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搜索历史清空

  • 水处理
您的位置:电力储能储能电池综合企业正文

未势能源与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签署战略合作 共推氢燃料电池技术开发及应用

2020-09-15 08:45来源:未势能源关键词:燃料电池燃料电池系统未势能源收藏点赞

投稿

我要投稿

9月14日下午,恰逢第五届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FCVC 2020) 如火如荼之际,未势能源与同济大学汽车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同济大学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余卓平,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副院长、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魏学哲,教授、博士生导师明平文,复合电源所所长助理、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冰;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关龙,教授、博士生导师彭林法;未势能源总裁陈雪松,未势能源副总裁、上燃动力总经理王亚波等出席签约仪式。

根据协议,三方将充分发挥产学研合作优势,重点围绕氢能及燃料电池领域关键技术研发开展深入合作,积极探索燃料电池制造前瞻技术及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等方面的推广应用,并逐步向其他领域延伸。

同时,将通过共建联合实验室、共享研发平台资源、共育创新型及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共同构建“协同.创新”新型合作伙伴关系,从而加快我国燃料电池车产业化步伐,为推动氢能技术在交通等领域的应用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众所周知,同济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在氢科学与技术的应用领域,无论是科研实力,还是行业影响力,均为行业翘楚高水平科研院校,高度重视新能源及其装备等国家制造业重大需求。尤其,在氢燃料电池汽车应用领域,已形成了从整车集成、燃料动力系统及关键零部件技术开发、测试评价等较完整的科学研究与技术研发体系,产业集群效应及创新平台优势突显。

未势能源一直坚持创新合作模式,公司为了进一步提升自主产品研制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积极寻求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集成各种资源优势实现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核心技术突破,陆续取得了诸如100kW商用车燃料电池发动机、95kW乘用车燃料电池发动机,以及平台化150kW大功率燃料电池电堆等一系列创新性研发成果,引发业内高度关注和市场强烈期待。

此次战略合作项目的达成,重点聚焦燃料电池汽车战略性前瞻技术,坚定了彼此未来在多领域合作的信心和决心,并将进一步创新跨领域合作商业模式,助推各方在新能源汽车、绿色交通等领域产业体系建设,共同驱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同时,也标志着未势能源氢能产业布局,再次迈出了“新高度“。

关于同济大学汽车学院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是上海国际汽车城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核心功能的承载体。拥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管理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车辆工程博士点、动力机械及工程博士点、车辆工程硕士点、动力机械及工程硕士点和车辆工程学士点。

学院拥有专职教师队伍84人,其中正高级职务49人,副高级职务30人,博士学位比例超过96%,外籍教授6人。拥有国家教育部节能环保汽车创新团队1个,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973计划和863计划首席科学家3人,长江学者和杰出青年3人,名师荟萃。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意大利汽车设计大师乔治亚罗等顶级专家任学院客座教授。

学院聚焦新能源汽车和智能驾驶汽车,依托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心、燃料电池汽车及动力系统工程技术中心、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系统国家工程实验室的3大国家级科创平台;中德电动汽车技术联合研究中心、中瑞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的3大国际化科创平台;新能源汽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上海市交通工具空气与热模拟风洞重点实验室、上海电动汽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3大省部级科创平台,积极开展前沿科学研究、前瞻技术研发和重大产品开发,形成了世界一流的学术影响力和竞争力。目前正在筹建国内第一个依托高等学校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评价基地。

关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是上海交通大学历史最悠久的院系之一。在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的发展史上,创造了许多中国第一:中国最早的内燃机、第一台自动扶梯等等。更为引以自豪的是,新中国的第一艘万吨轮,第一艘核潜艇、第一颗原子弹、第一枚运载火箭、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架超音速民航客机……许多都是在学院校友的主持和直接参与下完成的,在1999年国务院表彰的两弹一星功臣中,钱学森、王希季等均毕业于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改革开放以来,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以创建世界知名学院为奋斗目标,综合实力得到快速提升。

目前,已发展到拥有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动力与能源工程、工业工程与管理三个系及一个二级学院核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及核科学与工程国家一级学科,3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4个本科专业。学院现有专任教师351 人,其中教授和研究员138 人;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5名,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目前在学院工作的"973"首席科学家6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3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7名、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4名,青年拔尖人才3名,青年长江学者5名,教育部创新团队计划2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2个。博士研究生1036名,全日制硕士生1502名,非全日制硕士生 490名,本科生1804名,工科试验班1180名。

拥有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汽车电子控制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燃煤污染物减排国家工程实验室(上海)、船舰设备噪声与振动控制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动力机械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太阳能发电及制冷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燃气轮机与民用航空发动机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上海市复杂薄板结构数字化制造重点实验室、上海市网络化制造与企业信息化重点实验室、上海核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国家及省部级重点(工程)实验室和工程中心。

原标题:未势能源与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共推氢燃料电池技术开发及应用
投稿与新闻线索:陈女士 微信/手机:13693626116 邮箱:chenchen#bjxmail.com(请将#改成@)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燃料电池查看更多>燃料电池系统查看更多>未势能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