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时光,是开拓者前行的刻度,是奋斗者筑梦的见证。
新中国成立70年,我国能源工业滚石上山、闯关夺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福祉改善提供了坚实有力的基础保障。
一组组跃动的数字,在70年的浩荡长空中,标注出中国能源发展巨变的历史坐标。
从0.0012亿吨到1.9亿吨,全国原油产量实现1574.9倍的腾飞,激扬出石油工业“敢叫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
从94.4%到59%,全国煤炭消费占比由高位运行到陡然下降,彰显出传统富煤大国能源绿色转型的坚定信念。
从7亿千瓦时到2万亿千瓦时,全国非化石能源发电量与日俱增,喷涌出中国能源创新发展的澎湃动力。
从0到12.9万公里、从77千伏到1000千伏,经天纬地的能源管网造血通脉,镌刻出能源电力人砥砺前行的无上荣光。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能源发展新趋势、能源供需格局新变化,我国能源领域以“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为根本遵循与行动指南,凝聚起新时代逐梦再出发的希冀与力量,开创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多轮驱动 供给质量不断提升
将时光的指针拨回至70年前,我国年人均生活用电量不到1千瓦时。这意味着,供每个人使用一年的平均电量,仅能让一盏40瓦的灯泡点亮不到25小时。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多数城乡居民基本依靠薪柴和煤炭做饭取暖。
70年后的今天,我国广东、江苏和山东三省的全社会用电量均已突破6000亿千瓦时,年人均生活用电量超过5000千瓦时。
翻开新中国能源发展的奋斗史,一个个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开拓场景跃然眼前。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我国能源产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生产供应保障能力大幅提升,能源供给结构持续优化,形成了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多轮驱动的能源生产体系。昔日“一穷二白”的能源工业弱国,如今已蜕变为世界能源生产第一大国。
——煤炭产量多年位居世界第一,由1949年的0.32亿吨提高到2018年的36.8亿吨,70年累计生产煤炭846亿吨;神东、黄陇、宁东、新疆等14个大型煤炭基地年产量占全国煤炭产量的95%,发挥了煤炭供应的支撑作用。
——原油年产量从新中国成立前的12万多吨提升至1.9亿吨,增长1574.9倍,成为全球第五大产油国。天然气年产量近1600亿立方米,初步形成横跨东西、纵贯南北、覆盖全国、连通海外的油气管网。
——2018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约19.0亿千瓦,年发电量71118亿千瓦时,分别为1949年的1027倍和1652.9倍。2004年以来,我国发电装机平均每年增加近1亿千瓦,增速之快在世界电力建设史上绝无仅有。
读懂新时代能源发展的奋斗史,一幅幅保障完备、务求实效的民生图景彰显初心。
年人均生活用电量约695千瓦时,居民天然气消费量从1980年的2亿立方米增加到目前的380亿立方米,液化石油气消费量从43万吨增加到2955万吨,居民生活汽油消费量占全国汽油消费量的比重从0.7%增加到目前的25%,居民生活已经成为能源消费增长的重要拉动力量。着力推动能源共享发展,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重点问题,集中力量做好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工程,北方地区清洁取暖加快推进,居民用能基础设施加快完善,光伏扶贫工程积极推进,能源普遍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能源发展成果更好惠及社会民生。
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的擘画指引下,新时代我国能源产业正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努力走出一条符合新时代要求的能源高质量发展之路。
绿色转型 消费结构持续优化
回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13个五年规划,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路径清晰可见。
新中国成立初期,能源工业基础薄弱,煤炭消费量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90%以上。在1953年的“一五”规划中,五年内建设的92个电站中有76个火力发电站。为了节约发电用煤,规划明确鼓励大力使用劣质煤发电。“十三五”规划则明确,取消和推迟煤电建设项目,控制煤电装机规模。
煤电发展规划的历史变迁,是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持续优化的一个侧影。进入新时代,能源工业不仅为经济发展提供着“动力与血脉”,更肩负着其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基础性工程的重要使命。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的同时,我国将绿色低碳转型作为发展方向,持续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协调持续发展。
传统能源利用方式加速转型。我国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清洁煤电体系,煤电超低排放机组超过8亿千瓦,排放标准世界领先;成品油质量升级扩围提速,自1999年至今,先后完成了从无铅汽柴油到国六标准车用汽柴油质量的全面升级;统筹推进“煤改气”“煤改电”工作,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率达到50.7%。
着力壮大清洁能源产业。1953年,煤炭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94.4%。这一比重在改革开放后近30年的时间里,基本在70%以上,同期的天然气占比在3%左右。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显著优化:煤炭消费比重下降至59%,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升至14.3%,天然气消费比重达到7.8%。
坚定落实节能优先。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速保持在2.4%左右,粗放用能方式得以有效遏制。作为约束性指标,单位GDP能耗指标连续被纳入我国“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纲要。近5年来,我国单位GDP能耗下降20.3%,以显著降低的能源消耗强度支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开放创新 动能转换提速推进
能源发展的不竭动力来自产业变革的蓬勃兴起。“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不仅深刻改变着中国能源发展的路径与面貌,更在新一轮能源发展格局与技术变革大势中,令中国坚定自信地走向世界能源舞台更中央。
——能源科技水平大幅提高,科技创新体系日臻完善。
我国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能源产业发展的第一动力,装备国产化和成果产业化成绩斐然,推动能源发展的科技动力加快转换。
千万吨煤炭综采、智能无人采煤工作面、三次采油和复杂区块油气开发、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机组、特高压输电等技术装备保持世界领先水平。400万吨/年煤炭间接液化等项目核心装备实现国产化,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单机百万千瓦水轮机组等装备实现自主研发制造。新建三代核电机组综合国产化率达到85%,“华龙一号”、四代安全特征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开工建设。深水油气钻探、页岩气开采均取得突破,大规模储能、石墨烯材料等关键技术加速孕育突破,能源发展进入创新驱动的新阶段。
——能源体制机制改革稳步推进,能源市场化取得实质进展。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市场化改革,逐步还原能源商品属性,统一竞争有序的现代能源市场体系初步建立,体制机制创新正在打通能源发展的快车道。
电力行业持续以市场化为基本取向,先后实现了政企分开、厂网分开、主辅分离等标志性改革任务,开展了电力中长期交易、辅助服务交易、现货交易、发电权交易、跨省区富余可再生能源交易等市场化交易试点。2018年我国市场化交易电量2.1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30.2%。
我国油气管道运行机制改革正在加快推进,国家油气管网公司组建提速,管网分离已经进入实质性运作阶段。油气勘探开发管理体制改革也在积极推动,一批上游改革试点项目即将陆续落地,各类市场主体公平参与勘探开发体系正在加快构建。
——国际合作不断深入,国际能源话语权影响力显著提升。
在海外勘探开发油气区块,海外权益油产量相当于四个大庆油田,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的油气工程服务走出国门;在巴西、希腊、菲律宾、葡萄牙、澳大利亚、意大利等国开展电网投资、建设和运营,国家电网公司的海外业务全面赢利;在非洲、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兴建一批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民生水电项目,三峡集团引领中国水电的产能、装备、技术和标准“走出去”……
我国能源行业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单纯“引进来”,发展到今天的“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能源电力企业扬帆出海“走出去”的道路愈发畅通,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成效更加显著。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能源国际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延伸,为稳定国际能源市场和推动全球能源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砥砺奋进,筑梦前行。70年的辉煌,靠奋斗得来。新时代的目标,靠奋斗实现。应对挑战、抵御风险、克服阻力、解决矛盾,我国能源发展正迎着曙光向新时代坚定迈进!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国家能源局最新消息,截至3月底,光伏新增装机容量达到59.71GW,仅3月一个月新增规模便超20GW,这也让今年以来轰轰烈烈的光伏抢装潮再次具象化。然而,市场更为关注的却是抢装过后的“断崖式下跌”:有企业设备集采大单戛然终止、包括央企在内多家企业暂停了分布式光伏开发……这些“极与极”的市场表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1日,湖北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5年湖北省电力市场结算操作指引的通知。文件明确,本指引适用于2025年湖北省电力市场交易结算工作,包括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执行政府定价的优先发电电量视为厂网间双边交易电量,纳入中长期管理;电网企业代理购电的市场化采购电量部分与发电企业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4月22日是第56个世界地球日。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南方电网公司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充分发挥电网平台优势和核心枢纽
4月17日,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山东省能源局、国家能源局山东监管办公室联合发布《关于推动虚拟电厂试验示范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提出对符合条件的虚拟电厂试验示范项目予以政策支持,鼓励虚拟电厂按照市场规则参与相应电能量市场、辅助服务市场、容量市场等,鼓励发电储能类虚拟电厂,允许通过配建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继2015年《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后,我国在价格改革领域的又一重要政策文件,旨在进一步深化价格市场化改革,优化价格治理体系。《意见》面向电力行业的价格机制改革部署了一系列重要工作
近年来,新疆依托丰富的新能源资源,加快建设“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在广袤的新疆大地上,戈壁荒漠源源不断汇聚绿色动能,新能源及储能等新兴产业正蓬勃发展。2024年年底,新疆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在西北地区省份中率先突破1亿千瓦,达到1.003亿千瓦。新能源电源大规模并网给电网调峰和系统安全稳
4月21日,山东省能源局印发山东省2025年新能源高水平消纳行动方案。文件明确,2025年,完成煤电灵活性改造2000万千瓦左右,建成新型储能300万千瓦,全省新能源利用率保持较高水平。重点任务方面,新能源结构优化行动:1.加快发展风电。快速提升风电装机规模,减少电力系统调节压力。海上风电建成华能半
文/赵云灏作者供职于华北电力大学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研究院崔正湃姚冬作者供职于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推动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成为完善全国电力统一大市场,支撑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2024年7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电力中长期交易基本规则—绿色电力交易专章》(发改能源〔2024
2015年电改9号文出台开启的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已历经十年,处于改革潮头的南方区域从独具特色的省级市场发展为创新融合的区域市场,走过了一条破冰、融合、发展的电力市场化改革之路。正可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让我们重温十年改革历程,总结经验教训,在新的历史起点再出发。(来源:电联新媒作者:梁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0日,国家能源局新疆监管办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新疆电力中长期交易实施细则部分条款修订稿》意见的通知。文件明确,《新疆电力中长期交易实施细则》(新监能市场〔2022〕93号)第一章第四条修改为:规则所称电力中长期交易主要是指符合注册基本条件的发电企业、售电企业、电力用
放眼东海之滨,国家电投集团山东公司半岛南风电基地的235台风机叶片迎风起舞。通过开展风电机组整改58台次,大型技改4次,预计减少损失电量568万千瓦时。一季度,该风电基地首次创下单季度发电量超10亿千瓦时的佳绩。遥瞰三湘大地,国家电投集团在湘322万千瓦装机规模的新能源场站已全部接入五凌电力长
4月22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北极星储能网联合主办的“2025分布式光储创新论坛”正式召开。会上,协鑫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部总监盛夏做了题为《分布式场景的“超配”密码》的主旨演讲。盛夏指出,在电力市场化改革背景下,分布式市场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价值重构,未来电价波动将成为常态,绿电
2025年,“十四五”规划步入收官之年,新能源、储能产业发展迎来关键节点。随着峰谷差价政策调整与电力市场化改革加速,工商业储能行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驶入增长“快车道”。4月16日,华夏金融租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夏金租”)在杭州隆重举办了以“聚势储能新机遇,共建绿色生态圈”
为进一步推进福建省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近日,福建能源监管办主要负责人带队赴江阴工业园区,调研督导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项目建设运营情况。调研组一行实地查看了增量配电园区内220kV盛华变电站及其集控中心,听取了变电站运行管理、线路互联互通等情况介绍,并就增量配电业务改革中电价机制、新能源
4月17日,山东省发展改革委、山东省能源局、国家能源局山东监管办公室联合发布《关于推动虚拟电厂试验示范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提出对符合条件的虚拟电厂试验示范项目予以政策支持,鼓励虚拟电厂按照市场规则参与相应电能量市场、辅助服务市场、容量市场等,鼓励发电储能类虚拟电厂,允许通过配建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继2015年《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后,我国在价格改革领域的又一重要政策文件,旨在进一步深化价格市场化改革,优化价格治理体系。《意见》面向电力行业的价格机制改革部署了一系列重要工作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1日,山东省能源局发布山东省2025年新能源高水平消纳行动方案。文件明确,2025年,完成煤电灵活性改造2000万千瓦左右,建成新型储能300万千瓦,全省新能源利用率保持较高水平。文件提出,大力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支持采用就地就近消纳、绿电交易、虚拟电厂、分布式自发自用
文/赵云灏作者供职于华北电力大学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研究院崔正湃姚冬作者供职于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推动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成为完善全国电力统一大市场,支撑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2024年7月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电力中长期交易基本规则—绿色电力交易专章》(发改能源〔2024
2015年电改9号文出台开启的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已历经十年,处于改革潮头的南方区域从独具特色的省级市场发展为创新融合的区域市场,走过了一条破冰、融合、发展的电力市场化改革之路。正可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让我们重温十年改革历程,总结经验教训,在新的历史起点再出发。(来源:电联新媒作者:梁
4月18日,正泰新能常务副总裁、首席可持续发展官黄海燕受邀出席2025第三届浙江光伏与储能产业大会及出海经验分享会,与行业领袖擘画光储未来蓝图。正泰新能常务副总裁、首席可持续发展官黄海燕在高端对话环节,黄海燕提出,当前的光伏产业已从“光伏单兵突进”迈入“光储协同共生”的时代,光储融合正
全球气候变暖与能源结构转型的叠加效应,正将光伏电站推向极端气候频发与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双重挑战。传统光伏系统依赖硬件加固的被动防御模式已难以应对风险,以天合光能旗下天合跟踪为代表的行业创新,通过“AI技术+跟踪支架”的深度融合,推动光伏安全体系迈入主动避险、动态增益的2.0时代。在沙戈荒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0日,国家能源局新疆监管办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新疆电力辅助服务市场运营规则(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文件明确,本规则适用于新疆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交易,新疆电力辅助服务市场所有成员必须遵守本规则。新疆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主体具体指新疆省调直调、参与疆内电力电量平衡,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1日,杭州鑫蜂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同江苏同力日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就算电协同领域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秉承资源共享、互利共赢、长期稳定的合作原则,共同推进算力中心储能、新型零碳智算园区与人工智能算力技术创新业务的深度协同。通过算电协同有效提升智算数据中心的运营效率和
2025年,中国分布式能源市场迎来历史性拐点。国家能源局与发改委连发两条“光伏新政”。光伏行业正经历从政策哺育到市场淬炼的剧烈转身。新政叠加新的产业周期,让身处其中的光伏企业充满了变数。这场以市场为名的成人礼,正在重塑百万家光伏企业的生存法则。曾经依靠固定电价托底的盈利模式轰然瓦解,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4月22日是第56个世界地球日。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南方电网公司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快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充分发挥电网平台优势和核心枢纽
近期,我国主要新能源基地频繁遭遇极端天气挑战:4月中旬,华北出现历史罕见12级以上大风;西北部分地区PM10浓度突破5000微克/立方米;南方局部地区出现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这些极端天气不仅大幅降低新能源发电设备运行效率,更导致发电量骤降,直接威胁电力交易履约安全。与此同时,国
随着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电力市场交易规模逐步扩大,新能源市场化交易程度进一步提高,对电力交易员从业者的要求不断提高。为切实提升电力交易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2025年电力交易员(中级)专项培训班(总第四期)将定于6月10-13日举办,现将具体事项通知如下:一、组织机构主办单位
早在2022年1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便提出到2030年实现新能源全面参与市场交易。以此为既定目标,新能源入市步伐明显加快。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2年,新能源市场化交易电量达3465亿千瓦时,占新能源总发电量的38.4%,较2020年提高14个百分
自2024年7月,哈密绿电绿证交易服务站在中心营业厅正式挂牌成立以来,这个占地不足200平方米的服务站,便肩负起推动区域能源结构转型、撬动新能源产业升级的重要使命。作为西北重要的新能源基地,哈密正通过绿电绿证交易机制的创新实践,在戈壁滩上书写着绿色发展的新篇章。截至今年4月15日,服务站累
4月14日,浙江宁波供电公司用能精算师专业服务团队一行6人携带红外热成像仪、智能传感器等检测设备,走进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热电公司开展能效诊断和碳资产核算专项服务行动。在热电公司中控室,团队成员通过企业生产调度管理平台调取历史运行数据,结合现场勘查情况,针对企业现有热力系统开展能效评估
日前,浙江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4年浙江电力市场年报》,“绿保稳”成效显著。绿电绿证交易活跃,分布式绿电成交总量、绿证成交总量在国网经营区中位列第一,完成年度外购电目标的107%,充分发挥电力保供作用,全面深化完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省间、省内价格保持稳定。自2015年9号文发布开启新一轮电
自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贵州列为全国第一批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份以来,经过近9年的探索与实践,贵州电力市场建设和市场化交易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已经基本构建了体系完备、竞争充分、健康有序的中长期电力市场。同时,圆满完成7轮次现货市场结算试运行。贵州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有序推进,为贵州能源
在山西电力交易大厅里,一场“春天的交易”正在进行——山西电力市场正式启动2025年3月至8月连续电力交易,这是全国首次开展的中长期多月连续撮合交易,标志着山西电力市场化建设又实现重要突破。“市场经营主体可提前6个月锁定电价,高频次博弈让价格发现更透明。”山西电力交易中心交易部主任弓建华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