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核电核电建设与运行报道正文

核“能”制氢 氢能源汽车还会远吗

2019-01-17 15:27来源:中国核工业关键词:中核集团核反应堆核能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1月15日,中核集团与宝武、清华签约,宣布要打造核冶金联盟。”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核工业” ID:cn_industry )

一个特别的日子,核工业成立64周年;一个新的合作领域,共同开发核冶金。难怪小编会对这个消息格外上心。

此处的核冶金就是利用核能制氢再用氢气冶金。

这些也让很多人禁不住好奇,核能制氢到底有什么魅力?能够促成此次强强联合。

想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为什么要制氢?

简单来说,就是氢能有很多优点。

清洁。燃烧的产物是水,是世界上最干净的能源。

热值高。氢燃烧的热值高,居当前主流燃料之冠,为液化石油气的2.5倍、汽油的3倍、无烟煤的4.5倍。

利用形式多样。氢能既可以通过燃烧产生热能,又可以作为能源材料用于燃料电池直接产生电能,为燃料电池车、分布式发电设施提供动力。

可储能与运输方便。多种一次能源都可以转化为氢气,以压缩气态储氢、液化储氢等方式储存起来,实现氢能源的大规模稳定存储。

得益于这些优势,氢能的用途也非常广阔。

包括在氢燃料电池交通工具、家用燃料电池、炼油和焊接及金属加工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其中氢燃料电池汽车是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氢能源汽车包括氢内燃车和氢燃料电池车两大类。从产品市场来看,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已开发出多款氢燃料电池汽车,并配套建设加氢站。2017年,宝马,奔驰、通用等公司都开始商业化发售氢燃料电池汽车。报告显示,自2013年氢燃料电池车商业化到2017年年底,全球总计售出6475辆氢燃料电池车。

国家发改委在2016年5月下发了《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同时发布了《能源技术革命重点创新行动路线图》,将“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创新”列为15项重点任务之一,提出“实现大规模、低成本氢气的制取、存储、运输、应用一体化”的战略目标。

我国发布的《中国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发展蓝皮书(2016)》也提出,到2020年,我国加氢站数量达到100座,燃料电池车辆达到1万辆,氢能轨道交通车辆达到50列;到2030年,加氢站数量达到1000座,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达到200万辆;到2050年,加氢站网络构建完成,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达到1000万辆。

既然氢能的应用领域如此广阔,又有迫切需求,那么为什么至今为止我们没有看到氢能的大规模使用呢?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自然界中没有纯氢,需要借助其他一次能源生产,这也是制氢一词的由来。

传统的工业应用制氢方法主要是利用化石燃料制备(占96%)和水电解(占4%),效率不高或带来大量温室气体排放。这与当今社会低碳、清洁的能源供应需求是不相匹配的。

核能制氢有望成为未来制氢的首选!

核能作为低碳清洁的能源,随着核能制氢技术和工艺的不断发展,核能制氢技术有望成为未来大规模制氢的重要技术选择。通过对目前核能制氢的主要技术特征和工艺研究成果分析发现,高温电解、热化学碘硫循环和热化学裂解水溴钙循环是核能清洁制氢的3大技术方向。

高温气冷堆是目前最理想的高温电解制氢的核反应堆

在800℃下,高温电解的理论效率高于50%,温度升高会使效率进一步提高。在此种方案下,高温气冷堆(出口温度700℃~950℃)和超高温气冷堆(出口温度950℃以上)是目前最理想的高温电解制氢的核反应堆。

2012年我国已将高温气冷堆示范电站的建设列入国家重大专项,同时正在开展制氢工艺的研发工作。

可以肯定的说,突破了核能制氢技术,未来大规模氢能源汽车使用就不会遥远。

参考文章2018年中国核工业杂志第7期官思发韩绍阳《核能制氢:能源的“未来之星”》

相关阅读:

中核集团携手宝武、清华打造核冶金产业联盟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中核集团查看更多>核反应堆查看更多>核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