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国网(苏州)城市能源研究院、国网能源研究院、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联合组成的研究团队尝试在国内首次对中国城市能源发展做出一个可能粗略但相对完整的素描画像。”10月18日上午,“一带一路”能源部长会议和国际能源变革论坛联合隆重开幕。“能源转型成果发布会”率先登场,发布了《中国可再生能源展望》、《青海9日100%清洁电力实践》、《中国城市能源报告(2018)-总体特征与样本发现》等六项成果。作为首个《中国城市能源报告》的成果发布人,国网(苏州)城市能源研究院院长、国网能源研究院副院长李伟阳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如此表示。
《中国城市能源报告(2018)-总体特征与样本发现》共58页,分三个部分、九个篇章。报告第一部分,希望通过回望历史和凝眸时代两个篇章,获取理解中国城市能源发展的历史视角与全球视野。第二部分,五个篇章,分别阐述了中国城市能源的总体特征、工业用能特征、建筑用能特征、交通用能特征,以及对40个样本城市的分析发现。第三部分,通过两个篇章分别阐述了中国城市能源面临的主要挑战和中国城市与能源协同发展方向。
报告用5个关注、36个发现、8个挑战、9个展望的新颖方式勾勒出了中国城市能源发展的“素描画像”。
一、城市能源总体画像
能源消费总量特征:两个高度集中。
我国能源消费高度集中于城市。中国城市能源消费总量占比达到85%,超过世界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城市能源消费高度集中特征明显。
能源消费空间分布高度集中。中国城市能源消费在空间分布上呈现明显的集聚特征,城市能源消费集中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数个区域中心城市,特别是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为代表的大型城市群能源消费高度集中。其中,2016年长三角 26 市土地面积约占全国的 2.2%、地区 GDP 约占全国的 18.5%、能源消费约占全国的 12.6%。相比而言,美国、欧洲的城市能源消费空间分布更加分散。
能源消费结构特征
煤炭和工业用能“两个高占比”特征显著。2016 年,我国城市能源终端消费结构中,煤炭占比 38.5%,成品油占比 25%,电力占比23.7%,天然气占比 7.6%,热力占比 5.2%,煤炭在终端能源结构中依然呈现高占比特征。并且,我国煤炭能源消费占比大大超过国际一流城市水平,其中香港终端能源消费煤炭占比 17.6%,东京终端能源消费煤炭占比 12%,巴黎、伦敦、新加坡的城市能源消费煤炭占比最高也仅在 1% 左右,煤炭消费微乎其微。
2016年,我国城市用能结构中,工业用能占比70.7%,建筑用能占比 18.6%,交通用能占比10.7%,工业用能在终端能源消费结构中占主导地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工业用能占比总体超过约 30 个百分点。
城市终端能源消费电气化保持较高水平。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例是衡量国家和城市终端能源消费结构和电气化程度的重要指标。2016 年,我国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 22%,超过世界平均水平3.5 个百分点,电能占城市终端能源消费比重 23.7%,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5.2 个百分点,城市能源消费电气化水平较高。但与巴黎、伦敦、东京、香港等一流城市相比,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其中巴黎终端能源消费占比为33.33%,伦敦为30.56%,东京为35.45%,香港为42.52%。
城市能源能效特征
城市能源能效总体水平提升迅速。1990 年至 2015 年,我国单位 GDP 能耗下降约 65%,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迅速缩小。1990年,我国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8倍,到2015年,我国单位GDP能耗下降至世界平均水平的1.4倍。
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城市综合能效水平存在显著差异。2017 年,我国单位 GDP 能耗最高城市能耗水平是单位 GDP 能耗最低城市的 6.6 倍。从典型城市的单位 GDP 能耗来看,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城市的能耗水平普遍高于处于后工业化阶段的城市,北京、广州、深圳等部分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的城市单位 GDP 能耗远低于中国平均水平,已与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水平相当。
城市能源供应特征
城市能源供应四面八方“远方来”特点明显。为了满足城市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包括煤炭、天然气在内的大部分一次能源和电力等都需要从资源集中地送往负荷中心,与国外城市相比,我国能源供应更多地需要“从远方来”。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已投运的特高压输电线路每年可使中东部地区减少燃煤近亿吨,惠及 16 个省近 9 亿人。
城市能源供应因地制宜“身边来”方兴未艾。截至2016 年年底,35kV 及以下电压等级接入分布式能源项目装机容量为 6587 万千瓦。其中,分布式光伏占比40%,小型水电占比29%,生物质能发电占比6%,分散式风电占比5%,分布式天然气发电占比2%,其余资源综合利用占比18%。
城市能源挑战特征
城市能源环境面临挑战更为严峻。根据2017年全国环境统计公报数据,当年338 个城市超过 70% 空气质量超标全年发生重度污染 2311 天次、严重污染 802 天次,平均超标天数78%。
城市能源治理面临挑战更为严峻。市场化程度、监管能力建设、信息贯通共享、公众参与度是我国城市能源治理面临的四大考验。首先,我国能源发展市场化程度不高,能源价格机制未能完全反映资源稀缺程度、供求关系和环境成本,价格机制不完善影响储能等新兴能源设施的利用,影响城市可再生能源发展和能源转型进程;其次,我国城市能源管理职能分散在不同管理部门,能源战略、能源规划、能源法规、能源开发、市场消费、节能管理、环境保护、新能源利用等多头管理,缺乏统筹,管理效率较低;再次,不同能源系统之间条线分割明显,信息收集、共享机制缺乏,综合能源利用受限,影响城市能源系统整体效率;最后,能源变革缺乏足够的公众参与度,需要加快建立有效的城市能源发展信息公开制度,充分利用公众智慧,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二、城市工业用能画像
工业用能总量特征
工业用能占比逐年下降,但始终是城市用能绝对主体。我国城市用能中,工业用能总量保持增长,但同期占比逐年下降。2012年至2016年,城市工业用能总量从24.7亿吨缓慢上升到26.2亿吨,同期占比从74.3%下降到70.7%。
工业用能结构特征
据《中国能源统计年鉴》数据分析,我国六大高耗能行业包括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力、煤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一直是工业用能的主体,占我国2016年工业用能的75.1%,占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50%。1995-2016 年,六大高耗能行业占我国工业用能的比重从66.2%上升至75.1%;自2000年超过70%以来,一直保持高位波动。
工业用能能效特征
部分工业产品能效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但多数工业产品能效对比国外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据我国2016年能耗水平与及国际先进水平测算,我国工业领域十个主要产品(钢铁、电解铝、水泥等)生产节能潜力超过1.9 亿吨标准煤。
不同城市工业用能占比、能效水平差异巨大,发展阶段性特征明显。以上海、苏州、洛阳三个工业城市为例,上海市工业产值排名全国首位,工业以高端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为主,单位GDP 能耗已低至0.42 吨标煤/ 万元,达到此类城市的最佳水平;苏州市工业处于由制造业为主向高端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转型阶段;洛阳市工业以传统产业为主,高新技术产业还处于布局阶段。
以北京、南京、兰州三个第三产业占比超过60%的城市为例,北京市工业淘汰高耗能产业,高占比高新技术产业使工业用能占全社会用能比重低至34.3%;南京市工业结构初步完成升级,产业以电子信息产业和石化产业为支柱,单位GDP 能耗为0.59 吨标煤/ 万元;兰州工业还处于高耗能阶段,重工业在工业能源消费中占比超过98%,单位GDP 能耗高达0.96 吨标煤/ 万元。
工业用能演进特征
产业结构升级是工业用能变革演进的内在驱动力。以北京市的工业能源消费结构变动为例,2006年,煤炭消费占比高达69.3%, 2016年,煤炭消费占比下降至仅为6.5%。同期,电力消费占比从2006年的12.4%,快速上升至2016年的46.6%。
三、城市建筑用能画像
建筑用能总量特征
建筑行业是我国能源消费的隐形主场。2016 年,我国建筑用能9.06 亿吨标准煤,虽然建筑用能直接占比为20%,但是,建筑在建设阶段消耗能源巨大,建筑用钢占我国钢材消费的比例超过50%,房屋水泥消费占总产量的60-70%。从全使用寿命周期来看,建筑行业相关能耗约占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一半。
建筑能源消耗仍处于持续增长期。2016 年,我国城市建筑总面积352.3 亿平方米,其中城镇居民建筑229.3 亿平方米,公共建筑 123.0 亿平方米。2011 年至 2016 年,我国城市建筑面积年均增长5.3%,其中城镇住宅年均增长3.8%,公共建筑平均年均增长 8.8%。城市化进程将持续推动我国建筑能耗保持长期增长态势。2016 年, 我国城市化率57.4%, 比2012 年提高了4.8 个百分点, 2020 年城市化率预计达到60%。建筑用电梯、空调等高耗能设备快速增加,以及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带来的生活用能需求强劲增长,也将持续推动我国建筑能耗保持长期增长态势。
建筑用能结构特征
降低公共建筑能耗是提升城市建筑能效的关键。公共建筑是城市建筑能效。2016年,公共建筑能耗总量是城镇居民建筑的1.06倍,但是公共建筑面积却仅为城镇居民建筑的50%,究其原因是由于公共建筑单位面积能耗大大高于居民建筑。据测算,公共建筑单位面积能耗30.2kg标准煤每平方米每年,是居民建筑单位面积能耗的2.3倍。公共建筑能耗主要包括空调用能、照明插座用能、办公用能、动力用能以及特殊用能等几个方面,其中又以建筑空调用能为主,占公共建筑总能耗的50%-70%。我国公共建筑多采用大玻璃幕墙等遮阳隔热性差材质,导致内部发热量大、空调期长等问题,造成公共建筑单位面积能耗大大超过居民建筑。
建筑用能演进特征
城市建筑与分布式光伏、光热、地热能利用相结合渐成趋势。目前,开发建筑屋顶、立面等城市空间进行分布式太阳能利用得到大幅推广,利用地热能为建筑供暖制冷也取得良好效果。2016 年新增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1GWp,新增分布式光伏发电量116 亿千瓦时。太阳能光热利用10 年平均增速17.8%,2016 年太阳能集热面积达到4.6 亿平方米,其中,城市集热利用面积3.4 亿平方米。2016 年我国城镇新增浅层地热能应用建筑达到4.78 亿平方米。
建筑用能管理特征
城市建筑能源管理总体仍处于重建设、轻运营状态。我国先后出台《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等建筑节能实施标准,对建筑建设阶段能源消耗进行控制。目前,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江苏、浙江、山东、深圳等地城市新建建筑中已开始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建筑运行阶段的能源管理也正在逐步开展,国家住建部在33 个省市(含计划单列市)开展能耗动态监测平台建设,“十二五”期间已经对9000 余栋建筑进行能耗动态监测。但是,从目前运行实际分析,能耗监测平台难以维系持续运行,能源数据统计质量缺乏保障,全面系统开展建筑节能困难。
四、城市交通用能画像
交通用能总量特征
我国城市交通用能总量逐年上升。我国城市交通用能由2012年的3.26亿吨标准煤,增长至2016年的3.97亿标准煤,在城市能源消费中的占比由2012年的9.8%上升至2016年的10.7%,增加近1个百分点。
私人汽车迅猛增长是城市交通用能增长的主要驱动力。2008-2016年,我国民用汽车保有量增长1.35亿辆,私人汽车贡献了其中的1.28亿辆,约占汽车保有量增长的94.8%。据估算,2012年-2015年城市交通用能增量中,私人汽车用能增量分别贡献了34.0%,43.2%,57.5%及42.3%。
交通用能结构特征
天然气、电力等清洁用能的比例升势初显。从2011年至2016年,交通领域中的天然气用能占比从2.0%提高至3.0%,提高1个百分点,电力用能占比从0.8%提高至0.9%,提高0.1个百分点。
电动汽车发展迅速,充电设施基础设施建设世界领先。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开始由导入期进入成长期。2017年,我国电动车销量77.70万辆,比2013年增加43倍,纯电动汽车保有量接近150万辆,其中纯电动乘用车保有量80.1万辆。2017年底,我国公共充电桩保有量达到21.4万根,私人充电桩数量23.2万根,车桩比达到3.8:1,充电设施建设运营数量全球第一。
交通用能能效特征
治理拥堵能耗对于提升城市交通用能能效不容忽视。2017年,我国26%的城市通勤高峰处于拥堵状态,55%的城市处于缓行状态。机动车低速条件下运行的单位里程能源消耗是正常行驶速度条件下的3倍以上,缓解和预防城市交通拥堵对控制城市能源消费总量具有重要意义。
提升公共交通出行率对于提升城市交通用能能效不容忽视。研究数据表明,城市公共交通的人均能源消耗约为私人小汽车的1/4。我国大部分城市居民出行的公交分担率处于10~30%之间,距离国际上公交分担率较高的城市50%~60%左右的水平有较大差距。按照目前我国城市用能结构及公交分担率估算,城市公交分担率每提升1%,可以降低城市能源消费量万分之七至万分之八。
40个样本城市画像
《中国城市能源报告(2018)》选取了40个城市作为研究样本。40个样本城市能源消费总量占全国城市能源消费总量的37.4%,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33%。样本城市涵盖不同行政级别,包含4个直辖市、11个副省级城市以及25个地级市;覆盖不同资源禀赋,9个城市属于资源型城市,31个属于普通型城市;覆盖不同发展阶段,15个城市处于工业化中期、14个城市处于工业化后期、11个城市处于后工业化阶段。
城市能源变革短期进展特征
样本城市能源变革均取得积极进展,但不同城市的变革速度与水平存在着不平衡。联合研究团队开发了专门的城市能源变革进展指数反映城市能源变革的进步程度,采用的指标体系包括能源基础设施、能源消费、能源供给、环境改善、能源结构、能源效率等方面共计34个指标。
用城市能源变革进展指数衡量2013年-2017年40个样本城市的能源变革进步程度,结果表明各个样本城市都取得不同程度的进展,40个样本城市整体衡量,年均增长6.8%。2013年-2017年,能源变革进展最显著样本城市五年累计增长73.3%。
城市能源基础设施提升明显,可再生能源发展爆发式增长。40个样本城市人均能源基础设施投入5年累计增长57%,节能环保预算支出占公共预算支出比例累计增长34%,城市供电可靠性、燃气普及率等方面能源变革成效显著。40个样本城市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总体呈爆发式增长,清洁能源在一次能源中占比均实现不同程度提升。
城市能源变革长期演进特征
工业化中期和后期城市具有更大节能潜力。2017年,处于后工业化时期的样本城市重点高耗能行业单位产值用能下降率在10%以内窄幅波动,表明城市主要用能消耗强度趋于稳定;处于工业化后期的样本城市重点高耗能行业单位产值用能下降率波动范围明显大于后工业化时期样本城市,处于工业化中期的样本城市波动最大,表明能源消耗具有更大下降空间。
后工业化城市能源与经济脱钩趋势显现。1995年-2016年,处于后工业化时期的样本城市北京能源消费总量和GDP总量增速逐渐趋缓,并且能源消费总量环比增速低于GDP环比增速、波动较小并趋于稳定,说明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存在“弱脱钩”特征。特别在2005年,北京的能源消费总量环比增速小于0,能源与经济的关系处于“强脱钩”状态。
城市能源变革动力特征
城市能源变革动力需要赋能。运用能源技术、能源政策、管理支撑等方面8 个指标对 40 个样本城市进行能源变革动力评价,北京、苏州等 4 个城市得分在 70-81 分之间, 15 个城市位于 60-70 分之间, 21 个城市的城市能源变革动力得分不足 60 分,超过半数。城市能源变革动力需要进一步培育,特别是在技术赋能、政策保障、管理创新方面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办函〔2024〕20号,《工作方案》指出:到2025年,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新建超低能耗、近零能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天津市发改委等10部门近日印发《天津市清洁生产推行工作方案(2023-2025年)》,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推动建筑用能电气化和低碳化。加强建筑垃圾源头管控,实施工程建设全过程绿色建造。全文如下:天津市清洁生产推行工作方案(2023-2025年)推行清洁生产是实现节能降碳减污增效的重
公共建筑体量和规模不断增大,能源消耗持续上升,从历年数据统计结果看,公共建筑的单位面积建筑能耗相当于居住建筑的5~10倍,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大背景下,公共建筑节能应该是一项长期的不间断的工作。《公共建筑用能监测系统50问》,从政策与标准、需求与管理、实施与技术等方面以问答的形式介绍
我们的地球“发烧了”,澳洲山火、南极高温……一系列“危险信号”敲响全球变暖警钟。为避免更多灾难的发生,节能减排已成为全球共识。建筑节能是节能减排的重要环节之一,但却常常被忽视。为此,本报推出“聚焦建筑节能系列”栏目,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主任江亿多角度阐述我
能源供给侧和消费侧的革命将对建筑用能方式带来变革,建筑的能源来源、用能种类以及供能系统方式都将出现巨大变化。从建筑能源来源来看,太阳能将成为其重要来源之一。目前,太阳能光伏电池成本大幅下降,光伏元件价格由本世纪初的50元/W降至不足2元/W。太阳能光伏电池平均年发电小时数为1200小时,投
按照国际经验和我国目前建筑用能水平发展预测,到2020年,我国建筑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比例将达到35%左右,超越工业用能,成为用能的第一领域。这说明建筑行业的节能效果仍有待改善,建筑节能行业还需进一步发展。建筑业发展及耗能2009-2014年,全国建筑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逐年增长,年增长率均维持在
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十二五上海市绿色建筑发展的回顾;第二部分是关于十三五上海市建筑用能情况的总体预测;第三部分是上海市十三五绿色建筑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举措。一十二五发展回顾十二五期间,上海市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也形成了规模化发展的态势。具体可以从五个方面来表现。[$NewPage$
日前,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与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三方签署《节能工作战略合作备忘录》,标志着三方在节能领域方面合作正式启动。通过签署《节能工作战略合作备忘录》,三方将共同推进浙江在配电网、市政交通、建筑用能、余热余压利用等领域的节能工作,加快合同能源管理等节能新机制的推广应用。国网浙江电力将依托国网电科院在一体化节能台区、节能配电变压器及能效综合管理系统等技术和产品优势,组织开展配电网等节能改造试点,并开展推广应用;同时充分发挥其节能服务体系优势,积极配合浙江省经信委组织开展余热余压利用等方面的工作,促进浙江节能产业加快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黄利斌16日表示,目前我国5G基站单站址能耗已比2019年商用初期降低20%以上,全国规划在建的大型以上数据中心平均设计电能利用比值已降到1.3。下一步,工信部将加快推动数字基础设施领域节能提效相关标准制修订,推动数据中心、5G等数字基础设施绿色发展。黄利斌是在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8月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其中提到,“十四五”期间,产业结构与用能结构优化取得积极进展,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建成一批绿色工厂和绿色工业园区,研发、示范、推广一批减排效果显著的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工艺装备产品,
“园区是开展综合智慧能源的主战场,我国70%的工业用能集中在工业园区,有大量的能源需求;工业园区的用户用能方式多元化,具备形成综合用能增值服务的条件。商业园区多集中在城市,能源品质要求较高,能源价格承受能力较强,可以探索能源全托管,半托管等商业模式,是综合能源项目较好的落脚点。”
2021年5月21日,为加快推进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编制好工业低碳行动方案,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在京召开工业低碳行动方案研讨会,听取有关方面对方案的意见和建议,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建材集团等18家单位的专家参加会议。
为进一步帮助重庆市工业企业降低能耗成本,推动节能新技术在我市工业企业中应用比例,提升工业用能水平,受市经济信息委委托,市能源监测中心于本月14日在重庆伊可莎大酒店举办了2018年第二期节能技术培训班。本次培训对象为渝东南、渝东北片区各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管理负责人,培训人次达70余人。2018年
推进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和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一个重要内容,针对可再生能源的推进政策频频出台。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表示,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是可再生能源发展关键,目前70%的能源是由工业企业消费,要转变能源消费结构,工业用能必须要做出转变。据了解,发改委日前发布政策,
按照国际经验和我国目前建筑用能水平发展预测,到2020年,我国建筑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比例将达到35%左右,超越工业用能,成为用能的第一领域。这说明建筑行业的节能效果仍有待改善,建筑节能行业还需进一步发展。建筑业发展及耗能2009-2014年,全国建筑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逐年增长,年增长率均维持在
·ABB作为能源转型变革的技术先行者,用创新赋能客户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创新的“源网荷储”精准调控技术,打造工业园区绿色微电网的示范·可扩展、可复制的解决方案帮助各行各业实现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8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全面展示了中国在能源转型领域取得的
“在未来的能源消费结构中,光伏之所以能有如此大的占比,离不开中国光伏企业不断以技术创新为驱动降低度电成本的努力。”8月8日,在浙江嘉兴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光伏绿色供应链大会上,隆基绿能副总裁李文学表示,以技术驱动产业创新升级发展,是中国光伏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永恒的主赛道。科技创新是穿越
“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是国家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之一。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推动传统能源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绿色能源,做强做大国家重要能源基地,是内蒙古发展的重中之重。作为我国“三北”核心区域之一,内蒙古以风资源可开发量14.6亿千瓦、占全国57%的第一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统揽国家安全和发展大局,创造性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十年来,大唐贵州发电有限公司新能源分公司(以下简称“新能源分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总书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以保障能源安全为首要
以更坚定的步伐推动能源变革——论深入贯彻落实2024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精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能源是“双碳”工作的主战场。2024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提出,必须以更加坚定的步伐推动能源变革,加快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实现“双碳”目标,必须做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这篇大文
11月5日-10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拉开帷幕。ABB电气以“深化可持续发展,共创低碳未来”为主题,通过实物展品和多媒体形式集中展示能源、工业、数据中心、建筑及交通五大代表性行业的创新解决方案和技术,用数字化和低碳化“双引擎”协同上下游生态伙伴共同实现未来可持续发
近日,由国家能源局、江苏省政府和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共同主办的2023年国际能源变革论坛在江苏省苏州市召开,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江苏省省长许昆林、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总干事拉·卡梅拉和联合国副秘书长阿里沙赫巴纳等出席论坛,金风科技作为清洁能源企业代表受邀参加论坛并参与到创新实践、绿色金融助
2023年9月5日至7日,由中国国家能源局、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3国际能源变革论坛”在江苏省苏州市盛大召开。三一重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一重能,688349.SH)副总经理、首席数字官彭旭受邀出席论坛及研讨会。“2023国际能源变革论坛”是2022年金砖国家领导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9月6日,2023国际能源变革论坛在江苏省苏州市隆重开幕。明阳智能受邀出席,并在“利益相关者对话——产业生态系统的变革之路:迈向清洁和繁荣的能源未来”环节,和与会嘉宾分享明阳的清洁能源解决方案,以及对于创新清洁能源造福人类美好生活的实践和思考。技术创新是新能源发展的
9月7日,能源安全与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山西省太原市召开。会议由山西省能源局、中煤集团、中国能源报、中国能源研究会主办,以“筑根基更清洁向智能”为主题,聚焦煤炭产业绿色、智能、安全发展,共同探讨煤炭绿色低碳发展路径,进一步夯实能源安全生产基础,为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借鉴
9月6日,由国家能源局、江苏省人民政府和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共同主办的2023年国际能源变革论坛在江苏省苏州市开幕。论坛以“合作共谋能源变革共建共享绿色未来”为主题。中国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江苏省人民政府省长许昆林、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总干事拉·卡梅拉和联合国副秘书长阿里沙赫巴纳等线上或线下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