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重点摘要:
在欧洲的一些城市,几乎所有供暖和制冷都是通过地区热、冷网来提供的。所以,现在是世界地热发展的新机遇。
地热能发展需要遵循“三个制宜”,即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
当前,地热能的利用已进入规模化、区域化发展阶段。
近日,在北京举行的华清荣益·2019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地源热泵行业高层论坛上,记者有幸采访到中国地质调查局浅层地温能研究与推广中心主任李宁波。采访中,李宁波主任指出区域能源是地热能发展的一个新的机遇。
01记者:很高兴,您能接受采访。首先,请您介绍一下区域能源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的?
李宁波主任:区域能源最早出现是在1877年,当年美国纽约州的洛克波特市建立了第一个商用区域供热,可以同时向14个客户提供服务。至此,区域能源的概念从区域供暖演化而来。19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能源系统在欧洲已被广泛使用,由于天然气和电力供应不足,一直以来反响良好。20世纪初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期,工业由“小而分散”向“大而集中”的机器化大生产转变。对此,区域能源从工业革命的机器化大生产同步发展起来,其主要目的是高效满足区域内所有用能需求。现在,区域能源的定义是,一切用于生产和生活的能源,在一个特指的区域内得到科学的、合理的、综合的、集成的应用,完成能源生产、供应、输配、使用和排放等过程。其中,“区域”可以是一个城市、一个工业区或大型住区,也可以是一个小区或建筑群,涵盖从热电联产,到集中供暖、区域供冷、供电等各种技术措施;“能源”即燃煤、油、气、可再生能源(包括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可以是一种能源,也可以是多种能源。
02记者:100多年来,区域能源的内涵不断深化,请您谈一谈区域地热能这个概念?
李宁波主任:“区域地热能”指在地热资源富集区域,在目前工艺条件下,通过合理的开发技术和手段,能够获取经济实用的地热能,并且可以有机融入区域能源综合利用系统。从能源供给端到使用端,实现高度的环节统一与智慧管理,在一定范围内形成资源节约、经济性好、持续和保障性高的能源供给链,满足区内不同的用能需求。
03记者:近年来,地热能开始在区域能源领域发挥作用。那么您能举例说明一下地热能在区域能源中是怎样应用的吗?
李宁波主任:一是地热发电。比如,中国最大的地热发电站——羊八井地热发电站。西藏拉萨拥有丰富的地热资源,羊八井地热发电站每小时汽水混合物500吨~600吨,温度为145摄氏度~172摄氏度。二是中深层地热(水热型)供暖。以雄安新区地热供暖为例,截至2018年年底,雄安新区的雄县和容城地热供暖面积达700万平方米,基本实现了雄县、容城县城区地热集中供暖全覆盖,形成了统一政策、统一管理、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的“雄县模式”,这是一个典型的区域供热案例。三是浅层地热能的开发与利用。以北京城市副中心为例,该中心行政办公区一期建设面积为236.5万平方米,以浅层地热能为主,中深层地热为辅,其他清洁能源补充的方式,为建筑供暖和制冷。目前,该浅层地热能复合系统已投入运营,效果良好。这是区域供暖、供冷的解决方案。四是旅游、养殖产业的发展。以山东临沂为例,该市成立了汤泉旅游度假区管委会,统一规划、建设管理区内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近年来,该市招商引资200亿元,建设规模达300万平方米,利用地热开发的温泉、旅游、疗养、种养殖等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04记者:在国际上,区域供能又是怎样发展的呢?
李宁波主任:20世纪70年代,世界“石油危机”,一些欧美和太平洋沿岸地区国家加强了民用和工业建筑能源效率的提高,更大力度地推广了区域性能源系统。同时,地热能的开发利用也得到重视。截至1993年,美国6000个区域性能源系统通过3.2万千米管道为11亿平方米建筑提供冷、热能。其中,包括办公类、教育类、卫生保健、军用、工业和住宅等。1793年,俄罗斯的圣彼得堡艺术学院首次建设集中供热系统,1966年逐步开启区域集中供暖模式。目前,该国50%的建筑和81%的住宅用户使用区域集中供暖。
冰岛85%的人口利用地热取暖。其中,首都雷克雅未克全部利用地热,该地区共有50多个地热井,主要由该市能源公司运营,也是世界上最大最成熟的地热供暖系统。
总之,欧洲的一些城市,几乎所有供暖和制冷都是通过地区热、冷网来提供的。所以,我觉得现在是世界地热发展的新机遇。
05记者:近年来,虽然地热能的发展十分迅速,但是也需要一些契机,您能简单谈一下地热发展需要遵循什么原则吗?
李宁波主任:我觉得地热能发展需要遵循“三个制宜”,即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
一是因地制宜,充分掌握区域地质、热资源条件。在区域经济、技术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重点发挥地质勘查工作在地热开发利用中的基础性、先行性作用,加大资金投入,提高覆盖面及勘查数据精度,支撑地热科学规划,有效引导市场,降低风险。二是因时制宜,区域能源的应用需与经济和社会历史时期相匹配。地热开发利用技术的发展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升而提高。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也决定了国民的生活需求面,不同发展时期重点和重心会有变化。未来,在经济、技术条件适宜的时候,可以着力扩大干热岩、中低温发电等技术推广。三是因事制宜,不同的需求用不同的方式。不同温度的地热水,是用于发电、供暖,还是生活用水,或是用于旅游康养、农业等,都需要评估好。同时,不同的场景和不同的情况对于地热能的使用也都需要做出调整。
06记者:目前,地热能逐步被社会大众所熟知。您认为当前地热能行业发展与前些年相比有什么不同?未来地热能发展前景如何?
李宁波主任:我认为,当前,地热能的利用已进入规模化、区域化发展的阶段。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发展更稳健、更理性。地热能在科学、规范、理性发展,且不断在加强监督与管理。现在,地热能的开发利用逐渐被社会大众理解、熟知和接受,不再是过去盲目跟风、一拥而上了。历史发展经验告诉我们,凡是“跃进式”的发展,最终都没有好结果。二是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更为具体。《地热能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要求,2020年,地热能年利用量7000万吨标准煤,地热能供暖年利用量4000万吨标准煤。这表明,未来地热能在清洁供暖及区域能源应用方面发展前景更为广阔。三是应用场景更复杂,也更难了。地热能开发利用与过去相比:系统更大、更复杂、投资更多;能源利用区域性、融合性更强;推广范围更大,资源条件差异性更大;创新性、技术性、管理模式要求更高;客户对能源品质需求更加精细化;更加要求我们要将基础性工作做扎实、做牢固。四是经济下行,传统产业面临压缩产能、整合重组等,但地热能是可再生清洁能源,属于支持鼓励的产业,中央和各地方陆续出台了许多鼓励政策,“2+26”政策在积极推进中。同时,近期中央及地方全面清理拖欠工程款对地热产业从业人员是个大利好的消息。总之,新时代地热能开发利用的前景依然广阔,但也面临着挑战,需要我们行业从业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自我革命,踏踏实实,携手共进,才能将我们的地热产业发展壮大。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推进风电光伏和储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光伏”“风电”新能源项目开发建设,推动能源电力转型发展,督促已批复新能源项目加快前期手续办理,及早开工建设。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全力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和新型储能电站的建设。有序发展新型电化学储能,实现“新能源+储能”协调发展。充分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3月24日,河南郑州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郑州市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文件提出,2025年全力推进能源绿色转型。加快推进连霍高速氢能管线、巩义大唐制氢和荥阳豫能制氢项目建设。开展登封大熊山、荥阳环翠峪抽水蓄能项目前期建设。推进巩义安投、东象电力、中谷智汇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4月14日,中共海南省委办公厅、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实践地的意见》。意见提出:实施再造一个“海上海南”战略。推动出台海南省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围绕重点领域建设产业创新平台,培育壮大深海油气、海洋新能源、海洋工程装备、海洋生物
深入践行能源安全新战略奋力谱写陕西能源高质量发展新篇章陕西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陕西省能源局局长何钟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能源安全新战略十周年。陕西能源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刻感悟能源安全新战略的思想伟力,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聚
4月14日,中共海南省委办公厅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实践地的意见,文件指出,大力发展绿色新能源。积极发展海上风电、光伏、核电等清洁能源,因地制宜开发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新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化石能源。培育发展电力储能,建设智能电网和“虚拟电厂”,推进新型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中共海南省委办公厅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打造新质生产力重要实践地的意见,大力发展绿色新能源。积极发展海上风电、光伏、核电等清洁能源,因地制宜开发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新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化石能源。培育发展电力储能,建设智能电网和“虚拟电厂”,推进新型电
抓住海洋能发展新机遇助力海洋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来源:中国能源观察作者:中海油研究总院规划信息首席工程师檀国荣在全球能源转型和“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海洋能作为一种绿色可再生能源,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2月24日,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海洋能规模化利用的指
3月27日,陕西西安市政府印发《西安市推进实现“十四五”空气质量目标暨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2025年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低碳能源。持续加强煤炭消费总量控制,严禁新增煤电装机规模。推动燃煤热电企业关停。加快优化集中供热结构。2025年热电机组采暖季热电比平均保持在110%以
2025年3月26日,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北京市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自2025年5月1日起施行。立法背景能源安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应对气候
日前,北京市发改委发布北京市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条例,文件指出,市发展改革部门应当会同经济和信息化、规划和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城市管理、农业农村等部门,推进建设下列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一)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二)在具备条件的关停废弃矿区、垃圾填埋场和荒滩、荒坡等未利用地建设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3月27日,陕西西安市政府印发《西安市推进实现“十四五”空气质量目标暨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2025年工作方案》。方案提出,建设新能源汽车应用示范标杆城市。大力建设充换电基础设施,以公共领域用车为重点推进新能源化。以下为政策原文: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进实现“十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4月14日至2025年4月18日一周火电项目,涉及项目的核准、开工、投运等。辽宁院联合体中标抚顺高新区热电联产工程EPC总承包项目4月1日,中国能建辽宁院与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中标抚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热电联产工程EPC总承包项目。详情点击安徽洛河电厂四期
中新建电力兵准园区6×66万千瓦煤电项目全过程造价咨询服务中标候选人公示中新建电力集团兵准园区6×66万千瓦煤电项目(智慧基建和三维数字化移交)中标候选人公示中新建电力兵准园区6X66万千瓦煤电项目(三通一平工程及临设)中标候选人公示
一、招标条件:本中新建电力兵准园区6x66万千瓦煤电项目(招标项目编号:E6699004005250066)已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兵发改能源发[2025]112号批准建设,项目资金来源为企业,招标人为新疆天汇发电有限责任公司。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现进行公开招标。二、项目概况与招标范围1.招标项目所
华能华北分公司北京热电厂二期6、7、8号机组发电机、变压器保护装置升级改造工程设计服务招标招标公告(招标编号:HNZB2025-04-1-236)项目所在地区:北京市1.招标条件本华能华北分公司北京热电厂二期6、7、8号机组发电机、变压器保护装置升级改造工程设计服务招标已由项目审批机关批准,项目资金为企业
江苏公司淮安公司2×20MW机组桩基施工工程公开招标项目招标公告1.招标条件本招标项目名称为:江苏公司淮安公司2×20MW机组桩基施工工程公开招标,项目招标编号为:CEZB250603407,招标人为国能(江苏淮安)能源发展有限公司,项目单位为:国能(江苏淮安)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资金来源为自筹。招标代理
(江西分公司)大唐抚州电厂2x1000MW扩建工程桩基工程中标候选人公示(招标编号:CWEME-202504JXFZ-S0021)第一中标候选人:中国电建集团江西省水电工程局有限公司,投标报价:51680021.00元,工期:满足,质量:良好;第二中标候选人:中冀建勘集团有限公司,投标报价:52272502.00元,工期:满足,质量
(陕西公司)大唐陕西西王寨煤电一体化项目电厂2x660MW新建工程主体施工二标段(2号机组及部分公用系统建筑、安装工程)中标候选人公示(招标编号:CWEME-202412SXXWZ-S001)第一中标候选人:中电建湖北电力建设有限公司河南省第二建筑工程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体,540393454.00元,工期:满足,质量:良好;第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甘肃能源公告,2024年,公司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控股股东甘肃省电力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持有的甘肃电投常乐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常乐公司”)66.00%股权,主营业务新增火力发电业务,已发电控股装机容量达到753.97万千瓦,同比增加113%。同时,不断强化对电力中
4月16日,中国能建中电工程西北院(简称“西北院”)与三峡陆上新能源总部在呼和浩特成功签署三峡蒙能东胜热电近区(色连)4×1000MW扩建工程总承包项目(简称“东胜热电”)。西北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史东与三峡陆上新能源总部党委书记,三峡陆上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董事长陈辉见证签约并致辞。
近日,中国能建安徽电建二公司中标湘投能源湖南岳州2×100万千瓦燃煤发电工程主体工程烟塔标段,包括2座191.288米双曲线型自然通风冷却塔,1座240米双内筒集束烟囱。该项目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建设2台百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电机组,同步建设烟气脱硫、脱硝设施。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成为
2025年4月13日10时08分,随着第一罐混凝土缓缓注入指定位置,河北电投西柏坡2X660MW热电联产项目8号机组开启混凝土浇筑工序,标志着由公司承建的该项目8号机组全面进入施工阶段。在浇筑仪式现场,来自项目业主、总包、监理单位主要领导分别致辞,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武松在讲话中表示:“西柏坡热
从数量来看,我国地热发展较快,但相比风、光规模要小得多。发展质量到底怎么样,仍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坐拥全球约1/6的资源储量,直接利用规模多年稳居世界首位,我国地热产业的发展程度,却长期比不上同为可再生能源的风、光等资源。“在所有可再生能源品种里,只有地热可作为基础能源,它不像风
国家发改委近期在《“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要严格限制新建超高层建筑,不得新建500米以上的建筑,对新建250米以上的建筑,也要进行严格限制。有专家表示,超高层建筑在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推动建筑工程技术进步、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能耗也相对较高。“双
国家发改委近期在《“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要严格限制新建超高层建筑,不得新建500米以上的建筑,对新建250米以上的建筑,也要进行严格限制。有专家表示,超高层建筑在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推动建筑工程技术进步、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能耗也相对较高。“双
地热能作为一种公认储量丰富、分布较广、稳定可靠的可再生能源,近年来尤其在“北方地区清洁取暖”利好政策加持之下迎来加速之势。但因地热能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较为落后,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更大规模和更高质量开发利用。业内解读指出,在能源行业普遍推崇强调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当下,征求意见稿的发布,意味着地热“数字化”被正式提上日程。
南方冬天如何取暖?这个困扰许多人的难题,或许很快就会有答案。近日,中科院学部咨询评议项目“长三角地区地热资源及其综合利用研究”启动会召开,线上线下共计80余位地热、地质领域专家参会,共同为探索长三角地区地热资源及其综合利用献计献策。会议由项目负责人、中国科学院院士汪集暘主持。“长三
南方冬天如何取暖?这个困扰许多人的难题,或许很快就会有答案。近日,中科院学部咨询评议项目“长三角地区地热资源及其综合利用研究”启动会召开,线上线下共计80余位地热、地质领域专家参会,共同为探索长三角地区地热资源及其综合利用献计献策。会议由项目负责人、中国科学院院士汪集暘主持。“长三
2020年7月28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评议项目“长三角地区地热资源及其综合利用研究”启动会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召开,会议采用线上线下同步举行。会议介绍了长三角地区地热资源及其综合利用研究实施方案,与会嘉宾领导围绕该项目实施方案进行了深入交流讨论,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
中核集团将地热产业作为主业推进,是建立在地热综合开发利用与中核集团整体发展的战略相契合的基础上,是完全符合国家能源战略的发展方向,也是集团公司拓展自身发展空间,提升企业形象和经济实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决策。(来源:微信公众号“中核集团”ID:cnncgzwx作者:盛安陵)此举是集团
日前发布的《中国地热能发展报告2018》显示,近年来我国地热能勘探、开发及利用技术持续创新,地热能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地热能产业体系初步形成。报告称,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地源热泵装机容量达2万兆瓦,位居世界第一,年利用浅层地热能折合1900万吨标准煤,实现供暖制冷建筑面积超过5亿平方米,京津
2017年3月27-28日,第六届中深层地热资源高效开发与利用国际会议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召开。此次会议由地质大学主办,北京泰利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独家冠名赞助并由泰利公司和肃宁县人民政府共同承办。国际地热协会前主席、斯坦福大学教授、美国工程院院士Roland.Horne,中国工程师院院士、首届能源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