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1994年的《北京工业年鉴》,曾对北京的电力做过这样的描述:
建国45年来,北京电力建设尽管有了很大发展,但是仍然不能满足首都日益增长的用电需要。从70年代初期开始,华北电网持续缺电已20多年。北京缺电尤为严重。缺电的根本原因,是电力建设速度跟不上用电增长的速度。45年来,北京地区的装机容量增长36倍,发电量增长了85倍,而全市用电量却增长了295倍。因为缺电,制约了首都工农业发展,给人民生活带来了种种不便,更影响到首都的政治、国际形象。
历史发展到2018年,这一年的9月,北京举办了举世瞩目的“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这是中国在2018年举办的规模最大、出席的外国领导人最多的主场外交,电力保障重要客户达62户,保障范围中包含的架空输电线路就有1342.5公里、输电电缆929公里、变电站90座。
北京电力所经受的考验,远不止中非论坛。从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到2009年的国庆6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再到2014年的APEC领导人峰会,北京的电力事业,已经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大考,结果可谓“万无一失”。
盛事之外皆日常,电的考验,是无处不在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北京作为国际大都市的用电负荷在不断增加,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也要求电源结构不断向着清洁化的方向发展,电力事业的复杂程度与日俱增。2018年度夏期间,北京电网负荷连续4次创历史新高,8月3日最大负荷达到了创纪录的2356万千瓦。
电力安全,对于首都北京而言,有着特殊的含义。而电网安全的背后,是现代电力科技、尤其是智能技术的强大支撑,这正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北京电力事业发展的一条主线。
引领智能变革
2018年,北京渡过了一个不寻常的夏天,整个汛期全市平均降水479.6毫米,比常年同期多近两成,局地强降雨、冰雹、大风等强对流天气频发。此外,汛期的高温闷热天数也异常偏多,高温日是2001年以来同期最多的一年。
降低电网故障,保障特殊天气的电力供应,是现代电网的一项基本职能。但对于北京而言,做到这一点,却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北京是典型的城市受端电网,70%的电力靠京外输送,国网北京电力拥有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615座,输电线路8995公里、电缆1921公里。部分变电站和输电线路暴露在户外,有的线路要穿越山区和城乡结合部,运行环境复杂。从线路运行维护来看,在其他省市只要巡视就可完成的工作,在北京却往往需要投入几倍的人力和物力,尤其在重大活动保障期间,重点线路的每基塔下都需要专人值守。
借助科技的法宝,国网北京电力完成了这项“不可能的任务”。其开发的精准气象预警系统,覆盖到了北京地区500余座变电站及2万余座线路杆塔,可以精准到变电站和杆塔的气象分析,每10分钟更新一次气象实况和预报警信息。在7月15日至18日连续强降雨天气过程中,这套应用系统成功预测了积水、山洪、雷电34次,累计对213座变电站、571条输电线路发布预警。实现了由“严防死守”向“主动出击”、由“事后抢险”向“提前布防”、由“平均用力”向“灵活调度”的转变。
配电自动化等先进技术在更大范围内的应用,为电网的坚强运行、设备的精确运维提供了基础。2018年,国网北京电力建成了国内首套“一体双核”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纳入系统的22万台配电终端设备随时接受指令,如果某条供电线路发生故障,系统能够立即定位故障区段,通过秒级的运算过程,计算出最佳的解决方案并远程处理故障,最快可在0.3秒内恢复供电。相比过去人工排查的方式,效率提高了几十至上百倍。
实际上,早在上世纪90年代,北京电网就开始了智能化建设的探索,最开始是在电网输变电设备方面开发应用了调度自动化、输变电设备自动化系统。从2000年开始,北京电力开始提升配电网的智能化水平,陆续在配电网应用自动化设备,2016年制定了智能配电网建设三年发展战略。目前,北京的城市区域配电自动化已经实现了100%全覆盖,2018年年底前,将实现全市区域配电自动化覆盖率100%、功能投入率100%。
对于北京这样的大都市而言,在主干网架建设之外,配电的安全程度和智慧程度是更为艰巨的挑战,这不但关系到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也直接影响各类终端用户的用电感受。在国网北京电力副总经理刘润生看来,“一体双核”在整个配电自动化方面抓住了先机,为未来深层人工智能在配电领域的运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创造未来城市
近年来,北京的“大城市病”日益突出,城市体量的迅速膨胀伴随着人口的激增、产业的高度聚集和交通压力的陡增,与此同时,空气质量问题也成为众多北京居民心头一块挥之不去的隐忧,北京,正站在一个亟需转型的十字路口。
位于北京东部通州区的北京城市副中心,正是调整北京空间格局、治理大城市病、拓展发展新空间的一次尝试,也是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模式的先行试验,将充分体现北京“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要求。
示范性的项目需要示范性的电力配套工程,北京城市副中心的电网配套工程,正是北京在配电自动化方面的集大成之作,也是我国目前最先进的智能城市配电网。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国网北京电力提前完成了含主配网建设、电力迁改在内的全部配套电力设施建设任务,创新运用世界上最先进的“双花瓣”式配电网架结构,保证每个开关站有来自3个不同方向的电源,供电可靠率达到99.9999%,年均停电时间小于21秒,超过新加坡和巴黎,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未来城市不仅需要最高的标准、最优的质量,更需要突出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的思路,这正是副中心综合管廊的建设理念。这个综合管廊集合了水、热、电、气等多种市政管线,其中电力舱是其中的一个部分,其设计使用年限长达100年,配置了自主研发的世界首例电力管廊载人巡检设备,彻底解决抢修物资运输困难、电力舱人工巡检劳动强度大等问题;每条管廊均配置巡检及灭火机器人,巡检机器人具备红外测温、可见光视频实时监控、有毒气体超限报警等运行情况及环境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功能,全部自动化监测信息将实时回传至国网北京电力综合可视化平台上,实现工作人员异地在线监测,全面提升设备精益化管理水平。一系列高科技手段的开发及运用,使管廊中电缆设备运行的维护更加智能,极大地保障了该区域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
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设,只是北京转型的一个缩影,还有更多的变化正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出现在衣、食、住、行等百姓生活的各个领域。在出行方面,电动汽车正在迅速占领市场,在烹饪和取暖方面,用电也在逐步成为首选??电能替代,正是北京居民近年来在生活领域最为深刻的变化,也是北京的电力事业所面临的新挑战。以冬季取暖的“煤改电”为例,目前北京地区“煤改电”用户已经突破110万户,国网北京电力成为全市第二大供暖企业。2018年工程实施完毕后,每年可减少散烧燃煤47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235万吨、二氧化硫11.4万吨、氮氧化合物3.33万吨。
在这一变化中,智能科技也在发挥它不可替代的作用。实时跟踪主配网设备负荷变化趋势,及时采取方式调整、负荷倒路措施,确保设备负载合理可控;针对故障异常情况,及时采取远方遥控、分段试送等措施,确保全市人民安全可靠用电。
用电侧的智能化控制,是未来电网发展的方向。只有把配电自动化与用户的用电行为结合起来,实现电网的消费侧改革,让电力变成日常生活的智能配件,电网的智能化水平才能实现质的突破,实现从“智能”到“智慧”的飞跃。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由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建设的500千伏科学城变电站完成主控楼基础施工,全面转序进入主体钢结构施工阶段。一季度,该公司加快重点电网工程建设,按期复工63项工程,新开工6项输变电工程,建成投产2项输变电工程和6条输电线路迁改工程,同时推动500千伏房山变电站增容等12项工程取得立项核准。为了
3月26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北分部顺利完成北京首批新能源替代燃气发电交易,依托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优质风光资源,推动4.47亿千瓦时平价新能源电量入京。共有9家燃气电厂参与交易,其中,太阳宫、京丰等7家电厂已完成全年替代电量计划。这次交易提高了北京电网新能源发电占比,同时储备了燃气机组灵
受强冷空气影响,自2月6日起北京遭遇寒潮大风天气,北京市气象台接连发布低温蓝色预警和大风黄色预警信号。北京地区最低气温降至零下12℃左右,山区阵风最高达到10级以上。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积极应对,全力确保电力可靠供应和首都群众温暖度冬。截至2月8日,北京电网整体运行平稳,电力供应充足有序。
2024年12月20日,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年度计划的42项输变电工程全部建成投产,为首都市民温暖过冬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坚强保障。2024年,国网北京电力秉持“电等发展、适度充裕”理念,先后建成一批电网基建重点工程、民生工程,加快建设坚强韧性电网,推动北京电网向新型电力系统升级,持续提升保供
1月13日,随着北京220千伏孙城二线完成切改工作,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建设的中关村科技园区朝阳园电子城北区输电线路入地工程投运。工程共涉及3条220千伏线路、1条110千伏线路,是该公司2025年一季度按期投运的首个电网迁改工程。国网北京电力全力做好电网建设等要素保障,为全市重点项目落地和高精尖产
为迎战冬季用电高峰和可能到来的寒潮考验,多省电力企业在保障本地供应的同时,深挖省间余缺互济潜力,力保跨省跨区输电安全平稳。深挖余缺互济潜力近年来,“煤改电”清洁供暖工程带动北京市冬季用电增长。记者从国网北京电力调控中心了解到,2024至2025年度采暖季,北京电网最大负荷预计同比增长约8%
12月5日从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获悉,该公司2024年59项迎峰度冬重点电网工程已全部建成投产,为今冬明春市民可靠用电和温暖过冬提供更有力的保障。据预测,2024至2025年度采暖季,北京电网最大负荷预计同比增长8%,其中,采暖负荷占比近50%。59项工程既包括主网工程也包含配网工程,不仅提升了北京各区电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据国网北京电力调度控制中心预测,2024至2025年度采暖季,北京电网最大负荷预计同比增长8%,其中,采暖负荷占比近50%。据悉,国网北京电力全力推进59项迎峰度冬重点工程,近期220千伏姜庄湖变电站、220千伏西田各庄输变电工程陆续投运,同时2024年相应地对全市电力应急驻点布局进
(招标编号:CHDTDZ017/19-SJ-004)一、招标条件华电香河一期燃气能源站项目工程勘察设计招标项目已批准,招标人为华电香河能源有限公司,项目资金为自筹。本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现进行公开招标。二、项目规模和招标范围2.1项目概况:华电香河一期燃气能源站项目工程(以下简称“本项目”)总建设规模
输电业务的性质(来源:微信公众号“黄师傅说电”)本章所讨论的输电,专指那些将电源和负荷集中区域进行连接的大容量,长距离输电线路及配套工程,并不包含配电部分。输电线路连接不同电力节点,可输送转移电能,便于不同节点电源和用户进行电力交易。输电业务是一项自然垄断业务,所以需要政府监管,
9月10日,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建设的张家口坝上500千伏变电站及扩建工程投产。该工程能够满足585万千瓦新能源接入需求,将进一步提升张家口地区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比例。冀北电网又新增一条新能源外送大通道。回望75年的光辉历程,冀北电网从小到大、由弱变强,见证着电力工业的大发展,筑起了守护京畿
4月7日,在国网青海西宁供电公司供电服务指挥中心,配网自动化运维人员安晓婷使用青海首个智能配电网调度系统巡检平台,对配网调度系统进行全天候全面的智能监测,确保配网调度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这一成功运用也标志着西宁电网调度系统运维正式迈入智能化新阶段。据了解,配网调度系统是集配电网数据采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抓好“三农”工作,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当前,广西正以真抓实干的姿态,锚定农业现代化目标稳步前行。近日,笔者走访南宁宾阳、玉林博白等地发现,智能化、自动化设备广泛融入农业生产,车间育苗、自动喷灌、智慧种植等技术已在田间地头“扎根”,而支撑这些技术落地的关
4月17日,南网科技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其中指出,未来公司将实施“纵横战略”:纵向深耕低空经济领域,横向覆盖电网全场景作业,把机器人及无人机业务打造成新型电力系统的“智能管家”,推动能源电力产业向更高阶智能化阶段迈进,通过AI应用实现价值的全面提升。有投资者提问南网科技在储能方
为了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配电系统的构建,浙江省轨道交通和能源业联合会(筹)联合北极星电力网于2025年5月15日在浙江杭州举办“第五届智能配电网建设研讨会”。
在能源革命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智能配电网不仅是能源互联网的“神经末梢”,更是实现“双碳”战略、保障能源安全的核心基础,其建设水平将直接影响新型电力系统的经济性与稳定性。为了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配电系统的构建,浙江省轨道交通和能源业联合会(筹)联合北极星电力网于2025年5月1
4月7日,在国网青海西宁供电公司供电服务指挥中心,运维人员安晓婷通过刚投运的智能配电网调度系统巡检平台,对配网调度服务器、数据库、软件进程等进行“全身扫描”,确保配网安全稳定运行。该平台的投运标志着西宁电网调度系统运维正式迈入智能化新阶段。以往配网调度系统依赖人工巡检,工作人员需花
4月10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25年配网物资联合采购示范项目推荐的中标候选人公示。本次招标共8项物资,分别是10kV电力电缆(山东)、一二次融合成套环网箱(山东)、低压电力电缆(山东)、一二次融合成套柱上断路器(山东)、一二次融合成套环网箱(天津)、10kV电力电缆(重庆)、一二次融合成套柱上
想象一下,每一台空调、每一辆电动车、每一块屋顶光伏板都成为“微型电厂”,通过一位“超级中介”进行调节与负荷的巧妙组合。担当这一角色的虚拟电厂,作为电力系统的一种新模式,正越来越受到政策和市场的关注。近日,虚拟电厂首份国家级专项政策出炉。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进
4月12日,国家电网旗下上市公司国电南瑞和国网英大分别发布《关于控股股东筹划国有股份无偿划转暨控股股东拟发生变更的进展公告》和《关于国有股份无偿划转的提示性公告》等系列公告。根据公告信息:(1)国网电科院拟将其全资子公司南瑞集团持有的国电南瑞4,135,564,206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51.49%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江西省发改委下达2025年第一批省重点建设项目计划,涉及91个电力能源项目,整理如下:一、建成投产项目江西赣能上高2×1000MW清洁煤电项目国能神华九江电厂2×1000兆瓦二期扩建工程风电、光伏项目(9项)三峡新能源万安弹前01.03风电项目江西省彭泽县棉船风电项目时代绿能奉新县赤田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加快实施一批重点项目,推动‘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顺利收官”。一季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扛牢电力保供首要责任,加快电网投资建设,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推动各级电网协调发展。截至3月底,电网投资同比增长27.7%,创一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7日,河南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招商引资十条措施的通知。文件明确,加快推进增量配电网、绿色微电网建设,支持新型基础设施绿电直供,积极帮助企业通过电力交易申请绿色电力,力争为重点产业类项目配套绿电20%以上,降低企业综合用电成本。详情如下: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办
4月12日,国家电网旗下上市公司国电南瑞和国网英大分别发布《关于控股股东筹划国有股份无偿划转暨控股股东拟发生变更的进展公告》和《关于国有股份无偿划转的提示性公告》等系列公告。根据公告信息:(1)国网电科院拟将其全资子公司南瑞集团持有的国电南瑞4,135,564,206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51.49%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14日,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河北省电力护航经济发展十项措施的通知。文件明确,降低企业电费成本。帮助大型企业优选用电容量和基本电费计价方式,节约电费成本。基于用电大数据分析,指导企业通过调整生产时序、配置户用储能等方式错峰用电,享受峰谷电价红利;指
近日,华润电力、长峡电能、浙江新能、湖南红太阳、十一科技全国多岗招聘,北极星整理如下:华润电力云南公司统筹华润电力在滇所有业务,业务覆盖风、光、水、火、储等电源项目开发、建设、运营,以及综合能源服务,项目覆盖云南省多个地区。截至2024年底,公司正式员工200余人;并网装机容量112.83万千
日前,江西省自然资源厅正式核发闽赣背靠背联网工程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标志着该工程上报核准所需江西省内所有支持性文件已全部取齐。闽赣背靠背联网工程作为国家“十四五”规划现代能源体系建设的重要工程,对于推进江西、福建两省电力互联互济具有重要意义。工程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的取得,将为
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24年经济数据已陆续出炉:七成省份增速超过或持平于全国水平,经济大省挑大梁作用明显,前六个省份经济总量合计近60万亿元。春节假期后,多地召开“新春第一会”,释放出多重信息。瞄准高质量发展,各地在布局经济棋局上重点发力,重大项目、营商环境、新兴产业等关键词
2024年,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党组和辽宁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持续强化战略思维、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有力有效应对各种困难挑战,公司和电网高质量发展势头强劲,荣获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首战之年突出贡献企业称号。牢记初心
近日,江苏省南京市发展改革委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南京市主城区配电网高质量发展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这是江苏省首个主城区配电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年7月以来,南京供电公司贯彻落实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关于深化政企协同共同推进南京主城区供电可靠性再提升的工作要求,深入借鉴国
近日,随着最后一组示范区通过评估验收,标志着南方电网公司首批35个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全面建成!从地域上看,35个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分布于南方五省区;从应用场景上看,涵盖了超大型城市综合示范、新型城镇化电网、现代化农村电网、微能源网、大规模新能源并网、分布式新能源并网、虚拟电厂共7类;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向社会公开征求《关于深化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全面打造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到2029年,我国基本建成办电便捷化、供电高质化、用电绿色化、服务普惠化、监管协同化的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优势的
杭州数字化智能化低碳新型电力系统示范西子湖畔,烟柳画桥,写满悠久文化;运河款款,百舸争先,见证商业繁华;潮涌钱塘,浪若惊雷,带来奋进东风。杭州,这座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是浙江的经济、文化、科教中心。“宁肯电等发展,不要发展等电”的殷殷嘱托,为杭州电力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