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目前,韩国一个普通加氢站的年度运营成本约3.2亿韩元(约187万人民币)。其中,最大的部分是氢气购买成本。在韩国国内销售的氢气价格为8000韩元/公斤(约46.7元/公斤),这是政府为满足与汽柴油车竞争而制定的政策。
根据韩国政府的氢经济发展路线图,2022年氢气价格将降低到6000韩元/公斤。目前市场上的氢气零售价为6000-7500韩元/公斤,留给加氢站利润仅为每公斤1000韩元(年购置成本在1.7亿韩元左右),难以覆盖站内进口设备的维护成本以及人工成本,加氢站氢源降本需求迫切。
02.安全、可利用现有油气设施,适合长距离运输是LOHC被关注和投资的关键
氢气进口需求促使韩国布局适合长距离运输的储氢方式
2018年,韩国将H2定位为新的增长引擎,并承诺将韩国变为H2经济体。
2019年,韩国政府发布了 “2040氢气路线图”。根据路线图,韩国政府将重点聚焦氢燃料电池交通和发电领域,2040年目标620万辆车,15GW的装机发电量,政府预测2022年氢气需求是47万吨,2030年194万吨,2040年526万吨,而韩国三大石油化工厂的氢气总产能约为200万吨,届时将需要新的氢气资源补充。
2040年,韩国政府规划70%的氢来源于绿氢,其中一部分来源于国内市场,韩国国内目前可再生发电成本全球最高,要想有竞争力降本方面还有很长路要走,为此韩国将眼光投向国外进口。进口氢涉及氢气远洋长距离运输。
海外氢能供给体系最大的难点就是储运。常温常压下的氢为气体,单位体积的燃料值很小,要提高能量密度,方便运输和储存必须采用液化的方式,氢燃料必须转换为能源载体才便于储运,能源载体既包括石油、汽油和天然气等传统能源物质,也包括氢能、甲基环己烷、氨、甲醇和金属镁等化学物质。
目前,重点开发液氢、有机液储氢、氨的生产和利用技术,日本对这三种技术都有开展研究,液氢、有机液储氢已经开始示范验证,不同的技术特征见下表。
液化氢比压缩氢的运输效率高12倍,方便高效储运,长距离运输比高压氢成本低,但比甲基环己烷成本高,液氢站可省去脱氢工艺直接使用,气化后提取的氢气纯度高,但缺点是必须建设液化氢的专用基础设施,而且需配备大规模设备和价格不菲的专用罐,液化过程能耗占15%-30%。
氨的最大优点是比其他氢能载体密度高,而且无须脱氢工艺,可直接用于燃烧,燃烧时不排放CO2、也可直接用于发电、工业锅炉和水泥窖炉等工业领域,且储存和运输可利用LPG等既有的基础设施,氨加注站须进行脱氢和提纯工艺,脱氢耗能10%,最大的缺点是必须控制毒性和臭气,存在着脱氢时的CO2排放问题,直接燃料时的NOX的问题,可燃性剧毒物的安全问题等。
有机储氢的最大的优点是可常温常压下运送液体,可利用既有的加油设施,性质与汽油相同,可与现有的石油罐装船、油罐汽车和加油站通用,有机液加氢站比液氢加氢站建设成本低。
2019年,韩国和挪威政府宣布液氢运输合作,大宇造船和海洋工程部正在研究使用氨作为船用燃料的可能性,韩国KOGAS计划2030年进口30万吨氢气,2040年进口120万氢气。
韩国未来需要进口氢气,以满足氢能燃料电池用氢需求,适合长距离远洋运输的储氢方式将受青睐。
03.国内LOHC企业对现代投资的见解和看法
在接受TrendBank势银调研时,武汉氢阳能源有限公司副总裁夏智勇指出,四个商业逻辑促使现代投资LOHC。
跟其它储氢技术比,LOHC具有便利、安全、高效等优点,LOHC技术不断优化,工程化加快,目前具备商业化应用条件;
氢能产业高速发展,从各个政府发布的氢能战略及规划看,氢能未来将有很好的预期,但没有规模化发展,很难实现经济性。规模化储运问题不解决,氢能产业发展将遭遇壁垒,相较于高压、深冷、固态储氢而言,LOHC是唯一能实现高效、安全、规模化的储运氢技术;
2019年现代NEXO销量达4987辆赶超丰田Mirai(2494台)成为全球销量第一。作为规模化生产、销售氢燃料电池车的一线企业,现代汽车更能体会产业发展的三大痛点,一是氢源供应的稳定,二是终端应用客户的氢气使用价格,三是氢能基础设施完善;或者推动LOHC的商业化应用,是消除这三大痛点的良方。
德国Hydrogenious公司从成立至今,得到欧洲氢能市场和各国的高度重视,在应用方面发展比较快,目前在欧洲商业化发展方面取得一定成绩,参与大规模储能项目如氢发电厂项目,现代的投资或许可以帮助现代汽车借势拓展其氢燃料电池商用车(重卡等)及其它车型在欧洲市场份额。
夏智勇认为,现代投资LOHC的积极意义有以下四点:
市场需要高效、安全、规模化的储运技术来满足氢能燃料电池的发展;
LOHC技术已经得到了氢能燃料电池市场主流企业的关注;
作为氢能燃料电池的领跑者,现代汽车必然会将前期积累的技术与LOHC匹配、藕合从而推动LOHC在行业的应用;
同时也必然会引起更多的市场主体对LOHC的关注,带来资本支持。
南通久格新能源技术总监小池田章对TrendBank势银表示,久格新能源和德国Hydrogenious所用的有机储氢载体是同一种类型,均为甲苯类,技术路线和日本千代田化工一样,千代田主要用于发电,都是大型化工厂级别,久格新能源主要是小型化路线,目的是为了找到更多的应用场景。LOHC技术在日本研究了20年左右时间,在日本也有一定的示范应用。
推广应用离不开标准先行,目前氢阳能源出台了一系列有机物储氢相关企业/团体标准。
氢阳能源位于湖北宜都的年产1000吨储油生产基地以及位于湖北枝江的年产2000吨氢油生产基地已经建成,氢油生产5-8吨/天的产能,可有效利用湖北枝江地区煤化工的低纯度(99%)副产氢。氢阳能源表示,未来LOHC技术将在三个方面取得突破性应用,一是氢气生产企业与用氢企业匹配不平衡的情况下,可以利用LOHC技术高效储氢/长距离运氢,二是电网储能方面,三是垃圾超高温转化直接制氢油方面。
水木易德投资认为,现代的投资对探索LOHC技术在氢能长距离储运环节中的产业化路径更具标杆意义,进一步的联合开发将有效提升该技术的携氢密度并降低吸脱氢的能耗和工作条件。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近日,国华富海(东营市河口区)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简称“国华富海新能源”)成立,该公司由国家能源集团旗下山东国华时代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持股51%;富海(山东)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持股44%;东营新唯产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持股5%。公开资料显示,国华富海新能源注册资本4.5亿元,经营范围包括发电业务
1月23日,上市公司金利华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金利华电”)发布公告称,公司正在筹划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事项,标的公司是北京海德利森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德利森”)。海德利森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高压高纯气体增压系统与高压检测系统的引领者,国内早期从事氢能安
1月21日,京城股份公布,预计公司2024年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约人民币630万元到人民币750万元,同比将实现扭亏为盈。预计公司2024年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亏损约470万元到人民币560万元。公告称,预期盈利主要原因:一是公司通过产业结构优化、产品
近日,六安东都能源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运营、停车场服务、站用加氢及储氢设施销售等。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该公司由六安新开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中国石化(600028)旗下中国石化销售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持股。
近日,新疆阿克苏市绿电绿氢液氢储氢项目设计竞争性谈判公告发布,项目资金900万元,建设规模:化工园区300亩用地厂房及相应的公用工程和配套设施。
1月20日,四川新津区中材科技年产10万只氢气瓶生产线建设项目(一期)设计-施工总承包(第二次)/标段招标,建设内容及规模:拟通过购置土地88亩(含既有厂房、办公楼等约3.6万平方米),建设一条年产10万只氢气瓶生产线。项目分两期建设,项目一期对厂房、办公楼、辅房进行局部改造翻新,采购拉深机、
1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未来产业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工作的通知。围绕清洁氢制取、存储与转储、输运与配给、动力与物料利用4大方向,拟部署22项揭榜任务(附件3),研究形成一批清洁氢制—储—输—用成套技术与装备,推动清洁氢在交通、冶金、化工等领域应用落地。清洁氢揭
1月15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湖南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文件提出,构建清洁高效的能源生产体系,大力推动风电、光伏高质量发展,因地制宜开发生物质能等新能源,推进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延申阅读:湖南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025年1月9日,国内首个液氢驱动的吨级eVTOL无人飞行器由陕西同尘和光低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尘低温”)在陕西宝鸡凤翔高新区成功试飞。此次试飞的成功,不仅标志着同尘低温在液氢应用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更为我国液氢商业化和低空经济发展开辟了新的可能性。本次试飞由同尘
近日,中碳航投科尔沁右翼前旗风光制氢氨醇一体化项目-制氢项目,符合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标准,准予备案,项目单位为中碳航投新能源(兴安盟)有限公司。建设地点: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兴安盟经济技术开发区。总投资:60000万元,其中自有资金:12000万元,申请银行贷款:48000万元,其他0万元。计划建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2025年1月10日,富德金煜全球规模最大的百吨级氢化镁生产线成功开车,标志着中国氢能储运技术及关键材料制备取得重大突破。我国首部《能源法》已于2025年1月起施行,首次明确将氢能纳入能源管理体系。富德金煜氢化镁产线的开车,正是对《能源法》中鼓励“氢能领域基础性、关键性和前
近日,兰石重装在互动交流平台中表示,公司布局“制、储、运、用(加)”氢能产业,现已制造质子交换膜电解(PEM)制氢装置、碱性电解水制氢装置、全系列低中压储氢容器、微通道换热器(PCHE)等产品,是国内少数研制98Mpa高压气态系列储氢容器的企业,相关制氢储氢装备已经在绿氢一体化项目中实现推广
近日,公司首台自研高压气态车载储氢系统在中车氢能产业园成功下线,实现了公司自研储氢系统零的突破。系统主要面向港口牵引车等应用场景开发,有效储氢量8.4kg,储氢压力35MPa,工作环境温度范围为-30℃~45℃。系统在设计上努力提高集成度,充分考虑应用场景的实际需求,通过合理的系统布局和紧凑的
2021年,“碳达峰”和“碳中和”在两会上作为中国的战略目标,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彰显了中国坚持走低碳发展道路的决心。在加速能源行业转型的背景下,氢能凭借零污染、能量高、资源丰富、用途广泛等优点,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并积极引导、支持其发展。中国氢能联盟预计2020~2025年间,中国氢
在当前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中,加氢站所使用氢气来源主要是传统高压气氢,车主付出的加氢费用,至少1/3消耗在运输环节。随着市场规模扩张,终端需求量上升,行业一直在寻找更有效率的下一代氢气储运路径,液氢和固态储氢是希望之星。(来源:微信公众号“香橙会研究院”ID:xch-club作者:王淑兰)同成
导语:众所周知,储氢安全始终是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的关键“命门”之一。目前,最常用且技术发展比较成熟的车用储氢方式为高压气态储氢,而高压储氢气瓶内氢气的安全和有效使用离不开瓶口组合阀,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燃料电池能否正常工作和供氢系统的安全使用效率。尤其,随着氢燃料电池汽车商
高压气态储氢是储氢技术的一种,该技术将氢气直接压缩,以高密度气态形式储存,具有成本较低、充放氢速度快等特点,是发展最成熟的储氢技术。(来源:微信公众号“DT新能源材料”ID:DTNewEnergyMaterials)目前储氢瓶可分为以下四种:全金属气瓶(Ⅰ型)、金属内胆纤维环向缠绕气瓶(Ⅱ型)、金属内胆纤维
现在市面上有五种储氢方式:高压气态储氢、低温液态储氢、金属合金储氢、煤质材料储氢和有机液体储氢。总结下来,我国的加氢站采用的是高压气态储氢技术,该技术目前比较成熟,并且该技术的优点明显,国内主推的储氢技术,长期来看,高压气态储氢技术还是比较好的。2019年6月28-29日,“中国(山西)国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