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图1 钾离子电池的机遇与挑战。
2. 钾离子电池研究中存在的挑战
为了在钾离子电池中实现高能量密度和高循环稳定性,需要深入了解它们的界面化学,固体电极中的离子扩散,电解质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以便适当地解决在钾离子电池中的存在主要特定问题/挑战(如图1E所示)。钾离子电池中存在的问题如下:
(1)固体电极中的低离子扩散性和较差的钾离子反应动力学。
(2)在嵌钾/脱钾过程中较大的体积变化。
(3)严重的副反应和电解质的消耗。
(4)枝晶生长。
(5)电池安全隐患。
(6)能量密度/功率密度有限。
了解六个主要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图1E)可能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有效方法。在循环过程中,固体电极中的离子扩散性差可能导致反应动力学迟缓,这会影响电池的离子迁移和速率。此外,循环过程中的大体积变化可能会损坏电极的完整性并导致粉碎,这可能导致由于在新产生的固体电解质界面(SEI)层的形成而导致的进一步严重的副反应。就金属电极而言,由于不均匀的电子分布会加速副反应,这将导致枝晶生长并因此进一步导致SEI的破裂。 SEI层将在电极表面上不断的连续形成从而消耗电解质,增加反应过程中的极化,并最终导致容量衰减。
3. 应用于钾离子电池设计和改进的策略
1)用于改善K+反应动力学的纳米结构设计和工程
图二 钾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纳米结构以及纳米结构设计的优势和不足
2)通过使用碳基质来缓冲体积变化并增强导电性。
3)通过调节电子结构和增加杂原子掺杂的缺陷和空位来增强动力学。
图3. 引用碳基质以及原子掺杂的策略
4)调控盐化学和电解质添加剂,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副反应和K枝晶生长。
图4. 电解质工程研究策略
5)通过电极设计提高能量密度
图5 . 电极设计,电池体系设计,理论计算研究策略
6)新型电池系统设计以追求高能量/功率密度和安全的PIB电池。
7)采用理论DFT计算来预测最理想的电极材料,增强反应动力学并深入了解电化学机理。
4. 总结与展望
目前,钾离子电池已经引起了广泛研究者的兴趣,并且已经开发出具有优异电化学性能的电极材料(图4)。本篇文章最后,我们概述了钾离子电池未来研究的几个可能的方向,并希望我们的观点可能对钾离子电池研究领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图6 . (a) 已报道的钾离子电池不同材料的容量,电压及循环示意图(统计至2019年01月)(b) 钾离子电池研究中方法的总结示意图
1)开发先进的电极材料。与无定形碳电极相比,石墨碳电极具有良好的商业应用前景,因为其长时间稳定的反应平台且高于0.1 V(V vs. K+/K),从而避免了安全问题并保证了高工作电压和高能量密度。进一步的研究应考虑探索具有长稳定循环性和高振实密度的商业应用的石墨微结构。
对于非碳质阳极材料,合金基电极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开发具有高重量和高体积能量密度的电极的替代物。电极材料的层压可能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它不仅可以缓冲体积变化,还可以提高电导率。将来,可以将层状材料结合到多功能主体中,例如具有足够的电解质润湿空间的其他二维材料,以增强其电化学性能。
对于阴极材料,能量密度是一个关键参数,不仅取决于工作平台,还取决于比容量。通常,代表性阴极包括转换型阴极和嵌入型阴极。对于嵌入型阴极,钾离子可以可逆地嵌入和脱出宿主基体中。几种化合物如层状,尖晶石,橄榄石型和金属硫化物一般被用作钾离子电池的阴极。然而,对钾离子电池阴极材料的研究尚处于初期阶段,目前已经研究了一些代表性的含Co和Mn的过渡金属氧化物,如K0.5MnO2和K0.6CoO2,但在循环过程中保持其结构稳定性仍然是不小的挑战。此外,普鲁士蓝及其类似物由于其开放的三维骨架仍然是很受欢迎和有前途的阴极材料,因为这对于需要可逆电化学嵌入/脱出的较大的碱金属离子如钾离子是非常有优势的。尽管如此,它们的低的容量仍然阻碍了它们的实际应用。因此,基于该三维框架进一步研究实现每个单元的多电子存储是开发高稳定性和高容量的阴极材料的不错的途径。就转化型阴极而言,它们总是经历氧化还原反应并伴随着循环期间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氟和氯化物,硫和硒基复合材料由于其高理论容量和体积容量而具有广泛的吸引力。然而因为它们的导电性差,可能发生严重的副反应,并且多硫化物溶解限制了它们的循环稳定性。开发合适的电解液是一个关键的方法,用于防止多硫化物溶解,改善长期循环稳定性和抑制枝晶生长。此外,钾金属电池体系中,K-O2电池体系目前看来最有发展前景,不仅因为其高能量密度,而且还因为其非常小的极化。
聚合物或有机电极材料有很大的潜力用于开发成低成本和安全性高的电池,进一步的研究需要对聚合物或有机系统中的钾离子嵌入/脱出的潜在机制和可逆性进行深入分析。
2)电解液优化。电解液的优化是开发高性能钾离子电池的首要任务。要使电解液有效,需要满足几个标准:(1)必须有助于形成均匀稳定的SEI层; (2)化学性质稳定,在工作电压窗口内不分解; (3)能够抑制过量的副反应。考虑到电解液添加剂和替代钾盐研究的进展,我们认为低氟含量的钾盐和电解质添加剂可以有效促进均匀稳定的SEI层,避免过度的副反应,并抑制枝晶生长。除了广泛使用FEC作为添加剂外,凭借Li金属阳极研究的成功经验,使用LiNO3和AlCl3提高界Li面稳定性,抑制枝晶生长,帮助形成均匀的SEI层等策略可为探索钾离子电池添加剂提供新的途径。研究用于钾离子电池的替代聚合物基电解质电解质可以抑制枝晶生长,避免过量的副反应并具有更好的形状柔韧性。基于醚基的电解液可以提高电池的高循环稳定性,并且高盐浓度体系为钾金属阳极的稳定性提供了可能的途径。然而对于电解液来说,从循环的电池体系中获得直观的研究证据一直具有挑战性,这使得难以揭示每种盐和溶剂在电解液中的作用。最近广为应用的原位技术,如原位拉曼光谱,低温电子显微镜和傅里叶红外光谱不仅可以了解SEI膜的化学成分,还可以了解每种元素的分布情况。因此可以有效帮助理解副反应和每种溶剂在循环过程中的作用。这可以指导我们采取更有效的电解质优化策略。
3)电池安全。尽管锂离子电池在过去已成功商业化,但是安全问题仍然是巨大的挑战。其有机易燃电解质在循环过程中会带来安全威胁,热失控的可能性被认为是引起安全问题的主要问题。 K-GIC系统的热失控研究表明,与商用锂石墨阳极相比,它将在较低温度下进入热失控,并产生较少的热量。基于对锂离子电池的研究经验,应该集中精力结合理论和实验证据来监测电池内部的温度分布。具体而言,三种可能的方法可以解决PIB的安全问题:a)具有高熔点和高热稳定的低成本隔膜; b)固体电解质和准固体电解质,如聚合物基电解质,可降低内部短路和热失控的风险; c)研究具有阻燃剂作为添加剂的液体电解质或电极材料,以提高热激活温度。
4)全电池设计。为了使电极材料面向未来的实际应用和商业化,需要构建和研究全电池系统。由于构建全电池系统总是需要基于清晰的反应机制和仔细计算/配对每个电极(阴极和阳极),这对于刚刚起步的钾离子电池研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虽然已经报道的一些关于全钾离子电池的开创性工作(例如PB // Bi,PB // Super P,K0.7Fe0.5Mn0.5O2 //软碳,N掺杂多孔碳// PTCDA和石墨// K2Mn [Fe(CN)6])具有合理的容量,甚至其中一些全电池具有比钠离子全电池更高的能量和功率密度,但它们的能量输出和长循环的稳定性使它们离实际应用还非常远。对钾离子全电池的进一步研究应该将侧重于全电池装配技术以及针对每个单独电极的电化学机制和机理的详细分析和优化。
5)高通量计算设计和模拟。高通量计算材料设计依赖于第一原理方法,目的是通过求解量子力学和统计力学的基本方程来计算材料的性质。考虑到成本,安全性,容量,扩散动力学,循环稳定性和合适的电解质等多种方面,探索优异的电极材料具有挑战性,因为其严格的实验条件,这些参数可能难以评估。该计算筛选方法可以基于对具有少量物理参数的候选材料进行第一性原理从头计算来解决电子结构问题,从而可以同时解决所有上述问题。此外,特别是在钾离子电池研究的初始阶段,建立可靠的数据库以提供有效搜索候选电极材料和电解质的指南是很有意义的,这将有利于简化随后的实验程序和成本。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电池网获悉,8月4日,据InterestingEngineering报道,Group1公司宣布推出全球首款18650型圆柱形钾离子电池。这一创新有望为目前广泛使用的锂离子电池提供一个环保且成本效益高的替代方案。与传统的锂离子电池不同,钾离子电池利用钾离子作为电荷的传输介质。这款新型电池采用了与市场上常见的186
近日,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与化学学院王振波教授团队在低温双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开发出可在-60℃工作的双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相关研究以《解锁快速钾离子动力学:可在-60℃下工作的高倍率长寿命钾双离子电池》为题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上,有望为新一代储能系统的双离子电池技术的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期,华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侯贤华教授团队与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李洪飞副研究员合作,在钠锌杂化电池领域取得了重要研究进展,并在国际能源顶级期刊AEM上发表重要研究成果。近年来,各种基于插层化学的新型水系电池,如单价电池(钠离子电池、钾离子电池),多价电池(锌离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中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陈维教授题组,受邀在国际著名综述期刊《化学评论》上发表了题为“用于电网规模储能的可充电电池”的综述文章,深入探讨了二次电池用于电网级大规模储能应用的现状、前景和挑战,尤其是新兴电池技术实用化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策略,并系统性地
随着全球电动汽车及储能需求高速增长,电池全产业链不断承压。为缓解上游矿产资源供给紧张,电池生产商已明显加快了探寻新材料的步伐。欧洲急于建立本地电池产业链近日,欧洲电池制造企业Northvolt宣布,与芬兰纸浆巨头StoraEnso合作研发基于木材的可持续电池技术,此举不仅有望降低电池生产中的碳足迹
河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王波团队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空间与环境学院教授王伟团队等合作,成功制备一种可生成稳定电解质界面膜的柔性无定型碳纤维,将电解质界面膜的厚度控制在了2~4纳米范围内。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纳米能源》。近年来,碳负极材料因价格低廉且电子电导率高等优点
6月23日,河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王波团队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空间与环境学院教授王伟团队等单位合作,成功制备一种具有生成稳定合理电解质界面膜的柔性无定型碳纤维,将电解质界面膜的厚度控制在了2—4纳米范围内。相关研究成果近日以《高倍率钾离子电池合理固体电解质界面膜的形成》为题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集成所功能薄膜材料研究中心唐永炳研究员及其团队成员兰元其、姚文娇博士、何小龙等人在化学领域顶级期刊《德国应用化学》上发表混合聚阴离子正极材料综述,全面评述了高效低成本混合聚阴离子正极材料的最新进展和发展策略。由于锂、钴等资源储量有限且分布不均匀,
近日,天津大学的研究人员根据电网储能需要的参数,对一些最常用的电池化学物质进行了排名。(来源:微信公众号“微锂电”ID:V-lidian作者:蔡雅倩)电池中,不同的化学成分具有不同的优势和劣势,这使它们或多或少适合某种应用,这就是为什么某些行业更喜欢某种电池类型而非另一种。比如,燃油汽车的
俄罗斯斯科尔科沃理工学院能源科技中心(SkoltechCenterforEnergyScienceandTechnology)、俄罗斯RAS化学物理问题研究中心(IPCPRAS)以及俄罗斯门捷列夫化工大学(D.I.MendeleevUniversityofChemicalTechnology)的研究人员设计出一种新型聚合物阴极材料,可实现性能优越的超快金属离子电池。近几十年
本周,号称储能产业风向标的“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19”圆满落幕,并发布中国储能企业装机规模排名;此外,本周在氢能领域发生几件轰动的大事件,南阳水氢发动机,韩国氢气罐爆炸,长三角“氢走廊”规划发布……下面请看北极星储能网详细报道。储能的世界超精彩2018中国储能企业装机规模排名发布
2025年5月7-9日,全球新能源领域的奥林匹克盛会——IntersolarEurope在德国慕尼黑盛大启幕。作为全球清洁能源转型的风向标,这里汇聚顶尖科技与创新力量,探索零碳未来的无限可能。中车株洲所位于展位号B2.540,以零碳解决方案创领者之姿,携全场景能源生态矩阵重磅亮相,与全球伙伴共绘绿色能源新图景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9日消息,新型钠电研发和产业化及储能微电网系统集成双项目签约活动在南京江宁开发区举行。项目负责人周锡卫领导的钠电池技术团队在2024年12月和2025年2月分别在工厂级生产线成功完成了-40℃环境及10C放电与5C充电低温大倍率产品,并且循环寿命超过5000次,在中国国际储能展的现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龙蟠科技发布公告称,与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楚能新能源”)的全资子公司签署了协议,自2025至2029年间合计向其销售15万吨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合同总销售金额超50亿元。具体情况如下:5月9日晚间,龙蟠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常州锂源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慕尼黑当地时间5月7日,全球瞩目的2025欧洲智慧能源展(ThesmarterEEurope)拉开序幕。作为融捷集团旗下新能源事业板块的核心企业,融捷能源(YoungyEnergy)携多款明星产品亮相,涵盖72Ah至587Ah全容量电芯矩阵、1P52S/1P104S电池PACK、多款工商业户外储能柜及5MWh液冷储能电池舱等,为欧洲市场提供覆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7日上午,厚生新能源重庆基地首线投产暨二期开工活动举行。重庆厚生基地位于铜梁高新区,占地580亩,总投资65亿元,规划年产能近30亿㎡隔膜。一期首线已投产,剩余产线将于2025年陆续投产,一期达产后将年产锂电池隔膜12亿㎡;二期计划2027年底全部投产。项目由江苏厚生新能源科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0日,浙江嘉兴奥力弗光伏科技有限公司2GWh磷酸铁锂储能电池制造项目在黑龙江五大连池市经济开发区奠基。项目由嘉兴奥力弗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7.8亿元。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2GWh磷酸铁锂储能电池PACK及储能柜组装能力。项目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年收入9亿元,
2025年5月7日-9日,欧洲最大的电池和储能系统展览会——EESEurope2025在德国慕尼黑展览中心盛大举行,此次展会共超800家国际企业参展,覆盖电池技术、储能系统、电网集成及商业应用全产业链。金风科技全资子公司北京金风零碳能源有限公司(下称“金风零碳”)携多款核心产品与解决方案精彩亮相。《欧
德国当地时间5月7-9日,海辰储能携旗下全场景储能产品矩阵亮相欧洲智慧能源展(ThesmarterEEurope),重磅发布了专为欧洲市场定制的欧版#x221E;Power6.25MWh2h/4h储能系统。该系统凭借极致安全、极易适配、极易维护、超高效益和环保引领五大特性,成功解锁“容量、场景、环保”多重限制,助力欧洲能源
储能行业加速“洗牌”。2025年2月,136号文明确不得将储能配置作为新能源项目核准的前置条件,4月底,394号文明确要求实现电力现货市场全覆盖。中国新能源产业的“政策风暴”正在推动储能行业的市场化加速前行。在储能行业价值重构、技术博弈的双重压力下,一面是头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出海寻求机遇等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南网储能公司储能科研院20MW/40MWh级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示范工程并网性能测试服务、应对碳关税壁垒的新型储能产品碳足迹监测溯源技术及碳抵消策略研究招标公告发布,(项目编号:CG0200022002032266)。本招标项目南网储能公司储能科研院20MW/40MWh级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示范工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5月6日-2025年5月9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200MW/400MWh云南曲靖市首个共享储能项目并网投产4月29日,国家电投云南国际陆良县500兆瓦/1000兆瓦时共享储能项目(一期)顺利并网,是曲靖市首个顺利建成并网运行的新型储能项目。一期项目
当地时间5月10日至11日,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美方牵头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和贸易代表格里尔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双方围绕落实今年1月17日中美元首通话重要共识进行了坦诚、深入、具有建设性的沟通,在经贸领域达成一系列重要共识。当地时间5月12日上午9:00,双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2日,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美国将取消根据2025年4月8日第14259号行政令和2025年4月9日第14266号行政令对中国商品的加征关税。原文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中国”)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美国”),认识到双边经贸关系对两国和全球经济的重要性;认识到可持续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9日,奉贤星火综合多种新型储能技术路线对比测试示范基地(一期)项目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采购中标候选人公示,本标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总容量10MW/40MWh。第一中标候选人为上海电气(安徽)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投标报价9160万元,折合单价2.290元/Wh;第二中标候选人为大连融科储能技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重庆市发改委发布政协代表关于完善新能源和新型储能人才体系相关的建议答复函。文件指出:大力推动新能源和新型储能产业有序发展,促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鼓励支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新能源和新型储能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长、涉及环节多,鼓励开展前瞻性、系统性、战略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开发低成本、长寿命、高安全的大规模储能技术成为实现碳中和的关键。中性水系有机液流电池(AORFBs)因分子结构可调、环境友好等优势备受关注。萘酰亚胺(NDI)衍生物凭借其高度的π-π共轭体系和双电子存储特性成为理想候选材料,然而循环过程中的侧链和酰亚胺环易受OH亲核
5月7日-8日#x200C;,蜂巢能源在德国慕尼黑IntersolarEurope展会期间密集签署四项战略合作协议,覆盖储能供应链保障、风险管控及客户开发等领域,累计签约项目规模超2GWh。此次签约标志着蜂巢能源在西欧、印度、东欧等核心市场的本地化布局进一步深化,全球“出海战略”迈入规模化落地阶段。技术引领: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新型储能产业经历了政策红利推动的爆发式增长,但也因政策波动、低价内卷、技术瓶颈等问题陷入阶段性困境。随着2025年“强制配储”政策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储能行业迎来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的深度转型。与此同时,国内价格战白热化叠加海外市场需求及壁垒激增,中国企业
当地时间5月9日,Intersolar&eesEurope2025在德国慕尼黑闭幕。欣旺达储能携全球首发NoahX3.0液冷储能系统、179kWh工商业储能户外柜新品及全产业链一体化储能解决方案闪耀亮相,为推动欧洲及全球绿色能源发展贡献力量。新品发布,赋能全场景欣旺达储能全球首发搭载自研625Ah大容量储能电芯的NoahX3.06.5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5月6日-2025年5月9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200MW/400MWh云南曲靖市首个共享储能项目并网投产4月29日,国家电投云南国际陆良县500兆瓦/1000兆瓦时共享储能项目(一期)顺利并网,是曲靖市首个顺利建成并网运行的新型储能项目。一期项目
盖房子用的水泥能用来发电,还能当成“电池”储能。东南大学9日发布最新科研成果,该校科研人员研发出仿生自发电-储能混凝土,将高能耗的水泥变为“绿色能量体”,为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技术助力。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建筑全过程能耗占到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45%,碳排放量占全国排放
固态钠电池兼具资源丰富、安全性高、比能量高等优势,被认为是最有应用前景的新型储能技术之一。然而,固态钠电池中在应用中面临诸多挑战,Na金属负极与固态电解质之间的固-固接触导致高界面电阻和Na枝晶的形成,降低了Na的利用率,并损害了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商业化制造的钠箔的厚度一般在50m以上,较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