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中国电建华东勘探设计院副总工程师 赵生校
2020年12月4日至6日,由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海上风电分会、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主办的“2020中国海上风电工程技术大会”在北京召开。
中国电建华东勘探设计院副总工程师 赵生校作题为《技术创新与平价发展之路的探讨》的主题演讲。
直播专题:2020年中国海上风电工程技术大会
以下为发言实录:
赵生校:
尊敬的周院士,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下午好!关于海上风电的技术创新和平价发展之路实际是我们今天这次大会的主题,我汇报分三个方面。
习主席讲话,我有个感受,这一个月时间中连续面试了三个博士,我问的第一句话是你为什么来做海上风电?实际受习总战略目标很大的鼓舞,认为做海上风电,学到的博士知识不会白费,而且这辈子估计不会改行,这是我给大家的一个信心。
第一部分是关于海上风电发展的现状与规划。今天有很多专家提到了,欧洲电价退坡速度非常快,比如2019年英国的海上风电招标的价格,人民币3毛5,2023年到2025年并网的时间。其中一个差异就是不含柔直输变电系统,根据江苏卢东项目目前成本构成来说,海上柔性直流输变电工程因为中国是第一个,所以总体来说成本还是有点高的,占整个海上风电造价的20%。平常二三十公里的项目中,220千伏输变电造价占10%不到。也可以理解,距离基本接近三倍,所以造价高属于正常的。随着第二个、第三个项目的带来,逐步从10%到20%降价的空间。
事实上中国海上风电发展从规划容量到已经并网的容量是不平衡的,到今年9月底,大概三分之二的容量还是对江苏,其它几个省,到三季度末都没有超过100万。所以第一我们空间很大,第二是可能今后真正走向平价之路,发展还是相对不太平衡,到了“十四五”期间,江苏、广东、福建可能是一个主力,浙江、山东其次,包括辽宁,辽宁最近推进的速度也不是特别快。本来从2007年、2008年开始到2017年,这段时间国内整个风电造价退坡速度还是极快的,2019年、2020年抢桩的原因,造价翘尾巴了,非市场因素我们没有做太多的考虑。
走向深远海,大家说得比较多了,欧洲也是给我们做了比较好的示范,特别是在北海地区。目前比较典型的项目,比如说柔直站,欧洲已经有9个柔直站,接近1000万的容量,在欧洲海上风电通过柔性直流并网的。我们在“十四五”规划的时候也做了一些百公里级的项目,纳入“十四五”规划网线征求意见稿里,这些项目能不能实现主要有两个因素,第一百公里级的地方允不允许用?保留区或者经济专设区(音)用海政策还没有突破;第二如果电价是一刀切的,大家还是围绕近海做,如果竞价是有差别性进行竞争,在深远海项目中,我们可能发展的空间或者速度会往前提一些。
总体机组大型化、规划容量大型化,包括升压站从110千伏的单阻变到220千伏的多阻变,到柔性直流的技术,“十三五”末期、“十四五”初,都得到了一定的应用,特别是220交流站,在建的和已经建成的大概30座左右,这块比较成熟了,基础的多样化和施工的专业化这块也不断提升。因为融合创新发展之后,以互联网为特征的限定化的风场建设和运维体系也正在形成。
关于海上风电面临的挑战,还是讲到成本。第一是关于国补退出,对行业的冲击还是挺大,如果明年年底要实现完全的平价,从1毛钱到3毛几分钱不等的价格。刚才华能领导也展示了,我感觉跟我们差不多,说不定这个表可能就是我们做的,我不多说了。的确从率先能够平价,或者更接近平价的项目,要么是像福建风资源特别好的区域,造价略高一点,但以发电量取胜,有些项目可以率先平价。江苏“十三五”期间有一些近海的项目,离岸距离35公里以内的,这样的项目需要的补贴也不多。其它的项目,我们按照2017年价格水准往前推,首先完全平价还是比较困难。
最近又下了一个问,对补贴利用小时数进行了限制,又做了一个测算,可能资本金收益率又减去大概接近一个点的水平,所以整个来说在电价政策上,我们觉得不能够硬着陆,应该逐步退坡。
现在有很多专家提到了,抢装潮下面,特别是施工装备这块的赔单费突飞猛涨,可以说翻了两番,包括陆1600吨的吊机,海上2000吨以上安装船,价格涨了很多,包括桩锤的租赁费都涨了。其中一个难点是走向深远海,一个是关于临海外用海政策不够明朗。这次华东院请海洋专业的执行单位对胶东经济区用海也做了专门政策的研究,对于“十四五”期间要不要在临海这些地区布设海上风电的规划目前还有争议。
第三部分是探讨一下海上风电走向平价我们的一些思考。
第一是关于补贴,我们还是比较强的呼吁地方政府能够根据自身财政情况,能够给1毛钱到1毛5分钱的补贴,还是需要有这个过渡的时间。比如说从6毛到6毛5左右,逐步按5分钱左右价格退坡。还有对近海项目少补一点,对于远海项目多补一点,这样鼓励企业率先起步走向深远海。
我们也做了一些尝试,比如说三峡和中广核,三个海上风电场统一用±400千伏并网,总体来说这是走向远海的必由之路,饶宏董事长刚才也做了深入的产出。另外我们也比较强调百万级规模化,现在做“十四五”规划在远海区域里,基本100万到150万作为一个窥头。我们给政府的建议,以后付给开发商100万到150万这样的量级进行集中的连片开发,这样我们测算下来投资从电价角度来看降两三分钱没问题。
从设计院角度来说,走向深远海,我们要跳出原来近海风电,早先近海都是用海港规范,现代从测风就考虑用漂浮式的。另外整个沿海岸带要建立风资源和海洋水温的数据库,也是应对海上风电大规模开发的需要。海洋水温跳出海港水温的规范,更多需要通过用摇杆卫星的资料,走向远海实际更多关心的是波浪的高度,这块对海上风电基础的造价影响还是蛮大的。另外大家关心的是很多项目处于强热带风暴区或者是强台风区域中,这些地方台风是重大的灾害性天气应对。
关于地质勘察,风系是一个手段,要取样或者进行现场勘探,装备是第一要素。我们从“十二五”末先做了12米的勘测平台,主要在潮间带施工,后面做了35米的两个勘探平台,今年上半年又有55米的勘探平台,一下来就拉到汕头,现在在广东海域里进行探测。40多米水深的地方能够适合做经济适用的勘察装备,国内可能就是两三艘船。
关于海洋工程装备、岩土测试这块,明天上午华东院有一位浙江省的勘测大师,明天上午在这方面会做详细的精彩介绍,我不多说了。
从基础角度,设计院更多要对风资源从评估、排布这些方面,而且随着风电大规模开发,风机数量进入同一个模型,可能达到几百台、上千台,本来认为有两三公里的间距,基本没有多少影响。现在随着集中连片开发,有时候发现可能一个风场延续到中间,对下一个风场有百分之一以下的叠加影响,一方面我们可能要创新开发一些新的软件,抵制这方面的计算能力,另外一方面考虑的因素就会更多。
风机基础形式的创新,以往华东院单桩做得比较多,明天下午有一个博士跟大家分享2020年8月9日,建了海滨地区第一个吸力筒导管架,是国内第一个,特别是重兵区海域里,这块经验明天下午跟大家分享。
关于一体化设计、总体设计,设计院是责无旁贷的,除了风机载荷外,所有基本资料都在设计院手上,海洋水温的情况,地震情况,本身基础的情况,而且这些参数,每一个机位理论上讲都是不一样的,特别是地质变化挺复杂的。我认为必须由设计院做主导,研耕很多主机企业,包括联合高校一同推进。
我们也一直在推,把海上风电的塔筒能不能只做成两级,上面一级下面级。大家可以看欧洲运出去的时候,把两到三级的塔筒在码头上已经组装好了,竖着再运过去。国内到目前为止我只看到做了漂浮式的塔筒运输,还没有看到过进行垂直化的运输,因为这对船的要求又更高。我们可以想象,能不能把塔筒做得更长一点?做60米级或者更长一点,这样塔架螺栓可以省了,运营维护的成本也可以降到更低,这方面可以做一些尝试。
我们对传统交流站,包括柔直站,我们自己研发了钢结构一体化设计的元件。另外对传统的交流海上升压站也不断在升级迭代,包括升压站逐步向模块方向发展,似的海上升压站能够更好适合海洋环境的条件。运输安装方式上也做了很多尝试,江苏做了钢筋混凝土基础进行滑移,目前海上风电升压站安装费用能够降下来。
关于升压站,我们希望能够尽量做到标准化,让升压站可以尽可能多的工厂化制造。关于底电线路这方面,一方面提高关于66千伏阻变作为底电线路进行连接的技术,国内第一个项目就在浙江有一个华电的项目,机组是72瓦级,能够把66千伏的阻变放到塔筒里去,这个已经做了尝试。另外我们也在跟海底电缆的这些总工联系,能不能把电缆铜芯改成锂芯,绝缘材料能不能国产化?我想亨通的老总可能会在这方面也有一些分享,包括动态海缆。
目前总体上来说限制能力是施工装备,特别是2000吨以上的装备比较欠缺,在这方面还是有比较多的机会。
鉴于时间以下这些不展开说了,关于柔性直流这一块,可能明年二、三季度,大概三季度可以并网,包括漂浮式的,我们对大数据应用方面的做法。
希望跟我们的上下游,设计院的同行,能够紧密合作,一起推进海上风电的繁荣发展,谢谢大家!
(根据速记整理,未经演讲人审核)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4月29日,上海振华重工为中国电建打造的1600吨自航自升式风电安装平台“电建志远”在完成设备调试以及船员培训后,正式启航。“电建志远”船长123.95米、型宽48米、型深9.5米、设计吃水6.5米,可变载荷5000吨,为全电力驱动,DP-2级动力定位,满足TierIII排放要求,可国际无限航区航行。平台最大作业水
5月1日,央视《朝闻天下》栏目播出《粤西“风火打捆”送出工程投产》,报道4月30日鹅凰系列工程投产。4月30日,广东500千伏鹅凰开关站及相关线路升级改造工程(以下简称“鹅凰系列工程”)投产。作为全国最大规模的海上风电打捆送出工程,该站汇集了粤西6座巨型海上风电场和两座常规火电厂资源,此次并网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5月6日,南网科技披露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2025年一季度公司储能系统技术服务营收1.11亿元,同比减少37.5%,主要受履约周期影响。截至一季末,在手订单约9.5亿元,较为充足。一季度中标两个较大规模的储能项目:江苏惠然全国最大用户侧储能项目和广东韶关浈江独立储能项目
关于举办海上风电项目开发、建设、运维管理高级研修班(第二期)的通知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发展海上风电”,标志着我国海上风电产业迈入新一轮高速增长与全面升级的关键阶段。目前,广东、福建、浙江、山东、河北等沿海地区积极响应,2025年海上风电重点建设项目清单近百个,规模超45
4月30日,浙江海风某项目风力发电机组及附属设备(含塔筒)预采购资格预审采购公告发布。根据公告,本次拟采购一批海上风电机组,最终采购量以采购人实际需求为准。本次采购范围包括全部风电机组及附属设备(含塔筒、5年整机维护)和相应备品备件、专用工具技术资料以及有关的技术服务等,共设4个标段。标
近日据外媒报道,在韩国南部湖南地区的金城山风电场,一台西门子歌美飒4.7MW陆上风机倒塌。该风电场共安装11台机组,于2023年6月投入使用,项目由当地公司大荣能源和韩国南方电力共同开发。一位住在2公里外村庄的当地居民告诉韩国媒体,他们在半夜被倒塌的风机吵醒,以为是地震引起的震动。西门子歌美
2024年海上风电项目核准动态频繁,据北极星风力发电网不完全统计,2024全年广东、浙江、福建、山东、上海五个沿海地区共计核准14473.3MW,涉及32个海上风电项目。“更火”——广东、浙江、福建居TOP3从项目核准数量和装机容量来看,广东、浙江、福建均居TOP3。其中,广东11个海上风电项目获核准批复,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华电江苏能源有限公司相关项目江苏华电2025年海上风力发电项目可研阶段勘察设计及专题报告编审服务招标项目中标结果公示》发布,《公示》显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成功中标该项目。经查询,该项目中标价格为15695万元。根据招标公告,江苏华电2025年海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红海湾海上风电三、四、五、六陆上集控中心(共用)项目及红海湾六海上风电陆上集控中心(自建)项目EPC工程开标情况》发布。《记录表》显示,第一中标候选人为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重庆工程有限公司,中标价格为37796.115525万元。据悉,红海湾海上风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国家海事局发布《黄海“08·24”“ZD渔运02**8”轮触碰“启东H1-40风机”事故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8月24日约0025时,岱山籍渔业辅助船“ZD渔运02**8”轮从黄海吕四渔场返回吕四蒿枝港途中触碰启东H1海上风电场“启东H1-40风机”(概位:3
4月28日,汉缆股份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在全年实现营业收入925,973.53万元,同比下降4.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5,512.97万元,同比下降13.81%。报告期末,公司实现资产总额114.4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9.8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所有者权益81.2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83%;报告期末公司资产负债率
1、中标结果定了!中车株洲所斩获10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4月25日,华电辽宁丹东东港一期10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风电机组及塔架附属设备采购中标结果公示。公告显示,中车株洲所成功中标该项目,中标价格为322560.00万元。辽宁华电丹东东港一期10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离岸平均距离约为50km,水深位于30m~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红海湾海上风电三、四、五、六陆上集控中心(共用)项目及红海湾六海上风电陆上集控中心(自建)项目EPC工程开标情况》发布。《记录表》显示,第一中标候选人为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重庆工程有限公司,中标价格为37796.115525万元。据悉,红海湾海上风
中天科技集团消息,近日,承担华润电力苍南1#海上风电二期扩建工程的“中天39”施工船历经50余天昼夜奋战,顺利完成场区首阶段基础施工任务。自项目启动以来,中天科技快速组建专项团队,仅用21天完成船舶入场部署。施工中,“中天39”首次采用国内海上风电基础施工鲜见的DP动态定位模式,针对无成熟案
4月25日,国家能源集团青海公司大柴旦100万千瓦风光储项目现场42号风机叶轮缓缓转动,标志着国家能源集团青海公司首个大型风电项目正式投运。该项目属国家第二批大基地项目,采用风光同场建设模式,总装机容量达100万千瓦,其中70万千瓦光伏工程已于2024年底率先实现全容量并网。此次投产的30万千瓦风
2025年4月19日,粤电阳江海上风电公司下属粤电阳江青洲一、二海上风电场项目永久接入系统受电一次成功,标志着广东能源集团首个百万千瓦级(总装机容量1000兆瓦)深远海风电工程正式迈入高效运行阶段。粤电阳江青洲一、二海上风电项目位于阳江青洲近海深水区海上风电规划场址东北侧,项目水深范围37至4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近日,随着浙江省2025年二季度重大项目开工活动启动,温州市5个“千项万亿”新建项目二季度陆续开工,总投资110.4亿元、年度投资12.3亿元,其中包括瑞安2号海上风电项目。瑞安2号海上风电项目总投资68亿元,风电场规划装机容量60万kW,拟安装30台单机容量20MW风电机组,建设一座
2025年4月19日凌晨,随着海上升压站500kV1#、2#主变压器发出平稳的嗡鸣声,公司下属粤电阳江青洲一、二海上风电场项目(简称“青洲项目”)永久接入系统受电一次成功,标志着广东能源集团首个百万千瓦级(总装机容量1000兆瓦)深远海风电工程正式迈入高效运行阶段。自2023年12月30日通过临时接入系统实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4月16日,甘肃庆阳东数西算产业园区绿电聚合试点项目750MW风电工程风力发电机组、附属设备(含箱变、塔筒)采购项目中标候选人公示,共三个标段,其中:中船海装预中标标段一(250MW),投标报价57350.5万元;金风科技预中标标段二(250MW),投标报价54785.9万元;三一重能预中
近日,在阳江三山岛附近,全国首个海陆一体柔直输电工程正在悄悄搭建一条“海底电缆高速公路”,它能让海上大风车的电像坐高铁一样“嗖”地直达大湾区。这到底是怎样的一项工程?什么是海陆一体柔直输电?海陆一体柔直输电=海上风电+柔性直流输电+陆上电网无缝衔接。就像在海底修了条电力复兴号专线,
近日,龙源电力设计院成功完成《陆上风电工程建设标准工艺手册》修编工作,填补了陆上风电预制舱安装工程、混塔安装工程、接地安装工程等多项工艺标准不够细化、针对性不强的空白,进一步提升陆上风电工程建设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近年来,针对陆上风电工程建设在预制舱安装工程、混塔安装工程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3月19日,中核集团新华发电湛江徐闻东二海上风电项目风机设备(含塔筒及其附属设备)废标公告发布。公告显示,经评标委员会评审,否决全部投标,本次招标失败。招标失败后,中核集团再发布《中核集团新华发电湛江徐闻东二海上风电项目风机设备(含塔筒及其附属设备)二次招标公告
2023年12月15日-17日,由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海上风电分会、国家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建集团福建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组织的“(第八届)中国海上风电工程技术大会”在福州顺利召开。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福建分公司副总经理刘建平作题为《解密全球首个大功率海上样机
近日,第八届海上风电工程技术大会在福州召开。金风科技海上业务单元总经理于晨光受邀参加会议,与风电整机企业代表和行业同仁共同探讨未来海上风电发展的关键要求和实现路径。风电机组大型化,是风电挺进深远海的硬件支撑。但“大型化”的质量问题却始终缺少系统回顾和辩证。风电行业系统复杂性高、产
2023年2月24日-26日,(第七届)中国海上风电工程技术大会在上海顺利召开,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直流中心换流站技术处处长赵峥代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为民作题为《大规模远海风电安全高效消纳技术方案》报告,经专家同意,特此分享![$NewPage$]
2023年2月24日-26日,“(第七届)中国海上风电工程技术大会在上海顺利召开,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新能源指挥部总工程师孙国光作题为《复杂海域深水导管架基础施工关键技术》报告,经专家同意,特此分享![$NewPage$][$NewPage$][$NewPage$]
2023年2月24日-26日,(第七届)中国海上风电工程技术大会在上海顺利召开。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漂浮式海上风电工程师王涑宇作题为《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复杂系统动力学耦合机理探讨》报告,经专家同意,特此分享![$NewPage$]
2023年2月24日-26日,(第七届)中国海上风电工程技术大会在上海顺利召开。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水务部一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范少涛作题为《深远海海上风机基础技术创新与融合发展》报告,经专家同意,特此分享![$NewPage$][$NewPage$][$NewPage$]
2023年2月24日-26日,由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海上风电分会、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宁波东方电缆股份有限公司、国家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组织的“(第七届)中国海上风电工程技术大会”在上海顺利召开。国家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翟恩地作题为《大容量风电机组设计痛点问题
2023年2月24日-26日,(第七届)中国海上风电工程技术大会在上海顺利召开。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党委委员、总规划师张益国作题为《我国海上风电发展现状及展望》报告,征得专家同意,特此分享。[$NewPage$][$NewPage$]
2023年2月24日-26日,(第七届)中国海上风电工程技术大会在上海顺利召开。重庆大学胡超博士代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王宇航作题为《适用于大容量高轮毂风电机组的钢管混凝土格构式塔架结构》报告,征得专家同意,特此分享![$NewPage$][$NewPage$][$NewPage$]
2023年2月24日-26日,(第七届)中国海上风电工程技术大会在上海顺利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首席科学家饶宏作题为《海上风电发展机遇与挑战》报告,征得专家同意,特此分享![$NewPage$][$NewPage$][$NewPage$][$NewPage$][$NewPage$]
2023年2月24日-26日,(第七届)中国海上风电工程技术大会在上海顺利召开。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海上风电分会名誉会长、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原董事、党组副书记毕亚雄作题为《“双碳”目标下的海上风电高质量发展》报告,经专家同意后,特此分享![$NewPage$]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