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摘要:除了电池短路以外,交通事故也很容易导致这些动力电池组自燃。一旦车辆发生撞击,触及到电池很容易由于短路引起自燃。
电动技术和Autopilot是特斯拉的两大“黑科技”,却“革”了消费者的命。
在今年4月21日晚间上海一辆特斯拉在车库自燃后,百度百科迅速建立了一个词条:“特斯拉自燃门”。
众所周知,这并不是特斯拉第一次自燃,也不会是其最后一次。
无独有偶,就在昨天凌晨,杭州滨江一特斯拉修理场起火。据消防部门通报,初步了解起火的物质为特斯拉小轿车发动机和周边的一个电表箱起火,起火具体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据统计,今年总计发生过5起特斯拉自燃事故,3起发生在国内,2起发生在国外。
更恐怖的是,自2013年有报道可查以来,驾乘特斯拉发生死亡的人数共计12人。有相关人员统计过2013年以来特斯拉已知的事故,很大一部分都涉及到电池起火,其次是Autopilot的问题。
互联网企业,测试靠用户
从创始之初,特斯拉为了追求续航里程,用的不是普通的大电池,而是7,000节小电池拼装在一起的松下18650锂电池。这种小电池密度大蓄电量高,但稳定性却不是很好。而在去年,特斯拉逐渐把18650电池换成了21700电池,电池能量密度高。相应的,控制其稳定性的难度也更大。
密度的增加来源于镍的增加,随着镍用量的增加,电池的储电能力得到提高,但热失控温度和安全性却逐步下降。之前,特斯拉使用的三元锂离子电池其热失控温度已不足200℃,若非聪明可靠的温控管理系统,一旦电池内部不稳定,容易造成电池发生爆炸,甚至引发火灾。
出问题的可能只是7,000多节电芯中的其中一个,但导致的高温足以引起连锁反应,引燃整个电池组。虽然有特斯拉独特的电池管理系统作为保障,但从之前多起自燃事件来看,从一定程度上都说明,特斯拉的电池管理系统并不完善。
去年8月份,特斯拉告密者Martin Tripp发推文公开了内部邮件、照片以及车辆识别号码,并称这些是特斯拉电池工厂制造工艺存在缺陷的证据。此外,他还表示特斯拉出售的产品也都是不完美的,这会将司机生命安全置于危险境地。
除了电池短路以外,交通事故也很容易导致这些动力电池组自燃。一旦车辆发生撞击,触及到电池很容易由于短路引起自燃。
尤其是Autopilot的加入,让特斯拉的危险指数直线上升。在特斯拉的交通事故中,由于开启Autopilot导致的车辆碰撞,进而引发电池起火的已有不少案例。更危险的是Autopilot本身就不成熟,就被特斯拉直接应用于车上。
根据彭博新闻社报道,特斯拉自2018年以来已经收到美国汽车安全监管机构至少发出的五份传票,要求获得有关特斯拉汽车发生车祸的信息,但特斯拉在面临监管机构调查时坚持其Model 3是“最安全“的。
美国汽车安全中心认为,特斯拉销售Autopilot汽车的方式存在过度宣传,“具有实质性的欺骗性,可能会误导消费者,让他们合理地相信自己的汽车具有自动驾驶或自动驾驶能力。”尽管存在诸多安全隐患,特斯拉也一直在努力更新自动驾驶系统,马斯克还重申了在年底前推出“全自动驾驶”版本的承诺。
马斯克曾表示,涉及Autopilot系统的严重事故往往是缺乏经验的用户自满的结果。
用互联网的思维看来,特斯拉车主们像小白鼠一样使用着特斯拉并不怎么成熟的技术,为特斯拉贡献了海量的宝贵数据。颇为讽刺的是,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技术远不如Waymo、通用Cruise、福特等公司,在自动驾驶研发领域几乎处在垫底的位置。一旦事故发生后,特斯拉却又指责驾驶者放开了双手,把责任撇得一干二净。
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
上海特斯拉自燃事件后,特斯拉发布了公告,翻译后的意思的就是:我的系统是正常的,还给车内人员争取了离开的时间,要怪就怪电池,电池有问题,我给你更新下系统吧,我们比汽油车更安全。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整稿都写着两个字是“傲慢”。
“特斯拉太激进,拿生命安全不当回事,不过好处是牺牲车主推动电动车产业的前进。”在微博和各种论坛上,不止一位网友这么冷嘲热讽。
面对消费者和媒体的质疑,让马斯克恼羞成怒,他在Twitter上指责媒体搞双重标准,总是针对特斯拉而忽略燃油车的自燃。随后,他又发推特补充道:“和大多数电动汽车一样,特斯拉着火的可能性比内燃机汽车低500%以上。这一点为什么没人提到?”
当年丰田一个“刹车门”,被全美国吊打,董事长丰田章男满世界跑来跑去召开谢罪的记者招待会。而反观马斯克,既没有受到历史教训,也没有诚心地向用户道歉,还为特斯拉“开脱”,从未想过在自身找原因。
在上海特斯拉自燃事件后第二天的特斯拉Autonomy Day活动上,身在太平洋彼岸的马斯克展示了特斯拉自主研发的自动驾驶芯片,并夸下海口将在2020 年推出超过 100 万辆无人驾驶出租车(Robo Taxi)。但是马斯克并没有收获预想中溢美之词,取而代之的是对特斯拉安全性的责问。
据知情人士透露称,特斯拉内部就曾因Autopilot,发生过激烈争吵。有一拨工程师与马斯克的理念格格不入,他们反对公司在技术还不成熟时,就强推Autopilot。因为任何缺点(比如传感器盲点)或不可预见的因素(驾驶员不熟悉操作或滥用该技术),都可能导致死伤事故。但是,以马斯克为首的激进派,完全没理会这个担忧。
频繁的事故引发了消费者对于特斯拉安全方面的担忧,但更令人气愤的,是事故发生后马斯克的态度,特斯拉漠视安全、漠视生命的恶劣态度。
就拿自动驾驶来说,Waymo、通用Cruise、福特等公司的“实现完全自动驾驶”的工程样车早已经在多种路况下做过测试,但无一企业目前在量产车上搭载了L3以上级别的功能。传统厂商和供应商为什么这么保守,就是把车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放在了第一位。
电池的热失控问题、自动驾驶的落地,也许现在正处于企业或时代的瓶颈期。消费者对安全概率可能没有直观概念,但这不是特斯拉不够敏感的借口。虽然很多人以马斯克为信仰充值,特斯拉也顶着马斯克的光环。但光环褪下,以史为鉴,特斯拉的人命债迟早是要还的。
美国媒体说马斯克是最像乔布斯的企业家,但汽车制造与手机制造有着天壤之别。百年汽车史,那些优秀的车企可以异军突起,直至江山稳固,靠的不是捷径和颠覆。而是扎扎实实、稳扎稳打的制造、成本、质量、管理等一系列体系的经营。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日前,上汽通用五菱在上海召开技术沟通会。上汽通用五菱技术中心智能平台首席技术官邵杰在会上透露,公司新能源汽车实验室做了钠电、锂电等、半固态、固态等前瞻性的研究。对于固态电池,邵杰表示,上汽通用五菱一直在坚持做相关研究,并在广西建立了固态电池实验室,目前整体进展比较顺利,预计2027年
瑞浦兰钧旗下PHEV系列问顶54Ah电芯产品率先通过新国标认证(《GB38031-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瑞浦兰钧成为行业首批达标企业。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消息,我国将于2026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新的强制性国家标准。作为新能源行业领跑者,瑞浦兰钧率先通过了GB38031-2025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其中提出,经济和信息化厅会同财政厅支持符合条件的综合利用企业(项目)申请省级工业发展资金,支持省级先进制造业综合基金投向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领域。各级税务部门负责落实综合利用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8日,振华新材发布关于2024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评估报告暨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方案。其中指出,多元化产品矩阵及前瞻性技术储备为公司在大增程电池、半固态/固态电池、低空经济、电动两轮车、UPS启停电池、重型商用电动车及储能等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5月7日,安徽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0708号、第0317号提案会办意见的函,对省政协委员杜本硕提出的《关于加强江淮运河航运水道提质增效的提案》、九三学社安徽省委会提出的《关于助推安徽水运高质量发展的提案》下发会办意见。意见表示,在绿色动力技术领域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8日,吉利汽车与深势科技签约开启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建“新能源+AI”联合实验室。据悉,该实验室聚焦云端电池数字孪生、AI代理模型及电池新材料智能研发三大领域。双方将分别依托吉利自研大模型矩阵和深势科技“AIforScience”技术矩阵,开创动力电池“靶向药级”研发新范式。其
尽管磷酸铁锂电池在全球动力市场高歌猛进,三元正极材料产业并未沉寂,反而正经历一场深刻的“转型”。GGII数据显示,今年1-2月,全球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装机份额首次达到49.9%,以微弱优势领先于三元动力电池。尽管如此,两者差距极小,市场竞争格局依然胶着。在此背景下,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三元正
2025年5月7日-9日,德国慕尼黑国际太阳能技术博览会(IntersolarEurope)举行,瑞浦兰钧携392Ah全新储能电芯以及全场景储能解决方案亮相本次展会;5月7日上午,瑞浦兰钧海外首发新一代PowtrixTM6.26MWh储能系统,其中4h长时储能版本能效可达95%以上,行业领先;瑞浦兰钧坚守安全底线,储能系统大规模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30日,LG新能源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显示,公司第一季度整体营收为6.3万亿韩元,环比下降2.9%,同比增长2.2%;营业利润为3,750亿韩元,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率为20%,实现扭亏为盈。本季度营业利润包含了4,580亿韩元的《通胀削减法案》(IRA)税收抵免额。按照5月8日汇率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为落实国家、自治区碳达峰碳中和部署,结合锡林浩特市实际,锡林浩特发改委牵头制定并印发《锡林浩特市落实内蒙古自治区碳达峰碳中和2025年重点工作安排任务分工清单》,明确年度重点任务和实施路径,确保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清单》围绕能源转型、节能
自从被纳入国家级规划以来,以eVTOL为代表的低空经济就成为市场追逐的热点,业内对该领域的布局不断加码。5月1日,由贵旅集团携手亿航智能举办的“贵州文旅观光飞行展演首飞活动”,在贵州黄果树瀑布正式启动。这是全国首次在大型瀑布景观区开展eVTOL低空观光飞行活动,也是贵州低空经济在低空旅游领域
在“双碳”目标与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双重驱动下,一种无烟囱、无冷却塔,却能调度百万千瓦级资源的“隐形电厂”正在全球崛起——这就是虚拟电厂(VirtualPowerPlant,VPP)。它不生产一度电,却通过算法与数据将零散的分布式光伏、储能、电动汽车乃至空调负荷,编织成一张覆盖全社会的能源互联网。从特斯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30日,LG新能源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显示,公司第一季度整体营收为6.3万亿韩元,环比下降2.9%,同比增长2.2%;营业利润为3,750亿韩元,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率为20%,实现扭亏为盈。本季度营业利润包含了4,580亿韩元的《通胀削减法案》(IRA)税收抵免额。按照5月8日汇率
日前,电池巨头松下宣布,计划关闭其太阳能及储能业务部门。松下在其网站上声明:“我们决定终止太阳能及储能业务线。这一调整使我们能够专注于具有最大战略影响力的领域。我们仍对太阳能及储能技术充满信心,并感谢支持这一旅程的合作伙伴和客户。”作为全球储能电池头部供应商之一,松下切入储能赛道
2025年,锂电池行业发生关键性转折的一年,多年后回望,也许你会发现2025年将成为诸多技术产品的爆发元年。其中,固态电池、硅碳负极、高压密磷酸铁锂、9系超高镍、磷酸锰铁锂、无极耳大圆柱、兆瓦超充、盐湖提锂、新型钠电池,以及更加安全的锂电池系统,以上10大技术和对应产品将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快
2025年以来全球储能市场波动较大,作为装机前二地区的中国和美国均有重大政策发布。美国方面,由于中美贸易战,近期关税已经达到了64.9%(3.4%基础关税+7.5%301条款关税+20%对华普征关税+34%新增对等关税),预计2026年1月1日起301条款关税上升至25%,届时储能出口美国产品将面临82.4%的关税。尽管从政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此前,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2025年3月国内动力电池数据中,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56.6GWh,环比增长62.3%,同比增长61.8%。其中三元电池装车量10.0GWh,占总装车量17.7%,环比增长55.2%,同比下降11.6%;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46.6GWh,占总装车量82.3%,环比增长63.9%,同比
4月22日,特斯拉发布2025年度财报,这也被称为是有史以来“最差”成绩单。季度总营收193.35亿元、同比下降9%,而净利润则仅有4.2亿元、同比下降七成,这也是近五年来首次降至个位数,还不及2021年一季度的水平,与此同时运营利润率也降至2.1%的历史最低。而且特斯拉还在本次财报中披露,因采用了新的加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1日,财政部印发2025年第一批节能减排补助资金预算,共135.6518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补贴合计830756万元,包含158家企业分享清算资金668196万元、38家企业分享预拨资金162560万元,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县预拨奖励资金共291480万元,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第三年度奖励资金23
圆柱应用多点开花。全球圆柱电池市场正经历结构性变革,其核心驱动力首先来自技术进步和制造效率的提升。而随着圆柱电池制造商竞相布局从电动汽车到航空、人形机器人等多元化应用场景,一场围绕终端应用的争夺战已经打响,以上均预示着行业洗牌正在酝酿。大圆柱借力高端车型破局,制造效率与标准化优势
日韩企业将指望以大圆柱电池弯道超车。海外电动化集中押注,大圆柱电池风潮愈演愈烈。4月初消息,三星SDI官宣量产新一代46系大圆柱电池,主要供应美国市场,用于微型移动设备应用,完成首批交付后计划扩大供应群体,向电动汽车客户供应;亿纬锂能匈牙利工厂也在近期获得建筑许可,配套宝马的大圆柱电池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9日,SNEresearch发布2025年1月至2月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排名及数据。2025年1月、2月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合计129.9GWh,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40.3%。据北极星储能网统计,2月单月份动力电池装车量为65.6GWh,与1月份的64.3GWh略微上升。本次2025年1、2月出货量前十名的企业中,共
7万元/吨后,碳酸锂价格还在更剧烈地下跌。5月8日,电池级碳酸锂价格大跌1400元/吨,五一节后三日降幅超1800元/吨,现来到6.5万元/吨的关口。而期货价格已经跌破6.5万元/吨。5月8日,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价6.3万元/吨,刷新历史最低。此前,7万元/吨被业内视为碳酸锂价格的成本线,但即便在目前击穿成本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5月6日-2025年5月9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200MW/400MWh云南曲靖市首个共享储能项目并网投产4月29日,国家电投云南国际陆良县500兆瓦/1000兆瓦时共享储能项目(一期)顺利并网,是曲靖市首个顺利建成并网运行的新型储能项目。一期项目
日前,上汽通用五菱在上海召开技术沟通会。上汽通用五菱技术中心智能平台首席技术官邵杰在会上透露,公司新能源汽车实验室做了钠电、锂电等、半固态、固态等前瞻性的研究。对于固态电池,邵杰表示,上汽通用五菱一直在坚持做相关研究,并在广西建立了固态电池实验室,目前整体进展比较顺利,预计2027年
瑞浦兰钧旗下PHEV系列问顶54Ah电芯产品率先通过新国标认证(《GB38031-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瑞浦兰钧成为行业首批达标企业。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消息,我国将于2026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新的强制性国家标准。作为新能源行业领跑者,瑞浦兰钧率先通过了GB38031-2025
日前,南漳龙蟒磷制品有限责任公司年产20万吨新能源材料磷酸铁全产业链配套堆渣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进行第二次公示。公示信息显示,该项目总投资达110亿元,于2022年5月正式签约落地南漳县,项目分两期建设,涵盖硫磺制酸、湿法磷酸、磷石膏处理、合成氨等装置,一期和二期产能叠加后将实现年产磷酸铁20
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中国锂离子电池征收64.5%综合关税,并计划于2026年进一步上调至82%。这一系列关税举措可能彻底颠覆电网规模储能项目的经济性,对储能系统开发商正在推进或未来规划的项目发展前景蒙上阴影。太阳能发电设施的组件也受到了影响,从中国进口的多晶硅、硅片和光伏面板需缴纳60
近日,研究机构EVTank联合伊维经济研究院共同发布了《中国锂电产业链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白皮书(2025年)》。白皮书统计显示,2025年,纳入EVTank统计范围的140家锂电产业链上市公司中,有77家公司单独披露了2024年度ESG独立报告,仍有63家企业未披露,披露率为55%。表1:2025年度锂电产业链上市公司ESG
目前,沪深5100余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4年年报和2025年一季报。总体看,去年以来,一系列稳增长政策陆续落地,资本市场改革措施持续显效,新质生产力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上市公司业绩显现不少亮点。总体业绩韧性显现部分行业表现亮眼从2024年年报看,74%的沪深上市公司实现盈利,48%的公司盈利正增长。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8日,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天越储能电站项目举行送电投运仪式。该项目由中国能建葛洲坝电力公司承建,为规模100MW/50.43MWh的独立混合储能电站。项目依托“绿电+储能”协同优势,采用飞轮储能系统+磷酸铁锂电池组合技术,参与山西电网一次调频辅助服务,包括50MW/0.43MWh的飞轮储能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9日,安徽省六安市霍邱永硕储能项目(一期)成功并网发电。作为目前安徽省首座以220kV电压等级直接接入电网的大型储能电站,霍邱永硕项目终期规模达200MW/400MWh,一期建设100MW/200MWh,采用磷酸铁锂电池及液冷技术,具备调峰、调频、黑启动等多项先进功能,日调峰电量可达40万
尽管磷酸铁锂电池在全球动力市场高歌猛进,三元正极材料产业并未沉寂,反而正经历一场深刻的“转型”。GGII数据显示,今年1-2月,全球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装机份额首次达到49.9%,以微弱优势领先于三元动力电池。尽管如此,两者差距极小,市场竞争格局依然胶着。在此背景下,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三元正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