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如今的中国海上风电海缆市场已是四巨头的天下。但早在行业起步之初,这一领域却处于国外企业的垄断之中
几天前,一辆红色大货车缓缓驶出亨通电力电缆有限公司大门,车上装载着中国首台首套8MW风能电缆。
去年起,海上风电政策变动引发核准狂潮。为抢在2021年前并网以获得0.85元/千瓦时的电价,大规模海上风电项目陆续开工。截至目前,开工规模已经达到7.5GW。
海上风电大跃进的热情传递到海缆行业。亨通光电、汉缆股份、中天科技、东方电缆“四巨头”开始频繁出现在各大海上风电项目的中标公告上。
“现在的海上风电抢装潮,让几家主要的海缆供应商排产都很紧。”一位亨通光电内部人士向「角马能源」介绍。
如今的中国海上风电海缆市场已是四巨头的天下。但早在行业起步之初,这一领域却处于国外企业的垄断之下。
过去十余年里,“四巨头”共同推动中国海上风电海缆基本实现国产化。而当下的海上风电建设热潮,正在为他们创造新的发展契机。
四强相争
一个月前,媒体爆出中天科技竞购华为海洋51%股权的消息。
中美贸易战大背景下,来自美国的压力,迫使华为开启非核心业务剥离。
作为全球第四大海底电缆工程商,华为海洋一经抛出,便吸引了海缆巨头们蜂拥而至。
中天科技并未公布相关竞购细节。这家发轫于江苏南通中天村砖瓦厂内的线缆巨头,如今已经跻身中国企业500强,业务覆盖147个国家。
鲜为人知的是,它还是中国第一家打入美国市场的海缆供应商。
但中天科技面对着另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就在该公司被曝参与竞购的九天前,亨通光电曾发布公告称,将参与此次竞购。
事实上,早在华为海洋争夺战打响前,两大巨头就已展开火拼。
5月20日,亨通光电董事长钱建林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公然指责中天科技。短短两天后,中天科技发布公告,向钱建林发起反击。
这两家同处江苏的线缆巨头,在海缆市场的争夺战更为激烈。
江苏是中国最早发展海上风电的省份之一,也是中国海上风电第一大省。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1月,江苏省累计并网容量达2.71GW,占中国总并网容量的75.55%。
中天科技所在的南通如东县,是江苏建设“海上风电三峡”的排头兵。
该公司一名高管早前曾向媒体透露过“资源换产业”的细节。中天科技与一些进军如东的开发商联合开发当地海上风电项目,后者承诺按照1:3的比例使用前者的海底电缆。
中天科技内部人士向「角马能源」透露,去年,该公司获得的海上风电海缆订单达到25亿元。
亨通光电也不甘示弱。2018年年报显示,当年,钱建林收获了20亿元的海缆订单。
正当两大巨头在海上风电领域攻城略地之时,行业迎来新变局。2016年11月,国家能源局印发《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除江苏外,广东、浙江、福建也被列为海上风电重点发展省份。
东方电缆终于迎来新发展的天时地利。去年,这家浙江本土企业斩获20亿元海缆订单。同时,该公司也是目前中国拥有海缆专利最多的企业。
董事长夏崇耀乘胜追击,把版图扩张到广东。去年9月,东方电缆在广东阳江设立全资子公司。当年,这座新兴的海上风电之城核准量甚至超过江苏。
相比之下,远在山东的汉缆股份如今已逐渐掉队。
在2017年全球海缆企业最具竞争力企业10强榜单中,中天科技、亨通光电和东方电缆赫然在列,汉缆股份却名落孙山。
不过,历史应该不会忘记,十年前,正是这家老牌海缆企业,率先吹响中国海上风电海缆国产化的号角。
国产化热潮
2010年7月6日,上海东海大桥1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示范工程并网发电。这个总投资23.65亿元的项目,打响了中国海上风电建设第一枪。
此前一年,项目发布的一则海缆招标公告,令时任汉缆股份董事长张华凯兴奋不已。
彼时,中国海缆行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中国乃至全球海缆市场依然被美国泰科、法国阿尔卡特朗讯和日本NEC三巨头牢牢垄断。
但四年前兴起的风电设备国产化浪潮正涌向海缆行业。2005年,国家发改委出台政策,要求风电设备国产化率达到70%以上,否则风电场不允许建设。
率先响应的是风机制造商。韩俊良、张传卫、张雷等日后的风机界大佬相继入局。不久后,曾经垄断中国市场的外企节节败退,中国本土企业牢牢占据市场。
政策推动下,海缆国产化也提上日程。凭借十二年前已投产的35kV及以下等级海缆,张华凯如愿中标中国第一个海上风电场海缆项目。
受此鼓舞,海缆国产化燃起的星星之火逐渐燎原。
早在1999年,中天科技董事长薛济萍曾研制出第一根实用型水线缆,并将之应用于长江水域。
五年后,他在黄海边的如东县组建中天科技海缆有限公司(下称“中天海缆”)。经过三年发展,中天海缆达到国际标准,并开拓国外海光缆市场。
就在中天海缆成立的第二年,夏崇耀也决定进军海缆市场。当年,东方电缆正式布局海缆业务。
亨通光电入局海缆市场已是2008年。三年后,其海缆项目终于投产。
而此时,中天海缆斩获2600万美元的合同,成为中国第一个打入美国市场的海缆企业,打破了欧美企业对该产品的百年垄断。
东方电缆奋起直追。2014年,该公司中标长江以南第一个海上风电项目南日岛220KV海上风电项目,为其铺设了中国首根世界上截面最大的单芯海缆。
经过近十年发展,中国海上风电海缆行业已基本实现国产化。
不过,这一领域的需求直到去年才真正被彻底引爆。当年5月,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2018年度风电建设管理有关要求的通知》,明确提出,自2019年起,新增海上风电项目应全部通过竞价方式配置和确定上网电价。
一年后,国家首次调低海上风电上网电价。这是平价上网时代来临的信号。为抢在2021年前并网以获得0.85元/千瓦时的电价,一大批核准项目扎堆开工。
新形势下,薛济萍和钱建林均将“占据国内市场50%份额”作为发展目标。
面对愈演愈烈的核准潮和开工潮,大量订单如何排产交付,成为摆在各大海缆巨头面前的首要难题。
但海缆供应商似乎并未被热潮卷走理性。
“建4条海缆生产线需要投入10个亿。海上风电抢装潮后,市场萎缩就会造成产能过剩。所以,海缆生产商对于增加产能比较谨慎。”上述中天科技内部人士说。
另一层更深远的忧虑也笼罩着这个爆发中的行业。
时至今日,高端海缆市场依然被美国泰科、法国阿尔卡特朗讯和日本NEC垄断。
随着海上风电大兆瓦时代到来,中国海缆企业开启在高端产品领域的国产化攻关战。
亨通光电交付中国首台首套8MW风能电缆,只是这场新长征的开始。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5月25日,随着浙江台州柔性低频输电示范工程海底电缆顺利实现35千伏低频功率传输,国内首条35千伏低频工程海缆正式带电运行,为后续大陈岛上低频风机并网奠定了坚实基础。台州35千伏柔性低频示范工程将建成全国首套稳定运行在20赫兹电网频率下的实用化发输变配电工程,采用电网低频互联技术、风机低频
5月9日,全国首个柔性低频输电示范工程——浙江台州35千伏柔性低频输电示范工程海缆敷设完成。本次海缆敷设工程自5月6日起,历经四天三晚。线路从上大陈岛起始,到路桥区金清琅玑山为止,总长度约25.7千米,全程采用深埋保护方式进行施工。台州35千伏柔性低频输电工程海缆敷设完成标志着该工程第一阶段
5月6日,全国首条35千伏低频海底电缆在浙江台州上大陈岛顺利入海,本次敷设的海缆从上大陈岛开始,到路桥金清为止。时间为5月6日至9日,共四天三晚。台州35千伏柔性低频输电示范工程是国家重点科技项目,顺利投运将成为中国首个柔性低频输电工程,对大规模海上风电中远距离低频送出具有开创性的指导作
“碳达峰、碳中和”愿景下,电网建设迎来新的发展机遇。2021年3月,国家电网发布《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提出,“十四五”期间,国家电网新增的跨区输电通道将以输送清洁能源为主,将规划建成7回特高压直流,新增输电能力5600万千瓦。十四五”期间特高压工程建设还将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
中广核象山涂茨280MW海上风电项目66kV海底电缆敷设施工招标公告
近日,宁波东方电缆和欧洲海工巨头Boskalis组成的联合体赢得了欧洲北海输电巨头TenneT的一份合同,将负责完成HollandseKustWestBeta海上升压站的外送海缆。HollandseKustWest海上风电场位于荷兰北海,规划装机容量1.4GW,配套建设两座220kV海上升压站——除了HollandseKustWestBeta外,还有HollandseKu
3月22日,东方电缆收到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中标通知书》,确认公司为相关海上风电项目的中标单位,中标产品为500kV海缆及敷设工程(A、B标段),中标金额A、B标段合计中标金额约17亿元人民币。粤电阳江青洲一、二海上风电场项目是首个500kV三芯海底电缆(含软软头)项目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3月17日,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中标通知书》,确认公司为中广核象山涂茨海上风电场项目海底电缆采购的中标单位,中标产品为东方电缆66kV海底电缆,中标金额为23,896.45万元。中广核象山涂茨海上风电场项目位于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东北部海域,向西北2.7km为东屿山岛,东靠
近日,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江苏亨通高压海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亨通高压”)陆续中标国内、国外海上风电项目。公司收到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广核(北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中标通知书》,
太阳电缆近日发公告称,公司拟与长江三峡集团福建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福建漳发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及东山开投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太阳海缆(东山)有限公司。合资公司注册资本50,000万元人民币,其中:公司认缴人民币27,500万元,占合资公司注册资本的55%;福建三峡认缴人民币10,000万元,占合资公司
目前公开的两个海上风电招标项目,整机(不含塔筒)报价都降到4000元/kW左右。这是海上风电迈向平价的第一个大动静,也是整机商许诺降本交出的答卷。
“碳达峰、碳中和”愿景下,电网建设迎来新的发展机遇。2021年3月,国家电网发布《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提出,“十四五”期间,国家电网新增的跨区输电通道将以输送清洁能源为主,将规划建成7回特高压直流,新增输电能力5600万千瓦。十四五”期间特高压工程建设还将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
亨通光电:稳增长,向未来!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为提高运营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亨通光电”)拟吸收合并全资子公司江苏亨通光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亨通光网”)。本次吸收合并方案已经亨通光电第八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公司董事会授权管理层全权办理与本次吸收合并
近日,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江苏亨通高压海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亨通高压”)陆续中标国内、国外海上风电项目。公司收到中国水电建设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广核(北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中标通知书》,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2021年度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厂揭榜单位和优秀场景名单的公示》,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入选公示名单,获工信部评定的光纤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成为行业内首家获得此项评定的企业。据了解,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主要聚焦原材料、装备制造、消费品、电子信息等领域的细分行
近日,中国质量协会公布了2021年中国企业品牌创新成果,亨通以技术创新塑造“中国智造”品牌国际影响力,荣获2021中国企业品牌创新成果奖。
亨通光电以“新基建”为主线,整合内外资源,为政府和企业打造面向未来的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提供有效支撑,为线缆行业及工业园区实施5G内网改造提供具有可操作性可实施性的参考样板,具有较好的可复制推广性。
近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了第五批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的名单。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工业设计中心凭借领先的核心创研能力获评"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荣誉称号。
9月23日,江苏省工商联发布“2021江苏民营企业200强”“2021江苏民营企业制造业100强”,江苏省工商联、江苏省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联合发布“2021江苏民营企业创新100强”。其中,亨通集团位列“2021江苏民营企业200强”第9位、“2021江苏民营企业制造业100强”第6位,两项排行均比2020提升了1个位次,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蝉联“2021江苏民营企业创新100强”第3名。
稳舵扬帆,亨通光电2021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51.39%
6月9日,以国开制造业为代表的可爱投资机构,与亨通光电承包商,强强联合,提升海洋开发企业在海洋产业战略的国际目标。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