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电解液添加剂能够在金属负极表面形成一层稳定的SEI膜,只要在电解液中添加足量的添加剂,就能够使得SEI膜因为负极体积变化被破坏时,具有足够的自修复能力,例如LiODFB、LiNO3等就是常用的添加剂。实际上持续的SEI膜自修复能力是一把双刃剑,在保持SEI膜的完整性的同时,也会造成界面副反应的持续发生,不断消耗活性Li、Na和电解液等成分,从而对电池的长期寿命造成影响。
近年来兴起的固态电解质为解决金属-硫电池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新的希望,理想的固态电解质应该具有高的电化学、热和机械稳定性,从而显著的减少界面的副反应。目前常见的固态电解质主要包含两大类:1)聚合物电解质,例如PEO、PEGDME和PVDF-HFP等;2)无机电解质,例如Li2S-P2S5、NASICON等。
2、多价金属负极
相比于Li、Na和K等一价金属,多价金属例如Mg、Al等的使用条件具有显著的不同,例如许多的研究都表明在多价金属表面形成的SEI膜不仅仅是电子绝缘体,也是离子绝缘体,因此通常多价金属会尽量避免其表面产生惰性层。
Mg负极
最近已经有很多学者们报道了成功开发Mg负极可充电电池电解液,这些电解液都是采用了醚类电解液,主要有三大类:1)含有有机金属复合物的电解液;2)采用传统Mg盐的电解液;3)含有B盐的电解液。这些电解液都能够在Mg负极的表面避免SEI膜的形成,同时不同于Li、Na等金属,Mg的沉积过程不会产生金属枝晶,因此金属Mg电池具有非常好的循环稳定性,循环寿命可以与锂离子电池相媲美。目前Mg电池面临的主要挑战主要是寻找高容量、稳定的正极材料,而硫正极恰好具有这一特性,因此Mg-硫电池被认为是一种非常具有前景的下一代电池。
Al负极
相比于其他负极,Al具有最高的体积容量密度(8040mAh/cm3),Al负极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其表面倾向于形成高稳定的惰性层,但是最近的研究表明离子液体能够使得Al进行可逆的充放电,此外Al的高电荷密度也使得我们很难找到能够供其嵌入的正极材料,而硫正极似乎是一种可能的选择。
3、硫正极
硫正极不同于普通的嵌入型正极材料,硫正极的反应是与金属发生还原反应生成化合物,因此S正极的理论容量可达1675mAh/g,因此虽然S正极的反应电势很低(0.407 vs标准氢电极),但是金属-硫电池仍然具有非常高的能量密度。同时由于硫正极独特的反应机理,使得S正极几乎能够与所有类型的金属负极配合使用,大大拓展了金属-硫电极的可能性。
硫正极在发生还原反应生成金属硫化物时,会产生显著的体积变化(与Li发生反应体积变化高达71%),这会导致硫正极与导电网络和集流体脱离,引起循环性能的下降。
醚类电解液是金属-硫电池最为常用的电解液,这主要是因为醚类电解液能够很好的溶解硫正极的中间反应产物——多硫化合物,从而提高硫正极的利用效率。然而多硫化合物的溶解也会带来一些列的问题,例如溶解的多硫化合物会扩撒的负极的表面,并发生还原反应,这就是所谓的硫电池的“穿梭效应”,这会导致金属-硫电池的容量持续的衰降。
解决硫正极“穿梭效应”的一种常见的方法是通过将硫正极固定在碳骨架之中,从而使得溶解的多硫化合物呈现出一种半液态的状态,避免其溶解到电解液之中
4、可充电金属-硫电池
一价金属体系
Li-S电池是研究最多,最为常见的金属-硫电池,其理论容量可达2600Wh/kg,是一种理想的高比能电池。Li-S电池需要解决的两个最关键问题:1)解决多硫化物的溶解问题;2)解决硫正极的电导率低的问题。2009年Nazar等人曾经提出将硫正极装载在多孔碳结构之中,直到现在也是解决多硫化物溶解问题的有效方法,但是这一方法也导致了碳材料占比过大,影响了Li-S电池的能量密度。因此人们也提出了在硫正极表面设置一层惰性层的方法,既能够避免多硫化物的溶解,还能允许Li+通过,常见的涂层材料聚合物类材料、陶瓷材料、改性氧化石墨烯片等。
目前,唯一大规模影响的金属-硫电池为高温Na-S电池,商业的高温Na-S电池已经应用在储能等领域。这种电池只能够在高温(300℃)下进行工作,其正极和负极都融化为液态,采用β-Al2O3作为隔膜,工作电压在1.7V左右,能量密度为760Wh/kg。
多价金属体系
多价金属体系由于低成本、低毒性、来源广泛和高安全性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特别是Mg-S电池凭借着其出色的性价比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Mg-S电池的理论体积能量密度可以达到3200Wh/L,但是Mg-S电池的开发难度要明显高于Li-S电池,因为Mg负极表面一旦被惰性层覆盖就会导致其失去活性,因此在Mg-S电池中需要完全避免多硫化物从正极迁移到负极表面还原。
Al-S电池研究的相对比较少,目前的Al-S电池主要是由金属Al负极,离子液体和硫复合正极组成,工作电压在1.2V左右。虽然Al-S体系的工作电压较低,但是由于其电荷密度比较高,因此也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
金属-硫电池凭借着出色的能量密度、低成本、无毒和原材料来源广泛等优势,是下一代高比能锂离子电池的重要候选者。但是金属-硫电池仍然面临很多问题需要解决,特别是多硫化物溶解问题,其实多硫化物溶解并不可怕,适当的溶解有利于提高硫正极的利用率,但是溶解的多硫化物在正负极之间穿梭就会严重影响金属-硫电池的容量,所以真正需要避免的是多硫化物的穿梭问题。金属负极的稳定也是开发金属-硫电池需要重点解决的一个问题。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今年以来,碳酸锂价格持续下跌。近日,在特朗普关税冲击下,碳酸锂价格一举跌破7万元/吨,其中碳酸锂期货LC2505价格最低跌至6.8万元/吨。此前,高工锂电对于碳酸锂价格走势有过分析,随着下游去库存调整,以及上游原材料产能释放,碳酸锂价格呈现的波动性逐步收窄,旺季带动的涨幅也逐渐缩小。相比于过
罕见,比亚迪“锁单”磷酸铁锂。丰元股份4月14日公告,全资子公司丰元锂能与惠州比亚迪电池有限公司签订《磷酸铁锂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同意就2025~2028年度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品的采购、共同开发等事宜构建稳定、互信、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通过深度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动双方在新能源
日前,安徽省2025年重点项目清单公布,共1581个项目。北极星汇总环保项目如下:庐江县流域水环境治理及文旅开发项目合肥张洼净水厂及配套管网工程项目安徽省合庐产业新城水环境生态修复工程项目肥东巡鹰年回收20吨新能源动力电池材料循环利用项目庐江浩悦生态资源循环利用项目巢湖市部分河流流域水环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5日,天华新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控股子公司主要开展固态电池体系的关键电池材料及体系的开发与联合应用,包括:高比能高安全正极材料、氧化物及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等关键材料开发,多材料体系匹配研究和电芯体系的综合设计、制造及应用等。富锂锰基等正极材料已经完成研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4日晚间,天赐材料披露公司2024年业绩,2024年,公司营收125.18亿元,同比降18.7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84亿元,同比降74.40%;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含税)。锂离子电池材料毛利率比上年同期减少7.81个百分点,降至17.45%。
印度奥里萨邦政府已在Dhenkanal地区为INOXSolar分配土地,用于建设年产能分别为4.8GW的太阳能电池和组件制造工厂。该项目总投资预计约为400亿印度卢比(约合48.2亿美元),将为当地创造超过3,500个就业岗位,并助力印度实现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装机达到500GW的国家目标。INOXSolar隶属于INOXGFL集团,该
2025年一季度,国家能源集团贵州公司完成绿电交易2.1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24%,实现突破性新高,为贵州区域新能源发展注入动能。今年以来,国家能源集团贵州公司依托区域一体化营销管理布局,发挥所属能源销售公司“支持保障、服务协调”的交易中心平台作用,统筹协调龙源电力、国华投资及国电电力在黔
4月7日上午,辰致安奇(重庆)循环科技有限公司产能建设项目(一期)开工仪式在重庆潼南高新区举行。项目总规划建成7万吨电池破碎打粉,7万吨湿法再生,2.1GWH电池梯次利用年处理能力,计划于2025年底完成项目交付竣工验收,2026年3月投产。项目采用智能化、数字化工艺,发挥公司优势建设“绿色环保智
聚焦硫化锂与锂金属负极。在中国锂行业面临周期性挑战之际,两大龙头企业赣锋锂业和天齐锂业正将其战略目光投向下一代电池技术,近期相对明确地公开了各自在固态电池领域的系统性布局。两家公司均重点发力硫化锂和金属锂负极这两大关键材料,此举被视为在传统锂盐业务承压背景下,寻求新增长曲线的重要
宁德时代手中的磷酸铁锂产能进入爆发阶段。日前,宜昌市2025年二季度全市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暨邦普新一代电池正极材料项目开工活动举行。据介绍,邦普新一代电池正极材料项目总投资56亿元,采用行业领先的第四代磷酸铁锂技术,拟建设3条国内单体产能最大的磷酸铁锂车间,全部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145亿元,
4月2日,由寰泰投资建设的100MW/600MWh(约21000m钒电解液)全钒液流电池集成制造项目在甘肃庆阳环县正式开工。该项目总投资4-5亿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电池材料库房和预制车间、电堆组装车间、电解液配制车间、电池集成测试车间等,最终形成全钒液流储能电池功率模块100MW和全钒液流储能电池集成产品60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4日,广东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下发关于印发花都区支持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的通知,重点支持光伏产业、新型储能产业、氢能产业、智能电网产业。氢能产业中包含原材料(电解催化剂、电堆组件等)、制氢装备(电解槽、制氢站等)、氢储运装备、氢利用装备(加氢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4日,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花都区支持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的通知。文件提出,加强招引设计研发咨询、检验检测、供应链服务、数据服务和交易、综合能源服务、虚拟电厂等生产性服务企业,对年营业收入达到1亿元以上的,每年度按照年营业收入的1%给予最高30
4月14日,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花都区支持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的通知,通知指出,充分发挥白云国际机场、广州北站国际空铁枢纽优势,智能新能源汽车、现代物流等产业市场需求大的优势,以建设“广东省首批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广东省首批县域‘光伏+建筑’应用试点”、广州市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7日,冠盛股份发布其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披露冠盛东驰固态电池项目预计今年年底开始投产,产能爬坡情况将根据现场调试和生产进度决定。冠盛股份提到,其固态电池有两个发展方向。在储能电池领域,采用磷酸铁锂半固态方案,正极材料为磷酸铁锂,负极材料为石墨,未来可能用到硅碳
聚焦硫化锂与锂金属负极。在中国锂行业面临周期性挑战之际,两大龙头企业赣锋锂业和天齐锂业正将其战略目光投向下一代电池技术,近期相对明确地公开了各自在固态电池领域的系统性布局。两家公司均重点发力硫化锂和金属锂负极这两大关键材料,此举被视为在传统锂盐业务承压背景下,寻求新增长曲线的重要
作者:王钦1张艳岗1梁君飞1王华2单位:1.中北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化学学院引用:王钦,张艳岗,梁君飞,等.硅基固态电池的界面失效挑战与应对策略[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2):570-582.WANGQin,ZHANGYangang,LIANGJunfei,etal.Challengesandstrategiesforinterfacefailuresinsil
“(未来几年)新一代动力全固态电池将实现产业化。从战略全局看,当前重点要防范的是全固态电池技术路线带来的颠覆性风险。”在日前举行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再次向行业发出警告。△图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作主旨发言中国电池产业又走到了关键的节点。“这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28日,市值95亿元的A股上市公司云图控股发布公告,公司拟在广西贵港覃塘产业园区投资建设云图智领绿色化工新能源材料项目,已与当地政府签署合作协议书,公告显示,该项目总投资约159亿元人民币,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二期总投资约70亿元,主要建设复合肥生产装置等。三期规划
作者:梁毅韦韬殷广达黄德权单位: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引用:梁毅,韦韬,殷广达,等.亲锂Ag-3D-Cu电极的设计及电化学性质[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2):515-524.DOI:10.19799/j.cnki.2095-4239.2024.0758本文亮点:通过在泡沫铜表面化学镀银的方式制备具有亲锂性的Ag-3D-Cu集流体。(1)银粒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27日上午,广西百色市田东县2025年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竣工活动暨百色中森碳投30GWh高性能钠离子电池材料产业园项目(一期)开工仪式举行。项目由福建中森碳投新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投建,总投资100亿元,建设年产30GWh高性能钠离子及固态电池材料产业园区项目,其中一期10亿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24日消息,在2025徽商大会徽商回归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碳一新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年产3万吨新型硅碳负极生产基地项目签约。项目将落户安徽池州皖江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总投资34亿元,拟用地500亩,主要产品为硅碳负极材料。项目分三期建设:一期投资7.6亿元,规划用地100亩,
行业概况钠离子电池是一种以钠离子为电荷载体的充电电池,其工作原理及结构与锂离子电池相似,差别只在利用在元素周期表同组、化学特性相近的钠取代锂。实际工作场景中,充电时,钠离子从正极材料脱出,正极发生氧化反应,经过电解液和隔膜扩散到负极。在放电时,钠离子从负极材料中脱出,外电路中电子
在固态电池技术加速演进的背景下,卤化物固态电解质凭借独特优势正快速推进产业应用。作为下一代电池的关键材料,固态电解质的创新突破直接决定了固态电池的性能提升和商业化进程。近年来,卤化物固态电解质逐渐成为固态电池材料体系创新的重要方向,引发产业链上下游的高度关注。自2018年以来,学术界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月15日,在第二届中国全固态电池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表示,以硫化物为主体电解质的轿车第一代全固态电池将于2025~2027年实现量产;第二代全固态电池将于2027~2030年实现量产;第三代全固态电池将于2030~2035年量产,具体技术路线图及时间节点
正极材料竞争升级,锰、硫技术路线谁能突围?2025年,固态电池产业正在经历更为深刻的变革。固态电池技术的推进、规模化制造需求的提升,以及终端市场对高性能电池的需求不断增长,共同驱动着以锰系、硫系为代表的新型正极材料体系加速成型,传统锂电池正极材料体系迎来重大革新。当前,9系高镍三元材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025年1月24日首尔–LG新能源(KRX:373220)今日公布了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收益以及2025年的关键业务举措。2024年全年,公司综合营收为25.6万亿韩元,营业利润为5,754亿韩元,分别同比下降24.1%和73.4%。包含《通胀削减法案》(IRA)税收抵免,营业利润率为2.2%。其中第四季度LG新
2023年,煤电碳排放量仍占我国总排放量约40%,在“双碳”目标下,加快存量煤电低碳化改造迫在眉睫。今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发改环资〔2024〕894号,简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制定了分阶段进行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的时间节
硫化物被公认为目前最有潜力率先走向量产的技术路线之一,显然已经成为电池行业重要阵地之一。而中科固能作为溧阳市政府主导、中科院物理所知识产权成果转化、聚焦硫系全固态电池技术产业化的唯一平台,其行业风向标地位不言而喻。如何走向产业化,必然是其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从专利、论文以及官方信息
近日,固态电池板块持续火热,A股多家“涉固”上市公司股价大涨,引发市场广泛关注。9月以来,南都电源一度斩获“20CM”涨停3连板,三日涨近67%;东峰集团也出现涨停3连板,德尔股份、宝丽迪等单日涨停,翔丰华、金龙羽等跟涨。消息面上,南都电源此前于8月30日表示,目前其研发的固态电池产品能量密度
作为已经被业界公认的下一代先进电池,全固态电池产业化已经被全球主要汽车与电池生产国上升到战略高度。根据不同的电解质类型,固态电池主要包括聚合物、氧化物、硫化物三种技术路线。具体选择哪种路线来制造全固态电池?头部企业似乎已经有了答案。据电池中国了解,目前包括SolidPower、丰田、松下电
日前,正泰在出席配电相关会议上发表了题为“石墨烯创新技术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实践”的主题演讲,深刻剖析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背景下,正泰石墨烯产业的创新应用,吸引了众多行业伙伴前来咨询和探讨,寻求更多共同发展机会。高效电力传输:石墨烯“超导铜”引领节能新纪元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
工作32年来,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高级专家张宇潜心攻关储能、电动汽车和智能电网领域的技术及应用难题,曾获得“IEC1906奖”等奖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7年,依托“大容量钠硫电池研制及兆瓦级储能系统开发与示范”科技项目,国网上海电力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联合开展用于大规模储能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