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知识经济时代,我国核领域知识产权工作迎来“组局者”,在冬日里为核科技创新漾起一池春水。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核工业” ID:cn_industry 作者:李春平)
2020年11月25日,中国核学会知识产权分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于在北京召开。会议由分会挂靠单位中核战略规划研究总院主办,来自中国核工业集团、国家电力投资集团、中国广核集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华北电力大学等全国40余家会员单位的6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
大会通过举手表决选举产生了分会第一届理事会及其领导机构,分会第一届理事会成员共45人,中核战略规划研究总院尹卫平当选理事长,国家电力投资集团王勇、中广核研究院章捷、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信息中心赵武文、华北电力大学刘洋等4人当选副理事长,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念念、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教授毛昊为高级顾问。
风乍起,恰逢其时
2018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波诡云谲,核行业也受到一定冲击。但技术封锁终究不可能遏制中国企业的技术进步,反而推动我国进一步加快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
知识产权制度作为激励创新、协调创新资源配置的基础性制度,与自主创新紧密相关。“知识产权是有效运行于市场中的权利,也是内蕴于国家、产业和企业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是市场竞争环境下,激励创新的最为有效手段。”出席成立大会的毛昊教授表示。
西方上百年前就开始经营知识产权,且科技发展在中国前面,很多发明创造都提前得到保护。近些年中国科技迅速发展,但是要与发达国家的发明创造不相类似,只能另辟新径,这给国内科技创新带来更高要求和更大挑战。
当前,中国制造正在向中国智造、中国方案、中国标准转变,这离不开日趋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健全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确立了“基本实现知识产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目标。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健全以公平为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加强企业商业秘密保护。
核工业是国家战略性高科技行业,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是大国博弈的重要领域。“当前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凸显。对于我国核工业而言,现今是‘两弹一艇’以来,发展条件最好的历史时期。”中核集团科技质量与信息化部副主任孙礼亚出席成立大会并强调,“知识产权是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是科技创新实力的体现,是掌握发展主动权的关键。”
知识产权自主可控是先进核工业体系的重要标志,核领域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中国核学会知识产权分会由此应运而生。去年11月以来,历经一年筹备工作,克服了新冠疫情影响,分会终于顺利成立。
“当前我国正处于由知识产权大国向知识产权强国迈进的战略机遇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成立知识产权分会,将知识产权作为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必将为核行业的科技创新发展注入新动力。”中国核学会秘书长于鉴夫在成立大会上表示。
核科技创新与国际角力
激荡一池春水
不仅顺应时势,更是勇担使命。
作为一种现代产权制度,知识产权本质是通过产权激励,帮助创新者获得与其技术贡献相适应的回报。无论对于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还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知识产权都能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就在前不久,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通过欧洲用户要求符合性评估,获得了EUR认证证书。“华龙一号”作为“走出去”的国家名片,能够底气十足地在落地国内的同时拓展海外市场,就是因为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当前国际核行业形势复杂多变,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对外合作与谈判的焦点。”孙礼亚说。
与此同时,美、法、日、韩等国均长期持续性地在我国进行核电技术专利布局。这些国家采用“专利先行”的策略,抢先在我国核电技术领域进行专利布局,通过知识产权手段,在我国形成专利技术壁垒,为其进入我国核电市场提供有利条件。
中美贸易摩擦的一个重要启示是,我国企业亟需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认识到知识产权作为一项无形资产的重要作用。“一方面不侵别人的权,一方面保护自己的创新。”对出口产品要严格检查是否涉及有关他国的知识产权,而对自己的产品和技术要及时申请知识产权保护,积极在拟定出口国进行专利布局工作,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近年来,国家知识产权局等部门采取建机制、建平台、促产业等措施,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全链条,为创新主体强化知识产权运用提供便利。此次知识产权分会成立,国家知识产权局运用促进司相关负责人也到会并指出,希望知识产权分会打造高端智库、搭建高端平台、培养高端人才,运用好制度、经营好权利、实现知识产权价值最大化,使知识产权对核领域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目前,国内涉核企业正在积极开展自主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建设工作,构建了国内核工业专利集群,开展核工业标准化与专利技术融合工作。以中核集团为例,近年来知识产权工作发展迅速,在今年7月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第二十一届中国专利奖中,中核集团7项专利获奖,获奖数量创历年之最。
作为“组局者”的知识产权分会,将为核行业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搭建平台、提供服务,发挥核行业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高校等之间的沟通联系作用。“分会要加强与知识产权科技工作者的联系,为他们提供更多更好的专业化、个性化、多元化服务。”于鉴夫表示。
毛昊建议,分会要主动争取国家层面与知识产权有关的社会资源、有效聚合领域内知识产权的专家观点,凝聚核行业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共识、组织高水平年度报告论坛,合力开创行业知识产权研究和学术交流的新局面。作为分会第一届理事长,尹卫平在发言中透露了分会2021年工作的一些初步打算,其中包括举办核领域知识产权论坛和发布核领域知识产权发展的年度报告。
在核领域中强化知识产权工作,将成为提高产业创新成效、贡献高质量经济增长的优选路径,也必将为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塑造良好营商环境、提升经济竞争力提供有力保障。“知识产权作为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环节,应该体现应有的价值,在核科技创新和国际角力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尹卫平强调说。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日前,中核集团发布关于不法分子假冒中核集团有关情况的声明。声明表示,近期,有不法分子伪造“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合同专用章”等印章,假冒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我公司”)名义大量采购钢材,诱骗供应商未收款先供货,对供应商带来损失风险,也对我公司造成
5月6日8时38分,三门核电4号机组核岛屏蔽厂房墙体钢板混凝土结构(SC)第11-12层模块顺利吊装就位,为4号机组安全壳顶封头就位里程碑节点实现打下了坚实基础。本次吊装的SC11-12层模块充分秉承“应模尽模”理念,进一步提升了屏蔽厂房建造效率。该模块由两层24个子模块拼装而成,整体呈圆筒型,外径约4
自“双碳”目标确立以来,央国企凭借资金与资源优势,迅速成为新能源装机领域的中坚力量。然而,2024年起,国家电投、南方电网、三峡集团等央国企相继出售转让新能源资产,其中涉及多个光伏项目公司。北极星统计了2024年以来国家电投、国家电网、中广核、东方电气、中电建、中核、中煤、中国中车集团、
近年来,我国光伏装机增长迅猛,同时大量已建成的光伏电站随着运营年限的增加,导致光伏电站运维需求也在逐年增大。据北极星根据公开信息统计,今年1-4月,已公布中标结果的运维项目超47.2GW。其中,华能集团、国家能源集团、华润电力等9家央国企的定标规模均达到GW级,合计规模超41GW,华能集团以11.6
5月1日,我国首座商业重水堆核电站——中核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中国核电投资控股的秦山核电三期1号机组与华东电网解列,正式完成本次燃料循环发电任务。至此,该机组自2023年4月24日并入华东电网以来,保持安全稳定经济环保运行,单循环连续运行738天,创下了我国在运核电机组连续并网运行的最长纪录,以
据北极星氢能网不完全统计,4月共计16个氢能项目传来消息,涉及氢能制储输用多个领域,详情如下:签约4月,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区)与江苏富仕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投资协议,建设绿氢智慧能源一体化示范项目。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15万吨绿氢、60万吨绿色甲醇和40万吨绿氨项目。据了解,
4月29日,中核集团创新产业集群布局雄安新区暨雄安科技园项目开工动员活动在项目现场成功举办。这标志着中核雄安科技园项目正式开工,中核集团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战略决策部署、深度融入国家战略、助力雄安新区高质量发展中迈出坚实步伐。活动前,河北省政协主席,省委常委,雄安新区党工委书记、
4月,全球核电发展史迎来里程碑时刻——中国自主研发的“玲龙一号”(ACP100)全球首堆主泵在海南昌江成功吊装就位。这一直径仅3.36米的核心设备,不仅是反应堆冷却系统的“心脏”,更标志着我国在模块化小型堆(SMR)领域实现了从设计到工程实施的跨越式突破。(来源:能源新媒文/范珊珊)作为全球首
4月18日,中核集团党组副书记、总经理申彦锋在集团公司总部会见哈尔滨工程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宋迎东一行。双方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就进一步加强科研攻关、平台建设、人才培养、产教融合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辛锋参加会见。申彦锋对宋迎东一行的到访表示诚挚欢迎,对哈工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4月28日,中国核电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营业收入为202.73亿元,同比增长12.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1.37亿元,同比增长2.55%。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中国核电2024年年报显示:2024年,中国核电实现营业收入772.72亿元,同比上涨3.09%;归母净利润为87.77亿元,同比下降17.38%。
近日,中广核新能源(东兰)有限公司、中广核新能源(大化)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均为马丰云,注册资本均为500万元,经营范围均包含: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风力发电技术服务;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企查查股权穿透显示,两公司均由中广核风电有限公司、金风科技旗下钦州市金风科技
2025年4月30日,中广核新能源云南麻栗坡县100兆瓦/200兆瓦时新型共享储能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该项目采用“磷酸铁锂+全钒液流”混合储能方案和构网型技术路线,是云南省第一批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将进一步推动云南新型储能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和构网型技术的推广。项目投运后,年放电量可达6000万千瓦
自“双碳”目标确立以来,央国企凭借资金与资源优势,迅速成为新能源装机领域的中坚力量。然而,2024年起,国家电投、南方电网、三峡集团等央国企相继出售转让新能源资产,其中涉及多个光伏项目公司。北极星统计了2024年以来国家电投、国家电网、中广核、东方电气、中电建、中核、中煤、中国中车集团、
4月30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阿坝县“光热#x2B;”200万千瓦项目竞争优选评审评分结果公示。此次,共有5家企业入围,四川蜀道清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中广核风电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排名第一。中国能源建设集团西北电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排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江苏海力风电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披露,2024年,海力风电实现营业收入13.55亿元,同比下降19.6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611.20万元,同比上升175.0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772.97万元,同比上升14
四月以来,电气风电成功中标多个风电项目,当月中标规模突破百万千瓦,展现了电气风电在风电领域的强大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4月7日,在国家电投2025年第一批陆上风力发电机组规模化采购中,电气风电中标8个标段,总容量达642MW;4月11日,中标中广核新能源贵州龙里3个项目共计300MW;4月17日,中标大唐
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获悉,4月29日,河北省自然资源厅(海洋局)批复了中广核易县40兆瓦光伏项目建设用地申请,同意转用、征收集体农用地0.2006公顷(非耕农用地),以出让方式供地,作为中广核易县40兆瓦光伏项目建设用地。
2025年4月29日,中广核广东大亚湾核电基地六台机组累计上网电量突破1万亿千瓦时,成为我国首个达成此里程碑的核电基地。其中,输送香港的电量超3200亿千瓦时,占香港总用电量的四分之一,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清洁能源保障。中广核大亚湾核电基地航拍矗立在南海之滨的深圳大亚湾核电站于1994
4月,全球核电发展史迎来里程碑时刻——中国自主研发的“玲龙一号”(ACP100)全球首堆主泵在海南昌江成功吊装就位。这一直径仅3.36米的核心设备,不仅是反应堆冷却系统的“心脏”,更标志着我国在模块化小型堆(SMR)领域实现了从设计到工程实施的跨越式突破。(来源:能源新媒文/范珊珊)作为全球首
4月28日,老挝乌多姆赛省、中国广核集团、广投集团在南宁举行三方座谈,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候补委员、乌多姆赛省委书记、省长本空·腊将鹏,中国广核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李亦伦,广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炼出席座谈并讲话。活动由广投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刘明洪主持。三方围绕贯彻
4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项目清单(第二批)》的通知。清单显示,中广核太阳能德令哈有限公司实施的30万千瓦熔盐槽式光热发电示范项目、中国大唐集团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实施的弃电热转换光伏光热发电一体化示范项目等101个项目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要求,各有关部门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