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图2 纳米线的不同组合形式
图3 钨箔上核壳纳米线的制备工艺和结构表征
图4 具有快速锂离子扩散、有效电子传输以及锂离子脱出/嵌入期间应力松弛优异的多孔纳米线复合材料的示意图
图5 梯度静电纺丝和控制热解方法的示意图
图6 具有稳定框架、快速钠离子扩散和高电子传导性的K3V2(PO4)3/C纳米线束示意图
为了提高纳米线的储能性能,可基于原始纳米线构筑各种形貌和结构。纳米线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从单体纳米线的角度出发,可制备不同形状的纳米线,如多孔纳米线和核壳纳米线。此外,当以不同方式组合多个纳米线单体时,可以实现其立体化,例如纳米线阵列或网络。
通常,不同形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为了控制材料的形貌和结构,研究人员经过长期探索,开发了各种方法,包括水热反应、电解沉积、煅烧、静电纺丝、微乳液技术、模板法、化学气相沉积、气液固(VLS)生长策略等。用于制备可充电电池的纳米线的方法很多,可将其高度概括为:成核和生长、沉积、熔融铸造和静电纺丝等。事实上,为了制备可实际应用的理想纳米线产品,通常采用多种方法联合来合成或修饰具有特殊结构的纳米线。例如,水热反应合成样品后再煅烧是非常常见的。
在该综述中,作者以形貌特征对纳米线进行分类,并选择几个典型的工作来简要描述纳米线的制备方法、形貌和相应的表征。根据纳米线的形态和结构,这些纳米线可分为简单纳米线、核壳纳米线、分级/异质结构纳米线、多孔/介孔纳米线和中空纳米线(图1)。根据纳米线的不同组合形式,可分为纳米线阵列、纳米线网和纳米线束(图2)。
总的来说,均质单组分纳米线(简单纳米线)电极材料通常难以满足高性能要求。通过构建特殊的一维纳米结构,研究人员为纳米线提供了更大的接触面积和更高的稳定性。它体现了结合多种优势设计功能性一维纳米结构的重要性。核壳纳米线通过不同材料的组合可提供大表面积和更稳定的结构,提供连续的电子和离子传输通道。在分级/异质结构纳米线中,由体积变化引起的应变能量相对快速地释放,并且在电化学循环中具有良好的可逆性。多孔/介孔纳米线克服了部分电极材料的离子和电子传导性低以及体积能量密度低的限制。中空结构纳米线也称为纳米管,其中空空间可以负载其他活性材料,使其具有更好的电化学性能。纳米线阵列,纳米线网络和纳米线束巧妙结合纳米线单体,以进一步增强其整体电化学性能。
2.纳米线在储能中的应用
2.1纳米线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图7 石墨烯包覆的V3O7纳米线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图8 离子预嵌入的钒系纳米线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目前,可充电锂离子电池已成为大量电子产品的主要电源。正如大家所熟知的,1991年索尼公司开发出的第一款商用锂离子电池,开启了新的篇章。在该电池系统中,正极材料由钴酸锂制成,负极由焦炭制成。之后,研究人员一直在探索和优化电极材料。到目前为止,正极材料的主要研究对象有Li—M—O(M = V, Mo, Co, Mn)盐、聚阴离子盐、非金属元素(硫、硒、碘)等。负极材料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锂金属、碳材料、锂钛氧化物以及硅基材料等。与块体和微球等其他结构相比,纳米线更稳定,容量更大。纳米线在锂离子电池应用中的优势总结如下:1)纳米线为电子转移提供直接途径;2)纳米线提供更大的表面积,带来更大的电极-电解质接触面积和更短的充/放电时间;3)纳米线可以适应体积膨胀,抑制机械降解,延长循环寿命;4)纳米线具有优异的机械柔韧性和杨氏模量,对微柔性电子元件的制造具有重要意义。
2.2纳米线在钠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然而,由于锂资源有限,锂离子电池在未来的大规模储能系统中的应用不是最优的选择。钠元素的储量更丰富,比锂的成本更低,并且钠和锂离子在电池中具有类似的电化学过程。因此,钠离子电池被认为是锂离子电池的最佳替代品之一。然而,由于钠离子的半径比锂离子的半径大约70%,因此在充电和放电期间钠离子的扩散较为缓慢,导致了低扩散系数、大体积膨胀和差的循环性能。在这种情况下,具有易于释放应力和较短离子扩散距离的一维纳米结构对于制造快速和长寿命的钠离子电池至关重要。研究人员一直在寻找更可靠的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为了满足实际应用,钠离子电池电极需要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更好的倍率性能和更高的能量密度,重要的是增强离子扩散并减少电化学反应过程对电极晶体结构的影响。
2.3纳米线在锌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锂金属资源有限且昂贵,并且这些因素限制了锂离子电池的发展。锌具有低平衡电位和较高的过电势,并且是可以从水溶液中有效还原的所有元素中具有低标准电位的元素。在可以在水溶液中稳定的金属元素中,锌的能量也很高。同时,金属锌资源丰富、毒性低,易于处理。因此,廉价、高安全性、无环境污染的大功率二次锌离子电池是理想的绿色电池系统。最近,锌离子电池受到广泛关注。如能将一维纳米线的结构优势与锌离子电池结合起来,将有望使锌离子电池的性能更进一步,目前研究人员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2.4纳米线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图9 纳米线在柔性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举例①
图10 纳米线在柔性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举例②
超级电容器,也称为电化学电容器,是一种重要的储能装置,具有长循环寿命(> 105次循环),高功率密度(> 10 kW·kg-1)和高倍率容量,具有数秒内快速充/放电能力。在某些情况下,它可以与电池一起使用,甚至可以替换电池,因为与电池相比其具有更高的功率密度。用于超级电容器的纳米线电极材料可大致分为三类:碳基材料、导电聚合物材料和金属氧化物材料。近年,研究人员还开发了一些新型的一维纳米材料,如金属硫化物和氮化物纳米线以及上述材料的复合样品。
2.5纳米线电极的原位表征
图11 纳米线电极的原位表征技术
尽管为储能器件开发和改进了大量材料,但复杂的反应机理仍然给研究人员带来了挑战。对于金属离子电池,基本上已证实了三种机理,即嵌入、转化和合金化反应。对于电池中的电极材料,离子可以通过可逆晶格演化而可逆地嵌入和脱出。为了捕获该过程,一些原位表征方法可应用于对纳米线电极材料的深入研究,如原位XRD、TEM、Raman光谱等。简而言之,具有理想模型的纳米线可以很好地接入微电路,并确保单一材料的微结构和对晶格演变的高分辨率观察。
3.纳米线在储能器件中的研究方向展望
图12 纳米线在储能器件中的研究方向展望
3.1 反应机理的进一步探索
积极揭示纳米线用于储能的内部机理,包括离子嵌入/脱出、电子转移、材料应变、反应电位以及界面接触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多数电池和超级电容器在循环后存在容量衰减的问题,只有深入了解材料的机理并进行针对性的改进才能取得突破。研究人员应根据现有的测试方法优化其实验方案,例如一系列原位表征是探索机理的一种非常好的方法。与非原位检测相比,其可更直观地反映材料在充放电中的动态变化。例如,单根纳米线器件在这一方面具有优势,并且可用于监测电极反应和材料变化。
3.2 合成方法的突破
之前提到了一些新的合成方法,使得纳米线的形态和结构可调,并有助于提高储能性能。研究人员应结合化学、物理和材料科学的知识,深入研究微观过程和内部合成机理,以实现精确的设计。例如,仿生学是一个重要的方向:生物组织或分子可用作合成纳米线的模板,且生物酶也具有诱导和促进反应的作用。同时,为了在合成方法上取得突破,建议研究人员将新思路与传统合成方法有效结合,使合成纳米线具有更高的可行性、合适的成本和良好的性能。
3.3新材料与系统的设计
未来理想的电化学储能装置将具有更高的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更低的成本与更高的循环性能。在理解基本原理和性能的基础上,有必要设计和构建一些新型的一维纳米材料用于储能。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值模拟软件的发展,可利用大数据和其他手段协助新材料的设计,从而有效地节约资源。同时,为了在现有系统之外开发更好的系统,各种不同的金属离子电池,金属空气电池和混合超级电容器值得探索。涉及电解质的创新研究也值得讨论,例如,固态电解质电化学储能器件是非常有前景的研究方向之一。
3.4 微器件创新
一维纳米结构的优势决定了其将是开发新型柔性、透明、可穿戴设备的重要参与者。目前将能量存储装置小型化,将其与微/纳米传感器和能量转换装置结合起来,确保其安全性和可行性是研究的热门方向。新一代智能芯片器件需要更好的设计和制造方法,更先进的微/纳米处理技术和强大的环境兼容性。
【小结】
综上所述,作者讨论了电化学储能装置中的纳米线。纳米线根据不同的结构和组合可分为简单纳米线、核壳纳米线、分级/异质结构纳米线、多孔/介孔纳米线、中空纳米线以及纳米线阵列、纳米线网络和纳米线束。纳米线的各种形态已经在电化学能量存储装置中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之后,作者介绍了不同纳米线在锂离子、钠离子、锌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系统中的应用。此外,纳米线电极的原位表征是探究储能机理的重要手段。最后,作者对未来进一步探索基于纳米线的电化学能量存储提出了展望。
【通讯作者简介】
麦立强,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科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国际化示范学院国际事务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6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纳米科技”重点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2004年在武汉理工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随后在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王中林教授课题组、美国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Charles M. Lieber教授课题组、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杨培东教授课题组从事博士后、高级研究学者研究。长期从事纳米能源材料与器件研究,发表SCI论文290余篇,包括Nature及其子刊11篇,Chem. Rev. 1 篇,Adv. Mater. 14篇,J. Am. Chem. Soc. 2篇,Angew. Chem. Int. Ed.2篇,PNAS 2篇,Nano Lett.25篇,Joule2篇,Chem.1篇,Acc. Chem. Res. 1篇,Energy Environ. Sci. 1篇,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影响因子10.0以上的期刊发表论文90余篇。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课题,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30余项科研项目。获中国青年科技奖、光华工程科技奖(青年奖)、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奖(青年奖)、EEST2018Research Excellence Awards、Nano science Research Leader奖、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计划”、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并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Adv. Mater.客座编辑,Acc. Chem. Res.、Joule、ACS Energy Lett.、Adv. Electron. Mater.国际编委,Nano Res.编委。
徐林,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入选湖北省“青年百人”计划。2013年,获得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博士学位(师从麦立强教授、张清杰院士和Charles M. Lieber院士),2011-2013年在美国哈佛大学作为联合培养博士。博士毕业以后,先后在美国哈佛大学(2013-2016年)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2016-2017年)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纳米能源材料和纳米生物传感器研究,在Nature Nanotech., Nature Commun., Chem, Joule, PNAS, Chem. Rev., Acc. Chem. Res., Adv. Mater., Nano Lett.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论文被引用3500余次,7篇论文入选ESI 高被引论文。在分级纳米结构电化学储能材料方面的研究成果作为重要组成部分获得2014年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团队介绍】
武汉理工大学纳米重点实验室主要从事纳米能源材料与器件领域的研究,包括新能源材料、微纳器件、面向能源的生物纳电子界面等前沿方向。率先将纳米器件应用于电化学储能研究,重点开展了纳米电极材料可控生长、性能调控、器件组装、原位表征、电输运与储能等系统性的基础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国际认可的创新性成果。
课题组目前教师11名,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80余人。课题组学生被推荐到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牛津大学、杜克大学、佐治亚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等著名高校或科研机构读博或联合培养攻博。中科院院士赵东元教授作为课题组学术顾问,为课题组发展提供重要的指导和帮助。
课题组目前发表SCI论文290余篇,包括Nature 1篇、Nature Nanotechnol. 1篇、Chem. Rev. 1篇、Nature Commun. 9篇、Adv. Mater. 14篇、Nano Lett. 25篇、PNAS 2篇、J. Am. Chem. Soc. 2篇、Angew. Chem. Int. Ed. 2篇、Acc. Chem. Res. 1篇、Joule 2篇和Energy Environ. Sci. 1篇,ESI高被引论文50篇,ESI 0.1%热点论文9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72项。国际锂电池先驱M. Whittingham教授、第三世界科学院前院长C. Rao教授、无机纳米管奠基人R. Tenne教授等多位本领域国际权威学者对相关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课题组近年来主持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课题、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30余项科研项目。课题组主要成员获中国青年科技奖、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EEST2018 Research Excellence Awards,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特等奖(1届)、一等奖(2届)、二等奖(4届)等。
【相关优质文献推荐】
1. L. Mai, L. Xu, C. Han, X. Xu, Y. Luo, S. Zhao, Y. Zhao, Nano Lett. 2010, 10, 4750.
2. M. Yan, F. Wang, C. Han, X. Ma, X. Xu, Q. An, L. Xu, C. Niu, Y. Zhao, X. Tian, P. Hu, H. Wu, L. Mai, J. Am. Chem. Soc. 2013, 135, 18176.
3. C. Niu, J. Meng, X. Wang, C. Han, M. Yan, K. Zhao, X. Xu, W. Ren, Y. Zhao, L. Xu, Q. Zhang, D. Zhao, L. Mai, Nat. Commun. 2015, 6, 7402.
4. X. Wang, X. Xu, C. Niu, J. Meng, M. Huang, X. Liu, Z. Liu, L. Mai, Nano Lett. 2017, 17, 544.
5. L. Mai, J. Sheng, L. Xu, S. Tan, J. Meng, Acc. Chem. Res. 2018, 51,950.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5月6日,在新疆巴里坤县西部矿区,中煤华利宝翔能源有限公司“纸房一号矿井”建设项目举行开工仪式。纸房一号矿井位于巴里坤县城西北方向约170km处,地处新疆大型煤炭基地吐哈区。该区域是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的关键一环,也是国家规划建设的煤电基地、煤制油气战略基地,同时还是新疆“十四五”规划煤矿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南网储能公司电池储能系统仿真平台及预警报警系统设备采购项目中标结果公告发布(招标编号:CG0200022002005105)。涉及电池储能系统仿真平台、电池储能系统预警报警系统等。均由江苏费尔曼安全科技有限公司中得。
2025年5月7日-9日,德国慕尼黑国际太阳能技术博览会(IntersolarEurope)举行,瑞浦兰钧携392Ah全新储能电芯以及全场景储能解决方案亮相本次展会;5月7日上午,瑞浦兰钧海外首发新一代PowtrixTM6.26MWh储能系统,其中4h长时储能版本能效可达95%以上,行业领先;瑞浦兰钧坚守安全底线,储能系统大规模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南网储能公司2025年3月货物(直流系统及UPS馈线柜)招标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招标编号:CG0200022002022853)发布。公示开始时间:2025-05-08公示结束时间:2025-05-12
136号文(《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和394号文(《关于全面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犹如两道耀眼的闪电划破夜空,照亮了新能源全面入市的道路,吹响了新能源市场化改革的号角,标志着新能源电价机制从“计划电”向“市场电”迈出了最关键的两步,预示
5月7日,山东省发改委发布《山东省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山东省新能源机制电价竞价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山东省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表示,2025年5月31日前投产的存量新能源项目全电量参与市场交易后,机制电价水平按国家政策上限执行
当地时间5月7日,江苏林洋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林洋能源”)与国际领先的检测认证机构TÜV南德意志集团(以下简称“TÜV南德”)在德国慕尼黑太阳能光伏展会期间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双方在新能源领域的合作迈向新高度。TÜV南德商业产品部全球高级总裁WolfgangHübl先生与林洋能源高
当地时间5月7日,备受瞩目的IntersolarEurope2025在德国慕尼黑新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启幕。在本次汇聚全球顶尖能源企业的行业盛会上,林洋能源携创新成果惊艳亮相,通过全场景智慧能源解决方案的立体化展示,向世界展现中国企业在能源转型中的技术实力与战略担当。面对欧洲能源转型需求,林洋能源通过技术
4月30日下午,随着最后一车3B1主堆石料精准卸料到位,中国电建参与投资,中南院牵头实施联合体总承包,水电十局施工的云阳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大坝填筑工程实现重大节点——大坝主体填筑实现全面封顶。这一关键节点的实现,为电站下一步大坝蓄水验收揭开序幕,为首台机组按节点投运吹响“冲锋号”。云阳
当地时间5月7日,2025年德国慕尼黑光伏储能展览会(IntersolarEurope)在慕尼黑新国际展览中心盛大启幕。作为全球太阳能领域规模最大的顶级盛会,此次展会吸引了超3000家国际企业参展。首航新能源再启海外追光之旅,携重磅新品及全场景智慧光储解决方案闪耀亮相展会,与来自全球同行伙伴及客户共同探索全
当地时间5月7-9日,IntersolarEurope2025在德国慕尼黑盛大开幕,作为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光伏、储能专业展览交易会之一,展会吸引了海内外众多专业人士。正泰新能闪耀亮相,不仅带来了全新光伏组件解决方案,展会过程中还有很多精彩亮点,让我们一同回顾正泰新能首日的高光时刻。让世界共享光的价
当地时间5月7日,2025年德国慕尼黑光伏储能展览会(IntersolarEurope)在慕尼黑新国际展览中心盛大启幕。作为全球太阳能领域规模最大的顶级盛会,此次展会吸引了超3000家国际企业参展。首航新能源再启海外追光之旅,携重磅新品及全场景智慧光储解决方案闪耀亮相展会,与来自全球同行伙伴及客户共同探索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泰安市发展改革委多元化布局、一体化施策聚力打造千万千瓦级“储能之都”,市发展改革委聚力构建以抽水蓄能、盐穴储能和电化学储能为主,制氢储能和储热储冷为辅的多元储能体系,在建在运储能装机超500万千瓦,居全省首位;先后入选全省首批未来产业集群、支柱型雁阵集群、十强产业
关于举办工商业储能项目投融资、开发、建设、运营管理高级研修班(第四期)的通知2024年工商储项目投运规模达到3.74GW/8.2GWh,同比增速72%,持续保持高增态势,预计2025年工商储装机将达到12.5GWh。设备价格方面,一线品牌商工商储一体柜从2023年中近1.5元/Wh最终降至2025年初0.6-0.7元/Wh并趋于稳定
4月29日,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组织开展多元技术路线独立储能试点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冀发改能源[2025]526号)试点项目申报工作以科技赋能促进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组织遴选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重力、钠离子、钒液流、氢储能、固态电池、深地空间等多元储能技术路线或在安全性、大容量、长
进入2025年的短短4个月间,国家及地方层面接连发布多项新政,中国新能源产业迎来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政策风暴”,也加速推动储能行业从“政策驱动”迈向“市场驱动”转型。国家政策:强制配储终结,市场化机制确立此前在2025年2月,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发布“136号文”,明确不得将储能配置作为新能源项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7日,青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青岛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路径及政策研究竞争性磋商公告,预算金额64.8万元,重点围绕风电、光伏、氢能、储能、核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海洋能等新能源产业八大领域进行系统研究,形成《青岛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路径及政策研究》课题研究主报告,并围绕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7日,内蒙古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征集2025年度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的通知,征集范围包括高效储能、工业绿色微电网等可再生能源消纳技术。原文如下:关于征集2025年度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节能降碳技术装备的通知各盟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有关科研单位院所、行业协
5月7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深化地质工作改革创新,以高水平安全护航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情况。会上,山东省煤田地质局党委副书记张玉洪表示,山东省聚焦服务“双碳”战略,共建全省首个盐(矿)地下空间储能科研平台——盐(矿)地下空间储能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致力于盐腔探测
年初,136号文件的发布,曾让行业经历短暂的“情绪过山车”。起初,“强制配储”政策的叫停,让习惯了强配时代的从业者们一度感到前景黯淡。但很快,业内便敏锐捕捉到政策背后的深意#x2014;#x2014;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大幕正徐徐拉开。4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与国家能源局综合司联合发布《关于全面
日前,电池巨头松下宣布,计划关闭其太阳能及储能业务部门。松下在其网站上声明:“我们决定终止太阳能及储能业务线。这一调整使我们能够专注于具有最大战略影响力的领域。我们仍对太阳能及储能技术充满信心,并感谢支持这一旅程的合作伙伴和客户。”作为全球储能电池头部供应商之一,松下切入储能赛道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30日,孚能科技发布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其中提到,在全固态电池方面,公司硫化物及复合物路线均取得较大突破,其中硫化物全固态电池已进入产品产业化开发阶段,产品、工艺及生产设备均处于开发中。硫化物固态电池沿用公司完善的叠片软包电池的制备工艺及设备,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泰安市发展改革委多元化布局、一体化施策聚力打造千万千瓦级“储能之都”,市发展改革委聚力构建以抽水蓄能、盐穴储能和电化学储能为主,制氢储能和储热储冷为辅的多元储能体系,在建在运储能装机超500万千瓦,居全省首位;先后入选全省首批未来产业集群、支柱型雁阵集群、十强产业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国家能源局等五部门发布关于加强电化学储能安全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全文如下: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应急管理部办公厅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国家消防救援局办公室关于加强电化学储能安全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国能综通安全〔2025〕6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
近日,内蒙古库布齐沙漠鄂尔多斯中北部新能源基地项目整体接入系统方案研究(千万千瓦级新能源规划研究)招标公告发布。根据招标公告,内蒙古库布齐沙漠鄂尔多斯中北部新能源基地项目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库布齐沙漠地区,规划建设新能源1220万千瓦(其中光伏800万千瓦,风电400万千瓦,光热20万千瓦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中国能建浙江院以联合体形式中标化德县电网侧独立储能示范项目设计施工总承包工程,浙江院负责项目中的氢储能设计工作。该项目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规划建设一座总装机容量100兆瓦/400兆瓦时的新型集中式储能电站,采用“电化学储能+氢储能”双重储能方案。氢储能部分
据公开信息统计,4月,我国地面电站开工项目规模有2.89GW。1、大田脚光伏发电项目项目业主:华能集团规模:162.62MW4月15日,大田脚光伏发电项目开工,该项目位于凤山镇、勐佑镇交界区域,项目规划用地2601.93亩,额定容量130兆瓦,安装容量162.62兆瓦,采用585峰瓦的单晶硅双面双玻组件277983块,配置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6日,山西省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4年电力市场交易年报》,其中显示当前山西注册独立储能企业16家,在批发市场结算均价441.42元/兆瓦时,远远高于其他发电种类的结算价格。截至2024年底,山西电力交易平台在册经营主体20202家,其中直调发电企业627家,售电公司452家,电力用户19
近期,中国能建聚焦“创新、绿色、数智、融合”核心发展理念nbsp;国内市场开发火力全开连续中标、签约多个工程项目。1广东省面向多应用场景提升电网韧性综合储能示范项目中国能建广东院中标广东省面向多应用场景提升电网韧性的综合储能示范项目EPC总承包工程。该项目位于广州空港经济区南部白云片区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30日,高温超导储能装置在中山翠亨新区动工,预计预计今年11月份建成投入使用。据悉,该项目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性能高温超导材料及磁储能应用”在中山配套落地的示范工程项目。本次动工的高温超导储能装置示范工程项目坐落于翠亨新区马鞍岛110kV滨海变电站旁,由超导磁体、低
据北极星氢能网不完全统计,4月共计16个氢能项目传来消息,涉及氢能制储输用多个领域,详情如下:签约4月,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区)与江苏富仕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投资协议,建设绿氢智慧能源一体化示范项目。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15万吨绿氢、60万吨绿色甲醇和40万吨绿氨项目。据了解,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给电力系统带来了诸多挑战。储能作为一种能够实现电能时间维度转移的关键技术,对于提升电力系统的灵活性、稳定性和韧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随着电力市场改革的不断推进,储能参与电力市场交易成为其实现商业化运营的重要途径。因此,深入研究储能参
4月25日,浙江华昱欣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昱欣”)、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电力负荷管理室(以下简称“国网浙江营销服务中心”)、浙江华电器材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能源低碳研究所(以下简称“华电检测研究院”)正式签署技术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三方将在能源综合利用领域开展深度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