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院长助理 郭辰
2020年12月4日至6日,由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海上风电分会、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主办的“2020中国海上风电工程技术大会”在北京召开。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院长助理 郭辰作题为《海上风电大基地制化设计初探》的主题演讲。
直播专题:2020年中国海上风电工程技术大会
以下为发言实录:
郭辰:
各位尊敬的专家、领导,下午好!我的演讲题目是“海上风电平价形势下的思考”,主要分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对于海上风电行业总体的形势分析;第二部分,平价关键环节;第三部分,华能在产业和科研方向,在海洋风电方面总体布局和思想;第四部分,总结和建议。
第一个部分,从目前“十四五”的预测来看,“十四五”期间新能源的装机容量要实现翻番,也就意味着新能源的装机会整个超过水电,成为我国第二大电源。预计到2025年,新能源的装机增量,比起2020年底会有大约4亿千瓦以上,甚至达到5亿-6亿千瓦的增量,预计风量也将超过2亿千瓦。根据“30·60”碳中和目标,每年新增装机接近或达到5000千瓦。从整个新能源装机容量来看,比起“十三五”末期由4亿千瓦递增到超过8亿千瓦,发电比例从8.6%上升到16%以上。
海上风电目前面临的挑战总结了两点:第一点是2021年以后,随着窗口期的结束,也就是平价时代的全面到来,海上风电产业先是在2021年下半年有投产潮,今后在三到五年时间内将经历一个发展调整期。第二点,海上风电行业目前的勘查设计、制造、建设、运维等等的技术标准体系还不够健全,技术的培育仍然不充分,特别是深远海海上风电规模化高效开发技术目前尚不成熟。
分区域来讲述一下海上风电国内的主要分布体征。国内海上风电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实际可以以长江口作为总体的分界线,长江口以北区域受台风影响相对较小。以南区域,以浙江的温岭地区,包括台湾海峡、广东粤东地区汕头海域台风影响比较显著,包括北部湾地区台风影响比较显著,主要风能资源集中在台湾海峡和南北区域,同时浙江的杭州湾以南地区风能资源条件也比较好。
从工程建设的主要挑战来看,辽宁区域主要挑战是存在部分海滨还有迁延的问题,特别是大连海域,辽宁区域主要的基础形式,包括高桩承台、单桩。江苏海域主要挑战是以冲刷为代表的工程技术挑战。这里有许多基础形势可以在江苏海域得到大量的应用,比如说常说的复合筒型基础、薄壁钢管桩基础、高桩承台和单桩基础都得到了不少的应用。到浙江和福建以及两广地区的海域,特点和挑战就增加了,包括台风、深水的挑战很明显。比如浙江,到了杭州湾以南的地区,水很深,淤泥也很深,这样一来基础方面的要求就更高了,而且工程建设的难度也增加了。两广地区,深水、台风、浪高、地震,在汕头海域部分地区达到大7度甚至8度的地震带,在这种条件下基础形式设计方面和淤度控制方面得到了相应的调整,桩式和负压筒式的导管架基础也得到充分应用。
从整个实现平价的差距来看,各个区域代表性地区,沿海各个省市来看,风速资源分布可以看到,实际上资源比较丰富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上海及以南地区,风能资源相对集中。造价方面的情况来看是典型造价,不代表平均水平,也不代表最高水平。典型造价来看,由于辽宁地区存在部分海域存在迁延的特点所以造价偏高,广东和福建海域造价也偏高。最终可以初步分析得到,实现平价的差价和距离到底有多大,这里实际可以看到江苏区域,对于率先实现平价来说有更好的条件。
接下来分析大基地平价的制约因素,以江西、广东和广西三个区域为代表进行分析。江苏和广西区域,特别是广西区域资源条件相对较弱,所以实现平价对于风机的单位千瓦面积要求更高,广东区域台风抗台要求还有用海限制,远距离输送,基础类型要求更高。从下面的成本构成示意图上也可以看到,广东区域的典型的大基地的平价项目,风机基础设施投资占比要高于广西和江苏。另外由于广东省总体海洋风电规划,先期规划近海900万千瓦,深远海大约5600万到5700万千瓦,新出台的规划又增加了1200多万千瓦,这样一来远距离输送就成为了突出问题,所以海上和陆上换流站所占成本投资比例会比其它两个区高一些。
海上风电未来要实现平价整体的趋势,可以归纳为四点:
第一点是规模化,打造百万级和千万级的海上风电基地成为主流趋势。
第二点是定制化,以度电成本为引导,降低运维成本和建设成本。
第三点是智慧化,通过智能技术,可实现健康感知和故障检测,还有集群的智能控制。
第四点是大型化,前面几位专家领导也提到了,海上目前在研和已经投运的已经有10兆瓦机组,在研的10兆瓦等级的新型的风电技术,对于不同地区,应该有适合该地区进行平价开发的大机组。做一个简单预测,广东区域大机组单机容量大型化趋势更明显一些。
目前海上风电模式开发具有四个突出的局限性:技术局限性,比如说机组的定制化程度目前仍然总体不高。进度局限性,体现在目前的开发流程上,递进式的开发管理进度,缺乏高效规划,衔接效率也比较底下。质量局限性、经济局限性,以经济局限性为例,现在国内设计主要以维修费率阶梯变动方式做设计,像欧洲海上风电前几年经验数据总结出22%和28%的运营成本,国内也作为重要的数据引用。但国内海上风电究竟运营费用准确值是多少?匹配度如何?目前还需要进一步积累实际数据。
为了实现海上风电的平价,我们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平准化的单位度电投资,也就是LCOE。四个方面的主要路径实现,第一方面通过大容量的机组,大型化,包括一体化设计和区域的集成开发,实现初始投资的降低;第二方面是通过机组数字化、集约化水平的提高,提升机组运行可靠性,从而降低运维成本;第三方面是机组开拆卸、可回收,还有延长运营期,降低费用;第四方面通过多能互补,包括产业链上下游一些企业的加入和新兴业态的加入,来提升我们综合能源产出的效能,同时实现执行产业和海上风电产业高度融合,提高电能利用效率。
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平价关键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规模化、集约化。千万千瓦级的重大基地的打造,以一盘棋的思维对项目进行整体化协同和一体化设计。通过一体化的开发、设计、招标、施工、运维,最终实现一片资源一个主体,统筹协调,高效衔接,来实现平价助推。
第二个环节是机组定制化。机组定制化昨天叫做机组标准化,早期的机组实际是一台机组或者一个平台,基本可以做到包打天下,那个时候机组对于风能数据资源敏感度是比较低的。到了今天,在目前已有产品和平台基础上进行优化拓展,所以这个阶段对于风能资源数据的准确性和敏感度越来越高,定制化水平比前些年也高得多。但将来要实现基地全面平价,我认为平价时代产品的终极解决方案应该是开发商、厂家密切合作,针对目标区域和基地项目进行定制化产品开发,当然对于不同的海上基地应该有不同开发容量的下限门槛,比如有的区域50万千瓦就可以做平价型的定制化机组开发,有的基地条件更高一点,30万千瓦就能支撑一款机型的开发。
通过机组的定制化实现发电量更优,各方技术融合下的稳定可靠性提升,成本造价的优化,项目建设的高效,和扩展性的强化。
第三个环节智能化。通过云平台、大数据、物联网、移动通讯、人工智能、区块链和边缘计算等先进技术,从智能感知、智能监控、智能分析、智能决策、智能辅助等方面,提升海上风电的智能化运营水平。在运维角度来看,最核心的资源是专家系统,专家系统又是以前端的智能检测作为前段技术,中段是数据,后段是专家分析系统和数据后处理。作为前段技术来说,智能检测技术,包括水下资产管理、海缆监测等等技术点,水下资产管理又需要融合图像识别、音频识别等等新的技术,通过模数转化方式实现数据的打通和一体化。
智能分析技术方面,结合海上风电产业的重要特点,风浪、气象、海浪高度耦合,多流场耦合情况下,天气预报就非常关键。而且海上风电对于风功率预测要求这一块要求越来越高,将来需要实现气象预测,包括风功率预测与气象部门的实质打通。另外船舶航务和人员管理系统,以及海上安防系统这一块,也就是电子围栏等等子系统,也需要实现与海事部门的实时打通,才能实现整个智能运维系统的有效运作。
第四个环节是融合运维。第一是智能化海上运维中心,基于机组的状态和部件的评估,和故障模型的预测,来降低综合成本。第二是共享化海上运维生态,发挥集群效应,而且海上运维模式的转变,包括现在很多海洋工程大的公司,产业链上下游的公司,包括装备制造业公司,生产大型船舶,远洋海上风电场开始运维的时候,出现类似于航空母舰一样这种大的运维装备,可以更大程度上集约化降低我们的运维成本。包括系统化的海上运维的培训,和多样化的海上运维装备。
从运维的最终目的来看主要是三个目的:
第一个目的是通过电量增发,降低建设和运维成本,提高风电场的运行效率和运行能力,这等于开源节流。
第二是提高安全性管理水平。
第三是要提升集约化、智能化管理水平。
最后一个环节,产业协同发展。通过打造完善海上风电产业集群,来完善整个海洋生态的产业生态圈,包括不同的环节,也包括众多的上下游企业,包括规划设计、主设备、辅助设备、施工、关联产业、运营、专业服务等等,这包括众多的上下游产业,最终要形成风电产业联盟的发展,要维系整个海上风电产业生态圈有序发展。
第三部分简要汇报产业和科研布局。
华能集团“两线”“两化”战略实际是以北线为代表的,以陇东、晋北、河南、锡盟、白城等区域为代表的北线战略,主要发展陆上风电大基地;东线以东南部海上风电开发为主要内容,包括沿海的各个基地,代表项目是江苏的千万千瓦项目基地;西南还有澜上和雅江上游水风光互补基地,这是整个大的发展战略和布局。
华能氢能院作为华能集团新能源研发科技创新方面最重要的集成平台,以及新能源研发中心的挂号单位,主要是在风电,特别是海上风电领域重点推进四个研发中心的建设和成功运营。北京研发中心主要负责智慧运维数字化方案和诊断系统,江苏实验基地主要负责海上风电的涉海实验和并网技术研究,浙江实验中心负责风机、大部件和定制化机型研究,广东实验中心主要负责深远海漂浮式风级基础的设计研发。
通过基础能力的打造来解决制造、设计、建设、涉网、运行、维护等领域的核心研究实力,也希望与行业同仁一道,在产业协同发展和科技创新驱动方面能够实现有效的合作。
最后一部分,简短的结论和建议。
第一点,完善纵联衔接机制,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第二点,提升行业合作水平,加速完善风电行业标准体系,提升国际话语权;第三点,迎接挑战,抢抓机遇,为实现更高水平的平价下好先手期,“十四五”发展规划报告中提到要统筹谋划下好先手期,对于海上风电来说应该在更高水平平价上下好先手期;第四点,要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工程需求为主线,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来实现提质增效和融合发展。
我们相信,只要行业的兄弟单位和专家同仁能够携手一起努力,并肩奋斗,一定能够在海上风电产业平价即将到来的大背景下,在“十四五”期间持续凝聚力量,共创海上风电产业发展的美好明天,并为“30·60”碳中和的目标圆满实现贡献更多更大的力量。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各位专家和领导!
(根据速记整理,未经演讲人审核)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5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浦东新区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通知指出,推进交通领域低碳转型,加快推进区属公交、出租服务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计划新能源公交车辆更新456辆,2025年底基本实现营运公交车全部新能源化。逐步推进货运车辆、垃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浦东新区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重点工作安排发布,具体内容如下:浦东新区2025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重点工作安排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上海市碳达峰碳中和各项要求,现结合本区实际,制定浦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华润盐城射阳北区H2#4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项目、华润盐城响水H3-2#30万千瓦项目可行性研究和前期相关专题咨询技术服务中标候选人公示。其中,华润盐城射阳北区H2#4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项目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海通镇东侧海域,项目规模40万千瓦;华润盐城响水H3-2#30万千瓦
4月17日,随着福建公司内陆地区首个渔光互补光伏项目——沙县富口2.2万千瓦集中式光伏电站顺利发电,集团公司在福建省总装机容量达1001.68万千瓦,突破1000万千瓦大关。截至目前,集团在闽总装机约占全省1/9、位列全省第二,火电装机约占全省火电装机1/5、位列全省第一。作为集团在闽唯一省公司,福建
4月16日,《华润新能源漳州诏安A-3区35万千瓦海上风电场项目前期咨询技术服务中标候选人公示》的公告。公告显示,第一中标候选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投标价格:49450000.00元。第二中标候选人: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投标价格:50180000.00元。此前招标公告
4月16日,江苏省科学技术厅、江苏省财政厅联合印发《2025年度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指南》及组织申报项目的通知。通知指出,集中攻关新一代光伏高效率太阳电池、新型大功率海上风电机组及核心部件技术,研发示范一批海上和陆上可再生能源新型系统技术,锻造产业链上的器件、装备、系统、软件、测试等关键
4月16日,中广核新能源广东阳江帆石二1000MW海上风电项目风力发电机组采购一标段、二标段、三标段中标结果公示,明阳智能(600MW)、金风科技(400MW)分别中标,总投标报价268673.40万元。公告显示,明阳智能成功中标一标段(300MW)、三标段(300MW),中标价格均为83752.20万元。金风科技成功中标二
北极星氢能网获悉,4月14日,在“投资中国·2025海南自由贸易港全球产业招商大会”上,上海骥翀氢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骥翀氢能”)与儋州市人民政府签署《骥翀氢能产业项目投资协议》。该项目依托儋州洋浦丰富的海上风电、陆地光伏资源及应用场景,协同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共同打造“绿电制绿氢-储运
2024年11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支持电力领域新型经营主体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进一步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中对于“支持各类经营主体依法按照市场规则公平参与能源领域竞争性业务”的要求,强调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的作用,以提高电力系统的调节能力,促进可再生能源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下发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性能制造技术与重大装备”重点专项2024年度项目的立项通知。由华润电力牵头,鉴衡认证作为项目负责人单位,联合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常州中海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华润新能源(汕头)有限公
2024年9月,位于昌都市八宿县邦达镇的全球最高海拔风电项目——西藏八宿10万千瓦保障性并网风电项目实现全容量并网。如今,项目已稳定运行半年,在平均海拔5050米、最高海拔5200米极端气候频发的“世界屋脊”上,中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株洲所”)研制的风电机组以卓越的可靠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4月16日,甘肃庆阳东数西算产业园区绿电聚合试点项目750MW风电工程风力发电机组、附属设备(含箱变、塔筒)采购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共三个标段,其中:中船海装预中标标段一(250MW),投标报价57350.5万元;金风科技预中标标段二(250MW),投标报价54785.9万元;三一重能预中
近日,在阳江三山岛附近,全国首个海陆一体柔直输电工程正在悄悄搭建一条“海底电缆高速公路”,它能让海上大风车的电像坐高铁一样“嗖”地直达大湾区。这到底是怎样的一项工程?什么是海陆一体柔直输电?海陆一体柔直输电=海上风电+柔性直流输电+陆上电网无缝衔接。就像在海底修了条电力复兴号专线,
近日,龙源电力设计院成功完成《陆上风电工程建设标准工艺手册》修编工作,填补了陆上风电预制舱安装工程、混塔安装工程、接地安装工程等多项工艺标准不够细化、针对性不强的空白,进一步提升陆上风电工程建设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近年来,针对陆上风电工程建设在预制舱安装工程、混塔安装工程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3月19日,中核集团新华发电湛江徐闻东二海上风电项目风机设备(含塔筒及其附属设备)废标公告发布。公告显示,经评标委员会评审,否决全部投标,本次招标失败。招标失败后,中核集团再发布《中核集团新华发电湛江徐闻东二海上风电项目风机设备(含塔筒及其附属设备)二次招标公告
日前,中国电建承建的一批光伏项目相继并网发电。详情如下:山东聊城高唐泓泰“畜光互补”项目一期并网山东高唐泓泰300兆瓦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一期100兆瓦顺利并网发电。项目位于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境内,用地面积2430亩,总装机交流侧容量85.5兆瓦、直流侧容量104.4兆瓦。建成后,平均每年发电量可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2025年2月14日,中国航海学会颁布2024年度科学技术进步奖证书,由广东粤电湛江风力发电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牵头完成的《海上风电冲刷高效治理与安全监测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项目荣获科技进步一等奖。针对复杂动力环境下海上风电桩基冲刷过程的
近日,阳江三山岛海上风电柔直输电工程(陆上工程)佛山段开工建设,这是新一年南方电网广东佛山供电局首个开工的工程。阳江三山岛海上风电柔直输电工程是国家示范项目,是全国首例陆海统筹建设的±500千伏大容量柔直电力输送项目,也是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统筹陆上电网和海上电网资源,推进“再造一
南方电网公司2025年工作会议报告要求,“推动新能源集中与分布、陆上与海上并举,远距离外送和就地消纳并重,强化新能源并网全过程服务和管理”“加快推进三山岛海风柔直送出等工程建设,推动打造系统友好型新能源电站”。拥有丰富可再生能源资源的阳江已经形成了清洁多元化的电力供应体系,南方电网公
2月12日,中核集团新华发电湛江徐闻东二海上风电项目风机设备(含塔筒及其附属设备)启动招标。公告显示,中核集团新华发电湛江徐闻东二海上风电项目(以下简称徐闻东二项目)位于湛江市徐闻县锦和镇以东海域,场址最近端距离锦和镇陆岸27km,最远端距离陆岸57.6km。徐闻东场址二水深约为10m~26m,规划
光影记录跨越山海的脚步,奋斗书写波澜壮阔的华章,在改革成为省级能源集团的第一个完整年,广西能源集团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一路爬坡过坎、闯关夺隘,全面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朝着迈向一流的新征程踔厉奋发,交出了一份浓墨重彩的高质量答卷!这是一份“关于速度”的答卷AnnualReview01广西能
1月,中国电建投资或承建的一批光伏发电项目并网成功,其中包括茶光互补、多能互补、渔光互补等,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整理如下:山西定襄天成100兆瓦光伏项目全容量并网日前,山西定襄中博天成1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全容量并网。该项目位于山西省定襄县,是山西省忻州市能源局重点项目。项目包括新建220千
5月24日,永福股份与韩国POSCOEC公司正式签订合作谅解备忘录(MOU)。POSCOEC公司海上风电团队副总裁金東顯、永福股份副总经理兼发电事业部总经理卢庆议分别代表双方签约,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外销售事业部总经理杨军、宁波科莫斯国际贸易有限公司首席代表沈维强、永福股份副总工程师刘蔚等
全球能源转型加速背景下,发展壮大海上风电产业已成为我国践行“双碳”目标,保障能源安全、推动经济低碳转型、实现海洋强国的重要路径。截止2023年底,我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3729万千瓦,稳居全球第一,随着各沿海地域利好政策不断出台,海上风电发展将再次提速。作为集高端设备制造和尖端技术于一体的
聚链协同低碳赋能关于召开“第四届海上风电创新发展大会”的通知全球能源转型加速背景下,发展壮大海上风电产业已成为我国践行“双碳”目标,保障能源安全、推动经济低碳转型、实现海洋强国的重要路径。截止2023年底,我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3729万千瓦,稳居全球第一,随着各沿海地域利好政策不断出台,
2023年12月15日-17日,由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海上风电分会、国家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组织的“(第八届)中国海上风电工程技术大会”在福州顺利召开。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福建分公司副总经理刘建平作题为《解密全球首个大功率海上样机
近日,第八届海上风电工程技术大会在福州召开。金风科技海上业务单元总经理于晨光受邀参加会议,与风电整机企业代表和行业同仁共同探讨未来海上风电发展的关键要求和实现路径。风电机组大型化,是风电挺进深远海的硬件支撑。但“大型化”的质量问题却始终缺少系统回顾和辩证。风电行业系统复杂性高、产
12月8日,由三峡集团和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共同主办的建设高质量海上风电现代产业链共链行动大会在北京举行。金风科技副总裁陈秋华出席会议,并在嘉宾研讨环节作为风电装备企业代表上台交流,聚焦“创新”、“前景”分享实践经验和趋势研判。在产业政策的规划引领、产业链伙伴的紧密协作下,我国海上风
以“助推平价上网,驱动绿色零碳未来”为主题的2023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3)将于10月17日至19日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召开,中天科技将围绕海上风电产品技术创新、海上风电工程技术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享,我们期待您的莅临!
2023年5月8日,海上风电船舶前沿技术研讨会在广东省汕头市举行。大会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CWEA)主办,汕头市风能协会承办,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大金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协办,并得到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与3M的大力支持。汕头拥有优异的风能禀赋、丰富的场址资源、良好的区位
2023年5月8日,海上风电船舶前沿技术研讨会在广东省汕头市举行。大会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CWEA)主办,汕头市风能协会承办,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大金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协办,并得到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与3M的大力支持。汕头拥有优异的风能禀赋、丰富的场址资源、良好的区位
2023年5月8日,海上风电船舶前沿技术研讨会在广东省汕头市举行。大会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CWEA)主办,汕头市风能协会承办,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大金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协办,并得到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与3M的大力支持。汕头拥有优异的风能禀赋、丰富的场址资源、良好的区位
2023年5月8日,海上风电船舶前沿技术研讨会在广东省汕头市举行。大会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CWEA)主办,汕头市风能协会承办,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大金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协办,并得到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与3M的大力支持。汕头拥有优异的风能禀赋、丰富的场址资源、良好的区位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