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十三五”期间,我国电力供需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局部时段“缺电力”成为比“缺电量”更为突出的问题。新能源的快速发展也给电力系统带来新的挑战。需求响应在提高系统运行效率、促进电力供需双侧协调优化、促进新能源发电消纳等方面的作用越发凸显。
我国于2013年启动电力需求响应试点建设。2017年9月,《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修订版)》发布,需求侧管理进入发展新阶段。我国需求响应实施情况如何?各地的探索实践有什么特点?下一步应如何更好地实施需求响应?
我国电力需求侧管理进入新阶段
需求响应是电力用户针对市场价格信号或激励机制做出响应,并主动改变原有电力消费模式的市场参与行为,其本质是通过电价或激励用户改变自身用电方式,积极参与电网运行的能量互动。根据不同的用户响应方式,需求响应项目一般分为基于价格的需求响应和基于激励的需求响应两种类型。需求响应的目标或效果通常包括负荷转移、峰荷削减和电力平衡服务等。
美国需求响应组织较为完善,项目类型也较丰富,其需求响应市场机制、运行规则由各州根据自身实际管理和实施。如加州主要运营负荷参与计划、需求削减计划等项目。纽约州主要利用可中断负荷参与日前现货市场或运行备用市场。与美国类似,欧洲各国依据各自的方案和规则开展需求响应,欧盟则更加注重需求响应关键平台的开发建设、智能用电标准的制定和修订。
2013年,我国启动电力需求响应城市综合试点建设,北京、江苏苏州、广东佛山等综合试点城市多次实施需求响应项目,有效缓解了尖峰负荷时段的电力紧张状况。2017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印发的《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修订版)》发布,详细说明了新时期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内涵、实施主体、实施手段、保障措施等,并提出了电力需求侧管理的新要求,我国电力需求侧管理进入了新的阶段。
多地开展需求响应探索实践
《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修订版)》发布3年来,我国需求响应的探索实践有了新的进展和突破,如多地实施了“填谷”需求响应、需求侧竞价模式首次出现、参与的负荷和主体更多元、负荷响应更精准等。
●“削峰”与“填谷”并行,提升电网灵活性成为新重点
除负荷高峰期的“削峰”需求响应外,2018~2019年,天津、江苏、上海、浙江、山东等地均实施了“填谷”需求响应。几个省份的实施背景和侧重点略有差异,但实质均为缓解各种因素导致的电网运行调节压力。如天津是为了缓解春节期间用电、用热矛盾;江苏、上海、浙江、山东等则主要为解决空调负荷快速增长等造成的电网峰谷差增大,以及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发电大规模并网带来的电网平衡问题。
多地“填谷”需求响应的实施表明缓解电力供需缺口已不再是电力需求响应的首要任务。需求响应所发挥的作用正逐步向提升能源电力精细化管理水平和电网运行灵活性、促进新能源发电消纳等转变。
●市场化程度逐步提升,补贴资金来源更广泛
目前,我国激励性需求响应通常以约定补偿为主。2018年,江苏在国庆期间实施的需求响应中首次采用竞价模式。2019年,上海开展了需求响应年度竞价工作,且交易品种和调用方式都更为丰富。今年,山东建立了适应电力现货市场的“双导向、双市场”需求响应机制,电力需求响应实施模式由“需求侧报量+固定补偿价”模式向市场化的“需求侧竞价+最高限价”模式转变。
与此对应,需求响应的补偿资金来源也更为广泛,跨省跨区可再生能源现货交易购电差价盈余成为需求响应资金新的重要来源。如山东提出2020年度经济型削峰、填谷需求响应的补偿费用暂从电网企业参与跨省跨区可再生能源现货市场交易形成的资金空间支出;浙江则明确2020年度电力需求响应补贴资金来源于2019年跨区域省间富余可再生能源电力现货交易购电差价的盈余部分。
●参与负荷和响应手段更多元,精准、数字化成为亮点
由于“填谷”需求响应的出现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参与响应的负荷类型和手段均呈现出新的特点。就负荷类型而言,除工业用户、居民空调负荷外,自备电厂、新能源汽车充电站/桩、各种类型的储能设备等也成为响应负荷的一部分,从而可以实现负荷双向调控。
具体到响应手段,依赖不断完善的技术手段,负荷响应的自动化水平不断提升,需求响应也在向数字化方向转型,负荷调控更为精准、响应速度更快。如上海依托需求响应虚拟电厂平台深层连接、精准接入客户用能设备,并实现大量闲散、碎片化负荷的聚合和协调优化;江苏储能需求响应资源管理系统实现了更精准、快速的负荷自动响应;浙江在2020年需求响应工作通知中明确,加快相关平台建设,实施响应全流程管理和线上办理,深化需求响应大数据分析。这些更快速、更精准的负荷调控手段为需求响应资源参与更短时间尺度的系统互动打下了良好基础。
进一步提升需求响应市场化、智能化水平
近年来,我国需求响应取得了较大进展。未来建议从运行机制、项目设置、支撑能力等方面入手,促进我国需求响应深入实施。
●加快推进电力市场改革,完善需求响应运行机制
当前需求响应参与市场的有效渠道较为有限,需求响应的价值难以得到合理评估和体现。未来需配合电力市场改革进程,探索建立需求响应常态化机制,遵循公平合理原则,倡导“谁投资、谁受益”,建立长效的需求响应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需求侧竞价机制,制定需求响应交易规范,优化市场监管办法。
●分类引导、精准施策,挖掘不同行业的需求响应潜力
用户参与需求响应主要受行业特点、激励水平、响应成本等因素影响。针对工业用户,可推行或设计提前通知时间长、响应持续时间较短的需求响应项目,并适当提升激励水平、减少单个用户的响应次数;针对商业和居民用户,可重点挖掘空调、电采暖负荷的响应潜力,其中针对商业用户可合理设定响应激励水平及响应次数,针对居民用户则可引入负荷集成商及智能管理系统实现海量微负荷的聚合。
●加强需求响应支撑能力建设,提升响应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
需求响应的顺利实施依赖于配套基础设备的建设与完善。完备的支撑技术可以有效提升用户的峰荷削减能力。一方面需继续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平台、负荷监测系统等建设,以各级需求侧管理平台为载体,打造独立完整的需求响应商业生态系统,形成稳定、可靠的响应负荷资源;另一方面,应加强自动需求响应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切实提高需求响应的自动化水平,实现用户内部需求响应资源的精细化管理。
近年来,我国需求响应工作在实施范围、实施目的、实施手段、激励机制等方面均进行了有益尝试。随着电力市场改革的推进和新技术的发展,需求响应的市场化、智能化、数字化程度将进一步提升,也将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能源消费结构优化、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提高智能用电水平”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单位: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7月10日,青岛市人民政府印发《青岛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文件提出,积极稳妥发展非化石能源。积极布局海洋新能源,在青岛西海岸新区、即墨区海域集中开发海上风电,加快深远海海上风电项目和即墨区海上光伏项目建设,谋划储备远海漂浮式光伏项目,力争2030年建成千万千瓦级海上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0日,山东青岛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青岛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统筹本地电网结构优化和互联输电通道建设,推进琅琊、寨里等500千伏骨干电网工程。加快微电网、虚拟电厂、源网荷储一体化
今年入夏以来,我国多地电网负荷创新高。国家电网公司积极应对夏季用电“尖峰时刻”,从经济、技术等方面持续优化电力资源配置,加强需求侧管理,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挖掘多尺度可调节负荷资源,打好负荷管理“组合拳”。国家电网各单位研判供需形势,细化应对策略,做到分时电价调节、节约用电引导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9日,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关于征求《广东省市场化需求响应代理合同(2025版)》意见的通知,广东电力交易中心依托广东电力市场零售合同标准范本,修编了本范本,优化调整签约主体范围,扩充完善使用说明条款,简化需求响应代理套餐模式,对等增加双方权利义务,细化明确交易模式说
7月8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指出,有计划、分步骤推进各类园区低碳化零碳化改造的八项重点任务,即:加快园区用能结构转型;大力推进园区节能降碳;调整优化园区产业结构;强化园区资源节约集约;完善升级园区基础设施;加强先进适用技术应用;提
7月8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指出,有计划、分步骤推进各类园区低碳化零碳化改造的八项重点任务,即:加快园区用能结构转型;大力推进园区节能降碳;调整优化园区产业结构;强化园区资源节约集约;完善升级园区基础设施;加强先进适用技术应用;提
近日,安徽亳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亳州供电公司发布关于印发2025年亳州电网迎峰度夏电力负荷管理方案的通知。2025年迎峰度夏期间,亳州电网预计最大负荷约340万千瓦,同比增长11.66%(2024迎峰度夏年最大304.5万千瓦)。亳州市大中型企业少,峰期居民负荷占比65%以上,可调控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关于提高新能源发展韧性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通知》(新发改能源〔2025〕327号,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出,优化调峰辅助服务交易和价格机制、科学平稳推动新能源电价市场化改革、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和地方开展绿电直连等试点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近日,山西运城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运城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重点任务清单》的通知。文件明确,大力推进智能微电网、虚拟电厂、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发展,加快绛县开发区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项目建设;加快各类新型储能技术规模化商业化应用,引导可中断负荷、电动汽车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6月23日,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印发《上海市用户侧虚拟电厂建设实施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文件明确,完善价格激励政策。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将电网企业用于负荷管理系统平台及装置的建设、运行、维护费用,纳入输配电价成本核算。持续完善对虚拟电厂参与需求响应的电价支持政策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促进中心公示2025年第一批电力需求侧管理服务机构能力评定结果,共包含107家单位。详情如下:2025年第一批电力需求侧管理服务机构能力评定结果公示各有关单位:按照《电力需求侧管理服务机构管理办法》要求,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促进中心组织完成了2025年
广东灵活调节能力现状及提升路径分析——《新型电力系统下广东灵活调节能力分析及提升举措》摘编王雪辰/整理(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进程中,电力系统的运行特性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导致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需求急剧攀升,传统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能
在“双碳”目标提出五周年之际,广西新能源发展交出亮眼成绩单。从广西电网公司获悉,截至2025年6月底,广西新能源装机容量达到5329万千瓦,同比增长70.7%,占全区电力总装机的48.5%。能源结构转型在八桂大地山水间描绘出一幅蓬勃发展的绿色图卷。新能源版图加速扩大在贵港市覃塘区黄练镇莫村,一座座
7月11日,山东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5年第五批虚拟电厂主体注册公示结果,国能(山东)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虚拟电厂注册生效,标志着集团在鲁首家虚拟电厂建设完成并正式投运。作为山东公司能源转型的重要实践,该项目构建了519.06兆瓦的负荷资源池,最大可调节能力达41.154兆瓦,调节能力居山东省同类
随着国家发改委136号文的全面实施,新能源电站价值评估体系正经历深刻变革。新政策要求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电量全量进入电力市场,电价完全由交易形成。这一变革打破了过往“保量保价”的稳定预期,将电站收益拆解为“机制电价保障+市场化交易”双轨模式。其中,存量项目通过差价结算机制锁定基础收益(
砥砺奋进的十年系列报道之三——创新驱动十年间,国家电投锚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持续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研发投入强度从0.91%跃升至3.5%,累计建成一支1.3万人的科技研发队伍,形成央企领先的创新力量。十年间,肩负“国之大者”,锻造“国之重器”,作为同时牵头两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能源央企
7月17日,国家数据局正式公布了2025年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项目名单,由南方电网公司申报的南方能源行业可信数据空间成功入选国家行业可信数据空间创新发展试点(能源),是行业可信数据空间能源领域唯一入选单位。据悉,可信数据空间是实现数据资源共享共用的一种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基于共识
近期,国家连续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文)(以下简称136号文)、《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发改能源规〔2025〕411号)、《关于全面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发改办体改〔2025〕394号)(以下简称394号文)等系列政
跨电网经营区交易机制的完善,为应对度夏保供挑战提供了坚实支撑。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交易机制的建立,意味着在两个电网分别组织电力交易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覆盖全国范围的“网上电力商城”。面对长三角、大湾区等经济活跃地区日益增长的绿色用能需求,跨区域交易机制也在积极发力。目前正组织多方向
7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建成一批零碳园区,有计划、分步骤推进各类园区低碳化零碳化改造,助力园区和企业减碳增效,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坚实有力支撑。近年来,南方电网公司大力推进生态强企建设,加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4日,江西新干400MW/800MWh独立式储能电站项目开工仪式在江西省吉安市新干县溧江镇堆背村项目施工现场举行,标志着华中目前最大电网侧独立式共享储能项目正式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成为江西省《第一批省级独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中首个启动开工建设的示范项目。项目由中虹普能投
北极星储能网讯:7月16日,青海省能源局发布《青海省绿电直连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件明确,有序推进以下4种类型的绿电直连项目:1.新增负荷可配套建设新能源项目。2.存量负荷在已有燃煤燃气自备电厂足额清缴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的前提下开展绿电直连,通过压减自备电厂出力,实现清洁能源替代。3.有降碳
广东灵活调节能力现状及提升路径分析——《新型电力系统下广东灵活调节能力分析及提升举措》摘编王雪辰/整理(中能传媒能源安全新战略研究院)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进程中,电力系统的运行特性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导致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需求急剧攀升,传统电力系统的灵活调节能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7月14日至2025年7月18日一周火电项目,涉及项目的核准、开工、投运等。宁夏固原彭阳2x660MW机组工程获批开工近日,固原彭阳2×660MW机组工程项目的初步设计及开工申请已获正式批复。这一重要进展标志着宁夏能源重大项目建设实现了关键跨越,意味着项目从前期精心规划的蓝图正
北极星电力网整理了2025年7月14日至2025年7月18日一周电力项目:涉及火电、水电、核电项目的核准、开工、并网等。火电项目宁夏固原彭阳2x660MW机组工程获批开工近日,固原彭阳2×660MW机组工程项目的初步设计及开工申请已获正式批复。这一重要进展标志着宁夏能源重大项目建设实现了关键跨越,意味着项
上篇我们聊完“无阻塞vs有阻塞的电价跃迁”,大家已经会用潮流把节点电价算得明明白白。本篇我们把镜头再拉近一点——阻塞盈余。它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以及如何把这笔“过路费”分得体面又合规,一次说透。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136号文)叫停新能源强制配储后,对市场新增主力的独立储能而言,新能源发电企业为了满足并网要求而购买/租赁储能设施调峰能力的支出或将显著减少。因此,出台新型储能容量补偿机制已迫在眉睫。
2025年7月14日,甘肃省发布《关于建立发电侧容量电价机制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成为全国首个推出“全容量+四大补偿”电价政策的省份。为何甘肃在稀缺定价、容量市场、容量补偿三种主流机制中独选后者?这需要从机制本质差异出发,结合我国电力市场建设展开系统性分析。(来源:电联新媒作者:闫鑫)
近期,国家连续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发改价格〔2025〕136号文)(以下简称136号文)、《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发改能源规〔2025〕411号)、《关于全面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发改办体改〔2025〕394号)(以下简称394号文)等系列政
7月17日,陕西电力交易中心发布告陕西电力市场经营主体书。2025年1月1日起,陕西电力现货市场启动长周期结算试运行,叠加新能源装机快速增长及电煤价格下行因素影响,省内电力交易整体价格持续下探,售电公司在批发市场的累计购电均价从1月0.362元/度下降至6月0.339元/度,降幅达0.023元/度;但是零售
2025年7月16日,由厦门新能安科技有限公司、山东高光新能源、山东省太阳能行业协会联合主办的“做时间的朋友”山东工商业储能城市专场在济南隆重举行。政府机构、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及投资方等近300人齐聚一堂,共同聚焦“双碳”目标与电力市场化改革浪潮下,山东工商业储能如何实现从“政策驱动”到“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6日,江苏电力交易中心发布《江苏电力现货市场运营规则(V2.0)》结算部分示例说明,详情如下:
今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公布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的通知》,正式确定上海市、常州市、广州市等9个城市为首批试点城市,同步公布30个试点项目。《能源评论》派出多路记者,前往济南、成都、广州、深圳等地,实地探访车网互动项目,了解规模化试点的进展。在济南,我们来到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