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电网建设评论正文

国家电网: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推动绿色电网建设

2023-08-16 10:03来源:国家电网报关键词:绿色电网电网建设国家电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从万里长江到九曲黄河,条条银线纵横神州大地;从黄土高坡到青藏高原,座座铁塔遍布大江南北。

电网是重要的能源基础设施,也是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载体。当绿色电能在城乡间涌动,绿色电网也与青山绿水和谐共生。

作为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能源骨干企业,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全面环境管理贯穿电网发展全过程,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电网,走出一条电网发展与生态文明相得益彰的和谐之路、创新之路,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美好生活充电,为美丽中国赋能。

坚持全面环境管理

建设环境友好电网

在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一基基别具特色的羊角塔托起输电线路,为古老而神秘的西藏阿里注入更强劲的动力。

这便是阿里与藏中电网联网工程,也是继青藏联网、川藏联网和藏中电力联网工程后,公司建成的又一项超高海拔、超大难度的输变电工程。超大的难度,源于严酷的施工环境、严苛的技术要求、严峻的生存条件,以及严格的生态保护红线——

阿里联网工程穿越高寒荒漠、高原草甸,途经多个自然保护区。为保护工程沿线生态环境,施工人员围绕环保水保、植被恢复等方面梳理了13项环保举措,并从西藏地区岗巴羊、白绒山羊身上寻找灵感,在工程沿线创新设计143基羊角造型铁塔和7座藏式风格变电站,实现了高原自然风光、人文环境与电网工程的融合。

这是公司大力推动环境友好电网建设的典型实践。近年来,按照“管理规范化、工作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思路,公司建立了覆盖全流程的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印发《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电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办法》《输变电工程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现场管理与施工手册》《输变电工程生态影响防控技术导则》等制度文件,严把项目环评关、环保设计关、绿色施工关、现场监督关、工程验收关,推动基建“六精四化”落地,在可研阶段建立环评报告内审机制,在设计阶段提出“生态环境保护与设计一体化”理念,在施工阶段积极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在作业现场强化施工环保、水保监督,在验收阶段明确验收标准、规范工作流程,最大限度减少电网建设全流程对周边环境的不利影响,确保工程建到哪里,绿色发展理念就扎根到哪里。

绿色建设理念已经融入越来越多电网工程之中:沿青海海南州一路向东,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全线的3487基铁塔通过生态环保“一塔一设计”方式,有效保护秦岭等沿线地区生态环境;在西藏昌都至山南之间,藏中联网工程曾架设近千条物资运输索道,避免新开运输道路对周边植被造成破坏;在长江中上游低山丘陵之上,向家坝—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将水土保持工作纳入主体工程建设全流程,有效控制工程沿线水土流失……

建设环境友好电网,不光看重“高颜值”,更富有“内涵”。为更好保障杭州亚运会用电需求,±800千伏灵州—绍兴直流、±1100千伏昌吉—古泉直流、±800千伏锡盟—泰州直流等特高压输电工程将来自我国北部、西北部地区的电能输送至华东电网,助力浙江省65个亚运场馆及办公场地自3月至年底都可使用绿色电能。

从三峡—上海±5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获评第二届国家环境友好工程,到川藏联网工程获评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再到张北—雄安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等6项工程被评为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工程,公司在建设环境友好电网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努力实现电网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获得业内人士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也对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2022年,公司新开工110千伏及以上电网建设项目1926项,环评率保持100%;完成110千伏及以上电网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2018项,确保各项环保、水保要求落实到位。

充分发挥科技优势

提高环境治理成效

联接福建电网和广东电网的闽粤联网工程是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重点电力项目,对于闽粤两省电网互联互通、促进能源资源大范围优化配置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该工程换流站所在区域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施工过程中如果遭遇强降雨和强对流天气,会给施工现场水土保持工作带来严峻挑战。

面对这样的施工困难,福建电力科学研究院的技术人员将超声波测钎水土保持监测技术引入工程建设现场,为施工过程中水土保持监测提供强大数据支撑。“通过这项技术,我们可以实时在线监测施工现场的水土流失量、降雨量、湿度、温度、风速、风向等信息,实现数据实时分析计算、存储、显示和管理。”该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

凭借闽粤联网换流站安装的这套水土保持在线监测装置,工程施工现场每月减少人工监测成本15万元,提高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效率60%。

如今,科技创新在建设环境友好电网的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近年来,公司不断加大在这一方面的投入力度,针对变电站噪声治理、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处置、废弃物无害化处置等突出环境问题,拿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自2015年以来,公司大力推行变电站模块化建设。为提高模块化变电站装配式建筑物的降噪环保水平,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组建节能环保技术攻关团队,研发多项模块化变电站节能环保关键技术,并在实际工程中推广应用。在北京怀柔区,110千伏科学城东变电站就用上了技术团队研发的模块化变电站静音墙板,其隔音能力比传统墙板高出10分贝。公司近年来积极开展变电站噪声治理专项行动,累计投入3.49亿元,全面完成242座变电站噪声治理任务,进一步控制了变电站声环境影响,优化了变电站运行环境。

在加强电网废弃物管理方面,公司规范废矿物油、废铅蓄电池、废绝缘子、废水泥杆等电网废弃物的收集、暂存和处置,组织研发铅蓄电池和矿物油智能暂存舱,借助物联网等新技术拓宽废弃物环境无害化处置渠道。2022年,公司共处置废矿物油4796.3吨、废铅蓄电池6065.4吨,电网固体废物精益化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以在电气设备中应用非常广泛的绝缘介质——六氟化硫为例,为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公司积极开展六氟化硫气体状态检测、循环再利用等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六氟化硫气体回收、净化处理成套装置,建立了26个省级六氟化硫回收处理中心,对六氟化硫实施分散回收、集中处理、统一检测、循环利用。

今年起,公司110千伏、220千伏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GIS)设备按照“增量设备全面推广应用,存量设备有序推进改造”原则,积极稳妥推动六氟化硫-氮气混合气体GIS设备应用。

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素有“中华水塔”的美誉。距玉树州府所在地玉树市结古镇45千米的青海隆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于20世纪80年代,是我国首个以黑颈鹤及其繁殖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独特的自然气候条件使这里成为鸟类栖息的天堂。

近年来,随着玉树接入大电网,鸟线共存问题逐渐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习惯择高而居的草原大型猛禽,常选择草原上竖立的输电杆塔作为居所。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工作人员经反复研究论证,变防鸟驱鸟为护线护鸟,提出在线路杆塔上加装“生命鸟巢”的解决方案,主动引导鸟类在杆塔安全区域栖息。

“生命鸟巢”为直径50厘米、深度40厘米的竹筐,经过处理后固定在电杆顶端,距高压带电部位90厘米,既为珍稀鸟类搭建了理想之家,又确保了供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在青海,公司累计安装人工鸟窝5018个、招鹰架16只,成功引鸟筑巢2300余窝,在推动电网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有力保护了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公司打造环境友好电网的一项重点任务。近年来,公司将生物多样性保护融入电网建设和运营各环节,累计开展大型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20余项,在福建武夷山构建“人与原始林区”和谐生态圈,在湖北神农架自然保护区保护金丝猴的绿色家园,在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编织绿色环保的“GIS之网”,积极探索走出一条电网与动物、植物等不同生物物种以及沙漠、湿地、森林等不同生态系统和谐共生的发展之路。

在电网的另一端,绿色的能源消费同样在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拥有丰富海洋动植物资源的渤海沿岸,公司将河北沧州渤海新区重要港口——黄骅港打造成清洁低碳的全电港口,通过打造“电动卡车+皮带运输管廊”物流运输模式、推广港口岸电项目等,最大限度降低港口燃煤消耗和污染物排放,为港口周边的陆地和海洋动植物创造良好生存环境。

近年来,公司深入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聚焦工业、交通、建筑和居民生活等重点领域,科学有序推进电能替代,在满足社会用能需求的同时,更好保护生态环境,助力绿色可持续发展。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面向未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指引下,公司持续加快建设环境友好电网,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电网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为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绿色电网查看更多>电网建设查看更多>国家电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