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2019年,全球核电发展步伐相对放缓,但是中国、匈牙利、墨西哥、巴基斯坦、俄罗斯和美国核电发电量稳步提升。日前,法国核电政策专家Mycle Schneider在澳门发布《2019世界核能产业现状报告》,全景展示2019年全球核电行业发展总体状况,本文截取部分内容,以飨读者。
(来源:微信公众号“电力大数据” ID:zdzksjk)
数据来源:《世界核能产业现状报告》有删节 作者:[法]麦克·施耐德(Mycle Schneider)
2018年世界核反应堆生产了2563太瓦时 (或十亿千瓦时)的电力,与前一年相比增加2.4%——特别是由于中国的核输出增加44 太瓦时(+19%),但仍低于2006年的历史高点4%。四年来第一次,不计中国,2018年全球核能发电又略有增加(+ 0.7%),但仍低于2014年的水平。换言之,2015年至2017年期间,中国以外的世界核电发电量降幅大于2018年的增幅。这些数字表明,中国在核有关的统计数据中继续主导增长指标。
核能在全球商业总发电量中所占份额继续缓慢而稳定地下降,从1996年17.5%的峰值降至2018年的10.15%(2017年为10.28%)。核能对商业一次能源的贡献率稳定在4.4%。自2014年以来,该指数一直处于这一水平,是30年来的最低水平。
2018年,14个国家的核能发电量增加,12个国家下降,5个国家保持稳定。2018年,六个国家(中国、匈牙利、墨西哥、巴基斯坦、俄罗斯和美国)实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核能发电量。
以下是2018年的显著进展
反映了各个国家反应堆运行情况的变化
▲亚美尼亚唯一运行的反应堆发电量下降了21%。随着该设施在年中因大规模维修和升级而关闭,2019年的发电量可能会进一步下降。
▲由于维护、维修和升级导致的停机时间延长,比利时的发电量下降了32%。平均而言,比利时的7个机组都出现了半年的停机。
▲中国大陆地区在一年内启动了7座核反应堆,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在全球60个太瓦时的总增量中贡献了44个太瓦时。
▲法国的产出增加了14太瓦时 (+ 3.7%),但仍远低于预期。
▲日本重新启动了4个反应堆,使反应堆的总运行数达到9个,并将发电量提高20 太瓦时(+ 68.4%)。
▲韩国的核能发电量下降了10% (-14 太瓦时),原因是检查和维修的停机时间延长。导致反应堆重启延迟的一个具体问题是2017年发现多个反应堆的密封衬板(CLP)腐蚀。
▲瑞士有五个反应堆在压力容器发现大量裂缝迹象后已经停工多年,其中一个重启后,发电量增加了25%。
▲中国台湾地区的两个反应堆在长期停运后重启,发电量增加了24%,但其发电量仍然低于2016年的水平。
▲美国的核能发电量创下历史新高。虽然与2010年(+1 太瓦时)的记录相比,增长仍然微不足道,但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的运行反应堆比2010年(97/103)少了6座。即便是2018年的装机容量也略低于2010年(98.7 吉瓦/100.4 吉瓦),这明显表明其运营效率在持续提高。参见图1。
世界以及中国的核能发电量
与前几年一样,2018年,“五大”核能发电国家——按照排名顺序分别是美国、法国、中国、俄罗斯和韩国,发电量占世界核电总量的70%(见图2左侧)。2002年,中国排在第15位,2007年排在第10位,2016年排在第3位。2018年,美国和法国这两个国家的核发电量占全球总量的47%,再次占到近一半。
在许多情况下,即使在核能发电量增加的地方,增长量也跟不上电力生产的整体增长,导致核能所占比例低于各自的历史最高水平(见图2,右侧)。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有20个国家的核份额保持在恒定水平(变化不到1个百分点),7个国家的核份额下降。只有4个国家/地区(捷克共和国、日本、瑞士和中国台湾)的核电在其电力结构中的份额提高了1个百分点以上,所有这些国家都主要是通过在长时间断电后重启机组来实现的。只有两个国家(中国和巴基斯坦)的核能在各自的电力结构中所占份额达到了新的历史峰值,两者的边际增长都达到了非常低的水平,中国增长了0.3个百分点(达到4.2%),巴基斯坦增长了0.6个百分点(达到6.8%)。
核电运行、发电以及堆龄的数据分布
到20世纪80年代末,运行中的反应堆的持续净增长已经停止,而在1990年,关闭的反应堆机组数量首次超过了启动机组的数量。在1991—2000年的十年中,启动机组的数量远远超过关闭机组数量(52/30),而在2001-2010年的十年中,启动机组的数量与关闭机组的数量不匹配(32/35)。此外,在2000年之后,我们花了整整10年的时间才将相当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年数量的机组进行并网。在2011年到2019年中期,启动了56座反应堆启动,其中35个(几乎占三分之二)在中国——相对于同期关闭反应堆的数目为50座,启动反应堆的数字超过了6座。由于这一时期在中国没有关闭机组,在中国以外,关闭了50个机组,只启动了21个机组,这一时期机组数量惊人地下降了29个。
2015年和2016年每年相继启动10座反应堆之后,2017年只启动4座反应堆,其中3座在中国,1座在巴基斯坦(由中国公司建造)。2018年,9座反应堆首次发电,其中中国7座,俄罗斯和韩国各1座;3座反应堆关闭,分别为俄罗斯2座,美国1座。
2019年上半年,全球启动了四座反应堆,其中中国两座(台山2号、阳江6号),俄罗斯一座(Novovoronezh2-2),韩国一座(Shin-Kori-4);与此同时,美国关闭了一座(Pilgrim-1)反应堆。
截至2019年7月1日,有28个机组处于长期停运状态(LTO)——所有这些机组都被国际原子能机构认为处于“运行状态”——比WNISR2018少了4个,这28个机组其中24个在日本,加拿大、中国大陆、韩国和中国台湾各有一个。自2018年年中以来,长期停运状态(LTO)已经重启了四座反应堆,其中两座在印度(Kakrapar-1和-2),两座分别在阿根廷(Embalse)和法国(Paluel-2)。日本的两个反应堆(genkai2, Onagawa-1)和中国台湾地区的一个反应堆(chinshanan -1)从长期停运状态转为关闭状态。
截至2019年7月1日,共有417座核反应堆在31个国家运行,比2018年7月增加了4座。当前世界核反应堆总名义发电净容量370吉瓦,比前一年增长6.7吉瓦(+ 1.9%)(见图4)。而运行反应堆的数量仍低于1989年的数字,核能发电量仍比2006年的峰值水平低几个百分点,这是一个新的历史性的最大运行机组容量。
1954—2019年世界核反应堆机组变化
多年来,净装机容量的增长一直超过运行中的反应堆的净数量。1989年,一座运行中的核反应堆的平均规模约为740兆瓦,而到2019年,这一数字已增至近890兆瓦。这是大机组取代小机组以及提高现有电厂产能的技术改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而增加了更多发电量,这一过程被称为“扩容”。仅在美国,核管理委员会(NRC)自1977年以来就批准了164座核反应堆的扩容。累计批准的扩容为7.9吉瓦,相当于8个大型反应堆。自2018年4月以来,没有额外的扩容被批准,截至2019年年中也没有未决申请。不过,在今年余下的时间里,预计还会有四份申请。
欧洲也出现了类似的“扩容”趋势,并对现有反应堆的寿命进行了大幅延长。延长寿命的主要动机是经济上的,但随着安装成本飙升和替代产品变得更便宜,这一观点正日益受到挑战。
当前新建工程概况
截至2019年7月1日,在建反应堆有46座,是10年来的最低数量,已连续第六年下降——比WNISR一年前报告的数字少了4座,比2013年少了22座(其中5座后来已经被废弃)。四分之三的反应堆建在亚洲和东欧。共有16个国家正在建设核电站,比WNISR2018报告的多一个英国。
2018年启动了五个建设项目,孟加拉国、俄罗斯、韩国、土耳其和英国各一个。俄罗斯公司也在孟加拉国和土耳其建造反应堆,因此俄罗斯参与了自2018年初以来启动6个项目中的4个。
到2019年年中,有46座反应堆被列为在建,相比之下,1979年的峰值是234座,总计超过200吉瓦。然而,1979年列出的许多项目(48个)从未完工(见图5)。与一年前的情况相比,全球在建机组的总容量再次下降,下降3.9吉瓦至44.6吉瓦,平均规模稳定在969兆瓦。
“处于建设之中”世界核反应堆数目(截至2019年7月1日)
资料来源:《世界核能产业现状报告》汇编,2019年。
中国核电发展情况
中国继续扩大其核电产能,目前运营着为数仅次于美国和法国的反应堆。截至2019年7月1日,中国大陆有47座在运反应堆,总净容量为44.5吉瓦,还有一座反应堆处于长期停运(LTO)状态。中国大陆核电机组非常年轻,平均堆龄为7.2年。2018年,核电贡献277太瓦时,占中国总发电量的4.2%,较2017年的3.9%略有上升。相比之下,风能和太阳能分别向电网贡献366太瓦时和177.5太瓦时。换言之,仅风能产生的电力就继续超过核能的贡献,而太阳能正在迅速赶上。风能和太阳能加起来的发电量几乎是核能的两倍。
中国仍是在建核反应堆数量最多的国家,截至2019年年中,全球在建的46座反应堆中,中国占有10座(近四分之一),总计8.8吉瓦。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仍未将CFR-600快堆列为在建项目。然而,媒体报道称,该项目的第一次混凝土浇灌发生在2017年12月,预计2023年投入商业运营。因此,《世界核能产业现状报告》认为,该设施正在建造中。
目前在建的10座反应堆数量明显低于一年前的16座和两年前的20座。新建核电站数量的下降清楚地表明了中国核电计划的放缓。
在建的10座反应堆中,至少有3座被推迟:包括正在福清建造的华龙一号(HPR-1000)2个反应堆和石岛湾的高温气冷反应堆。HPR-1000型号的进展尤其令人关注,因为它的及时完成将对中国采用核反应堆电力来源的吸引力产生影响,因为中国正计划向其他国家出口这种特定的设计。
中国在5个月内(2018年5月至10月)并网7座反应堆,并在2019年6月并网两座反应堆。这些包括2个EPR(台山-1和-2),4个AP1000(三门-1和-2,海阳-1和-2)和1个ACPR-1000(阳江-6)。EPR和AP1000都是这两种设计的备受瞩目的旗舰项目,两种堆型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些项目的成功。三门项目被国家能源前局长2009年称为“中美之间最大的能源合作项目”。
中国继续在寻找机会出口HPR-1000。中国以外唯一在建的反应堆位于巴基斯坦的卡拉奇核电站(KANUPP),据报道,这些反应堆仍按计划在2021年和2022年投入商业运行。“超过预期成本80%的部分是通过中国国有进出口银行贷款提供的”。
最后,中国出口的另一个主要希望是在英国,中国的战略是首先通过与法国电力公司(EDF)合作开发欣克利角核电站项目,如果顺利和继续推进项目后,在Sizewell C核电项目中再扮演重要角色。华龙反应堆的设计正在接受监管机构的评估,并提出在Bradwell建造的建议。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华能霞浦核电有限公司压水堆一期工程初步设计相关文件咨询及审查服务项目【重新招标】招标公告(招标编号:HNZB2025-07-2-241)项目所在地区: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1.招标条件本华能霞浦核电有限公司压水堆一期工程初步设计相关文件咨询及审查服务项目【重新招标】已由项目审批机关批准,项目资金为企业
2025年6月29日至7月11日,国际原子能机构应中方邀请来华开展核与辐射安全监管领域综合监管评估(以下简称综合评估),高度肯定中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水平和成效,认定可在国际社会推广的多项良好实践和良好业绩,并于评估结束后举办联合新闻发布会。综合评估是国际原子能机构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同行评估之
为加强核电工程定额管理,保障核电高质量建设,6月10日,国家能源局在京召开核电工程定额管理座谈会暨核电工程定额专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何洋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介绍了《核电工程定额管理暂行办法》的出台背景和主要内容,宣读了《关于成立核电工程定额专家委员会的通知
近日,国家能源局印发了《核电工程管理暂行办法》(国能发核电规〔2025〕42号)(以下简称《暂行办法》)。现就《暂行办法》的出台背景和主要内容等解读如下。一、出台背景定额是指在正常施工条件下完成规定计量单位的合格建筑安装工程所消耗的人工、材料、施工机具台班、工期天数及相关费率等的数量基
近日,国家能源局印发《核电工程定额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本办法适用于核电工程定额管理工作,本办法中所称的核电工程主要包括核岛工程、常规岛工程及其相关附属(BOP)工程。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关于印发〈核电工程定额与造价工作管理办法〉的通知》(国能科技〔2016〕140号)同
受用电量激增的影响,欧美国家大量服役年限即将到期的核电站获延寿批准。这为中国核电产业带来怎样的启示?(来源:微信公众号“能源新媒”作者:范珊珊)数据中心用电需求的激增,让科技巨头们转向押宝核电技术。微软公司与美国最大清洁能源供应商星座能源公司(ConstellationEnergy)达成重大合作协
5月1日,我国首座商业重水堆核电站——中核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中国核电投资控股的秦山核电三期1号机组与华东电网解列,正式完成本次燃料循环发电任务。至此,该机组自2023年4月24日并入华东电网以来,保持安全稳定经济环保运行,单循环连续运行738天,创下了我国在运核电机组连续并网运行的最长纪录,以
一键操作实现核电机组自动化启停,200万组/秒的数据流全天候捕捉设备“生命体征”,核电厂融合通信网络让信息传输驶入高速公路……记者从4月27日举办的第十六届中国国际核电工业展览会上获悉,我国首个核电工业操作系统——中广核“智能核电”正式发布,对我国核电工业智能化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自DeepSeek模型发布以来,电力企业接入DeepSeek已成为一股新潮流。据北极星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国家能源集团、中国华能、国家电投、中国华电、中广核、中核集团、等多家电力企业都官宣接入了DeepSeek大语言模型。国家电网国网信通产业集团自主研发的模型服务云MSC(Model-Servi
2024年我国发电设备行业发展情况及形势展望(2025年3月)机械工业发电设备中心2024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十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34.9万亿元,同比增长5.0%。全社会用电量9.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全国主要发电企
2024年,华能国际净利润突破100亿元。这也意味着,时隔9年,华能国际再度跻身“百亿俱乐部”。近两年,燃料成本下降,叠加新能源规模快速扩张,多家电力上市公司的年度净利润突破百亿。例如,火电巨头——华能国际、华润电力;核电巨头——中广核电力、中国核电。此外,老牌巨头再次展现挣钱实力,例如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31省份2025年6月各类型电源规上发电量排名情况,包括总发电量、火力发电量、水力发电量、核能发电量、风力发电量、太阳能发电量。1、总发电量2025年6月,规上总发电量排在前五的分别是:内蒙古681.3亿千瓦时、广东省591.4亿千瓦时、江苏省505.5亿千瓦时、四川省504.7亿千瓦时、山东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6日,山东发改委发布《山东省零碳园区建设方案》。到2027年,全省建成15个左右省级零碳园区。文件明确零碳园区主要包括以下10方面内容:(一)大力实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电力替代。强化园区与周边光伏、光热、风电、生物质能等发电资源匹配对接,积极有序推进园区及周边新能源
近日,国家电投集团召开7月份生产经营分析会,系统总结集团2025年上半年生产经营业绩,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不足,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国家电投集团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栗宝卿主持会议,董事、党组副书记徐树彪,集团领导陈海斌、高伯余、严航参加会议。会议指出,2025年上半年,国家电投集团生
砥砺奋进的十年系列报道之三——创新驱动十年间,国家电投锚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持续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研发投入强度从0.91%跃升至3.5%,累计建成一支1.3万人的科技研发队伍,形成央企领先的创新力量。十年间,肩负“国之大者”,锻造“国之重器”,作为同时牵头两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能源央企
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的通知,其中提到,面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化发展、能源生产储运基础设施建设、储能系统及相关装备研究及产业化等方向计
AI技术的蓬勃发展引发了对算力的极致追求,进而推动电力需求急速飙升。国际能源署数据表明,ChatGPT响应一次查询所需的电力消耗量,约为谷歌搜索的10倍之多。迫切的电能需求使核能再一次迎来机遇,展现出新的发展潜力。其中,核能领域的新星——小型模块化反应堆(以下简称“小型堆”)尤其引人关注。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的通知(国市监计量发〔2025〕59号),其中提到,面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化发展、能源生产储运基础设
近日,国家电投集团召开7月份生产经营分析会,系统总结集团2025年上半年生产经营业绩,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不足,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国家电投集团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栗宝卿主持会议,董事、党组副书记徐树彪,集团领导陈海斌、高伯余、严航参加会议。会议指出,2025年上半年,国家电投集团生
近日,山东省青岛市人民政府印发《青岛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指出,积极稳妥发展非化石能源。积极布局海洋新能源,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即墨区海域集中开发海上风电,加快深远海海上风电项目和即墨区海上光伏项目建设,谋划储备远海漂浮式光伏
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支撑。国家电投集团成立之初,就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拥有火电、水
2015年7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合并重组而成的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在北京正式挂牌。这一天,两大能源央企的整合完成,不仅开创了我国能源产业体制改革的先河,也为中国能源转型提供了新的动力支撑。国家电投集团成立之初,就成为国内唯一同时拥有火电、水
7月21日,中国电建公告称,2025年1月至6月,公司新签合同金额总计6866.99亿元,同比增长5.83%。能源电力业务新签合同金额4313.88亿元,同比增长12.27%。其中:新签水电项目576个,新签合同金额1004.55亿元;抽水蓄能新签项目数量292个,新签合同金额413.81亿元;风电新签项目数量652个,新签合同金额14
7月16日,华电新能(600930.SH)在上交所上市,开盘后股价一度从发行价的3.18元/股上涨到10元/股左右,大涨近220%,盘中两次被临时停牌,市值一度超过4000亿元。截至当日收盘,其股价为7.18元/股,收涨125.79%,市值2942亿元。截至7月20日,华电新能的最新股价为6.65元/股,市值2724亿元。此次华电新能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7月21日,中国电建公告称,2025年1月至6月,公司新签合同金额总计6866.99亿元,同比增长5.83%。能源电力业务新签合同金额4313.88亿元,同比增长12.27%。新签水电项目576个,新签合同金额1004.55亿元,同比增长66.67%;新签抽水蓄能项目292个,新签合同金额413.81亿元,同比增长12.14
北极星储能网讯:7月18日,东北能监局征求《东北电力互济交易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提到,在互济交易中,设置网调、辽宁、吉林、黑龙江、蒙东5个交易节点。同一节点内的经营主体不允许开展互济交易。辽宁、吉林、黑龙江、蒙东买方经营主体申报价格上下限范围暂定为[0,1700]元/兆瓦时,卖方经
导语电网企业代理购电作为我国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保障用户平稳进入市场的创新机制,自建立以来就一直处于社会关注的焦点,并且跟随电改进程不断发展演变。值此电改十年之际,本文将从代理购电的起源着手,对其发展演变进行回顾分析,并对未来进行展望。(来源:朗新研究院作者:李峰)起源:作为电改
近期中国能建国内市场喜讯频传,连续中标、签约多个项目。1福建华能霞浦核电项目中国能建华东院中标福建华能霞浦核电项目压水堆一期工程常规岛及其BOP设计和技术服务项目。项目规划建设4台华龙一号机组和1台高温气冷堆机组,将分期实施。此次获得核准的为一期工程,拟建设2台华龙一号机组。项目建成后
2025年1-6月全国发电设备生产完成情况:一、发电设备产量根据机械工业发电设备中心统计,2025年1-6月全国发电设备生产完成15313.3万千瓦,同比增长67.0%。水电机组:795.5万千瓦,同比增长26.4%。其中单机容量1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687.3万千瓦,占水电机组产量的86.4%;单机容量10万千瓦以下机组108.2万
近期,国家电投、广东省电力开发、山西粤电、新疆粤电、湖南红太阳多个岗位招聘,北极星整理如下:国电投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国电投新能源”),前身是中央研究院的产业化全资子公司,负责实施国家电投“高效铜栅线晶体硅异质结光伏电池(C-HJT)研究及量产技术开发”科研课题项目。项目团队不
想象一下,在2780000种方案中,选择唯一一个最优解,有多难?近期,南方区域电力市场通过了4轮次调电试运行和8轮次结算试运行,转入连续结算试运行阶段。它以区域为主体,交易范围覆盖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等地,市场注册主体数量已超过22万个,涵盖煤电、核电、新能源、水电、气电等全部类型
当今世界,最稀缺的资源是市场。拥有超大规模且极具增长潜力的市场,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近日,202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数据发布。面对更趋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中国经济顶住压力、迎难而上,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8.8%,中国大市场展现强大韧性,成为支撑高质量发展
7月18日,东北能监局发布关于征求《东北电力互济交易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互济交易为电能量交易,买方为电网企业、售电公司、电力用户、发电企业(初期包括新能源、火电、核电发电企业),卖方为发电企业(初期包括新能源、火电、核电发电企业)。在互济交易中,设置网调、辽宁、吉林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