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季伟
各位老师上午好!下面由我代表周远院士为大家汇报一下大规模空气储能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我的报告分三部分介绍,分别是大规模空气储能技术的发展现状,理化所空气储能技术研究进展以及空气储能技术的未来展望。
储能技术解决的主要问题有三个,即增强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提高电网性能,构建能源互联网。现在的储能方式多种多样,主要可分为物理储能和化学储能。其中,可以得到大规模应用的是抽水蓄能、电池储能和压缩空气储能。抽水蓄能会受到地理条件和气候的限制,需要具有一定高度的地势差,而且在北方气温特别低的地区,冬天水可能会结冰。电池储能发展的势头很好,但面临的主要难题是安全性,寿命和环保问题,未来将会受到严峻的挑战。
我们研究的是空气储能技术,它有两条技术路线。一是压缩空气储能,它的优点就是发电功率比较大,但缺点就是储能密度比较低,需要很大的的空气存储空间,而且储气室压力会产生很大波动。二是液态空气储能技术,它是把空气液化,具有比较高的储能密度,不受地理条件限制,可以实现液态空气的低温常压存储,压力稳定。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的原理并不复杂,即在储能阶段,利用间歇性可再生能源或电网夜间低谷电驱动压缩机压缩空气,将电能以高压空气的形式储存在储气室中,同时存储压缩热;在释能阶段,高压空气经过节流阀稳压后,通过不同预热方式加热,产生高压高温气体驱动空气透平旋转做功,带动发电机发电并网。
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多种多样,主要可划分为三种类型,即外热源型、绝热型和等温型。外热源型指的是压缩热由冷却水带走,透平进气靠外热源预热;绝热型指的是压缩热由蓄热介质存储,用于预热透平进气,系统不用引入外热源;等温型是一种理想的形式,结合喷射水雾技术,实现近等温压缩和膨胀。
目前等温型的技术不成熟,下面主要介绍外热源型和绝热型。我们选取了典型的案例来回顾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的发展历程。
早在20世纪40年代,国外学者就提出了压缩空气储能的概念,当时储能没有那么大的需求,所以这个技术没有得到快速的发展。到了20世纪60年代,由于大型核电和火电的兴起,电网具有削峰填谷的需求,很多国家开始研发这种技术。1978年德国Huntorf建造了世界首座290 MW的压缩空气储能电站,1991年美国Mcintosh建造了世界第二座110 MW的压缩空气储能电站。2003年法国阿尔斯通公司为了避免化石燃料的使用,提出了先进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通过存储高温圧缩热,实现了电能的绿色存储。2010年美国ESPC公司提出燃气轮机和压缩空气储能联合循环。
2015年中科院理化所和清华大学联合研制了500 kW压缩空气储能示范平台。这是德国Huntorf电站的全景图,它需要一个31万立方米的地下盐洞。这是美国Mcintosh电站的实物图,它相比德国的电站最大的改进在于采用了透平高温尾气回热技术,提高了系统的循环效率。美国ESPC燃气轮机—压缩空气储能联合循环的装机功率300 MW,循环效率55-60%;透平进气吸收另一台燃气轮机高温排气余热,提高了燃气轮机的热效率并减少了储能电站化石燃料的燃烧,增大了压缩空气储能的储能功率,可以实现对电网的灵活调峰。欧洲阿尔斯通公司提出了先进绝热压缩空气储能系统,通过两级压缩把空气压到65公斤,排气温度高达580摄氏度,这对压缩机的材料和结构设计会产生非常大的挑战。同时580度的热量需要采取特殊的蓄热器,这种蓄热器目前技术不成熟。这是我们单位在2015年和清华大学一起共建的500kW压缩空气储能示范平台,压缩热存储温度120度。
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发展了这么多年,最大的难题之一就是压缩空气的存储技术。大功率储能电站和电网结合的时候,压缩空气的存储量是巨大的。压缩空气目前的主要存储方式是采用地下的岩穴。岩穴的储气量大,但放气过程中气体压力越来越低,为了保持恒定的压力,需要采用节流阀来稳压。有的学者提出了恒压存储的方式,但其结构复杂,尚无应用。为了解决空气存储的难题,很多学者提出低温液态空气储能技术,它本质上是林德液化循环和朗肯动力循环的结合。它的工作原理是在储能阶段,利用间歇性可再生能源或电网夜间低谷电驱动压缩机压缩空气,高压空气经蓄冷器预冷后节流液化,将电能以常压低温液态空气形式储存,同时存储压缩热;在释能阶段,液态空气经低温泵增压后,通过蓄冷器储存冷量并气化,经不同预热方式加热,产生高压高温气体驱动空气透平旋转做功,带动发电机发电并网。它的储气占地面积是空气储能的1/15,对储能应用的灵活性有很大的帮助。
世界第一座液态空气储能示范工程是英国的伯明翰大学和Highview公司完成的,装机功率350 kW/2.5 MWh,他们现在在建的是5MW时和15MWh的示范工程,规划在英国做250MWh的系统。我们所在廊坊园区建了100kW/100kWh的液态空气储能系统。每一代压缩空气储能技术都有各自的特点,目前几家单位研究的主要都是第三代、第四代压缩空气储能技术,都不用化石燃料,主要是靠压缩热预热。目前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和理化所,清华大学在压缩空气储能方面做的研究比较多,英国HIghview公司,我们所和工热所在液态空气储能方面做的研究比较多。
下面是我们所在空气储能技术方面取得的一些研究进展。我们建造了国际首套非补燃绝热型压缩空气储能系统,成功研发了国内首台高速多级回热式空气透平,建立了非稳态压缩系统,高效压缩热存储/利用系统,非稳态透平发电系统。我们通过结合风电和太阳能光热,构建了新型风-光-压缩空气储能系统研究,包括风电存储单元、ORC单元、透平发电单元和光热存储单元。我们建造了国际首套基于液相工质蓄冷的液态空气储能系统,系统核心指标—蓄冷效率达世界领先水平。
空气储能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可能是作为一个能源基站,吸收弃风电,启光伏电,低谷电和中低温余热,根据需求灵活地选择把电反馈到电网中,还是提供冷、热、气。我们在前期500kW压缩空气储能和100 kW液态空气储能技术的积累下,正在筹建10MW/100MWh的液态空气储能系统。未来我们在规划一个百兆瓦级的液态空气储能系统,实现冷热电三联供。
总之,我们认为各项储能技术都有各自的优缺点,没有哪一种储能技术可以完全解决未来电网将面临的问题,我们希望未来各种储能技术可以进行有机的结合,灵活实现调峰、调频等功能。
谢谢大家!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科技创新的重大决策部署,近日,江苏省国信集团成功落地全国首批银行间市场科技创新债券。本次发债将“科技金融”“绿色金融”和“两新”等领域进行了创新结合,成为全国首单唯一绿色两新科技创新债券。此次债券发行规模5.3亿元,期限5年,由工商银行联合建设银行、中国银
5月15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深入实施“八大行动”,推动新能源高水平消纳情况。近年来,山东省新能源持续快速发展,2024年6月,装机规模在东部沿海省份率先破亿,10月历史性超过煤电。截至目前,全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1.25亿千瓦,占比超过51%。其中光伏装机8514万千
5月15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深入实施“八大行动”,推动新能源高水平消纳情况。发布会上,重点介绍了山东新型储能项目建设、促进储能市场化发展方面的具体举措。山东省能源局副局长孟凡志介绍说,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新型储能发展,大力实施新型储能百万千瓦行动计划,先后
5月13日,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吕军,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张传江到大唐宁夏分公司在建项目调研,实地了解情况、研究解决问题。吕军要求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夏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集团公司的工作部署,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大力推动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协
“系统监测到江北光伏发电出力激增,建议立即调整设备功率。”4月20日7时,在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调度控制中心,新型电网运行控制系统的智能终端发出预警。此时距午间用电高峰还有4个小时,系统已推演出未来12个小时的电网运行趋势,精准锁定相关线路的潜在过载风险。近年来,新型电力系统加速构建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新型储能产业经历了政策红利推动的爆发式增长,但也因政策波动、低价内卷、技术瓶颈等问题陷入阶段性困境。随着2025年“强制配储”政策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储能行业迎来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的深度转型。与此同时,国内价格战白热化叠加海外市场需求及壁垒激增,中国企业
科技赋能发展创新引领未来为建设电力科技强国贡献力量——在第二届电力行业科技创新大会上的主旨报告(2025年5月8日)辛保安今天我们召开第二届电力行业科技创新大会,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围绕电力科技发展交流思想、分享成果、凝聚合力,对于推动电力行业高质量发展,加快
江苏常州,茅山春意盎然,千米地下深处,盐穴正悄然“变身”。六年前,中国华能在此打造世界首个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盐穴里的“充电宝”一战成名。而今,华能再闯盐穴储能“无人区”,向建设世界单机功率最大、总容量最大、综合效率最高的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发起挑战。今年一季度,在建设团队的日夜
5月8日,中国能建研发投资建设的世界首台(套)甘肃酒泉敦煌660兆瓦人工硐室型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示范项目通过可研评审,标志着我国压气储能行业迈向单机功率600兆瓦级新时代。项目位于甘肃酒泉敦煌,是“敦煌全绿色电站基地”重要组成部分。项目采用“中国能建压气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单机功率660兆瓦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7日,华能100万光伏+压缩空气储能100兆瓦/1000兆瓦时项目成功实现全容量并网。该项目位于新疆阜康市天山北路戈壁滩,配套建设100兆瓦/1000兆瓦时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及1座220千伏升压站。项目采用“光伏+储能”协同开发模式,通过储能系统平滑电力输出,显著提升电网稳定性与绿电消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2025年5月8日,天津中绿电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宣布完成领导层调整。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原董事长粘建军因工作变动原因卸任,周现坤新任天津中绿电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职务。据公开资料显示,天津中绿电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因战略发展需要,于2023年6月2日设立“青海中绿电储能科技有
2025年4月10日,由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共同主办的第八届储能前沿技术大会主论坛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举行,论坛汇聚国内外8位院士及行业顶尖专家,聚焦新型储能关键材料、储能系统安全保护、储能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氢能发展战略等前沿议题展开深度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中绿电2月6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2024年公司在资源获取、装机并网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公司在运装机规模实现由百万千瓦级向千万千瓦级的历史性跨越,为“十四五”目标的实现及未来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新能源发电具有其行业特性,一是新能源项目(尤其是大基地项目)从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月13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25年1号文件,公布《第四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单》。其中,包含储能领域项目15个,涵盖抽水蓄能、分布式储能、二氧化碳储能系统、压缩空气储能、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系统、液态空气储能系统、液流电池、飞轮储能、新型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建投能源近日发布关于“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的公告,全文如下:河北建投能源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的公告河北建投能源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建投能源”)积极践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大力提升上市公司质
作为能源存储领域的重要分支,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在过去一年中展现出了显著的进步与成就。从技术突破到商业化应用,从政策扶持到市场需求,压缩空气储能领域在多个维度上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在技术层面,研发人员不断攻克技术难关,提升储能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使得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的市场竞争力得
“用电的低谷时段,通过电能驱动制冷机,将环境空气温度降低至零下170℃,变为液态。用电的高峰时段,需要发电的时候,将液态空气升温变为气态的空气,这样它的体积能膨胀600余倍,推动膨胀机的叶轮旋转发电。”1月7日,央视《朝闻天下》栏目报道石家庄铁道大学“液态空气储能系统高效发电项目”,该校
2024年12月31日,经过3个月试运行,位于石家庄的河北建投储能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建投储能”)液态空气储能电站,圆满完成并网发电与试运行任务。这是河北首批“揭榜挂帅”项目之一,运行数据显示,发电能力达到1000千瓦,相当于一小时发电1000度,实现全流程稳定运行。“这是我国首个并网试运行成
近日,中电建肥城2×300MW盐穴压缩空气储能项目三大主机合同签约仪式在中电建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举行。签约仪式上,在中电建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程永靖、山东分公司总经理郎益涛,沈鼓集团副总裁、首席营销官马志宏等相关领导的见证下,沈鼓集团与客户签订了中电建肥城2×300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日前,河北省“揭榜挂帅”全系统液态空气储能项目已基本建设完成,并网发电一次成功,成为我国第一个并网发电的液态空气储能项目。项目于去年12月底开工建设,今年8月项目主体基本建设完成,9月完成系统联合调试,并网发电一次成功。据河北建投储能技术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本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11月22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公示第四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的通知》,拟将77项技术装备列入第四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单,其中储能领域12个项目入选,涉及到压缩空气储能、二氧化碳储能系统、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系统、液态
压缩空气储能概述压缩空气储能是指在电网负荷低谷期将电能用于压缩空气,在电网负荷高峰期释放压缩空气推动汽轮机发电的储能方式。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包含压缩、储气、蓄热/冷、回热/冷、膨胀发电等多个子系统,系统内的关键设备主要包括压缩机、换热器和膨胀机。压缩空气储能分为传统与新型两大技术路线
北极星储能网总结08月09日要闻,电网侧储能僵局:国家电网踩下“急刹车”未来将何去何从?;中国电科院杨凯:电力储能中的安全问题及应对技术;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梳理等更多详情:电网侧储能僵局:国家电网踩下“急刹车”未来将何去何从?中国电科院杨凯:电力储能中的安全问题及应对技术新能源汽
储能系统/电站的安全事故,往往都是由于在预警缺失或滞后的情况下,电池自身热失控或是其他外部因素导致电池起火而引发的,由于缺乏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电池的初期火灾迅速蔓延,而现有的消防措施并非是针对电池火灾而配置的,因此,电池初期火灾无法得到有效抑制,最终演变为大规模火灾,导致整个储
8月7日-8日,由华北电力大学、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主办的“第一届中国储能学术论坛暨风光储创新技术大会”在北京召开,在8月8日分论坛一“风光储创新技术专场”中,国网山西电科院电网技术中心主任王金浩作“山西电网高比例风电光伏接入趋势与应对思路”报告。5月2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八次会
8月7日由华北电力大学、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主办,中关村华电能源电力产业联盟、中国电力云平台、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储能专委会、《太阳能学报》、《太阳能》杂志承办的“第一届中国储能学术论坛暨风光储创新技术大会”在华北电力大学的北京校区召开。会议为大力推广风能、太阳能、储能创新技术,推动风
说锂离子电池在地理储能里面到底是什么情况,这是从储能联盟里面拿到的数据,这是统计的2000年到2018年的,从这里面来看,全球的累计储能装机是180GW,这里面抽水蓄能是占了94.3%,抽水蓄能是第一位的,这里面电化学储能是排在第二位的,有专家讲说其他的储能排的位次,可能每年这个位次后边这几位还是
湖南电网60MW/120MWh储能电站的特色主要有:第一是在国内创新采用电池本体租赁模式。第二是在市区建设了单体容量最大的室内电站,20MW/52MWh的储能电站。第三是其中两个储能站点在国内率先被打造成三站合一典型试点。——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长沙供电分公司高级工程师黄际元8月7日-8日由华北电力大
全钒液流电池这种储能系统有两种接口,一种是交流,就是交流互联,还有一种是直流互联,在交流互联里面比较清楚的DC/AC的模型非常多,我们主要做的直流互联怎么做,双向直流分类非常多的,有隔离的、非隔离的,这个过程里面引起大家重视的就是隔离性的,对我们液流电池安全问题非常重要,目前锂电池很
为了实现移动式的储能,我们在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方面都需要进行考虑,尤其是能量密度方面,我们需要一个体积能量密度和质量能量密度都要达到比较高的标准。锂硫电池的穿梭效应,我们柔性的凝胶电解质多硫离子是溶解不了的,因此会被很好的隔离在正极上面,不会向负极进行迁移,可以很好的提高锂硫电池
超级电容器双电层的结构从无序形成一个有序的结构,电能就储存在这里。能量都储存在这个界面上,所以电极材料一定是多孔的,有比较大的材料才可能储存更多的电能。多孔材料的表面,它的结构有很多可变的因素,到底什么样的材料,什么样的表面对双电层结构储能有什么影响,我们怎样控制制备过程得到更好
随着储能介入,我们觉得对离网下的VSG功能,提高稳定性,同样需要附加虚拟同步及的功能,我们这里面介绍20千瓦的怎么做离网的,离装的VSG一个是单机的离网VSG还有多机并联,离网主要是空间惯性、稳定性,基于有功—频率环控制,虚拟同步及的有功调频方程,可以得到有功的方程。——北方工业大学电气与
我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快速增长,正在成为电力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力促进能源结构调整。通过发展大规模电能转换与储能技术,调节电力能源的产生、输送与消纳的全过程,尤其是通过不同能源形式之间的高效转化技术,实现不同能源的互联互通,成为能源高技术战略方向之一。储能是智能电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