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风电风电产业政策正文

青海:再打造两个千万千瓦级可再生能源基地

2020-06-12 09:14来源:北极星风力发电网关键词:可再生能源风电开发青海风电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十三)深入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鼓励建立新型研发组织,强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打造一批国家级科技创新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建成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农业科技园区等创新“高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建成以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小巨人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实施培育新兴产业发展科技行动,大力培育“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创新创业生态圈,高质量建设“双创”示范基地,打造“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的科技企业梯次培育集群。借助西宁科技大市场等平台,加大东西部科技合作,促进东部地区先进技术、优秀人才和科技成果向我省转移转化。

(十四)构建现代特色循环农牧业产业体系。坚持“绿色、高端、品牌、质量”发展方向,支持特色优势高端产品发展,构建特色循环农牧业体系。建立春油菜、青稞、马铃薯等高原特色农作物现代种业制(繁)种示范基地。加快推进小麦、青稞生产功能区、油菜生产保护区、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国家级牦牛特优区建设,打造“生态青海、绿色农牧”品牌。开展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扩大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面积。推进农牧业生产投入品全程质量管理,鼓励支持智慧农牧业、观光农牧业、定制农牧业、农事体验农牧业等新业态的发展,打造一批现代庄园牧场。

(十五)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工业体系。围绕打造世界级的盐湖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集群和无机盐化工产业基地,提高盐湖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建设盐湖科技创新中心,推进盐湖产业向新材料领域拓展,推动盐湖资源综合利用上升为国家战略。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全国重要的光热熔盐生产基地、西北最大的锂电产业及废旧锂电池回收利用基地和西部镁质建材原料生产基地。打造光伏应用与制造垂直一体化发展新模式,形成以硅为主、多元发展、集中布局的产业格局。促进高端装备制造向智能化服务转变,推动青藏高原特色生物资源与中藏药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

(十六)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着力发展工业设计、节能环保服务、检验检测认证、电子商务等产业,促进服务业和工业深度融合。加快完善物流服务体系,搭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和货物配载中心,建成朝阳物流园、西宁双寨国际物流城、冷链物流等项目。推进商业步行街改造提升,实施“十大扩消费行动”,积极发展数字家庭、远程定制、体验分享等新模式,扩大信息消费,构建从市州覆盖到村级的电商综合服务体系。

五、强化公共服务供给

创造高品质生活

(十七)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持续实施民生改善工程,增强民生福祉。坚持就业优先战略,统筹谋划产业提升、企业培育和保护生态增就业。落实劳务经纪人补贴政策,提高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组织化程度。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和登记失业人员服务、扶持力度,加大劳动者合法权益维护力度,改善就业创业环境。引导两后生回乡领办创办农牧业合作社和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给予首次创业补贴、创业一次性奖励和一次性创业岗位开发补贴。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施城乡居民收入提升行动,拓宽经营性和财产性收入渠道,健全工资支付保障长效机制和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

(十八)加快文旅融合与公共体育发展。积极推动具有青海特点的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统筹推进旅游发展“五三”新布局,串联打造国家级生态旅游线路和风景道,联合打造国家青藏高原生态旅游目的地。推进景区提档升级,加快西宁新华联国际旅游城等重点文旅融合项目建设。大力发展互联网+旅游新业态,打造一批智慧景区和智慧旅游小镇。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以河湟文化、热贡文化、昆仑文化、三江源生态文化等为代表的文化产业示范区,打造青绣、剪纸、农民画、雕塑雕刻、藏饰等传统特色文化品牌。拓展全民阅读活动。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开发射箭、赛马、摔跤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释放冰雪运动潜力,实现“白雪换白银”,推进大型体育场馆及设施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推进全民健身运动。

(十九)增强教育卫生综合服务能力。将公共教育资源更精准投向困难地区和薄弱环节,加强普惠性学前教育,推进义务教育向优质均衡迈进,落实15年教育资助政策。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逐步形成“一校一特色”“专业+品牌”的职业教育发展新态势。加强高校应用型专业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高校综合实力。深入推进健康青海行动,加快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统筹推进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全面提高服务能力,促进便捷就医和低成本就医。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服务,促进中藏西医结合、中藏医养生保健及医养结合。

(二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让人民更公平享有基本社会保障。完善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加强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医疗保险关系转移、异地结算、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提高工伤保险统筹层次,加强职业病防治。健全失业保险制度。构建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全面改善群众住房条件,制定农牧民住房条件改善政策,完善住房保障制度。

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增强内生发展动力

(二十一)积极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提高行政效能,加快构建“一网通办、一事通办”政务服务体系。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进“证照分离”和网上审批,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全面实施“不见面审批”和“最多跑一次”,精减项目审批和报建事项,压缩审批时限。简化和规范外商投资市场准入程序,全面实施市场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制度,推进“一口办理”,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

(二十二)持续推进信用体系建设。以疫苗、药品、食品安全为重点,健全统一权威的生产、流通至消费全过程食品药品监管体系。持续推进政务、商务、社会、科研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鼓励重点领域创新推出信用服务产品。

(二十三)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构建完备、科学、高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加快土地要素改革,落实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建立健全土地经营权依法自愿流转机制。推进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完善资源性产品等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建立健全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稳妥推进输配电价改革,探索清洁能源消纳新模式,推进清洁能源跨省区交易。推进生态保护补偿体制机制创新。健全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完善人才流动机制。

七、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拓展对外开放新空间

(二十四)进一步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铁路、公路、航空、水利、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形成铁路“1288”新架构、运输机场“一主十二辅”新格局和“东部成网、西部便捷、青南通畅、省际联通”公路网络格局。推进格敦、格库、西成铁路及西宁机场三期、青海湖机场、玉树机场改扩建等重点项目,加快格成、西昌铁路前期工作。加快引黄济宁、引大济湟、蓄集峡水利枢纽、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深入研究引通济柴工程。打造百兆引领的高品质宽带网络,打造以西宁为中心、辐射周边的“宽带无线城市群”。

(二十五)加快对外开放平台建设。优化中欧班列组织运营模式,积极推进中欧班列常态化运行。推进西宁、格尔木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强化我省综合运输通道与主通道的衔接,推进西宁综合保税区建设,推动西宁、海东、海西、海南等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培育和打造立足本省面向全国的青藏高原信息港和大数据灾备中心。持续办好青洽会、中国(青海)国际生态产业博览会、“一带一路”清洁能源发展国际高峰论坛、中国国家公园论坛等,推动加入“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提升“大美青海”的国际知名度。

(二十六)大力发展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提升利用外资规模和质量水平,放宽市场准入。依托国际友好城市建设,加强产业对接和市场开拓。申建航空货运海关监管场所和进境水果肉类指定口岸、查验场及进境木材监管区,建设电子口岸信息服务平台,推动海关、边检等信息共享,实现国内电子口岸互联互通。建立与东中部和西部省份开放平台对接机制,深化与关中平原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宁夏沿黄城市群的沟通合作。

八、政策支持和保障措施

(二十七)人才政策。搭建创新人才培养平台,加强高校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设,继续实施“青海学者”和“昆仑英才”计划,引导聚集高层次人才,建立国内外高层次人才来青开展人才智力援青的长效机制。完善体现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专业技术人才特点的职称评价体系。制定各类人才赴基层工作的优惠政策,在职务晋升、职称评定、子女入学、医疗服务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二十八)财税支持。积极落实国家关于构建地方主体税种和完善地方税体系的相关部署,稳定财政收入。加大争取中央补助力度,稳步提高全省财力水平。建立省对下一般性转移支付稳定增长机制,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争取中央新增地方政府债券额度,强化一般债券资金管理,继续创新专项债券品种,支持重大项目建设和补齐短板。落实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政策,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培育新增税源。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优先支持发展和改善民生。贯彻落实好国家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各项税收政策。科学合理确定省以下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促进各级政府更好地履职尽责。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可再生能源查看更多>风电开发查看更多>青海风电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