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峥嵘四十载,川电竞风流。
(来源:《能源评论》杂志 作者:李轩仪)
40年前,四川还是一个用电需要外省“接济”的省份,缺电之严重居全国首位;40年后,四川成为全国最大的清洁能源基地,年输送能力达3000万千瓦左右,跨省输送电力能力居全国首位。
从“严重缺电”到“外送第一”,改革开放40年,四川电力工业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供电能力不断增强,电网规模不断壮大,联网范围不断扩大,电网电压等级不断提升,实现了从地方电网到枢纽电网的大跨越。
严重缺电的“黑历史”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中国电力工业体制进入改革探索时期。“六五”期间,四川电力工业系统开展企业全面整顿和经济体制改革,生产管理逐步走上正轨,但全省缺电状况十分严重。
四川省投产的装机容量仅为全国的1.43%,由于新建水电项目少,同期原供四川省的甘肃省碧口水电站30万千瓦不再主供四川,加上全省国民经济发展提速,电力供需矛盾日益突出。1985年,全省人均电量只有228度,为全国人均电量的一半;全省主电网强制拉闸限电线路达2万余条次,比1975年到1984年10年间拉闸限电次数总和还多。1987年12月,全省日缺电3100万度,缺额高达45%以上。
电力供应严重不足,电网网架建设也十分薄弱,整个四川省仅有220千伏变电站4座,配网线路1万多千米。
由于缺电严重,当时四川省每年都会召开两次分电会。会议聚集各地市州分管工业的副市长、专员和各电业局局长一起讨论用电指标分配问题,这其中既要分电力,又要分电量,每一项都会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三位。电是勉强分到了,但是依旧不够用,各家为了多分一些电经常争得面红耳赤,分电会议免不了成为一场“吵架会”。
“西电东送”让梦想照进现实
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西南电力指挥部根据中国能源资源分布情况就提出了“西电东送、北煤南运”的主张。规划四川省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这三江作为全国“西电东送”的主要基地。
为扭转四川省缺电的局面,四川电力主管部门开始了进一步开发水电资源的思考。1983年10月,西南电管局最早向国家水电部汇报“西电东送”的设想和方案。1989年4月至5月,四川省人民政府邀请国内水电、水利、交通、生态等方面专家60余人,历时40天,途经10个地市州,行程近6000公里,对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以及岷江、嘉陵江流域水电资源进行实地考察(简称“三江”考察)。5月22日,四川省政府在成都金牛宾馆举行“三江”水电综合考察论证会,专家学者们向与会者、向四川人民提交此次三江考察报告。同年12月12日,四川省人民政府以开发“三江”水能资源,带动全川经济振兴为主旨,在北京东郊民巷全国新闻工作协会的新闻发布厅举行“三江”水电综合考察汇报会。时任省长马麟副宣告:“三江”水能资源全面开发之时,就是四川经济全面振兴之日。
1998年,四川结束了长达26年的缺电历史,电力出现相对富余。1998年8月,二滩500千伏输变电一期工程正式并网运行,四川省超高压输电网形成,二滩水电站首台55万千瓦发电机组正式并网发电。
“九五”期间,四川全省电力项目总投资达560亿元,净增发电装机容量784.18万千瓦,先后建成二滩水电站330万千瓦、宝珠寺水电站70万千瓦、广安发电厂60万千瓦等一批大中型水、火电项目,装机容量比“八五”期末增长84.74%,平均增长17%,是四川省电力工业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时期。
由缺电大省到出现电力富余,四川扭转了一直以来的“缺电”形象,但要实现“川电东送”还差一个机遇。
1999年6月,江泽民总书记在西部考察时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构想。同年9月,十五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国家要实施“西部大开发”和“西电东送”战略。2000年1月22日,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初步设想,确立了在能源领域的两项重点工作:一是“西气东输”,二是“西电东送”。
随后,在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的国家计委《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初步设想的报告》中,做出了要积极发展水电、统筹考虑“西电东送”的安排。发展水电产业、实施“川电东送”正式被列为西部大开发战略五大基础产业之首。
2001年6月7日,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发发布《关于加快水电支柱产业发展的意见》。从此,借助政策东风,四川逐步将“西电东送”的宏伟蓝图,由图纸文字转为现实,也一步步将四川打造成清洁能源大省。
打造清洁能源大省
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的《长江经济带发展指导意见》中,提出“以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等为重点,加快水电基地和送出通道建设,扩大向下游地区送电规模”。
在此背景下,四川先后出台《贯彻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指导意见的实施意见》、《关于推动我四川省水电科学开发的指导意见》,意图打造“全国最大的清洁能源基地”。
同年12月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四川省水电科学开发的指导意见》,提出四川省将按照“流域化、基地化、集群化”的总体思路,加快建设水电基地,形成“三江七片两线”的水电基地基本格局。2020年达到9000万~9500万千瓦,建成全国重要的水电基地。
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加之国家政策和地方政府的加持,四川外送清洁能源电量一路攀升。
2014年,四川外送水电电量首次突破千亿大关,累计达1116亿千瓦时,较2013年增长62%,创历史新高。
2017年,四川外送水电达1389亿千瓦时,再创历史新高。1389亿千瓦时清洁水电外送意味着什么?相当于节约标煤4800多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过1.28亿吨、二氧化硫约120万吨,为打赢“蓝天保卫战”和雾霾治理工作贡献了四川力量。“十二五”以来,四川累计外送电量6211亿千瓦时,直接带来经济值467亿元,税收82亿元。
外送清洁电量的一路攀升,背后是坚强电网的支撑。如今,“西电东送”工程的南中北三线通道中,中线将三峡和金沙江干支流水电经由四川、重庆等省市向华中、华东电网输电。±800千伏锦苏、向上、溪浙三大特高压直流工程承担着锦屏、向家坝、溪洛渡等大型水电基地清洁能源送往华东负荷中心的重要任务,输送电能占华东地区总负荷的10%。
川渝电网第三通道是“十三五”期间四川的首条水电外送通道。2018年6月27日零时,川渝第三通道连续安全运行一周年,已累计向重庆输送电能 101.4884亿千瓦时,日均超过0.2781 亿千瓦时,消除了川渝电网电力交换“卡脖子”状况,在四川清洁能源优化配置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四川电网是国家电网系统规模最大、运行最复杂的省级枢纽电网。在省内,500千伏主网覆盖全省各市(州),负荷中心形成梯格型双环网,线路长度和变电容量分别位居国家电网系统第一和第二;与省外,通过8条超高压交流,4条特(超)高压直流线路与华东、华中、西北、西藏等电网相联,年输送能力达3000万千瓦左右,跨省电力输送能力居全国第一。
“十三五”时期,四川将建成的水电装机约1500万千瓦,通过大电网、大市场、大平台发挥作用,进一步促进四川水电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为四川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提供绿色、经济、安全、可靠的电力能源支撑。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随着户用光伏市场的发展节奏逐渐放缓,众多经销商开始积极探寻新的业务增长点,阳台光伏这一新兴领域由此进入了大家的视野。国内的阳台光伏市场已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呈现出加速崛起的态势。那么,这一市场具有哪些特点呢?商用场景为主,大功率需求显著从已安装的一些项目来看,国内阳台光伏的主要应
当前,我国现有工业园区数量超1.5万个,国家级和省级园区超过2500个,贡献了全国工业产值的50%以上,碳排放量占全国总量的30%以上。作为产业聚集的载体,零碳园区对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实现有着重要意义。7月8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明确
作者:刘佳辉卞伟翔李大伟单位:上海理工大学引用本文:刘佳辉,卞伟翔,李大伟.锂电池石墨复合电极力-电耦合性能原位测量分析[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6):2240-2247.DOI:10.19799/j.cnki.2095-4239.2024.1149本文亮点:1.使用石墨电极来进行原位测量实验设计与分析,开发原位测量手段对复合石墨电极
受持续高温天气影响,重庆市用电需求激增。记者从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获悉,截至7月17日中午,重庆电网负荷攀升至2852万千瓦,创历史新高。面对严峻的保供形势,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全力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公司实施24小时不间断监控,依托电力大数据提前分析负荷特性,结合气象信息开
7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胡文辉、国家知识产权局战略规划司司长梁心新、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司长王培章介绍“十四五”时期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新进展新成效,并答记者问。其中提到,
日前,中信博与上海电气正式签署沙特Sadawi光伏项目合作订单,项目容量2.3GW。上海电气电站工程公司总经理裘名华,中信博董事长蔡浩、高级副总裁周石俊等共同见证签约,上海电气电站工程公司沙特分公司总经理刘又旸、中信博中国区总裁郭菲分别代表双方签署协议。双方将强强联手,为沙特能源结构转型注
在“双碳”目标深入推进的当下,建筑光伏一体化(BIPV)凭借其多元场景、经济性与建筑美学的融合优势,正迎来加速普及期。与此同时,家庭用户对清洁能源的需求日益高涨,“自发自用”模式带来的可观经济回报,更使得户用分布式光伏产品的价值日益凸显。值此背景下,天合富家智慧能源2.0时代BIPV新品—
7月15日晚,国务院总理李强与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共同出席第八届中澳工商界首席执行官圆桌会议。会议聚焦中澳经贸合作新机遇,特别是在绿色经济、清洁能源、产业协同等领域的深入合作。金风科技董事长武钢受邀出席,与中澳两国近30位工商界领袖就未来合作进行了充分交流与探讨。两
7月16日,河北省工信厅发布关于《河北省先进制造业发展促进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告。文件指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推行工业节能节水,加强再生资源循环利用,推进光伏组件、风电机组叶片、废旧动力电池等新型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推动园区循环化改造
跨电网经营区交易机制的完善,为应对度夏保供挑战提供了坚实支撑。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交易机制的建立,意味着在两个电网分别组织电力交易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覆盖全国范围的“网上电力商城”。面对长三角、大湾区等经济活跃地区日益增长的绿色用能需求,跨区域交易机制也在积极发力。目前正组织多方向
7月16日,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刘伟平在《学习时报》发表署名文章指出,新征程上,三峡集团将聚焦大水电、新能源、生态环保等核心业务,打造行业标杆;将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加快培育和壮大新质生产力;将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系统整合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推动
广东灵活调节能力现状及提升路径分析——《新型电力系统下广东灵活调节能力分析及提升举措》摘编王雪辰/整理(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进程中,电力系统的运行特性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导致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需求急剧攀升,传统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能
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了解到,7月16日中午12时40分许,浙江全社会用电负荷达到1.26亿千瓦,创历史新高。目前,全省电力供应平稳有序。出梅后,高温无缝衔接。在经济企稳向好等因素共同影响下,浙江全省用电需求迎来快速、大幅增长。截至7月16日,今夏浙江已经28天用电负荷超过1亿千瓦,浙江电网正
随着云南新能源大规模持续投产、并网规模不断增加,今年,南方电网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首次带着超6600万千瓦的新能源(占比41%)装机入汛。预计度夏期间云南省内最高负荷约3700万千瓦,“西电东送”预计超过3300万千瓦,送境外40万千瓦,电力电量供应充裕。云南水电大发,潮流大方式、远距离传输,对
7月8日1时03分,极I高端换流器送电成功,±800千伏苏州换流站主控室内响起一阵欢呼——至此,这场历时5天、关乎苏州近五分之一电力供应的特高压“心脏”手术,在高温与时间的双重压力下,终以“零缺陷”画上句号。在抢修的战场上,工作人员安全帽下流淌的汗水生动地诠释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
近日,四川省港航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布七星关2×66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第一次公示,七星关2×66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发电项目拟建设2×66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按超低排放标准配套建设高效的除尘、脱硝、脱硫设施。详情如下:七星关2×66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发电项目环
电力工业关系国计民生,电力行业统计分析是监测电力工业发展的重要工作。其中,电力生产消费统计数据不仅反映电力需求和供应情况本身,也反映电力供需平衡的基本状态,结合历史统计数据还能反映电力供需波动变化的总体趋势。同时,分行业的用电需求及其变化情况,在反映各行业用电需求的同时也反映行业
截至今年6月30日,上半年南方电网西电东送电量达1024亿千瓦时,达到“十四五”以来同期最好水平,同比增长10.2%,有力支撑了南方五省区保供应和促消纳,为南方电网公司实现“十四五”规划决胜收官、“十五五”良好开局夯实基础。今年4月,南网超高压公司抓住去冬今春检修窗口期,高效统筹内外部资源,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正式批复《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在该机制框架下,广州电力交易中心与北京电力交易中心联合组织,成功达成南方送华东7至9月电力互济交易,成为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一次跨经营区市场化电力交易。自7月1日起至9月15日,超20亿度来自广东、广西、云南的
热浪席卷,电力迎峰度夏保供战已全面打响。截至7月9日17时,南方电网最高电力负荷达2.52亿千瓦。南方电网公司坚决扛牢电力保供政治责任,从智能调度、运行管理、市场化改革、应急抢修等方面,抓实迎峰度夏保供电措施,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全力打赢这场关乎经济发展、关乎民生福祉的电
7月11日,南方电网公司召开2025年年中工作会议。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围绕“决胜十四五、准备十五五”,全面梳理公司“十四五”以来的奋斗历程,号召全体干部职工砥砺前行、不负韶华,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7月7日至2025年7月11日一周电力项目:涉及火电、水电、核电项目的核准、开工、并网等。火电项目我国在建最大火电厂新机组投产7月6日,国家能源集团浙江公司北仑电厂首台8号机组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该厂以“火风光储”总装机6400兆瓦,为迎峰度夏期间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7月14日至2025年7月18日一周火电项目,涉及项目的核准、开工、投运等。宁夏固原彭阳2x660MW机组工程获批开工近日,固原彭阳2×660MW机组工程项目的初步设计及开工申请已获正式批复。这一重要进展标志着宁夏能源重大项目建设实现了关键跨越,意味着项目从前期精心规划的蓝图正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7月14日至2025年7月18日一周电力项目:涉及火电、水电、核电项目的核准、开工、并网等。火电项目宁夏固原彭阳2x660MW机组工程获批开工近日,固原彭阳2×660MW机组工程项目的初步设计及开工申请已获正式批复。这一重要进展标志着宁夏能源重大项目建设实现了关键跨越,意味着项
7月17日日,四川省遂宁安居化工园智慧化改造及近零碳排放项目勘察设计招标公告发布。公告显示,项目总投资2.34亿,项目规模为园区危化专用停车场扩容升级建设,占地约60亩,配套相关设施设备等附属设施;建设化工园智能化安全管控体系一套、减污降碳协同治理体系一套、应急消防与危化品处置站一座、减
6月30日,四川省生态环境厅、自然资源厅、住房城乡建设厅等12部门联合印发首个跨区域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四川省青藏高原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2025-2035年)》。详情如下:关于印发《四川省青藏高原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2025—2035年)》的通知省直相关部门,成都市、德阳市、绵阳市、广元市、雅安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31个地方2025年6月的发电量数据,包括火电、水电、核电、风电、光伏。1、北京市2025年6月,北京市总发电量34.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6%;其中,火电发电量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水力发电量1.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9.6%;风力发电量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9%;太阳能发电量0.26
7月17日,中核集团首家“工匠学院”授牌仪式在广元中核职业技术学院(四川核工业技师学院)(以下简称“中核职院”)成功举办。中核集团党组副书记、董事刘建平,广元市委常委、副市长魏大勇等共同为中核集团首家“工匠学院”授牌。魏大勇表示,希望中核职院以此次授牌为契机,充分发挥学校独特优势,
7月17日,四川省公共资源交易信息网发布《小金县生活垃圾综合处置技改工程(项目名称)勘察设计招标公告》。公告显示,该技改工程拟更新小金县生活垃圾焚烧厂设备,2x30t/d生活垃圾热解气化生产线进行更换,采用炉排炉处理方式,提升改造焚烧烟气净化设备,完善配套相关设施。项目招标单位为小金县住房和
近日,由东方电气集团所属东方研究院牵头、东成研究院主要承担的四川省能源装备数智化技术创新中心正式通过四川省科技厅批复建设,是四川省首批布局的10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之一。四川省能源装备数智化技术创新中心,瞄准能源装备行业的“卡脖子”问题,以高价值应用场景为牵引,深度融合人工智能与数字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6月火电项目动态,共54个项目取得重要进展。本月,共有6×1000+2×660MW项目核准,4个项目开工,6个项目并网,9个项目机组投产。江苏省核准了3个煤电项目,四川省核准一个煤电项目。位于江苏扬州的国信扬电三期2×100万千瓦扩建项目将建设2台100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
7月13日,四川达州燃气电站二期工程3号机组燃机首次点火定速一次成功。标志着该工程首台机组主设备热态调试全面启动,为3号机组后续整组启动、并网投产奠定了坚实基础。达州气电二期工程是四川省2025年重点能源建设项目,规划建设两台740兆瓦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项目建成投运后,将有效保障区域
7月14日,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超低排放技术改造项目设计施工总承包招标公告发布。公告显示,本项目总投资约为4771万元,其中建筑安装工程费4487.62万元。拟对资中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理能力600吨/日)进行设施设备更新,其中更新烟气处理设施1套,更换除尘器布袋设施1套。投标文件递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