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1.1 离子膜批量制备及应用技术
研究内容:针对车用燃料电池的要求,重点突破高温低 湿条件下应用的质子交换膜的产业化技术;结合酸性膜和碱 性膜的发展,创新双性膜等应用技术。具体包括:开发全氟 共聚功能单体合成及成套工程装备技术;高交换容量、低等 效重量全氟质子聚合物制备技术;全氟质子交换树脂高纯单 分散溶液制备技术;气体渗透和自由基作用机理研究;高机 械强度、高化学稳定性全氟质子交换膜连续制备技术与装备。研发高性能碱性聚电解质膜连续制备工艺,酸碱双性膜 及电解水制氢,高效电化学合成氨及分解氨反应系统,直接 氨燃料电池等应用技术。
考核指标:质子交换树脂离子交换容量(IEC)≥1.3 mmol/g, 等效重量(EW)≤730g/mol,质子交换树脂分散粒径≤200nm; 质 子 交 换 膜 厚 度 ≤18μm 、 偏 差 ≤±5% , 离 子 电 导 率 ≥0.1S/cm(95℃、60RH%)、0.04S/cm(120℃,30% RH),电子 电阻率>1000Ωcm2,渗氢电流≤2mA/cm2,允许最高运行温度 ≥100℃,强度≥45MPa,纵横向溶胀率≤3%,OCV 测试氟离 子释放率≤0.7μg/cm2/h(OCV 测试)、循环 OCV 次数≥90,产 能≥20 万 m2/年,成本≤500 元/m2,金属离子含量≤20ppm。 酸碱双性膜水电解单体模块产氢≥10 Nm3/h, 制氢纯度 ≥99.99%,电耗≤4.1 kWh/ Nm3H2;电解制氨法拉第效率>20%, 实现 kg 级系统集成;氨反向电化学分解效率>95%;直接氨 燃料电池≥135mW/cm2@500 mAcm-2,常压,80℃。
1.2 扩散层用碳纸批量制备及应用技术
研究内容:针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批量、低成本需求, 突破扩散层(GDL)用碳纸及扩散介质(DM)批量制备技术与 装备。具体包括:开发碳纸用碳纤维工程化工艺与装备,研 发碳纸用改性粘合剂,开发碳纸石墨化工艺与装备,研发表 面疏水处理等后处理材料及工艺技术,根据“气-液-电-热”传 输与支撑性能要求、开发出系列碳纸;研发碳纸复合微孔层(MPL)强化传输技术,开发可在线监测与反馈的 DM 制备 工艺与装备;开展运行工况下相关可靠性及耐腐蚀性研究。
考核指标:碳纸可控厚度 80~190μm、偏差≤±1.5%,孔 隙 率 ≥75% , 密 度 0.3~0.45g∙cm-3 , 垂 直 向 透 气 率 ≥2000mL∙mm/(cm2∙h∙mmAq)、电阻率≤65mΩ∙cm、弯曲强度 ≥10MPa,平行向电阻率≤4mΩ∙cm、接触电阻≤5 mΩ∙cm2、弯 曲模量≥10GPa,拉伸强度≥25MPa,导热系数(干态):垂直≥1.7 W/(m∙K)、平行≥21 W/(m∙K),产能 40 万 m2/年;MPL 中孔 径可控精度±10 nm,表面粗糙度≤7μm;DM 可控厚度 80~250 μm、偏差≤±1.5%, 可控接触角≥145o。
1.3 车用燃料电池催化剂批量制备技术
研究内容:针对车用燃料电池对催化剂耐久性和一致性 的技术要求,突破具备高动态工况耐受能力、兼具高性能/ 抗中毒特征的铂基催化剂及其公斤级批量制备技术。具体包括:研发氧还原活性提高技术,贵金属用量降低技术,高电 位循环耐久技术,抗氢气杂质(CO、含硫化合物)污染技术; 开发高一致性、低污染杂质含量催化剂工艺配方及批量化制 备技术,研发可规模化生产的催化剂纳米合成工艺,孔径分 布合理、催化剂易于高分散担载、成本低廉的先进功能载体 处理技术,以及催化剂工业化制备技术与装备。
考核指标 : 催 化 剂 初 始 氧 还 原 质 量 比 活 性 ≥0.35A/mgPt@0.9VIR-free,催化剂电化学活性面积≥60m2/g,耐久性①0.6~0.95V ≥3 万次循环质量活性衰减率≤40%、电化 学活性面积衰减率≤40%,耐久性②1.0~1.5V ≥5000 次循环质 量活性衰减率≤40%、电化学活性面积衰减率≤40%,氢气杂 质耐受性①CO 导致的催化剂质量活性衰减≤30% (0.1M HClO4 1000 ppm CO/H2)、②硫化物导致的催化剂活性面积衰 减≤30% (0.36ppm H2S 24h),产能≥500g/批次、≥100kg/年, 粒径及性能偏差≤±8%,Cl-含量小于 50ppm wt., 量产成本 ≤(Pt 现货价格∙PGM wt%+100)元/g。
1.4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极板专用基材开发
研究内容:针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用极板的可加工性、 耐蚀性技术要求,研发具备特殊微结构、高耐蚀、低电阻专 用超薄基材及其批量制备工艺。具体包括:高耐蚀、低电阻、 易于精密成型的不锈钢和钛合金基材,与高强度与弹性、高 致密与导电性、超薄复合石墨极板,其成份设计、混合熔铸、 组织调控与前后处理技术,及其可连续工业级制备技术与装 置的研发;基材耐蚀、导电、可成形性综合性能评估;超薄 基材极板试制及寿命快速评估方法研究。
考核指标:不锈钢与钛合金薄板基材厚度 50~150μm、 偏 差 ≤±4μm , 抗 弯 强 度 ≥25MPa , 初 始 : 接 触 电 阻 ≤3mΩ∙cm2@1.4MPa( 接 触 碳 纸 ) 、 腐 蚀 电 流 ≤5.00×10-7 A/cm2@80℃(0.5M 硫酸+5ppm F- 溶液),10000 小时工况后: 接 触 电 阻 ≤8mΩ·cm2@1.4MPa 、 腐 蚀 电 流 ≤10.00×10-7A/cm2@80℃,湿热循环测试后无腐蚀、无变形,产能≥1000 吨/年,延伸率:不锈钢≥55%、钛合金≥30%,体相电阻率: 不锈钢≤0.075mΩ·cm、钛合金≤0.17mΩ·cm,成本:不锈钢 ≤25 元/kg,钛合金≤ 150 元/kg;超薄复合石墨板厚度≤1.4mm、 最薄处厚度 0.1-0.3mm,平面度≤10μm,电导率≥150S/cm, 透气率≤2×10-8cm3(cm2∙s)-1 ,工作压力≥1bar(g),弯曲强度 ≥50MPa,接触电阻≤10mΩ∙cm2,短堆工作 5000h、性能降幅 ≤10%。
1.5 车用燃料电池堆及空压机的材料与部件耐久性测试 技术及规范
研究内容:针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产业化过程质量 控制的需求,开展电堆关键材料及系统部件耐久性、电磁兼 容性测试技术及规范研究。具体包括:研究电堆运行过程中 的健康诊断方法,进行实际验证;研究电堆关键材料(催化 剂、膜、碳纸、极板基材、防腐涂层等)理化参数及核心部 件(膜电极、双极板、密封件等)特性参数的测量方法、等 效加速老化方法,建立关联数据库、并形成规范;研发燃料 电池系统用空压机关键性能、环境适应性、耐久性等加速测 试技术,形成寿命预测与验证方法;研发车用燃料电池系统 的电子控制单元离线电磁兼容辐射发射、传导发射、电磁场 抗扰度、瞬态抗扰度、静电放电等测试技术,形成规范方法。
考核指标:车载电堆健康诊断装置对电堆氢渗检出率>90%;在 5000 小时测试的基础上,建立的性能与耐久性 评测方法、流程规范,包括:催化剂、质子膜、扩散介质、 膜电极、双极板、密封件及短堆,形成的特性/理化参数及其 测量方法集合≥10 类,基于工况衰变规律的寿命模型预测偏 差≤10%;空压机耐久性测试方法加速系数≥15、偏差≤3%, 研制的综合测试设备适应系统功率范围 45-150kW;建立电 磁兼容离线性能测试方法、流程规范,至少包括电子控制单 元(ECU)、节电压巡检(CVM)、空压机控制器;建成的电磁 兼容性能测试平台在燃料电池工作情况下、辐射发射测试能 力达到 18GHz,辐射抗扰度能力实现 400MHz 至 3000MHz 达到 200V/m。
1.6 公路运输用高压、大容量管束集装箱氢气储存技术
研究内容:针对国内现有 20MPa 管束车储氢量小、运输 成本高等问题,开展更高储存压力下的公路运输用大容量管 束集装箱氢气储存技术研究。具体包括:高长径比、高压储 氢瓶碳纤维缠绕设计与工艺;大容量内胆成型技术;使用工 况下高压储氢瓶的失效机理研究与测试技术;满足道路运输 法规要求的高压大容量管束集装箱体设计与集成技术;大容 量高压储氢瓶试验方法和标准研究。
考核指标:储氢瓶工作压力≥50MPa(20℃),单瓶水容 积≥300L,单瓶储氢密度≥5.5wt%,循环寿命≥15000 次(水 压充放循环试验 15%~150%工作压力);管束集装箱储氢量≥1000kg(符合道路运输法规要求),使用环境温度-40~60℃; 形成相关高压管束集装箱标准送审稿。
1.7 液氢制取、储运与加注关键装备及安全性研究
研究内容:针对千辆级商用车集中运行对氢燃料制备、 输配及加注的需求,开展氢气液化工艺、液氢贮/运和液氢存 储-气氢加注站的相关研究。具体包括:高效正仲氢转化、液 氢温区高真空多层绝热技术研究;液氢贮罐和运输用液氢槽 罐的研制;大规模氢气液化工艺流程开发和优化;氢气液化 过程量化风险分析、安全防护、预警和应急分析;液氢加氢 站工艺流程开发及布局优化;气氢与液氢加氢站风险、安全 及经济性量化对比分析。
考 核 指 标 : 液 化 能 力 ≥5 吨 单 套 装 备 , 仲 氢 含 量 (Para-hydrogen,体积分数)≥95%,氢气液化能耗≤13kWh/kg, 液氢纯度(摩尔分数)≥99.97%;储存用液氢储罐容积≥300m3, 液氢静态日蒸发率≤0.25%/天,维持时间≥30 天;运输用液氢 槽罐≥40m3,液氢静态日蒸发率≤0.73%/天,维持时间≥12 天, 真空寿命≥5 年;开发具备 35 MPa 和 70 MPa 加注能力液氢 储存气态加注站工艺包,站内液氢储量≥500 kg,峰值加氢能 力≥400 kg/天,氢气加注能耗≤2.50 kWh/kg-H2;完成两种氢 气储存类型加氢站的泄漏监测、安全运行和经济性评价示范 项目。
1.8 醇类重整制氢及冷热电联供的燃料电池系统集成技术
研究内容:针对高效、环保、长寿命分布式供能系统应 用需求,开展燃料电池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关键技术研发。 具体包括:用于分布式供能的醇类重整制氢系统技术;质子 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空气在线净化技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冷-热-电联供系统技术;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发电系统技术; 燃料电池冷-热-电联供系统模拟仿真、系统集成优化及能量 管控技术。
考核指标:全自动甲醇重整制氢集成系统产氢能力 ≥30Nm3/h、效率≥85% LHV,氢气中 CO≤0.2ppm、总硫≤4ppb, 冷态自启动时间≤30min,动态负荷调节能力≥50%;空气在 线净化系统 SO2、NO2、VOC、甲醛、O3脱除率≥95%,NH3 脱除率≥80%(污染物基准浓度 1ppm),PM10 以下大气气溶 胶脱除率≥99%,无故障运行时间≥1500h;冷热电联供的质子 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额定发电功率≥30kW,发电效率≥50%, 70℃余热条件下、制冷效率≥40%,系统供电制冷效率≥70% LHV,连续运行≥3000h;基于重整合成气为燃料的固体氧化 物燃料电池发电系统额定发电功率≥30kW、发电效率≥55%, 连续运行≥1000h。
4.可再生能源耦合
4.1 可离网型风/光/氢燃料电池直流互联与稳定控制技术
研究内容:针对风能、太阳能与氢能多元耦合独立微网, 着重突破氢能支撑的可离网型风/光/储/氢燃料电池直流互联 系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关键技术。具体包括:氢能支 撑的可离网型风/光/储/氢燃料电池直流互联系统部件参数优 化匹配设计技术;规模高效制氢、储氢及燃料电池汽车供氢 技术;高效燃料电池发电技术;微网废热综合利用技术;复 合储能技术;直流微网变流技术,包括并网双向直流变换器、 储能双向直流变换器、光伏直流变换器、制氢直流变换器、 燃料电池直流变换器、风电交直流变换器;波动性发电与无 序快充、规模制氢动态负载下,直流微网功能安全、能量管 理、电压支撑及电压波动平抑技术。
考核指标:形成离网技术示范平台:满足不少于 10 辆 氢能燃料汽车加氢、50 辆纯电动车直流快充需求,发电能力 ≥1.5MW,可离网连续运行≥168h(7 天),供热能力≥100kW, 制氢、供氢规模≥100kg/天;氢气纯度≥99.99%;储氢能力 ≥200kg;氢燃料电池≥150kW;热电综合利用效率≥80%;电 池储能≥1MW/500kWh;双向直流变换器-90%~90%电流响应 时间≤15ms;单向变换器 0~90%电流响应时间≤10ms;直流 微网电压纹波≤5%;微网监控与能量管理系统:可支持监测 点≥100 个,数据采集频率≥1Hz,控制指令响应时间≤100ms。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月17日,中能亿达(河北)新能源有限公司新建40万吨年可持续航空燃料加氢项目招标终止,终止原因:因投标人不满足3家。该项目业主为中能亿达(河北)新能源有限公司,项目位于河北深泽经济开发区化工园区,总建筑面积约14.79万m,合同估算价183299万元。本次招标范围为该项目的全部施工。据该项目环评显
在全球绿氢产业向规模化、智能化加速转型的背景下,阳光氢能水电解制氢实证基地完成双重升级:测试容量跃升至30MW,同步构建起覆盖材料-设备-系统全链的数字化验证体系。这座占地9000平方米、运行超14000小时的行业标杆基地,正以硬核测试+智慧内核重塑绿氢技术创新生态。模块扩容破局规模测试面临电解
2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适度超前布局氢储能等超长时储能技术。延伸阅读:《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近日,江苏国富氢能技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富氢能”)在德国纽伦堡与西门子、RCTGH氢能公司签署三方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海外氢能全价值链的快速发展。此次合作聚焦电解槽设备及绿氢生产的研发与制造,标志着国富氢能绿氢技术出海继续向前又迈出了重要一步。根据协议,此次合作主要覆盖三个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月17日,中国招标投标公共平台发布《乌苏市30万吨/年氢制绿色甲醇产业化示范项目勘察终止公告》。公告显示,因项目发生重大变更,本项目终止。据了解,该项目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项目计划建设2.47万吨绿氢/年、30万吨绿色甲醇/年生产线及配套附属设施等。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威孚伊特氢能源科技(无锡)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魏力,注册资本1213.6万欧元,经营范围包含: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储能技术服务;特种设备销售;新材料技术研发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威孚高科(000581)、VoithHySTechGmBH共同持股。据悉,威孚高科是一家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连云港中远海运特种装备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特装公司”)成功中标国内200m液氢接收容器项目,中标金额达千万,标志着特装公司在氢能高端装备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近日,我国首座商业化分布式氨制氢加氢一体站中国石化广西石油南宁振兴站完成联调联试,产品经第三方检测,达到燃料电池车用氢标准(GB/T37244-2018),成果进行燃料电池车首车商用充装。南宁振兴站采用的分布式氨分解制氢技术由石科院自主研发,具有中国石化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此外,项目采用的主要加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征集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新型储能与新能源”专项指南建议的通知。征集范围重点聚焦氢能、海上风电、光伏发电、先进核能、生物质能等领域,以及其他前沿和颠覆性技术领域。原文如下: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征集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新型储能与新能
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全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坚决有力保障能源供应,加快绿色低碳发展。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中国华电总装机容量2.21亿千瓦,境内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52.9%,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占总投资比例达73.8%,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推进低碳转型,增强高质量发展动能一是绿色发展加力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庆铃股份公司快速拿下湖北氢能源商用车大量订单,49T氢能源重卡已顺利发运湖北。此次共采购500台氢能商用车,首批交付氢能重卡共20台。环保与经济性优。该车利用燃料电池将氢气和氧气结合产生电能驱动电动机,排放物仅为水,环保无污染。同时运营成本较低,氢燃料成本较柴油节
近日,江苏氢湾华创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为8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专业设计服务;工业设计服务;软件开发;计算机系统服务;会议及展览服务;项目策划与公关服务;创业空间服务;物业管理;财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生态环境部等五部门印发《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第五批)》,包括纯氢竖炉还原技术、分层供热低碳富氢烧结技术、富氢碳循环氧气高炉低碳冶金技术、高效还原“3R”碳氢高炉技术、氢冶金直接还原炼铁工艺技术、甲醇双燃料直流综合电力推进智能散货船关键技术、氢燃料动力船舶关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025年1月26日,内蒙古工信厅发布了《内蒙古自治区新技术产业化应用指导目录》(以下简称《目录》)。《目录》鼓励绿色农畜产品加工、高端装备与先进制造、新型化工、先进材料、生物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能源与环境技术、低空经济与航空航天等9个方向105项先进技术在我区转化应用
2月6日,全球催化剂龙头庄信万丰(JohnsonMatthey)与汽车供应商巨头博世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已同意就零排放氢技术开发展开长期合作,加速未来项目推进。此次合作协议明确了双方开发和生产燃料电池用(Carbon-CoatedMembrane,简称CCM)催化剂涂层膜的意图。庄信万丰(JohnsonMatthey)于1817年建立现在于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位于上海嘉定区外冈镇2102地块的舜华氢能(装备)创新中心及制造基地项目结构封顶。该项目总投资约2亿元,预计今年7月竣工。项目东至上丹路、南至清能路、西至银龙路、北至庙泾河,总占地面积约16.5亩,总建筑面积约2.2万平方米。项目主体由2栋4层高的工业建筑组成,充分利用
1月2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8部门印发《绿色技术推广目录(2024年版)》,共有112项绿色技术推广,其中涉及氢能技术4项,分别为氢能交通、氢冶金、氢燃料电池等方面。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月13日,沈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公开征求《沈阳市建设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行动纲要(2025—2035年)(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发布。其中氢能方面指出:深化产业对接合作,推动军工、航空、汽车、机械装备等产业集群协同发展,共同谋划建设“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025年1月7日,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推进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的通知,文件指出,支持氢能技术攻关和创新平台建设。对取得重大科技突破和成功获批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的,在省级政策支持的基础上,按照项目实际投入的10%,给予最高不超过100万元的一次性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四川省经信厅发布了《2024年度四川省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新材料首批次软件首版次产品公告》。根据北极星氢能网统计,共有8项氢能相关产品入选,包括了氢能制储运用等多环节,如岷山绿氢的SOFC、东方电气的有液体储氢系统和PEM制氢系统、中车的氢能轨道车等。具体如下: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截至当前,全球首台套兆瓦级电解海水制氢装置在该公司兆瓦级电解海水制氢示范中试基地已实现连续稳定运行。这标志着中国海油直接电解海水制氢技术取得重要突破。据介绍,该装置采用适应海上可再生能源特点以及海水环境的技术打造,额定产氢量为200标准立方米每小时,可用于大规模产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12月17日,清能股份与同济大学在上海滴水湖正式举行了“氢能技术创新联合实验室”成立签约仪式。同济大学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副主任、燃料电池复合电源研究所所长张存满教授,清能股份董事长顾志军等重要嘉宾出席了本次签约仪式。此次合作旨在大力推动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的发展,充分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中汽协公布了2025年1月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情况。其中燃料电池汽车在1月产量为59辆,同比下降80.8%,销量为132辆,同比下降65.1%。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1.5万辆和94.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9%和29.4%。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庆铃股份公司快速拿下湖北氢能源商用车大量订单,49T氢能源重卡已顺利发运湖北。此次共采购500台氢能商用车,首批交付氢能重卡共20台。环保与经济性优。该车利用燃料电池将氢气和氧气结合产生电能驱动电动机,排放物仅为水,环保无污染。同时运营成本较低,氢燃料成本较柴油节
2月14日,中铁二十二局总经理、党委副书记董梁在中铁二十二局总部与北京嘉清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方谋举行会谈,双方就深化氢能源及氢燃料电池领域合作进行深入交流,并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推动行业绿色发展注入新动力。此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涵盖技术研发、项目示范推广、人才培养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月12日,中山市政府官网发布了《中山市进一步推动新能源产业做大做强的若干政策措施》,其中氢能方面指出:支持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通过“揭榜制”“赛马制”等组织方式,对标国际领先水平,以产业化为导向,围绕风电、光伏、氢能、核能、储能等新能源领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近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印发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典型经验清单(第一批),包含“健全氢能交通产业链条”(试点任务:交通与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组织单位:广东省交通运输厅)。试点城市广东佛山投入应用1000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建成加氢站36座。
2月11日,协氢新能源与深圳氢蜂动力在枣庄市隆重举行“5万辆氢电共享两轮车签约暨枣庄氢电共享两轮车投放签约仪式”。深圳氢蓝时代执行总裁李甲录及协氢新能源董事长赵麒麟共同出席此次签约。此次合作标志着氢能两轮电动车进入规模化商业运营的新阶段,为城市绿色出行注入新动能。根据签约协议,协氢新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025年1月26日,内蒙古工信厅发布了《内蒙古自治区新技术产业化应用指导目录》(以下简称《目录》)。《目录》鼓励绿色农畜产品加工、高端装备与先进制造、新型化工、先进材料、生物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能源与环境技术、低空经济与航空航天等9个方向105项先进技术在我区转化应用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月7日,湖南省2025年十大技术攻关项目集中启动,三一集团牵头承担了其中的“全场景高性能氢能重卡研发”项目。据了解,该项目将重点研制适用于省际间中长途干线物流的全场景高性能氢能重卡,打造氢能利用标志性产品,带动湖南省氢能制、储、输、加、用全产业链发展。
2月10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加快建设生物制造产业创新高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指出持续推进生物制氢储氢、生物燃料电池等技术研发和迭代,加强专业设备研发制造,为商业化推广应用提供技术和装备支持。鼓励开展生物制氢工程示范,拓宽省内绿氢供给渠道,结合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
2月7日,东方电气氢能(攀枝花)氢燃料电池系统生产基地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第一中标候选人攀枝花助新工程管理有限公司,投标报价1267.04万元。本项目为利用现有标准化厂房布置氢燃料电池系统产线项目,设计产能1000套/年。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月8日,呼和浩特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刘占英与上海上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帆座谈,就燃料电池发动机项目尽快投产达产相关事宜进行交流。座谈会上,刘占英就推动上氢公司燃料电池发动机项目尽快投产相关事宜现场进行研究,并提出解决思路和具体举措。刘占英要求,各部门要进一步加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