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在经济下行和电力过剩的整体环境及国家大力降低工商业电价的要求下,《关于做好2019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提出鼓励清洁能源参与交易。实际上,部分地方政府压低保障利用小时数后,新能源企业被迫选择拿出更多电量参与市场交易。对地方来说,从发电侧降低电价,相当于降低了地方用电企业的成本。对电网企业而言,按照地方政府确定的保障小时数执行调度交易,可大幅提高电网企业对新能源消纳的成绩。据国家电网公司介绍,2019年其经营区内新能源并网容量同比增长14%、发电量同比增长15%。但此类“保量不保价”的行为,表面上增加了新能源发电利用小时数,减少了弃电,完成了国家要求的保障小时数,但却损害了可再生能源开发企业的应得收益。发生上述情况背后的主要原因是利益驱动。
(来源:能源研究俱乐部 ID:nyqbyj 作者:何木)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上披露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显示了可再生能源法执行中存在8个问题,包括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落实尚不到位。报告具体显示,个别省份暂未达到国家规定的最低保障收购年利用小时数,且存在以低于国家有关政策明确的电价水平收购的情况。宁夏2018年自行制定风电最低保障性收购利用小时数为750~850小时,远低于国家核定的1850小时最低保障收购小时数。甘肃2018年自行设置的风电、光伏发电保障性收购小时数分别为774小时和479小时,距国家保障性收购政策规定的风电1800小时和光伏发电1500小时差距较大。
整体来看,新能源的发展成绩大于问题,特别是弃风、弃光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据国家能源局公布数据显示,2019年1~6月,全国风电发电量同比增长11.5%;全国平均风电利用小时数1133小时,同比下降10小时。全国弃风电量同比减少77亿千瓦时;全国平均弃风率4.7%,弃风率同比下降4.0个百分点。全国弃风电量和弃风率持续“双降”。然而,要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道路,还要关注可再生能源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动力。客观存在的问题充分说明,现实对新能源消纳和开发企业利益的保障程度还不够。“小病不治,大病难医。”对于这个问题,本文尝试从现象的背后进行一些解析,供参考。
在经济下行和电力过剩的整体环境及国家大力降低工商业电价的要求下,《关于做好2019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提出鼓励清洁能源参与交易。实际上,部分地方政府压低保障利用小时数后,新能源企业被迫选择拿出更多电量参与市场交易。对地方来说,从发电侧降低电价,相当于降低了地方用电企业的成本。对电网企业而言,按照地方政府确定的保障小时数执行调度交易,可大幅提高电网企业对新能源消纳的成绩。据国家电网公司介绍,2019年其经营区内新能源并网容量同比增长14%、发电量同比增长15%。但此类“保量不保价”的行为,表面上增加了新能源发电利用小时数,减少了弃电,完成了国家要求的保障小时数,但却损害了可再生能源开发企业的应得收益。发生上述情况背后的主要原因是利益驱动。
根据《关于做好风电、光伏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调整光伏发电陆上风电标杆上网电价的通知》,可再生能源并网年发电量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最低保障收购年利用小时数内的电量,上网电价在当地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含脱硫、脱硝、除尘电价)以内的部分,由当地省级电网按标杆上网电价和最低保障收购年利用小时数全额结算,也就是“保量保价”;高出当地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的部分通过国家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予以补贴。二是,超出最低保障收购年利用小时数的部分,参与市场化交易。参与市场化竞争和成交的电量可享受可再生能源补贴,度电补贴即新能源标杆上网电价与当地煤电标杆上网电价(含脱硫、脱硝、除尘)的差额。中发9号文出台之后,《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降低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和工商业用电价格的通知》是首个有关燃煤标杆电价的指导性文件,规定全国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平均每千瓦时下调约2分钱。其后,燃煤电厂标杆电价经过调价,但平均价格仍低于新能源资源区的标杆上网电价。
因此,新能源企业一方面争取保障小时数,一方面需要争抢市场化交易电量,而市场交易的结果相当于“割地求和”。当前实际风电、光伏发电利用小时数中,大部分电量属于低价市场化交易。出于生存压力,企业不断降低参与市场化竞争电量的电价,有些地方甚至出现“零电价”交易,只为争取并网消纳,通过完成交易得到与电网的结算合同,从而获得市场化竞争电量的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而由于新能源开发企业不论是通过全额保障性收购还是市场化交易,都有国家补贴可依赖,虽然账面上的补贴数字难以到位,但地方政府并不需要为其经济损失承担责任,也就对出台“保量不保价”和压低保障性收购小时数政策怀有冲动。
但是,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长期拖欠的现状已经众所周知,补偿缺口逐步扩大。2012年,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可再生能源补贴资金的发放以补贴目录申报的形式进行发放。截至第七批补贴目录,全国共有约52GW的光伏电站、154GW风电以及18GW的生物质项目进入了补贴目录。截至2019年6月底,我国风电装机1.93亿千瓦;光伏发电装机1.86亿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1995万千瓦。根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补贴累计缺口已超过2000亿元。从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情况来看,目前征收总额仅能满足2015年底前已并网项目的补贴需求,“十三五”期间90%以上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补贴资金来源尚未落实。第1~7批补贴目录项目中拖欠2016~2018年的补贴何时到位,也仍是一个未知数。2016年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征收标准提高到每千瓦时1.9分后再未作调整,若以年增3000多亿千瓦时的增长电量推算,年度新增的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约为60~70亿元,或仅够补贴当年的新增新能源项目。
由于补贴发放有排序,有些项目存在不能及时到位,甚至不能全额补贴的问题。201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出台的《关于印发北方地区清洁供暖价格政策意见的通知》规定,国家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贴资金优先支持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2018年,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务院扶贫办发布《关于公布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补助目录(光伏扶贫项目)的通知》,对列入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补助目录内的光伏扶贫项目,将优先拨付用于扶贫部分的补贴资金。2019年6月财政部发布的《关于下达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要求,资金拨付时应优先保障光伏扶贫、自然人分布式光伏、公共可再生能源独立电力系统等涉及民生的项目;对于其他发电项目,应按照各项目补贴需求等比例拨付。目前,共有七批可再生能源补贴目录,根据上述规定,补贴目录里的项目在获得补贴时,已经有了默认的序列,即先光伏扶贫、自然人分布式光伏、公共可再生能源独立电力系统等涉及民生的项目、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随后是商业项目,而且商业项目中,除了风电、光伏项目,还有生物质发电项目分享补贴额度。
因补贴拖欠带来的财务压力日益加剧,资金来源不足导致有些企业已经资不抵债,还有部分企业反映因资金链断裂而举借高息贷款,新能源发电获得的收益还不够支付银行还款、利息及缴税,因而不少新能源民营企业被迫选择出售电站资产来维持企业正常运转。有风电开发企业反映,虽然风电上网电量增加了,弃风率下降了,但是企业收益反而下滑,形成“发电小时数增长、企业利润下降”的尴尬境地,新能源开发企业经营更加艰难。
我国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建设有助于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消纳,东北地区电力调峰辅助服务市场做的比较好,但是新能源企业也苦不堪言。深度调峰费用由发电企业分摊主体按照各自实时出力占比共同分摊,但风电、核电、火电的上网电价不同、边际成本不同,购买辅助服务的意愿和弹性空间也不同,执行同一分摊标准也难以精确量化落实。从企业所属上来看,难免出现同一发电集团内部的互相博弈。
在整体经济形势、能源供给形势变化的大背景下,从用户端降价向上传导,发电企业两面承压。但是对于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的落实并不到位,存在国家政策和地方政府政策方面上下级不协调、地方与中央要求脱节的问题。
我国各地可再生能源体量不同,对应的管理部门不同,使得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协调不够畅通。国家能源主管部门、价格主管部门、财政基金管理部门在制定宏观政策时需要加强统筹协调。对于保障利用小时数,也需要进一步结合各省区资源条件、消纳利用情况,以及工程造价情况等因素,综合细化评估可再生能源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在各省的可执行性。“十三五”期间,可再生能源各能源品种发展规模超前,在“十四五”期间,可考虑将可再生能源进行整体统筹,对适合多种可再生能源互补开发的地区优化布局。
另一方面,政策实施过程当中,要恪尽职责,加强信息披露和行业监管。曾有媒体透露,黑龙江工信委2018年曾口头通知当年光伏保障利用小时数、参与市场交易的电量、上网电价等内容。有些地方也以相似形式进行非书面通知。这些不仅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管理办法》《关于做好风电、光伏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管理工作的通知》相违背,也违反《可再生能源法》相关规定。未来,还是要增加部门间沟通和协调,增强监管部门的执法监督力量,为可再生能源发展建立良好的法治环境,真正实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
原文首发于《电力决策与舆情参考》2020年1月17日第3、4期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十四五”以来,在“双碳”目标与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引领下,我国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快速推进,风电、太阳能发电成为我国能源电力供应的有生力量,电源结构加速绿色低碳转型,煤电功能定位已发生实质性改变。叠加近年来电煤供应、电价机制、环保约束、能源保供等外部环境变化,新形势下的煤电企业设备
改革是电力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之一。进入“十四五”以来,在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以及能源安全韧性的拷问下,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全面提速,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探索适配的“软件系统”。(来源:电联新媒作者:翁爽)根据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2025年一季度,我国风电光伏发电合计新增装机7433万
2025年一季度,由于“430”(4月30日前并网项目享受原有电价政策)和“531”(6月1日后增量项目全面市场化)两个政策推动刺激,光伏市场呈现出火爆局面,各个企业纷纷加快项目进度,抢装潮带动组件、电池、硅片等价格大幅上涨。4月初,N型G10L单晶硅片成交均价在1.28元/片,N型G12R单晶硅片成交均价在1
5月16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5月12日-5月16日)。政策篇广东新能源增量项目机制电价征求意见5月12日,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广东新能源增量项目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竞价规则(征求意见稿)》及《广东省新能源发电项目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差价结算规则(征求意见稿)》,就
政府发布的分时电价政策中,时段的划分是4要素之一。(来源:微信公众号“黄师傅说电”)目前各省基本都实现了按季节性的分时时段调整,也有些省份每个月,甚至每个月当中的某些天都在执行不同的分时时段。但相较于时间颗粒度更为细致的批发现货市场交易周期,一定时间内固定的行政分时时段并不总是能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中国神华5月15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回答“一季度煤炭价格降幅明显,火电板块利润修复,公司发电板块毛利润为何下降?”这一问题时表示,2025年一季度公司发电分部实现利润总额26.25亿元,同比下降17.2%,发电板块毛利率15.4%,较上年同期下降1.3个百分点。平均售电价格386元
摘要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约8.6亿kW,电网消纳矛盾日益突出,仅靠电源侧调节难以支撑未来更大规模的新能源消纳任务。因此,如何利用价格激励使电动汽车、储能等用户侧调节资源发挥填谷能力,以满足新能源发展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需要,已成为电网公司考虑的重点问题之一。文章选取城市公共充电站为研究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5日,上海市政府公示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0068号提案的答复。原文如下:对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0068号提案的答复台盟界别:贵界别提出的“关于在上海地区规模化试点电化学储能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新型储能是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保障能源电力安全
5月15日上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山东省能源局主要负责同志等介绍山东深入实施“八大行动”,推动新能源高水平消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中新社记者:我了解到,山东打造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示范区是未来一段时间的重要任务。请问,下一步山东在新能源发展过程中,将采取什么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12日,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本市非电网直供电价格行为的通报书。文件明确2025年4月,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印发了《优化我市非电网直供电价格政策的工作指引》(沪发改价管〔2025〕14号),向市市场监管局等七部门制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本市非电网直供电价格行为的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16日,浙江省桐乡市人民政府印发2025年桐乡市迎峰度夏(冬)电力负荷管理专项补贴实施方案,为贯彻电力稳供政策,缓解电网供需矛盾,提升电网运行效率,特制定空调负荷、移峰填谷(以下所说移峰填谷包含集中检修)、电力需求响应、地方电厂顶峰发电价格补偿机制。按照“安全可靠、
改革是电力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之一。进入“十四五”以来,在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以及能源安全韧性的拷问下,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全面提速,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探索适配的“软件系统”。(来源:电联新媒作者:翁爽)根据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2025年一季度,我国风电光伏发电合计新增装机7433万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15日,西北能监局发布关于印发《西北区域抽水蓄能电站参与跨省电力交易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按照公平开放、权益优先、资源共享、灵活高效的原则,形成以“中长期为主、辅助服务为辅、短期互济补充的抽蓄电站参与跨省或跨调度控制区的市场化交易机制,实现抽蓄电站灵活调用
越南电力集团EVN宣布,自2025年5月10日起实施电价调整方案,宣布平均零售电价从每千瓦时2103.11越南盾上涨至2204.07越南盾(不含增值税),较调整前的平均零售电价上调4.8%。根据政府第72号法令,当投入成本增加2%或更多时,电价每三个月调整一次。也就是说,每年将有4次价格调整。据了解,最近一次电
5月15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举办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深入实施“八大行动”,推动新能源高水平消纳情况。近年来,山东省新能源持续快速发展,2024年6月,装机规模在东部沿海省份率先破亿,10月历史性超过煤电。截至目前,全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1.25亿千瓦,占比超过51%。其中光伏装机8514万千
近年来,我国分布式光伏发展迅猛。从2020年开始,各类企业纷纷加大在光伏业务的布局力度,有力推动了行业的快速扩张。这一热潮为我国能源结构优化注入新动力,也为实现碳减排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然而,在高速发展的背后,一系列问题逐渐浮现,给光伏行业可持续发展带来诸多挑战。(来源:中国能源观察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13日,湖北省发改委印发《湖北省定价目录》,修订后的《湖北省定价目录》自2025年6月1日起施行,原《省发改委关于印发〈湖北省定价目录〉的通知》(鄂发改规〔2021〕1号)同时废止。定价项目中包含13个项目,其中涉及输配电,定价内容为省级以下电网输配电价,定价部门为省价格主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4日,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新能源汽车向电网放电上网电价问题的批复。文件明确,新能源汽车向电网放电上网电价采用峰平谷电价方式,具体按照0.453元/kWh乘以峰平谷比例系数确定。其中执行时段和峰平谷比例系数等参照《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完善我省峰谷分时电价政策有
2025年136号文落地,新能源行业迎来市场化定价的“成人礼”:强制配储退出历史舞台,但分时电价波动加剧、限电率攀升的现实,却让储能的“必要性”以另一种形式回归。一边是电价收益的不确定性,一边是消纳压力的显性化,投资者正面临新的博弈——“不强制”不等于“不需要”,储能配置如何从“政策驱
5月12日,省公司召开5月份工作例会暨经济运行分析会。大唐安徽当涂公司第一时间学习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要求各部门迅速行动起来,利用部门例会、班前会等多种方式,扎实学习会议精神,落实落细会议工作思路和各项工作部署,为冲刺“双过半”任务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王存军主持会议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14日,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新能源汽车向电网放电上网电价问题的批复。文件明确,新能源汽车向电网放电上网电价采用峰平谷电价方式,具体按照每千瓦时0.453元乘以峰平谷比例系数确定。其中执行时段和峰平谷比例系数等参照《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完善我省峰谷分时电价政
三峡能源5月12日发布关于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召开情况的公告指出,平均上网电价为各地项目电价加权平均计算的结果,受到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情况、项目地区分布情况、市场化交易政策规则与交易成果、考核分摊情况等多个因素综合影响。2024年公司整体电价同比下降最主要的因素为平价项目
北极星输配电网整理了5月12日~5月16日的一周输配电政策动态。甘肃《关于开展电网公平开放现场监管工作的通知》5月15日,甘肃能源监管办发布《关于开展电网公平开放现场监管工作的通知》,甘肃能源监管办拟于2025年5月下旬至6月开展电网公平开放现场监管工作,了解相关情况,并听取意见建议。通知指出,监
近日,重庆能源局发布关于再次征求《重庆市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实施细则(二次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对比一次征求意见稿,在上网模式上,一稿未按照区县行政区域划分上网电量,二稿则提出,位于主城都市区22个区县行政区域内的项目,年自发自用电量比例原则上不低于20%;其余区县,年自发自
5月15日,甘肃能源监管办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措施备案指南发布。原文如下:甘肃能源监管办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措施备案指南为进一步做好甘肃电力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措施备案工作,现将有关事项说明如下:一、备案依据(一)《电力监管条例》(国务院令第432号)(二)《电力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发展改
5月16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5月12日-5月16日)。政策篇广东新能源增量项目机制电价征求意见5月12日,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广东新能源增量项目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竞价规则(征求意见稿)》及《广东省新能源发电项目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差价结算规则(征求意见稿)》,就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自然垄断环节监管的决策部署,按照国家能源局电网公平开放专项监管工作安排,近期,西北能源监管局组织开展宁夏电网公平开放现场监管工作。监管期间,工作组通过查阅资料、组织座谈、现场走访等方式,重点对电网企业并网管理制度规范,公平开放服务,接入工作流程,信息公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12日,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本市非电网直供电价格行为的通报书。文件明确2025年4月,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印发了《优化我市非电网直供电价格政策的工作指引》(沪发改价管〔2025〕14号),向市市场监管局等七部门制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本市非电网直供电价格行为的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15日,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部门关于印发《天津市电力需求侧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文件明确,鼓励电网企业和电力需求侧管理服务机构构建资源共享平台,通过开展综合节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交易以及碳交易等多元化能源服务,满足电力用户的差异化能源需求,助力电力用户
5月15日,甘肃能源监管办发布《关于开展电网公平开放现场监管工作的通知》,甘肃能源监管办拟于2025年5月下旬至6月开展电网公平开放现场监管工作,了解相关情况,并听取意见建议。通知指出,监管范围涵盖六方面。其中,在接网工程投资建设及回购情况方面,重点监管对新能源、储能等各类主体配套送出工程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15日,西北能监局发布关于印发《西北区域抽水蓄能电站参与跨省电力交易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按照公平开放、权益优先、资源共享、灵活高效的原则,形成以“中长期为主、辅助服务为辅、短期互济补充的抽蓄电站参与跨省或跨调度控制区的市场化交易机制,实现抽蓄电站灵活调用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5月15日,甘肃能源监管办发布关于开展电网公平开放现场监管工作的通知,甘肃能源监管办拟于2025年5月下旬至6月开展电网公平开放现场监管工作,了解相关情况,并听取意见建议。详情如下:关于开展电网公平开放现场监管工作的通知有关电力企业: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落
近年来,我国分布式光伏发展迅猛。从2020年开始,各类企业纷纷加大在光伏业务的布局力度,有力推动了行业的快速扩张。这一热潮为我国能源结构优化注入新动力,也为实现碳减排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然而,在高速发展的背后,一系列问题逐渐浮现,给光伏行业可持续发展带来诸多挑战。(来源:中国能源观察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