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双十一那天,广大中国人民摩拳擦掌忙于“剁手”,法国人民却经历了一场不小的惊吓。
(来源:微信公众号“能见Eknower” ID:Eknower作者:藜欧Lerman)
据法新社报道,斯特拉斯堡地震局的信息显示,11日上午11点50分许,法国东南部发生5.4级地震,德龙省(Drôme)、阿尔代什省(Ardèche)及罗讷河谷(vallée duRhône),包括里昂和蒙彼利埃等大城市皆有震感。
此地极少发生地震,有居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居住在这一地区已经有三十多年了,这是第一次遭遇地震。地震发生时,许多居民都没有意识到正在发生的是地震。不过待他们回过神来就不禁紧张了起来,因为阿尔代什省的克吕阿(Crusa)核电站就离震中不远。
地震发生后,德龙省行政长官休·穆图赫(Hugues Moutouh)立即发声明表示,位于阿尔代什省的克吕阿(Cruas)核电站反应堆将暂时关闭,以进行彻底检查,而距离震中最远的特里卡斯廷(Triin)核电站,根据法国原子能安全委员会的说法无需关闭。目前,法国国家电力公司(EDF)也在核查地震的确切影响范围。
好在地震不算严重,克吕阿核电站并未遭受破坏,关闭核电站主要是为了排除隐患受到影响。而且,即使关闭一个核电站也并不会对数量不算多的当地居民的用电造成太大的影响,周边地区的电网能很好地给予支援。
但是有一个国家却因为地震,造成全国的核电站关停。“地震”+“核电站”组合,想必大家都已猜到是日本福岛核事故了。
最近,哥伦比亚大学三位研究者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事故后日本政府出于安全考虑的停止核能生产造成的死亡人数超过事故本身所造成的人员伤亡数。
2011年,记录历史上第四大地震引起的海啸,导致了福岛核电站核反应堆熔毁。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担心辐射带来的未知影响,在这起事故的推动下,反核情绪在日本甚至世界他地区重新活跃起来。
事故发生后14个月内,迫于各方压力和安全考量,日本54座反应堆全部关闭,发电能力减少了近5000万千瓦。这一决定所付出的生命代价可能远远超过最初的灾难。
自然能源匮乏的日本只能依靠加大化石能源的进口来维持国内的能源供给。福岛核事故导致煤炭、天然气和石油进口激增。在能源危机后的四年里,化石燃料发电的比例从62%上升到88%。在福岛事故前,日本约1/3的电力都来自核能,这一比例一度降至零,目前也仅有5%左右。
能源结构改变的直接结果就是电价飙升。
调查显示,在事故发生前几乎没有核能的地区,电价上涨了10%左右,而对核能依赖程度较高的地区,电价涨幅高达40%。日本住宅电力市场的高度管制性质意味着供应因素促成了这些价格变化。这项研究发现,在价格变化发生后大约1-2个月,用电量出现了下降。这一情况在冬季更为明显,许多人对电价上涨的反应是关掉电暖气,这意味着在一年中最冷的时候,保暖防护措施会减少。而日本除了北部地区外,大部分地区的供热和制冷能源都依赖于电。
据政府的调查,2012年一些地区的家庭平均用电量下降了8%。降幅最大的是东京等地区,那里的电价上涨了逾三分之一。
除电价上涨外,空气污染、次生健康等问题使得日本政府的应对措施备受质疑。
报告作者称,考虑到化石燃料远比核能脏,这种转变几乎肯定会增加空气污染,从而导致呼吸系统疾病,尽管他们没有试图量化这种影响。
这份报告对日本应对自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以来最严重核事故的措施进行了重新评估。日本政府有些“过头”的关闭所有核电站的措施造成的电价骤增、空气污染、次生健康问题等比事故本身造成了更多的人员死亡,日本采取的灾后安全措施被质疑不当。至少有2000人死于福岛疏散,一些人死于事故发生后立即陷入的混乱中,更多的人死于压力、自杀和医疗中断等二次健康问题。相比之下,死于核辐射的人只有个位数。多方估计认为,此次事故的核辐射即使是长期影响也会很小。这篇论文的作者之一、哥伦比亚大学的马修•奈德尔(Matthew Neidell)总结称,在这种情况下,依据预防性原则(Precautionaryprinciple)采取重大行动防止出现最坏情况,反而会导致糟糕的政策决定。高电价所造成的死亡率增长远远超过了事故本身所造成的死亡。
日本这一措施的失败需要引起全球核能领域的共同反思。目前,核能在日本仍然不受欢迎,大多数人反对重启任何反应堆。灾难过后已经八年了,只有9个站点恢复正常运作,各种团体打算迫使政府再次关闭这些网站。距离福岛核电站只有四公里的浪江镇的疏散令已经取消,但仍有3.5万人拒绝返回。
日本正面临这严峻的减排任务和保障能源安全的需求,化石燃料对于日本既意味着能源依赖国际市场,也意味着减排压力上升。日本希望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该国电力供应中的比例能从16%提高到22% - 24%,同时将核能的比例从2017年的3%提高到20% - 22%。
无论是算经济账,还是日本政党间的博弈,抑或是日本的核能外交和国家安全,都会让迫使日本重新开启反应堆。但是福岛核事故后“一关了之”的处理方式所带来的后果值得我们引以为鉴,从技术上提高核技术的安全性。正如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专家王晓峰所言,重大工程建设是基于科学设计、严格施工的有效管理的实践,若用“一旦”“万一”来“审慎决策”,很可能是现代版的杞人忧天。核安全文化的本质是谨慎质疑的,必须严之又严,慎之又慎,但如果脱离概率来谈危险,抛开剂量来讲毒性,结果就会导致风险无限放大,寸步难行。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中国在核能发展上切莫错失良机。
注:报告的三位作者分别是马修·内德尔(Matthew Neidell)、内田信介(Shinsuke Uchida)和玛塞拉·韦罗内西(Marcella Veronesi),报告原文“Be Cautious withthe Precautionary Principle: Evidence from Fukushima Daiichi Nuclear Accident”。下载地址:http://ftp.iza.org/dp12687.pdf
相关阅读: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AI技术的蓬勃发展引发了对算力的极致追求,进而推动电力需求急速飙升。国际能源署数据表明,ChatGPT响应一次查询所需的电力消耗量,约为谷歌搜索的10倍之多。迫切的电能需求使核能再一次迎来机遇,展现出新的发展潜力。其中,核能领域的新星——小型模块化反应堆(以下简称“小型堆”)尤其引人关注。
2011年福岛核事故的爆发,让日本核电产业迎来转折,这场由地震海啸引发的灾难,让日本对核能的态度从依赖转向审慎。事故发生后,54座运行中的核反应堆几乎全部关停,核电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从30%骤降至接近零,政策层面也确立了“尽量减少”核能使用的导向。(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新媒”文/范珊珊)
美国总统特朗普推动美国核能发电量大幅增加,这将需要大量的核燃料,但美国仍然严重依赖外国国有企业来供应燃料。(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作者:ESmallData)“我们浓缩铀产能不足以满足现有运行核电站的需求,”全球唯一一家上市的铀浓缩公司CentrusEnergy的首席执行官阿米尔·韦克斯勒(AmirVexler)
文/王海滨作者系中化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正高级经济师2025年1月20日,唐纳德#x2022;特朗普宣誓成为美国第47任总统,同日签署行政令宣布美国将再次退出《巴黎气候协定》,并宣布美国进入国家能源紧急状态,将大力开发化石能源。这是世界气候治理和能源低碳转型的一个重要挫折。这一倒退有特朗普个人的原因
近日,亚马逊、谷歌等科技巨头在标普全球2025CERAWeek会议上签署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承诺,旨在到2050年将全球核能装机容量提升三倍,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来源:能源新媒文/范珊珊)“亚马逊已在核技术方面投资超过1亿美元,并计划建设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加快核能发展对于满足未来能源需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核能作为高效、清洁的低碳能源,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核能,无所不能”,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总经理助理,中国核电党委书记、董事长卢铁忠说,“当核能供暖取代燃煤锅炉,当海水淡化解决缺水危机,当AI算力驱动绿色转型……你会发现,核能早已渗透进高质量发展的每个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决定》(国发〔2005〕11号)同时废止。《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主要内容如下。为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应对突发事件,保护人
据日本广播协会(NHK)报道,日本东京电力公司(东电)表示,随着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的进行,一些储水罐已被排空,将从2月13日起开始拆除部分排空的储水罐。报道称,这将是自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开始后约一年半,首次开展空罐拆除作业。福岛第一核电站共有1000多个此类储水罐,东电公司计划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日前,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2025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做工作报告,其中涉及核电相关内容如下:2024年,严格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深入贯彻落实核安全观,召开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座谈会、核安全监管现代化国际研讨会。联合开展全面加强核电行业核安全管理专项行动。有效运转
海上综合能源系统发展研究(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作者:马杰刘林桐)(中国海油集团能源经济研究院)综合能源系统是实现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手段。综合能源系统通过集成电力、热能、天然气等多种能源形式,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能源供应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灵活性。欧洲北海综合能源系统的成功实践表明
弗里德里希·艾伯特基金会和海因里希·波尔基金会联合发布《2024年世界核能产业状态报告》,提供了全球核能产业的最新数据和深入分析。报告涵盖了核能发电、核电站建设、核燃料供应、核废料处理等多个方面,并对主要核能国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探讨。(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作者:ESmallData)
AI技术的蓬勃发展引发了对算力的极致追求,进而推动电力需求急速飙升。国际能源署数据表明,ChatGPT响应一次查询所需的电力消耗量,约为谷歌搜索的10倍之多。迫切的电能需求使核能再一次迎来机遇,展现出新的发展潜力。其中,核能领域的新星——小型模块化反应堆(以下简称“小型堆”)尤其引人关注。
砥砺奋进的十年系列报道之二#x2014;#x2014;党建引领党建引领,阔步新篇。十载春华秋实,国家电投资产规模从7738亿元跃升至1.9万亿元,总装机容量突破2.7亿千瓦,清洁能源占比达73.08%,建成全球最大清洁能源企业,以实际行动践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征程中书写央
近日,全国各地迎来高温天气,能源保供进入关键期,中国广核集团作为能源央企,积极部署迎峰度夏相关工作,保障电力稳定供应。2025年上半年,中广核在运清洁能源项目累计上网电量约1861亿千瓦时,其中,在运核电机组总上网电量约1133.6亿千瓦时,境内在运新能源项目总上网电量约500亿千瓦时,境外在运
近日,哈电集团重装公司承制的2台三代核电CAP1000蒸汽发生器顺利完成交付,启运至我国南方某核电厂。此次交付的设备是重装公司成功制造的第5台和第6台三代核电CAP1000蒸汽发生器,标志着重装公司已具备三代核电CAP系列蒸汽发生器批量化制造的能力。此次装备交付引发广泛关注,央视频、河北日报等主流媒
7月14日10时26分,中广核广东陆丰核电6号机组穹顶成功吊装就位,标志着该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反应堆厂房成功封顶,工程建设正式由土建施工阶段全面转入设备安装阶段。核电站穹顶是反应堆厂房的关键安全屏障,对保证其结构完整性和密封性至关重要。陆丰核电6号机组穹顶整体呈双曲面壳体结构,由钢板
2025年6月29日至7月11日,国际原子能机构应中方邀请来华开展核与辐射安全监管领域综合监管评估(以下简称综合评估),高度肯定中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水平和成效,认定可在国际社会推广的多项良好实践和良好业绩,并于评估结束后举办联合新闻发布会。综合评估是国际原子能机构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同行评估之
2011年福岛核事故的爆发,让日本核电产业迎来转折,这场由地震海啸引发的灾难,让日本对核能的态度从依赖转向审慎。事故发生后,54座运行中的核反应堆几乎全部关停,核电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从30%骤降至接近零,政策层面也确立了“尽量减少”核能使用的导向。(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新媒”文/范珊珊)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介绍,“十四五”时期,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进展超过预期。“十四五”规划把创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加上大型LNG运输船全球领先;全球第一座第四代核电站石岛湾基地投入商业运行。“用能”更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介绍,“十四五”时期,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进展超过预期。“十四五”规划把创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加上大型LNG运输船全球领先;全球第一座第四代核电站石岛湾基地投入商业运行。“用能”更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7月9日,国新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表示,“十四五”时期,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进展超过预期。“用能”更加清洁,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历史性超过煤电,建成了全球最大清洁发电体系,我们每用3度电就有1度是绿电,这个比例还会
7月7日,《国资报告》刊发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党组署名文章《坚守初心四十载击鼓催征再出发》。《国资报告》荐语中国华能的40年,是从引进外资打破计划体制,到境外上市接轨国际规则,实现快速发展的40年,是从解决缺电困局,到科技创新引领能源革命的40年。这40年既浓缩着中国华能改革创新高质量发展
过去,储能技术被视为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辅助手段,但伴随光伏与风电等间歇性能源的大规模并网,储能已成为保障能源系统稳定运行的核心基础设施。近日,欧洲光伏产业协会在布鲁塞尔宣布成立“欧洲电池储能平台”,并提出:到2030年,欧洲储能总装机容量需从当前约50GWh,提升至500GWh-780GWh,实现10倍增
近日,全国各地迎来高温天气,能源保供进入关键期,中国广核集团作为能源央企,积极部署迎峰度夏相关工作,保障电力稳定供应。2025年上半年,中广核在运清洁能源项目累计上网电量约1861亿千瓦时,其中,在运核电机组总上网电量约1133.6亿千瓦时,境内在运新能源项目总上网电量约500亿千瓦时,境外在运
据外媒报道,韩国电池企业LG新能源,正在其波兰电池工厂,推进对46系大圆柱电池的投资建设。市场消息,近日欧盟委员会表示,将向6个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项目提供合计8.52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1.63亿元)的资助金,以支持欧洲向清洁、有竞争力和韧性的工业基础转型。资料显示,上述资助金涉及的企业和项目
据欧盟委员会近日发布的消息,欧盟将拨款8.52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1.6亿元)发展电动汽车电池,以支持欧洲向清洁、有竞争力和韧性的工业基础转型。电池网注意到,2024年底,欧盟启动1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84.2亿元)的“IF24Battery”计划,旨在推动电池技术发展和绿色工业体系建立。这笔资金来自欧盟创
7月8日,远景打造的全球最大152万吨绿色氢氨项目首期32万吨工程在内蒙古赤峰建成投产。当天下午,全球首罐绿氨从园区顺利发车,法国必维国际检验集团现场为这罐绿氨颁发全球首张ISCC可再生氨证书,这标志着全球绿色氢氨产业从此迈入商业化生产新阶段。远景董事长张雷和赤峰市市长栾天猛分别致辞,并同
2025年7月2日,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风力发电网在山东烟台举办第五届海上风电创新发展大会,大会以“逐风深蓝创新赋能”为主题,邀请来自行业主管部门、高端智库、科研院校、领军企业以及重大项目的相关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创新发展之路,擘画海上风电的未来蓝图。会议期间,上海电力大学法学副教授
近日,由一道新能与QEnergyFrance联合开发建设的法国漂浮式光伏项目顺利并网发电。作为目前欧洲最大规模的漂浮式光伏项目,该项目不仅刷新了法国区域光伏应用的新高度,也成为一道新能拓展国际版图的重要里程碑。项目自2023年启动以来,历经科学选址、生态评估与精密设计,最终于法国中部LesIlotsBland
储能标准滞后于国际标准对我国企业出海的影响封红丽1沈春雷2周喜超2(1.国网(北京)综合能源规划设计研究院2.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背景下,新型储能市场迎来高速发展期。国际能源署预测,全球储能装机容量到2026年将达270吉瓦左右。对于我国新型储能产业来说,走出国门
7月2日,2025青岛国际水大会在青岛西海岸新区隆重开幕。大会由青岛市人民政府主办,世界水理事会、国际水协会、中国工业节能与清洁生产协会、河海大学、膜材料与膜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支持,青岛市科学技术协会、青岛市商务局、青岛西海岸新区管理委员会、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工程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青
7月2日,中核二三与北京雷蒙赛博核装备技术研究有限公司(简称“雷蒙赛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这是双方自2015年以来第四次签署协议,标志着战略合作关系的持续深化。中核二三党委书记、董事长范凯与雷蒙赛博董事长兼技术执行官周文参加签约仪式,就深化合作进行深入交流,并共同签署协议。周文表
2025年过半,中国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迈出关键一步。6月底,中国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启动连续结算试运行,从之前只是按周、按月等短期开展交易变成可以每天不间断交易。现在,买卖双方可以在这个“电力超市”里根据需求随时跨省区买卖电力。南方区域电力市场是中国首个连续运行的区域电力市场,交易范围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