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输配电电网建设报道正文

电网建设给力战贫 特高压清洁能源外送推动贫困地区资源优势转化

2020-04-15 16:09来源: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报关键词:特高压清洁能源国家电网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把脉深度贫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正是导致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2018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了《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从大力实施电力和网络扶贫行动等4个方面加快补齐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短板,加强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贫困地区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3月25日,第一条“电力天路”青藏联网工程迎来又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双向累计输送电量突破100亿千瓦时,达到103亿千瓦时。正如那首歌中所唱的,一条又一条通向西藏的“电力天路”,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

“加快推进电力外送通道建设,年内投产青海—河南特高压直流工程,加快推进陕北—武汉、雅中—江西特高压直流等重点工程建设,推动贫困地区资源优势转化。”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毛伟明精准部署,为脱贫攻坚倒计时阶段的电网建设明确了时间点、理清了路线图。“严控工程建设质量,确保各项工程‘零缺陷’投产”,分秒必争中更有保质保量、奋勇攻坚的信心决心。

攻坚号角已经吹响。全面完成贫困地区电网攻坚任务,按计划推进抵边村寨电网建设,加快阿里联网工程建设……2020年,动人的国网绿注定将在中国电力版图中再添光彩。巍巍铁塔、阡陌银线,正在中国崛起的大背景中,勾勒出一个个振兴发展的“电力样本”,串联起数不清的脱贫故事。

电网建设带来脱贫新希望

坚决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是对中华民族和全人类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业。毛伟明强调,越是在不利因素的影响下,越要绷紧弦、铆足劲、打硬仗,坚决啃下最硬的骨头、攻克最后的堡垒,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展现国网担当、贡献国网力量。

3月24日下午,50名全副武装的电网建设工人在拉萨市曲水县集结完毕。经过短暂的誓师仪式,他们携带20多台套吊车、混凝土罐车和搭载着挖掘机、装载机的拖车,直奔1500公里外的阿里与藏中电网联网工程建设工地。

3月的拉萨还飘着雪花,让这些电网建设者不顾春寒料峭也要抓紧复工的,正是尽快打通西藏统一电网“最后一公里”的使命。

阿里联网工程是脱贫攻坚、巩固国防的重大工程。这一工程将使全国最后一个地级行政区接入全国电网,使仲巴、萨嘎、吉隆、聂拉木、普兰、改则和措勤等7个县连上大电网,有效解决和改善沿线近38万人的安全可靠用电问题,同时将满足远期中尼铁路供电和中尼电网联网需要。

阿里联网工程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海拔最高、最具挑战性的输变电工程。工程建设现场平均海拔4572米,最高塔位5357米,含氧量仅为内地50~60%,最低气温达零下45℃,参建人员患高原病风险大,人员、机械降效达到50%以上。

“我们要将被疫情耽误的时间夺回来,在原本就紧张的工期中,我们必须保质保量完成。”阿里联网巴尔220千伏变电站项目负责人刘璘说。截至目前,阿里联网工程整体建设进度完成31%,力争在2020年底前建成投运。

其实,每一条“电力天路”的建设都是一次突破生命禁区、考验生存极限的挑战。国网人以使命必达的勇气和魄力,使西藏电网迈入超高压大电网新时代,使西藏广大牧民从“用上电”转变为“用好电”。

大电网的延伸补齐了制约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后一块能源短板。2019年底,西藏提前完成脱贫攻坚工作任务,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人口实现清零。

与西藏相邻的新疆,电力带来的发展动能正在孕育同样的脱贫希望。

在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中国“最后沙漠部落”克里雅人(世代沿新疆和田地区克里雅河而居,故被称为克里雅人)百年来隐居于此。他们所在的达里雅布依乡于2019年11月13日正式通电,成为新疆最后一个用上大网电的沙漠乡,村民们也随之搬到水电均通的现代新村。

搬迁后,村民再娜甫汗·吾司看到商机,最先在村北开起了一家小商店。回忆起几个月前的生活,再娜甫汗·吾司无奈地说到:“住的是用红柳枝或芦苇扎起的‘笆子房’,喝的是苦咸水,点的是煤油灯,日子过得很艰苦。”

如今的再娜甫汗·吾司不仅用上了电灯电器,家里还托养了150只羊,丈夫也在合作社找到了工作,夫妻每月能挣5000多元。

包括和田、阿克苏、喀什、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在内的南疆四地州是“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区,贫困人口占“三区三州”贫困总人口的近一半。电力等基础设施落后曾是南疆四地州的发展之殇。

十三五以来,国网新疆电力投资36亿元,建成750千伏巴楚-莎车、莎车-和田、喀什-莎车输变电工程,实现南疆四地州750千伏电网全覆盖,供电能力显著提升,“无电”退出历史舞台,区域整体性脱贫有了坚强保障。

清洁能源外送助力产业扶贫

推进贫困地区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实现造血输血相协同,是开发式扶贫的重要方式之一。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助力贫困地区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加快电力外送通道建设,2019年共组织藏电、疆电、青电外送935亿千瓦时,组织扶贫专项电力交易17亿千瓦时。

2018年底,世界首条清洁能源专用通道——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拉开序幕。通过这条西电东送的“高速路”,青海清洁能源基地的电能将直送中部地区负荷中心,实现更大范围优化清洁能源配置。

作为国家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青海共有15个深度贫困县,1622个建档立卡贫困村,52万贫困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近十分之一,脱贫攻坚难度大。但幸运的是,青海在清洁能源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据统计,青海省太阳能资源约占全国的11%,水电理论蕴藏量2187万千瓦,风能资源年利用小时在1000至2300小时,页岩气资源量达2万亿立方米,可燃冰储量约占全国的四分之一。2019年6月9日至23日,青海省在全省72平方公里范围内实现连续15天360小时全部使用清洁能源供电,再次刷新世界纪录。

2019年3月,青海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规划获批。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是青海经济结构的转型方向,也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迎战深度贫困的最佳选择。加快外送通道建设,无疑是清洁能源资源“变现”的关键。据测算,“青电入豫”工程达产后,每年将输送清洁电量约400亿千瓦时。

在其他清洁能源资源大省,这条以电力外送换取脱贫优势、发展机遇的道路已经被走通。

在四川,8条超高压交流线路、4条特(超)高压直流线路将省内电网与华东、华中、西北、西藏等电网相连,使四川年输送能力达3000万千瓦左右,跨省输送电力能力居全国首位。

国网四川电力积极服务深度贫困地区资源开发。建成藏区彝区等八大水电送出通道,推动雅砻江(中游)、白鹤滩等水电送出,全力缓解“窝电”难题,保障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三州”贫困地区4200万千瓦清洁能源并网,推动贫困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在甘肃,甘肃电网已建成西北电网的功率交换枢纽和西电东送的骨干通道。2017年,国网甘肃电力建成投运以输送清洁能源为主的祁韶特高压直流工程,甘肃电网迈进“特高压”时代。2019年建成河西750千伏第三回线加强工程,西北新能源外送再添新通道。

国网甘肃电力积极推进“扶贫电”全国外销。通过促进火电企业灵活性改造、充分发挥辅助服务市场作用等举措,国网甘肃电力将祁韶直流输送能力较投运时提升400万千瓦。促请国家电网公司与甘肃省政府联合推动,实现甘肃“扶贫电”外送20个省市,并签订了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内首份特高压直流工程长期送受电合作协议。2019年甘肃“扶贫电”外送电量突破422亿千瓦时,同比提升近30%。

从雪域高原到西南山区,从供电保障到外送消纳,电网蜿蜒前行,传递的是脱贫致富的希望和动力;交流直流变换,不变的是国网人矢志不渝的为民情怀。“电力脊梁”在中国扶贫故事中巍然挺立。

原标题:电网建设给力战贫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特高压查看更多>清洁能源查看更多>国家电网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