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导语:无论是整车企业还是动力电池供应商来看,有关于新能源车的召回事件,都是其各自成长过程中的阵痛,未来或将持续爆发。新能源市场仍在高速发展,未来道路漫长,企业与相关供应商都仍将不断慎视自我,从而改进产品可能存在的缺陷。
回顾7月,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发布的召回公告统计,上月中,国内汽车市场共发起18起召回公告,涉及15个品牌共计37.75万辆缺陷汽车被召回,同比下跌69.11%,环比则因6月的超低基数激增685.33%。而召回原因方面,因保险杠加强件安装不当所造成的车身缺陷所召回的总量达13.04万辆,占比34.54%,成为当月召回的重要组成部分,紧跟其后的便是“阴魂不散”的高田气囊“魔咒”,占比25.16%。
整体来看,随着时间进入2019年,各超豪华品牌车型的扎堆召回,国内汽车召回中,进口车辆占比较去年同期逐渐增加,时至7月,进口车型占召回总量的30.95%,较去年同期占比增加了27.07%。与之对应的则是自主品牌、合资品牌占比的大幅缩小,这其中合资品牌59.62%的占比则主要来源于日系“双田”的贡献。
据统计,随着丰田、本田的相继沦陷,让沉寂了半年之久的日系品牌在上月共发布5批次召回通告,涉及22.52万辆缺陷车辆,以59.65%的高占比拔得头筹。其中,仅丰田品牌皇冠车型便召回数量达12.04万辆,占7月总量的34.54%,以绝对“优势”稳坐冠军宝座。
紧随其后的则是今年上半年的召回“重灾区”德系,不过相比起上半年“疯狂”召回的奔驰、宝马,7月德系占据主导的则是因变速箱换档拉线衬套的耐久性不足所导致召回的保时捷品牌,涉及车辆共计5.72万辆,占上月召回总量的15.15%。而值得注意的是,1-7月保时捷已在华共发起6次召回,涉及17.15万辆缺陷车辆,是其2018年在中国、美国及德国三大市场年度销量总和(总和:16.49万辆)。
其中,召回缺陷车辆涉及Panamera混动、Panamera、Cayenne及911系列、718系列全系车型。不过好在,保时捷的召回多为预防性措施,“目前并未因这些隐患出现过重大安全事故,召回只是防患于未然,因此对于保时捷品牌形象并未造成太大影响”,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
从召回原因来看,高田气囊“魔咒”依然挥散不去。上月中,本田品牌先后发起4次召回通告,涉及车型除国产的思域、歌诗图、飞度、锋范、雅阁等车型外,还有进口CR-V、思域、INSIGH以及讴歌RDX等车型,共计9.48万辆,占当月召回总量的25.16%。
“高田气囊”事件,发酵至今已有整整5年时间,截至目前全球范围内共有19家汽车制造商正在召回逾1亿辆配备高田气囊装置的汽车,但进入2019年,这一召回仍在持续,仅仅在中国,过去的7个月中便因此故障展开了13批次召回通知,共涉及9个品牌76.89万辆缺陷车,占召回总量24.51%。且就今年丰田、福特汽车相继发布的信息来看,两品牌将在全球范围内扩大召回,其中丰田占170万辆、福特为95.3万辆。这意味着,这一召回事件仍将持续。
除却已蔓延多年的“高田气囊”,7月召回原因中,真正占据第一位置的却是因车身装配故障造成召回的丰田皇冠,且数量高达12.04万辆,涉及产品生产时间更是从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跨越时长多达4年整。
对于当年的中国消费者来说,想必谁也不会相信,曾今不可一世的豪华轿车竟然会沦落到现在凄凄惨惨的地步。根据乘联会销量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皇冠仅售出8333辆,同比下降近6成,此次召回仅7月一次召回,便是其半年销量的15倍有余。而此次召回故障更是暴露了其一汽丰田工厂装配过程中的“不负责”。
发动机方面的故障,主要来自上汽通用五菱乘用车品牌——宝骏的贡献。7月,宝骏宣布召回3.27万辆530 DCT和730 DCT车型,原因是其发动机控制模块(ECU)软件标定错误,可能引起变速器离合减震弹簧滑块受到异常冲击,极端情况下车辆动力输出将可能发生中断。而同样的理由,今年5月,宝骏已找回了近2万辆560 DCT车型,至此,宝骏旗下3款搭载DCT变速箱的车型都已召回。
新能源方面,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高增,百万级市场下,缺陷车型数量也呈正比增长持续上升。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数据,2018年国内至少发生40起涉及新能源汽车的火灾事故,一时间,将众多消费者从对“里程焦虑”逐渐转到对“安全焦虑”。
为此,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于今年3月18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汽车产品召回管理的通知》。通知规定,从去年1月1日至通知印发前发生的火灾等事故,有关生产者需逐一调查分析事故原因,并须在今年4月30日前提交分析报告,若存在缺陷问题,须配合缺陷调查、召回实施等相关工作。
随着6月蔚来ES8因动力电池故障展开召回后,7月,南京金龙、北汽威旺相继针对此前电动车起火故障展开召回。
关于动力电池安全问题,业界不断展开反思,盲目追求高能量密度成为焦点,专业人士指出,理论上电池能量密度与安全性成反比,企业追求高能量密度,安全问题随之暴露,虽然未能明确已发生的起火事件与追求能量密度存在多大相关性,但随着高镍三元电池进入市场,新能源汽车面临更高的安全技术要求。如何在高能量密度和提高安全性间取得平衡,成为当前业内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各个企业也正试图在各个结构设计中寻求提高整体安全性的可行性。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石油大国沙特的目的不止造车!(来源:石油Link文|木兰)刚刚,沙特阿美与比亚迪签订了合作。沙特阿美表示,合作是为了探索新能源汽车技术进步。一个是世界级石油巨头,一个是全球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领域的领军企业,二者在各自的行业都是当之无愧的行业头部。并且,两者在业务上并没有交集,甚至可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5日,交通运输部等十部门发布了《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在氢能方面提出了建设氢能基础设施、发展柔性制氢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发展氢能轨道交通及航运、建设绿色燃料及储运加注等内容。在推动交通与能源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中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5日,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汽集团”)与广州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广州工控集团”)在广汽集团番禺总部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计划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技术创新、资源整合、国际化开拓及产业链合作等领域开展34项深入合作,全力为粤港澳大湾
近日,内蒙古通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就通辽市昌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新能源再生利用项目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首次信息公示。公示信息显示,项目主要回收利用废旧锂离子电池、报废光伏机组、风机叶片等,项目建成后年梯次利用废旧锂离子电池1万吨、拆解破碎废旧锂离子电池2万吨,拆解报废风电、光伏机组2万
2024年,由于此前产能迅速扩张导致的阶段性、结构性过剩问题仍未解决,锂电产业产能建设进入“理性期”,主要表现为投资放缓,产能扩张减速。进入2025年一季度,各领域的产能投建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少数头部企业扩产态势不减,更多的企业则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削减项目,回笼资金。四巨头“悬崖勒马”去年
2025年4月25日,在中国资环粤港澳大湾区展业推进会上,中国资环集团宣布了同意华润环保公司更名为中国资源循环集团绿色投资有限公司的决定,并举行了揭牌仪式。栉风沐雨,砥砺前行。2019年10月,华润环保公司成立,作为华润集团从事环保科技业务及环保领域投资的全资子公司,带着原华润纺织的荣光,开
日前,交通运输部等十部门发布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因地制宜推进港口航道清洁能源综合利用。结合港口码头、航道运河既有条件,在确保港口作业、船舶通航等安全前提下,依托港池、仓库、防波堤等,因地制宜推广海洋能、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就地开发利用。鼓励集装箱枢纽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5日,国轩高科发布变更募集资金用途的公告,在其第九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和第九届监事会第十二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关于变更募集资金用途的议案》,公司拟将原募投项目名称“年产20GWh大众标准电芯项目”变更为“大众标准电芯产线项目”,项目实施内容由“年产20GWh动力锂离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4日,亿纬锂能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当季实现营业收入127.96亿元,同比增长37.3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01亿元,同比增长3.3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8.18亿元,同比增长16.6%。亿纬锂能介绍,业绩增长得益于产品的高质量及稳
4月24日,四川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四川时代”)总经理朱云峰率队到访四川能源发展集团,双方就深化合作事项举行交流会谈。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吴晓曦主持会议,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张昊,四川时代副总经理杨伟平参加会谈。吴晓曦对朱云峰一行到访表示欢迎,对四川时代长期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陕煤研究院顷刻能源公司3.5GWh/年先进储能动力电池工业化示范项目取得新进展,320Ah电池产线首批314Ah大容量电芯正式下线,其余各项工程节点按计划有序推进,整体项目预计6月完工,年前完成综合竣工验收。项目采用了“全周期统筹+矩阵式推进”管理模式,构建立体化进度管控,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近日,华电长江(湖北)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蒋新红,注册资本1.5亿元。经营范围包含: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数字技术服务;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集成服务;新能源汽车换电设施销售等。华电长江(湖北)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由华电国际旗下华电湖北发电有限公司
记者27日从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获悉,今年一季度山西省全社会用电量806.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1%。全省第一、二、三产业和居民用电量全部呈现增长态势。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7.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21%;第二产业用电量564.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9%;第三产业用电量128.8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82%
石油大国沙特的目的不止造车!(来源:石油Link文|木兰)刚刚,沙特阿美与比亚迪签订了合作。沙特阿美表示,合作是为了探索新能源汽车技术进步。一个是世界级石油巨头,一个是全球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领域的领军企业,二者在各自的行业都是当之无愧的行业头部。并且,两者在业务上并没有交集,甚至可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25日,交通运输部等十部门发布了《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在氢能方面提出了建设氢能基础设施、发展柔性制氢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发展氢能轨道交通及航运、建设绿色燃料及储运加注等内容。在推动交通与能源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中
近日,据北京产权交易所网站披露,中国电力国际发展有限公司拟转让木垒中平电新能源有限公司49%股权,转让底价0.0001万元。公告显示,木垒中平电新能源有限公司由中国电力国际发展有限公司100%持股,此次拟转让产(股)权比例为49%。该转让公司经营范围,许可项目: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
近日,蜀南公司5辆31T氢燃料电池自卸车在成渝扩容项目、德阳昊华清平磷矿2个点位投入试运营。此次试运营的5辆氢车共测试行驶2474.7km,重点围绕碎石短倒、磷矿石和磷石膏运输场景开展。通过为期5日的试跑,主要验证氢燃料自卸车在高速、市区、项目施工现场、复杂山区等综合路况下的载重、续航、爬坡能
4月25日,成都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了《成都市2025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行动方案》《成都市2025年水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成都市2025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成都市2025年噪声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成都市2025年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实施方案》,对污染防治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做了年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5日,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汽集团”)与广州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广州工控集团”)在广汽集团番禺总部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计划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技术创新、资源整合、国际化开拓及产业链合作等领域开展34项深入合作,全力为粤港澳大湾
近日,内蒙古通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就通辽市昌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新能源再生利用项目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首次信息公示。公示信息显示,项目主要回收利用废旧锂离子电池、报废光伏机组、风机叶片等,项目建成后年梯次利用废旧锂离子电池1万吨、拆解破碎废旧锂离子电池2万吨,拆解报废风电、光伏机组2万
模拟地下车库内电动汽车发生火灾,灭火救援人员携带背负式特种灭火设备控制锂电池燃烧爆炸;模拟化工企业发生火灾,高喷车搭载自动铺设水带机器人进入现场;模拟高层建筑突发火灾人员被困,无人机装备、机器狗等各司其职开展搜救工作……近日,江苏省消防救援总队在南京举行实战化训练改革成果展暨深化
在光储逆变器这一核心系统中,功率器件堪称电能高效转换与精准控制的“核心枢纽”,其性能表现直接决定了光储系统的整体效能、运行稳定性以及经济性。随着全球能源结构向低碳化、智能化加速演进,光储市场对功率器件的效率、可靠性、经济性提出了更高维度的技术需求。这种需求正促使产业不断推进技术迭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此前,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2025年3月国内动力电池数据中,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56.6GWh,环比增长62.3%,同比增长61.8%。其中三元电池装车量10.0GWh,占总装车量17.7%,环比增长55.2%,同比下降11.6%;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46.6GWh,占总装车量82.3%,环比增长63.9%,同比
LG新能源周一宣布,已正式退出在印度尼西亚的一个价值142万亿印尼盾(617亿人民币)的电动汽车电池制造项目,该项目旨在建立一条完整的电动汽车电池供应链。LG新能源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考虑到市场条件和投资环境等多种因素,我们同意正式退出印尼GrandPackage项目。不过,我们将继续以印尼电池合资企
2025年3月动力电池月度信息产量方面:3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产量为118.3GWh,环比增长18.0%,同比增长54.3%。1-3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产量为326.3GWh,累计同比增长74.9%。销量方面:3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销量为115.4GWh,环比增长28.3%,同比增长64.9%。其中动力电池销量为87.5GWh,占
4月7日上午,辰致安奇(重庆)循环科技有限公司产能建设项目(一期)开工仪式在重庆潼南高新区举行。项目总规划建成7万吨电池破碎打粉,7万吨湿法再生,2.1GWH电池梯次利用年处理能力,计划于2025年底完成项目交付竣工验收,2026年3月投产。项目采用智能化、数字化工艺,发挥公司优势建设“绿色环保智
钴镍铜等电池金属供应及价格震荡,产业链影响几何?电池金属供应及价格震荡,正在引发新一轮的市场担忧。刚果(金)的钴出口禁令、印尼的镍矿政策收紧、美国铜关税预期等事件接连冲击市场,不仅会推高电池制造成本,也或影响企业重新审视技术路径与供应链布局。从目前情况来看,钴与镍仍处供应过剩、库
2月24日,刚果有关部门宣布暂停钴出口四个月,作为全球最大并坐拥全球近70%的钴资源的生产国,该项禁令一度使得钴的报价系统瘫痪,如今一个月过去,来自上游的供应缩减影响正持续演进。根据市场数据,自禁令发布以来,短短20个交易日,钴价一度从16.2万元/吨暴涨超26万元/吨,涨幅超60%。根据历史价格
自去年以来,全球新能源车市场对磷酸铁锂电池的需求呈现爆发态势,不少跨国车企与国内外电池厂商密集签订长期协议,开始供货时间大部分集中于今年和明年。就在上个月,福特汽车与宁德时代签订5年供货协议,锁定2026-2030年磷酸铁锂电池稳定供应,包括神行超充电池,2026年起应用于新车型。此前,雷
作者:张文婧肖伟伊亚辉钱利勤单位:长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引用:张文婧,肖伟,伊亚辉,等.锂离子电池安全改性策略研究进展[J].储能科学与技术,2025,14(1):104-123.DOI:10.19799/j.cnki.2095-4239.2024.0579本文亮点:1.根据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机制,总结了在电池部件集流体上最具有创新性的改进方法:将集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11日,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2025年2月国内动力电池数据,2月动力电池装车量34.9GWh,环比下降10.1%,同比增长94.1%。其中三元电池装车量6.4GWh,占总装车量18.5%,环比下降24.6%,同比下降7.2%;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28.4GWh,占总装车量81.5%,环比下降6.0%,同比增长
步入3月,锂电行业整体延续了积极的发展的势头。根据行业数据,下游电池厂排产需求高涨,推动整体电芯排产量大涨15%。其中,动力电池的增长更是亮眼,涨幅高达18%!此外,正极、负极、隔膜及电解液等关键环节的排产也呈现不同程度上涨。那么,3月行业排产具体数据究竟如何?本文中,真锂新媒对行业内核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025年2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产量为100.3GWh,环比下降7.0%,同比增长128.2%。1-2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产量为208.1GWh,累计同比增长89.2%。销量方面:2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销量为90.0GWh,环比增长12.0%,同比增长140.7%。其中,动力电池销量为66.9GWh,占总销量74.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