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十四五”储能发展形势研判
深入推进电力系统转型加速了对储能的需求。电力系统转型的本质,是建立一种更加灵活的电力系统,能够适应多品种高效低碳电源的发展。即建立灵活的电力系统是转型的根本要求,发展高效清洁低碳能源是转型的具体表现。然而,目前间歇性电源规模不断增加与灵活性资源不足的矛盾,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电力系统转型向更深层次迈进的主要矛盾。根据预测,2035年,我国光伏装机将达到7.3亿千瓦,2050年将达到10亿千瓦;风电装机2035年、2050年将分别达到8.5、14亿千瓦。值得注意的是,与国外发展模式不同,我国更加重视基地型规模化可再生能源开发。目前,内蒙古、山西、甘肃、宁夏、新疆风电基地有序建设,江苏、山东等沿海地区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也在快速推进,光伏基地建设也在有序进行。这将必然导致电力系统对调峰、调频、备用等灵活性资源需求的增加,而且受大规模大基地发展模式影响,灵活性资源的需求更加集中。
需求侧更加需要储能改善电能质量。目前用电侧集中了诸多敏感负荷,包括各类精密加工企业、高新制造、医院和其他重要部门,对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另一名方面,以云计算、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为代表的信息产业正在兴起,云计算服务器与大数据中心等不仅用电量大,对电能的质量要求高,而且在外部电力故障时需要保证不间断电源供应,以保护珍贵的数据资产。储能是与其配套的最佳选择,不仅能够提供高质量、无间断的电力能源,而且能够根据电价信号合理优化动态用电方案,节约用电成本。目前,需求侧对电能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这为储能的应用提供了机遇。
对制约储能发展因素的探讨
“十四五”是深入推进能源安全新战略的关键时期,也是储能发展的黄金时期。为推动储能发展,以下对几个比较关键的问题进行探讨。
辅助服务费用分摊机制限制了包含储能在内的灵活性电源发展。《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按照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建立用户参与的辅助服务分担共享机制。但是各地区出台的辅助服务规则中,均规定由发电企业分摊辅助服务费用。例如,《华北电力调峰辅助服务市场运营规则(2019年修订版)》明确规定:“省网市场费用分摊按照新能源‘多消纳多分摊’火电企业‘少调峰多分摊’原则,新能源企业与发电负荷率高于火电机组平均发电负荷率的火电机组承担调峰费用”。这种源于发电企业之间的分摊费用的机制,使灵活性电源辅助服务收益随着供应量的增加而不断减少,相当于对灵活性电源设置了上限,这种上限并不是市场需求饱和的象征。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建立健全清洁能源消纳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完善辅助服务补偿机制,合理加大补偿力度,推动电力用户参与承担费用,激励各类灵活性资源主动提供辅助服务”,这实际上向电力领域释放出了积极的信号。
不合理的市场定位可能无法达到“物尽其用”的效果。目前对各电源市场定位的讨论非常激烈。例如,煤电是否在“十四五”期间由承担基荷的定位转向调峰的定位(保障可再生能源消纳);储能是否需要在可再生能源发电领域减少弃风弃光等。不合理的定位可能导致能源转型成本的进一步升高,不利于能源转型的深入推进。准确定位的原则,应遵循《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文》:“坚持市场化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即各电源作用的发挥,应该由市场进行选择,而不是人为地进行界定。例如,电量批发市场价格较高时,机组可以多发电量;电量供大于求时,机组可以提高下调报价获取收益;辅助服务价格较高时,机组可以满足辅助服务的需要。即电源可根据价格信号在电量与辅助服务之间进行转换,提供基荷还是提供辅助服务边界逐渐模糊。以储能为例,储能集调峰、调频、黑启动等功能为一身,完全可通过研判市场价格,决定参与哪种服务,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但是目前,市场建设仍然不完善,价格信号不明显,未能有效引导各电源在各方面功能的充分发挥。
仅仅缓解弃风弃光实际上是电化学储能的“大材小用”。相比煤电,电化学储能具有更强的灵活性,在调频、黑启动、快速调峰领域前景广阔。目前,部分地方为了降低弃风弃光率,将储能作为风电场(光伏电站)建设的必备配套设施。根据行业初步估计,若仅仅依靠电价差获取收益,电化学储能回收成本的电价差需要达到0.7元/千瓦时左右。然而新建光伏电站I-III类地区指导电价为0.35、0.4、0.49元/千瓦时,新建风电场Ⅰ-Ⅳ类地区指导电价为0.29、0.34、0.38、0.47元/千瓦时,显而易见,仅仅从减少弃风弃光获取收益无法满足储能成本回收的需要。为此,推动储能在风电与光伏发电领域的应用,必然需要耗费大量的财政补贴或企业自己承担亏损。若储能在平滑风电出力方面的潜力未能被积极调用,集众多功能为一身的储能只能作为一个普通的调峰者参与其中,这实际上是一种损失,而且也增加了企业与政府的负担。
规模效应与成本下降是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影响成本的因素包括技术进步与规模效应等。仅仅依靠技术进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相比之下,规模化发展不仅可以降低边际成本,而且可以进一步推动技术进步。以光伏发电为例,2010-2019年,光伏造价从25元/千瓦降至3.5元/千瓦,与之对应的是光伏规模从86万千瓦增至20468万千瓦;风电亦是如此。目前,锂离子电池成本降至约1500元/兆瓦,但是仍然过高,目前的机制下,无法满足大规模发展的需要。然而,电力系统对储能的需求十分强烈。这需要政府稳步支持电化学储能的发展,充分发挥规模效应在降低成本方面的作用。当然,充分发挥规模效应,需要年度新增规模较为稳定,并非波浪式前进。
安全问题需要引起全行业高度警惕。韩国电化学储能着火事故已经引发世界广泛关注,我国也出现了多起电化学储能着火事故,这对整个行业发展带来不良影响。从技术方面看,锂离子电池在过充、过放、碰撞等外部因素下,可能引发安全问题,另外,由于锂离子电池使用了可燃材料,加剧了事故发生的概率。从运行管理方面看,部分人员专业知识缺乏,安全意识不到位等,可能造成设备安装故障,或运行过程中未能及时发现相关安全隐患,将导致着火等事故的发生。起火事故一直被行业所重视,但是根本问题仍然未解决。这一缺陷已经伴随行业发展多年,严重影响了企业对电化学储能的应用。
“十四五”时期储能产业发展相关建议
充分发挥市场在推动储能发展方面的作用。广东、福建、浙江等8个电力现货市场试点已经启动,但是这8个试点地区或多或少降低了电价,未能充分反映电能的实际成本,也未能充分反映供求关系的实时变化,而且辅助服务的价值也未能有效体现。为此,应进一步完善电力市场,通过电价信号引导储能参与到电量市场、辅助服务市场等不同的领域;通过市场引导储能合理的建设布局与技术选择。另外,建议严格按照中发9号文要求,逐步建立用户参与的辅助服务分担共享机制。
“十四五”期间仍需对储能进行必要的扶持。2019年,国家电网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控制电网投资的通知》,可以反映出储能在电网领域的经济性并不高。电源侧与用户侧亦是如此。储能的发展目前处于关键时期,是能源转型深入推进的重要影响因素。国家在大力支持储能技术研发的同时,需要对储能的推广应用进行必要的扶持,通过稳定的年增规模不断推动技术进步,逐渐降低成本,逐渐使规模化发展与成本降低成为良性的正向影响因素。另外,“十四五”时期,可再生能源平价上网成为主基调,这将进一步降低储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应用的经济性,建议政府在推动“可再生能源+储能”模式发展的同时,应充分考虑经济因素对可再生能源企业的影响。
将储能纳入“十四五”发展规划。今日之储能非昔日之储能,技术已经相对成熟,成本已经大幅下降,行业需求也较为迫切,规模化发展已成定局。“十四五”期间,建议出台储能“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储能在电力系统的重要地位与作用,勾勒出行业长远的发展路径,推出一批重大商业化运行项目。通过储能“十四五”规划为能源转型打好基础。
从严要求储能标准体系建设。以风电为例,在发展前期,由于劣质产品充斥了市场,导致风电机组发生了多起事故,部分开发商将质保期不断延长。电化学储能零部件较多,生产厂家质量参差不齐。起火事故成为制约行业发展关键瓶颈,性能下降也严重影响设备经济性。为此,在储能发展关键时期,必须实行标准先行,高标准严要求储能质量,坚决避免劣质产品影响整个行业发展进程。
本文刊载于《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0年5期,作者供职于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能源研究院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8日,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天越储能电站项目举行送电投运仪式。该项目由中国能建葛洲坝电力公司承建,为规模100MW/50.43MWh的独立混合储能电站。项目依托“绿电+储能”协同优势,采用飞轮储能系统+磷酸铁锂电池组合技术,参与山西电网一次调频辅助服务,包括50MW/0.43MWh的飞轮储能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泰安市发展改革委多元化布局、一体化施策聚力打造千万千瓦级“储能之都”,市发展改革委聚力构建以抽水蓄能、盐穴储能和电化学储能为主,制氢储能和储热储冷为辅的多元储能体系,在建在运储能装机超500万千瓦,居全省首位;先后入选全省首批未来产业集群、支柱型雁阵集群、十强产业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国家能源局等五部门发布关于加强电化学储能安全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全文如下: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应急管理部办公厅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国家消防救援局办公室关于加强电化学储能安全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国能综通安全〔2025〕6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
近日,内蒙古库布齐沙漠鄂尔多斯中北部新能源基地项目整体接入系统方案研究(千万千瓦级新能源规划研究)招标公告发布。根据招标公告,内蒙古库布齐沙漠鄂尔多斯中北部新能源基地项目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库布齐沙漠地区,规划建设新能源1220万千瓦(其中光伏800万千瓦,风电400万千瓦,光热20万千瓦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中国能建浙江院以联合体形式中标化德县电网侧独立储能示范项目设计施工总承包工程,浙江院负责项目中的氢储能设计工作。该项目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规划建设一座总装机容量100兆瓦/400兆瓦时的新型集中式储能电站,采用“电化学储能+氢储能”双重储能方案。氢储能部分
据公开信息统计,4月,我国地面电站开工项目规模有2.89GW。1、大田脚光伏发电项目项目业主:华能集团规模:162.62MW4月15日,大田脚光伏发电项目开工,该项目位于凤山镇、勐佑镇交界区域,项目规划用地2601.93亩,额定容量130兆瓦,安装容量162.62兆瓦,采用585峰瓦的单晶硅双面双玻组件277983块,配置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6日,山西省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4年电力市场交易年报》,其中显示当前山西注册独立储能企业16家,在批发市场结算均价441.42元/兆瓦时,远远高于其他发电种类的结算价格。截至2024年底,山西电力交易平台在册经营主体20202家,其中直调发电企业627家,售电公司452家,电力用户19
近期,中国能建聚焦“创新、绿色、数智、融合”核心发展理念nbsp;国内市场开发火力全开连续中标、签约多个工程项目。1广东省面向多应用场景提升电网韧性综合储能示范项目中国能建广东院中标广东省面向多应用场景提升电网韧性的综合储能示范项目EPC总承包工程。该项目位于广州空港经济区南部白云片区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30日,高温超导储能装置在中山翠亨新区动工,预计预计今年11月份建成投入使用。据悉,该项目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性能高温超导材料及磁储能应用”在中山配套落地的示范工程项目。本次动工的高温超导储能装置示范工程项目坐落于翠亨新区马鞍岛110kV滨海变电站旁,由超导磁体、低
据北极星氢能网不完全统计,4月共计16个氢能项目传来消息,涉及氢能制储输用多个领域,详情如下:签约4月,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区)与江苏富仕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投资协议,建设绿氢智慧能源一体化示范项目。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15万吨绿氢、60万吨绿色甲醇和40万吨绿氨项目。据了解,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给电力系统带来了诸多挑战。储能作为一种能够实现电能时间维度转移的关键技术,对于提升电力系统的灵活性、稳定性和韧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随着电力市场改革的不断推进,储能参与电力市场交易成为其实现商业化运营的重要途径。因此,深入研究储能参
德国当地时间5月7-9日,海辰储能携旗下全场景储能产品矩阵亮相欧洲智慧能源展(ThesmarterEEurope),重磅发布了专为欧洲市场定制的欧版#x221E;Power6.25MWh2h/4h储能系统。该系统凭借极致安全、极易适配、极易维护、超高效益和环保引领五大特性,成功解锁“容量、场景、环保”多重限制,助力欧洲能源
德国当地时间5月7-9日,全球顶尖能源盛会欧洲智慧能源展览会(ThesmarterEEurope)在德国慕尼黑盛大召开。海博思创以“PIONEERINGWITHAI-DRIVENENERGYSTORAGE”为主题,携最新国际化储能解决方案及明星产品矩阵亮相,全面展示公司在技术创新、智能化管理及全球化服务方面的领军实力。展会期间,来自全
当地时间5月7日至9日,IntersolarEurope2025在慕尼黑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启幕。采日能源亮相展会,重点推出适配工商业全场景的智慧储能解决方案矩阵。此次参展不仅系统呈现了采日能源持续深耕欧洲市场形成的深厚技术积淀,更通过多维度产品生态彰显了其在储能赛道的战略纵深。新品发布:新一代“星链”
北极星储能网讯:5月8日,中国华能发布甘肃武威凉州区300MW/1200MWh独立储能电站项目EPC总承包工程招标公告,招标人为武威华景领航电力有限公司。项目位于甘肃武威市凉州区300MW/1200MWh独立储能电站项目位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九墩滩光伏治沙示范园区内,距离武威市中心约52km,周边交通便利。规划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南网储能公司储能科研院20MW/40MWh级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示范工程并网性能测试服务、应对碳关税壁垒的新型储能产品碳足迹监测溯源技术及碳抵消策略研究招标公告发布,(项目编号:CG0200022002032266)。本招标项目南网储能公司储能科研院20MW/40MWh级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示范工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5月6日-2025年5月9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200MW/400MWh云南曲靖市首个共享储能项目并网投产4月29日,国家电投云南国际陆良县500兆瓦/1000兆瓦时共享储能项目(一期)顺利并网,是曲靖市首个顺利建成并网运行的新型储能项目。一期项目
5月7日,宁德时代于德国慕尼黑电池储能展发布TENERStack,这是全球首款可量产的9MWh超大容量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其在系统容量、部署灵活性、安全性与运输效率等维度均实现突破,标志着大储技术迈入新时代。容量突破,整体建站成本优化20%TENERStack采用宁德时代高能量密度电芯,具有五年零衰减特性。与
4月下旬,在大邱举办的2025韩国国际绿色能源展上,盛能杰携全新单相并网逆变器SE2-10.5KTL系列,三相并网逆变器SE100-125KTL-M3系列,以及三相储能逆变器SE12-30KHB系列,精彩亮相。这些新机型具备出色的发电效率和可靠的安全性能,能通过灵活的系统配置满足韩国用户的多元化需求。作为光伏并网以及储能
近日,新能安亮相IntersolarEurope2025,正式发布革新性ONEN战略,并凭借智利储能项目入围TheSmarterEAwardOutstandingProject,向全球展示了“真安全、高价值”的硬核实力。ONEN战略发布:以“零”为基,向“无限”进发在5月7日的现场发布中,新能安首席技术官袁庆丰博士重磅阐释了ONEN战略的内涵:-Z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8日,在慕尼黑Intersolar展会,日本综合电机制造商Nidec发布了交直流一体储能系统、PCS以及一款大储系统。其中,交直流一体储能系统ACBOX系列有三款,分为2h系统,2.47MW/5.03MWh,采用315Ah电芯。4h系统,2.47MW/8.47MWh,采用530Ah电芯。8h系统,1.23MW/8.47MWh,采用530Ah电芯
近日,由中国能建葛洲坝电力公司承建的翼城飞轮储能项目全容量并网。该项目位于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项目建设总规模为100兆瓦/50.43兆瓦时,包括建设一座飞轮储能系统+磷酸铁锂电池组合建设的独立混合调频储能电站,其中飞轮储能装机容量50兆瓦/0.43兆瓦时,电化学储能容量50兆瓦/50兆瓦时,配套建设1
IntersolarEurope2025展会期间,思格新能源在慕尼黑BrainlabTower举办盛大发布会,展示其在人工智能、电力电子与能源数字化方面的最新成果。活动现场汇聚了全球500余位合作伙伴、媒体与行业专家,共同见证思格新品与未来战略的发布。思格新能源董事长、CEO许映童在发布会上致辞,回顾了公司快速成长的
5月8日,中国能建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在公司总部与山东能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伟举行会谈。双方就深化传统能源、新能源、储能、氢能、交能融合、“人工智能+”、科技研发、“一带一路”等领域务实合作进行交流。宋海良对李伟一行表示欢迎,对山东能源集团给予中国能建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并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山东省发改委起草发布《山东省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山东省新能源机制电价竞价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各地不得将配置储能作为新建项目核准、并网、上网等的前置条件。2025年竞价工作原则上于6月份组织。自2026年起竞价工作原则上于前一年10月份组织
进入2025年的短短4个月间,国家及地方层面接连发布多项新政,中国新能源产业迎来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政策风暴”,也加速推动储能行业从“政策驱动”迈向“市场驱动”转型。国家政策:强制配储终结,市场化机制确立此前在2025年2月,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发布“136号文”,明确不得将储能配置作为新能源项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落实国家能源局有关部署,推动西北区域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4月23日,西北能源监管局会同甘肃能源监管办、新疆能源监管办以及有关能源企业,在陕西西安组织召开2025年度西北区域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与市场机制建设重点问题应对研究工
以市场规律为牵引构建多元协同能源生态链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震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是当前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工作重点。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民营经济发展指明
4月27日,楚能新能源与华创新材在楚能全球总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锂电铜箔项目展开深度合作。楚能新能源电芯采购总监张洁、安徽华创新材高级销售经理刘杰代表双方签约。楚能新能源副总裁朱小平与安徽华创新材销售总经理张平出席活动并见证签约。铜箔作为新能源储能及动力产品的关键材料,其
在美的集团入主一年之后,科陆电子终于实现扭亏为盈!4月14日,科陆电子2025年Q1财报显示,当期营业收入12.14亿元,同比增长16.2%,归母净利润6745.09万元,同比大幅增长857.45%!这个从前的储能黑马,在历经迷途、卸下历史包袱后,正以全新面貌重新亮相储能视野!轻装上阵,美的集团的强势赋能作为一
4月25日晚间,林洋能源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7.42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53亿元。公司智能电网、新能源、储能三大业务板块协同发展,海外市场加速布局。受全球经济形势变化、产业政策调整、行业供需失衡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公司经营业绩虽然短期承压,但依旧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25日,山东能源集团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揭牌运营,标志着山东能源集团新能源电力产业发展迈出了关键性、突破性、历史性的一步。山东能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伟出席仪式,并为新能源集团揭牌。
在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背景下,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正崛起成为我国电力系统的主力电源。2025年以来,新能源全面入市步伐加快,灵活调节能力强的新型经营主体也纷纷入市,电力市场竞争格局发生变化,电力市场步入“3.0”全新时代!2025年4月24日-25日,由中关村华电能源电力产业联盟、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