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2018年,全省用电需求旺盛,全社会用电两位数增长,增幅创近七年来最好水平,各大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全面增长。全省电力战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同志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团结协作,克难奋进,确保了全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正常供应,圆满完成了各项政治及抗灾等保电任务,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电力支撑。截止年底,全省全口径装机容量7401.05万千瓦,同比增长3.88%;全年发电量2851.06亿千瓦时,增长7.77%;全社会用电量2071.43亿千瓦时,增长10.83%,其中工业用电量1254.07亿千瓦时,增长7.32%。
一、装机容量稳步增长,结构持续优化,电网供电能力和可靠性进一步增强
(一)水火电机组投产速度放缓,新能源装机持续增长,装机结构不断优化。在国家化解煤电机组过剩产能背景下,2018年我省除南郡2号66万千瓦及京能1号35万千瓦应急调峰机组并网运行外,全年无大型水火电机组正式投产。截止12月底,全省发电总装机容量7401.05万千瓦(含三峡2240万千瓦及两台应急调峰机组101万千瓦),较去年底增加276.57万千瓦,其中,水电3675.22万千瓦,占49.66%;火电2884.29万千瓦,占38.97%;风电331.19万千瓦,占4.47%;太阳能510.35万千瓦,占6.90%。与去年同期相比,我省风电、太阳能装机容量较去年同期净增175.26万千瓦,新能源装机占全省总装机容量的11.37%,较去年底提高了2.02个百分点,我省以水火电为主的装机结构进一步优化。
(二)电网投资重点投向配网、农网和扶贫领域,保障供应前提下大力惠及民生。2018年湖北电网完成建设和改造投资173.5亿元,其中220千伏以上线路投资36亿元,主要用于仙桃、黄冈武穴等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及鄂州电厂三期500千伏送出工程;配网和农网投资达134亿元,其中农网投资105亿元,建设宜城、钟祥等5个小康用电示范县,加强了全省38个省级贫困县农网建设,同时安排易地扶贫搬迁配套供电工程资金10亿元,惠及居民15.2万户、40.5万人。截止年底,湖北电网拥有1000千伏变电站1座,变电容量600万千伏安;500千伏输变电站32座,变容量4199.1万千伏安,线路长度12067.15公里;220千伏公用变电站211座,变电容量6151.2万千伏安,线路长度15845.57公里。经过不断投资建设改造,湖北电网已基本形成覆盖全省城乡的现代化、智能化大电网,供电质量和可靠性进一步提高,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改善提供了坚强电力保障。
二、严格绿色电力调度,电力生产安全有序,节能减排成效明显
(一)全口径发电量稳步增长,电力生产及调度平稳有序。全年全口径发电量2851.06亿千瓦时,增长7.77%,其中,三峡电厂发电1011.32亿千瓦时,增长4.13%。不含三峡,全省发电1839.73亿千瓦时,增长9.87%,其中水电459.90亿千瓦时,下降11.99%;火电1266.53亿千瓦时,增长17.78%。全年计划执行完成率101.19%,其中,水电101.47%,火电101.10%,风电101.22%,太阳能95.24%。
(二)各流域来水不均,精心调度确保水能资源充分利用。全年各主要流域来水除长江干流丰于多年平均近二成外,清江、汉江流域来水较多年平均偏少一至三成。调度机构科学调度,采取节水增发等多种措施,充分发挥水电保供、顶峰、调节等多重作用。主力水电厂中,三峡、葛洲坝电厂全年分别发电1011.32亿千瓦时、181.8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13%、-3.96%;水布垭、隔河岩电厂全年分别发电36.01亿千瓦时、27.29亿千瓦时,同比下降31.44%、31.11%;丹江电厂全年发电42.4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5.17%。非统调水电厂全年共发电96.72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4.17%。
(三)火电稳发支撑作用明显,电力与热力供应保障有力。2018年,全省火电厂共发电1266.53亿千瓦时,增长17.78%。火电发量占全省全社会用电量的的61.14%,其稳定出力有力支撑了全省电力正常供应。全年统调火电机组平均利用小时数4629小时,较去年同期增加709小时。尽管火电机组利用小时数大幅增加,但因全年电煤价格持续高位运行,火电企业经营效益仍不佳,多数电厂处于微利或盈亏边沿。
(四)严格实施绿色电力调度,发电行业节能减排成果显著。2018年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可再生能源法和国家有序放开发用电计划改革相关要求,全面推进优先发电计划改革,放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计划,对大容量、高效率大型火电机组优先发电权安排上高于一般火电机组100至200小时。科学安排火电最小开机方式,确保全年全省无弃水弃光弃风现象发生。全额收购风电、太阳能电量106.6亿千瓦时。鼓励在役中小火电机组向大型高效率机组转让发电量计划,全年共落实转让电量12.86亿千瓦时。贯彻落实国家煤电行业淘汰落后产能政策,全年共关停小火电机组5.25万千瓦。发电行业为我省节能减排作出了应有贡献。
三、全力开拓电力市场,全社会和工业用电增幅创近年来最好水平
(一)大力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努力降低实体经济用电成本。2018年电力直接交易工作,按照省政府确定的“发电侧让利等额传递给用户”总体思路,进一步扩大交易规模,降低准入门槛,努力为实体经济降成本、促转型提供动力。2018年度,我省电力直接交易电量达420.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其中高新技术企业及战略新兴产业成交电量占58%;参与直接交易的电力用户由上年的236家增加至876家,进一步扩大了受惠面;全年共为电力用户节约用电成本9亿元,用户有明显获得感;支持售电公司等新兴主体参与市场交易,全年33家售电公司代理688家用户共成交电量122.9亿千瓦时,占成交总量的近三分之一,市场活跃度高。
(二)全社会用电快速增长,各大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均作出不同贡献。2018年全社会累计用电2071.43亿千瓦时,其中,第一产业用电20.29亿千瓦时,增长23.15%;第二产业用电1284.63亿千瓦时,增长7.56%;第三产业用电371.48亿千瓦时,增长15.76%;城乡居民生活用电395.03亿千瓦时,增长17.13%。各大产业对全社会用电的增长均作出不同贡献,2018年全社会同比新增用电202.43亿千瓦时,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同比新增用电3.81亿千瓦时、90.29亿千瓦时、50.57亿千瓦时,对全社会用电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88%、44.60%、24.98%;城乡居民生活同比新增用电57.76亿千瓦时,对全社会用电增长的贡献率为28.53%。
(三)工业用电平稳较快增长,增速逐年加快,制造业用电对工业用电增长的贡献率超过80%。工业累计用电量1254.07亿千瓦,增长7.32%,高于去年同期2.51个百分点,呈逐年加快态势。从工业内部主要行业看,全年采矿业用电41.32亿千瓦时,增长7.17%;制造业用电919.40亿千瓦时,增长8.0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全年用电293.36亿千瓦时,增长5.00%。从主要行业对工业用电增长的贡献率看,2018年全省工业累计同比新增用电85.53亿千瓦时,其中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分别累计同比新增用电2.76亿千瓦时、68.81亿千瓦时、13.96亿千瓦时,对工业用电增长贡献率分别为3.23%、80.45%、16.32%,制造业用电增长是拉动工业用电增长的主要动力。
(四)主要制造行业用电6升4降仍呈分化态势,高端制造业用电增幅居前。月均用电超过2亿千瓦时的10个主要制造行业用电6升4降,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34.48亿千瓦时,39.87%)、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24.32亿千瓦时,36.19%)、有色金属(61.01亿千瓦时,30.03%)、黑色金属(186.84亿千瓦时,17.19%)4个行业用电快速增长;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26.34亿千瓦时,5.35%)、纺织(45.56亿千瓦时,2.48%)2个行业用电平稳增长;金属制品(46.32亿千瓦时,-5.29%)、非金属矿物制品(120.04亿千瓦时,-2.32%)、汽车制造(40.85亿千瓦时,-1.34%)、化工(151.85亿千瓦时,-0.77%)4个行业用电不同程度有所下降。从用电下降行业原因看,化工行业因环保整改、水泥行业因自发限产保价、汽车行业主要是销售量下滑等影响所致,但行业绝对用电量仍处正常区间。
(五)除工业外全社会其他十个大类行业用电普遍快速增长。除工业外,全社会其他10大类行业用电形势普遍良好,具体为:农林牧渔业(16.91%)、建筑业(14.83%)、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14.25%)、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22.11%)、批发和零售业(12.83%)、住宿和餐饮业(9.71%)、金融业(20.21%)、房地产业(27.11%)、租赁和商务服务业(23.49%)、公共服务及管理组织(16.52%)。
(六)全省各地区用电普遍增长,武汉市领头羊地位作用发挥较好。2018年全省14个用电统计地区全社会用电普遍增长,其中武汉、荆州、黄石等9个地区全社会用电增幅超过两位数。各地区工业用电同样全部不同程度增长,其中黄石、咸宁和神农架林区3个地区增幅在两位数以上。省会城市武汉全年全社会用电量580.34亿千瓦时,超过全省用电总量的四分之一,增长11.74%,超过全省平均水平0.91个百分点,充分发挥了其领头羊的地位作用。“两副”城市宜昌、襄阳全社会用电量分别为227.78亿千瓦时和155.95亿千瓦时,分别增长3.88%和9.28%,保持了较为稳健的增长。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5月15日,重庆市能源局对彭德代表提出的《关于给予綦江区“疆电入渝”特殊绿电份额的建议》(第0461号)做出答复。其中指出,长期以来,重庆市能源局高度重视綦江区电网网架建设。围绕网架补强、供电能力和承载能力提升等,持续加大电网投资力度,“十四五”以来綦江区配电网项目投资超4亿元。推动省间
5月16日,宁波杭湾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正式投运,至此,宁波超高压变电站数量达到10座,成为继杭州之外,省内第二个超高压变电站达到10座的城市。关于杭湾输变电工程宁波杭湾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是国家能源局“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的国家级重点能源类项目,也是宁波首座半户内设计的超高压变电站,标志着
今年一季度,浙江全社会用电量1526.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54%。随着全省聚力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国内需求,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预计今年浙江经济将持续保持回升向好态势,全年全社会用电量有望突破7200亿千瓦时。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保障电力可靠供应,国网浙江电力加大电网投资力度
智能微电网具有多样化的功能,在新能源消纳方面,它实现了新能源的就近消纳,提高利用效率,降低用电成本,还方便了绿电追溯。在减轻公共电网负担方面,减少了公共电网的投资,简化了交易和调度管理流程,提高了效率。同时,它在技术上能像虚拟电厂一样提供有功无功支撑,优化电力系统平衡。对于转供电
5月15日,重庆市能源局发布关于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217号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文件指出,重庆市能源局将继续指导奉节县做好新能源开发建设,在分散式风电、分布式光伏、农村电网提升改造等方面给予支持,助力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加快建设原文如下:重庆市能源局关于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217号
4月28日,西班牙电网突发重大故障。这一事件不仅是欧洲近年来最严重的停电事故,更为全球能源转型中的电网安全敲响了警钟。西班牙作为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先锋,其电网暴露出的脆弱性折射出新能源高渗透率下的系统性挑战,也为中国乃至全球的能源转型发出了警示。可再生能源“成长痛”的全球共性西葡大停
随着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联合发布的《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正式落地,新能源行业迎来从“固定电价依赖”向“市场化竞争”的全面转型,面对既不保量也不保价的新市场,电站投资建设势必朝着集约化、高质量化方向发展,也将催生模式多
直流反向正在从稀有变成常规。狭义上的直流反向送电是指与常规送电方向相反的送电方式,需要直流线路潮流反转。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可以依靠控制换流器改变电流方向实现小时级的潮流反转,但造价相对较高。普通直流输电系统中,由于换流器晶闸管导电的单向性,需要进行控制保护系统升级,通过改变电压极性
5月13日,重庆市能源局公开关于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462号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根据答复文件,重庆綦江区“十四五”以来,累计下达集中式风电、光伏项目开发规模约55万千瓦,现已建成集中式新能源项目3.2万千瓦、分布式光伏项目8.2万千瓦。同时,持续优化綦江—万盛片区电网网架,改善提升新能
5月13日,重庆市能源局发布《关于支持綦江—万盛协同加快建设全市重要能源保障基地的建议》的答复函。其中提出,下一步,市发展改革委、市能源局将积极向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争取新增我市“十五五”煤电建设指标,待国家明确后,将重点研究论证恒泰电厂“上大压小”、安稳电厂三期等煤电项目,
导读:2025年4月发生的欧洲南部大停电事件,暴露出高比例新能源渗透背景下电力系统的脆弱性,以及现有监管体系的深层缺陷。本文深入剖析欧洲电网监管现状及失位问题,探讨全球能源监管在技术、市场和跨国协调中的不足,并提出监管创新、技术升级和国际合作的对策,以增强电力系统韧性与安全,推动全球
5月21日,辽宁省本溪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促进清洁能源发电有序发展的提案》答复。其中提出,积极鼓励光伏开发利用,大力推动分布式光伏项目并网发电,持续提升光伏发电装机量,截至目前,光伏机组装机容量20.47万千瓦,同比提升7.88万千瓦,为本溪市构建绿色低碳现代能源体系提供有力保障。发
5月21日,广东河源东源110千伏双江输变电工程核准获批。一、为满足双江镇及近区新能源上送需求,解决偏远山区供电半径长,线损高的问题,同时优化近区110千伏电网结构,提升资产利用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同意建设河源东源110千伏双江输变电工程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近日,陕西省西咸新区琅樾府项目高低压配电工程开启施工招标。本项目电压为10kV,容量合计为6000kVA,其中:公变容量5000kVA,专变容量1000kVA;项目投资总额:944290000元,(其中本次招标工程估算24300000元)。琅樾府项目高低压配电工程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琅樾府项目高低压配
5月21日,福建龙岩一批电网工程项目获核准。为进一步加强网架结构,消除电网安全隐患,提高区域电网供电能力,近日,市发改委核准了一批电网工程项目,包含龙岩市辖区2025年10千伏及以下配网工程、龙岩连城2025年10千伏及以下配网工程、龙岩武平2025年10千伏及以下配网工程等七个电网工程项目,合计投
据悉,今年国网黑龙江电力安排电网基建投资71.59亿元,优化完善网架结构,加快各级电网建设,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以电网高质量发展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截至4月末,该公司已相继建成投运35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电网工程31项。目前,黑龙江已复工安北~黑河换流站500千伏线路等10项
5月19日,1000千伏鄂岳Ⅰ、Ⅱ线由检修状态转为运行状态操作结束,标志着国网山西超高压变电公司完成1000千伏北岳变电站为期14天的年度综合检修工作。北岳变电站是1000千伏蒙西—天津南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的一部分,也是华北地区的枢纽变电站,承担着鄂尔多斯至山西、晋北至华中、山西至华北的大容量
5月16日,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获悉,山西送江苏的两个跨区输电通道——500千伏山西阳城至江苏淮安输变电工程、±800千伏雁门关至淮安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已累计向江苏输送电量超6000亿千瓦时,达6028亿千瓦时。从20世纪末开始,江苏积极从区外引入电能,满足经济发展带来的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199
5月19日,浙江舟山500千伏联网输变电工程开启投运以来的首次双线检修作业。作为目前世界电压等级最高的跨海输电线路,国网浙江电力将组织检修人员首次在370米高空以双线同步走线方式开展检修作业,这也标志着我国超高压跨海输电线路运维技术迈向新高度。位于宁波凉帽山一侧的370米输电高塔张帆摄浙江舟
5月16日,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今年首个500千伏迎峰度夏电力保供工程——新乡南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成投运,显著优化新乡区域电网架构,提升新乡地区供电能力90万千瓦,为夏季用电高峰期社会经济和民生安全可靠供电增添保障,也为新能源消纳提供更好支撑。与此同时,河南电网主网工程进入投产高峰期。预
5月13日,河北沧州供电公司220千伏大白冢输变电工程正式投运。该工程新建220千伏大白冢变电站,架设112千米输电线路,为区域新能源电力送出开辟了一条新通道,助力环渤海经济圈绿色低碳发展。沧州地处渤海沿岸,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新能源发展态势强劲,近3年新能源装机年均增长率保持在30%以上。作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动力源泉,攸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先后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提出并不断发展“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为深入推动能源革命、加快建设能源强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5月12日,经过近半个月的集中研发,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正式上线供电服务资源调度管控系统电力保供(预警)专项监测功能。电力保供(预警)专项监测功能界面包括线路全线、分支、台区、用户以及农排用户、电采暖用户、高危及重要用户、敏感用户的当前停电数量、已复电数量和停电总数展示;线路
5月21日,福建龙岩一批电网工程项目获核准。为进一步加强网架结构,消除电网安全隐患,提高区域电网供电能力,近日,市发改委核准了一批电网工程项目,包含龙岩市辖区2025年10千伏及以下配网工程、龙岩连城2025年10千伏及以下配网工程、龙岩武平2025年10千伏及以下配网工程等七个电网工程项目,合计投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21日,杭州西力智能科技发布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提到2025年,公司将对国网24版单/三相费控智能电能表、南网24版单/三相智能网关电能表、国网智能融合终端(无线公网4G-HPLC)、专变采集终端III型(无线公网4G)、双模芯片及双模通信模块、计量互感器及面向储能电
暴雨,凌晨。“兴仁市百德镇10千伏马围线、10千伏百坪线故障停电,涉及区域田边村、哪鲁村、九盘村、米粮村、新厂村5个村寨……”伴随着报警声,贵州电网公司工作人员面前的配网故障光字屏红光闪烁,故障区域精准锁定,推送至屏幕显现。这是贵州电网公司创新开发的“光字屏”在基层应用的生动缩影。从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加速推进,源网荷储“协调互动”取代“源随荷动”成为核心特征,给电力系统的调度管理带来了全新挑战。南网总调积极应对挑战,迎难而上,提出了“构建一套管理体系,融入两种管理能力”的总体思路,通过构建云—边两级扁平化协同的管理体系、强化数字化管理能力和新型基层创新共
日前,国网杭州供电公司在海拔920米的淳安县严家R421线板桥支线上安装的配电网量子开关悄然“上岗”,由此,浙西山区线路主线5G量子开关实现全覆盖。作为浙江省面积最大的县,淳安县坐拥573平方公里的千岛湖,星罗棋布的岛屿与连绵起伏的群山构成了独特的生态画卷,却也给电力基础设施带来了严峻考验。
5月15日,在国家电网公司分布式电源和微电网控制实验室,一排排机柜不眠不休地闪烁着灯光,百纳秒级的超高精度实时仿真计算正在快速运行着,这是中国电科院配电专业技术团队研发的世界首套有源配电网CPS仿真平台。我国城乡配电网跨越五个电压等级(220-110-35-10-0.4千伏),接入了大量分布式电源,有
5月15日,国网唐山供电公司工作人员来到唐山市路北区金域缇香小区,对10千伏香荣线荣泰尚都南环网柜522干线9号杆进行带电接引流线,加快路北区配电网高可靠性示范区建设,优化线路网架结构,进一步提升供电可靠性,为夏季用电高峰保驾护航。据了解,10千伏香荣线是路北区一条重要线路,为金域缇香社区1
5月16日,在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110千伏凤山变电站春检预试工作中,国网承德供电公司采用“机器代人”的方式,完成了国网冀北电力首次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全自主中压发电电缆接引工作。此次春检预试工作将使10千伏东头营529线路全线路停电,为保障用户正常用电,国网承德供电公司采用中压发电车反
5月16日获悉,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自主研发的集中式站所终端和馈线终端两款配网自动化终端设备,经国网电科院(南瑞集团)溯源评估判定国产化率达100%。国网山东电力创新采用软硬件解耦技术,构建通用软件架构体系,形成自主可控的国产开发平台。配网自动化终端设备研发团队依托该平台,突破配电终端设
5月18日,在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10千伏王洪线抢修作业现场,抢修人员在县调的科学精准指挥下,仅用25分钟排除故障,恢复供电。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在咸宁试点开展县(配)调管理提升工作后,国网咸宁供电公司配电网线路平均故障复电时长同比下降32.86%,平均故障停电时户数同比下降63.22%。随着分布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