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1.2 Top3 工程研究前沿重点解读
1.2.1 先进核能技术:聚变 - 裂变混合堆技术
(1)概念阐述和关键技术
聚变– 裂变混合堆(简称混合堆)是一种结合 聚变和裂变的优点、克服二者缺点的核能技术。混 合堆与纯聚变堆的主要区别是包层内含有裂变燃 料,裂变燃料比 Be 或者 Pb 有更好的中子增殖能力 和能量放大能力,有利于降低聚变工程的难度。从 氚循环来看,有利于实现氚自持、减少初始投氚量; 从能量平衡看,可以降低聚变功率,减少高能中子 对材料的辐照损伤。与裂变堆相比,混合堆是聚变 中子源驱动的深度次临界系统,安全性能突出,在 能量输出的同时可以很好解决裂变燃料增殖和超铀 元素嬗变问题。混合堆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驱动器技术(含托卡马克、激光惯性约束聚变、Z 箍缩 惯性约束聚变等技术方向),次临界堆技术(含产 氚、增殖、嬗变、能源供应等技术方向),高增益 聚变靶设计技术(对惯性约束聚变而言)等。混合 堆的发展趋势是立足于近期可实现的聚变参数并借 鉴成熟的裂变堆技术,促进聚变能的提前应用,探 索解决裂变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2)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混合堆的研究涉及聚变、裂变两大核能领域, 立足于近期可实现的聚变技术和成熟的裂变技术, 推动聚变能提前应用和裂变能的可持续发展。 聚变领域又分磁约束聚变和惯性约束聚变。磁 约束聚变方面,托卡马克研究处于领先地位。我 国正式参加了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项目 的建设和研究;同时作为ITER 装置与聚变示范堆 (DEMO)之间的桥梁,我国正在自主设计、研发 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在惯性约束聚变 (ICF)方面,Z 箍缩作为能源更具潜力,有可能 发展成具有竞争力的聚变–裂变混合能源(Z-FFR)。 Z-FFR 由 Z 箍缩驱动器、能源靶、次临界能源包层 构成。以下重点对Z-FFR 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进 行说明。 Z箍缩惯性约束聚变涵盖了磁流体力学、辐射输 运、原子物理、等离子体微观不稳定性、强脉冲磁场 下的输运机制等多物理过程和复杂物理效应。我国 已重点开展了Z箍缩等离子体内爆动力学及其辐射 源物理研究,并获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Z-FFR 总体 概念设计研究取得显著进展。但是,对电流前沿与 Z 箍缩负载参数和内爆动力学的关系、Z箍缩等离子体 辐射源定标律和Z箍缩动态黑腔辐射场(温度)定 标律,以及Z箍缩惯性约束聚变过程中几个重要物 理过程的能量转换效率等关键问题,研究甚少。 超强脉冲磁场是 Z 箍缩过程最显著的特征,在 此条件下的等离子体形成、磁瑞利– 泰勒MRT 不 稳定性发展对内爆过程及内爆品质产生决定性影响。由于在强非线性过程中,负载区的电磁能、Z 箍缩等离子体内能以及辐射能之间的能量交换非常 复杂。Spitzer 电阻率不能准确描述Z 箍缩等离子 体电阻率特性,其反常机制还不清楚。如何描述和 解释辐射源的产生过程及物理机制极为重要。大电 流装置可以为开展 Z 箍缩等离子体物理实验研究提 供更宽的参数范围。 典型的Z箍缩过程具有柱形内爆特征,而聚变 靶为球形内爆,设计合适的黑腔构型,使得负载等 离子体Z箍缩过程与靶内爆在时间和空间上获得有 效分离,这是 Z箍缩驱动惯性约束聚变的核心问题。 在目前我国已有的装置上没有条件开展此项实验研 究。相对于激光聚变,Z箍缩辐射源时间尺度较长, 空间尺度较大,难以对波形进行精密调节,需要进 行新的聚变靶设计以便有效压缩燃料,获得较高能 量增益。 建造新一代大电流的脉冲功率实验平台,有利 于开展Z 箍缩辐射源、黑腔以及靶内爆等Z 箍缩 驱动惯性约束聚变部分关键物理问题的实验研究 和验证。建议国家层面支持2018—2025 年建设峰 值电流为50~70 MA 的 Z 箍缩驱动器,尽快实现 聚变点火。一旦点火目标实现,下一步便可开始建 设 Z-FFR。Z-FFR 配备大型超高功率重复频率驱动 器,首选快脉冲直线变压驱动器(LTD),电容器标称储能≤ 100 MJ,峰值电流为 60~70 MA,上升 前沿为150~300 ns,运行频率为0.1 Hz;采用“局 部整体点火”理念,设计高增益聚变靶丸,能量增 益 Q ≥ 100;设计天然铀裂变包层,实现氚自持、 能量放大 10~20 倍、裂变燃料增殖。
(3)重点研究国家/ 地区和机构以及之间的对比及合作情况分析
根据表 1.2.1 可知,该研究方向的核心论文产 出数量最多的国家是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 本、意大利和中国。其中,美国占据第一位,核心 论文比例超过 50%,德国、英国、法国、日本、意 大利和中国的核心论文比例均超过 10%。 由表 1.2.2 可知,该研究方向的核心论文产 出数量最多的机构分别是Lawrence Livermore Natl Lab、Univ Rochester、Los Alamos Natl Lab、 MIT、Gen Atom Co、Ist Nazl Fis Nucl、Sandia Natl Labs、Univ Oxford、Chinese Acad Sci,核心论文产 出数均超过 20 篇。 根据图 1.2.1 可知,较为注重该领域国家或地 区间合作的有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中 国。中国的论文发表数量较多,主要是与美国、日 本、德国、法国、英国和俄罗斯进行合作发表。 根据图 1.2.2 可 知,Lawrence Livermore Natl Lab、MIT、Gen. Atom Co.、Los Alamos Natl Lab、Univ. Rochester 有合作。 表 1.2.3 中,施引核心论文产生最多的国家是 美国,施引核心论文比例达到29.75%,中国达到 16.81%,德国的施引核心论文比例超过 10%。 表 1.2.4 中,施引核心论文产出最多的机构 是 Chinese Acad Sci,施引核心论文比例达到将近 20%。Lawrence Livermore Natl Lab 的施引核心论文 比例超过 16%。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可知,美国和中国在聚变– 裂变混合堆的核心论文产出及施引数量处在世界前 列,中国内地机构的施引核心论文数量较多。
1.2.2 可再生能源发电利用及储能、节能环保技术
(1)概念阐述和关键技术 基于可再生能源的能源系统是解决世界范围内 的能源利用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是能 源利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和有效措施。 以可再生能源的高效、清洁利用为核心,可再生能 源发电技术和储能技术等领域快速发展,在世界范 围内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
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
从目前可再生能源的资源状况和技术发展水平看,利用水能、风能、太阳能发电最为现实,前景广阔。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可分为单一能源发电系 统和混合能源发电系统。其中单一能源发电系统与 其他系统相对独立,较易受到可再生能源自身局限 性的影响。混合能源发电系统主要有两类:一类是 利用风、光、水能等可再生能源进行互补结合,克 服单一种类的可再生能源在使用时不连续、不稳定 的缺陷。另一类是将可再生能源与现有的化石能源 (天然气、沼气、生物质能、地热能等)进行结合 的混合发电系统。 保证可再生能源的发电系统连续、稳定的输出 电力,并确保供电质量是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关键技术。目前的主要技术前沿包括:能源系统构成设 计和动态模型建立、混合系统热力循环特性,区 域内可再生能源就地利用最大化、天然气使用最 小化和全范围多能源供需平衡、能量管理和调度 控制系统等。 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方向是通过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和能源智能微网等方式,构建风、光、水、火、 储多能互补系统,开发面向用户电、热、冷、气等 多种用能需求的终端一体化集成系统。混合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已经开始在美国、欧洲等世界各国电力系统中投入应用。
先进储能技术
储能技术是通过在电力需求低时储电、在电力需求高时放电的方式帮助电网更好地融合风电、水 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一种技术。广义的 电力储能技术可定义为实现电力与热能、化学能、 机械能等能量之间的单向或双向存储设备。 按照储存介质的不同,储能技术可以分为机械 类储能、电气类储能、电化学类储能、热储能和化学 类储能等。机械类储能主要包括抽水蓄能、压缩空 气储能和飞轮储能等;电气类储能主要包括超级电 容器储能和超导储能等;电化学类储能主要包括各 类电池,例如铅酸电池、锂离子电池、钠硫电池和 液流电池等;热储能将热能储存在隔热容器的媒质 (如相变材料)中,需要时可以被转化为电能,也 可直接利用热能而不再转化为电能;化学类储能主 要是指利用氢或合成天然气作为二次能源的载体, 例如通过电解水合成氢气和天然气进行二次利用。 目前抽水蓄能是全球装机规模最大的储能技 术,占全球总储能容量的 98%。而压缩空气储能、 铅酸电池、锂电池等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在全球 范围内已成为最具竞争力的储能技术。 其关键技术包括:大容量储能的规划及与可再 生能源发电的协同调度技术、基于储能的能量流优 化和能量调度技术、储能与能量转换装置的集成设 计和协调配置等。 (2)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 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
根据21 世纪可再生能源政策网络(REN21) 发布《全球可再生能源现状报告 2018》,2017 年可 再生能源发电占到全球发电量净增加值的70%,这 是现代历史上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长最大的一年。 目前全球对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投资已超过 对新增化石燃料和核能发电投资总和的两倍以上。 由于成本竞争力的提高,2017 年可再生能源投资 占电力行业总投资的比例超过三分之二,同时可再生能源在电力行业的份额仍将会继续上升。 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2017 年我国可再生能 源发电量为1.7 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00 亿千 瓦时;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的26.4%, 同比上升0.7 个百分点。其中,水电为11 945 亿千 瓦时,同比增长1.7%;风电为3057 亿千瓦时,同 比增长26.3%;光伏发电为1182 亿千瓦时,同比 增长78.6%;生物质发电为794 亿千瓦时,同比增 长 22.7%。全年弃水电量为515 亿千瓦时,在来水 好于去年的情况下,水能利用率达到96% 左右; 弃风电量为 419 亿千瓦时,弃风率为 12%,同比下 降 5.2 个百分点;弃光电量为73 亿千瓦时,弃光 率为6%,同比下降4.3 个百分点。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比重稳步上升。
目前可再生能源最新技术领域有可再生能源先 进发电技术、可再生能源并网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多 能互补技术三个方向。 在可再生能源先进发电技术方面,由于光伏发 电输出功率的随机性,保证光伏并网发电的最大功 率点的跟踪是其研究重点,由于最大功率点跟踪对 跟踪的准确性、快速性和稳定性要求比较高,实现有功输出的有效调节是目前光伏发电的关键技术。 变速恒频发电技术可最大限度的捕捉、利用风能, 并且转速运行范围相对宽松,调节系统更加灵活, 是目前主流的风力发电新技术。 在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技术方面,可再生资源 受环境温度、天气因素的影响,具有比较大的波动 性和间歇性,很容易导致电网电压出现闪变或波动, 因此并网消纳是将可再生能源接入现有能源体系的 关键技术,这些技术包括:①先进逆变器技术。逆 变器具有可拓展通信功能、可以对无功和有功进行 控制、可以降低有功变化率、实现谐波补偿等,保证电能输出质量更稳定、抗干扰能力更强,并具有 可以达到智能电网要求的网源互动技术。②可再生能源并网需要更加的精确、快速的电网电压信号锁定技术,能够在大功率并网时不对称运行情况下和 电压采样波动情况下完成精确锁相。③系统抗干扰 技术。集中式风光电站要在变换器控制的基础上实 现低电压穿越,孤岛指令和检测利用输变电系统能 量进行管理实现;分布式风光电站要通过控制达到 孤岛检测的目的,并利用基于配电网的能量管理系 统来发出低电压穿越信号指令。 在可再生能源多能互补技术方面,可再生能源 多能互补系统相对于传统发电技术而言,其复杂程 度和不确定性都大大增加。①在系统规划方面, 主要针对可再生能源进行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分析。 确定性分析主要是结合风、光等可再生资源情况 与负荷需求等历史记录数据进行分析;不确定性 分析是基于概率统计理论对可再生能源与负荷的 变化特性进行建模,同时考虑自然环境、用户冷 热电负荷等因素。②在系统综合建模方面,需要 针对多能互补的各个子系统的动态特性时间尺度 相差悬殊进行研究,例如电力网络功率瞬间平衡, 其动态需由微分– 代数方程描述;而冷热的转换 过程最为缓慢,通常以分、时来表述动态过程。 ③在优化设计方面,基于牛顿– 拉夫逊法的微网 潮流算法、电网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多目标优 化策略的混沌量子遗传算法等。以实现能源最佳 利用和系统长期经济可靠运行为目标,进行科学 合理的系统集成和能量管理。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南网储能5月23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指出:根据公司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的《公司2025年计划预算方案》,公司2025年预算营业收入76.42亿元,归母净利润11.49亿元。2025年计划预算是公司根据生产经营、业务发展等因素综合制定,能否实现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具有一定的不确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南网储能5月23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回答“公司认为未来抽水蓄能是什么样的商业模式?”这一问题时指出:根据633号文,目前公司所属抽水蓄能电站执行两部制电价,包括容量电价和电量电价,容量电价按40年经营期、资本金内部收益率6.5%核定;在电力现货市场尚未运行的地方,电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5月19日至2025年5月23日一周电力项目:涉及火电、水电、核电项目的核准、开工、并网等。火电项目2×660MW燃煤机组三大主机中标公示太仓港协鑫2×66万千瓦扩建项目锅炉成套设备、汽轮发电机组成套设备中标候选人公示。东方汽轮机、上海锅炉厂等预中标。详情点击“疆电入渝”首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3日,辽宁本溪市政府发布了政协代表《关于促进清洁能源发电有序发展的提案》答复,其中显示,辽宁本溪正在积极推进新型储能项目建设。着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推进新型储能规范化、多元化、产业化、市场化高质量发展,本溪高新区100MW共享储能示范项目正在加快建设,截至目前
安徽华电芜湖西形冲12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工程监理服务招标公告(招标编号:CHDTDZ010/21-JL-002)一、招标条件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相关项目安徽华电芜湖西形冲12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工程监理服务项目已批准,招标人为安徽华电西形冲抽水蓄能发电有限公司,项目资金为自筹。本项目
四川华电理塘呷洼10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项目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阶段勘察设计招标公告(招标编号:CHDTDZ031/22-QT-007)一、招标条件四川华电理塘呷洼10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项目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阶段勘察设计项目已批准,招标人为四川华电新能源有限公司,项目资金为项目自筹。本项目已
近日,国内首台全参数模拟变速抽蓄试验平台建成并通过出厂验收。该平台由南网储能公司与华中科技大学联合研制,将用于广东肇庆浪江300兆瓦和惠州中洞400兆瓦国产大型变速抽水蓄能机组研发制造,为两项重大工程提供全工况模拟技术验证。该平台配备了完整的一套实际机组缩比样机,包括模拟发电电动机、模
近日,广东、云南、海南新能源装机相继突破7000万千瓦、6000万千瓦、1000万千瓦大关,新能源已成为广东、海南第一大电源,在云南,新能源是仅次于水电的第二大电源。据中新社报道,新能源“挑大梁”后,南方电网公司采取多项措施应对新能源高比例运行挑战,保障电力稳定供应。南方电网公司建成了新能源
江西寻乌抽水蓄能电站通风兼安全洞工程施工招标公告(招标编号:T251100130422)项目所在地区: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一、招标条件本江西寻乌抽水蓄能电站通风兼安全洞工程施工项目已获批准,项目资金来源为招标人自有资金和自筹资金,招标人为江西寻乌抽水蓄能有限公司,招标代理机构为三峡国际招标
随着2024年报及2025一季报全面披露,已释放出明显的前瞻信号,能源领域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Wind数据显示,2024年电力板块整体表现稳健,总营收为1.8256万亿元,各细分行业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这也意味着在用电需求增长、新能源快速发展、火电成本改善和一系列政策支持下,电力板块的收入
5月20日,在2025能源电力转型国际论坛“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创新”专题研讨会上,电网头条记者采访了南非电力公司总裁办公室主任提纳格兰·尚玛甘。提纳格兰·尚玛甘认为,全球变暖加剧使得能源转型在减少碳排放方面变得既紧迫又必要。对南非而言,降低碳排放与保障能源安全同等重要。南非也面临可再生能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慈溪市供电公司客户服务中心社区经理钱海军认为,“十四五”以来,我国新能源产业和储能产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推进新能源和新型储能产业有序发展是实现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重要途径。钱海军表示,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新能源和储能发展;全国多地探索完善储能发展机制,通过储能
北极星储能网讯:近期,广州储能集团正在招聘中,包含技术管理岗、项目建设工程管理岗、业务开发岗以及生产技术类储备干部等。广州储能集团有限公司于2023年7月在广州注册成立,注册资本金为20亿元。公司凭借在能源行业多年的专业技术积累和安全管理能力、雄厚的企业综合实力,将聚焦广州市储能产业链
“近年来,阳泉市聚焦打造千万千瓦级多能互补、具有深度调峰能力的清洁能源供应基地这一目标,将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作为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关键载体,‘四位一体’统筹推进,取得积极成效。”山西省阳泉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文华3日表示。当日,在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
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越来越高,储能时长决定了新型电力系统是否能稳定运行。近年来,以风、光为主的可再生能源在电网中的比例逐渐上升,这些能源具有高间歇性以及不稳定性的特点,电网负荷较大。一组数据表明,当风光发电占比达到50%-80%时,储能时长需要达到10小时以上。然而,国内现阶段的储能时
12月3日,山西省召开“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第二十五场新闻发布会。阳泉市委副书记、市长刘文华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阳泉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近年来,以智慧融合为保障,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发展。刘文华提到,按照“新能源+储能+智能电网”发展模式,在具备条件的开发区、工业园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12月3日上午,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第二十五场新闻发布会,阳泉市有关负责同志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阳泉市表示,将以柔性灵活为支撑,推动多元储能规模发展。作为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的重要举措,
11月12日,国际标准化组织机械储能技术委员会(ISO/TC346)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南京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和IEC国际标准促进中心(南京)联合主办。ISO/TC346主席许树楷博士出席会议,ISO/TC346委员会经理胡浩博士主持会议,ISO技术项目经理KirsiSilander女士及来自新加坡、芬兰、以色列等多国专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4日,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官网发布《广州市推进新型储能产业园区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方案指出,主要依托三大新型储能产业园区,发挥新型储能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引领作用,吸聚新型储能行业龙头企业,促进新型储能技术创新和产学研金用深度融合发展,提升产
在9月25日举办的电力系统“源网荷储氢”新生态国际高峰论坛上,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副总工程师张晋宾就“长持续时间储能体系”进行了深入剖析。张晋宾首先指出,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日益重视,风电、光伏等VRE(可变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量占比正迅速攀升。据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30年,的电量占比将从当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9月19日,甘肃定西市发改委发布征求《定西市电力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意见,文件提到,定西市储能建设方案,其中总规划、在建储能项目规模最低为2080MW/4860MWh。其中,“十四五”至“十五五”期间,定西市新增新能源项目装机规模达到730万千瓦,需要配置电源侧储能至少为73万千
9月4日,由贝肯新能源提供全套解决方案的30MW飞轮储能项目成功并网运行。该项目由120个飞轮储能单元组成,接入山西省电网,成为国内首个电网侧独立调频飞轮储能电站,也是目前世界上单体规模最大的独立飞轮储能电站。这不仅是飞轮储能技术在我国应用的重大突破,也是我国储能行业发展的一项里程碑。山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5月19日-2025年5月23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200MW/800MWh!8种储能技术混合!国家能源集团青海储能电站投产!5月16日,青海公司大柴旦100万千瓦风光储项目配套储能电站工程科翡储能电站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成功实现投产运行
5月21日,青海公司国能海南州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第三批大基地配套63.75MW127.5MWH储能电站EPC工程公开招标项目招标公告发布。工程储能电站为大型储能电站,由国能海南州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建设,建设总容量为63.75MW/127.5MWh。拟建站址位于青海省共和县三塔拉,储能电站共以4回集电线路接入紧邻新建的
北极星储能网讯:5月16日,上海市发改委印发《上海市新型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奖励资金管理办法》,据实际放电量给予奖励。符合政策要求的项目可按首年申报标准连续3年获得奖励,每千瓦时储能容量的年电量奖励上限600kWh。独立储能0.35元/kWh,用户侧0.2元/kWh,奖励期3年。虚拟电厂资源聚合平台按调节能力
5月15日从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截至4月底,湖北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5066.06万千瓦,占全省电源总装机容量的39%。其中,光伏发电装机容量4040.29万千瓦,首次超过水电装机容量。据介绍,今年年初以来,湖北新能源发电出力5次创新高,最高达2688.82万千瓦,新能源发电占用电负荷最大比重78.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0日,浙江温岭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加强温岭市新型储能电站管理工作的通知,适用于温岭市域内建设(包括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新型储能项目。电网侧新型储能项目原则上布局在负荷中心、电网调节能力较弱及新能源消纳受限等区域,鼓励建设功率不低于50兆瓦、容量不低于100兆瓦时的项目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19日,国家能源局河南监管办公室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河南新能源和新型并网主体涉网安全能力提升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文件提出,合规签订并网调度协议。电力调度机构根据并网主体分类差异化编制并网调度协议模板及协议所需资料清单。并网主体提出申请后,在电网公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6日,青海公司大柴旦100万千瓦风光储项目配套储能电站工程科翡储能电站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成功实现投产运行。该工程装机容量200兆瓦/800兆瓦时,包含集中式和高压直挂式磷酸铁锂电池、钠离子电池、半固态磷酸锂电池、钛酸锂电池、全钒液流、超级电容、磁悬浮真空飞轮
5月15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在上海地区规模化试点电化学储能政协提案的答复。文件显示,上海市2025年首批独储项目建设计划已发布,共8个项目总规模41.45万千瓦/147.8万千瓦时。试点容量补偿。现阶段探索阶段性容量补偿机制,分担储能容量成本。制定本市新型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扶持政策,重点支持具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8日由中国电建EPC总承包的全球海拔最高光热电站西藏扎布耶,源网荷储一体化综合能源项目全面投产。西藏扎布耶源网荷储一体化综合能源项目位于西藏日喀则市仲巴县,现场海拔4500米,是全球首个在高海拔、电网末端地区,以槽式光热电站为主电源实现清洁能源孤网运行,提供全天24小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5日,上海市政府公示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0068号提案的答复。原文如下: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0068号提案的答复台盟界别:贵界别提出的“关于在上海地区规模化试点电化学储能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新型储能是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保障能源电力安全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上海市松江区经济委员会发布关于印发《上海市松江区虚拟电厂精准响应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文件提出,若参与松江区虚拟电厂精准响应的用户,实际调节量位于应约响应量的90%至110%之间,均按照实际调节量给予精准响应激励。日前响应与日内响应的激励标准为2元/kWh,快速响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