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水电水力发电报道正文

直击丨再战金沙江白格堰塞湖的前前后后

2018-11-28 09:54来源:《中国水利报》作者:张智吾 张佳鑫 杨莹 张兆松关键词:水电站水利水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金沙水拍见忠诚——水利部长江委支撑保障白格堰塞湖处置全景回眸

“心里悬着的石头终于落地了。”鏖战了10多天的水利部长江委前后方的同志们长长舒了口气。

(来源:《中国水利报》 记者:张智吾 张佳鑫 杨莹 通讯员:张兆松)

实时传来的画面显示,从白格堰塞体奔泻而下的湖水,先细流再激剧最终归于平静,顺利东流。据统计,无一人因之伤亡。

11月17日,来自长江委的信息:根据相关水文监测数据分析,白格堰塞湖溃坝洪水安全通过梨园水库,堰塞湖洪水影响基本结束。这意味着曾经警灯高悬的白格堰塞湖危机应急处置告捷,创造了人工干预处置大型堰塞湖的又一成功范例。

在这场与时间和洪水赛跑的较量中,长江委人用实际行动交出了优异答卷。

再战白格

无论是在有记录的资料中,还是在长江委老一辈专家们的记忆中,大规模堰塞湖发生在长江干流上,都是极为罕见的。

“金沙江水又断了!”11月3日18时许,长江委防办主任陈敏的电话响起,电话那头,四川省甘孜州水务局局长尹天飞报告,半个小时前,金沙江白格原山体滑坡点再次发生滑坡,巨量土石方再次堵江形成堰塞湖。

危情又现,消息迅速由长江委上报至水利部。

与此同时,接到报告1个小时内,长江委会商室,委各相关部门、各专业负责人到齐,由主任马建华主持的专题会商会召开,一个月内第四次启动堰塞湖处置应对机制。

23天前,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江达县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白玉县交界处,山体滑坡造成金沙江断流并形成堰塞湖;17天前,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米林县,山体滑坡造成雅鲁藏布江断流并形成堰塞湖;5天前,雅鲁藏布江原山体滑坡点再次滑坡堵江。当时经过实地踏勘研判,前三次堰塞湖危机均通过自然泄流险情得以解除。这第四次危机,老天还会眷顾吗?

经过初步分析,答案渐趋明朗: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此次堰塞湖处置“耳聪目明”,不必因常规水文监测手段尚未覆盖险发区域而着急上火——上次处置过程中设立的堰塞湖入库和坝前水位站已迅速恢复,坝下叶巴滩至石鼓一线的长江委所属水文站已进入应急临战状态,迅速建立起来的水文应急测报机制将继续派上大用场,为决策提供最关键的研判依据。

坏消息是按照当地干部的话说“这次垮得更凶”。凶到什么程度?随后监测分析数据给出了定量结果:堰塞体高96米,较上次足足高出30多米,水头较之前几乎翻倍,而坝高每增高1米,向下冲击的能量将大幅度增加,而且这意味着自然泄流的时间会极大拖后。如果要等待自然泄流,预计要到11月15日左右,但是12天的时间,堰塞湖蓄水量将达7.7亿立方米,是第一次堰塞湖蓄水量的2倍多,也大大超出10年前著名的唐家山堰塞湖蓄水量,无异于一颗高悬的“炸弹”。

上游湖水不断憋高,肉眼都看得出“噌噌”往上涨的劲头,快的时候前一刻水还在脚下,一炷香的工夫,就能没过膝盖。下游则直接威胁藏川滇的一串沿江城镇及金沙江中下游梯级水库安全。这样的能量如果不加束缚等待自然泄流,其溃坝流量将超万年一遇,摧毁几十层高的建筑物,就如同撕裂一张薄纸,由此带来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更是不可估量……

人工干预已势在必行,继10月11日那一次后,金沙江上游第二战——白格的战役就此打响。

计将安出

白格的险情,上下游沿江群众的生命安危,牵动了中南海。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抗灾救灾工作。李克强总理、韩正副总理、胡春华副总理、刘鹤副总理、王勇国务委员分别做出重要批示。

水利部迅速落实中央领导同志批示指示精神,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鄂竟平多次主持专题会商会,安排部署堰塞湖洪水安全应对工作。国家防总秘书长、水利部副部长兼应急管理部副部长叶建春带领水利工作组赶赴现场指导地方开展险情处置工作。水利部副部长魏山忠主持召开水利部与国家能源局和相关发电企业联合会商会,研究部署水电站调度应对工作。

长江委按照水利部安排部署迅速响应,派出副主任胡甲均带领王俊、杨启贵、黄奇、石裕等专家参加部际联合工作组,紧急赶赴现场指导应急处置,迅速组成水文应急监测工作组开赴沿江一线布“哨”。后方也是日夜鏖战,根据前方情况持续滚动会商,进行洪水风险动态分析演算。

运用什么方式实施人工干预?必须在2天内作出决定。人工干预处置堰塞湖说难,也不难。在这方面,长江委的技术实力和应对经验在国内居于首位,在国际上也声名斐然,有一套经过无数硬仗考验和印证、日臻成熟的打法。

可选择的招儿是有数的:无非开槽、爆破、水冲三种,但最终选用哪一种,往往与堰塞体所处的环境条件密切相关。现场位于海拔近3000米的地区,要想进去须翻越崇山峻岭,从离得最近的村算起,也要翻过三道山梁,穿过层层叠叠的原始森林步行5小时才能到达。这还不算最难的,更要命的是20多天内连续大规模滑坡了两次的山体极不稳定,即便是再权威的专家,恐怕也难以断定附近的山头会不会再垮。什么手段,才能动静又小又有效呢?

11月4日下午3点半,主持会商会的长江防总秘书长、长江委总工程师金兴平与委内40余名专家一道,讨论堰塞湖应对方案。

此时,从武汉沿江上溯3000多公里的堰塞湖现场,金沙江像人被卡住脖子一样奄奄一息,完全没有了平时汹涌澎湃的气势,上游水体能量急速积聚,下游几乎没有半点水渗出。

前线情况越险峻,提出决策建议的关键过程越要“斗”得充分些。会商室气氛热烈而紧张,前一夜和上午各专业收集的条件参数源源不断汇总上来,经过持续7个多小时的激烈碰撞、反复磨合,一份凝聚全委智慧的方案出炉,第一时间上报至水利部。

晚上11点的江城已经沉睡,这些长江委的技术精英们拖着疲惫的身躯走出大楼时,深吸一口临近初冬的空气,不禁打一个寒战,掩不住的倦意得以稍释,浑身似乎轻松了不少。

武汉和白格,同一弯明月期待见证,硬仗前夕送出的这只“锦囊”里头究竟写了什么?

科学泄流

方案最核心的两个方面很明确:工程措施方面,建议采取“开挖引流槽”的方式人工干预处置堰塞湖;同时建议配合采取两条非工程措施,一是堰塞湖上下游淹没区人员迅速转移避险,二是提前调度水库,腾出库容接纳溃坝洪水。更细一步看,其中包括开挖5米、10米、15米三个降低堰塞体高程工程方案和三期溃坝洪水风险分析成果。

6日,方案得到水利部和前方指挥部批准。

也许有人会说:无非就是“挖条槽”嘛!殊不知平地上挖条槽也许容易,但要在堰塞体上开挖,却面临诸多难题:渠线如何选择,挖多少,挖的效果怎样,都是难以决定的事,必须进行科学的研究、设计和施工。

找一个利于开挖的薄弱面,并充分利用水流自身的力量冲刷实现减小下游灾害的目的,至关重要。开渠时,让渠线避开右岸滑坡体,在左岸附近开挖,充分利用左岸自然硬边界控制洪水有约束地下泄,达到既不突溃、又能尽快下泄湖水的目标,减少突溃风险,实现“保左刷右、溯源冲刷”。

挖多深?几经研讨,前方指挥部决定先从坝顶2966.48米高程挖掘到2955米。8日下午,通过上游水路运输,来自中国安能集团水电五局的挖机手赵明喜将第一台挖掘机成功开上坝顶,随后,因陆路也已打通,更多大型机械陆续抵达现场。总共有12台挖掘机、6台装载机在坝上作业,几十名机械手换班不换机,24小时连轴转。

11月10日上午,在累计开挖约2.4万立方米土石后,2955米高程引流槽基本贯通。此时水面距离引流槽还有几米的距离。等待还是继续挖?再次研判后,为尽可能加快过流进程,指挥部决定再往下挖3米,继续挖掘到2952米。

12日10点50分,水面达到引流槽进口高程后开始全程过流。

12日18点,引流槽实测流量2.5立方米每秒。

不少人开始疑惑:怎么过流了还下泄如此缓慢,而且上游水位还在上涨?在现场的长江设计院副院长、全国工程勘测设计大师杨启贵形象地解释:之所以叫引流槽,先要“引”,就像用剪刀在布片上剪开一个小口,然后不用费太大劲,就能将布整个撕开。所以,过流后水位还要经历一个上涨过程是必然的,也是必需的,一来因为一开始上游来水量还大于过流量,二来最终冲开就是要靠积累一定的水头,才能利用水流能量持续冲刷过流断面,将堰塞体“撕”开“铲”深,加大过流能力。

12日那一晚,现场所有人都没有睡。“仿佛等待婴儿出生一般,期待、焦虑、紧张都有。”

13日一早,过水断面实测流量有明显加大迹象,7点50分达63.1立方米每秒;下午1点45分,出入库流量平衡,堰塞湖水位达2956.40米高程后转降,过流量则按预期中的开始陡然攀升。至下午6点,堰塞体溃决,泄流流量达到3.1万立方米每秒的峰值后陡落;14日8点堰塞湖水位基本复原。

在焦急的等待中,引流槽终于达到预计效果,泄流成功!

金沙水拍,流贯长龙,荡气回肠。从现场到武汉,再到北京,看到无人机俯拍的实时画面,所有前后方的参与者平静地注视着。

决战接力

堰塞体成功泄流,只是这场战役至为关键的初胜。能否将泄出的万年一遇洪水平稳送出去,才是衡量决战是否全胜的终极标准。

在前述方案基础上,长江委经过先后16次滚动会商,根据险情发展和工程措施降低堰塞体过水高程进展情况,分堰塞体溃决前和溃决后两阶段四步走实施了腾库。

堰塞体溃决前,连发4道调度令,按照“安全第一”的原则,调度金沙江中游梯级水库累计腾出13亿立方米库容,分析苏洼龙电站上游围堰的堰前最高水位及可能存在的风险,协调电站业主提前实施主动破堰迎洪。

堰塞体溃决后,继续密切监视溃坝洪水演进,动态优化调整调度方案,再发2道调度令,全力保障安全。与此同时,向藏川滇发出紧急通知,对监测预警、人员安全、工程安全、调度指令落实、信息报送等提出明确要求。

水文沿线监测的数据显示:经河道槽蓄坦化作用后,白格溃坝洪水洪峰次第衰减,至叶巴滩超万年一遇,奔子栏超万年一遇,至塔城衰减为千年一遇,行进到石鼓时已成“强弩之末”,最后平稳进入梨园水库有序泄放,金沙江中游各梯级水库平安渡险。

今天,回眸再战白格的全过程,水利人接力奋战的一幕幕再次浮现。

8日夜,长江委派出的专家组五名成员跟随叶建春副部长,在踏勘堰塞湖现场后,乘坐冲锋艇返回江达,在漆黑一片、凛冽刺骨的江风中航行两个多小时,江水溅进艇中即刻就成冰碴,下船时生生冻得感觉不到腿的存在;之后几天又数度登上危情四伏的堰塞体,头顶滑坡体雷达警报数度拉响,暂避后继续如常工作。刚过60岁即将离任的长江委水文局局长王俊主动请缨赶赴前线,尽管高原反应强烈,仍然始终坚持在最前线,研判水情直到堰塞湖告捷的时刻,终因体力不支晕倒在一线,在退休前最后一刻书写了一名水文领军人大写的忠诚。

帐篷里、监测点位上,近百名长江水文人和川藏水文队伍一道,披荆斩棘第一时间突进现场,即使江雪白了眉头,冷雨湿了衣襟,挺立在江河最前沿的背影却始终如雕像般坚韧,外套橙色救生衣的蓝色水文制服此刻别样俊美!

电脑前、分析室里,武汉解放大道1863号大院长江委会商室的灯光从未熄灭,前方实时数据一拨拨更新,后方长江委组织防办、水文局、设计院、长科院共百余名技术人员作出的分析结果和决策建议也一次次实时更新,布满血丝的眼眸中,专注认真的目光此刻最动人!

危险就在脚下,坚定却在心里。正是这种种伟大精神汇聚成的强大力量,使他们最终不辱使命,用血汗浇灌了忠诚之花,书写了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新时代伟大篇章。

还有许许多多的故事,无法一一叙述;还有许许多多的精神,无法一一表达。但,这一切,我们将一一铭记,永远感动。

白格作证,参与白格处置支撑保障的所有勇士,无愧于党,无愧于国家,无愧于人民。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