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峥嵘四十载,川电竞风流。
40年前,四川还是一个用电需要外省“接济”的省份,缺电之严重居全国首位;40年后,四川成为全国最大的清洁能源基地,年输送能力达3000万千瓦左右,跨省输送电力能力居全国首位。
从“严重缺电”到“外送第一”,改革开放40年,四川电力工业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供电能力不断增强,电网规模不断壮大,联网范围不断扩大,电网电压等级不断提升,实现了从地方电网到枢纽电网的大跨越。
严重缺电的“黑历史”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中国电力工业体制进入改革探索时期。“六五”期间,四川电力工业系统开展企业全面整顿和经济体制改革,生产管理逐步走上正轨,但全省缺电状况十分严重。
四川省投产的装机容量仅为全国的1.43%,由于新建水电项目少,同期原供四川省的甘肃省碧口水电站30万千瓦不再主供四川,加上全省国民经济发展提速,电力供需矛盾日益突出。1985年,全省人均电量只有228度,为全国人均电量的一半;全省主电网强制拉闸限电线路达2万余条次,比1975年到1984年10年间拉闸限电次数总和还多。1987年12月,全省日缺电3100万度,缺额高达45%以上。
电力供应严重不足,电网网架建设也十分薄弱,整个四川省仅有220千伏变电站4座,配网线路1万多千米。
由于缺电严重,当时四川省每年都会召开两次分电会。会议聚集各地市州分管工业的副市长、专员和各电业局局长一起讨论用电指标分配问题,这其中既要分电力,又要分电量,每一项都会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三位。电是勉强分到了,但是依旧不够用,各家为了多分一些电经常争得面红耳赤,分电会议免不了成为一场“吵架会”。
“西电东送”让梦想照进现实
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西南电力指挥部根据中国能源资源分布情况就提出了“西电东送、北煤南运”的主张。规划四川省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这三江作为全国“西电东送”的主要基地。
为扭转四川省缺电的局面,四川电力主管部门开始了进一步开发水电资源的思考。1983年10月,西南电管局最早向国家水电部汇报“西电东送”的设想和方案。1989年4月至5月,四川省人民政府邀请国内水电、水利、交通、生态等方面专家60余人,历时40天,途经10个地市州,行程近6000公里,对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以及岷江、嘉陵江流域水电资源进行实地考察(简称“三江”考察)。5月22日,四川省政府在成都金牛宾馆举行“三江”水电综合考察论证会,专家学者们向与会者、向四川人民提交此次三江考察报告。同年12月12日,四川省人民政府以开发“三江”水能资源,带动全川经济振兴为主旨,在北京东郊民巷全国新闻工作协会的新闻发布厅举行“三江”水电综合考察汇报会。时任省长马麟副宣告:“三江”水能资源全面开发之时,就是四川经济全面振兴之日。
1998年,四川结束了长达26年的缺电历史,电力出现相对富余。1998年8月,二滩500千伏输变电一期工程正式并网运行,四川省超高压输电网形成,二滩水电站首台55万千瓦发电机组正式并网发电。
“九五”期间,四川全省电力项目总投资达560亿元,净增发电装机容量784.18万千瓦,先后建成二滩水电站330万千瓦、宝珠寺水电站70万千瓦、广安发电厂60万千瓦等一批大中型水、火电项目,装机容量比“八五”期末增长84.74%,平均增长17%,是四川省电力工业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时期。
由缺电大省到出现电力富余,四川扭转了一直以来的“缺电”形象,但要实现“川电东送”还差一个机遇。
1999年6月,江泽民总书记在西部考察时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构想。同年9月,十五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国家要实施“西部大开发”和“西电东送”战略。2000年1月22日,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初步设想,确立了在能源领域的两项重点工作:一是“西气东输”,二是“西电东送”。
随后,在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的国家计委《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初步设想的报告》中,做出了要积极发展水电、统筹考虑“西电东送”的安排。发展水电产业、实施“川电东送”正式被列为西部大开发战略五大基础产业之首。
2001年6月7日,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发发布《关于加快水电支柱产业发展的意见》。从此,借助政策东风,四川逐步将“西电东送”的宏伟蓝图,由图纸文字转为现实,也一步步将四川打造成清洁能源大省。
打造清洁能源大省
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的《长江经济带发展指导意见》中,提出“以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等为重点,加快水电基地和送出通道建设,扩大向下游地区送电规模”。
在此背景下,四川先后出台《贯彻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指导意见的实施意见》、《关于推动我四川省水电科学开发的指导意见》,意图打造“全国最大的清洁能源基地”。
同年12月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四川省水电科学开发的指导意见》,提出四川省将按照“流域化、基地化、集群化”的总体思路,加快建设水电基地,形成“三江七片两线”的水电基地基本格局。2020年达到9000万~9500万千瓦,建成全国重要的水电基地。
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加之国家政策和地方政府的加持,四川外送清洁能源电量一路攀升。
2014年,四川外送水电电量首次突破千亿大关,累计达1116亿千瓦时,较2013年增长62%,创历史新高。
2017年,四川外送水电达1389亿千瓦时,再创历史新高。1389亿千瓦时清洁水电外送意味着什么?相当于节约标煤4800多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过1.28亿吨、二氧化硫约120万吨,为打赢“蓝天保卫战”和雾霾治理工作贡献了四川力量。“十二五”以来,四川累计外送电量6211亿千瓦时,直接带来经济值467亿元,税收82亿元。
外送清洁电量的一路攀升,背后是坚强电网的支撑。如今,“西电东送”工程的南中北三线通道中,中线将三峡和金沙江干支流水电经由四川、重庆等省市向华中、华东电网输电。±800千伏锦苏、向上、溪浙三大特高压直流工程承担着锦屏、向家坝、溪洛渡等大型水电基地清洁能源送往华东负荷中心的重要任务,输送电能占华东地区总负荷的10%。
川渝电网第三通道是“十三五”期间四川的首条水电外送通道。2018年6月27日零时,川渝第三通道连续安全运行一周年,已累计向重庆输送电能101.4884亿千瓦时,日均超过0.2781亿千瓦时,消除了川渝电网电力交换“卡脖子”状况,在四川清洁能源优化配置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四川电网是国家电网系统规模最大、运行最复杂的省级枢纽电网。在省内,500千伏主网覆盖全省各市(州),负荷中心形成梯格型双环网,线路长度和变电容量分别位居国家电网系统第一和第二;与省外,通过8条超高压交流,4条特(超)高压直流线路与华东、华中、西北、西藏等电网相联,年输送能力达3000万千瓦左右,跨省电力输送能力居全国第一。
“十三五”时期,四川将建成的水电装机约1500万千瓦,通过大电网、大市场、大平台发挥作用,进一步促进四川水电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为四川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提供绿色、经济、安全、可靠的电力能源支撑。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7月12日,为期7天的大渡河瀑布沟、深溪沟、枕头坝一级和沙坪二级4座水电站首次联合生态调度试验圆满完成,为促进长江流域生态修复、充分发挥梯级水库生态功能贡献力量。2025年是大渡河干流梯级水库纳入生态调度范围的第一年,本次试验是本年度继猴子岩电站通过“基荷发电”方式开展促进产粘沉性卵鱼类
记者7月16日从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获悉,受持续高温晴热天气影响,四川电网用电负荷快速攀升。7月16日21时25分,四川电网最高用电负荷达到7224万千瓦,首次突破7000万千瓦大关,创下历史新高。入夏以来,四川多地遭遇持续高温天气,居民制冷负荷显著增加,带动全省用电负荷不断攀升。为保障电力可靠供应
四川正加快建设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和碳排放双控先行探索示范区。国网四川电力深入推进电力数据共享共用,开发系列能源电力大数据产品,提升负荷预测准确率和碳排放量测算精准度,服务公共机构、重点企业等节能降碳。7月2日,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数字化工作部员工应用四川省碳排放监测分析服务平台的“电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1日,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发布关于印发《四川省虚拟电厂建设运营管理实施方案》的通知(川发改能源〔2025〕278号)。文件明确,到2027年,虚拟电厂管理与市场交易机制不断深化,全省虚拟电厂规范化、市场化发展,总体可调节能力力争达到四川电网最大用电负荷的3%,充分发挥虚拟电厂
“当东部沿海城市渴望绿色转型,远在西部的清洁能源正跨越千山万水,通过跨区跨省电力网络,为城市的工厂、地铁、写字楼输送动力;当西部地区遭遇极端天气,东部沿海的稳定电力又逆向奔赴,保障着城市的运行与生产不停歇……”这样一幅能源跨区流动、互济互补的生动场景,正成为我国电力供应的日常写照
近期多地出现高温天气,带动用电负荷快速增长。在7月4日创下14.65亿千瓦历史新高后,7月7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年内第二次创出历史新高,达到14.67亿千瓦。为积极应对夏季用电高峰,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全力推动增发稳供,保障各类电源“应并尽并、稳发满发”;充分利用特高压通道的资源配置能力,保障电力可
6月30日,四川电网2025年迎峰度夏13项保供重点工程中的最后一项工程——巴拉水电站500千伏送出工程投运。巴拉水电站位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市,是国家西部大开发重点工程、四川省“十四五”重点建设项目,安装了3台24万千瓦混流式发电机组和1台2.6万千瓦生态发电机组。巴拉水电站送出工程起于500
近日,四川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发布四川绵竹抽水蓄能电站工程EPC总承包中标候选人公示。中标候选人及排序第一名: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四川能投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安能集团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四川能投物资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投标报价(元)
7月4日,全国最大电力负荷达到14.65亿千瓦,创历史新高,较6月底上升约2亿千瓦,较2024年同期增长近1.5亿千瓦。为积极应对夏季用电高峰,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全力推动增发稳供,保障各类电源“应并尽并、稳发满发”;充分利用特高压通道的资源配置能力,保障电力可靠供应。入夏以来,江苏、安徽、山东、河
北极星输配电网整理了6月30日~7月4日的一周电网项目动态。广东“零碳岛”智能微电网项目6月30日,大湾区首个真正意义上的“零碳岛”智能微电网项目在担杆头片区隆重举行并网仪式。该项目总投资675万元,构建了以208千瓦光伏发电为核心,集成430千瓦时储能系统、25千瓦微风发电机及智能充电设施的综合微
6月30日,四川巴拉水电站500千伏送出工程顺利带电,标志着四川电网2025年迎峰度夏13项保供重点工程全面建成投运。巴拉水电站位于阿坝州马尔康市,设计坝高140米、库容1.338亿立方米、年均发电量25.53亿千瓦时。据悉,巴拉水电站安装了3台24万千瓦混流式发电机组及1台2.6万千瓦生态发电机组,首台机组投
7月11日,南方电网公司召开2025年年中工作会议,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围绕“决胜十四五、准备十五五”,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参会代表
广东灵活调节能力现状及提升路径分析——《新型电力系统下广东灵活调节能力分析及提升举措》摘编王雪辰/整理(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进程中,电力系统的运行特性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导致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需求急剧攀升,传统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能
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了解到,7月16日中午12时40分许,浙江全社会用电负荷达到1.26亿千瓦,创历史新高。目前,全省电力供应平稳有序。出梅后,高温无缝衔接。在经济企稳向好等因素共同影响下,浙江全省用电需求迎来快速、大幅增长。截至7月16日,今夏浙江已经28天用电负荷超过1亿千瓦,浙江电网正
随着云南新能源大规模持续投产、并网规模不断增加,今年,南方电网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首次带着超6600万千瓦的新能源(占比41%)装机入汛。预计度夏期间云南省内最高负荷约3700万千瓦,“西电东送”预计超过3300万千瓦,送境外40万千瓦,电力电量供应充裕。云南水电大发,潮流大方式、远距离传输,对
7月8日1时03分,极I高端换流器送电成功,±800千伏苏州换流站主控室内响起一阵欢呼——至此,这场历时5天、关乎苏州近五分之一电力供应的特高压“心脏”手术,在高温与时间的双重压力下,终以“零缺陷”画上句号。在抢修的战场上,工作人员安全帽下流淌的汗水生动地诠释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
近日,四川省港航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布七星关2×66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第一次公示,七星关2×66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发电项目拟建设2×66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按超低排放标准配套建设高效的除尘、脱硝、脱硫设施。详情如下:七星关2×66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发电项目环
电力工业关系国计民生,电力行业统计分析是监测电力工业发展的重要工作。其中,电力生产消费统计数据不仅反映电力需求和供应情况本身,也反映电力供需平衡的基本状态,结合历史统计数据还能反映电力供需波动变化的总体趋势。同时,分行业的用电需求及其变化情况,在反映各行业用电需求的同时也反映行业
截至今年6月30日,上半年南方电网西电东送电量达1024亿千瓦时,达到“十四五”以来同期最好水平,同比增长10.2%,有力支撑了南方五省区保供应和促消纳,为南方电网公司实现“十四五”规划决胜收官、“十五五”良好开局夯实基础。今年4月,南网超高压公司抓住去冬今春检修窗口期,高效统筹内外部资源,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正式批复《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在该机制框架下,广州电力交易中心与北京电力交易中心联合组织,成功达成南方送华东7至9月电力互济交易,成为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一次跨经营区市场化电力交易。自7月1日起至9月15日,超20亿度来自广东、广西、云南的
热浪席卷,电力迎峰度夏保供战已全面打响。截至7月9日17时,南方电网最高电力负荷达2.52亿千瓦。南方电网公司坚决扛牢电力保供政治责任,从智能调度、运行管理、市场化改革、应急抢修等方面,抓实迎峰度夏保供电措施,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全力打赢这场关乎经济发展、关乎民生福祉的电
7月11日,南方电网公司召开2025年年中工作会议。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围绕“决胜十四五、准备十五五”,全面梳理公司“十四五”以来的奋斗历程,号召全体干部职工砥砺前行、不负韶华,
7月11日,南方电网公司召开2025年年中工作会议,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围绕“决胜十四五、准备十五五”,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参会代表
7月11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特高压外送新能源三期项目配套送出工程(蒙东锡盟泰富140万千瓦500千伏送出工程)核准获批。一、为满足锡林郭勒盟特高压外送新能源三期泰富140万千瓦新能源项目送出需求,同意建设锡林郭勒盟特高压外送新能源三期项目配套送出工程(蒙东锡盟泰富140万千瓦500千伏送出工程),
受近期高温天气影响,7月15日12时43分,河南全网用电负荷达到8976万千瓦,年内第四次创历史新高,较去年最大负荷8124万千瓦增加852万千瓦,增幅10.5%。对此,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全力应对高温大负荷,保障全省人民清凉度夏。7月3日以来,河南省持续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尤其是7月14、15日,全省多地最高
随着以风、光为主的新能源装机规模持续高速增长,其特性让电力系统的平稳运行和大范围资源配置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一背景下,电网作为能源转型的坚实基础,特高压正日益成为优化全国乃至跨区域能源资源配置、支撑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关键基础设施和重要保障。2025年上半年,我国特高压建设延续
夏季高温,且是台风、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多发季节,保供电形势严峻复杂。国家电网公司持续推进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创新,不断丰富应用场景。在各地,科技保供手段不断涌现,提升了负荷预测、灾害预警、电网巡检及抢险救灾质效,为迎峰度夏保供电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未雨绸缪精准预测天气负荷变化准
“命是空调给的”这句话,想必是每个浙江人最近的真实写照。外面热浪滚滚,屋里空调续命。当你我都在惬意享受着清凉时,浙江电网正在经历一场“年度大考”。就在今天中午12时40分,浙江全社会用电负荷飙升至1.26亿千瓦!是的,创历史新高了!先给大家吃颗定心丸:别慌,问题不大,电网稳稳的!你的空调
发挥省间市场作用筑牢电力保供基石——访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党总支书记、副总经理常青当前,我国多地电力负荷持续攀升,能源资源逆向分布的国情与新能源波动性、负荷尖峰化带来的供需挑战交织,省区电力资源调配作用的重要性凸显。作为推动全国电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平台,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如何利用省间
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了解到,7月16日中午12时40分许,浙江全社会用电负荷达到1.26亿千瓦,创历史新高。目前,全省电力供应平稳有序。出梅后,高温无缝衔接。在经济企稳向好等因素共同影响下,浙江全省用电需求迎来快速、大幅增长。截至7月16日,今夏浙江已经28天用电负荷超过1亿千瓦,浙江电网正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6月火电项目动态,共54个项目取得重要进展。本月,共有6×1000+2×660MW项目核准,4个项目开工,6个项目并网,9个项目机组投产。江苏省核准了3个煤电项目,四川省核准一个煤电项目。位于江苏扬州的国信扬电三期2×100万千瓦扩建项目将建设2台100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
日前,内蒙古电力集团根据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与国家电网公司签署的备忘录相关协议,从电网发展和人才培养战略着眼,与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达成特高压人才培养合作意向,并由内蒙古超高压供电公司与山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签订合作协议,旨在加快特高压高层次管理、技术人才培养等。7月10日,内蒙古电力集团
在河北省怀来县,一座大数据产业基地已然成型。科技感十足的园区内,密集部署的服务器为京津冀的互联网、金融、医疗等企业提供了安全高效的数据存储与计算能力保障。“园区供电设备已验收合格,具备送电条件,服务器随时可以启动。”5月23日,在位于怀来县的阿里云计算数据中心110千伏用户变电站内,张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