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7月26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建设的第四个突破生命禁区、挑战生存极限的高海拔电网工程——阿里与藏中电网联网工程全线贯通。
当天10时和16时,央视新闻频道、央视新闻新媒体进行现场直播。国家电网、电网头条和公司相关单位新媒体同步开展直播。
阿里地区是我国最后一个接入大电网的地级行政区,工程投运后,将彻底解决阿里电网孤网运行和阿里地区长期缺电的问题,使西藏剩余的仲巴、萨嘎、吉隆、聂拉木、普兰、改则和措勤等7个县用上大网电,解决和改善工程沿线16个县38万农牧民的安全可靠用电问题,促进西藏清洁能源开发外送,对加快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真正实现电路通、民心通、致富通。
阿里联网工程起于日喀则市桑珠孜区多林220千伏变电站,止于阿里地区噶尔县220千伏巴尔变电站,新建变电站6座、输电线路1689千米。工程于2019年9月开工建设,总投资74亿元,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建成投运。
阿里联网工程是迄今为止世界海拔最高、运距最远的超高压输变电工程,塔位平均海拔4572米,最高海拔5357米,最长运距超过5400千米;是世界上最具建设挑战性的电网工程,3次跨越雅鲁藏布江,翻越海拔5300米以上的孔唐拉姆山、马攸木拉山,沿线气候恶劣、含氧量仅为内地50~60%,平均气温0~5℃、昼夜温差达25℃以上,年有效工期仅有8个月。
还有120基铁塔位于沼泽地,为减少对当地环境破坏,只能等冬季施工。工程创新高海拔沼泽地螺旋锚基础关键技术攻关,形成了覆盖地质评价、基础选型、设计和施工应用全过程的成套技术。
工程落地实施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战略,秉承前沿建设理念,进行了多项创新尝试。
设计创新上,在极高海拔地区应用“海拉瓦”技术开展工程全线航拍,为线路的选线和变电站的选址提供信息化支持;将民风民俗、自然环境、宗教文化等元素融入电网设计,最大限度确保电网建设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目前全国运用景观塔最多的超高压工程;顺应5G等移动通信技术发展潮流,推行“共享铁塔”“共享光缆”建设理念,在沿线铁塔上预留有通信装置和光缆芯资源等安装接口,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
管理创新上,推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模式,极大提高了工程管理效率;采用了三维数字施工图设计,研发应用了现场安全生产管控、物资供应管控、医疗后勤保障3个APP和指挥中心全过程信息化管理系统,是国家电网公司基建全过程数字化管理的试点工程之一。工程建设过程中,公司总部统筹,上下一盘棋,依托公司物资智慧供应链体系的有力支撑,提前2个月完成了全部的物资供应,确保了工程顺利推进。
科技创新上,首次开展国内基于运行经验的超高海拔架空输电线路外绝缘配置值研究;首次系统性提出开展富氧综合环境设计研究,科学确定了3000米以上不同海拔高度建设相应富氧系统的行业标准;开展高原机械人工降效、高海拔机械化施工方案研究,开发具有针对性的小型化、模块化新型施工机具,是全国机械化施工率最高的大型超高压工程。
今年2月,作为国家电网公司首批复工的重点项目之一,阿里联网工程如期复工,带动上下游企业加速复工复产、工人返岗就业。工程建设期间,共吸纳当地农牧民就业2678人,零星用工10246人次,采购当地砂石料等8400多万元。
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边稳藏重要论述精神,举全公司之力,持续加大对西藏电网发展的支持力度,从公司系统选派2500余名技术骨干,招聘1500名西藏籍高校毕业生,全力支持西藏电网建设攻关。先后投资465亿元,建成了青藏联网、川藏联网、藏中联网3条“电力天路”,随着第4条“电力天路”阿里联网工程的建成,西藏将形成覆盖全区74个县、300多万人口的统一电网,有效解决西藏长期以来的缺电问题,供电水平实现质的飞跃。2020年上半年,西藏全社会用电量37.59亿千瓦时,比2012年增长194%;户均配变容量2.7千伏安,比2012年增长108%,使西藏各族人民群众实现了从“用上电”向“用好电”的转变,为西藏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强电力保障。
为确保此次直播活动顺利开展,国网宣传部、基建部、西南分部密切协同,国网西藏电力充分发挥属地优势,配合央视深入现场勘踏、精心制作方案,英大传媒协作配合,为广大网友呈现了一场精彩的直播,充分展示了阿里联网工程特色亮点和重大意义。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1川渝特高压、渝黔背靠背、中尼联网工程7标包中能建西南院中标川渝特高压加强工程、渝黔背靠背工程、中尼电力联网工程(中国段)共计7个标包。中标项目包含川渝特高压加强工程4项,渝黔背靠背工程1项,中尼电力联网工程(中国段)2项,新建1000千伏变电站1座,#xB1;65千伏换流站1座,1000千伏线路2×85
朵朵烟花升腾绽放,满城灯火交相辉映,濠江两岸被装点得流光溢彩……粤澳两地,居民游客,共赏繁华,沉醉其中。南方电网数据显示,粤澳电力实现联网40年来,内地对澳门累计供电量达757亿千瓦时。40载电光火石,40年灯火璀璨。从珠澳两回线路的开通到如今“三通道”全方位保障澳门电力需求,从安全可靠
今年是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也是粤澳电力实现联网40年。南方电网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1月,内地累计对澳门输送电量达757亿千瓦时,为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提供重要能源支撑。粤澳两地电力联网始于1984年。这一年,澳门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澳电”)在广东投资建设韶关发电厂,并通过珠海变电站到澳
为迎战冬季用电高峰和可能到来的寒潮考验,多省电力企业在保障本地供应的同时,深挖省间余缺互济潜力,力保跨省跨区输电安全平稳。深挖余缺互济潜力近年来,“煤改电”清洁供暖工程带动北京市冬季用电增长。记者从国网北京电力调控中心了解到,2024至2025年度采暖季,北京电网最大负荷预计同比增长约8%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11月21日透露,川藏电力联网工程建成投运已满10年,四川电网和西藏电网双向累计输送电量合计约87亿千瓦时。其中,四川向西藏送电30.8亿千瓦时,西藏向四川送电56.4亿千瓦时。据了解,川藏电力联网工程位于川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在3850米,最高海拔达到4980米,沿线高寒缺氧、地质灾
“现在模拟过电流保护动作进行断路器分合传动试验,相关人员注意一次设备、二次设备以及监控后台等处状态是否正常。”近日,在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调试人员正在闽粤联网工程云霄换流站开展年度检修工作。闽粤联网工程由是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重点电力项目,也是闽粤两省首条
11月1日,武汉—黄石—南昌双回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顺利完成72小时试运行,正式投产送电。至此,华中特高压交流环网全面建成,华中电网省间电力交换能力提升470万千瓦,更好满足“十四五”时期华中地区用电增长需求。武汉—黄石—南昌工程是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重点项目,工程起于1000千伏特
青藏电力联网工程2011年建成投运,2014年获第三届中国工业大奖。该工程架起了连接青藏的“能源大动脉”,西藏电网通过青海电网实现与全国大电网互联互通。青藏电力联网工程(青藏交直流联网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跨区联网重大工程,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23项重点工程之一。
7月26日,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举办2024年国企开放日暨粤澳电力联网40周年活动,活动现场发布广东电网公司2023年社会责任实践报告,同时,广东电网公司与澳门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交流合作框架协议。活动中,嘉宾参观了横琴数字零碳岛共享实验室等地,了解粤澳电力联网发展成果。广东电网公司2023年社
近日,从南方电网获悉:2024年7月1日12时43分,内地向澳门供电负荷首次突破百万千瓦,达103.7万千瓦,较2023年98.9万千瓦的历史最高负荷数增长了4.85%,创下历史新高。粤澳电力实现联网40年来,内地对澳门累计供电量超过730亿千瓦时。今年以来,澳门经济复苏强劲,加之入夏后气温升高,用电负荷增长明
云南能源监管办党组书记、监管专员郝瑞锋201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开辟了中国特色能源发展的新道路,为能源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十年来,云南能源监管办在国家能源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抓好“三农”工作,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当前,广西正以真抓实干的姿态,锚定农业现代化目标稳步前行。近日,笔者走访南宁宾阳、玉林博白等地发现,智能化、自动化设备广泛融入农业生产,车间育苗、自动喷灌、智慧种植等技术已在田间地头“扎根”,而支撑这些技术落地的关
2025年一季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化改革创新,勇于担当作为,奋力开创国家电网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各单位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电网公司工作部署,抓紧抓实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支撑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电网头条今天
截至今年第一季度,广东累计发电装机容量达2.27亿千瓦,同比增长14.1%。广东发电装机电源类型涵盖传统与新兴能源,煤电、气电、水电、核电、风电、光伏、生物质发电、储能电源等多元互补,共同构建了百花齐放的能源格局,使得广东在应对不同能源需求和环境挑战时更具灵活性和稳定性。“风”“生”水起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近日220千伏玉溪电网网架优化工程环评获批。220千伏玉溪电网网架优化工程拟建于云南省昆明市、玉溪市境内,工程总投资21221万元,其中环保投资363万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一)500千伏宝峰变间隔调整工程:在500kV宝峰变电站内对调宝九Ⅱ线间隔和宝高Ⅱ线间隔。(二)220千伏九
近日,由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建设的500千伏科学城变电站完成主控楼基础施工,全面转序进入主体钢结构施工阶段。一季度,该公司加快重点电网工程建设,按期复工63项工程,新开工6项输变电工程,建成投产2项输变电工程和6条输电线路迁改工程,同时推动500千伏房山变电站增容等12项工程取得立项核准。为了
加强党的建设,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落实国家重大战略,全力保障经济社会用电需求;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全面提高服务品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用电需要;深化改革创新,不断激发动力活力……一季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坚持干字当头、开拓进取,推动各项工作开局良好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聚焦推动能源绿色转型,落实落细服务新能源各项举措,确保符合政策、纳入规划的新能源项目应并尽并,促进新能源消纳和利用,全力服务新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聚焦推动能源绿色转型,落实落细服务新能源各项举措,确保符合政策、纳入规划的新能源项目应并尽并,促进新能源消纳和利用,全力服务新
内蒙古是传统能源大区,也是新能源大区、绿色能源大区。2024年全区新能源新增装机4100万千瓦、总装机1.35亿千瓦、发电量达2000亿千瓦时,实现了多个全国第一。随着新能源倍增行动深入实施,内蒙古自治区新能源发展仍然处于快车道,第二、第三批新能源大基地、防沙治沙、蒙能保障性等大批新能源项目需要
近日,国网江西经研院“电网土建技术研究创新实验室”正式获得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批复成立,将为电力基础设施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创新动力。在前期的评估过程中,国网江西电力组织专家评审组通过现场考察、资料审阅和技术答辩等方式,对实验室的研究方向、科研条件及成果转化能力进行了
4月17日,江门市发展和改革局关于印发《江门市电网专项规划(2020-2035年)修编(2025年版)》的通知。其中指出,十四五”前三年,江门市220kV及以上主网架已形成以500千伏为核心的“五核十环三分区”网架结构。规划还明确2025年目标,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大力推动交通大会战,打造珠西综合交通枢纽
1月8日,从国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获悉,截至目前,西藏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占发电总装机容量的比例超过90%,包括:水电装机容量占比53.72%、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占比36.32%、风电装机容量占比1.4%。西藏电源结构以水电、光伏发电为主,西藏电网基本实现清洁能源供电。国网西藏电力紧紧围绕服务西藏自治区
12月26日,在千山之巅、万水之源的“世界屋脊”,由国投电力投资建设,永福股份承建的国投尼玛县塘鲁50MW光伏+储能项目顺利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标志着永福股份助力国投电力实现在西藏自治区清洁能源装机“零”的突破。项目总投资2.6亿元,占地面积2万余亩,采用分块发电、集中并网,共安装96050块550
从万里长江到九曲黄河,条条银线纵横神州大地;从黄土高坡到青藏高原,座座铁塔遍布大江南北。电网是重要的能源基础设施,也是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载体。当绿色电能在城乡间涌动,绿色电网也与青山绿水和谐共生。作为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能源骨干企业,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深入贯彻习近平
在央企新能源角逐中,西藏已逐渐成为各家必争之地。据北极星电力网梳理,2023年5月,华能集团在西藏的水电投资有了重要进展;6月以来,东方电气、大唐集团与国家能源集团“一把手”陆续会见西藏自治区政府领导,就清洁能源开发等话题进行交流。政策方案频出西藏清洁能源开发潜力巨大西藏水能、太阳能、
从万里长江到九曲黄河,从白山黑水到青藏高原,今天的中国处处彰显着绿色发展的生机与活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
11月17日,国资委网站发布《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报告(2022)》。报告指出,中央企业资产总额从2012年底的31.4万亿元增长至2021年底的75.6万亿元,连续跨越了40万亿、50万亿、60万亿、70万亿四个大关,年均增长10.3%。中央企业营业收入从22.3万亿元增长至36.3万亿元,年均增长5.5%。此外,《报告》指出
12月4日,西藏第4条“电力天路”阿里与藏中电力联网工程建成投运一周年。阿里联网工程投运一年来,阿里电网最大负荷4.33万千瓦,比工程投运前最大负荷增长55.2%;供电可靠率达99.52%,比工程投运前提升14个百分点。自工程投运至今年11月30日,联网通道总输送电量约1.3亿千瓦时,占阿里地区总供电量的87%;阿里供电公司售电量1.3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7.27%。工程的投运推动阿里电网与藏中电网实现同网同价,电价总体降幅达到55%以上,新增电力用户1533户,同比增长77.5%。
记者近日从国家电网西藏电力有限公司获悉,近5年来,随着电网建设持续推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用电需求得到快速释放,2016年至2020年5年间,西藏全社会用电量年均增速为13.77%,2020年达到82.45亿千瓦时。特别是工商业用电量增长强劲,第一、二、三产业用电量年均增速分别为8.62%、14.72%和8.80%。
日前,国网西藏阿里联网工程建设指挥部发出表彰通报,中国安能第二工程局被授予“阿里与藏中电网联网工程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中国安能第二工程局线路包9项目经理何乐峰、变电包6项目经理刘璘被授予“阿里与藏中电网联网工程突出贡献个人”荣誉称号;中国安能第二工程局线路包9项目总工谢明武被授予“
据悉,12月4日,作为国家电网公司首批复工的重点项目之一,阿里与藏中电网联网工程(以下简称“阿里联网工程”)投运,结束了阿里电网长期孤网运行的历史。阿里联网工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海拔最高、运距最远、最具挑战性的500千伏输变电工程。阿里联网工程是继青藏电力联网、川藏电力联网、藏中电力联网
寒冬来临之际,又一条“电力天路”腾跃雪域高原。12月4日,阿里与藏中电网联网工程投运,结束了阿里电网孤网运行的历史。这是西藏电力跨越式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西藏自治区统一电网形成。“父母那代人点蜡烛,我们这代用上电了,下一代就不知道缺电是啥滋味了。”58岁的措布加二十多年前离开老家普兰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