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1.1 离子膜批量制备及应用技术
研究内容:针对车用燃料电池的要求,重点突破高温低 湿条件下应用的质子交换膜的产业化技术;结合酸性膜和碱 性膜的发展,创新双性膜等应用技术。具体包括:开发全氟 共聚功能单体合成及成套工程装备技术;高交换容量、低等 效重量全氟质子聚合物制备技术;全氟质子交换树脂高纯单 分散溶液制备技术;气体渗透和自由基作用机理研究;高机 械强度、高化学稳定性全氟质子交换膜连续制备技术与装备。研发高性能碱性聚电解质膜连续制备工艺,酸碱双性膜 及电解水制氢,高效电化学合成氨及分解氨反应系统,直接 氨燃料电池等应用技术。
考核指标:质子交换树脂离子交换容量(IEC)≥1.3 mmol/g, 等效重量(EW)≤730g/mol,质子交换树脂分散粒径≤200nm; 质 子 交 换 膜 厚 度 ≤18μm 、 偏 差 ≤±5% , 离 子 电 导 率 ≥0.1S/cm(95℃、60RH%)、0.04S/cm(120℃,30% RH),电子 电阻率>1000Ωcm2,渗氢电流≤2mA/cm2,允许最高运行温度 ≥100℃,强度≥45MPa,纵横向溶胀率≤3%,OCV 测试氟离 子释放率≤0.7μg/cm2/h(OCV 测试)、循环 OCV 次数≥90,产 能≥20 万 m2/年,成本≤500 元/m2,金属离子含量≤20ppm。 酸碱双性膜水电解单体模块产氢≥10 Nm3/h, 制氢纯度 ≥99.99%,电耗≤4.1 kWh/ Nm3H2;电解制氨法拉第效率>20%, 实现 kg 级系统集成;氨反向电化学分解效率>95%;直接氨 燃料电池≥135mW/cm2@500 mAcm-2,常压,80℃。
1.2 扩散层用碳纸批量制备及应用技术
研究内容:针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批量、低成本需求, 突破扩散层(GDL)用碳纸及扩散介质(DM)批量制备技术与 装备。具体包括:开发碳纸用碳纤维工程化工艺与装备,研 发碳纸用改性粘合剂,开发碳纸石墨化工艺与装备,研发表 面疏水处理等后处理材料及工艺技术,根据“气-液-电-热”传 输与支撑性能要求、开发出系列碳纸;研发碳纸复合微孔层(MPL)强化传输技术,开发可在线监测与反馈的 DM 制备 工艺与装备;开展运行工况下相关可靠性及耐腐蚀性研究。
考核指标:碳纸可控厚度 80~190μm、偏差≤±1.5%,孔 隙 率 ≥75% , 密 度 0.3~0.45g∙cm-3 , 垂 直 向 透 气 率 ≥2000mL∙mm/(cm2∙h∙mmAq)、电阻率≤65mΩ∙cm、弯曲强度 ≥10MPa,平行向电阻率≤4mΩ∙cm、接触电阻≤5 mΩ∙cm2、弯 曲模量≥10GPa,拉伸强度≥25MPa,导热系数(干态):垂直≥1.7 W/(m∙K)、平行≥21 W/(m∙K),产能 40 万 m2/年;MPL 中孔 径可控精度±10 nm,表面粗糙度≤7μm;DM 可控厚度 80~250 μm、偏差≤±1.5%, 可控接触角≥145o。
1.3 车用燃料电池催化剂批量制备技术
研究内容:针对车用燃料电池对催化剂耐久性和一致性 的技术要求,突破具备高动态工况耐受能力、兼具高性能/ 抗中毒特征的铂基催化剂及其公斤级批量制备技术。具体包括:研发氧还原活性提高技术,贵金属用量降低技术,高电 位循环耐久技术,抗氢气杂质(CO、含硫化合物)污染技术; 开发高一致性、低污染杂质含量催化剂工艺配方及批量化制 备技术,研发可规模化生产的催化剂纳米合成工艺,孔径分 布合理、催化剂易于高分散担载、成本低廉的先进功能载体 处理技术,以及催化剂工业化制备技术与装备。
考核指标 : 催 化 剂 初 始 氧 还 原 质 量 比 活 性 ≥0.35A/mgPt@0.9VIR-free,催化剂电化学活性面积≥60m2/g,耐久性①0.6~0.95V ≥3 万次循环质量活性衰减率≤40%、电化 学活性面积衰减率≤40%,耐久性②1.0~1.5V ≥5000 次循环质 量活性衰减率≤40%、电化学活性面积衰减率≤40%,氢气杂 质耐受性①CO 导致的催化剂质量活性衰减≤30% (0.1M HClO4 1000 ppm CO/H2)、②硫化物导致的催化剂活性面积衰 减≤30% (0.36ppm H2S 24h),产能≥500g/批次、≥100kg/年, 粒径及性能偏差≤±8%,Cl-含量小于 50ppm wt., 量产成本 ≤(Pt 现货价格∙PGM wt%+100)元/g。
1.4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极板专用基材开发
研究内容:针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用极板的可加工性、 耐蚀性技术要求,研发具备特殊微结构、高耐蚀、低电阻专 用超薄基材及其批量制备工艺。具体包括:高耐蚀、低电阻、 易于精密成型的不锈钢和钛合金基材,与高强度与弹性、高 致密与导电性、超薄复合石墨极板,其成份设计、混合熔铸、 组织调控与前后处理技术,及其可连续工业级制备技术与装 置的研发;基材耐蚀、导电、可成形性综合性能评估;超薄 基材极板试制及寿命快速评估方法研究。
考核指标:不锈钢与钛合金薄板基材厚度 50~150μm、 偏 差 ≤±4μm , 抗 弯 强 度 ≥25MPa , 初 始 : 接 触 电 阻 ≤3mΩ∙cm2@1.4MPa( 接 触 碳 纸 ) 、 腐 蚀 电 流 ≤5.00×10-7 A/cm2@80℃(0.5M 硫酸+5ppm F- 溶液),10000 小时工况后: 接 触 电 阻 ≤8mΩ·cm2@1.4MPa 、 腐 蚀 电 流 ≤10.00×10-7A/cm2@80℃,湿热循环测试后无腐蚀、无变形,产能≥1000 吨/年,延伸率:不锈钢≥55%、钛合金≥30%,体相电阻率: 不锈钢≤0.075mΩ·cm、钛合金≤0.17mΩ·cm,成本:不锈钢 ≤25 元/kg,钛合金≤ 150 元/kg;超薄复合石墨板厚度≤1.4mm、 最薄处厚度 0.1-0.3mm,平面度≤10μm,电导率≥150S/cm, 透气率≤2×10-8cm3(cm2∙s)-1 ,工作压力≥1bar(g),弯曲强度 ≥50MPa,接触电阻≤10mΩ∙cm2,短堆工作 5000h、性能降幅 ≤10%。
1.5 车用燃料电池堆及空压机的材料与部件耐久性测试 技术及规范
研究内容:针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产业化过程质量 控制的需求,开展电堆关键材料及系统部件耐久性、电磁兼 容性测试技术及规范研究。具体包括:研究电堆运行过程中 的健康诊断方法,进行实际验证;研究电堆关键材料(催化 剂、膜、碳纸、极板基材、防腐涂层等)理化参数及核心部 件(膜电极、双极板、密封件等)特性参数的测量方法、等 效加速老化方法,建立关联数据库、并形成规范;研发燃料 电池系统用空压机关键性能、环境适应性、耐久性等加速测 试技术,形成寿命预测与验证方法;研发车用燃料电池系统 的电子控制单元离线电磁兼容辐射发射、传导发射、电磁场 抗扰度、瞬态抗扰度、静电放电等测试技术,形成规范方法。
考核指标:车载电堆健康诊断装置对电堆氢渗检出率>90%;在 5000 小时测试的基础上,建立的性能与耐久性 评测方法、流程规范,包括:催化剂、质子膜、扩散介质、 膜电极、双极板、密封件及短堆,形成的特性/理化参数及其 测量方法集合≥10 类,基于工况衰变规律的寿命模型预测偏 差≤10%;空压机耐久性测试方法加速系数≥15、偏差≤3%, 研制的综合测试设备适应系统功率范围 45-150kW;建立电 磁兼容离线性能测试方法、流程规范,至少包括电子控制单 元(ECU)、节电压巡检(CVM)、空压机控制器;建成的电磁 兼容性能测试平台在燃料电池工作情况下、辐射发射测试能 力达到 18GHz,辐射抗扰度能力实现 400MHz 至 3000MHz 达到 200V/m。
1.6 公路运输用高压、大容量管束集装箱氢气储存技术
研究内容:针对国内现有 20MPa 管束车储氢量小、运输 成本高等问题,开展更高储存压力下的公路运输用大容量管 束集装箱氢气储存技术研究。具体包括:高长径比、高压储 氢瓶碳纤维缠绕设计与工艺;大容量内胆成型技术;使用工 况下高压储氢瓶的失效机理研究与测试技术;满足道路运输 法规要求的高压大容量管束集装箱体设计与集成技术;大容 量高压储氢瓶试验方法和标准研究。
考核指标:储氢瓶工作压力≥50MPa(20℃),单瓶水容 积≥300L,单瓶储氢密度≥5.5wt%,循环寿命≥15000 次(水 压充放循环试验 15%~150%工作压力);管束集装箱储氢量≥1000kg(符合道路运输法规要求),使用环境温度-40~60℃; 形成相关高压管束集装箱标准送审稿。
1.7 液氢制取、储运与加注关键装备及安全性研究
研究内容:针对千辆级商用车集中运行对氢燃料制备、 输配及加注的需求,开展氢气液化工艺、液氢贮/运和液氢存 储-气氢加注站的相关研究。具体包括:高效正仲氢转化、液 氢温区高真空多层绝热技术研究;液氢贮罐和运输用液氢槽 罐的研制;大规模氢气液化工艺流程开发和优化;氢气液化 过程量化风险分析、安全防护、预警和应急分析;液氢加氢 站工艺流程开发及布局优化;气氢与液氢加氢站风险、安全 及经济性量化对比分析。
考 核 指 标 : 液 化 能 力 ≥5 吨 单 套 装 备 , 仲 氢 含 量 (Para-hydrogen,体积分数)≥95%,氢气液化能耗≤13kWh/kg, 液氢纯度(摩尔分数)≥99.97%;储存用液氢储罐容积≥300m3, 液氢静态日蒸发率≤0.25%/天,维持时间≥30 天;运输用液氢 槽罐≥40m3,液氢静态日蒸发率≤0.73%/天,维持时间≥12 天, 真空寿命≥5 年;开发具备 35 MPa 和 70 MPa 加注能力液氢 储存气态加注站工艺包,站内液氢储量≥500 kg,峰值加氢能 力≥400 kg/天,氢气加注能耗≤2.50 kWh/kg-H2;完成两种氢 气储存类型加氢站的泄漏监测、安全运行和经济性评价示范 项目。
1.8 醇类重整制氢及冷热电联供的燃料电池系统集成技术
研究内容:针对高效、环保、长寿命分布式供能系统应 用需求,开展燃料电池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关键技术研发。 具体包括:用于分布式供能的醇类重整制氢系统技术;质子 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空气在线净化技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冷-热-电联供系统技术;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发电系统技术; 燃料电池冷-热-电联供系统模拟仿真、系统集成优化及能量 管控技术。
考核指标:全自动甲醇重整制氢集成系统产氢能力 ≥30Nm3/h、效率≥85% LHV,氢气中 CO≤0.2ppm、总硫≤4ppb, 冷态自启动时间≤30min,动态负荷调节能力≥50%;空气在 线净化系统 SO2、NO2、VOC、甲醛、O3脱除率≥95%,NH3 脱除率≥80%(污染物基准浓度 1ppm),PM10 以下大气气溶 胶脱除率≥99%,无故障运行时间≥1500h;冷热电联供的质子 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额定发电功率≥30kW,发电效率≥50%, 70℃余热条件下、制冷效率≥40%,系统供电制冷效率≥70% LHV,连续运行≥3000h;基于重整合成气为燃料的固体氧化 物燃料电池发电系统额定发电功率≥30kW、发电效率≥55%, 连续运行≥1000h。
4.可再生能源耦合
4.1 可离网型风/光/氢燃料电池直流互联与稳定控制技术
研究内容:针对风能、太阳能与氢能多元耦合独立微网, 着重突破氢能支撑的可离网型风/光/储/氢燃料电池直流互联 系统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关键技术。具体包括:氢能支 撑的可离网型风/光/储/氢燃料电池直流互联系统部件参数优 化匹配设计技术;规模高效制氢、储氢及燃料电池汽车供氢 技术;高效燃料电池发电技术;微网废热综合利用技术;复 合储能技术;直流微网变流技术,包括并网双向直流变换器、 储能双向直流变换器、光伏直流变换器、制氢直流变换器、 燃料电池直流变换器、风电交直流变换器;波动性发电与无 序快充、规模制氢动态负载下,直流微网功能安全、能量管 理、电压支撑及电压波动平抑技术。
考核指标:形成离网技术示范平台:满足不少于 10 辆 氢能燃料汽车加氢、50 辆纯电动车直流快充需求,发电能力 ≥1.5MW,可离网连续运行≥168h(7 天),供热能力≥100kW, 制氢、供氢规模≥100kg/天;氢气纯度≥99.99%;储氢能力 ≥200kg;氢燃料电池≥150kW;热电综合利用效率≥80%;电 池储能≥1MW/500kWh;双向直流变换器-90%~90%电流响应 时间≤15ms;单向变换器 0~90%电流响应时间≤10ms;直流 微网电压纹波≤5%;微网监控与能量管理系统:可支持监测 点≥100 个,数据采集频率≥1Hz,控制指令响应时间≤100ms。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上周,德国候任总理弗里德里希·默茨(FriedrichMerz)领导的基民盟/基社盟(CDU/CSU)与社民党(SPD)达成联合执政协议,标志着德国能源转型(Energiewende)从绿党主导的“激进脱碳”转向“平衡务实”的新阶段。在执政协议中,气候能源政策以“技术中立、市场导向”为核心,在坚守2045年气候中和目标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5日,四川金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四川金顶”)发布关于控股子公司引入投资人增资扩股暨公司放弃优先认购权的公告,公告显示其控股子公司——四川新工绿氢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新工绿氢”)拟引入投资人四川兴雍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简称“兴雍基金”)进行增资,公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5日,江西省九江市政府采购中心发布关于九江公交氢能源电池公交车采购项目的公告,计划采购15辆氢燃料公交车,预算金额2775万元,最高限价2636.25万元。详情如下: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4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研制典型储运氢特种设备关键测试技术与基本安全要求公开招标公告,预算金额490万元人民币。相关链接:国家出手!氢能产品标准研制全面启动该项目技术需求及服务要求为搭建固态储氢气瓶安全性能测试装置,开展固态储氢气瓶系统性安全性能测试,建立
守正创新担当作为奋力谱写河南能源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河南省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夏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作出了系统部署,202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进一步对能源重点任务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推动能源工作实现“十四五”圆满收官、“十五五”良好开局指明了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2日,质子汽车与绿动重工(江苏)有限公司举行首批20辆氢燃料电池牵引车交车暨氢能产业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此次交付的帝江Re系氢燃料电池牵引车具有节能高效、安全可靠、管理智能、维护便利等多重优势,特别是长续航能力可大幅提升运输效率。同时,其搭载的智能管理系统可根据车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5日,大连检验检测认证集团(以下简称“大检集团”)举行国产首台直管结构70MPa压缩氢气加气机检定装置验收暨新品发布会,这项填补国内空白的技术成果,标志着我国在氢能计量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为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关键性技术支撑。以加氢站为核心的氢能基础设施建设和氢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4日,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信证券”)IPO企业辅导公告发布关于山东东岳未来氢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未来材料”)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工作进展报告(第一期)。截至目前,中信证券对未来材料的上市辅导工作仍在进行中。相关链接:东岳氢能变更上市辅导机构
据悉,近日,内蒙古乌审旗人民政府发布关于中煤绿能(鄂尔多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乌审旗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配套光伏工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情况公示。据文件显示,上述项目性质为新建,由中煤绿能(鄂尔多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乌审旗境内建设293万千瓦新能源项目。其中:风电170万千瓦,光伏123万千瓦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5日,明阳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传卫到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石化”)北京总部,拜会中国石化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马永生,并开展座谈。双方围绕推进全面战略深化合作、聚力打造绿色新质生产力等进行深入交流。马永生表示,中国石化牢牢把握能源革命和产业变革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规〔2021〕1051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发改能源〔2022〕209号)等有关精神,结合吉林省实际,省能源局组织编制了《吉林省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规划(2024-2030年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东方电气集团所属东方氢能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2024年未来产业创新发展优秀典型案例未来能源“领军企业”。东方氢能是四川省氢能产业链主企业,作为东方电气集团氢能产业发展的核心平台,深耕氢能领域15年,现已形成涵盖制氢、储运氢、加氢、氢燃料电池及氢能综合应用的氢能全产
4月12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集团六院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运载火箭大推力发动机试验区、运载火箭上面级试验区、姿轨控发动机试验区三大试验区近日并行推进试验任务,均获成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专家介绍,运载火箭上面级试验区圆满完成YF-75D氢氧发动机高模校准试验任务。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据天眼查APP显示,3月20日,广州钜晨氢能有限公司在广州市黄埔区注册成立,公司注册资本100万元,控股股东为肇庆市诚安物流有限公司。该公司的经营范围:自然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氢能技术服务、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站用加氢及储氢设施销售等。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中能建氢能源公司副总经理刘大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的氢能人发挥我们的特长,在短短几年时间里通过快速转型、技术迭代,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氢能的工程应用方面,可以说我们的经验领先全球。”我国首个工厂化海水直接制氢科研项目在青岛建成试运行、国内首个百千瓦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9日,广东佛山听音湖氢能游船投放仪式在南海区西樵镇听音湖畔举行。据悉,该游船采用“零排放、低噪音、高智能”氢能技术,是粤港澳大湾区零碳出行的重要实践,标志着南海在氢能应用领域再进一步。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025年4月8日,鹭岛氢能(厦门)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鹭岛氢能”)代表团一行到访东岳未来氢能公司,双方围绕氢能核心材料技术攻关、产业链协同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并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此次合作旨在整合双方资源与技术优势,加快推进质子交换膜等关键材料的国产化进程,为
海洋氢能是指利用海洋资源(如海水、海上可再生能源等)生产、储存或利用氢能的技术路线与产业体系。近年来,海洋氢能作为清洁能源的新前沿,正成为全球低碳转型战略的重要支柱。日前,由中国氢能联盟主办的CIHC2025国际氢能大会分论坛——海洋氢能开发技术与应用国际研讨会(以下简称“研讨会”)召开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江苏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发布有关于太阳能制氢/储氢一体化系统的科研成果。该项目在太阳能制氢储氢一体化系统取得了显著成果,技术特点鲜明,拥有高效的光电转换效率和催化活性,实现了制氢与储氢的无缝对接。在主要技术参数方面,系统具有稳定的光电转化效率,催化剂表现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羚牛新能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羚牛氢能”)与北京海德利森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德利森”)在京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加氢站建设、氢气销售、物流场景应用、氢能车辆检测等业务展开全方位合作,共同推进氢能技术创新与零碳产业生态建设,为全球能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东北首个氢能产业园区——大连金普新区氢能产业园正式开园并投产。开园当日,大检集团氢能检测中心二期等8个项目集中签约,涵盖绿氢示范应用、氢能装备研发制造、检验检测等多个领域,实现了氢能产业延链、固链、强链发展,将有力带动大连氢能产业向“新”发力、逐“质”而行。在国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3月27日,河北沧州炼化氢能加供中心正式投入运营,单机排量最大,加供中心采用全国单机排量最大的双压液驱式氢气压缩机单机排量可达1500标立每小时,关键设备由中国石化氢能机械有限公司提供,设计、制造、建设、运营全部为中国石化系统内企业。加供中心投用后成为中国石化系统内首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5日,江西省九江市政府采购中心发布关于九江公交氢能源电池公交车采购项目的公告,计划采购15辆氢燃料公交车,预算金额2775万元,最高限价2636.25万元。详情如下:
守正创新担当作为奋力谱写河南能源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河南省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夏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作出了系统部署,202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进一步对能源重点任务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推动能源工作实现“十四五”圆满收官、“十五五”良好开局指明了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2日,质子汽车与绿动重工(江苏)有限公司举行首批20辆氢燃料电池牵引车交车暨氢能产业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此次交付的帝江Re系氢燃料电池牵引车具有节能高效、安全可靠、管理智能、维护便利等多重优势,特别是长续航能力可大幅提升运输效率。同时,其搭载的智能管理系统可根据车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4日,广东宏正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受佛山市南海瀚和投资有限公司的委托,对氢能车辆运营平台车辆采购项目进行公开招标采购,本次采购一批轻型燃料电池冷藏车,共计1000辆,分为三个包组,包组一为500辆轻型燃料电池冷藏车,包组二为300辆轻型燃料电池冷藏车;包组三为200辆轻型燃料
绿色工厂拔地而起,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加速布局……作为海南自贸港的重要窗口,海口国家高新区大力培育以绿色为底色的新质生产力,降碳、减污、扩绿与经济增长协同推进,展现出绿色发展新气象。绿色园区建设引领发展2023年12月,海口国家高新区成功入选生态环境部首批城市和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东方电气集团所属东方氢能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2024年未来产业创新发展优秀典型案例未来能源“领军企业”。东方氢能是四川省氢能产业链主企业,作为东方电气集团氢能产业发展的核心平台,深耕氢能领域15年,现已形成涵盖制氢、储运氢、加氢、氢燃料电池及氢能综合应用的氢能全产
在当前全球能源结构深刻转型的浪潮中,我国的氢能产业,尤其是绿氢领域,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一环,正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黄金发展期,被视为塑造未来产业格局中具有前瞻性和潜力的培育方向。面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紧迫挑战,“加速构建以绿色低碳为核心的新型能源体系”已成为国家层面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4日,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四川省氢燃料电池汽车车用加氢站建设运营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通知》指出,该暂行办法适用于四川省内加氢站的规划、建设、运营等管理,有效期2年。该暂行办法所称加氢站,是指为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储供氢装置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4日,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花都区支持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的通知。文件提出,加强招引设计研发咨询、检验检测、供应链服务、数据服务和交易、综合能源服务、虚拟电厂等生产性服务企业,对年营业收入达到1亿元以上的,每年度按照年营业收入的1%给予最高30
4月14日,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花都区支持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措施的通知,通知指出,充分发挥白云国际机场、广州北站国际空铁枢纽优势,智能新能源汽车、现代物流等产业市场需求大的优势,以建设“广东省首批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广东省首批县域‘光伏+建筑’应用试点”、广州市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1日,由上汽集团牵头、捷氢科技参与的“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基于先进技术的燃料电池系统及整车研发和技术创新”项目顺利通过验收。项目建立起燃料电池纵向一体化研发体系及制造能力,圆满完成“商乘并举”应用推广1000辆任务目标。该项目在研发创新、生产制造、测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