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019年动力电池装机总电量TOP10企业
其实最开始的时候,宁德时代是没有多少“露脸”机会的。在三元锂电池被普遍认可之前,比亚迪才是国内动力电池行业的老大,而他主攻的是磷酸铁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最大的优点是安全性高,使用寿命也很长。深圳出租车市场曾经在2010年投入850台比亚迪E6运营,至今累计总行驶里程已经突破了3亿公里,仍然运行良好。
可是,磷酸铁锂电池有个最大的短板,就是能量密度低,续航里程偏短。
而宁德时代选择的技术,是一开始还不算主流的三元锂电池。这种电池的优点是续航能力十分优秀。正是这一点,为宁德时代最终锁定了胜局——因为后来的补贴政策,是向高续航里程车型倾斜的。再加上2015年开始,工信部制定了“动力电池白名单”,而这份白名单上,清一色都没有外国的动力电池企业,由此奠定了宁德时代的单寡头地位。
如今宁德时代的合作车企已经超过了20家,长期处于被“争抢”的状态。
车和家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想便曾说过,“宁德时代都是车企董事长到它们那排队去要电池。”
尽管宁德时代的产能利用率已经无限接近90%,但还是有车企不能及时从宁德时代拿到电池。今年前两个月,北汽新能源销量遭遇断崖式下滑,主要原因就是宁德时代没有及时供应上电池。
过高的市场集中度,使得整车企业与宁德时代在谈判的时候,处于被动的地位,但又不得不对现实妥协。这导致的结果是,宁德时代拥有高达34%的毛利率(2018年数据)。
这是一个过高的毛利。通常情况下,燃油车企业的毛利率仅有15%左右。电动车企业如果没有补贴,再加上40%左右的成本都花到了电池身上,他们可以说没有任何毛利可言。
据北汽新能源2018年年报,其2018年营收为164.38亿元,同比增长43.02%;但扣非后的净利润为-7.29亿元。再看看宁德时代的季报吧,宁德时代2019三季报显示,其Q3净利润34.64亿,同比增长45.61%。
在与动力电池的博弈中处于下风的,不仅仅是中国厂商,还包括大众这样的制造巨头。
2019年2月底,德媒爆料,由于大众试图要与SKI合资共建动力电池工厂,LG化学恼羞成怒,以断供作为威胁,要求大众停止与SKI的合作,大众不得不暂时“屈服”。
2019年4月19日,奥迪临时调整了2019年的电动车奥迪e-tron的生产计划——由55830辆减少至45242辆,就是由于LG化学动力电池供应的问题。
如果说连大众这样的强势的制造商都处于弱势的谈判地位,其他电动车制造商的处境可想而知。
特斯拉也许是个例外。今年,松下发布二季度财报称,其松下北美工厂仍处于亏损状态。但是,营收同比下降的特斯拉,其三季度财报却出人意料地盈利了1.43亿美元。特斯拉对盈利的解释很模糊,业界的解读也不甚统一,但经常给松下打电话要求降价的马斯克应该很清楚,利润提高是来自哪块。
但尽管松下并没有喝到一口汤,马斯克还是觉得松下电池太贵。从他的角度,要造出一台“人人都买得起的电动汽车”,电池必须还要进一步降价。后来,才有我们看到的,国产特斯拉选择了两个供应方,除了松下这个老朋友,还有一个是LG化学。
当然,从另一面我们也能看到,国产Model 3进入补贴名单,预示着国内动力电池的单寡头格局可能会被打破。不过,这并不意味主机厂能取得实际性的话语权,因为他们要面对的仍然是那个巨大的难题——电池产能。
2
准备“死磕”电池技术的厂家们
动力电池产能投资的增幅,远远跟不上电动车产能扩展的速度,已经是整个行业人尽皆知的事实。
这也是为什么通用的电动车计划不断地延后。他们原来的计划是,在2018年底推出2款纯电动车,现在这个计划泡汤了,因为他们所仰仗的LG化学,产能跟不上。
这也是为什么特斯拉直到2018年,才终于做到让Model 3的产能实现50万辆年产目标的一半,因为松下的产能跟不上特斯拉雪花般的订单。
韩国动力电池制造商SKI,在2018年底的时候,盘点了一下他们收到的动力电池全部订单的需求,据称已经飙到了430GWh。这个需求量,按照SKI现在的产能,需要开足马力生产21年,才能满足客户们的需求。
在2025年左右,如果电动车销量的渗透率为25%,约为2500万辆,则对动力电池的需求将会达到1250GWh。而2018年,全球动力电池的装机量仅为106GWh。
2018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TOP5企业
汽车巨头们显然不能容忍有这么大的填补空间,因为那样意味着自己的角色会更被动。如果不能控制住动力电池供应链,所有的电动化战略都只能是水中捞月。
今年的7月,通用汽车的“铁娘子”CEO玛丽·博拉已经公开透露,通用正联合本田共同自研动力电池的电芯,表明了她对现阶段供应链电池的不满。
在此之前的2019年5月13日,一度受制于LG化学的大众汽车集团监事会正式做出决定,将斥资10亿欧元,在下萨克森州的Salzgitter自建动力电池工厂。这个工厂的初期产能为10GWh,将在2022年底或2023年初竣工投产。
2019年7月9日,长城汽车CEO魏建军,在保定高调宣布,分三期砸下80亿打造蜂巢能源科技,他计划在2025年建设120GWh的产能。长城电动车,以及长城和宝马合资的光束汽车都会成为蜂巢能源的第一批客户。
特斯拉,也许会是又一家进军动力电池制造领域的车企。在收购了Maxwell,获得了干电极技术之后,所有的人都在等着看特斯拉的大动作。
当然,这还只是OEM们走出的第一步,更大的苦头也许还在制造层面。
德国著名汽车零部件公司大陆汽车集团、世界上最大的零部件供应商罗伯特-博世都曾对外宣布,放弃自研动力电池电芯的计划。他们认为,发展动力电池业务,至少需要投资200亿欧元,且不能确保能够成功。
资金只是一方面,更大的难度在于良品率的提升。传统汽车要求核心零部件企业的CPK值为1.67,即良品率达99.99994%。但动力电池,由于涉及化学性能极其活泼的金属锂,其对良品率有着更为严苛的标准。业界较为认可的动力电池生产商——三星SDI、LG化学、松下,CPK值以1.67为基础,可以做到2.0,这意味着100万只电池里面几乎没有次品,电池性能几乎完全一致。
而在技术层面,包括宁德时代、松下、比亚迪、LG化学、三星SDI,无不在这个领域里面,拥有超过20年以上的电池研发和生产经验。车企进入动力电池制造业,可能解决三元811本身产品的研发方面,就会花费车企们很长的时间。更何况811电池的安全性仍是各界关注的焦点,安全还需首批车主去亲自试验。
再往远一点看,动力电池产业的技术路线仍在高速地迭代中。现在有的电池厂正在修补三元811电池,有的已开始准备固态电池的研发。但谁又说得准下一个技术高地就是固态电池呢,譬如美国科技公司IBM便宣称已研发出不用重金属的“海水”电池。对于车企来说,如果没押准电池的技术砝码,所有的投入都有可能在一夜之间打水漂。
不过,不管怎样,对于整个汽车产业的电动化而言,车企进军电池行业是好消息。毕竟只有这种更加密集的竞争,才会在真正意义上,促进电动化时代的到来。而对传统车企来说,与其忍受动力电池制造商们在产能建设上的“谨小慎微”,或许强迫自己先“死磕”一段苦日子,往后的日子才有更多明媚的可能。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2025年3月动力电池月度信息产量方面:3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合计产量为118.3GWh,环比增长18.0%,同比增长54.3%。1-3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累计产量为326.3GWh,累计同比增长74.9%。销量方面:3月,我国动力和其他电池销量为115.4GWh,环比增长28.3%,同比增长64.9%。其中动力电池销量为87.5GWh,占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9日,SNEresearch发布2025年1月至2月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排名及数据。2025年1月、2月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合计129.9GWh,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40.3%。据北极星储能网统计,2月单月份动力电池装车量为65.6GWh,与1月份的64.3GWh略微上升。本次2025年1、2月出货量前十名的企业中,共
豪鹏科技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11.5亿元~12.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74%~25.8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00万元~35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46.70%~1004.48%。资料显示,豪鹏科技创立于2002年,公司致力于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的研发、设计、制造和销
4月10日,蚂蚁集团、哈啰与宁德时代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将基于数字科技、新能源技术与共享出行生态等核心优势,围绕绿色智能出行、数字科技、绿色运营及绿色投资四大方向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推动新能源产业智能化升级和生态体系建设。蚂蚁集团董事长井贤栋、首席执行官韩歆毅;哈啰联合创始人、
4月12日讯,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委员会2025年第3次审议会议于2025年4月11日上午召开。审议结果显示,岷山环能高科股份公司(简称“岷山环能”)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披露要求。这是今年过会的第12家企业。岷山环能的保荐机构(主承销商)是德邦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保荐代表人是蔡畅、陈培生。岷
智净北京,实力引领!4月10日,2025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环卫与市政设施及清洗设备展览会(以下简称CEPE)在全国农业展览馆拉开帷幕!作为高品质新能源环卫设备引领者,宇通环卫凭借过硬的产品品质和高效的作业模式,得到广大客户的一致称赞。此次展会,宇通环卫再次走进北京CEPE,携龙耀版新品、自动驾
根据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调研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锂电池制浆系统市场规模(按营收口径统计)约为47亿元,同比下降超过15%。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2024年锂电池行业整体扩产节奏放缓。展望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及储能市场的持续增长,预计到2027年,中国锂电制浆系统市场规模有望突破60亿元。主要
4月3日,宁德时代与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一致同意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换电技术研发、政策储备研究、标准体系建设及场景化应用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宁德时代作为全球领先的新能源创新科技公司,在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换电服务等方面成效明显。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日,湖北省秭归县政府与深圳市欣旺达智慧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签订《秭归县源网荷储产一体化项目合作框架协议》、深圳市欣旺达智慧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与武汉威迈新能源动力有限公司签订《绿色智能船舶动力电池系统合作协议》。据了解,深圳市欣旺达智慧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将在2025年至20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0日,四川甘孜州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甘孜州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含储能)产业链发展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公告。文件提出,加快多元化试点示范应用。立足我州水电、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资源优势,探索布局建设新型储能设施,积极发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2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实行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持续优化特色产业集群能源消费结构,提高集群企业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消费占比。推进互联网、
4月2日,自特朗普关税对等政策出台以来,引发全球关贸海啸。这一被视为美国历史上第三次向全球发动的贸易“战争”,不仅在商品贸易,也在金融、资本乃至技术层面影响全球市场。而这其中,电动汽车产业链便是关键一环。对于电动汽车产业链的关贸敌视,不仅是因为其从拜登时期便层层叠加关税壁垒,到特朗
在欧盟碳壁垒背景之下,“绿电直连直供”有望成为破解当前困局的新路径。(来源:能源新媒作者:森序)今年2月,江苏省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关于创新开展绿电直连供电试点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确定了首批5个绿电直连供电试点项目,并在盐城、常州、苏州等城市率先启动。这些试点项目旨在通过建设绿电专
3月31日,蜂巢能源在遂宁基地顺利下线第120万套电池包,其中越野电池下线累计超28万套。继今年1月8日达成百万套里程碑后,蜂巢能源不到三个月便完成20万套产能跨越,全力展现蜂巢速度。开年以来,面对新能源汽车市场订单量的持续增长,蜂巢能源依托产研效能提升与智能制造,实现产能加速释放,充分展现
“(未来几年)新一代动力全固态电池将实现产业化。从战略全局看,当前重点要防范的是全固态电池技术路线带来的颠覆性风险。”在日前举行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再次向行业发出警告。△图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作主旨发言中国电池产业又走到了关键的节点。“这
内忧外患、出海突围、融资并举已成企业生存现状的关键词。更长远地看,化债、融资也将带来新的财务隐忧。3月25日消息,哪吒汽车与134家核心供应商达成共识,共同签署超20亿元的债转股协议,哪吒的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国轩高科、蜂巢能源、瑞浦兰钧在本次债转股供应商名单之列。而本次债转股是哪吒面对
2月份,动力电池装车量排名大变脸,多家市占率环比下降,有企业失速,亦有企业超车,新一轮洗牌期开启。近年来,“产能结构性过剩”和“去库存”一直是围绕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的关键词。根据研究机构EVTank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产业链的动力电池库存高达164.8GWh,2022年全行业的动力电池库存达到历史
船舶电池需求升级。由于缺乏新的强预期引导,投资者的目光也重新聚焦于具备扎实基本面支撑的领域。在此背景下,锂电池行业,特别是其在传统应用场景电动化进程中的价值提升潜力,正重获市场关注。其中,船舶电动化因其巨大的市场渗透空间和对大容量电池的显著需求,正成为新的焦点。船舶电动化被视为锂
钴镍铜等电池金属供应及价格震荡,产业链影响几何?电池金属供应及价格震荡,正在引发新一轮的市场担忧。刚果(金)的钴出口禁令、印尼的镍矿政策收紧、美国铜关税预期等事件接连冲击市场,不仅会推高电池制造成本,也或影响企业重新审视技术路径与供应链布局。从目前情况来看,钴与镍仍处供应过剩、库
近期LG新能源引入了前捷威动力的核心团队,意图补强其在磷酸铁锂电池领域的短板。消息指出,团队的总规模在200人左右,涵盖研发、生产、销售等不同职能。今年3月,第一批约20位捷威动力前员工已陆续入职LG新能源南京工厂,主要从事研发岗位。值得注意的是,捷威宣布自2023年12月1日起关闭其天津工厂。
瑞浦兰钧2024年营收增长29.44%至177.96亿元,经营效率稳步提升。2024年,中国锂电池行业在“双重变革”的浪潮中前行。一方面,市场竞争激烈,车企价格战频发,贸易壁垒与复杂地缘政治,冲击着电池企业成本与市场拓展。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与储能需求快速增长,新型材料与工艺助力企业突破性能瓶颈,为
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的全球化,再次得到了我国高层和全球主流车企的坚定支持。3月23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在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据了解,作为中国高规格的对外经济交往、中外企业交流合作平台,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今年的年会除中国以外,共有21个国家的86位跨国企
4月14日,山西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国能山西河曲发电有限公司三期2×660MW煤电一体化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示。详情如下:项目名称:国能山西河曲发电有限公司三期2×660MW煤电一体化扩建项目建设地点:忻州市河曲县建设单位:国能山西河曲发电有限公司环评机构: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拟批准日期:2025-04-1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13日,中航光电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对于公司2024年度整体情况,收入端公司有效应对了防务领域需求周期性波动的影响,积极争取客户订单,高质量生产交付,同时紧抓新能源汽车、数据中心、光伏储能等行业增长机会,全年实现销售收入206.86亿元,同比增长3.04%。公司持续巩固
豪鹏科技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11.5亿元~12.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74%~25.8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00万元~35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46.70%~1004.48%。资料显示,豪鹏科技创立于2002年,公司致力于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的研发、设计、制造和销
充电桩市场的狂热,从传统能源企业“三桶油”开始线下抢桩就可窥见。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充电基础设施总量首次突破千万大关,达到1281.8万台——这一数字在五年前是168万台。与之对应的是,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呈几何式增长,从2014年的12万辆飙升至2024年的3140万辆。56.8万家充电桩相关企业竞逐千亿市
根据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调研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锂电池制浆系统市场规模(按营收口径统计)约为47亿元,同比下降超过15%。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2024年锂电池行业整体扩产节奏放缓。展望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及储能市场的持续增长,预计到2027年,中国锂电制浆系统市场规模有望突破60亿元。主要
4月3日,宁德时代与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一致同意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换电技术研发、政策储备研究、标准体系建设及场景化应用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宁德时代作为全球领先的新能源创新科技公司,在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换电服务等方面成效明显。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4月11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4月7日-4月11日)。政策篇国家能源局:重点监管2024以来落实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沙戈荒”基地建设等情况日前,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电力领域综合监管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重点监管2024年以来落实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
4月11日,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公开征集2025年先进充电设施示范项目的通知,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按照不超过项目工程投资(低压及以下部分建筑安装工程及设备购置)30%予以补助支持。支持范围:1.大功率充电设施建设。支持符合《北京市新能源汽车高质量超级充电站发展行动计划》和《北京市新能源汽
“没想到现在充电这么快,只要半小时就能充满80%的电了,据说充的还都是绿电。”4月11日,在浙江次坞高速服务区,刚充完电的新能源车主张先生满脸欣喜。就在当日,浙江首个智慧零碳供能高速服务区——次坞高速服务区在经历3个月的试运行后正式投运,投运后预计每年可实现128万千瓦时绿电替代、减少碳排
近日,思格新能源旗下光储充一体机SigenStor完成澳洲首个CCS2标准车型车网互动技术(V2G,Vehicle-to-Grid)的商用部署。此次商业部署由思格新能源携手澳大利亚国有电力基础设施开发商EssentialEnergy、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及澳洲电动车分销商AUSEV共同完成。CSIRO项目负责人SamBeh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4月10日,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进一步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行动方案2025年工作要点。文件提出,深入推进能源协同发展,实现京津唐区域统一电力现货市场试运行。争取国家支持京津冀核心区铁路枢纽总图规划修编,加快首都地区铁路货运环线、铁路客运北环线项目前期方案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