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来水似银。”
沿318国道跨越横断山一路向西,风光旖旎的藏东南秘境尽收眼底,当中藏着湍急的河流、巍峨的雪山、险峻的陡坡……数也数不尽,高耸的铁塔屹立在群山之间,撑起耀眼的银线,向西延伸。
作为雪域高原上又一条“电力天路”,藏中电力联网工程于2017年4月6日开工建设,是世界电力史上最复杂、最具建设挑战性的高原输变电工程,也是继青藏电力联网、川藏电力联网工程之后,又一项突破生命禁区、挑战生命极限的超高海拔、超大高差输变电工程。
今年11月23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向全世界宣告:藏中电力联网工程竣工投运!从此,多项世界纪录、多项世界之最被这一工程一举打破——
4000米!工程沿线平均作业海拔超过400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超高压电网工程;
5295米!最高塔位东达山8L196号铁塔海拔5295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500千伏输电铁塔;
4295米!500千伏芒康变电站海拔4295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500千伏变电站;
3100米!工程线路海拔从2200米至5300米,最高塔位与最低塔位之间海拔高差达3100米,是世界海拔跨度最大的电网工程;
162亿元!工程总投资达162亿元,占目前西藏电网固定总资产的50%,是西藏自治区投资规模最大的电力工程,也是西藏输电线路最长的电网工程;
500千伏!线路投运后,西藏电网电压等级将由220千伏升至500千伏,一举跨入500千伏时代……
攻克重重难关——在“刀锋之上”挑战“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每当夜幕降临,我们轻松打开开关,明亮的灯光照亮整个房间……这一幕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那么稀松平常、理所当然。然而,对于桑吉一家来说,打开开关就有光亮,是一直期盼的一件大事。
桑吉是林芝地区波密县扎木镇通木村的护林员,自2010年西藏“户户通电”工程实施以来,他家用上了电,到今年已经整整八年了,但他并不满足。
由于地处偏远,长期以来,占林芝面积约70%的墨脱县、波密县和察隅县尚未纳入主电网覆盖范围,一直孤网运行,小水电成为电源支撑。遇上枯水期、水电站故障停机,居民家里停电是常有的事情。
“老百姓为了用电,要跑出几十公里去镇上‘求电’,但实在是人多电少,有序用电是常事,今天你家停电,明天就轮到我家。”桑吉渴盼这种局面能彻底改观。
这一天,终于到了。
2017年3月,藏中电力联网工程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4月6日,工程正式开工建设,81家参建单位、5万余名参建人员从全国各地开赴雪域高原。工程建成后,藏中电网将与我国交流大电网相联,彻底解决藏中缺电问题。
藏中电力联网工程是世界上当之无愧的施工条件最复杂的电网工程——越横断山,穿“三江”断裂带,跨青藏高原腹地……单单是需要翻越的4500米以上高山就有5座,跨越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更是多达10余次。有一种山脊被工程人员形象地称为“刀背梁”——三面悬崖峭壁,像菜刀刀背一样立于天地之间,无数基铁塔就要架在这样的“刀背”之上。
“我干了32年工程,多难的都干过,但像这样艰苦的,我还是头一次遇到!我对弟兄们说——这个工程干完,以后什么工程咱们都敢接了。”承建工程包14、15标段的河南送变电工程公司项目副经理高民说。当时,他和弟兄们从河南老家来到波密,一见到眼前的环境,立马傻了眼——山高林茂空气稀薄,施工作业面上的悬崖峭壁似“刀锋”一般,别说施工了,就连站上去个人都十分困难。“当时第一反应就是想跑,这工程没法干……”高民嘴上虽然这样说,可还是咬牙留了下来。
既然留下,就要想办法完成“不可能的任务”——工人上不去,就请来专业攀岩队,在峭壁上打铆钉、放绳索,没过多久工人也都练成高超的攀岩本领;山上缺水,索性四个月不洗澡。
去年夏天,项目部赶上一件可怕的事情。一天夜里12点,天上突然传来可怕的轰鸣声——朗秋冰川雪崩了!等大伙儿回过神来,积雪裹挟着山体已经砸了下来,落点距离项目部的帐篷只有几百米,“我们都没来得及跑,山头就下来了,不过后来想想,跑也跑不了,只能听天由命了。”高民回忆道。
危险不仅仅存在于线路施工中,物资运输也处处“危机四伏”。藏中电力联网工程物资总运量超过100万吨,最大单体重量约140吨,需要翻越弯急、坡陡、落石多的觉巴山和海拔5130米的东达山垭口,穿越怒江大峡谷和地质构造极不稳定的通麦天险,越过著名险段“72道拐”更是难于登天。
所有物资从全国各地发往拉萨、成都、云南三个转运站,转运站到施工点位的这段路程只能由汽车完成,而藏东南地区的路途难行是出了名的。“大车装着变压器翻越觉巴山,道路太陡了,路边就是悬崖,车轮都是贴着悬崖边慢慢挪动,稍微偏上个一脚宽,就会连人带车掉下万丈深渊!”项目总指挥部物资运输部主任助理罗林林回想起大件运输车辆翻山越岭时的情景,仍然后怕。此外,变压器、二次设备、套管等设备十分“娇气”,冲撞指标不能超标,除了要经受恶劣道路条件的考验,所有物资还需要按时、“轻拿轻放”地运抵目的地。
深耕环保水保——工程“绕道”、铁塔“长高”,精心呵护中国最后的原始林
藏中电力联网工程地处青藏高原中东部,这里汇聚了西藏最美的风景和自然资源,分布着我国最大的原始森林区,沿线散布着10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千年古树比比皆是,生态系统极为复杂脆弱,一旦破坏将无法向子孙后代交代。
如何在建好电网工程的同时,保护好环境、保持好水土?如何让美丽的风景不受输电线路的影响?藏中电力联网工程的建设者们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将工程环保水保工作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少占地是变电站建设的一大原则。500千伏林芝变电站采用GIS组装设计,占地面积仅为内地同等级变电站的一半。
在线路施工方面,为减少林木砍伐和破坏,工程“绕远”“高跨”、铁塔“拔高”“增重”是常有的事情。米堆冰川被誉为“中国最美冰川”,9月中旬,当记者来到这里的时候,包13标段的施工人员已撤出施工项目部,原项目部的地方打扫得干干净净,裸露的土地上刚刚播种了草籽。
吉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项目副经理肖勇指着318国道南侧的米堆冰川说,按照正常的设计线路应该在平坦的难坡上,但为了保护米堆冰川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景观不被破坏,设计人员主动把线路设计到318国道北侧的陡峭山巅上。这样,线路走径长了几十千米,施工难度大大增加,成本大幅提高,工期也一再延长。这样“舍近求远”的调整比比皆是,除了避让米堆冰川、然乌湖,在业拉山“72道拐”段的线路建设中,线路也绕远到无人山区施工,长度增加了20千米。
藏中电力联网工程总指挥部在工程建设之初,成立了环保水保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由业主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及监测验收单位共同组成的“五位一体”环保水保管理体系。
“藏中电力联网工程环、水保工作的主要原则有两个:少破坏、做恢复。”工程总指挥部安全质量部主任助理周泓介绍,在“少破坏”方面,从业拉山口到巴宿的施工区段,为减少对原始森林的砍伐,工程设计采用高跨越、绕行和铁塔高低腿等手段,施工平均海拔提升了800米到1000米。
“为保护林芝的原始森林,减少林木砍伐,铁塔呼高提升至60米~70米,比内地同等级工程的铁塔高出30%左右。铁塔一高,自重也就增长,这给施工带来极大挑战。”周泓介绍说,让工程建设者感到欣慰的是,这些措施将砍伐树木的数量减少了90%。
在“做恢复”方面,项目部考虑的不是三年、五年的短期目标,而是制定了“植被恢复终身制”的目标。撒什么草能恢复植被,同时不对当地物种造成破坏?工程指挥部与中国科学院寒旱所开展了草皮植被恢复试验,建立了专门的高海拔地区植被恢复试验基地。
“在专项设计方面,我们尽可能把方案做得细之又细。”周泓说,工程沿线跨越了四种不同气候带,针对不同的微气象条件,植被恢复按高寒草甸、河谷低地、森林等方案细分。
“工程投运了,其他工程施工人员都离开了,我们环保水保人员会作为最后一支留下来的队伍,继续观察草籽生长情况。”周泓说,植被恢复终身制的意义,在于不但要“种得活”,更要让它“长得活”。
创新管理模式——将藏中电力联网工程建设成援藏标志性工程
“工程受高海拔及恶劣气候等自然条件约束,建设中遇到很多困难和挑战。工程建设指挥部多措并举,在组织策划、过程控制、技术提升等多方面下功夫,以管理促效益,抓牢安全和质量,确保工程优质、高效推进。”公司副总工程师兼西南分部主任、藏中电力联网工程建设指挥部总指挥刘勤说。
为加强工程建设协调管理,工程共设1个建设总指挥部、两个分指挥部、4个现场指挥部(业主项目部)。各指挥机构各司其职、管理职责细化、分工明确。设计、施工、监理、安全、环保、质量等业务领域,又纵向划分成多个条、线联系机制。
波密分指挥部指挥长助理伍建明的手机中有二十几个工作微信群,其中人数最多的“平安藏中”安全管理群,共有成员399人。“除了微信群,我们建有专门的信息平台,自下而上地将每一标段的工作情况汇报到总指挥部。同时,部署工作一般采用视频会议形式。”
由于藏中电力联网工程东西向地域跨度极大,管理环节必须简化,才能带来效率的提升。最明显的一个事例是电子件的签核发,需要签字的文件,由电子签名代替,最后再通过其他方式补签,极大地减少了人员的奔波。
与内地的工程相比,藏中电力联网工程在管理机制上不断创新优化,最大的特点,就是将工程建设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援藏工作紧密结合。
在指挥部办公室,工作人员操着南腔北调;在指挥部食堂,饭菜是天南地北的不同口味……这些人员来自公司系统十几家单位、二十多个省(区、市),他们有着一个共同的名字——“援藏人员”。他们以工程项目工期为援藏周期,开展了全方位的支援工作。
2015年年初,国网交流建设分公司选拔援藏人员,同时入职的苗峰显、刘建楠、宋洪磊3人纷纷报了名,一起来到藏中电力联网工程建设总指挥部,被分到朗县;
2015年11月,国网物资公司运输管理处副处长罗林林来到了林芝,负责藏中电力联网工程的物资供应工作。第一个援藏周期结束时,工程尚未完工,罗林林便向指挥部申请延期,直到工程投运……
这些援藏人员在各个专业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有一个共同的信念——把西藏第一条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打造成精品工程,交到西藏同行的手中。
500千伏波密变电站还在施工阶段时,西藏电力检修分公司的年轻员工李晓龙就上岗了,他的职务是“波密变电站站长(筹)”,一个“筹”字意味着他要提前一年进驻变电站当站长。
承建500千伏波密变电站工程的四川电力送变电公司项目经理张晓波比李晓龙年长几岁,虽然两人的家乡相距1500千米,可两人熟络得就像亲兄弟一般。“早在变电站土木施工阶段,晓龙就来了。他说,这是他第一次运行500千伏变电站,他要提早介入,跟我们一起熟悉变电站的建设、管理工作,为将来的运行工作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项目建设方与项目业主同期“摸爬滚打”,这在其他工程中很少见到。从工作票的操作,到站内安全规定的执行,从泡沫灭火器的使用,到二次设备的接线……李晓龙一遍遍地预演未来变电站运行可能遇到的问题,同时也在张晓波的指导下熟悉每一件器件、每一处布置。
“我们运行的是西藏第一批500千伏变电站,虽然这在内地同行眼中没什么了不起,可是高原的特殊自然环境,我们一定会积累丰富的500千伏变电站运行经验,”李晓龙说,“我相信我们这些年轻的西藏本地站长会很快成熟起来,再把技能经验传授给同事,就像燎原的星星之火一样。”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7月14日,河南许昌2025年第二批电网项目核准获批。一、为加快许昌电网建设步伐,保持电网和电源协调发展,提高电网供电能力和安全可靠性,满足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安全用电需要,同意建设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项目共58项,其中市辖区28项、建安区30项(详见附件1)。二、本次核准项目建设总规模为新建
7月13日,乌拉特中旗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乌拉特中旗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前期手续办理若干措施(试行)》的通知(乌中政办发〔2025〕15号)。其中要求,对电网项目涉及原有变电站及线路改扩建工程,因原变电站无土地证或核准立项文件的,由旗发改委容缺受理报市能源局办理核准立项手续;对未列入自治
北京清新环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2573.SZ)成立于2001年,2021年成为四川发展(控股)公司控股上市公司。公司业务涵盖工业烟气治理、水务投资与运营、工业节能及综合能源服务、工业固危废资源利用、生态修复,是集技术研发、运营服务、装备制造、工程设计、施工建设为一体的综合性环保服务
在“双碳”目标提出五周年之际,广西新能源发展交出亮眼成绩单。从广西电网公司获悉,截至2025年6月底,广西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5329万千瓦,同比增长70.7%,占全区电力总装机的48.5%。能源结构转型在八桂大地山水间描绘出一幅蓬勃发展的绿色图卷。新能源版图加速扩大在贵港市覃塘区黄练镇莫村,一座座
7月11日,浙江湖州德清莫干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核准获批。一、为提高供电能力,提升区域供电可靠性,完善网架结构,拟安排建设湖州德清莫干110千伏输变电工程。依据《行政许可法》、《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同意湖州德清莫干110千伏输变电工程(项目代码为:2205-330521-04-01-640607)。项
7月15日,宁夏宁国运中宁330kV输变电工程核准获批。一、为满足宁国运中宁徐套100万千瓦风光同场复合项目送出需求,现同意建设宁国运中宁330kV输变电工程(项目代码:2506-640500-04-01-870043)。宁国运新能源(中宁)有限公司负责项目投资、建设、经营。二、项目建设内容:1.新建330kV升压站1座,主变
随着以风、光为主的新能源装机规模持续高速增长,其特性让电力系统的平稳运行和大范围资源配置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一背景下,电网作为能源转型的坚实基础,特高压正日益成为优化全国乃至跨区域能源资源配置、支撑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关键基础设施和重要保障。2025年上半年,我国特高压建设延续
7月12日,三亚220千伏藤桥(海棠湾)输变电新建工程正式建成投产,为三亚重点发展区域海棠湾国家海岸休闲园区注入强劲动能。海棠湾是三亚海滨度假区拓展的“重中之重”,用电需求持续增长,现有的变电站供电能力已接近饱和。三亚220千伏藤桥(海棠湾)输变电新建工程总投资约2.17亿元。项目投产后,不
随着云南新能源大规模持续投产、并网规模不断增加,今年,南方电网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首次带着超6600万千瓦的新能源(占比41%)装机入汛。预计度夏期间云南省内最高负荷约3700万千瓦,“西电东送”预计超过3300万千瓦,送境外40万千瓦,电力电量供应充裕。云南水电大发,潮流大方式、远距离传输,对
守正创新以高水平安全管理护航国际业务高质量发展中国电力技术装备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余军中国电力技术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电装备公司”)作为国家电网公司国际业务平台,始终将安全视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安全不但事关员工的安危、项目的成败、公司的发展,也代表中国企业在国际舞台上的
自2024年7月组建以来,国网电力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开展技术攻关,推动产学研用一体发展。牵头获批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山区基础施工和舞动研究“任务制”项目、抗冰防舞框架项目,锻造重大工程建设和电网安全运行核心技术;在特高压工程建设环保水保管理中全面推广电力遥感技术
11月23日,藏中电力联网工程已连续安全运行五周年。截至目前,该工程累计为西藏输送电量超43亿千瓦时,其中清洁能源电量超20亿千瓦时,有效满足了西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用电需求,进一步促进了清洁能源高水平消纳。藏中电力联网工程是国家电网公司贯彻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
从万里长江到九曲黄河,条条银线纵横神州大地;从黄土高坡到青藏高原,座座铁塔遍布大江南北。电网是重要的能源基础设施,也是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载体。当绿色电能在城乡间涌动,绿色电网也与青山绿水和谐共生。作为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能源骨干企业,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深入贯彻习近平
从万里长江到九曲黄河,从白山黑水到青藏高原,今天的中国处处彰显着绿色发展的生机与活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
随着±800千伏白鹤滩—浙江、白鹤滩—江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于2022年相继投运,目前世界单机容量最大的白鹤滩水电站的清洁电能正源源不断通过特高压线路送往华东地区。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下,西南地区作为资源型地区和我国重要的清洁能源富集区域,在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12月4日,西藏第4条“电力天路”阿里与藏中电力联网工程建成投运一周年。阿里联网工程投运一年来,阿里电网最大负荷4.33万千瓦,比工程投运前最大负荷增长55.2%;供电可靠率达99.52%,比工程投运前提升14个百分点。自工程投运至今年11月30日,联网通道总输送电量约1.3亿千瓦时,占阿里地区总供电量的87%;阿里供电公司售电量1.3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7.27%。工程的投运推动阿里电网与藏中电网实现同网同价,电价总体降幅达到55%以上,新增电力用户1533户,同比增长77.5%。
寒冬来临之际,又一条“电力天路”腾跃雪域高原。12月4日,阿里与藏中电网联网工程投运,结束了阿里电网孤网运行的历史。这是西藏电力跨越式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西藏自治区统一电网形成。“父母那代人点蜡烛,我们这代用上电了,下一代就不知道缺电是啥滋味了。”58岁的措布加二十多年前离开老家普兰
11月20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21~2023年61亿千瓦时西藏清洁能源消纳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在四川成都举行。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西藏自治区发改委、部分藏电消纳省(市)经济运行主管部门以及北京电力交易中心等相关领导的见证下,由国网西藏电力、部分省市电力公司代表共同参与协议签订。本次协议
11月20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21~2023年西藏清洁能源消纳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在四川成都举行,签约电量达61亿千瓦时。根据协议,2021~2023年,雅中、昭沂、青豫、灵绍等多条特高压直流线路逐年输送20亿千瓦时、20亿千瓦时、21亿千瓦时西藏水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至北京、河北、山东等中东部11省(直辖
它,“塔王”,世界最高的输电塔,海拔5295米,比珠穆朗玛峰大本营还高近百米。高寒缺氧,风雪突袭,普通人在这个高度维持呼吸就已头晕耳鸣,施工是怎么进行的?他,女儿刚出生10天就踏上雪域高原“塔王”征程,支撑他的动力,究竟是对女儿的爱,还是对藏族老阿妈的承诺?解码70年全国发电量增长超1600
2019年9月17日,迄今为止世界上海拔最高、最具挑战性的输变电工程——阿里与藏中电网联网工程正式开工建设!(来源:电网头条ID:sgcctop)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个工程的基本情况吧~阿里与藏中电网联网工程起于日喀则市桑珠孜区多林220千伏变电站,止于阿里地区噶尔县220千伏巴尔变电站,跨越西藏2个地市1
9月17日,西藏阿里电力联网工程开工。谈及工程建设意义,在西藏工作了37年的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晓明一口气就说出了好几个:“首先,这是大陆地区最后一个接入全国大电网的地级行政区,工程将从根本上解决当地的‘用电难’问题,具有里程碑意义;其次,‘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
根据《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2024年度和2022-2024年任期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结果已经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会议审议通过。2024年度和2022-2024年任期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A级企业名单如下:一、2024年度业绩考核A级企业1.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3.中国移动
根据《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2024年度中央企业科技创新优秀企业榜单已经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会议审议通过。企业名单如下:1.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2.国家电网有限公司3.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4.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5.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6.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7.中国钢研
7月11日,华北电网用电负荷达到3.26亿千瓦,创新高。当日19时26分,华北地区380座新型储能电站参与集中调用。华北电网新型储能放电电力达到2010万千瓦,山东电网新型储能放电电力达到804万千瓦,分别刷新全国区域级电网、省级电网新型储能放电电力纪录。本次新型储能集中调用支撑了华北电网晚峰保供需
7月1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胡文辉、国家知识产权局战略规划司司长梁心新、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司长王培章介绍“十四五”时期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新进展新成效,并答记者问。其中提到,
7月10日,国网浙江物资公司邀请省内废旧管理专家,现场观摩研讨该公司自主研发的报废变压器绝缘油回收装置。近年来,国家电网加快配网改造,变压器更换和报废数量不断增加,然而变压器箱体内存在属于危险废弃物的绝缘油,如何高效绿色拆解报废变压器成为被集中关注的话题。报废变压器绝缘油回收装置利
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的通知,其中提到,面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化发展、能源生产储运基础设施建设、储能系统及相关装备研究及产业化等方向计
当前,能源产业生态正经历从“供给侧资源主导”向“需求侧价值创造”的范式跃迁。现代能源服务业通过构建“用户需求-能效服务-价值共享”的新型商业闭环,催生出涵盖规划咨询、系统集成、智慧运维的全周期解决方案。为把握产业变革机遇,北极星电力网拟于2025年8月7-8日在上海举办2025第七届综合能源服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的通知(国市监计量发〔2025〕59号),其中提到,面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化发展、能源生产储运基础设
夏季高温,且是台风、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多发季节,保供电形势严峻复杂。国家电网公司持续推进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创新,不断丰富应用场景。在各地,科技保供手段不断涌现,提升了负荷预测、灾害预警、电网巡检及抢险救灾质效,为迎峰度夏保供电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未雨绸缪精准预测天气负荷变化准
记者从国家电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了解到,受高温天气持续影响,7月16日16时49分,陕西电网负荷达4491万千瓦,连续三天创出新高。这一负荷比2024年最大负荷增长10%,比前一日最大负荷增长2.7%。受大陆高压影响,7月14日以来,陕西全域出现大范围持续高温天气,局地气温突破42℃,全省用电负荷快速攀升
近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参照国家学科分类标准,坚持“统筹协调、继承发展、交叉融合”原则,创新构建“电力学科引领、多学科协同赋能”的新型电力系统特色技术学科体系,全面厘清电网发展底层根技术,绘制形成技术学科图谱,邀请行业内外优势力量以学科建设为锚点,携手推进新型电力系统科技创新。公司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