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从核电产业起步至今十几年,烟台依托先进技术建成三代核电项目,开创国内核能商业供热先河,建立两个省级核电园区,组建国内核电领域首个新型研发机构——烟台核电研发中心……一系列耀眼成绩背后,是烟台大力核电产业的深“功夫”。在10月15日举行的“2020中国(烟台)核能安全暨核电产业链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中国核学会核能综合利用分会、全球首个全尺寸波动管老化实验平台、环渤海产业金融服务中心等创新载体揭牌;烟台市各级政府、国内企业及高校研究机构签署了包括《共建烟台国家级核电创新平台合作协议》《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白鹭新能源产业基金合伙协议》《烟台市蓬莱区人民政府与中国水利水电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投资合作协议》等在内的多项合作协议,为烟台“培育千亿级核电装备产业,打造中国核技术自主创新集成基地”的远景目标,再添强劲助力。
收获七大成果,核电产业化发展“烟台模式”发力
10月15日,“2020中国(烟台)核能安全暨核电产业链高峰论坛”和“2020中国国际核电工业及装备展览会”联袂在烟台开幕。论坛和展会两会合一,层次高、规模大,来自核电产业链各领域的院士专家、科研院校、核电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代表近300人参加论坛。近200家单位参加核工展,展出面积近2万平方米,首日累计接待观众已达5000多人次,展览规模创历史新高。
烟台已连续五年举办核电产业链高峰论坛,今年成功引进中国国际核电工业及装备展览会,并成为这一展览会永久举办地,至此,烟台已经形成了包括多个三代核电项目建设运营、技术研发、装备制造、综合利用的核电产业链,打造了以“论坛+展会+区域经济”为载体的核电产业化发展“烟台模式”。
核电产业链高峰论坛和核工展的完美结合,以会带展,以展促会,规模更大,影响力更强,进一步凸显了烟台在我国核电界后来居上的地位。本届论坛和展会主要取得七项主要成果:
一、烟台在核能综合利用商业化方面取得的成绩得到了业界的一致认可,已成为我国核能综合利用领域的“探路者”和“急先锋”。
二、全球首个全尺寸波动管老化研究实验平台建成投用。该平台将为核电工程及运行的关键技术研究提供实验验证基础,标志着烟台在核电技术研发方面跃上新台阶。
三、作为核电装备制造领域的后起之秀,烟台恒晖集团展出了国内最长的45米核电用高效换热管,填补国内空白,说明烟台市企业具备了解决核电“卡脖子”问题的攻坚能力。
四、成立了“环渤海产业金融服务中心”,该中心将在实体企业与金融服务商之间搭建桥梁,成为区域“金融稳定器”,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五、今年成功引进中国国际核电工业及装备展览会,并成为这一展览会永久举办地。这将开启烟台核电产业发展的新征程。
六、设立了“中国核学会核能综合利用分会”,作为核学会第30个专业分会,分会的成立将使烟台更好地整合行业技术、人才等创新资源,在核能综合利用方面发挥引领作用。
七、三大核电集团、国内主要装备企业汇聚本届论坛和展会,充分说明烟台市已形成了包括多个三代核电项目建设运营、技术研发、高端装备制造、核能综合利用的核电全产业链。随着国家级核电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加快建设,烟台必将为我国核电重启提供有力的支撑。
抓住发展机遇期,打造国家清洁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市
今年9月2日,国务院标准4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自主三代核电步入批量化建设阶段。截至9月底,我国在运核电机组48台,总装机容量4988万千瓦,装机容量居全球第三;在建核电机组14台,总装机容量1553万千瓦,在建规模全球第一。
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形势下,我国重启核电审批,核电产业发展进入全新阶段,并持续发挥扩大有效投资、增强能源支撑、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作用。本次高峰论坛围绕核能综合利用、高端装备制造、储能产业发展、产业金融服务、核应急与公众沟通、核技术应用与后处理等话题展开研讨,共商我国核电产业高质量发展,山东省能源结构优化、烟台市打造“中国清洁能源示范市”的新路径。
“烟台市抓住了核电发展的大好机遇期。”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核学会理事长王寿君在致辞中称,烟台有序汇聚了一批先进三代核电项目,集中培育了一批核电装备制造骨干企业,广泛集聚了国内一流的核电创新资源,“未来,烟台市在打造国家清洁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市,在核能供暖、海水淡化、制氢与储能、危废处理、海上风电等领域也将有非常值得期待的长远发展。”
山东省能源局副局长邓召军表示,近年来,山东省围绕新旧动能转换任务,已将核电作为提升能源发展质量的主攻方向。“作为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大省、工业大省、能源大省,山东既有安全高效开发利用核能的现实需要,也具备培育壮大核电装备制造业的基础条件。”
烟台成为山东借力核电实现绿色转型的发力点。
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山东省首个在运核电项目——位于烟台的海阳核电一期工程两台机组已累计发电328亿度,年累计上网电量305.7亿度。2019年11月15日,海阳核电核能清洁供热工程一期项目向周边70万平方米、73个小区供热,成为全国首个核能商业供热项目。此外,海阳核电日产30万吨大型海水淡化工程也于今年启动,该工程的实施将提高胶东地区供水可靠性及灵活性。
据了解,未来5到10年,以烟台为中心的山东半岛将汇集采用国际先进核电技术AP1000和我国自主研发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国和一号、高温气冷堆等技术的核电项目,“未来,山东将成为我国继浙江、广东、福建之后的新兴核电大省和核能强省,烟台将成为环渤海地区核电产业发展的中心城市。”中国工程院院士叶奇蓁说。
聚“核”能力更强,培育千亿级核电装备产业
核电是国家战略性高科技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装备制造能力是其作为“国家名片”的核心所在。所在核电产业十几年来,烟台在这些领域下足功夫。
2016年11月,在烟台市政府主导下,中国广核集团、中核集团、国家电投集团、烟台市台海集团共同组建了民办非企业新型科研机构——烟台核电研发中心。
“截至目前,烟台核电研发中心已累计向国家、省级科研主管部门申报了近50项科研课题。其中,列入国家能源研发计划的11项课题,已在研发中心创办的新型科研机构陆续启动研发。”烟台核电研发中心主任、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施兵介绍。
2017年8月,国家能源局支持烟台市依托烟台核电研发中心建设国家核电产业技术创新平台。该平台于2018年1月纳入国务院批复的《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烟台市发改委主任刘福生表示:“创新平台启动建设以来,烟台市进一步深化与三大核电央企的合作,充分利用现有技术研发和装备制造资源,建立推动核电产业化发展的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在核电主管道、高效换热管材、核电安全壳、核岛制冷设备、核能多元化利用装备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
研发平台的搭建,让烟台聚“核”能力更强,创新成果落地更快。近年来,烟台市依托自身及周边地区核电项目,建设了海阳核电装备制造工业园和莱山核电产学研聚集区两个省级核电园区,汇聚了多家核电装备制造及配套企业,关键技术研发及生产制造能力已达到国内甚至国际领先水平。
“截至9月底,上述两大园区已有42家企事业单位成为各核电集团的合格供应商,业务覆盖技术研发、工程设计、装备制造、施工建设、安装调试、运维服务、中低放废物处置等领域。”烟台市新兴产业发展推进中心主任张洁非介绍。
海阳核电建设之初,烟台市就确定了围绕核电项目建设发展配套产业的思路,将核电装备制造和核能综合利用等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
在此背景下,烟台市多年来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营造出良好的产业聚集氛围。在产融结合领域,烟台市加快与制造业发展相配套的金融体系建设,于今年8月设立总规模100亿元、首期30亿元的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白鹭新能源产业基金,拟重点投向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烟台市重点扶持产业。
人才培养方面,烟台市支持制造业重点企业参与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烟台大学与烟台市台海集团有限公司于2018年7月共同建立烟台大学核装备与核工程学院,以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需求为导向,以打造胶东半岛及国家核电产业急需的核装备与核工程技术人才培养高地、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示范基地和创新基地为目标,以烟台核电装备产业集群和国家级核电研发中心为支撑,致力于实现产学研用、校所城产深度融合发展。
在2018年山东省印发的《烟台市新旧动能转移重大工程实施规划》中,明确提出烟台市“培育千亿级核电装备产业,打造中国核技术自主创新集成基地”的远景目标。
烟台已集中培育了台海集团、顿汉布什、持久钟表、金润消防等30多家核电装备制造骨干企业,占全省涉核企业总数的70%。初步统计已给核电企业供货50亿元,到2023年可达到200亿元。目前已初步形成集核电研发、装备制造和推广应用等较为完整的核电产业链发展体系,同时规划布局莱山、海阳、招远、蓬莱等四个核电(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区。
搭起研发平台,培养人才队伍,优化营商环境,加大产融结合,目标已定,烟台核电产业正加速发展,助力能源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向着强核之城的方向,奔涌向前。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越南《越南快讯》11月13日报道,越南政府总理范明政在12日下午的听取国会质询后表示,政府已向主管部门提出重启发展核电并已获批。报道称,越南重启发展核电的首要原因是确保能源安全。越电力需求年均增长10%,为保持GDP增幅达6.5%-7%,到2025年电力需求增速将达12%-13%。工贸部9月份的一份报告指出,2
11月8日,海南(昌江)清洁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园核电关联及新材料产业先导区正式挂牌“中核海南产业合作示范区”。这是海南(昌江)清洁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园发展建设历程的里程碑事件。上午9时,昌江县政府与海南核电签订“中核海南产业合作示范区”合作协议,昌江黎族自治县县委书记陈儒茂,县委副书记、
一是加强统筹规划。目前,核电在我国发电量中的占比为4.8%,低于全球10%的平均水平,与OECD国家18%的平均水平相比差距更加明显。随着“双碳”战略实施,我国核电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持续壮大核电产业,充分利用核电产能,“十四五”“十五五”期间保持较大规模、稳定的建设节奏。到2035年,核电发电量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所属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核工院)全面落实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部署要求,发挥龙头企业作用,大力破除创新体制机制壁垒,强化引领性科技攻关。上海核工院自主研发的“国和一号”先进核电型号实现整机100%国产化,标志着我国非能动核电产业迈入高水
近年来,日本不断计划提高核电比例,但重启审查的长期化,让这一目标越来越难以实现。近期,日本敦贺核电站2号机组申请重启受阻,围绕机组下方地质断层是否活跃的争议已持续超10年,重启审查成为一场“持久战”。与敦贺核电站面临情况类似,多家日本核电站都陷入关于地震和海啸带来的安全争议,重启面
为重振核电产业,美国寻求在政策和监管机制方面给予更多支持。近日,美国参议院以压倒性多数投票通过了《ADVANCE法案》,为大规模新建核电站、推进新型核电技术商业化铺平道路。由于美众议院此前已经投票通过了这个被称为“核电复兴”法案的提案,目前,该法案只待美国总统签字即可正式生效。多年来,
中核集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核工业发展道路坚持创新驱动增强竞争优势(走企业,看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我国核工业领域捷报频传:福建福清,“华龙一号”获得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综合指数满分,充分验证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安全性和先进性;海南昌江,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型反应堆“玲龙一号”
4月25日,能源行业核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标委会)在京召开2023年度会议暨先进压水堆核电标准体系宣贯会,总结2023年标准化成绩,部署2024年工作,宣贯《中国先进压水堆核电标准体系项目表(2023版)》(以下简称《体系项目表》)。国家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标委会主任委员何洋同志出席会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新质生产力”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热词之一。中国宝原作为中核集团统一的核技术应用产业控股平台,如何进一步发挥我国核技术应用产业链“链长”作用?核技术应用产业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走好向“新”求“质”之路?日前,记者采访了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宝原、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上海经信委日前发布《上海核电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方案》指出,到2027年,上海核电产业规模达600亿元,核电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科技创新有力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基本建成世界级核电产业中心,打响“上海核电”品牌。——核能技术创
目前全球核电装机规模约4亿千瓦,根据全球主要国家核电发展规划统计,预测2050年全球核电装机规模将达12亿千瓦,核能将在全球实现碳中和目标过程中发挥更重大的作用。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电投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明弹认为,核电产业位于全球制造业的顶端,具有较高的科技溢出、投
10月8日,世界经济论坛在官方网站宣布最新一批获评“灯塔工厂”企业名单,中核集团旗下中国核电(股票代码:601985)投资控股的三门核电有限公司在全球上千家候选工厂中脱颖而出,成为全球核电行业首个入选企业,同时也是中核集团首家获评“灯塔工厂”称号的企业。“灯塔工厂”是全球“工业4.0技术应用
2024年9月30日15时58分,采用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的太平岭核电站1号机组安全壳打压试验负责人取得安全壳打压试验(CTT)试验票,标志着安全壳打压试验正式开始。安全壳打压试验是验证第三道核安全屏障的关键性试验,其主要目的是检验安全壳的强度和密封性,确保其能够实现隔离与屏蔽的专
9月27日,“国家名片”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再传捷报!中核集团旗下中国核电(股票代码:601985)投资控股漳州核电二期工程4号机组浇灌核岛第一罐混凝土。至此漳州核电二期工程建设全面铺开,这是中核集团积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胸怀“国之大者”,立足“三新一高”,坚持“整体·协同”,
9月24日19时08分,海阳核电2号机组第四次换料大修完成,机组一次并网成功。利用此次大修窗口,山东核电联合上海核工院、国核院、上海能传和中核五公司,完成了国内AP1000机组60Hz可长期满载运行的首台主泵变频器国产化替代改造,进一步提升了AP1000机组运行可靠性与经济性,增强了自主可控能力,对于我
近日,国家电投召开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暨2024年年中工作会议。会议强调要全面实施“均衡增长战略”,即坚持四个均衡:规模增长和投资能力均衡匹配,传统产业和创新业态均衡发展,电源品种和区域布局均衡优化,存量提质和增量做优均衡推进。国家电投官微从即日起开设“均衡增长”专栏,围绕
关于有效保障我国三代核电经济性的建议
近日,国核设备使用自主研发的全场景可移动式焊接机器人自动焊配套工艺正式在三门核电4号机组环吊梁产品制造中投产应用,实现了该产品90%以上整体焊缝的自动化焊接,一次性焊接合格率达到100%,标志着公司自动焊技术首次在核电站核级产品中成功应用,同时也填补了环吊梁自动焊设备及工艺的空白。环吊梁
第三代核电技术是未来全球核电产业的中流砥柱。(来源:“能源新媒”文/王建华李言瑞作者供职于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中核战略规划研究总院)核电是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形式之一。自1954年全球首座核电机组并网以来,核电为全球提供了重要的清洁能源,并且现在仍是全球第二大清洁电力来
4月15日,在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举办的2024春季核能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上,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廷克表示:“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先进核能技术研发及示范取得重大成果。”他说,中国已形成了自主化三代压水堆“华龙一号”“国和一号”国产化品牌,具有四代特征的高温气冷堆、快堆,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核电作为清洁能源的优势日益凸显。当前,电力市场化改革深入推进,经济性提升已成为核电企业适应市场化发展环境、充分发挥核电对“双碳”战略目标支撑作用的重要基础性前提。(来源:《中国电力》作者:郭娟娟,沈迪,童朴,闫琨,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上海经信委日前发布《上海核电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方案》指出,到2027年,上海核电产业规模达600亿元,核电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科技创新有力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基本建成世界级核电产业中心,打响“上海核电”品牌。——核能技术创
挺起中华民族的脊梁中共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东风起舞,壮志千军鼓。苦斗百年今复主,矢志英雄伏虎。”1964年10月16日15时,新疆罗布泊戈壁滩上空,伴随着腾空而起的蘑菇云和惊天动地的巨响,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首次核
在第四十个教师节前夕,9月9日,中核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余剑锋一行赴核工业学院天津校区指导工作,向教师们致以亲切的节日问候。天津市委常委、滨海新区区委书记连茂君参加交流。余剑锋听取了核工业学院教培主业、硕博教育及天津校区校园建设等情况的汇报,向天津市对核工业人才培养给予的大力支持表
星辰陨落精神永存——沉痛悼念周光召先生享誉全球的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原所长、中国科学院原院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周光召先生于2024年8月17日在北京去世,永远离开了我们,享年95岁。光召先生提出了相对论性螺旋散射振幅概念,奠定了赝矢量流部分
在全球核电行业步入复苏与转型的关键节点之际,核电作为一种兼具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特性的能源形式,其战略地位愈发凸显。中国作为积极推动能源革命的先锋力量,正引领核能迈向新的发展阶段,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旨在确保能源供应链的稳定性与多样性,面临着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历史性机遇。为全面
为持续提高企业组织管理绩效,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工作,增强集团公司“整体·协同”合力,7月1日下午,中核集团召开提高组织管理绩效专题会。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申彦锋主持会议并讲话,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张凯出席会议。会上,战略规划部对集团公司新发布的组织管理大纲进行解读,科技质量与数
中核集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核工业发展道路坚持创新驱动增强竞争优势(走企业,看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我国核工业领域捷报频传:福建福清,“华龙一号”获得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综合指数满分,充分验证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安全性和先进性;海南昌江,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型反应堆“玲龙一号”
当地时间5月7日-10日,中核集团董事长余剑锋率团赴西班牙,与西班牙核公司(ENUSA)、西屋电气公司(Westinghouse)等合作伙伴就深化全产业链优势,深化务实合作深入交换了意见。在与西班牙核公司总裁马里亚诺·莫雷诺·帕冯(MarianoMorenoPavon)会谈期间,余剑锋充分肯定了双方合作取得的成效,并表
作为清洁、稳定的能源,核能在过去半个世纪贡献了全球近一半的低碳电力,为维护世界能源安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促进世界经济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当前,核能也是我国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力量。从“一堆一器”到“核能三步走”,中国核工业走过了艰苦卓绝、光辉灿烂的
六天三地,跨越近5000公里。近日,一场中国核工业的追寻之旅展开。今年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60周年,明年1月15日是核工业创建70周年。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核工业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更好地传播宣传核工业、核科学,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今年1月15日,中核集团启动了“大国底气从核来
千秋基业,人才为先。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指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2024年1月,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批复,由中核集团组织开展的《中华人民共和
1月22日,中核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余剑锋在京会见中广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长利一行,双方就服务国家战略,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加强产业协同,凝聚发展合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等进行了深入探讨。中核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申彦锋,中广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郭利民出席会议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