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2020年 12 月 18 日(周五),由苏州市地方政府、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国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主办,国网智慧能源交通技术创新中心(苏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网苏创”)承办的“第二届(2020)国网充换电技术创新高峰论坛”在江苏苏州举办。
本届高峰论坛围绕“创新、融合、互联、跨越”的主题,由莅临论坛的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头部企业、科研专家学者共商行业发展大计、探讨商业模式,共创信息交流互动、产业事业协作、核心技术展示、资源优化配置的高峰平台。
本届高峰论坛将举行电动交通换电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国家级充换电技术创新中心创建启动仪式等活动,将发布基于充电效率提升、用户体验提升、场景应用提升的新技术和新方案。追求卓越,努力超越。让我们共同推动国家能源变革和交通变革的历史进展。
追求卓越,努力超越。让我们共同推动国家能源变革和交通变革的历史进展。
北极星电力网全程直播,
扫码观看视频直播
以下为论坛议程: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今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公布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的通知》,正式确定上海市、常州市、广州市等9个城市为首批试点城市,同步公布30个试点项目。《能源评论》派出多路记者,前往济南、成都、广州、深圳等地,实地探访车网互动项目,了解规模化试点的进展。在济南,我们来到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7日消息,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征求《重庆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渝链智擎”行动计划(2025—2027)》的意见。推动车路云一体化建设。制定《重庆市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工作方案》,构建全域覆盖、技术多元、标准统一、服务可靠的路侧基础设施体系。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9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印发《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的通知(国市监计量发〔2025〕59号),其中提到,面向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领域,围绕关键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化发展、能源生产储运基础设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7月17日,山西晋城市司法局《晋城市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管理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电网企业应当将充(换)电基础设施供电纳入配电网专项规划,保证供电容量满足需求且具有包容性;负责从产权分界点至公共电网的配套接网工程;应当设置服务窗口,简化办事程序,开辟电力增
配电网连接着电力主网和千家万户,是电力供应的“最后一公里”,是现代经济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和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围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要求,持续深化配电网建设改造,提高配电网可靠性和承载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用电
罗马尼亚能源监管机构已免除储能资源从电网充电的相关费用。这一举措由负责监管该国能源行业的国家能源监管局(ANRE)于本周早些时候(7月8日)宣布。根据《方法规范令》(OrderontheMethodologicalNorms),从电网充电并回馈至电网的储能资源,可豁免支付部分规制电价。此外文件明确,此举主要目标是
7月的浙江热浪袭人,电网负荷曲线持续攀升。7月4日,浙江全省最高用电负荷达12173万千瓦,冲破1.2亿千瓦大关的时间较去年提前了整整15天,杭州、绍兴等地电网负荷更是刷新历史纪录。据浙江省能源局预测,今夏浙江午峰和晚峰最高负荷将分别达到1.33亿千瓦和1.17亿千瓦,同比增长7.8%,电力保供面临“用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8日,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调整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费定价机制的通知。文件明确,电费与服务费分项计价。充换电费用实行“电费+充换电服务费”模式。电费继续执行国家及我省电价政策,充换电服务费由运营单位单独列示并公示。详情如下:甘肃省发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7月10日起,武汉开始执行调整后的工商业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分时电价。数据显示,政策执行首日,武汉市午间工商业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最高负荷转移约25万千瓦。7月2日,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2025年迎峰度夏期间临时调整武汉市工商业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分时电价政策的通知。
从国网智慧车联网平台获悉,上半年,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自营充换电量5.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46%;全口径充换电量6.0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8.27%。该公司自营充换电量和全口径充换电量均居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各省级电力公司第一。据介绍,充换电量大幅增长,一方面是由于居民绿色出行热情持续增加,另一
当前,我国新能源发电领域发展势头迅猛,正加速重塑能源格局。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28亿千瓦,占新增总装机容量的84%,清洁能源正逐步向“主力电源”跃迁。在电力市场化改革持续深化、新型能源体系加快构建的宏伟蓝图下,“源网荷储一体化”正从示范性项目迈向规模化
重大项目加速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消费市场供需两旺......今年一季度,山东经济实现良好开局。数据显示,山东一季度全社会用电量达2068.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2%,实现开局稳、开门红。电力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风向标,反映经济活力,彰显发展潜力,折射经济韧性。一季度,山东第一产业用电量37.8
近日,金茂智慧交通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金茂智慧交通”)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宁德时代”)在福建宁德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双方将围绕动力电池、充换电技术及电池银行等核心领域展开深度合作,破解行业补能难题,共同推动新能源重卡补能体系升级,助力绿色货运产业转型。金
2024年12月26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发布了GB/T50966—2024《电动汽车充电站设计标准》、GB/T51077—2024《电动汽车电池更换站设计标准》两项工程建设类国家标准,这两项标准自2025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一、标准编制情况随着我国电动汽车规模化发展、充换电技术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扩展,对电动汽车充
近日,南网产业投资集团在深圳建成南网首个电动汽车充换电技术实验室,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产学研合作提供有力支撑。该实验室由三大部分构成,充换电装备技术实验室聚焦新能源汽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行业科技前沿,探索电网友好型充电技术、大功率充换电技术及智能充换电技术。智能装备实验室则负责
“截至今年9月底,我国充电设施总数达到1143万台,有效支撑了280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高速公路服务区安装的充电设施已经超过2.88万台,覆盖停车位4.48万个,重大节假日的充电服务保障能力也得到了明显提高。”在日前召开的第四届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技术创新大会上,国家能源局电力司电网处处长孙
从传统燃油车零配件供应基地到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升级裂变的图景在肇庆得以浓缩。伴随着当地新能源汽车产业强势崛起,与其配套的充电服务网络也在日益完善。11月7日,全国首个“光储充换放”欧标综合能源站(广东电动肇庆综合能源充换电站)于肇庆投运,为当地汽车产业集群向“
近日,国际独立第三方检测、检验和认证机构德国莱茵TV大中华区(以下简称“TV莱茵”)在南京举办光储充先进技术研讨会,近600位光储充领域专家和行业精英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前沿技术与创新理念。TV莱茵在南京举办光储充先进技术研讨会TV莱茵大中华区产品服务事业群副总裁夏波在致辞中表示:“光储充一
10月11日,在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成立90周年暨2024年年会专题活动——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动交通智能充换电网络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电动交通充换电网络技术论坛上,电网头条记者采访了国网(山东)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健。电网头条:在充换电站建设方面,贵公司有哪些运营上的亮点?张健:
8月27日至8月29日,恒华科技荣获“2024地理信息产业百强企业”。这是恒华科技第十次荣登“中国地理信息产业百强企业”榜单,展现了公司在地理空间智能领域的科技创新实力和持久的行业影响力。同时,恒华科技“充换电网络智能平台”作为创新成果入选“创新秀”,在会上进行亮相展示。双碳背景下,公司融
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2024年7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首破50%,首次超过传统燃油车。这一突破,也是全球汽车行业绿色转型的重要里程碑,新能源充换电产业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高质量的智能充电网络建设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场景之一。在刚刚结束的
5月20日,从国际电信联盟(ITU)获悉,由国网江苏电力牵头承担编制工作的《基于分布式账本的电动汽车公共充电运营商跨域结算平台参考框架》ITU标准获批立项。这是国网江苏电力在电动汽车领域立项的第二项国际标准。此前,2023年7月成功立项了《面向电动汽车充电的数据共享服务平台框架与需求》。关于IT
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国家新能源汽车十四五规划迎来精彩的开局,随着车电分离新概念和新技术的普及与应用,换电模式将成为高效节能,高性价比快速便捷的交通新业态。——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逢春2020年12月18日,“第二届(2020)国网充换电技术创新高峰论坛”在江苏苏州举办。本次高峰论坛由苏州市地方政
明年,我们将按计划,陆续推出一系列具有开创意义、引领意义的新技术、新产品,全力打造一个立足苏州、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充换电技术创新中心。——国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全生明2020年12月18日,“第二届(2020)国网充换电技术创新高峰论坛”在江苏苏州举办。本次高峰论坛由苏州
我们将以此次论坛的举办为契机,以区内天纳克、尼得科等龙头企业为主体,引导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集聚,推动配套电池零配组件制造产业聚集,建设整车创新平台,加快推进汽车电动化与智能化一体化发展,努力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最完整的产业链、创新链、资本链、服务链等综合配套服务,使苏州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