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在经济下行和电力过剩的整体环境及国家大力降低工商业电价的要求下,《关于做好2019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提出鼓励清洁能源参与交易。实际上,部分地方政府压低保障利用小时数后,新能源企业被迫选择拿出更多电量参与市场交易。对地方来说,从发电侧降低电价,相当于降低了地方用电企业的成本。对电网企业而言,按照地方政府确定的保障小时数执行调度交易,可大幅提高电网企业对新能源消纳的成绩。据国家电网公司介绍,2019年其经营区内新能源并网容量同比增长14%、发电量同比增长15%。但此类“保量不保价”的行为,表面上增加了新能源发电利用小时数,减少了弃电,完成了国家要求的保障小时数,但却损害了可再生能源开发企业的应得收益。发生上述情况背后的主要原因是利益驱动。
(来源:能源研究俱乐部 ID:nyqbyj 作者:何木)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上披露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显示了可再生能源法执行中存在8个问题,包括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落实尚不到位。报告具体显示,个别省份暂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最低保障收购年利用小时数,且存在以低于国家有关政策明确的电价水平收购的情况。宁夏2018年自行制定风电最低保障性收购利用小时数为750~850小时,远低于国家核定的1850小时最低保障收购小时数。甘肃2018年自行设置的风电、光伏发电保障性收购小时数分别为774小时和479小时,距国家保障性收购政策规定的风电1800小时和光伏发电1500小时差距较大。
整体来看,新能源的发展成绩大于问题,特别是弃风、弃光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据国家能源局公布数据显示,2019年1~6月,全国风电发电量同比增长11.5%;全国平均风电利用小时数1133小时,同比下降10小时。全国弃风电量同比减少77亿千瓦时;全国平均弃风率4.7%,弃风率同比下降4.0个百分点。全国弃风电量和弃风率持续“双降”。然而,要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道路,还要关注可再生能源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动力。客观存在的问题充分说明,现实对新能源消纳和开发企业利益的保障程度还不够。“小病不治,大病难医。”对于这个问题,本文尝试从现象的背后进行一些解析,供参考。
在经济下行和电力过剩的整体环境及国家大力降低工商业电价的要求下,《关于做好2019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提出鼓励清洁能源参与交易。实际上,部分地方政府压低保障利用小时数后,新能源企业被迫选择拿出更多电量参与市场交易。对地方来说,从发电侧降低电价,相当于降低了地方用电企业的成本。对电网企业而言,按照地方政府确定的保障小时数执行调度交易,可大幅提高电网企业对新能源消纳的成绩。据国家电网公司介绍,2019年其经营区内新能源并网容量同比增长14%、发电量同比增长15%。但此类“保量不保价”的行为,表面上增加了新能源发电利用小时数,减少了弃电,完成了国家要求的保障小时数,但却损害了可再生能源开发企业的应得收益。发生上述情况背后的主要原因是利益驱动。
根据《关于做好风电、光伏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调整光伏发电陆上风电标杆上网电价的通知》,可再生能源并网年发电量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最低保障收购年利用小时数内的电量,上网电价在当地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含脱硫、脱硝、除尘电价)以内的部分,由当地省级电网按标杆上网电价和最低保障收购年利用小时数全额结算,也就是“保量保价”;高出当地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的部分通过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予以补贴。二是,超出最低保障收购年利用小时数的部分,参与市场化交易。参与市场化竞争和成交的电量可享受可再生能源补贴,度电补贴即新能源标杆上网电价与当地煤电标杆上网电价(含脱硫、脱硝、除尘)的差额。中发9号文出台之后,《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降低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和工商业用电价格的通知》是首个有关燃煤标杆电价的指导性文件,规定全国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平均每千瓦时下调约2分钱。其后,燃煤电厂标杆电价经过调价,但平均价格仍低于新能源资源区的标杆上网电价。
因此,新能源企业一方面争取保障小时数,一方面需要争抢市场化交易电量,而市场交易的结果相当于“割地求和”。当前实际风电、光伏发电利用小时数中,大部分电量属于低价市场化交易。出于生存压力,企业不断降低参与市场化竞争电量的电价,有些地方甚至出现“零电价”交易,只为争取并网消纳,通过完成交易得到与电网的结算合同,从而获得市场化竞争电量的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而由于新能源开发企业不论是通过全额保障性收购还是市场化交易,都有国家补贴可依赖,虽然账面上的补贴数字难以到位,但地方政府并不需要为其经济损失承担责任,也就对出台“保量不保价”和压低保障性收购小时数政策怀有冲动。
但是,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长期拖欠的现状已经众所周知,补偿缺口逐步扩大。2012年,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的发放以补贴目录申报的形式进行发放。截至第七批补贴目录,全国共有约52GW的光伏电站、154GW风电以及18GW的生物质项目进入了补贴目录。截至2019年6月底,我国风电装机1.93亿千瓦;光伏发电装机1.86亿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1995万千瓦。根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补贴累计缺口已超过2000亿元。从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情况来看,目前征收总额仅能满足2015年底前已并网项目的补贴需求,“十三五”期间90%以上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补贴资金来源尚未落实。第1~7批补贴目录项目中拖欠2016~2018年的补贴何时到位,也仍是一个未知数。2016年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征收标准提高到每千瓦时1.9分后再未作调整,若以年增3000多亿千瓦时的增长电量推算,年度新增的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约为60~70亿元,或仅够补贴当年的新增新能源项目。
由于补贴发放有排序,有些项目存在不能及时到位,甚至不能全额补贴的问题。201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的《关于印发北方地区清洁供暖价格政策意见的通知》规定,国家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贴资金优先支持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2018年,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务院扶贫办发布《关于公布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补助目录(光伏扶贫项目)的通知》,对列入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补助目录内的光伏扶贫项目,将优先拨付用于扶贫部分的补贴资金。2019年6月财政部发布的《关于下达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要求,资金拨付时应优先保障光伏扶贫、自然人分布式光伏、公共可再生能源独立电力系统等涉及民生的项目;对于其他发电项目,应按照各项目补贴需求等比例拨付。目前,共有七批可再生能源补贴目录,根据上述规定,补贴目录里的项目在获得补贴时,已经有了默认的序列,即先光伏扶贫、自然人分布式光伏、公共可再生能源独立电力系统等涉及民生的项目、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随后是商业项目,而且商业项目中,除了风电、光伏项目,还有生物质发电项目分享补贴额度。
因补贴拖欠带来的财务压力日益加剧,资金来源不足导致有些企业已经资不抵债,还有部分企业反映因资金链断裂而举借高息贷款,新能源发电获得的收益还不够支付银行还款、利息及缴税,因而不少新能源民营企业被迫选择出售电站资产来维持企业正常运转。有风电开发企业反映,虽然风电上网电量增加了,弃风率下降了,但是企业收益反而下滑,形成“发电小时数增长、企业利润下降”的尴尬境地,新能源开发企业经营更加艰难。
我国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建设有助于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消纳,东北地区电力调峰辅助服务市场做的比较好,但是新能源企业也苦不堪言。深度调峰费用由发电企业分摊主体按照各自实时出力占比共同分摊,但风电、核电、火电的上网电价不同、边际成本不同,购买辅助服务的意愿和弹性空间也不同,执行同一分摊标准也难以精确量化落实。从企业所属上来看,难免出现同一发电集团内部的互相博弈。
在整体经济形势、能源供给形势变化的大背景下,从用户端降价向上传导,发电企业两面承压。但是对于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的落实并不到位,存在国家政策和地方政府政策方面上下级不协调、地方与中央要求脱节的问题。
我国各地可再生能源体量不同,对应的管理部门不同,使得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协调不够畅通。国家能源主管部门、价格主管部门、财政基金管理部门在制定宏观政策时需要加强统筹协调。对于保障利用小时数,也需要进一步结合各省区资源条件、消纳利用情况,以及工程造价情况等因素,综合细化评估可再生能源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在各省的可执行性。“十三五”期间,可再生能源各能源品种发展规模超前,在“十四五”期间,可考虑将可再生能源进行整体统筹,对适合多种可再生能源互补开发的地区优化布局。
另一方面,政策实施过程当中,要恪尽职责,加强信息披露和行业监管。曾有媒体透露,黑龙江工信委2018年曾口头通知当年光伏保障利用小时数、参与市场交易的电量、上网电价等内容。有些地方也以相似形式进行非书面通知。这些不仅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管理办法》《关于做好风电、光伏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管理工作的通知》相违背,也违反《可再生能源法》相关规定。未来,还是要增加部门间沟通和协调,增强监管部门的执法监督力量,为可再生能源发展建立良好的法治环境,真正实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
原文首发于《电力决策与舆情参考》2020年1月17日第3、4期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7月14日-2025年7月18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蓝晓科技陕西西安用户侧智慧储能项目正式投运7月11日,蓝晓科技用户侧智慧储能项目正式投运。该项目位于西安市高陵区渭阳九路999号蓝晓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园区内部。储能总装机0.875MW/1.7
2025年5月21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5〕650号,以下简称“650号文”),从国家层面明确绿电直连的定义与适用范围,规范了绿电直连相关主体的权责范围和相关要求,并从落地层面指导绿电直连在微观层面的有序发展。650号文总体体现
广东灵活调节能力现状及提升路径分析——《新型电力系统下广东灵活调节能力分析及提升举措》摘编王雪辰/整理(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进程中,电力系统的运行特性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导致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需求急剧攀升,传统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能
当前,我国现有工业园区数量超1.5万个,国家级和省级园区超过2500个,贡献了全国工业产值的50%以上,碳排放量占全国总量的30%以上。作为产业聚集的载体,零碳园区对美丽中国建设和“双碳”目标实现有着重要意义。7月8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明确
对于全部上网电量即将参与市场交易的分布式光伏,存量和增量项目要区别看待。(来源:微信公众号“黄师傅说电”)存量项目,全额(多数地区)纳入机制电量,而且同地区单个市场主体的实时交易均价与整个地区同类项目的实时交易均价不会相差太大,虽然在新政下收益虽然会被拆分成场内的实时价格结算和场外
上篇我们聊完“无阻塞vs有阻塞的电价跃迁”,大家已经会用潮流把节点电价算得明明白白。本篇我们把镜头再拉近一点——阻塞盈余。它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以及如何把这笔“过路费”分得体面又合规,一次说透。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136号文)叫停新能源强制配储后,对市场新增主力的独立储能而言,新能源发电企业为了满足并网要求而购买/租赁储能设施调峰能力的支出或将显著减少。因此,出台新型储能容量补偿机制已迫在眉睫。
7月18日,大唐发电公布2025年半年度上网电量完成情况。截至2025年6月30日,本公司及子公司累计完成上网电量约1,239.934亿千瓦时,同比上升约1.30%,其中:大唐发电上网电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2025年上半年,受全社会用电量增加、新能源装机容量持续增加影响,公司新能源上网电量同比大幅增长,公司电量
随着国家发改委136号文的全面实施,新能源电站价值评估体系正经历深刻变革。新政策要求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电量全量进入电力市场,电价完全由交易形成。这一变革打破了过往“保量保价”的稳定预期,将电站收益拆解为“机制电价保障+市场化交易”双轨模式。其中,存量项目通过差价结算机制锁定基础收益(
“关税风险分担”正成为美国储能系统购电协议新常态。7月16日,加州社区选择聚合商(CCA)AvaCommunityEnergy与EDPRenewables签署的两份电池储能系统购电协议(PPA),提交至Ava董事会会议审议。值得关注的是,鉴于投资税收抵免(ITC)激励可能逐步取消等政策风险,其中1份协议中纳入了分担项目成本所
7月16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动交通与储能分会发布《电化学储能行业发展报告2025》(简称《报告》)。其中显示,2024年电化学储能运行效率与商业价值实现“双突破”,平均转换效率达88.75%。《报告》分析了9个省份独立储能运营模式,以江苏为例,“充放电价差+顶峰补贴+容量租赁+储能补贴”模式,50M
7月18日,大唐发电公布2025年半年度上网电量完成情况。截至2025年6月30日,本公司及子公司累计完成上网电量约1,239.934亿千瓦时,同比上升约1.30%,其中:大唐发电上网电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2025年上半年,受全社会用电量增加、新能源装机容量持续增加影响,公司新能源上网电量同比大幅增长,公司电量
7月16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动交通与储能分会发布《电化学储能行业发展报告2025》(简称《报告》)。其中显示,2024年电化学储能运行效率与商业价值实现“双突破”,平均转换效率达88.75%。《报告》分析了9个省份独立储能运营模式,以江苏为例,“充放电价差+顶峰补贴+容量租赁+储能补贴”模式,50M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7月17日,大唐发电发布公告称,上半年累计完成上网电量约1239.9亿千瓦时,同比上升约1.3%。大唐发电表示,本公司上网电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2025年上半年,受全社会用电量增加、新能源装机容量持续增加影响,公司新能源上网电量同比大幅增长,公司电量整体超同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
近期,国家连续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文)(以下简称136号文)、《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发改能源规〔2025〕411号)、《关于全面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发改办体改〔2025〕394号)(以下简称394号文)等系列政
7月17日,陕西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告陕西电力市场经营主体书。2025年1月1日起,陕西电力现货市场启动长周期结算试运行,叠加新能源装机快速增长及电煤价格下行因素影响,省内电力交易整体价格持续下探,售电公司在批发市场的累计购电均价从1月0.362元/度下降至6月0.339元/度,降幅达0.023元/度;但是零售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7日消息,申能股份有限公司公告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新增控股装机容量3.63万千瓦,主要为数个分布式发电项目。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控股装机容量为1859.39万千瓦,同比增加8.71%。其中:煤电840万千瓦,占45.18%;气电342.56万千瓦,占18.42%;风电343.02万千瓦,占18.45%;光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6日,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闽清县金福水电站增效扩容上网电价的通知。文件明确,经研究,闽清县金福水电站增效扩容商业运营上网电价为0.3381元/千瓦时(含3%增值税),调试运行期上网电价按照有关规定执行。详情如下: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闽清县金福水电站增效
近日,沙特国有电力采购公司(SPPC)与由ACWAPower牵头的多个联合体签署了7项可再生能源购电协议(PPA),涵盖5个太阳能和2个风电项目,总装机容量达15GW,成为全球迄今为止单一阶段签署规模最大的可再生能源采购承诺。本轮协议涵盖5个光伏项目与2个风电项目,总投资超过310亿沙特里亚尔(约合83亿美元)。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国投电力公告披露,2025年4-6月,公司控股企业累计完成发电量380.67亿千瓦时,上网电量370.74亿千瓦时,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加0.52%和0.59%。2025年1-6月,公司控股企业累计完成发电量770.59亿千瓦时,上网电量751.78亿千瓦时,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减少0.54%和0.25%。2025年4-6月,公
7月14日,甘肃省发改委发布关于公开征求《甘肃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文件规定了存量项目和增量项目的电量规模、机制电价和执行期限以及竞价实施细则。存量项目(2025年6月1日以前投产)(1)纳入机制的电量规模为154亿千瓦时。(2)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4日,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公开征求《甘肃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甘肃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到,省内集中式光伏、集中式风电、分布式光
根据《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2024年度和2022-2024年任期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结果已经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会议审议通过。2024年度和2022-2024年任期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A级企业名单如下:一、2024年度业绩考核A级企业1.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3.中国移动
根据《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办法》,2024年度中央企业科技创新优秀企业榜单已经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会议审议通过。企业名单如下:1.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2.国家电网有限公司3.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4.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5.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6.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7.中国钢研
7月11日,南方电网公司召开2025年年中工作会议,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围绕“决胜十四五、准备十五五”,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参会代表
2025年5月21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5〕650号,以下简称“650号文”),从国家层面明确绿电直连的定义与适用范围,规范了绿电直连相关主体的权责范围和相关要求,并从落地层面指导绿电直连在微观层面的有序发展。650号文总体体现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136号文)叫停新能源强制配储后,对市场新增主力的独立储能而言,新能源发电企业为了满足并网要求而购买/租赁储能设施调峰能力的支出或将显著减少。因此,出台新型储能容量补偿机制已迫在眉睫。
近日,浙江省多部委联合印发《浙江省海上风电安全应急管理指导意见》,详情如下: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海洋经济厅、省国资委,省气象局,宁波、温州、嘉兴、舟山、台州市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应急局,浙江海事局所属各分支局: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海上风电“加强
2025年7月14日,甘肃省发布《关于建立发电侧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成为全国首个推出“全容量+四大补偿”电价政策的省份。为何甘肃在稀缺定价、容量市场、容量补偿三种主流机制中独选后者?这需要从机制本质差异出发,结合我国电力市场建设展开系统性分析。(来源:电联新媒作者:闫鑫)
日前,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南阳白河2x1000MW煤电项目核准的批复,该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南阳市宛城区黄台岗镇。项目新建2台100万千瓦高效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详情如下: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南阳白河2x1000MW煤电项目核准的批复南阳市发展改革委:报来的《关于呈报南阳白河电厂(2×1
电能质量是电力服务的“生命线”,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环境的“硬指标”,直接关系到企业生产、居民生活以及能源高质量发展。甘肃能源监管办以“强监管、补短板、促提升”为工作主线,多措并举提升全省供电可靠性与电能质量,推动12398热线电能质量类投诉工单持续下降,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用电需求提供
今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公布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的通知》,正式确定上海市、常州市、广州市等9个城市为首批试点城市,同步公布30个试点项目。《能源评论》派出多路记者,前往济南、成都、广州、深圳等地,实地探访车网互动项目,了解规模化试点的进展。在济南,我们来到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5日,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第20252856号建议答复的函。答复文件明确,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局、广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的《关于金融支持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见》发布,意见第9条“创新服务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