旅游预约系统正式上线,中广核九大核电基地全面对外开放预约通道,普通公众可以选择感兴趣的核电基地和方便的日期预约前往。1987年8月7日,我国大陆首座大型商用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正式开工,2013年中广核将8月7
6月以来,全国多地迎来高温天气用电负荷快速增长,迎峰度夏进入重要时刻。作为大型清洁能源企业,中广核积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全力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各在运核电、新能源场站安全稳定运行,在建项目稳步推进建设。核电中广核各在运在建核电基地以安全生产为抓手,切实落实各项工作,确保机
2024年3月28日,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广核电力”或“公司”,香港联合交易所代号:1816.HK,深圳证券交易所代号:003816.SZ)召开2023年度业绩发布会。2023年中广核电力坚持高质量发展,严守核安全,保持稳健经营,经营业绩持续向好,年度上网电量达2141.46亿千瓦时,近80%的WANO(
AI技术的蓬勃发展引发了对算力的极致追求,进而推动电力需求急速飙升。国际能源署数据表明,ChatGPT响应一次查询所需的电力消耗量,约为谷歌搜索的10倍之多。迫切的电能需求使核能再一次迎来机遇,展现出新的发展潜力。其中,核能领域的新星——小型模块化反应堆(以下简称“小型堆”)尤其引人关注。
砥砺奋进的十年系列报道之二#x2014;#x2014;党建引领党建引领,阔步新篇。十载春华秋实,国家电投资产规模从7738亿元跃升至1.9万亿元,总装机容量突破2.7亿千瓦,清洁能源占比达73.08%,建成全球最大清洁能源企业,以实际行动践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征程中书写央
近日,全国各地迎来高温天气,能源保供进入关键期,中国广核集团作为能源央企,积极部署迎峰度夏相关工作,保障电力稳定供应。2025年上半年,中广核在运清洁能源项目累计上网电量约1861亿千瓦时,其中,在运核电机组总上网电量约1133.6亿千瓦时,境内在运新能源项目总上网电量约500亿千瓦时,境外在运
近日,哈电集团重装公司承制的2台三代核电CAP1000蒸汽发生器顺利完成交付,启运至我国南方某核电厂。此次交付的设备是重装公司成功制造的第5台和第6台三代核电CAP1000蒸汽发生器,标志着重装公司已具备三代核电CAP系列蒸汽发生器批量化制造的能力。此次装备交付引发广泛关注,央视频、河北日报等主流媒
7月14日10时26分,中广核广东陆丰核电6号机组穹顶成功吊装就位,标志着该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反应堆厂房成功封顶,工程建设正式由土建施工阶段全面转入设备安装阶段。核电站穹顶是反应堆厂房的关键安全屏障,对保证其结构完整性和密封性至关重要。陆丰核电6号机组穹顶整体呈双曲面壳体结构,由钢板
2025年6月29日至7月11日,国际原子能机构应中方邀请来华开展核与辐射安全监管领域综合监管评估(以下简称综合评估),高度肯定中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水平和成效,认定可在国际社会推广的多项良好实践和良好业绩,并于评估结束后举办联合新闻发布会。综合评估是国际原子能机构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同行评估之
2011年福岛核事故的爆发,让日本核电产业迎来转折,这场由地震海啸引发的灾难,让日本对核能的态度从依赖转向审慎。事故发生后,54座运行中的核反应堆几乎全部关停,核电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从30%骤降至接近零,政策层面也确立了“尽量减少”核能使用的导向。(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新媒”文/范珊珊)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介绍,“十四五”时期,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进展超过预期。“十四五”规划把创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加上大型LNG运输船全球领先;全球第一座第四代核电站石岛湾基地投入商业运行。“用能”更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介绍,“十四五”时期,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进展超过预期。“十四五”规划把创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加上大型LNG运输船全球领先;全球第一座第四代核电站石岛湾基地投入商业运行。“用能”更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7月9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表示,“十四五”时期,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进展超过预期。“用能”更加清洁,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历史性超过煤电,建成了全球最大清洁发电体系,我们每用3度电就有1度是绿电,这个比例还会
7月7日,《国资报告》刊发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党组署名文章《坚守初心四十载击鼓催征再出发》。《国资报告》荐语中国华能的40年,是从引进外资打破计划体制,到境外上市接轨国际规则,实现快速发展的40年,是从解决缺电困局,到科技创新引领能源革命的40年。这40年既浓缩着中国华能改革创新高质量发展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4年度中国电力市场发展报告。报告提出,各类经营主体数量稳步增加,市场参与度不断提升。2024年全国电力市场经营主体数量81.6万家,同比增长8.9%。其中,发电企业3.5万家,电力用户77.7万家,售电公司4409家。发电侧燃煤机组全部进入市场,超过半数的新
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的通知,其中提到,面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化发展、能源生产储运基础设施建设、储能系统及相关装备研究及产业化等方向计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1日,海南省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邀请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李璐,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二级巡视员崔柏,海南省交通运输厅安全总监、运输与物流管理处处长李丽,海南省生态环境厅应对气候变化与科技财务处二级调研员滕文亮出席,介绍《海南低碳岛
AI技术的蓬勃发展引发了对算力的极致追求,进而推动电力需求急速飙升。国际能源署数据表明,ChatGPT响应一次查询所需的电力消耗量,约为谷歌搜索的10倍之多。迫切的电能需求使核能再一次迎来机遇,展现出新的发展潜力。其中,核能领域的新星——小型模块化反应堆(以下简称“小型堆”)尤其引人关注。
7月14日,中核中原建设召开干部大会,会议由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兆瑞主持。会上,公司副总经理赵国兵宣布任职决定:卢远东同志任中核中原建设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刘兆瑞表示,此次干部调整是集团公司党组、中国核建党委从公司工作大局出发,对班子建设和未来改革发展的重视和关心,公司党委坚决拥
7月15日,国家电投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刘明胜在总部与中国一重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吕智强会谈,就进一步深化合作进行交流。中国一重集团党委常委、总会计师张文平,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张皓;国家电投集团党组成员、总会计师严航参加会谈。吕智强感谢国家电投集团长期以来给予中国一重的支持和帮助,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的通知(国市监计量发〔2025〕59号),其中提到,面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化发展、能源生产储运基础设
砥砺奋进的十年系列报道之二#x2014;#x2014;党建引领党建引领,阔步新篇。十载春华秋实,国家电投资产规模从7738亿元跃升至1.9万亿元,总装机容量突破2.7亿千瓦,清洁能源占比达73.08%,建成全球最大清洁能源企业,以实际行动践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征程中书写央
近日,国家电投集团召开7月份生产经营分析会,系统总结集团2025年上半年生产经营业绩,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不足,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国家电投集团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栗宝卿主持会议,董事、党组副书记徐树彪,集团领导陈海斌、高伯余、严航参加会议。会议指出,2025年上半年,国家电投集团生
近日,山东省青岛市人民政府印发《青岛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指出,积极稳妥发展非化石能源。积极布局海洋新能源,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即墨区海域集中开发海上风电,加快深远海海上风电项目和即墨区海上光伏项目建设,谋划储备远海漂浮式光伏
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支撑。国家电投集团成立之初,就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拥有火电、水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