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月18日,中汽协发布了2019年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数据。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07万辆和9.57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1倍和1.4倍。
受益于新能源汽车行业高速增长,动力电池的出货量也在不断增加。根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预测,结合汽车报废年限、动力电池寿命等因素,2018-2020年,全国累计报废动力电池将达12万-20万吨;到2025年动力电池年报废量或达35万吨规模。
锂离子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包括梯级利用和资源再生利用,梯级利用是将容量下降到80%以下的车用动力电池进行改造,利用到储能等领域,资源再生利用是对已经报废的动力电池进行破碎、拆解和冶炼等,实现镍钴锂等资源的回收利用。
针对废旧电池回收利用,工信部在2018年1月工信部已经有相关文件出台,发布《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要求汽车生产企业应建立动力蓄电池回收渠道,负责回收新能源汽车使用及报废后产生的废旧动力蓄电池。之后7月,工信部发布了《新能源汽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暂行规定》,要求建立溯源管理平台,对动力蓄电池生产、销售、使用、报废、回收、利用等全过程进行信息采集,对各环节主体履行回收利用责任情况实施监测。目前动力电池溯源管理平台正式运行,过渡期一年。
——回收利用行业政策利好
废旧动力蓄电池含有丰富的锂、镍、钴等有价金属资源,开展再生利用对于资源循环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工信部在2018年9月5日发布了《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第一批),共五家进入白名单,分别为浙江华友、江西豪鹏、湖北格林美、湖南邦普与广东光华。此文件的发布显示出国家对于规范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行业的决心,也加速了回收行业的商业化进程。
2月20日,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发布最新工作动态称,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再生利用初具规模。目前,以湖北格林美、湖南邦普等为代表的企业已形成一定规模的再生处理能力。为提高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水平,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实施《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及公告管理暂行办法,积极培育行业骨干企业,支持企业开发再生利用技术和工艺。
在政策利好的背景下,行业内各家回收企业也在不断提升自身技术,积极寻求合作。
湖北格林美公司:建成废旧动力蓄电池智能化无损拆解线,开发了“液相合成和高温合成”工艺,生产的球状钴粉可直接用于电池正极材料生产。 格林美作为回收企业龙头,2018年的再生钴规模便已达到4000吨。
湖南邦普公司:研发了动力蓄电池模组和单体自动化拆解装备,开发的“定向循环和逆向产品定位”工艺可生产镍钴锰酸锂和电池级四氧化三钴。 据公开报道,2018年邦普年处理废旧电池总量超过30000吨,年生产镍钴锰氢氧化物10000吨,总回收率超过98.58%。
浙江华友钴业公司:建设废旧锂电池资源回收再生循环利用生产线,具备电池包(组)拆解处理、单体破碎分级、湿法提纯等处理工艺。华友循环副总经理高威乔此前曾表示,目前,华友循环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处理产能达65000吨(电池包)/年以上。 1月16日,华友循环与天际汽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今后将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和材料回收领域不断深化合作。
广东光华公司:已建成再生利用生产线,并开发了“多级串联协同络合萃取提纯”、“双极膜电渗析”等技术,采用环境友好的处理工艺实现多种有价金属元素的回收。 年后,光华科技公布与奇瑞万达贵州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奇瑞万达”)签署了《关于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处理合作协议》。奇瑞万达也是继北汽、金龙、华奥等新能源汽车企业后,又一家与光华科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的主机厂商。
江西豪鹏公司:投产了锂电池回收利用项目,具备完善的废旧电池无害化处理设备和流程,利用先进的环保工艺和设备对废旧电池进行资源化处理。 此前,赣州豪鹏科技与力信能源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正式达成“动力电池回收处理”战略合作。
北京赛德美公司:开发了电解液和隔膜拆解回收工艺,可将废旧电池的壳体、电解液、隔膜、正极废粉、负极废粉等材料拆解出来,再通过材料修复工艺得到正负极材料。北京赛德美资源再利用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杰曾表示,公司将在2018年上半年实现第一条生产线的设计产能,年处理能力约为4000吨。下半年开始建第二条三元锂电池的生产线,第三条磷酸铁锂电池生产线,全部建成以后,年处理能力将达到12000吨。
工信部表示,目前废旧动力蓄电池数量还很少,企业再生利用的废旧动力蓄电池主要来源于电池生产企业研发和制造过程中产生的残次品,以及“十城千辆工程”推广车辆退役的电池。废旧动力蓄电池再生利用技术以湿法冶金和物理修复法为主,湿法冶金镍、钴、锰等金属元素的综合回收率可达98%。另外,火法冶炼条件下,镍、稀土的综合回收率应不低于97%。 总体上,再生利用技术相对成熟,但有价金属高效提取等关键技术和装备还有待升级,废旧动力蓄电池拆解处理污染防治水平有待提升,磷酸铁锂电池再生利用面临经济性较差的问题。 下一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充分利用现有报废汽车、电子电器拆解以及有色冶金等产业基础,统筹布局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企业,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
——梯次利用已形成试点效应
对于容量下降到80%以下的车用动力电池来说,梯次利用可能是更为高效的一种处理方式。但由于目前国内电池pack技术水平限制,并没有完善的电池余量和充放电次数检测手段,拆解分拣成本高昂,再加上运输和组装成本,国内磷酸铁锂电池梯级利用的效益不高。
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其公众号平台表示,正积极开展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推动汽车制造、电池生产及综合利用等企业在备电、储能等领域开展梯次利用试验,探索新型商业模式。
目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已完成34家梯次利用企业的动力蓄电池编码申请备案,实现对梯次利用企业的溯源信息监管。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开展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相关标准研制,余能检测等国家标准已发布实施。中国铁塔公司正牵头研制通信领域梯次利用相关行业标准。
中国铁塔公司在全国31个省份约12万个基站开展梯次利用电池备电应用,使用梯次利用电池约1.5GWh,替代铅酸电池约4.5万吨,目前运行情况良好,充分验证了梯次利用安全性和技术经济性可行性。同时,铁塔公司与中国一汽、上汽集团等11家汽车生产企业合作规划构建回收渠道,并在上海、湖北、广东等区域率先实施;与再生利用企业合作优化退役动力蓄电池电池回收利用流程,确保报废梯次利用电池的集中回收和无害化处置。同时,与中国邮政、商业银行、国网电动车等企业合作研究将梯次利用电池应用在机房备用电源、电网削峰填谷、新能源发电及电力动态扩容等方面,并正在甘肃省河西地区建设15MWh光伏发电梯次利用项目、10MWh风力发电梯次利用等试验项目,提升梯次利用综合效率。
除中国铁塔公司外,国家电网在北京大兴建设了100kWh梯次利用锰酸锂电池储能系统示范,在张北建设了1MWh梯次利用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示范,有效验证储能领域梯次利用可行性。同时,组建了退役电池分选评估技术平台,制定电池配组技术规范,研制了高效可靠的电池管理系统;
北京匠芯研发了梯次利用光储能系统,并正在建设基于大数据的动力蓄电池包(组)评估系统。北京普莱德与北汽等合作实施了储能电站项目、集装箱式储能项目等,累计梯次利用量约75MWh;
深圳比亚迪、国轩高科等企业利用退役动力蓄电池,生产用于备电领域的梯次利用电池产品; 无锡格林美与顺丰公司探索将梯次利用电池用于城市物流车辆;
中天鸿锂等通过“以租代售”模式推动梯次利用电池在环卫、观光等车辆应用。 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开展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相关标准研制、余能检测等国家标准已发布实施。中国铁塔公司正牵头研制通信领域梯次利用相关行业标准。 工信部明确表示,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正处于起步阶段,发展潜力较大,市场前景广阔。存在的问题是电池剩余寿命及一致性评估等关键技术瓶颈还有待突破,管理机制和商业模式需要进一步探索完善。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储能网讯:7月7日,中国碳中和宣布,与北京中宏蓝海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碳达峰碳中和及新能源产业领域深入开展合作,总投资额预计为人民币100亿元。根据协议,双方将加快推动一些专案落地,例如联合成立工作专班,共同推进「双碳数字化管控指挥平台示范」项目,
近日,位于四川省乐山市的“井研县兴元废旧锂电池分解项目”环评获批,标志着项目距离落地更进一步。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计划建设年综合利用废旧磷酸铁锂电池和镍钴锰酸锂电池产能2万吨。根据计划,项目将内设锂电池破碎生产车间、梯次利用车间、原料库房和检测区。在梯次利用车间设置1条PACK梯次利用
时间:2026年4月23-25日地点:全国农业展览馆(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6号)指导支持: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主办单位:北京市市容环境卫生协会北京市园林绿化行业协会北京市公园绿地协会协办单位:天津市市容环境卫生行业协会河北省市容环境卫生协会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协会广东省市容环境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近日,江苏盐城市人民政府印发《盐城市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推进方案》。方案指出,为推进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盐城市将积极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探索构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建立健全碳排放规划、碳数据监测、碳预算管理、碳综合评价和产品碳足迹等政策机制,实施重点产
6月24日,伦敦——“伦敦气候行动周”期间,全球领先的循环经济倡导机构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EMF)与宁德时代就“全球能源循环计划”愿景达成高度一致——推动电池循环经济全面落地,同时助力新电池生产彻底摆脱对原生矿产资源的依赖。“在全球范围内,循环经济正从理念迈入系统实践的新阶段”艾伦·
日前,安阳市生态环境局印发《安阳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文件提出,到2027年底,安阳市“无废城市”制度、市场、技术、监管体系基本完善,主要指标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用初显;安阳市固体废物智慧监管信息平台上线运营,实现五大领域固体废物
废旧电池是一座“城市矿山”。废旧电池通过正规回收处理可以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对保障动力电池生产原材料供给、降低原矿资源需求、保障动力电池产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动力电池退役规模的快速增长,相关利好政策已不断落地。就在不久前,广州市工信局发布关于2025年废旧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及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23日,广东广州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广州市推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的通知。《计划》指出,鼓励整车企业强化V2G车型研发和售后服务,探索“电力充储放一张网”建设,开展新能源车辆智能有序充电、虚拟电厂、光储充一体化等多模式创
退役锂电池,特别是退役动力锂电池,正在从“环境负担”蜕变为战略资源。随着全球新能源产业的加速发展,退役锂电池这座“城市金矿”,正引发各国在回收网络、技术标准和资源循环利用上的激烈博弈。不过,近日央视新闻报道,“目前我国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存在一个普遍困境:合规企业守规矩却难赚钱,不合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19日上午,飞毛腿绿色储能智能制造项目在天津宝坻九园工业园区正式开工。项目总投资50亿元,占地500亩,由飞毛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建。项目将聚焦电力储能电池箱、电池簇、商用车换电PACK插箱、大型电力集装箱储能预制舱以及工商业储能系统、二轮换电电池PACK等高端产品的研发与
近日,为推动再生资源循环利用,规范锂离子电池用再生黑粉原料、再生钢铁原料的进口管理,生态环境部、海关总署、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锂离子电池用再生黑粉原料、再生钢铁原料进口管理有关事项的公告》,自2025年8月1日起实施。公告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0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海南低碳岛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2030年前,全省实现碳达峰,经济社会发展向低碳方向快速迈进。2045年前,全面建成低碳岛,全省二氧化碳年排放量比峰值期下降70%,建成零碳、高效、智慧、韧性、安全的新型能源
北极星储能获悉,7月10日,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2025年6月动力电池月度信息。产量方面:。6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产量为129.2GWh,环比增长4.6%,同比增长51.4%。1-6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产量为697.3GWh,累计同比增长60.4%。销量方面:6月,我国
据外媒报道,韩国电池企业LG新能源,正在其波兰电池工厂,推进对46系大圆柱电池的投资建设。市场消息,近日欧盟委员会表示,将向6个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项目提供合计8.52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1.63亿元)的资助金,以支持欧洲向清洁、有竞争力和韧性的工业基础转型。资料显示,上述资助金涉及的企业和项目
据欧盟委员会近日发布的消息,欧盟将拨款8.52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1.6亿元)发展电动汽车电池,以支持欧洲向清洁、有竞争力和韧性的工业基础转型。电池网注意到,2024年底,欧盟启动1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84.2亿元)的“IF24Battery”计划,旨在推动电池技术发展和绿色工业体系建立。这笔资金来自欧盟创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9日,豪鹏科技在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表示,公司固态电池战略聚焦消费电子需求痛点——在极致空间内实现高安全、高能量密度、高倍率及长寿命等性能。主要面向AI+端侧新兴市场需求下的应用场景,此外兼顾如机器人、低空等领域需求。公司已完成高安全性半固态电池的验证,并已接
7月8日,以“融杭兴虞,智绘未来”为主题的2025上虞发展大会暨“杭州#x30FB;上虞周”主旨大会在杭州隆重召开。作为本次大会的标志性成果之一,浙江三径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三径科技”)与绍兴市上虞区东关街道正式签署“新能源动力及储能系统研发生产制造项目”投资协议,一期投资1.54亿元,标志
近日,北京恩力动力技术有限公司(下文简称“恩力动力”)与宁波均普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均普智能”)正式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此举标志着双方将围绕被视为下一代电池技术核心的固态电池等前沿领域,建立深度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把握全球新能源产业升级的巨大机遇,并加速全球市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6日,在2025甘肃兰州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活动上,上海经证实业集团投资21亿元的5GWh储能及动力钠离子电池项目签约落户。该项目将有力推动兰州新能源产业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在全球轨道交通产业加速电动化转型的浪潮下,动力电池系统的安全性能已成为制约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2025年4月发布的《轨道交通动力电池系统安全设计规范T/CIET1206#x2014;2025》团体标准,自落地实施近三个月以来,正以系统性的安全框架重塑行业发展格局。高泰昊能作为核心参编企业,凭借其深厚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8日,西高院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核电领域,公司大力开展研究开发,公司主导的核电领域科技成果顺利通过中机联行业鉴定,实现了核电领域的高压限流熔断器产品的技术突破。新能源领域,公司主要开展风电、光电、储能等新能源设备的检测业务,已建成7.5MW大容量光储变流器电性
我国固态电池再获里程碑式进展。近日,由奇瑞参股的安徽安瓦新能源宣布,其自主研发的GWh级新型固态电池生产线首批工程样件成功下线。至此,我国目前的GWh级固态电池生产线有望增至7条,并且超过30条固态电池中试线几乎齐头并进。这些项目的推进,一方面标志着国内固态电池产业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已预
充电宝已成为大家不可或缺的数码“伴侣”,近期,因充电宝频发安全问题,引发公众广泛关注。7月7日,一段监控视频在网上流传。监控画面显示,某办公室里一款充电宝正充电时,突然发生爆炸并起火。伴随巨响,浓烟弥漫,所幸男子反应快,及时躲避。目击者告诉媒体记者:“充电宝是同事去年买的,不是召回
北极星储能网讯:7月7日,中国碳中和宣布,与北京中宏蓝海牧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碳达峰碳中和及新能源产业领域深入开展合作,总投资额预计为人民币100亿元。根据协议,双方将加快推动一些专案落地,例如联合成立工作专班,共同推进「双碳数字化管控指挥平台示范」项目,
储能标准滞后于国际标准对我国企业出海的影响封红丽1沈春雷2周喜超2(1.国网(北京)综合能源规划设计研究院2.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背景下,新型储能市场迎来高速发展期。国际能源署预测,全球储能装机容量到2026年将达270吉瓦左右。对于我国新型储能产业来说,走出国门
西班牙首都马德里附近一家锂电池回收工厂4日发生火灾,至6日仍未扑灭。据报道,火灾导致两人受伤。据德新社报道,这家工厂位于马德里东北方向约50公里的一个工业区,消防员6日仍在奋力灭火。几起爆炸引燃大火,爆炸原因尚不清楚。由于火灾导致有毒烟雾释放,当地政府通过手机向周围5个社区大约6万名居
近日,容百科技与加拿大清洁能源公司RockTechLithium达成战略合作,双方签署合作备忘录,计划在欧洲共同建立一条本地化、一体化的锂离子电池材料供应链。据报道,未来,RockTech将向容百科技在欧洲的正极材料工厂,长期供应其电池级氢氧化锂,用于满足当地电动车和储能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容百
近日,位于四川省乐山市的“井研县兴元废旧锂电池分解项目”环评获批,标志着项目距离落地更进一步。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计划建设年综合利用废旧磷酸铁锂电池和镍钴锰酸锂电池产能2万吨。根据计划,项目将内设锂电池破碎生产车间、梯次利用车间、原料库房和检测区。在梯次利用车间设置1条PACK梯次利用
作者:陈英健1吴尚1曹元成2杜宝帅3王振兴1欧阳钟文1汤舜2单位:1.华中科技大学,2.华中科技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3.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引用本文:陈英健,吴尚,曹元成,等.磁场分选在废旧锂电池正负极材料回收中的应用[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5):1918-1927.DOI:10.19799/j.cnki.209
6月25日,宁德时代与浙江省海港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江省海港集团”)在宁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聚焦低碳港区与园区建设、船舶电动化、港口机械设备电动化和重卡充换电、仓储物流、电池回收等方面,共同探索并实践港口物流领域的“产业新能源化”发展路径,助力港口智慧绿色转型。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23日上午,甘肃兰州生态创新城新型储能西北区域总部项目现场,工人们正在进行展示中心土建收尾和管网铺设工作。该项目是成都罗宾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兰州生态创新城规划建设的罗宾汉新型储能西北区域总部项目,计划投资6.2亿元,投放2000台移动储充机器人,日均解决超1万台新
6月24日,伦敦——“伦敦气候行动周”期间,全球领先的循环经济倡导机构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EMF)与宁德时代就“全球能源循环计划”愿景达成高度一致——推动电池循环经济全面落地,同时助力新电池生产彻底摆脱对原生矿产资源的依赖。“在全球范围内,循环经济正从理念迈入系统实践的新阶段”艾伦·
回首储能行业刚被抽离政策拐杖之初,整个市场不乏犹疑、焦虑的声音。一方面,以低质产品进行低价竞争得以存活的储能企业陆续黯然离场;另一方面,储能在趋向市场化后更加聚焦价值重构,储能企业也在兼顾安全、效率与成本中愈发“求真”,迸发活力。价值导向下,直面储能安全2024年工信部发布的强制性国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