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一直以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全力服务新能源发展和消纳,不断加强技术创新,新能源消纳矛盾持续缓解,新能源利用率不断提高。2019年,国家电网经营区新能源发电持续快速增长,新能源利用率达到96.8%,青海、甘肃等8个省份新能源发电量占本省用电量的比例超过15%。
风电出力随风速和风向的变化而变化。根据测风数据,风速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在接近零到额定风速之间变化,与此相对应,风电出力也在从零到额定出力之间变化。
风电出力呈现明显的季节特性。不同地区风电年出力的季节特性不同,东北、华北地区风电平均出力呈现冬春季较大、夏秋季较小的特点,西北则呈现冬春季较小、夏秋季较大的特点。
光伏电站日出力主要受天气影响。在晴朗天气,光伏电站在白天中午时分出力达到最大,且曲线比较平滑,出力分布较规律;在多云天气,出力的白天时段分布没有规律。
受光照强度和温度影响,光伏电站一般在春季、冬季发电出力较大。从甘肃、青海地区光伏电站的年出力分布来看,平均出力呈现春秋季较大、夏冬季较小的特点。由于用电负荷一般在夏冬季较大,因此,光伏电站对于满足高峰负荷的贡献度有所降低。
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发电具有随机性、波动性等特点,新能源并网带来的振荡问题已对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产生显著影响,未来,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电网后,将会加剧振荡问题。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电网,不仅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带来影响,而且显著影响电力系统运行经济性。
新能源并网后大量常规同步发电机组被风电、光伏发电机组替代,导致系统转动惯量减小、频率调节能力降低。与常规火电设备相比,新能源设备涉网性能标准偏低,其频率、电压耐受能力较差,极易引发脱网问题。
由于新能源资源具有波动性和随机性,发电设备具有低抗扰性和弱支撑性,因此,新能源的有效消纳和安全运行是世界难题。
新能源并网技术及重点突破方向
新能源高精度功率预测技术。由于资源的随机波动性和不可存储特性,新能源出力具有随机性和波动性。我国地形复杂,气候类型多样,新能源资源随机波动性更强、高精度功率预测更难。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将发电跟踪负荷的单向匹配转变为供需双侧的双向动态匹配,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是双向动态匹配的基础,需研究空间分辨率更高、时间间隔更小、精度适用性更强的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技术,支撑电力供应与需求的精准双向匹配。
新能源主动支撑技术。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中,新能源发电并网技术需要从“被动适应”到“主动支撑和自主运行”转变。未来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电网后,将对电力系统形态及运行机制产生深刻影响,需要新能源具备主动支撑控制能力,具备接近或高于同步电源的控制特性,支撑系统的电压、频率稳定以及提供备用容量。
电力气象技术。气象条件是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最关键的外部影响因素,其影响范围涵盖“发”(风、光、降水是新能源和水力发电的一次资源)、“输”(气象灾害对输变电设备的损坏、气象条件对输电能力的影响)、“用”(温度、湿度、降水等影响负荷行为,风、光影响分布式新能源出力)全环节。国际电力研究机构普遍认为气象原因是未来影响电网运行的三大关键因素之一。为降低电力气象灾害不利影响,需研究电力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技术,通过提前应对极端天气,支撑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储能技术应用。储能技术通过装置或物理介质将能量储存起来,以便需要时利用。目前,除抽水蓄能外,电化学储能是发展最快且相对成熟的储能技术。储能将在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电力电量平衡中起到重要的灵活调节作用,支撑供需双侧动态匹配,促进新能源有效利用。未来需解决低成本、大容量、长时间、高可靠的能量存储问题,以及大规模、多类型储能的协调调控问题。
新能源并网技术成果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聚焦新能源并网与调度运行技术,取得了数值天气预报系统、新能源功率预测系统、新能源安全稳定控制系统等创新成果。
数值天气预报系统。应用于新能源功率预测,预报时长72小时,水平网格3千米×3千米,刀片式服务器623个,数据存储能力2.6PB,运算能力230万亿次/秒。
新能源功率预测系统。在26个省级电力调控中心应用,覆盖我国约80%的新能源并网容量,预测容量居世界首位,新能源功率预测精度达到90%以上(按月统计)。
新能源监测与调度系统。采用时序递进的优化调度方法,滚动修正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误差,保障了资源变化及系统运行约束条件下的新能源最大化消纳。
新能源安全稳定控制系统。通过使用该系统,“三北”地区5省区(新疆、甘肃、青海、蒙东、河北)共提升新能源送出能力348万千瓦。
甘肃省位于西北新能源基地群枢纽,新能源装机占比42.6%。“风电场、光伏电站集群控制系统关键技术”由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牵头,项目依托甘肃酒泉千万千万级风电基地、百万千瓦级光电基地,攻克了风电场、光伏电站集群控制系统在线监测控制、策略制订、设计集成和运行管理等关键技术。该技术实现了河西走廊800万千瓦风电场、300万千瓦光伏电站的集群控制功能,有效提高了电网接纳风电、光伏发电能力。
【专访】
围绕新能源并网与消纳,《亮报》对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兼新能源研究中心主任王伟胜进行了专访。
《亮报》:未来,如何能更好地实现新能源消纳?
王伟胜:新能源消纳涉及电力系统发、输、配、用多个环节,与发展方式、技术进步、电力体制改革、市场交易机制、政策措施等密切相关,实现新能源高效消纳,既要“源—网—荷”技术驱动,也需要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配合。
促进新能源消纳,需要多措并举、综合施策。近期,应加强电网统一调度,充分挖掘系统潜力,优先解决存量、严格控制增量,有效缓解弃风弃光;建设完善市场机制,提高系统平衡能力,根本解决新能源消纳问题。远期,应突破前瞻性技术,适应高比例大规模新能源发展需要。
在电源环节,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充分挖掘现有电源调节能力;加快调峰电源建设,提高灵活调节电源比例;控制新能源建设节奏,优化电源布局;提高新能源功率预测精度。
在电网环节,加快跨省跨区通道建设,扩大新能源消纳市场;加强电网统一调度,发挥大电网综合平衡能力。
在用户环节,推进电能替代,增加新能源消纳空间;引导用户参与需方响应,改善负荷特性。
在体制机制方面,着力打破省间壁垒,构建全国电力市场体系,建立有利于新能源消纳的市场机制。
来源: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能源研究院、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服务新能源发展报告2020》等,杨亚迪、屈姬贤、袁伟、黄碧斌、叶小宁、张健美、周强、席家福对本文有贡献。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受制于资源、气价、电价等多方面因素,投资大、成本高、效益差成为当下气电的独有标签,部分项目进入了‘气电价格倒挂、运行小时数下降、项目经济性下降、进一步压缩运行小时数’的恶性循环。”在日前召开的“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天然气产业发展大会”上,中石化天然气分公司天然气研究中心副经理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重庆市发改委发布政协代表关于完善新能源和新型储能人才体系相关的建议答复函。文件指出:大力推动新能源和新型储能产业有序发展,促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鼓励支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新能源和新型储能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长、涉及环节多,鼓励开展前瞻性、系统性、战略
在“双碳”目标与新能源革命的双重驱动下,中国电力系统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变局。当风电、光伏装机占比突破35%,传统电网的调度瓶颈与新能源消纳矛盾日益尖锐,一种名为“虚拟电厂”的新型电力组织模式正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落地。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我国虚拟电厂调节能力将突破5000万千瓦,
太阳沟抽水蓄能电站EPC总承包项目招标公告(招标编号:K1500002025042201001)项目所在地区: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一、招标条件本太阳沟抽水蓄能电站EPC总承包项目已由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机关批准,项目资金来源为其他资金/,招标人为巴彦淖尔太阳沟抽水蓄能有限责任公司。本项目已具备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新型储能产业经历了政策红利推动的爆发式增长,但也因政策波动、低价内卷、技术瓶颈等问题陷入阶段性困境。随着2025年“强制配储”政策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储能行业迎来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的深度转型。与此同时,国内价格战白热化叠加海外市场需求及壁垒激增,中国企业
在广东电网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并网与新能源管理部专责谢平平的电脑上,新能源场站运行数据实时跳动,各种图表和曲线展示着各场站的运行状态。“新能源跟传统能源的差异还是挺大,占比越来越高以后,带来的很多问题是此前没有遇到过的。”谢平平说。保障新能源消纳和参与电力市场“通过广东可再生能源
4月30日14时36分,由云南电网公司投资建设的220千伏腊普输变电工程在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县塔城镇成功投运。该工程有效解决了迪庆维西、春独片区中小水电受阻问题,保障清洁能源消纳,满足地区规划新能源接入要求,同步优化迪庆电网结构。作为落实国家“双碳”目标的标杆工程,220千伏腊普输变电工程聚
5月8日,我国首个“交流改直流”输电工程——扬州至镇江±2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简称“扬镇直流一期工程”)已安全稳定运行满一年,累计输送电量62亿千瓦时;日均输送新能源电量约600万千瓦时,累计输送新能源电量近22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标准煤消耗约60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160万吨/年。2022年12月
全球新能源行业瞩目的2025德国慕尼黑光伏储能展览会(IntersolarEurope2025)正式启幕!特变电工新能源创新呈现全场景光储解决方案聚焦大型电站、工商业及户用三大核心场景,向世界分享新能源领域的创新实践,携手全球伙伴共同推动行业进步。大型电站场景:全维度支撑新型电力系统面对全球新能源规模化
5月9日,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发布一周要闻回顾(2025年5月5日-5月9日)。政策篇山东136号文实施细则:存量项目机制电价0.3949元/kWh,6月份竞价(征求意见稿)5月7日,山东省发改委发布《山东省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山东省新能源机制电价竞价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5月6日-2025年5月9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200MW/400MWh云南曲靖市首个共享储能项目并网投产4月29日,国家电投云南国际陆良县500兆瓦/1000兆瓦时共享储能项目(一期)顺利并网,是曲靖市首个顺利建成并网运行的新型储能项目。一期项目
当地时间5月10日至11日,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美方牵头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和贸易代表格里尔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双方围绕落实今年1月17日中美元首通话重要共识进行了坦诚、深入、具有建设性的沟通,在经贸领域达成一系列重要共识。当地时间5月12日上午9:00,双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12日,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美国将取消根据2025年4月8日第14259号行政令和2025年4月9日第14266号行政令对中国商品的加征关税。原文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中国”)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美国”),认识到双边经贸关系对两国和全球经济的重要性;认识到可持续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9日,奉贤星火综合多种新型储能技术路线对比测试示范基地(一期)项目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采购中标候选人公示,本标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总容量10MW/40MWh。第一中标候选人为上海电气(安徽)储能科技有限公司,投标报价9160万元,折合单价2.290元/Wh;第二中标候选人为大连融科储能技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重庆市发改委发布政协代表关于完善新能源和新型储能人才体系相关的建议答复函。文件指出:大力推动新能源和新型储能产业有序发展,促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鼓励支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新能源和新型储能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长、涉及环节多,鼓励开展前瞻性、系统性、战略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开发低成本、长寿命、高安全的大规模储能技术成为实现碳中和的关键。中性水系有机液流电池(AORFBs)因分子结构可调、环境友好等优势备受关注。萘酰亚胺(NDI)衍生物凭借其高度的π-π共轭体系和双电子存储特性成为理想候选材料,然而循环过程中的侧链和酰亚胺环易受OH亲核
5月7日-8日#x200C;,蜂巢能源在德国慕尼黑IntersolarEurope展会期间密集签署四项战略合作协议,覆盖储能供应链保障、风险管控及客户开发等领域,累计签约项目规模超2GWh。此次签约标志着蜂巢能源在西欧、印度、东欧等核心市场的本地化布局进一步深化,全球“出海战略”迈入规模化落地阶段。技术引领: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新型储能产业经历了政策红利推动的爆发式增长,但也因政策波动、低价内卷、技术瓶颈等问题陷入阶段性困境。随着2025年“强制配储”政策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储能行业迎来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的深度转型。与此同时,国内价格战白热化叠加海外市场需求及壁垒激增,中国企业
当地时间5月9日,Intersolar&eesEurope2025在德国慕尼黑闭幕。欣旺达储能携全球首发NoahX3.0液冷储能系统、179kWh工商业储能户外柜新品及全产业链一体化储能解决方案闪耀亮相,为推动欧洲及全球绿色能源发展贡献力量。新品发布,赋能全场景欣旺达储能全球首发搭载自研625Ah大容量储能电芯的NoahX3.06.5
近期,多座储能电站获最新进展,北极星储能网特将2025年5月6日-2025年5月9日期间发布的储能项目动态整理如下:200MW/400MWh云南曲靖市首个共享储能项目并网投产4月29日,国家电投云南国际陆良县500兆瓦/1000兆瓦时共享储能项目(一期)顺利并网,是曲靖市首个顺利建成并网运行的新型储能项目。一期项目
盖房子用的水泥能用来发电,还能当成“电池”储能。东南大学9日发布最新科研成果,该校科研人员研发出仿生自发电-储能混凝土,将高能耗的水泥变为“绿色能量体”,为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技术助力。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建筑全过程能耗占到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45%,碳排放量占全国排放
固态钠电池兼具资源丰富、安全性高、比能量高等优势,被认为是最有应用前景的新型储能技术之一。然而,固态钠电池中在应用中面临诸多挑战,Na金属负极与固态电解质之间的固-固接触导致高界面电阻和Na枝晶的形成,降低了Na的利用率,并损害了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商业化制造的钠箔的厚度一般在50m以上,较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新型储能产业经历了政策红利推动的爆发式增长,但也因政策波动、低价内卷、技术瓶颈等问题陷入阶段性困境。随着2025年“强制配储”政策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储能行业迎来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的深度转型。与此同时,国内价格战白热化叠加海外市场需求及壁垒激增,中国企业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8日,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天越储能电站项目举行送电投运仪式。该项目由中国能建葛洲坝电力公司承建,为规模100MW/50.43MWh的独立混合储能电站。项目依托“绿电+储能”协同优势,采用飞轮储能系统+磷酸铁锂电池组合技术,参与山西电网一次调频辅助服务,包括50MW/0.43MWh的飞轮储能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泰安市发展改革委多元化布局、一体化施策聚力打造千万千瓦级“储能之都”,市发展改革委聚力构建以抽水蓄能、盐穴储能和电化学储能为主,制氢储能和储热储冷为辅的多元储能体系,在建在运储能装机超500万千瓦,居全省首位;先后入选全省首批未来产业集群、支柱型雁阵集群、十强产业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国家能源局等五部门发布关于加强电化学储能安全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全文如下: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应急管理部办公厅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国家消防救援局办公室关于加强电化学储能安全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国能综通安全〔2025〕6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
近日,内蒙古库布齐沙漠鄂尔多斯中北部新能源基地项目整体接入系统方案研究(千万千瓦级新能源规划研究)招标公告发布。根据招标公告,内蒙古库布齐沙漠鄂尔多斯中北部新能源基地项目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库布齐沙漠地区,规划建设新能源1220万千瓦(其中光伏800万千瓦,风电400万千瓦,光热20万千瓦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日,中国能建浙江院以联合体形式中标化德县电网侧独立储能示范项目设计施工总承包工程,浙江院负责项目中的氢储能设计工作。该项目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规划建设一座总装机容量100兆瓦/400兆瓦时的新型集中式储能电站,采用“电化学储能+氢储能”双重储能方案。氢储能部分
据公开信息统计,4月,我国地面电站开工项目规模有2.89GW。1、大田脚光伏发电项目项目业主:华能集团规模:162.62MW4月15日,大田脚光伏发电项目开工,该项目位于凤山镇、勐佑镇交界区域,项目规划用地2601.93亩,额定容量130兆瓦,安装容量162.62兆瓦,采用585峰瓦的单晶硅双面双玻组件277983块,配置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6日,山西省电力交易中心发布《2024年电力市场交易年报》,其中显示当前山西注册独立储能企业16家,在批发市场结算均价441.42元/兆瓦时,远远高于其他发电种类的结算价格。截至2024年底,山西电力交易平台在册经营主体20202家,其中直调发电企业627家,售电公司452家,电力用户19
近期,中国能建聚焦“创新、绿色、数智、融合”核心发展理念nbsp;国内市场开发火力全开连续中标、签约多个工程项目。1广东省面向多应用场景提升电网韧性综合储能示范项目中国能建广东院中标广东省面向多应用场景提升电网韧性的综合储能示范项目EPC总承包工程。该项目位于广州空港经济区南部白云片区人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4月30日,高温超导储能装置在中山翠亨新区动工,预计预计今年11月份建成投入使用。据悉,该项目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性能高温超导材料及磁储能应用”在中山配套落地的示范工程项目。本次动工的高温超导储能装置示范工程项目坐落于翠亨新区马鞍岛110kV滨海变电站旁,由超导磁体、低
据北极星氢能网不完全统计,4月共计16个氢能项目传来消息,涉及氢能制储输用多个领域,详情如下:签约4月,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区)与江苏富仕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投资协议,建设绿氢智慧能源一体化示范项目。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15万吨绿氢、60万吨绿色甲醇和40万吨绿氨项目。据了解,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